[正文]第4回辰州學堂的神童
------------
第4回辰州學堂的神童
眨眼間滿娃又兩三歲了。(.mianhuatang.info棉花糖小說網)看起來,滿娃真的有些不一般。由於三叔家八娃比滿娃隻大一歲多,而且兩家相鄰,於是滿娃跟八娃哥成了好夥伴。在所有的侄兒中,三叔也最喜歡滿娃,自從滿娃會說話,三叔就天天要逗滿娃玩,給滿娃八娃兩兄弟講故事,猜謎語,算賬。令人驚訝的是,兩三歲的滿娃數數算賬比人家七八歲甚至十多歲的孩子還要厲害。比如三叔出這樣的題目:一家人辦喜事,每一桌坐八人,包括自己家裏人一共坐了一十三桌,還剩下三個人坐不下;又有七個小孩子被大人抱著不占座位,問一共有多少人?滿娃居然一口回答出是一百一十四人。大人們問他怎麽樣算來的,他說:每桌八人一十三桌,是一百零四人;剩下的三人加七個小孩子是十人,一百零四加十不是一百一十四嗎?
三叔還用這樣的題目考滿娃:樹上八隻鳥,一箭射下一隻,樹上還有幾隻鳥?滿娃一口說出:“沒有了,都嚇跑了。”
滿家村五兄弟中,隻有三叔識字。三叔讀過三年私塾,識字不少,加上三叔酷愛讀書,在滿家村三叔已經算秀才了。人們常常看到三叔拿著書看,看的是什麽書,別人不認得,三叔就向他們介紹:這是《三字經》,這是《古今賢文》,這是《東周列國誌》,這是《三國群英傳》,這是《唐宋傳奇》,這是《江湖群英傳》,這是《隋唐演義》……
三叔已經年近五旬,自己這一生已經難以有所作為,但是三叔總希望把自己所學傳給後代,可惜在後代中看不出智力出眾的人。現在,三叔似乎從滿娃身上看到了希望。看起來,滿娃真的有一些特殊,從整個滿家村周圍幾十裏地方,還沒有發現像滿娃這樣聰明的娃兒。“神童”?滿娃不就是神童麽?滿家村真的出了一個神童。三叔常常這樣想。
於是三叔就對滿娃進行悉心培養。隻要一有時間,就教八娃和滿娃兩兄弟認字、寫字、數數、讀書。幾年下來,到兄弟倆六七歲的時候,兄弟倆已經有了很好的學前基礎,能夠認得幾千個常用漢字,能夠流利朗讀《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古今賢文》、《弟子規》、《幼學瓊林》、《朱子家訓》、《千家詩》、《古文觀止》、《唐詩三百首》、《聲律啟蒙》《文字蒙求》等等初級讀物。尤其是滿娃,不但能夠流利朗讀,還常常說出自己獨到的見解。
一次,爹媽帶著滿娃到姐夫家吃飯,姐夫家一親戚聽說這小孩非常聰明,有意考他,席間出一上聯:
小青蛙跳深水潭,不知深淺,撲通撲通。
滿娃剛好看見一老狗在啃掉在地上的骨頭,腦子幾轉幾轉,說:這個下聯要對不難,隻是怕得罪您老人家。該親戚說:隻管說出來,我不會怪你。滿娃對出下聯:
老家狗啃剩骨頭,豈顧軟硬,畢剝畢剝。
大家聽了,一齊大笑起來。
