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老實人的現狀(下)


    老實人朋友少


    老實人的朋友通常不多,在關鍵時候能幫上忙的朋友就更少了。


    老實人的生活圈子總是那麽大,他們不善於結交新朋友。


    老實人不會有目的地去主動接近一個人,如果這樣做,他們會臉紅、結巴,被人家一眼洞空,老實人自己也會覺得沒用。


    老實人不習慣於客套、不會應酬,喜歡就是喜歡,不喜歡就是不喜歡,溢於言表。


    所以,老實人認識的人不多,搭得上話的人不多,辦成的事也不多。


    於是,老實人心裏便覺得很窩囊,常有感慨,連別人也不無可惜地議論:“哎,這人太老實了!”


    為什麽老實人總是在事業上展不開手腳,為什麽老實人在緊要關頭總是無人相助?


    不是老實人人緣不好,也不是老實人能力比別人差多少,關鍵在於老實人不善交際,有價值的朋友太少之故。


    在現代社會,朋友少就好像路不通,不能四通八達、互通有無,辦起事來自然就磕磕絆絆。


    俗話說的好,“多個朋友多條路”,正是這個道理。


    與其說老實人能力差,倒不如說其交際觀念存在著偏差更為合適。


    說到底,一切有關人際關係方麵的學問和技巧都來源於對“人”的本質的研究和體察。


    準確地把握對方的個性特征,及時地掌握其心理變化,並相機調整自己的應對策略,這是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網絡的前提和基礎。


    而老實人恰恰是在認識“人”這個問題上不能保持清醒和理智,說得更尖刻一點,就是缺乏必要的悟性;他們往往以一種理想化的方式來看待和對待人以及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他們總是以一種“以不變應萬變”的態度來處理自己與周圍世界的關係,因此總是消極被動、事與願違。


    簡單地說,就是老實人不能理解人的差異性和複雜性,不懂得靈活運用道德標準,不是根據現實需要而是隻憑藉主觀理念來思考和處理問題。


    老實人存在著人際交往上的偏誤,導致了不善外交成為老實人最致命的弱點之一,也是老實人事業無成的關鍵所在。


    為什麽老實人總是在事業上展不開手腳,為什麽老實人在緊要關頭總是無人相助?


    不是老實人人緣不好,也不是老實人能力比別人差多少,關鍵在於老實人不善文際,有價值的朋友太少之故。


    老實人孤立


    老實人隻與合得來的人交往。


    所謂的“合得來”,並不是指可以合作共事,而是指基於性格、道德、習慣、趣味等的相似性而產生的感情相娛相悅。


    這種“合得來”是以非功利化為指向的,它不看對方的身份和地位,也不指望對方給自己帶來什麽實際利益,它隻是出於一種精神的需要,帶有情緒化的特征。


    許多老實人隻交往合得來的人,那麽,凡是不符合其標準的人就一概拒絕,不相往來,也不顧及其中的利害關係。


    這種處世方式帶有很明顯的書生氣,但社會上人與人之間的利益關係非常濃厚,人際交往也不可避免地成為整個社會利益鏈條中的一環,以功利為取向的交往地位提高了,這個時候,還抱著一副書呆子氣,自以為清高有境界,結果隻能是離群索居,被人孤立,處處吃虧。


    老實人以道德感和主觀好惡作為自己行為的準則,鄙視人際交往過程中的利益動機和利益行為,凡是與自己的道德觀念和主觀好惡不同的人,一概不與交往。


    許多老實人還以清高脫俗自居,自認為有道德品質上的優越感,這更增強了其以主觀好惡取人的行為模式。


    人生中有幾個知心的朋友,即使不多也是常事,但這決不是生活的全部。


    人活著需要各種各樣的朋友,不同的朋友可以滿足人們不同層次、不同方麵的需求,我們固然需要品性相投的友人,但同樣也需要事業上的夥伴、利益上的合作者,沒有這些人的幫助,我們的人生同樣的不完美。


    俗話說:金無足赤,人無完人以主觀好惡評判一個人,則天下沒有什麽人可以交往了。


    所以,以“合得來”與否作為人際交往的唯一標準實在是一種偏誤,正確的做法是:既要交合得來的朋友,也要能交合不來的朋友。


    人類社會是一個人們因相互需要而結成的共同體,因此,人與人之間互有利益上的需求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


    通過互利互惠、互通有無、取長補短、相互合作式的人際交往,我們可以辦成一個人通常難以辦成的事,不斷地壯大自己的實力,從而為自己遠大人生目標的實現奠定堅實的基礎。


    有些老實人也明白通過哪些交往能給自己帶來哪些利益,但他們就是做不到。


    與合不來的人交往,他們會感到心理負擔很重,情感上受不了,又不能得體地掩飾和控製自己的這種不適,結果感到自己很累,很受壓抑,遠不如獨來獨往那般輕鬆自在,而跟他在一起他會感到尷尬。


    老實人最典型的一種心理就是,“跟你合不來,還要敷衍你,真是受不了”。


    這與老實人的道德感過強有關,道德感過強者往往會走極端,即用道德來劃界線把人分成黑白好壞兩種對立的類別,這往往會使他們缺乏理解和寬容,變得視角偏狹、心胸狹窄,缺乏必要的容忍度。


