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0章上元節燈會


    為了消耗多餘的糧食,大唐在境內興起了釀酒業,而釀酒業也給大唐帶來了豐厚的回報。


    根據戶部統計,自釀酒業與煙草業興起之後,大唐的稅收增加了四分之一,隻兩個產業就將大唐的稅收增加了四分之一,可見這兩個產業的利潤有多麽的大。


    而白蘭地與威士忌的最終銷售地,李貞定在了歐洲,李貞要將東羅馬帝國以西的歐洲市場占據,讓歐洲成為大唐商品的傾銷地,以此來換取更多的利潤。


    轉眼間,已來到了永徽十一年,這段時間裏,由於李貞的大力提倡,大唐的科技有了巨大的進步,各種使用蒸汽為動力的機器如雨後春筍般不斷被發明出來,而不少實用的機器在最短的時間內投入到使用之中,這也為大唐的經濟發展注入了強大的動力。


    統一的大唐已成為這片土地上最為強大的國家。


    農曆正月十五,元宵節,又稱上元節、春燈節、小正月、元夕節。


    此節習俗起源於道教的“三元說”。


    道教將正月十五日為上元節,七月十五日為中元節,十月十五日為下元節。


    漢末道教的重要派別五鬥米道崇奉天官、地官、水官,認為天官賜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並以三元配三官。


    上元天官正月十五日生,中元地官七月十五日生,下元水官十月十五日生。


    這樣,正月十五日就被稱為上元節。


    永徽十五年上元節,天上皓月當空,長安城中已是萬家燈火,彩燈萬盞。


    整個長安城熱鬧極了,不少人出門賞月、猜燈謎、舞龍、舞獅子、跑旱船、踩高蹺、扭秧歌,整個長安沉浸在一片歡樂的海洋之中。


    上元節吃元宵的習俗最為普遍,“元宵”最早叫“浮圓子”後稱“元宵”,生意人還美其名曰“元寶”,南方叫“湯圓”。


    這些名稱“團圓”字音相近,取團圓美滿之意,象征全家人團團圓圓,和睦幸福。


    長安城每年的上元節都有燈會,參與者數萬人之多,整個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四條大街的兩側掛滿了彩燈,大街上人山人海。


    正月十五日夜晚,李貞帶著皇後李如意及一眾妃子,親自上街觀燈與民同樂。


    老百姓見天子和皇後駕臨,紛紛山呼萬歲。


    李貞說了一句:“元宵佳節燈會如此熱鬧,讓宮女們和太監們都出宮觀燈,讓他們感受這長安的的繁華。”


    然而梁縝說道:“皇上,萬一這些宮女們跑了怎麽辦?”


    宮女製度,是中國曆史上最殘酷的製度之一,跟太監製度的殘酷性不相上下。


    在另一個時空中,唐玄宗當朝的時候,各地的宮殿和離宮、別館有幾十處,每處宮殿都要配備宮女。


    據史學家統計,唐玄宗時期的宮女,總共有四萬多人。


    當時大唐朝全國的戶口是910多萬戶,卻有四萬多名宮女。


    這樣的比例,實在是高得嚇人。


    現在的皇宮中,雖然沒有像唐玄宗那麽多的宮女,但是宮女的人數,也是數以萬計。


    正常的情況下,這些宮女一輩子都要老死宮中,無法出宮,所以不少宮女想著要逃亡。


    然而李貞卻已將宮女製度和太監製度進行了改變,李貞已不再招太監入宮,而且宮女和太監來去自如,每個月宮中都要定期統計要離宮的宮女和太監。


    但現在宮中做太監和宮女是有很高薪俸的,所以這些太監和宮女大多不願離去。


    正因為如此,李貞才有底氣讓宮女和太監出宮賞燈。


    李貞就說:“若是宮女要跑,那就讓他們跑,不過以後再想入宮拿朝廷的薪俸那是不成了,對了,這次出宮觀燈,每個人再給他們一百文的零花錢。”


    梁縝一聽,還真是這個道理,自李貞做皇帝以來,宮女和太監來去自由,他們也根本不用逃跑啊。


    想到這兒,梁縝樂嗬嗬的回宮傳李貞口諭,讓宮女和太監們出宮觀燈,太監和宮女們接到李貞恩詔,成群結隊去街上觀燈了。


    元宵節燈會,本來就是流光溢彩。


    多了上萬名美女點綴其中,更是有“燈下看美人,俊俏加十分”的喜慶氣氛。


    而這些宮女和太監每人手中都有不少零花錢,他們在街上遊玩直接刺激了長安城的消費,一時之間,各個小販賺得是盆滿缽滿。


    整個上元節的燈會熱鬧異常,就在眾人賞燈之時,天空出現了無數的煙花,卻是李貞下令燃放的煙花以助興致,這煙花一放,百姓紛紛歡呼驚歎,整個上元節燈會立即達到了高潮。


    自李貞做皇帝開始,已經十個年頭了,如今已邁進了永徽十一年,天下大治,百姓安居樂業,老有所養,孤有所倚,就算再窮的人也能吃得上飽飯,糧食年年豐收,黃河得到治理,以往三年一小災,五年一大災,百姓麵有菜色,餓屍拋於荒野的現象已經不見。


    經過這幾年的大治,家家能吃上飽飯,孩子都有書讀,社會經濟發展,科技不斷進步,百姓們的生活有了很大的提升。


    這一切都與李貞密不可分,已有史官將這段時間稱之為永徽之治,李貞聽說後隻是一笑,他說道:“我要的不隻是一個小小的永徽之治,我要的是整個大唐按照我所規劃的道路不斷走下去,一直持續健康的發展,直到百年、千年,隻有這樣,社會才能快速的進步,而不會倒退。”


    李貞知道,曆史上總有那麽一些吏治清明,經濟繁榮的時代,比如原有曆史中漢朝的文景之治,唐朝的貞觀之治,開元盛世,明朝的仁宣之治,清朝的康乾盛世,但這些時代一般持續的時間並不長,會因為某個英明君主的當政而開始,以英明君主的謝幕而結束。


    比如明朝的仁宣之治,加起來也隻十幾年的時間,在封建王朝下,盛世大多隻是小部分時間,更多的則是混亂與動蕩,老百姓大多時候都苦苦掙紮在生死的邊緣之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我老婆是武媚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唐風千年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唐風千年並收藏大唐:我老婆是武媚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