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智禪師聽著張紀一語道破自己修煉的“無相劫指”,心中震驚自不必說,不過他也是反應極快,步法沉穩,指力彈飛,灼熱指力迅如利箭,齊齊射向張紀,前一波指力還未消去,第二波指力又是緊隨而來,而第三波指力已是在醞釀之中,竟是絲毫不給張紀喘息之機。
而張紀看著襲射而至的兩波指力,麵色不變,左右雙手運轉太極之勢,綿綿之勁揉成一團,不斷將襲來的灼熱指力盡數吞納進去,剛柔之力來回攪動,不過瞬息之間便將這霸道無比的“無相劫指”悉數消磨幹淨。
看著張紀從容不迫的化去自己的指力,大智禪師臉色大變,原本正在醞釀的第三波攻擊竟是收了回去,身影晃動,停在張紀一丈開外,雙足穩立,一聲沉喝過後,右手一翻,身上袈裟無風自動,嗖的一聲脫下身來,如分波湧浪,形似掛畫,鼓蕩氣勁,朝著張紀席卷而去,勁風呼嘯,無匹內力如嵩嶽之重,正正撞了過來。
此乃是“袈裟伏魔功”,也是少林七十二絕技之一,單論綜合實力來看,此功可位少林諸般絕技列前五,尤其是此功重在伏而不是殺,因此若不是有精深佛法造詣為基,就算是施展出來也隻是似是而非,甚至還有走火入魔的危險。
眼見大智禪師又是使出一門絕技,張紀眼神微現神采,這少林寺果然是臥虎藏龍,雖然近來衰弱,但是擺在台麵上的高手都是有著相當水準,尤其是這少林方丈,也不知道此人是否還修煉其他絕技。
看著呼呼作響,乘風而來的袈裟,張紀飛身一躍,縱入半空,伸掌一按,綿綿掌力直透袈裟,隻把那鼓蕩如球的袈裟按下去一個深深的掌印,但是不過瞬息之間,袈裟之中的內力翻動,一波一波的內力傳遞而來,竟是將張紀的掌力層層化去,張紀隻覺掌心一熱,旋身而落,望著已是恢複如初的袈裟,不覺讚歎一聲。
“方丈的袈裟伏魔功已是練到由剛入柔之境,更具七分佛性慈悲,在下佩服,既然方丈以柔對敵,那在下便以自創的一門指法來破解此招。”
張紀一語說完,隻見他神色一肅,看著滌蕩勁風,遮雲蔽日的袈裟,右手食中二指並指於身前,真氣一運,霎時兩根手指如染赤輝,輕喝一聲,雙指向前重重一點,一道比之“無相劫指”更為灼熱的指勁疾射向那袈裟之上,指力未至,那呲呲破空之聲已是使得袈裟之上多出一個個凹坑,原本平整的袈裟麵,變得坑坑窪窪。
“不好!”
大智禪師在張紀言語之際已是暗暗提高警惕,原本還想趁勢而上,但是張紀的動作卻是比他想的還要快,而且這道指力的威力連他也是不由側目,來不及細想,立刻鼓蕩全身真氣,攪動袈裟,將上麵的坑洞一個個填平,隨之隻見袈裟淩空一卷,旋掃向那指力。
噗的一聲,張紀的“三昧純陽指”正正點在袈裟之上,一股渾厚真力直入袈裟深處,任憑大智禪師內力如海浪奔騰,那純陽指力卻是宛如海中礁石紋絲不動,不過半刻功夫,那旋掃的袈裟速度越轉越快,隻留下一道紅色殘影,晃得人頭暈眼花。
“師兄,師兄的袈裟伏魔功莫非已是壓下了張大俠麽?”
大勇禪師望著場中不斷出掌催動袈裟的方丈,不覺心中振奮,問向一旁略有好轉的大仁禪師。
“不對,師兄處境不妙!”
