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0章 白紙如雪
大唐:我老婆是武媚娘 作者:唐風千年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1620章白紙如雪
“這便是兒臣畫過的。”
說著永安公主便將手中的白紙向李貞遞了過去。
“你畫過的?”
麵露驚詫之色的李貞將畫紙接過,目光認真的掃視著白紙,疑惑詢問道:“可是父皇並沒有看到這白紙上麵有什麽呀?”
“你能告訴父皇你畫的是什麽嗎?”
嘴角上流露出得意笑容的永安公主,開心的說道:“兒臣畫的是雪,因為雪是潔白的,所以在這畫紙上根本看不出來。”
當此話一出後,不但連太監宮娥們一頭黑線,就連李貞也是怔在了原地上。
對於永安公主的話,還根本無力反駁。
愣愣的呆了一段時間後,李貞放聲大笑出來,微微頷首說道:“永安還真是聰明啊!
沒錯,這就是白雪。”
看著李貞燦爛的笑容,站立在一旁的喜公公心中暗想道:“恐怕這也就是公主敢如此了,若是朝中大臣們敢這樣的話,恐怕早就被拖出去砍頭了。”
漸漸地在笑聲落下後,李貞一臉神秘的向著永安公主說道:“你猜猜父皇前來是為了什麽事情啊?”
晃動著小腦袋的永安公主,細細沉思下,驚喜的說道:“父皇給兒臣找到老師了!
”
“沒錯!
開心嗎?”
永安公主重重的點了點頭,興奮說道:“開心。”
十二月初一。
太極殿內,李貞坐身於龍椅上麵露威嚴之色的說道:“諸位愛卿可有本啟奏?”
“臣有本。”
“準奏。”
快步從隊列中走出,狄仁傑躬身拜道:“啟奏陛下,高侃將軍已經率領我大唐海軍進入到了渤海國境內。”
“據高將軍的匯報,我大唐軍隊行軍之處所向披靡,起義軍隊聞風喪膽根本不敢正麵對抗。”
“之前渤海國丟失的不少城池在我大唐帝國軍國的征討下,盡已幫助渤海國收複。”
“渤海國皇帝表示如果大唐軍隊幫助鎮壓了國內的叛亂,願再次提升一倍的朝貢。”
聞言,李貞微笑著點了點頭,高聲說道:“很好,還算那渤海國皇帝有點良心!
”
麵色微頓,李貞威嚴說道:“傳朕旨意,大唐軍隊出征渤海,大捷!
凡是牢獄刑期不滿六個月者,一律釋放。”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退朝。”
“臣等恭送陛下。”
正當李貞準備從大殿上離去時,狄仁傑卻又似乎想要說些什麽。
可正在猶豫之際,還沒有等到狄仁傑開口,李貞卻是早已經離去。
無奈之下狄仁傑隻能暫時把話憋在心裏麵。
似乎看出一些事情的婁師德,在李貞離去後緩緩起身開口詢問道:“婁大人,你是否有著什麽事情嗎?”
“哎。”
狄仁傑微微搖了搖頭,擺手說道:“因為沒有準確的證據,所以情況也是不好說啊!
若是大人沒有其他的事情,便隨我一同前去麵見陛下,正好也能商量一二。”
沒有任何的遲疑,婁師德微微頷首說道:“無妨,正好我也沒有多少事情,便隨同你一起前去麵見陛下。”
經過一番詢問後,狄仁傑、婁師德兩人也得知了李貞正在養心殿內。
沒有任何的遲疑,兩人快步向著養心殿的方向趕去。
養心殿內,李貞認真的批閱著奏折,緩緩行走上前的喜公公,躬身拜道:“陛下,狄仁傑、婁師德兩位大人在殿外求見。”
“哦?!
”
李貞驚咦一聲,緩緩合上了手中的奏折,思索說道:“宣他們進來。”
“遵旨。”
喜公公應答一聲,快步從養心殿內離去。
不時,狄仁傑、婁師德二人亦從殿外行走進來,躬身拜道:“臣等參見陛下。”
“平身。”
“謝陛下。”
待得兩人從地麵上站起,李貞威嚴說道:“你二人求見朕有何要事啊!
”
“有什麽事情不能在大殿上說,非得要等到下朝後來找朕。”
狄仁傑躬身拜道:“陛下恕罪,因為臣不知道該如何跟陛下說起這件事情。”
李貞眉頭不禁微微一皺,威嚴說道:“究竟有何事情!
