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誌遠回到家,已是下午三點,踏著青石板路,遠遠就看見母親張青站在楊石家的屋簷下,朝這邊張望。看到張青,楊誌遠心裏頓時擁起一陣暖意,忍不住小跑了起來。


    家是什麽,在楊誌遠看來,家就是風中母親蒼蒼的白發,是屋簷下母親殷切期盼的目光;家是曬得清清爽爽有陽光般溫暖味道的棉被,它暖在自己的身上,是香香甜甜的小米粥,它又甜在自己的心裏;家就是這樣一片風景,自己可以不去看它,但你卻不能不去想它;它像一根孤獨的琴弦,在夜深人靜之時,引得遊子鄉愁滿懷,淚流滿麵。回家,是一個讓遊子倍感溫暖的詞匯,是一個個遠方遊子迫不及待的歸程。這麽多年來,楊誌遠每次回家,都是心情激蕩,有情在心裏翩翩起舞。父親在世的時候,家帶給楊誌遠的是一種踏實,父親去世以後,家就成了楊誌遠魂牽夢掛的牽掛。


    張青站在屋簷下,看著朝自己碎跑而來的楊誌遠,心有感慨,當年那個一放學連書包都不放,就和小夥伴跑到湖邊去撈魚捉蝦的少年,那個到了吃飯時千呼萬喚方從湖邊順著青石板那端一路跑回家的少年,什麽時候像一隻羽翼豐滿的雄鷹,脫離自己的環抱,開始在外麵飛翔,再也無需自己的嗬護了。


    楊誌遠一路輕快地跑到張青麵前,叫,媽!


    張青笑,說,兒子,回來了。


    楊誌遠說,媽,我回來了。


    張青說,回來了就好。


    張青拍了拍楊誌遠身上的灰塵,說,看你,都瘦了,一個人在外,千萬要注意自己的身體。


    楊誌遠看著比自己足足低了一頭的母親,笑,說,知道了。媽,我都這麽大的人了,知道照顧自己。


    張青愛憐地說,你多大了,你在我眼裏永遠就是個長不大的孩子。


    這是一種平淡的真實,所有的愛和想念都在這看似平常的對話之中。在母親麵前,楊誌遠從不去掩飾自己的情感,他擁著張青的肩,說,媽,外麵風大,咱們進屋去說吧。


    楊石聽到聲響,從裏屋走了出來,看著楊誌遠笑,說,誌遠,知道你今天要回來,你媽都望了好幾回了,我讓她進去,她就是不聽。


    楊誌遠知道,聽到自己要回來,母親隻怕這一天都沒休息好。在母親的生命裏,隻怕沒有比知道兒子要回家更高興的事情了。楊誌遠從未想過要瞞著母親偷偷地回家,既然自己每次回家都能給母親帶來一種喜悅企盼的心情,那就滿足母親這個小心願好了。


    楊誌遠說,楊石叔,身體還好吧。


    楊石嗬嗬地笑,說,好得很。現在的小日子越過越舒坦,這人啊,心一寬,身體自然硬朗。


    楊石一看楊雨菲,說,雨丫頭回來了,想爺爺沒有。


    楊雨菲挽著楊石的手,嬌賴地說,想啊,哪能不想。


    楊石笑,說,想就好,要是不想,看我不打你屁股。


    楊雨菲噘起了嘴,說,爺爺,我都這麽大了,還打屁股啊,多不好意思啊。


    楊石樂嗬嗬的,一點頭,說,這倒也是,行,丫頭大了,不打屁股了,犯了事情,就敲你的小腦袋,這樣也長記性。


    楊雨菲說,爺爺,我能犯什麽事啊,我一個丫頭家的。


    楊石笑,說,你自小犯的事情還少啊,楊誌遠他們調皮搗蛋,哪次沒有你。


    楊雨菲說,那也得怪誌遠小叔,沒有以身作則,沒有帶個好榜樣。


    楊誌遠笑,說,楊石叔,你們說你們的事,可別扯到我身上來啊。


    楊石嗬嗬一笑,說,行了,進屋裏說去。


    林覺和方芊在一看靜靜地看,感懷於這種溫馨。相對來說,林覺比方芊的感觸更深,林覺到楊家坳已經半年了,在這半年多的時間裏,他時時刻刻感觸著楊家坳的溫情、團結和努力。這是一種力量,是幾千來來紮根於農村的平實,正是這種平實和淳樸,延續著中華文明的傳承。這也是他越來越喜歡楊家坳的原因,他希望自己真正的融入到這個大家庭中去。