    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老實人不容易當上領導,也不容易團結一大批人幹成大事業。


    以能否合得來作為交友的唯一標準,危害是顯而易見的。


    最重要的一個後果就是,你融不到別的利益圈子裏去,因此,困難時也不會有人站出來維護你的利益。


    有的時候,即使你甘於清貧淡泊、一心想做隱士也做不得,因為獨善其身者的自我防衛能力也太差了,隻要你惹得別人不高興,麻煩就會自動找上門來。


    所以老實人為了開拓視野,增強生存能力,就必須放下架子,廣交朋友。


    俗話說:金無足赤,人無完人。


    以主觀好惡評判一個人,則天下沒有什麽人可以交往了。


    為什麽賺錢很難


    人都是生活在社會中的,沒有一點社會關係的人,幾乎是不存在的。


    關鍵的問題是,我們到底擁有多少社會關係,並且是否認真思考過它對我們生存的重要意義,或者說,從理論上誰都懂得關係的重要性,但是,麵臨生存困境,很多人並未想到自己的社會關係還能幫自己賺到金錢。


    首先,很多人認為自己現有的關係對於賺錢沒有幫助,同時又認為要想賺錢,就必須結交經濟界的關係。


    這種看法不能說沒有道理,但是卻太浮淺,眼界也太狹窄。


    隻有經濟界的朋友才對自己賺錢有幫助嗎?


    下邊的例子也許不合適,但將說明一些道理。


    我們知道,在一些職能部門工作過的人,包括新聞記者,做起生意來總是容易得多,成功率也高。


    他們是賺的腐敗錢嗎?


    其實他們也不過是妥善地利用了自己的關係而已。


    為什麽老百姓賺錢總是那麽艱難?


    第一,確實社會關係太少。


    第二,不太懂得社會關係的重要性社會關係如何運作。


    我想後一點也許更重要。


    所以,為了追求更多的財富,我們首先得解決一個觀念問題,不能談到關係,就想到不正之風。


    其實,隻要關係運用得當、合法,多一些關係不是多一些生存的幫手嗎?


    就是在最文明的國度裏也是這樣。


    人都是生活在社會中的,沒有一點社會關係的人,幾乎是不存在的。


    老實人多抱怨


    我們很難找到一個成功人士會對環境大發牢騷,抱怨不停,煩躁不安,盡管他可能克服了天大的障礙才有他的成功。


    相對的,我們卻常常見到老實人不斷抱怨環境惡劣,社會不公,因為他缺乏喜樂和富裕。


    真正的問題是:哪一個先行——態度或成功?


    答案是,在所有的情況下,要先有勝利的、正麵的態度,才會有終生的富裕。


    你的環境本來就如此;從來就沒變。


    你被欺騙了,被占了便宜,或遇上破產——這些因素都無法改變。


    如果你的父母無法送你上大學,如果你必須半工半讀,或者走十公裏去上學——這些都是你的過去。


    抱怨是沒有用的,現在該是忘記他們,繼續前進的時候了。


    當你決定拋開你的抱怨時,你將會發現人生變得比較順利、有趣。


    它隻會讓你可憐自己——悲傷、憤怒、受害、多疑或自以為是。


    當你為你的局限辯論時,你的想法和話語隻會妨礙你,大大幹擾了你的迸發能力。


    把抱怨掃除,你就可以創造出創造力,和容許聰明才智爆發的空間。


    你將可以更專注地活在當下。


    不要專注在問題上,你就會開始看見解決之道。


    不要抱怨“我不行”,你就會對自己有一個比較正麵的看法。


    它所需要的隻是一個簡單的決定,決定阻止自己掉入抱怨的老習慣。


    起初可能很困難——甚至可笑。


    習慣是很難更改的。


    可是在這種情況下,卻值得努力。


    當借口或抱怨浮上心頭時,輕輕把它趕走,好比你趕走野餐上的蒼蠅一般。


    不要過於擔心。


    你很快就會習慣沒有抱怨的生活所帶來的美好感覺,以及隨著你嶄新的勝利態度而來的成功。


    我們很難找到一個成功人士會對環境大發牢騷,抱怨不停,煩躁不安,盡管他可能克服了天大的障礙才有他的成功。


    相對的,我們卻常常見到老實人不斷抱怨環境惡劣,社會不公,因為他缺乏喜樂和富裕。


    老實人被誤解


    老實人經常感歎,好心不得好報。


    他們的善意與好心腸往往被人誤解、曲解,他們無私的奉獻、真誠的情感往往不為人知、沒有回報,而更糟糕的是他們還常常以莫名其妙的方式得罪了朋友、得罪了領導,搞得人際緊張,事業低迷。


    這其中的原因固然是多方麵的,但老實人不善於合適地表現自己的善意往往是首因之一。


    老實人的世界觀是直線式的,他們認為一個良好的動機必定會產生出一個良好的結果。


    老實人的世界觀往往又是十分機械的,他們認為真便是真,假便是假,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這固然是有一定道理的。


