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棉花糖小說網.mianhuatang.info】,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第266章


    秋雨愁煞


    淅淅瀝瀝,天空中不知何時飄起了細雨。[]


    夜深人靜,四下一片漆黑,一盞飄乎不定的鬼火飄蕩在空寂的山野裏。


    細雨伴著陰冷潮濕的秋風,吹打著即將飄落的秋葉沙沙作響。


    沙沙的山道上傳來一陣沙沙地腳步聲。偶爾還有一兩聲沙啞地咳喘聲傳來,令整個山野為之驚悚。


    “李將……武安,還是找個地方歇息吧。舅祖公隻怕淋壞了身子。”還好,黑暗中傳來人聲,那聲音雖然是竊竊低語,在黑暗的山野中卻異常響亮。


    “隻是見到的那些人就在附近。我們若去投店,隻怕會正好落入人手。”“李將…..武安”有些遲疑地說道。


    “九郎,我,我沒事兒。趕路要緊。”“舅祖公”喘著氣說道。


    “九郎”下意識地緊一緊身上的衣衫,可惜衣衫濕透,隻能令身上更冷。聽到老人的咳喘,九郎有些急躁。


    然而,此地前不著村後不著店,除去黑夜便是黑夜,便是想投店又到哪裏去投?


    眾人不再,繼續前行。走了片刻,老人的咳喘之聲已是越來越急。


    九郎終於忍不住說道無論如何先找個地方歇歇腳。”


    黑暗中,“李將……武安”沉默片刻,才道剛才看到那邊山頂上似有燈光,應該是座山廟。不如去那兒避避雨。”


    眾人聽了精神一震,急行一陣,到了那山神廟附近,卻又停了下來。


    山神廟燈火明滅,一如眾人手中的那盞燈,在空曠的黑夜中閃著鬼氣,令人不安。


    “李武安,你先帶人去看看情況。”“舅祖公”聲音雖然蒼老,卻極有威嚴。


    原來那人不叫“李將…….武安”,而是叫做“李武安”。


    “好。”李武安答應一聲,帶了兩個人悄悄地向山神廟挨近。


    片刻之後,李武安又返了,點頭對大家說道果然是座山神廟,裏麵沒有人,我等先在此處兒避避雨,等天明再出發。”


    細雨不大,眾人走了半夜,卻也已濕透。見有地兒歇腳,到是再好不過。


    九郎扶著舅祖公急忙往山神廟裏去。


    廟中燈光較亮,細看眾人,原來是在茶棚中的那桌“怪客”。那叫做“九郎”的正是“細皮”。


    “舅祖公”是那位老人。一頭白發白須,隻除了偶爾發出一長串咳喘,有些令人擔心外,到也精神矍鑠。特別是額頭上的皺紋,每一道都似是有一道智慧在裏麵。


    除了九郎與“舅祖公”,其他幾人自動分作兩班,一班人在廟前廟後警戒,一班人在廟中休息。然而便是在廟中休息的一班人,也自動分散在九郎與“舅祖公”的四周,形成了一個包圍圈,看上去早已訓練有素。


    “那位騎白馬的到底是人?”


    “舅祖公”進了山神廟,神色好了許多,又喝了些熱水,連咳喘也停了。


    原來白天“細皮”急走是去追那“白袍”。但那白袍騎馬,“細皮”卻是徒步,轉眼便不見了蹤影。


    “我也不大清楚。”九郎有些遺憾地搖了搖頭。


    “他不是九郎的麽?”“舅祖公”奇道。


    九郎點了點頭說道是。但我不他是誰。”


    “連他是誰都不,九郎怎能將他當成知己?”“舅祖公”皺了皺滿是皺紋的額頭,神色立時變得警覺。


    “我,我。”九郎語結,心下咕噥一句“相逢何必曾相識”。但見到“舅祖公”神色嚴肅,隻諾諾地說道反正他不是壞人。”


    “你怎?”“舅祖公”的口氣已變得大為嚴厲,“沒準這次便是此人所害…….”


    “我等今日才遇到他,可十天前我等已遇到襲擊,怎會是他所害。”九郎辯解道。


    “那也說不定。要不他怎會突然出現在這兒。這一路上來來往往的人,都非善類,我等喬裝至此,他又跟到了這裏,定要為是。”


    上了年紀的人大概有一個通病,多疑且嘮叨,“舅祖公”也不例外。


    見“舅祖公”如此不講道理,九郎有些苦笑不得,說道沒聽他問那茶棚娘子,他要到五台山去?不過是湊巧遇到。舅祖公但請放心,絕對不會是他。何況襲擊咱們的人是薛延陀的人,怎會與他相關。”


    “防人之心不可無。”


    “舅祖公”盯著九郎,嚴肅地說道,“那些人雖然裝束是薛延陀的商隊,可也保不準是故意偽裝。即便真是薛延陀的人,或許是有人故意放出風聲,才令薛延陀前來劫持太…..九郎也說不定。”


    也難怪“舅祖公”如此緊張,他身邊的這位“太……九郎”不是別人,正是突然失蹤了的太子李治。


    “舅祖公”倒是李治真正的“舅祖公”,並非假裝。


    申國公高士廉,是李治的母親長孫皇後之舅父,論輩份李治的確應稱他為“舅祖公”。長孫無忌與妹子長孫觀音婢原是前隋名將長孫晟之子,自幼喪父受其他欺淩,被高士廉接回家中撫養。長孫兄妹對舅父感情極深,視若親父一般。