    晚飯是在楊石家吃的。知道楊誌遠回來,白宏偉、李丹、楊自有都找上門來。楊石看著這些成長起來的下一代,心裏樂嗬嗬的,別提有多高興。


    林覺說,誌遠,你難得回來一趟,我特意把大家召集起來,大家開個短會,通報一下情況。


    按說,楊誌遠現在已經辭去公司的一切職務,所以的股份已經轉到母親張青的名下,楊誌遠根本就不能過問楊家坳的事情。但楊家坳人卻不是這麽認為,覺得向楊誌遠通報公司的情況和商討新一年的規劃理所當然,楊誌遠也覺得對楊家坳的事情義不容辭,該幫著出主意的還得出主意。


    林覺說,去年的報表還沒有匯總,總體來說情況不錯,茶葉公司的銷售額大約在三千五百萬左右,與上年基本持平。這兩百萬的增長主要在野菊花這一塊,去年的銷售額過千萬了;苗圃花卉公司銷售額一千八百萬左右;山泉水公司的銷售額超六千萬;水產公司,楊家湖大閘蟹銷售額一千二百來萬;野生雄魚去年產值二百萬,其他農產品山貨,野菜產值在九百萬左右;山茶油因為剛開始批量生產不久,銷售情況還不太明朗,但我們年前已在省內各個商場全麵鋪貨,今年一季度就可知道成績如何。綜合上述,上一年楊家湖農業發展科技控股有限公司的營業收入在一億四千萬左右,上交各類稅賦近二千萬,淨利潤應該在三千萬左右。去年全年的投入不及前年,楊家坳的賬戶上留存的現金在二千萬上下。


    楊誌遠說,不錯,有漲勢就好。茶葉公司的銷售額與上年基本持平,是條件所限,今年一開春,我們楊家坳與周邊各村鄉親們的合作就會收到成效,茶葉銷售增長勢在必然。但對茶葉的品質務必嚴控,農藥殘留的問題務必檢測嚴格,能不用農藥的就盡量不要用農藥,能用傳統方法解決的就用土辦法解決,保持天然品質,我們不圖一時之利,利在長遠。


    白宏偉說,誌遠,你放心,這方麵我們控製的很嚴,質量是一個企業生死存亡的關鍵,現在是家喻戶曉,做有良知的企業也是人人盡知。我們楊家坳做生意講究的就是‘良心’兩個字。


    楊誌遠點頭,說,隻要在利益麵前,時刻想到‘良心和良知‘,生意才會做的長久。


    楊誌遠問,我剛才在村口的時候,看見大樟樹下,停了些車,看來楊家坳的旅遊已有啟動。


    林覺說,自從上次首長光臨楊家坳之後,對楊家坳起到的宣傳作用顯而易見,這幾個月都有些零星的散客到楊家坳來休閑。這幾天是元旦假期,遊客相對來說要多一些,以咱們林原市內的人居多,外省的沒有。


    楊誌遠說,這是正常的,旅遊資源的開發,不急一時,得慢慢來,得有一個接受的過程。楊家坳的特色就是原生態,青山綠水,主打的品牌就是親近自然。但是楊家坳有必要再增加些新的項目,人,自小就喜歡水,我看可以在親水近水這方麵做些文章。林覺你可以組織大家走出去,上湖南的猛洞河,四川的九寨溝去看一看,這兩個地方和我們楊家坳有許多相似之處,你們可以博采眾長。我聽說,猛洞河的漂流項目很不錯,很值得我們楊家坳借鑒。


    林覺說,我也有想法先把楊家坳的水上漂流運作起來。


    楊誌遠提醒說,有一點,務必注意,水上漂流隻可選擇在楊家湖的下遊山澗,千萬不能在上遊,以免影響楊家湖山泉水的水質,因小失大。


    白宏偉說,誌遠,我們楊家坳山多林密,水係發達,溪流多,要搞一二個漂流項目還是沒問題的。


    林覺說,誌遠,五郎峽的開發也已完成,棧道依山傍水已經架設到了五郎峽的入口。隻等明年春暖花開之時,就可試營業。(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江山誌遠:楊誌遠飆升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羅為輝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羅為輝並收藏江山誌遠:楊誌遠飆升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