一天,一位縣太爺路經濫泥坪,見“長虹橋”上一童子騎在老者肩上看龍舟,縣太爺戲曰:“子把父當馬”,滿娃脫口對答:“父望子成龍”。縣太爺愕然,滿娃用白扇掩嘴而笑,縣太爺大聲說:“白扇遮狗臉”,滿娃也大聲應對:“烏紗罩牛頭”。縣太爺並不生氣,反而笑著問:小娃娃叫什麽名字?滿娃回答說:“吾三塘驛滿娃也”。縣太爺大笑,在場的人都笑了。
滿老大夫妻倆分外的高興,特別感謝三叔的教育培養,把滿娃入學讀書的事情全權交給三叔。於是三叔把兄弟倆送往辰州府最有名的中心小學讀書。
在入學摸底考試中,兄弟倆一炮打響,滿娃和滿八娃在兩百多名考生中分別獲得第一名和第二名。一時間,“三塘驛滿家二娃”名震辰州。
入學了,應該有一個學名,三叔把滿娃起名滿震東,八娃起名滿震寰。
由於基礎好,兄弟倆感到學習非常輕鬆。幾乎可以說,背誦和講解教科書上的東西,對於滿家兩兄弟已經沒有一點兒壓力。不過滿家兄弟並不因此而作為貪玩的資本,兄弟倆天性的癖好就是愛書,小小年紀,由於教科書太簡單,於是兄弟倆常常跑學校圖可多了,有大量的少兒讀物,也有適應老學究們啃的四書五經之類的老古董。滿家兄弟覺得少兒讀物太簡單,於是把目光投向了老古董。兄弟倆平日隻看到大人們寫對字的時候常常寫到四書五經,於是兄弟倆首先各自借閱了一本《論語》。
“子日: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滿娃大聲念道。
“不是讀‘日’,是讀‘曰’。”八娃糾正。
“不是讀‘曰’,是讀‘日’,不過書上把‘日’字寫扁了一點。”滿娃堅持說。
“好吧,就讀‘日’,孔子日:日他媽……”兄弟倆大笑。
由於兄弟倆學業優異,學校隻好把兄弟倆跳級,三年之間連續跳級,由一年級跳到三年級,再由三年級跳到五年級。三年之間已經以優異成績小學畢業,升入辰州縣立中學就讀。
在辰州縣立中學,兄弟倆仍然以第一二名的優異成績領先,“三塘驛滿家二娃”的名聲換成了“三塘驛滿家二神童”。
------------
第4回辰州學堂的神童
眨眼間滿娃又兩三歲了。(.mianhuatang.info棉花糖小說網)看起來,滿娃真的有些不一般。由於三叔家八娃比滿娃隻大一歲多,而且兩家相鄰,於是滿娃跟八娃哥成了好夥伴。在所有的侄兒中,三叔也最喜歡滿娃,自從滿娃會說話,三叔就天天要逗滿娃玩,給滿娃八娃兩兄弟講故事,猜謎語,算賬。令人驚訝的是,兩三歲的滿娃數數算賬比人家七八歲甚至十多歲的孩子還要厲害。比如三叔出這樣的題目:一家人辦喜事,每一桌坐八人,包括自己家裏人一共坐了一十三桌,還剩下三個人坐不下;又有七個小孩子被大人抱著不占座位,問一共有多少人?滿娃居然一口回答出是一百一十四人。大人們問他怎麽樣算來的,他說:每桌八人一十三桌,是一百零四人;剩下的三人加七個小孩子是十人,一百零四加十不是一百一十四嗎?