大仁禪師此言一出,大勇等人皆是麵色一變,大信禪師看著那越轉越疾的袈裟,心中也是感覺不對勁,望向大仁,隻見這位師兄麵色凝重道:“袈裟伏魔功的精要主旨在伏,而伏卻又執禦在方丈師兄手上,卻不是順著對手的節奏,方丈師兄之所以不斷出掌,就是要努力取回自己的節奏,表麵看上去師兄大發神威,其實已是落入下風。”
眾人聽他這麽一說,頓時醒悟過來,再是看向場中,眾人不覺暗自擔憂,雖然早就在方丈答應這三戰之時,他們已是知道結果,但是一日之間,此人連敗少林方丈和兩位首座,實在是大傷少林顏麵。
“這位張大俠號稱玉龍天劍,劍未全功已是如此厲害,說來還是給了咱們少林不少臉麵。”
大信禪師此言方落,大仁禪師先是一怔,隨後又是深深一歎,師弟這話說的實在是明白,但越是如此,他越是感覺麵上無光。
場中,盡管大智禪師不斷調動真氣欲要將袈裟重新掌控回來,但是隨著時間流逝,袈裟非但沒有收回,反而越發遠離自己,再是堅持片刻,大智禪師當機立斷,單足一頓,右掌向上一頂,隨之豎切而下,登時切斷與袈裟的聯係,雖然強行回氣震得氣息翻騰,受了創傷,但也好過深陷泥潭不能自拔。
而就在大智禪師切斷與袈裟的聯係之時,張紀單掌一拂,那向著自己飄來的袈裟被勁力送返回去。
“阿彌陀佛!”
大智禪師看著飄來的袈裟,伸手一抓,再是披在身上。
“張大俠,老衲最後一門絕技名喚‘般若金剛掌’,乃是現存少林掌法中最為威猛的一招,便請張大俠指點一二。”
“方丈才情不凡,一人身兼三門無上絕技,在下佩服,好,就讓在下見識見識這少林第一掌法。”
張紀聽到大智禪師這話,頓時眼前一亮,這“般若金剛掌”不僅號稱少林第一掌法,單論剛猛之勢,也是武林第一掌法,與武當的太極綿掌並稱。
他這二十年來,走遍大江南北,遍訪名山大川,融合身上武學,創出一掌,一指的武功,除了方才施展的“三昧純陽指”外,另有一門“如意化天掌”,自創出以來還從未施展過,此回正好來印證自己所創的這套掌法能不能抵得過這“般若金剛掌”。
而在場外,大仁禪師聽到方丈師兄說出“般若金剛掌”之時,雙眼不由瞪大,麵上更是露出難以置信的神色,身體激動的難以自持,不僅是他,就連大信,大勇等人也是目瞪口呆,久久回不過神來。
“師兄,方丈師兄他……”
大勇禪師深深吸了一口氣,緊緊抓著大仁禪師的僧袖,語氣顫抖的看向大仁禪師。
這也由不得大仁幾人不激動,這“般若金剛掌”一向是易學難精,尋常弟子隻要勤加修煉,短則三年,長則五年便可初窺門徑,但是再想邁入下一境,達到摧石裂金的地步,非得再有十年苦修不可,不得要領,這時間還要延長,至於想要練到最高一層的入微入化,除非天資稟賦之人,難以窺見。
少林寺近百年來,修煉“般若金剛掌”的僧眾不在少數,但是能真正達到第二重的一個巴掌都數得過來,而大仁禪師他們認為方丈師兄既然將這門功夫留到最後,至少也是練到了第二重,否則不會這麽有底氣。
就在大仁禪師眾人期待的眼神中,大智禪師雙手一合,向前輕輕一推,使了一招“禮敬如來”,此招雖是起手式,但是萬丈高樓平地起,此招也是最為基礎的,萬般招式皆由其始,對手若是打著打斷的心思,非但不能建功,反而會步入陷阱,而若是不率先打斷,等到氣勢一成,想要破解此招,除了硬拚再無它法。
此招一出,氣流分撥而劃,大智禪師僧袍翻動,須發皆飄,一聲沉喝,渾渾之力由內而發,傳遞雙掌,隻見兩道掌力不斷蓄勢,周遭地麵如遭錘擊,不斷顫動,林間草木頓被扯動,樹葉狂飛,砂石疾走,方圓數丈盡被無形之勁所包裹,散逸的氣勁直接震得正在觀戰的大仁禪師等人齊齊後退數步。
“好招!”
