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0章 婁師德的野心!
大唐:我老婆是武媚娘 作者:唐風千年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1520章婁師德的野心!
哪怕他現在是貼身太監,作為皇帝身邊最為親近的人。
但在他前麵可還是有著不少的貼身太監被處死的例子,他也不敢冒著被殺頭的危險去給婁師德求情。
“臣,婁師德叩見陛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婁師德沒有任何不滿的躬身跪拜道。
“平身。”
“臣多謝陛下。”
李貞開口問道:“婁大人如此著急見朕,所謂何事?”
“回稟陛下,微臣奉陛下旨意嚴查書籍一事,已有明顯成效。”
婁師德恭敬說道。
“除了這件事情外,還有其他的事情嗎?”
“回稟陛下,臣以為,鄉鎮之中有亂民出現,是一部分商人太過富庶,驕橫鄉裏,臣以為當嚴懲鄉鎮之中的劣紳與惡霸。”
李貞頷首道:“倒也有些道理,不過,除了這件事情,婁大人好像還有其他的事情,不吐不快。”
婁師德看了李貞一眼,心中暗道:“果然什麽事情都瞞不過陛下的眼睛。”
“啟稟陛下,臣想做李顯的老師。”
婁師德終於將他的心裏話說了出來。
是個明白人就能看得出來,陛下十分喜愛李顯。
若是成為他的老師,以後在朝中的地位,一定會十分穩固!
李貞看著婁師德笑道:“這件事情以後再說吧,愛卿還有什麽事情要稟告嗎?”
“回稟陛下,沒有了。”
“既然沒有了,那就回府吧,如果李淳風一個人教導不了李顯,朕再找你。”
“微臣告退!
”
婁師德的臉上顯露著幾分失落,拱手告別。
李貞看著婁師德的背影說道:“婁師德,你這名字不但硬朗,權謀之術,也是很硬朗啊,這是想把所有的權利,都攥在自己的手中啊。”
十多天後。
李貞臨朝。
朝中大臣們早早的便步入於大殿上等待著李貞的到來。
前些年的往日,大臣們依稀都尚且記得每日朝堂大殿上說的都是一些各國征戰的事情。
又或者說是什麽哪國來騷擾大唐邊境等。
總之一天都沒有讓李貞安生的。
但是現在?這樣的話題根本就是少的可憐,除非是哪—個國家那一個月都忘記吃藥了。
一些比較強的屬國或許可以在它所掌控的海域中作威作福,
但是一旦說到大唐帝國,就是說夾著尾巴都不為過。
如果偶然聽到有哪個國家敢向大唐帝國宣戰,或者騷擾大唐帝國的邊境。
大唐的屬國恐怕都會腦袋搖的像是一個撥浪鼓一樣。
開什麽玩笑!
這年頭還有人帶著國家主動找死不成?
你一個拿著冷兵器的國家上去就跟拿著手持火銃的大唐作戰。
還不等將士們衝到大唐跟前,恐怕都已經全軍覆沒了。
就單單拿海上作戰的戰艦相比,完全就是一個漁船跟全副武裝的軍艦相比。
完全沒有任何的可比性。
尤其還是在近幾年大唐改良軍火武器的情況下,任何一個國家膽敢招惹大唐,那也隻有被按在地上挨打的份。
其實要真的有這麽一個國家,其他的屬國也是不得不佩服這個國家的勇氣。
至少他們這一眾屬國聯合起來對抗大唐的勇氣都沒有。
也正因為如此,才會使得朝殿上議論的都是一些瑣事們。
“皇上駕到!
”
隨至一聲宣號傳來,文武百官立馬變得嚴肅了許多,重新站回到了朝列中。
伴隨著李貞的身形緩緩從側殿中走出,文武百官齊齊高聲說道:“臣等參見陛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坐身於龍椅上,李貞威嚴說道:“平身!
”
“多謝陛下。”
待至文武百官站起,李貞這才猛然發現裴行儉竟然已經重返朝堂中。
麵露驚咦下,李貞開口說道:“裴行儉,朕不是命你前往鎮壓亂民了嗎?”
裴行儉快步從朝列中走出,躬身拜道:“回陛下,微臣遵照陛下旨意縣,可是在半路上卻偶然得到消息亂民已經被鎮壓,故而回朝向陛下複命。”
“哦?!
”
李貞麵色微驚,龍顏大悅道:“竟然如此快便將亂民鎮壓了?”