”
“回京陛下,據微臣得知蒙古國正在秘密建造海洋艦隊。”
狄仁傑沉聲說道。
“蒙古國!
?”
在李貞的印象中,這一國家尚且並未在屬國之列中,威嚴說道:“蒙古國建造海洋艦隊對朕的大唐有什麽關係,把話說清楚!
還有,什麽秘密?如果是秘密的話,你是怎麽知道的!
”
不敢有任何隱瞞的狄仁傑,如實說道:“啟奏陛下,乃是古鷹帝國使臣傳來的消息,但卻因為沒有掌握足夠的證據,所以才會......”
“據古鷹帝國使臣得到的消息,他們的意圖便是我大唐!
”
“砰!
”
李貞重重的拍打在龍桌上,冷聲說道:“意指朕的大唐,誰給他們的膽子?”
聞聲,狄仁傑、婁師德兩人躬身一顫,不敢有任何的答話。
“不過這古鷹帝國倒也是有些本事啊!
竟然連這種秘密都清楚的知道,朕還有些佩服他們。”
李貞冷聲說道。
對於這些話,在狄仁傑、婁師德的耳朵裏卻絕對不是讚美古鷹帝國的話。
而是一種變相的諷刺。
婁師德躬身拜道:“陛下,微臣覺得這件事情也並不能全信古鷹帝國的片麵之詞,一切應當都查清楚。”
自然是清楚這些的李貞微微頷首,冷聲說道:“朕知道,狄仁傑!
這件事情朕就交給你了,隨時留意蒙古國的情況。”
“雖然說古鷹帝國的話不可以全信但也不能不信,因為他們現在還沒有那個膽子來欺騙朕。”
“那樣的後果是他們根本無法承受的!
”
“微臣遵旨。”
聽出李貞話中意思後的狄仁傑,麵色微頓思索說道:“啟奏陛下,微臣覺得既然有著這樣的可能,但也要事先做出一些防備。”
“微臣覺得應該先訓練出一批兵土,做好進攻蒙古國的準備。”
身形緩緩從座位上站起,李貞深思說道:“如今統帥將領要不便是鎮守邊關,要不便是已經在出征中,你們覺得何人有資格能夠擔任這一職位。”
“這便是兒臣畫過的。”
說著永安公主便將手中的白紙向李貞遞了過去。
“你畫過的?”
麵露驚詫之色的李貞將畫紙接過,目光認真的掃視著白紙,疑惑詢問道:“可是父皇並沒有看到這白紙上麵有什麽呀?”
“你能告訴父皇你畫的是什麽嗎?”
嘴角上流露出得意笑容的永安公主,開心的說道:“兒臣畫的是雪,因為雪是潔白的,所以在這畫紙上根本看不出來。”
當此話一出後,不但連太監宮娥們一頭黑線,就連李貞也是怔在了原地上。
對於永安公主的話,還根本無力反駁。
愣愣的呆了一段時間後,李貞放聲大笑出來,微微頷首說道:“永安還真是聰明啊!
沒錯,這就是白雪。”
看著李貞燦爛的笑容,站立在一旁的喜公公心中暗想道:“恐怕這也就是公主敢如此了,若是朝中大臣們敢這樣的話,恐怕早就被拖出去砍頭了。”
漸漸地在笑聲落下後,李貞一臉神秘的向著永安公主說道:“你猜猜父皇前來是為了什麽事情啊?”
晃動著小腦袋的永安公主,細細沉思下,驚喜的說道:“父皇給兒臣找到老師了!
”
“沒錯!
開心嗎?”
永安公主重重的點了點頭,興奮說道:“開心。”
十二月初一。
太極殿內,李貞坐身於龍椅上麵露威嚴之色的說道:“諸位愛卿可有本啟奏?”
“臣有本。”
“準奏。”
快步從隊列中走出,狄仁傑躬身拜道:“啟奏陛下,高侃將軍已經率領我大唐海軍進入到了渤海國境內。”
“據高將軍的匯報,我大唐軍隊行軍之處所向披靡,起義軍隊聞風喪膽根本不敢正麵對抗。”
“之前渤海國丟失的不少城池在我大唐帝國軍國的征討下,盡已幫助渤海國收複。”
“渤海國皇帝表示如果大唐軍隊幫助鎮壓了國內的叛亂,願再次提升一倍的朝貢。”
聞言,李貞微笑著點了點頭,高聲說道:“很好,還算那渤海國皇帝有點良心!