三叔還用這樣的題目考滿娃:樹上八隻鳥,一箭射下一隻,樹上還有幾隻鳥?滿娃一口說出:“沒有了,都嚇跑了。”
滿家村五兄弟中,隻有三叔識字。三叔讀過三年私塾,識字不少,加上三叔酷愛讀書,在滿家村三叔已經算秀才了。人們常常看到三叔拿著書看,看的是什麽書,別人不認得,三叔就向他們介紹:這是《三字經》,這是《古今賢文》,這是《東周列國誌》,這是《三國群英傳》,這是《唐宋傳奇》,這是《江湖群英傳》,這是《隋唐演義》……
三叔已經年近五旬,自己這一生已經難以有所作為,但是三叔總希望把自己所學傳給後代,可惜在後代中看不出智力出眾的人。現在,三叔似乎從滿娃身上看到了希望。看起來,滿娃真的有一些特殊,從整個滿家村周圍幾十裏地方,還沒有發現像滿娃這樣聰明的娃兒。“神童”?滿娃不就是神童麽?滿家村真的出了一個神童。三叔常常這樣想。
於是三叔就對滿娃進行悉心培養。隻要一有時間,就教八娃和滿娃兩兄弟認字、寫字、數數、讀書。幾年下來,到兄弟倆六七歲的時候,兄弟倆已經有了很好的學前基礎,能夠認得幾千個常用漢字,能夠流利朗讀《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古今賢文》、《弟子規》、《幼學瓊林》、《朱子家訓》、《千家詩》、《古文觀止》、《唐詩三百首》、《聲律啟蒙》《文字蒙求》等等初級讀物。尤其是滿娃,不但能夠流利朗讀,還常常說出自己獨到的見解。
一次,爹媽帶著滿娃到姐夫家吃飯,姐夫家一親戚聽說這小孩非常聰明,有意考他,席間出一上聯:
小青蛙跳深水潭,不知深淺,撲通撲通。
滿娃剛好看見一老狗在啃掉在地上的骨頭,腦子幾轉幾轉,說:這個下聯要對不難,隻是怕得罪您老人家。該親戚說:隻管說出來,我不會怪你。滿娃對出下聯:
老家狗啃剩骨頭,豈顧軟硬,畢剝畢剝。
大家聽了,一齊大笑起來。
一天,一位縣太爺路經濫泥坪,見“長虹橋”上一童子騎在老者肩上看龍舟,縣太爺戲曰:“子把父當馬”,滿娃脫口對答:“父望子成龍”。縣太爺愕然,滿娃用白扇掩嘴而笑,縣太爺大聲說:“白扇遮狗臉”,滿娃也大聲應對:“烏紗罩牛頭”。縣太爺並不生氣,反而笑著問:小娃娃叫什麽名字?滿娃回答說:“吾三塘驛滿娃也”。縣太爺大笑,在場的人都笑了。
滿老大夫妻倆分外的高興,特別感謝三叔的教育培養,把滿娃入學讀書的事情全權交給三叔。於是三叔把兄弟倆送往辰州府最有名的中心小學讀書。
在入學摸底考試中,兄弟倆一炮打響,滿娃和滿八娃在兩百多名考生中分別獲得第一名和第二名。一時間,“三塘驛滿家二娃”名震辰州。
入學了,應該有一個學名,三叔把滿娃起名滿震東,八娃起名滿震寰。
由於基礎好,兄弟倆感到學習非常輕鬆。幾乎可以說,背誦和講解教科書上的東西,對於滿家兩兄弟已經沒有一點兒壓力。不過滿家兄弟並不因此而作為貪玩的資本,兄弟倆天性的癖好就是愛書,小小年紀,由於教科書太簡單,於是兄弟倆常常跑學校圖可多了,有大量的少兒讀物,也有適應老學究們啃的四書五經之類的老古董。滿家兄弟覺得少兒讀物太簡單,於是把目光投向了老古董。兄弟倆平日隻看到大人們寫對字的時候常常寫到四書五經,於是兄弟倆首先各自借閱了一本《論語》。
“子日: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滿娃大聲念道。
“不是讀‘日’,是讀‘曰’。”八娃糾正。
“不是讀‘曰’,是讀‘日’,不過書上把‘日’字寫扁了一點。”滿娃堅持說。
“好吧,就讀‘日’,孔子日:日他媽……”兄弟倆大笑。
由於兄弟倆學業優異,學校隻好把兄弟倆跳級,三年之間連續跳級,由一年級跳到三年級,再由三年級跳到五年級。三年之間已經以優異成績小學畢業,升入辰州縣立中學就讀。
在辰州縣立中學,兄弟倆仍然以第一二名的優異成績領先,“三塘驛滿家二娃”的名聲換成了“三塘驛滿家二神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