“回稟陛下,吳法正在殿外候旨。”
裴行儉如實說道。
“宣!
”李貞威嚴說道。
“宣吳法覲見。”
郎朗之聲遠遠回蕩著,聞聲走入大殿內的吳法快步上前跪拜道:“臣吳法叩見陛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李貞滿意的點了點頭,微笑說道:“平身!
”
“臣叩謝陛下。”
“吳法,你且說說你是如何鎮壓亂民的!
”李貞饒有興趣的說道。
“回陛下,微臣率東西兩營官兵及其各衙門先從起義市民抓起,隨後又抓獲了主謀者,將其當眾斬殺以儆效尤,隨之流民皆以放棄抵抗。”
吳法如實說道。
“好,做的不錯。”
李貞褒獎了裴行儉與吳法,看向龍書案上的奏折。
李貞隨手便將其中的一本奏折拿起,認真觀看著。
瞬間,文武百官的內心都跟著緊緊的揪了起來。
尤其是在看到李貞的臉上根本看不出是喜是怒的神色,更加的令群臣內心惶恐不安。
隨意的將奏折擺放到一旁,李貞繼續翻看著其他的奏折。
相比較第一本而言,則是看得並不像是那麽仔細。
就這樣文武百官足足緊張了一炷香的時間,李貞這才開口說道:“今天的奏折還算是一個樣子!
”
瞬間,群臣深深的長舒一口氣,原本所穿的官府也被汗水所浸透。
不過這一切對於他們來說都是十分值得的。
看著文武百官臉上放鬆的神色,李貞微微笑道:“隻要你們做到問心無愧,每一次的奏折都經過深思熟慮,你們還會如此的緊張嗎?”
“臣等慚愧。”
如今的大唐江山豈能用百萬裏所能比擬。
如今的大唐早已是遍布整個亞洲,如果算上屬國的話,更是大到恐怖。
其每日的奏折更是屢見不鮮的瑣事。
哪怕是偶爾有著那麽一兩個驚奇的事情發生,但對於已經處理過太多政務的李貞來說完全已經見怪不怪了。
看著這堆放在一起的奏折,李貞倒也沒有覺得有任何的麻煩。
畢竟誰讓他是大唐的帝皇,有著無邊疆土和一眾屬國的帝皇。
索性李貞也是看開了!
哪怕他現在是貼身太監,作為皇帝身邊最為親近的人。
但在他前麵可還是有著不少的貼身太監被處死的例子,他也不敢冒著被殺頭的危險去給婁師德求情。
“臣,婁師德叩見陛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婁師德沒有任何不滿的躬身跪拜道。
“平身。”
“臣多謝陛下。”
李貞開口問道:“婁大人如此著急見朕,所謂何事?”
“回稟陛下,微臣奉陛下旨意嚴查書籍一事,已有明顯成效。”
婁師德恭敬說道。
“除了這件事情外,還有其他的事情嗎?”
“回稟陛下,臣以為,鄉鎮之中有亂民出現,是一部分商人太過富庶,驕橫鄉裏,臣以為當嚴懲鄉鎮之中的劣紳與惡霸。”
李貞頷首道:“倒也有些道理,不過,除了這件事情,婁大人好像還有其他的事情,不吐不快。”
婁師德看了李貞一眼,心中暗道:“果然什麽事情都瞞不過陛下的眼睛。”
“啟稟陛下,臣想做李顯的老師。”
婁師德終於將他的心裏話說了出來。
是個明白人就能看得出來,陛下十分喜愛李顯。
若是成為他的老師,以後在朝中的地位,一定會十分穩固!
李貞看著婁師德笑道:“這件事情以後再說吧,愛卿還有什麽事情要稟告嗎?”
“回稟陛下,沒有了。”
“既然沒有了,那就回府吧,如果李淳風一個人教導不了李顯,朕再找你。”
“微臣告退!
”
婁師德的臉上顯露著幾分失落,拱手告別。
李貞看著婁師德的背影說道:“婁師德,你這名字不但硬朗,權謀之術,也是很硬朗啊,這是想把所有的權利,都攥在自己的手中啊。”
十多天後。
李貞臨朝。
朝中大臣們早早的便步入於大殿上等待著李貞的到來。
前些年的往日,大臣們依稀都尚且記得每日朝堂大殿上說的都是一些各國征戰的事情。
又或者說是什麽哪國來騷擾大唐邊境等。
總之一天都沒有讓李貞安生的。
但是現在?這樣的話題根本就是少的可憐,除非是哪—個國家那一個月都忘記吃藥了。
一些比較強的屬國或許可以在它所掌控的海域中作威作福,
但是一旦說到大唐帝國,就是說夾著尾巴都不為過。
如果偶然聽到有哪個國家敢向大唐帝國宣戰,或者騷擾大唐帝國的邊境。
大唐的屬國恐怕都會腦袋搖的像是一個撥浪鼓一樣。
開什麽玩笑!