張紀見狀,頓時眼中精光一閃,這“般若金剛掌”果然氣勢不凡,掌未盡出,已是攪動風雲,當下左腿劃半圓,雙手懷抱陰陽,呈太極合一之姿,雙掌運氣,一者剛猛,一者陰柔,剛柔之勁並合,陰陽互轉,單足一震,霎時籠罩在身的無形之勁頓被破去,而就在此時,大智禪師終於動了。
大智禪師飛身前衝,凝聚全身真氣“般若金剛掌”正正朝著張紀打來,迅猛無雙,力凝千鈞,崩山摧嶽,張紀見狀不閃不避,沉喝一聲,雙掌對上大智禪師,無聲無息,四掌相對。
般若金剛掌的威猛掌力如排山倒海般湧來,但是傳到張紀雙掌之中,大智禪師卻是心中一沉,自己的掌力卻好似陷入無底深淵,不管湧去多少,都能被吞沒下去。
而且他還能感受到張紀的掌力中有一股消磨之勁,與崆峒派的“陰陽磨”有幾分相似,消磨掉金剛掌幾分剛勁,再是用那化勁輕鬆化去,這一消一磨,簡直配合的天衣無縫,這張紀簡直是天縱之才,單憑創出的這門掌法已是足夠開山立派了。
大智禪師心知勝負已分,當下不待真氣耗盡,率先收手,退開幾步,張紀見狀也是收掌回氣。
大智禪師看向張紀,語氣佩服道:“阿彌陀佛,張大俠,老衲認輸,易筋經這便雙手奉上,且稍後片刻。”
說完之後,大智禪師轉身離去,帶著大仁禪師幾人身形落寞的返回寺內,張紀見此則是取回長劍,再是在那古鬆之下落座,看著遠際橙黃落日,等有片刻,大智禪師帶著大仁禪師幾人出來,來到張紀麵前,張紀起身相迎。
“張大俠,此便是易筋經,尊駕閱完後,還請不要隨意外泄。”
大智禪師從懷中取出一個黃布包,放在石桌上,裏三層外三層拆開之後,隻見裏麵躺著一本封麵泛黃的薄薄書冊,上書“易筋經”三個遒勁有力的大字。
“這是自然,多謝。”
張紀用手帕擦了擦手,這才將易筋經取了出來,此舉讓大智禪師幾人頗有好感。
半個時辰後,張紀將易筋經還給大智禪師,在他收好之後,張紀從懷中取出一封不封口的書信,遞給大智禪師,並道:“方丈大師,此信中所寫事關一樁機密,除了大師這裏,武當山玄鶴道長那裏我也是留了同樣一封,此番多有打擾,在下就此告辭,後會有期。”
大智禪師聽得糊裏糊塗,但還是伸手將書信接了過來,回過神來,隻見張紀已是遠去,映著天邊落日,將影子拉得很長很長,最後徹底消失在眾人眼中。
張紀一路下了少室山,看著天邊已昏,直接在山腳小鎮的一處客棧歇息,晚飯後,張紀借著燭光,提筆在一張紙上寫了“天武密冊”四個端方大字,將其劃到一旁,在另一張紙上又是將收集而來的諸派武學的名字寫下,最後再是將其中重要的挑揀出來。
而張紀看著襲射而至的兩波指力,麵色不變,左右雙手運轉太極之勢,綿綿之勁揉成一團,不斷將襲來的灼熱指力盡數吞納進去,剛柔之力來回攪動,不過瞬息之間便將這霸道無比的“無相劫指”悉數消磨幹淨。
看著張紀從容不迫的化去自己的指力,大智禪師臉色大變,原本正在醞釀的第三波攻擊竟是收了回去,身影晃動,停在張紀一丈開外,雙足穩立,一聲沉喝過後,右手一翻,身上袈裟無風自動,嗖的一聲脫下身來,如分波湧浪,形似掛畫,鼓蕩氣勁,朝著張紀席卷而去,勁風呼嘯,無匹內力如嵩嶽之重,正正撞了過來。
此乃是“袈裟伏魔功”,也是少林七十二絕技之一,單論綜合實力來看,此功可位少林諸般絕技列前五,尤其是此功重在伏而不是殺,因此若不是有精深佛法造詣為基,就算是施展出來也隻是似是而非,甚至還有走火入魔的危險。
眼見大智禪師又是使出一門絕技,張紀眼神微現神采,這少林寺果然是臥虎藏龍,雖然近來衰弱,但是擺在台麵上的高手都是有著相當水準,尤其是這少林方丈,也不知道此人是否還修煉其他絕技。
看著呼呼作響,乘風而來的袈裟,張紀飛身一躍,縱入半空,伸掌一按,綿綿掌力直透袈裟,隻把那鼓蕩如球的袈裟按下去一個深深的掌印,但是不過瞬息之間,袈裟之中的內力翻動,一波一波的內力傳遞而來,竟是將張紀的掌力層層化去,張紀隻覺掌心一熱,旋身而落,望著已是恢複如初的袈裟,不覺讚歎一聲。
“方丈的袈裟伏魔功已是練到由剛入柔之境,更具七分佛性慈悲,在下佩服,既然方丈以柔對敵,那在下便以自創的一門指法來破解此招。”
張紀一語說完,隻見他神色一肅,看著滌蕩勁風,遮雲蔽日的袈裟,右手食中二指並指於身前,真氣一運,霎時兩根手指如染赤輝,輕喝一聲,雙指向前重重一點,一道比之“無相劫指”更為灼熱的指勁疾射向那袈裟之上,指力未至,那呲呲破空之聲已是使得袈裟之上多出一個個凹坑,原本平整的袈裟麵,變得坑坑窪窪。
“不好!”