    然而在紛繁運動的世界中,“假作真時真亦假,真作假時假亦真”的現象卻比比皆是。


    這都說明,世上萬事萬物在因與果、表與裏等方麵,並不存在著一一對應的關係。


    如果我們理解這一點,我們就會明白,僅僅有善意和真心是不夠的,我們還必須通過種種努力,來證明白己的善意和真心,使別人能夠真正感受到這種善意和真心。


    老實人總是強調自己問心無愧。


    但他們往往忘了,人的心意是誰也無法直接看到的,別人隻能從你的具體行為以及這些行為給自己和他人所帶來的影響中來推測。


    老實人要是準確無誤地把自己的善意表現出來,為別人理解和領悟,就必須要借助於一定的手段和技巧。


    老實人往往對手段與技巧持否定和排斥的態度,這是他們不能夠得體地表現自己的善意的一個最直接的原因。


    其實,技巧和手段隻是我們做事時所憑借的一種工具,它本身並無任何不道德的地方。


    從古到今,在政治、軍事、商業等各個領域,三十六計都在被人們不同程度地運用著,而且這在敵對雙方的競爭中表現得特別明顯,難道僅僅因為敵人也使用它,我們就應該否定它、拒絕它、排斥它嗎?


    答案是顯而易見的。


    合理、適當地使用技巧,對於真實表達自我、消除不必要的誤解和麻煩,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老實人恰恰在這一點上由於認識不清,行為無力而吃虧不淺。


    老實人認為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然而在紛繁運動的世界中,“假作真時真亦假,真作假時假亦真”的現象比比皆是。


    知識的嶄新模樣


    這個世界瞬息萬變,不僅對老實人,對所有人而言都是這樣。


    其中對社會生活起重大指導作用的知識也發生著巨大的變化。


    老實人需要認識這種變化,適應這種變化。


    知識商品化


    知識已經不僅僅是隻能告訴我們一些理論和道理的那種簡單的學問了,它已經成了特殊的商品,已經有了同貨幣一樣的支付和投資的功能,它已經成為物質的一種,而且是一種最耀眼、最搶手的物質。


    知識資本化


    做生意賺錢需要資本,在人們陳舊的概念中,這個資本就是金錢。


    但在現代社會,做生意的資本已不完全是金錢,而是又加上了知識,甚至知識變得比金錢更重要。


    知識生活化


    關於知識的定義,對於一般人來說,現在已經不僅僅局限於探索世界,研究社會的問題了,而是具備什麽實用知識的問題。


    在傳統的觀念中,我們隻把書本上的文史哲和數理化當作知識,而把一些社會的和生存的實用知識排擠在知識的門外。


    而現代生存的需要,迫使我們不得不去參與一些實際的生存行為,賺錢謀生。


    我們忽然發現自己不懂的東西竟那麽多,於是這些不懂的東西就成了急需了解的知識,因為它們是我們的困惑。


    ——知識不就是對困惑的解答嗎?


    有關社會的生存的知識能進人知識殿堂,這並不是我們有意識地對它們進行“拔高”,而是生存的壓力造成的一種嶄新的知識進化的景象。


    我們為此而喜悅還是憂愁,這並不重要,重要的隻是接受。


    知識現代化,這裏指的就是高科技化。


    在漁獵時代,人類知識主要是對獵人、弓箭、獵物和人類狩獵行為的描述。


    在農業時代,人類知識主要是對農民、耕畜、土地和人類農耕行為的描述。


    在工業時代,人類知識主要是對工人、機器、產品和人類工業製造行為的描述。


    而在高科技現代化時代呢?


    人類知識當然應該主要是對知識職員和高科技設施、高科技產品和人類開發高科技行為的描述。


    那麽,同以往的時代一樣,在這個嶄新的時代裏,我們經常遇到、經常談到、經常討論、經常運用的知識,都會和高科技及商品經濟掛上關係。


    所以,我們熟悉的那種知識體係便發生了傾斜和變化,我們看到高科技和商業化的語言充斥了新的知識體係。


    所以,不管過去我們的文化基礎如何,但現在我們都站在一條新知識的起跑線上。


    如果我們不重新學習,我們都將成為現代社會的文盲。


    不要一提到文盲,我們就嘲笑那些沒上過學或識字不多的人。


    我們在知識經濟時代,應當改變這個觀念,我們都應當具有知識匱乏的緊迫感。


    過去掌握知識是為了擺脫體力勞動,現在掌握知識是為了更有效益地勞動;過去掌握知識是為了進行腦力勞動,今天掌握知識主要是為了生存;過去掌握知識是為了做精神貴族,今天掌握知識是為了追求富有和成功;過去掌握知識的過程在一定意義上意味著走向貧困的過程,如今沒有任何人是為貧困而學知識的,也不可能再出現知識掌握得越多越貧困的現象了——但這要看我們在哪個知識體係中勞其心誌了。


    如果我們的觀念還很迂腐,我們肯定要吃盡苦頭。


    沒有人是為貧困而學習知識的,知識是解答困惑的導師,知識是改善生活的利器。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做人不要太老實(提升版)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水中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水中魚並收藏做人不要太老實(提升版)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