這年頭還有人帶著國家主動找死不成?
你一個拿著冷兵器的國家上去就跟拿著手持火銃的大唐作戰。
還不等將士們衝到大唐跟前,恐怕都已經全軍覆沒了。
就單單拿海上作戰的戰艦相比,完全就是一個漁船跟全副武裝的軍艦相比。
完全沒有任何的可比性。
尤其還是在近幾年大唐改良軍火武器的情況下,任何一個國家膽敢招惹大唐,那也隻有被按在地上挨打的份。
其實要真的有這麽一個國家,其他的屬國也是不得不佩服這個國家的勇氣。
至少他們這一眾屬國聯合起來對抗大唐的勇氣都沒有。
也正因為如此,才會使得朝殿上議論的都是一些瑣事們。
“皇上駕到!
”
隨至一聲宣號傳來,文武百官立馬變得嚴肅了許多,重新站回到了朝列中。
伴隨著李貞的身形緩緩從側殿中走出,文武百官齊齊高聲說道:“臣等參見陛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坐身於龍椅上,李貞威嚴說道:“平身!
”
“多謝陛下。”
待至文武百官站起,李貞這才猛然發現裴行儉竟然已經重返朝堂中。
麵露驚咦下,李貞開口說道:“裴行儉,朕不是命你前往鎮壓亂民了嗎?”
裴行儉快步從朝列中走出,躬身拜道:“回陛下,微臣遵照陛下旨意縣,可是在半路上卻偶然得到消息亂民已經被鎮壓,故而回朝向陛下複命。”
“哦?!
”
李貞麵色微驚,龍顏大悅道:“竟然如此快便將亂民鎮壓了?”
“回稟陛下,吳法正在殿外候旨。”
裴行儉如實說道。
“宣!
”李貞威嚴說道。
“宣吳法覲見。”
郎朗之聲遠遠回蕩著,聞聲走入大殿內的吳法快步上前跪拜道:“臣吳法叩見陛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李貞滿意的點了點頭,微笑說道:“平身!
”
“臣叩謝陛下。”
“吳法,你且說說你是如何鎮壓亂民的!
”李貞饒有興趣的說道。
“回陛下,微臣率東西兩營官兵及其各衙門先從起義市民抓起,隨後又抓獲了主謀者,將其當眾斬殺以儆效尤,隨之流民皆以放棄抵抗。”
吳法如實說道。
“好,做的不錯。”
李貞褒獎了裴行儉與吳法,看向龍書案上的奏折。
李貞隨手便將其中的一本奏折拿起,認真觀看著。
瞬間,文武百官的內心都跟著緊緊的揪了起來。
尤其是在看到李貞的臉上根本看不出是喜是怒的神色,更加的令群臣內心惶恐不安。
隨意的將奏折擺放到一旁,李貞繼續翻看著其他的奏折。
相比較第一本而言,則是看得並不像是那麽仔細。
就這樣文武百官足足緊張了一炷香的時間,李貞這才開口說道:“今天的奏折還算是一個樣子!
”
瞬間,群臣深深的長舒一口氣,原本所穿的官府也被汗水所浸透。
不過這一切對於他們來說都是十分值得的。
看著文武百官臉上放鬆的神色,李貞微微笑道:“隻要你們做到問心無愧,每一次的奏折都經過深思熟慮,你們還會如此的緊張嗎?”
“臣等慚愧。”
如今的大唐江山豈能用百萬裏所能比擬。
如今的大唐早已是遍布整個亞洲,如果算上屬國的話,更是大到恐怖。
其每日的奏折更是屢見不鮮的瑣事。
哪怕是偶爾有著那麽一兩個驚奇的事情發生,但對於已經處理過太多政務的李貞來說完全已經見怪不怪了。
看著這堆放在一起的奏折,李貞倒也沒有覺得有任何的麻煩。
畢竟誰讓他是大唐的帝皇,有著無邊疆土和一眾屬國的帝皇。
索性李貞也是看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