大智禪師在張紀言語之際已是暗暗提高警惕,原本還想趁勢而上,但是張紀的動作卻是比他想的還要快,而且這道指力的威力連他也是不由側目,來不及細想,立刻鼓蕩全身真氣,攪動袈裟,將上麵的坑洞一個個填平,隨之隻見袈裟淩空一卷,旋掃向那指力。
噗的一聲,張紀的“三昧純陽指”正正點在袈裟之上,一股渾厚真力直入袈裟深處,任憑大智禪師內力如海浪奔騰,那純陽指力卻是宛如海中礁石紋絲不動,不過半刻功夫,那旋掃的袈裟速度越轉越快,隻留下一道紅色殘影,晃得人頭暈眼花。
“師兄,師兄的袈裟伏魔功莫非已是壓下了張大俠麽?”
大勇禪師望著場中不斷出掌催動袈裟的方丈,不覺心中振奮,問向一旁略有好轉的大仁禪師。
“不對,師兄處境不妙!”
大仁禪師此言一出,大勇等人皆是麵色一變,大信禪師看著那越轉越疾的袈裟,心中也是感覺不對勁,望向大仁,隻見這位師兄麵色凝重道:“袈裟伏魔功的精要主旨在伏,而伏卻又執禦在方丈師兄手上,卻不是順著對手的節奏,方丈師兄之所以不斷出掌,就是要努力取回自己的節奏,表麵看上去師兄大發神威,其實已是落入下風。”
眾人聽他這麽一說,頓時醒悟過來,再是看向場中,眾人不覺暗自擔憂,雖然早就在方丈答應這三戰之時,他們已是知道結果,但是一日之間,此人連敗少林方丈和兩位首座,實在是大傷少林顏麵。
“這位張大俠號稱玉龍天劍,劍未全功已是如此厲害,說來還是給了咱們少林不少臉麵。”
大信禪師此言方落,大仁禪師先是一怔,隨後又是深深一歎,師弟這話說的實在是明白,但越是如此,他越是感覺麵上無光。
場中,盡管大智禪師不斷調動真氣欲要將袈裟重新掌控回來,但是隨著時間流逝,袈裟非但沒有收回,反而越發遠離自己,再是堅持片刻,大智禪師當機立斷,單足一頓,右掌向上一頂,隨之豎切而下,登時切斷與袈裟的聯係,雖然強行回氣震得氣息翻騰,受了創傷,但也好過深陷泥潭不能自拔。
而就在大智禪師切斷與袈裟的聯係之時,張紀單掌一拂,那向著自己飄來的袈裟被勁力送返回去。
“阿彌陀佛!”
大智禪師看著飄來的袈裟,伸手一抓,再是披在身上。
“張大俠,老衲最後一門絕技名喚‘般若金剛掌’,乃是現存少林掌法中最為威猛的一招,便請張大俠指點一二。”
“方丈才情不凡,一人身兼三門無上絕技,在下佩服,好,就讓在下見識見識這少林第一掌法。”
張紀聽到大智禪師這話,頓時眼前一亮,這“般若金剛掌”不僅號稱少林第一掌法,單論剛猛之勢,也是武林第一掌法,與武當的太極綿掌並稱。
他這二十年來,走遍大江南北,遍訪名山大川,融合身上武學,創出一掌,一指的武功,除了方才施展的“三昧純陽指”外,另有一門“如意化天掌”,自創出以來還從未施展過,此回正好來印證自己所創的這套掌法能不能抵得過這“般若金剛掌”。
而在場外,大仁禪師聽到方丈師兄說出“般若金剛掌”之時,雙眼不由瞪大,麵上更是露出難以置信的神色,身體激動的難以自持,不僅是他,就連大信,大勇等人也是目瞪口呆,久久回不過神來。
“師兄,方丈師兄他……”
大勇禪師深深吸了一口氣,緊緊抓著大仁禪師的僧袖,語氣顫抖的看向大仁禪師。
這也由不得大仁幾人不激動,這“般若金剛掌”一向是易學難精,尋常弟子隻要勤加修煉,短則三年,長則五年便可初窺門徑,但是再想邁入下一境,達到摧石裂金的地步,非得再有十年苦修不可,不得要領,這時間還要延長,至於想要練到最高一層的入微入化,除非天資稟賦之人,難以窺見。
少林寺近百年來,修煉“般若金剛掌”的僧眾不在少數,但是能真正達到第二重的一個巴掌都數得過來,而大仁禪師他們認為方丈師兄既然將這門功夫留到最後,至少也是練到了第二重,否則不會這麽有底氣。
就在大仁禪師眾人期待的眼神中,大智禪師雙手一合,向前輕輕一推,使了一招“禮敬如來”,此招雖是起手式,但是萬丈高樓平地起,此招也是最為基礎的,萬般招式皆由其始,對手若是打著打斷的心思,非但不能建功,反而會步入陷阱,而若是不率先打斷,等到氣勢一成,想要破解此招,除了硬拚再無它法。
此招一出,氣流分撥而劃,大智禪師僧袍翻動,須發皆飄,一聲沉喝,渾渾之力由內而發,傳遞雙掌,隻見兩道掌力不斷蓄勢,周遭地麵如遭錘擊,不斷顫動,林間草木頓被扯動,樹葉狂飛,砂石疾走,方圓數丈盡被無形之勁所包裹,散逸的氣勁直接震得正在觀戰的大仁禪師等人齊齊後退數步。
“好招!”