”
麵色微頓,李貞威嚴說道:“傳朕旨意,大唐軍隊出征渤海,大捷!
凡是牢獄刑期不滿六個月者,一律釋放。”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退朝。”
“臣等恭送陛下。”
正當李貞準備從大殿上離去時,狄仁傑卻又似乎想要說些什麽。
可正在猶豫之際,還沒有等到狄仁傑開口,李貞卻是早已經離去。
無奈之下狄仁傑隻能暫時把話憋在心裏麵。
似乎看出一些事情的婁師德,在李貞離去後緩緩起身開口詢問道:“婁大人,你是否有著什麽事情嗎?”
“哎。”
狄仁傑微微搖了搖頭,擺手說道:“因為沒有準確的證據,所以情況也是不好說啊!
若是大人沒有其他的事情,便隨我一同前去麵見陛下,正好也能商量一二。”
沒有任何的遲疑,婁師德微微頷首說道:“無妨,正好我也沒有多少事情,便隨同你一起前去麵見陛下。”
經過一番詢問後,狄仁傑、婁師德兩人也得知了李貞正在養心殿內。
沒有任何的遲疑,兩人快步向著養心殿的方向趕去。
養心殿內,李貞認真的批閱著奏折,緩緩行走上前的喜公公,躬身拜道:“陛下,狄仁傑、婁師德兩位大人在殿外求見。”
“哦?!
”
李貞驚咦一聲,緩緩合上了手中的奏折,思索說道:“宣他們進來。”
“遵旨。”
喜公公應答一聲,快步從養心殿內離去。
不時,狄仁傑、婁師德二人亦從殿外行走進來,躬身拜道:“臣等參見陛下。”
“平身。”
“謝陛下。”
待得兩人從地麵上站起,李貞威嚴說道:“你二人求見朕有何要事啊!
”
“有什麽事情不能在大殿上說,非得要等到下朝後來找朕。”
狄仁傑躬身拜道:“陛下恕罪,因為臣不知道該如何跟陛下說起這件事情。”
李貞眉頭不禁微微一皺,威嚴說道:“究竟有何事情!
”
“回京陛下,據微臣得知蒙古國正在秘密建造海洋艦隊。”
狄仁傑沉聲說道。
“蒙古國!
?”
在李貞的印象中,這一國家尚且並未在屬國之列中,威嚴說道:“蒙古國建造海洋艦隊對朕的大唐有什麽關係,把話說清楚!
還有,什麽秘密?如果是秘密的話,你是怎麽知道的!
”
不敢有任何隱瞞的狄仁傑,如實說道:“啟奏陛下,乃是古鷹帝國使臣傳來的消息,但卻因為沒有掌握足夠的證據,所以才會......”
“據古鷹帝國使臣得到的消息,他們的意圖便是我大唐!
”
“砰!
”
李貞重重的拍打在龍桌上,冷聲說道:“意指朕的大唐,誰給他們的膽子?”
聞聲,狄仁傑、婁師德兩人躬身一顫,不敢有任何的答話。
“不過這古鷹帝國倒也是有些本事啊!
竟然連這種秘密都清楚的知道,朕還有些佩服他們。”
李貞冷聲說道。
對於這些話,在狄仁傑、婁師德的耳朵裏卻絕對不是讚美古鷹帝國的話。
而是一種變相的諷刺。
婁師德躬身拜道:“陛下,微臣覺得這件事情也並不能全信古鷹帝國的片麵之詞,一切應當都查清楚。”
自然是清楚這些的李貞微微頷首,冷聲說道:“朕知道,狄仁傑!
這件事情朕就交給你了,隨時留意蒙古國的情況。”
“雖然說古鷹帝國的話不可以全信但也不能不信,因為他們現在還沒有那個膽子來欺騙朕。”
“那樣的後果是他們根本無法承受的!
”
“微臣遵旨。”
聽出李貞話中意思後的狄仁傑,麵色微頓思索說道:“啟奏陛下,微臣覺得既然有著這樣的可能,但也要事先做出一些防備。”
“微臣覺得應該先訓練出一批兵土,做好進攻蒙古國的準備。”
身形緩緩從座位上站起,李貞深思說道:“如今統帥將領要不便是鎮守邊關,要不便是已經在出征中,你們覺得何人有資格能夠擔任這一職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