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5章皇帝的目光是世界


    淺嚐一口香茗後,李貞微笑著說道:“狄仁傑,宣德殿內可都已經交代清楚了?”


    狄仁傑躬身拜道:“回陛下,微臣已經給皇子殿下布置了課業。”


    “好好!


    如此那便陪朕下會棋吧!


    ”李貞微笑著說道。


    “是,陛下。”


    而於此刻,喜公公亦從旁拿出了黑白兩棋放到了李貞和狄仁傑身前。


    “坐下吧!


    ”


    “微臣謝過陛下。”


    待得狄仁傑坐在了椅子上後,恭敬說道:“陛下請。”


    李貞直接拿起了白棋落在了中間的位置上,而狄仁傑也是緊跟著將黑棋落在了白棋的一旁。


    一邊下著圍棋,李貞一邊開口說道:“狄仁傑啊!


    對於這圍棋你了解多少啊?”


    “回陛下,微臣覺得雖說這圍棋是供人娛樂消遣,但實則卻是暗藏著諸多的玄機可言。”


    “可以說下圍棋是一種策略,也可以算是一種變相的戰場。”


    “每一個棋子的落下,都有著存在的理由,看似一顆毫無意義的棋子,很有可能便會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聞言,李貞微笑著點了點頭,平靜說道:“看來你也是明白這些,那你可知道朕為何派遣高侃率領大唐海軍進入大西洋巡邏?”


    說到這的時候,狄仁傑手中的棋子卻是突然停了下來,短暫沉思下,驚咦詢問道:“陛下可是打算安排高侃將軍以便應對這海國中的事宜?”


    李貞嘴角上滿是燦爛的笑容,微微點了點頭,卻也搖了搖頭。


    不明聖意的狄仁傑,疑惑的說道:“微臣愚鈍,還望陛下明示。”


    “嗬”


    李貞輕笑一聲,平靜的說道:“狄仁傑啊!


    狄仁傑,怎麽在棋盤上明白的道理,放在現實中卻不明白了呢?”


    狄仁傑麵色不禁一愣,慚愧說道:“還望陛下明示。”


    “哈哈。”


    李貞大笑了一聲,將手中的白棋落在了棋盤上。


    “如此你可明白了嗎?”


    看著李貞落下的位置上,正是之前他看似沒有任何用的廢棋附近。


    而偏偏這一顆棋子卻又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無論是從哪—處去看都已經將他吃的死死的。


    再結合當下大唐的情況,狄仁傑也瞬間有些明悟了過來,起身恭拜道:“皇上英明。”


    “沒想到陛下以著棋子告訴了微臣諸多的道理,微臣謹遵陛下教誨。”


    對於現在的大唐形式而言,李貞將高侃的大軍派遣到大西洋附近,的確也並不單單隻是為了應對這海國中的情況。


    一旦小吐蕃、利比國這邊有著什麽其他的舉動,李貞也是能夠事先知道一些情況。


    哪怕是沒有朱鈞的授意,相信他高侃也能夠知道在什麽時候做出什麽樣的舉動。


    畢竟大體的旨意李貞已經全部都交給了高侃去辦,那自然便是相信他有著這樣的應變能力。


    否則的話,那還不如隨便派遣一些兵士過去處理呢!


    或者說他高侃要是沒有這點才能也不可能坐到現在的位置上。


    李貞微笑著點了點頭,平靜說道:“來吧!


    繼續。”


    “是,陛下。”


    在心中明悟這般後,狄仁傑接下來的下棋過程中可就變得謹慎許多了。


    可是在他謹慎的同時,卻是又步入了李貞另外的一個計劃中。


    “狄仁傑,你是學死了,沒有變通啊!


    ”李貞笑道。


    “微臣慚愧,陛下棋藝高超,微臣望塵莫及。”


    狄仁傑躬身拜道。


    李貞緩緩從龍椅上站起,平靜的說道:“倒也不是朕的棋藝高超,而是朕懂得何時、何地落下這至關重要的棋子。”


    “而這便是朕的帝王之道!


    不但要統禦著白棋的變化,更是要考慮到這世界的變化。”


    “至於這棋盤便好比是世界,而你手中的黑棋則是其他的各國。”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狄仁傑重重的叩拜道。


    “哈哈”


    李貞大笑了一聲,微微搖頭說道:“好了,好了!


    你在朕這的時間也都不短了,早點回去吧!


    朕的手中也尚且還有著一些國事需要處理。”


    “記住朕給你說的這些話,在與各國外交使臣交際的同時,也是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羽。”


    “談判講的並非是感情,而是利益,你要做的便是為朕的大唐爭取到最大的利益。”


    麵色亦變得嚴肅許多的狄仁傑,躬身拜道:“微臣定當謹記陛下教誨。”


    “去吧!


    ”


    “微臣告退。”


    三月初八。


    “臣等參見陛下。”


    坐身於龍椅上,李貞麵色威嚴的說道:“諸位愛卿平身。”


    “謝陛下。”


    待得滿朝文武大臣們相繼從地麵上站起,喜公公快步上前高聲宣號道:“有本啟奏,無本退朝。”


    “臣有本啟奏。”


    “準。”


    李百藥快步從朝列中走出,躬身拜道:“啟奏陛下,如今大唐朝正對外征戰,其內部更是要嚴明立法,以正綱紀。”


    “微臣上述救弊四事,望陛下予以采用。”


    “—公文武之用。


    文職如九卿,武職如總兵,皆應依製度由多官會推。”


    “二嚴科場之防。


    讀卷官應秉公辦事,若有結交權門、受富豪請托者,由科道指實具奏。


    輔臣子弟中式,廷試讀卷宜按例引嫌回避。”


    “三慎台諫之選。


    給事中、禦史必須選用有才幹操行、剛直有氣節、練達世務、明習朝章、忠實有識之人。”


    “四務戰守之實。”


    話音落畢,朝殿之上的大臣們也紛紛開始議論不斷。


    對於李百藥說的這些,大臣們也是不好評斷,要說他說的錯,畢竟這文武之中的選拔皆有吏部根據政績來評斷。


    而說這科舉製度則是有著李貞親自來挑選考官,並且層層篩選,其嚴格的選拔也絕對不會出現李百藥口中說的那些。


    至於那諫書分明就是婁師德他們沒有真才實學或者說處世不明。


    可要說對的話,拋去之前的後話,倒也是有著那幾分道理。


    隻不過在這裏卻多少有些不太實用了,畢竟李貞已經很好的處理了這些。


    眉頭微皺的李貞麵色不悅的說道:“你知道你在說些什麽嗎?你是覺得朕安排的朝中事情有待公平?還是說你認為這些大臣們空有此職位,毫無任何才能之言?”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我老婆是武媚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唐風千年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唐風千年並收藏大唐:我老婆是武媚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