張紀見狀,頓時眼中精光一閃,這“般若金剛掌”果然氣勢不凡,掌未盡出,已是攪動風雲,當下左腿劃半圓,雙手懷抱陰陽,呈太極合一之姿,雙掌運氣,一者剛猛,一者陰柔,剛柔之勁並合,陰陽互轉,單足一震,霎時籠罩在身的無形之勁頓被破去,而就在此時,大智禪師終於動了。
大智禪師飛身前衝,凝聚全身真氣“般若金剛掌”正正朝著張紀打來,迅猛無雙,力凝千鈞,崩山摧嶽,張紀見狀不閃不避,沉喝一聲,雙掌對上大智禪師,無聲無息,四掌相對。
般若金剛掌的威猛掌力如排山倒海般湧來,但是傳到張紀雙掌之中,大智禪師卻是心中一沉,自己的掌力卻好似陷入無底深淵,不管湧去多少,都能被吞沒下去。
而且他還能感受到張紀的掌力中有一股消磨之勁,與崆峒派的“陰陽磨”有幾分相似,消磨掉金剛掌幾分剛勁,再是用那化勁輕鬆化去,這一消一磨,簡直配合的天衣無縫,這張紀簡直是天縱之才,單憑創出的這門掌法已是足夠開山立派了。
大智禪師心知勝負已分,當下不待真氣耗盡,率先收手,退開幾步,張紀見狀也是收掌回氣。
大智禪師看向張紀,語氣佩服道:“阿彌陀佛,張大俠,老衲認輸,易筋經這便雙手奉上,且稍後片刻。”
說完之後,大智禪師轉身離去,帶著大仁禪師幾人身形落寞的返回寺內,張紀見此則是取回長劍,再是在那古鬆之下落座,看著遠際橙黃落日,等有片刻,大智禪師帶著大仁禪師幾人出來,來到張紀麵前,張紀起身相迎。
“張大俠,此便是易筋經,尊駕閱完後,還請不要隨意外泄。”
大智禪師從懷中取出一個黃布包,放在石桌上,裏三層外三層拆開之後,隻見裏麵躺著一本封麵泛黃的薄薄書冊,上書“易筋經”三個遒勁有力的大字。
“這是自然,多謝。”
張紀用手帕擦了擦手,這才將易筋經取了出來,此舉讓大智禪師幾人頗有好感。
半個時辰後,張紀將易筋經還給大智禪師,在他收好之後,張紀從懷中取出一封不封口的書信,遞給大智禪師,並道:“方丈大師,此信中所寫事關一樁機密,除了大師這裏,武當山玄鶴道長那裏我也是留了同樣一封,此番多有打擾,在下就此告辭,後會有期。”
大智禪師聽得糊裏糊塗,但還是伸手將書信接了過來,回過神來,隻見張紀已是遠去,映著天邊落日,將影子拉得很長很長,最後徹底消失在眾人眼中。
張紀一路下了少室山,看著天邊已昏,直接在山腳小鎮的一處客棧歇息,晚飯後,張紀借著燭光,提筆在一張紙上寫了“天武密冊”四個端方大字,將其劃到一旁,在另一張紙上又是將收集而來的諸派武學的名字寫下,最後再是將其中重要的挑揀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