    便是李世民這個佳婿,也是高士廉慧眼識才,為外甥女定下。因而李世民對高士廉向來也是以“嶽父”視之。


    李世民此次親征遼東,長孫無忌跟隨左右。命高士廉攝太子太傅之位,於定州輔佐太子李治監國,正是基於這種莫大的信任。


    “我看那個黑衣女子到是有些古怪。”李武安突然插嘴說道。


    李武安自然也非真正叫做李武安。他便是令李世民十分惱火的李君羨。李君羨乃是左武衛大將軍,李世民親信。李世民親征之既將太子安危交付於他,令其統領太子左右衛及諸率府。因其老家在武安,因而化名為李武安。


    “嗯。”高士廉點頭說道,“自從遇伏以來,那女子便一直跟在我等左右。走了這半宿路,也不知甩開了她沒有。”


    原來他們夜中趕路是為了甩開那黑衣女子的王跟蹤


    “昨日傍晚我等化裝坐在茶棚裏,其他人皆沒注意到我們。隻有此人察覺,到是個極厲害的角色。”李君羨沉吟說道。


    “若隻剩她一個,到也不用再怕她。我們幾個還打不過一個女子。”李治微微皺眉說道。


    “那女子不容小覷,像是個使劍的行家,而且輕身功夫極好。”李君羨搖頭說道。


    “你怎。”李治奇道。


    “此人走路悄無聲息,連足印都不留一個,定是輕功極高,要多加才是。”李君羨說道。


    “那又怎樣?難道我們連個女子都怕不成?”李治有些慍怒地說道。順手摸了摸腰中長劍。與眾人一樣,他身上也配了劍,而且是把罕見的寶劍,隻是他卻一直沒有用上過。


    幾天前遇到的伏擊,他原本想打上一架,結果被左中衛團團護住,他連拔劍的機會都沒有。


    右衛率諸衛士阻住賊子,左衛率則護著他逃走。隨後又一路遇到賊子追殺,到了這裏隻剩下八名護衛。不得不化裝成平民百姓以掩人耳目。


    李治雖然性情斯文柔弱,但也一向文武皆習,此時心裏不免窩了一肚子火。見說連一個女子都要躲避,不由更加氣悶。


    李君羨不敢多說,望了高士廉一眼。


    高士廉卻已正色言道我等人少,且不可呈強,萬事為要。”


    李治心中鬱鬱,臥倒在一旁不再多說。


    山野鬼廟,令人不安。到也一夜無事。


    第二天清晨起來,細雨卻依然在下。


    “繼續西行。”


    李治見李君羨不知何時用廟內的草桔編了幾頂草帽,眾人戴上,又冒雨前進。


    陰雨連綿,路上看不到一個行人。


    眾人不由心中一喜,看來昨天在五阮關見到的那些人,已被遠遠甩在後麵。也不枉昨夜冒雨行了半宿,


    然而,前行不到半個時辰,眾人不由張大嘴巴,驚得合不籠來。


    潮濕的山路正中,突然出現一行大字勸君莫西行,西行路不通”


    眾人不由麵麵相覷。


    好心?恐嚇?疑兵之計?


    是何人所為?


    “按原定計劃,繼續向西。”李治看了一眼李君羨說道。


    李君羨張了張嘴,卻沒說出。


    他們原定計劃是要回定州,向西作勢回長安,不過隻是疑兵之計。在五阮關引眾人前來,原本便要向南再折回東去。


    然而,昨日見到“白袍”之後,李治卻打算繼續向西,到五台山後再南下。因而才有雨夜西行之事。


    眾人驚疑之中,又走裏許。


    突然在山路轉彎處,路邊栓著五匹馬。


    這些天,李治等人因為喬裝莊戶人,早已將馬匹丟棄。走路走得雙腿發腫,看到有馬可用,不由齊聲歡呼。


    然而荒山野嶺之上,怎會有馬?


    轉過山角,眾人不由到抽一口冷氣,心下駭然。


    卻見山角處,有五個人地倒在地上,地上的積水卻已染成紅色。再看五人皆被一劍穿喉,身體卻留有餘溫,似是剛剛被殺。


    眾人大驚,四下望去卻不見人影。便是地上也隻有五匹馬的足跡,看不到有另外任何足痕。


    再看五具屍體前麵,依然寫著“勸君莫西行,西行路不通”十個大字


    眾人但覺口幹舌燥,嗓子冒出煙來,啞然說不出話。


    “繼續向西。”李治一咬牙,若是敵人設的圈套,無論向前或者向後,隻怕皆有危險。


    又向前一裏左右,一個山路轉彎處又看到同樣的怪事兒出現。


    十個人,十匹馬。


    高士廉與李君羨麵麵相對,眼中閃出驚懼之色。


    這十匹馬到似是專門為他們送來一般。


    到底要不要繼續向西?


    疑慮寫在每一個人臉上。


    第266章


    秋雨愁煞


    第266章


    秋雨愁煞


    手機用戶可訪問wap.mianhuatang.info觀看小說,跟官網同步更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飄在大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飛刀飄飄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飛刀飄飄並收藏飄在大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