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章義務兵役製


    軍官培訓班上的畢業典禮上,李貞與參加培訓班的學員侃侃而談,這時,一個叫婁師德的人引起了李貞的注意。


    二十歲的進士,還是江都縣尉,卻不遠萬裏棄官來到營州抽投奔自己,寧願隻做一個小軍官,要不是這次軍官培訓班,這樣的人才幾乎被埋沒。


    李貞就想,這個婁師德不簡單啊。


    李貞很是好奇的問道:“你進士出身,又是江都這樣要地的縣尉,為何要來到這營州塞外苦寒之地?”


    婁師德朗聲說道:“殿下大唐太子,為我大唐出身入死,立下數不盡的戰功,現在皇上駕崩,這大唐自然要由殿下來繼承,而揚州的馬周卻不服從中央號令,反而承認偽帝李元景,我婁師德雖不是什麽國士,但卻也知太子才是大唐的希望所在,又豈能與馬周等人為伍?


    所以我才棄官渡海來到營州,為的就是追隨太子掃平這在唐的內憂外患!”


    聽了婁師德的話,李貞連連點頭,心說隻憑這幾句話和婁師德的所作所為,他絕對是一個人才,未來當可大用。


    當然,在這之前,還是要將他放到一線軍隊中磨練一下,讓他一點點成長,不能揠苗助長,名將的培養是需要時間的。


    李貞將這個婁師德已記在心裏,當下又勉勵眾人好好練兵,報效國家。


    軍官培訓班辦的很是成功,這一百名軍官隨即分配到了軍隊中,將自己所學到的新觀念在軍隊中傳播,使得軍隊中的軍官和士兵思想漸漸轉變過來。


    由過去的當兵吃糧,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鍾而變成了為國而戰,為百姓而戰,為自己和家人而戰,從而極大的提升了軍隊的士氣與戰鬥力。


    這正是李貞所樂於看到的局麵,看來,思想教育工作很重要啊,這次軍官培訓班的舉辦很成功,以後還要多搞幾期,可惜沒有合適的教員,否則辦一個軍校,從軍校培養專業的軍官,那樣效果會更好。


    另一個時空的北伐戰爭之所以成功,不就是因為有軍校培養出來的大量軍官為骨幹,才建立起了一支強大的軍隊嗎。


    軍校的模式還是非常成功的,不過自己現在實在沒有足夠有經驗的專業軍事人才來建立這個軍校。


    李貞為此很是苦惱,然而這時,一個人的出現卻解決了這個問題,讓李貞建立軍校的想法得以實施。


    這個人就是王方翼。


    在李治之亂前,王方翼被外放到徐州做了刺史,吐蕃人攻破長安之後,河南道的賀蘭師仁和賀蘭越石父子自立,仗著兵強馬壯進攻徐州。


    王方翼苦撐了幾個月,但手下隻有幾千軍兵,哪能敵得住賀蘭師仁的十萬大軍?


    最終王方翼為避免全軍覆沒,隻好撤出了徐州,帶著兩千殘兵,經海路到達了營州,而賀蘭師仁父子則由此占領了整個河南道。


    王方翼出身官宦之家,從小就飽讀兵書,是一名儒將,遍觀手下諸將,能稱得上儒將的,也隻有王方翼而已。


    如果讓王方翼做這個軍校的教育長,實際上主管這所軍校,那這軍校一定可以發展起來。當然,這校長一職,必須是李貞自己來做的,因為隻要兼任校長一職,那麽軍校出來的軍官名義上都是李貞的弟子,他們效忠的對象就是李貞。


    而如果讓王方翼擔任這個校長,萬一王方翼有什麽想法,那麽局麵就不好收拾了,所以,校長李貞必須自己擔任,具體事務可以讓王方翼負責,如此,才可以培養出更多優秀的軍官,不斷充實和壯大軍隊,使這支軍隊更加正規化和職業化。


    隨著大唐的分崩離析,府兵製也已名存實亡,所以,李貞要建立一個更先進,更合理的製度,募兵製隻是應急而已,可以做為軍隊的補充,但卻不能成為主體。


    因為募來的兵大多年紀很大,不少人在社會上混了多年,身上有了油膩氣息,而年青人的思維比較單純,更容易接受思想教育,而且從生理上來講,年紀偏大的募兵與青年人在體力上有很大的差距。


    既然府兵製已瓦解,而募兵製又不能成為主體,那麽什麽招兵製度才能成為主體呢?


    李貞的想法是義務兵役製。


    但凡治下身體合格的,年紀在十八歲至二十五歲的青年,都有義務參軍。


    每人服役期限是五年,五年之後,如果身體合格,想繼續當兵的可以作為募兵使用,其餘的可以退役。


    但到了戰爭時,官府可以隨時征召年紀在四十歲以下的退役義務兵,而退役的義務兵每年在農閑時間也要進行為期三個月的軍訓,以保持戰鬥力。


    從待遇上來講,義務兵的待遇要低一些,而募兵因為都是老兵,大多經驗豐富,有的還有一技之長,所以待遇要好一些,如此才能調動募兵的積極性,也可以有效的減少軍隊的開支,以減輕財政的負擔。


    李貞先是找來了王方翼,談了自己要成立軍校的想法。


    王方翼一聽,立即來了精神。身為一名優秀的將領,王方翼對軍隊的訓練和培養確實有自己的一套辦法,不過成立軍校這件事情,王方翼還是聞所未聞。


    李貞此舉,完全開辟了曆史的先河,還沒有聽說過哪朝哪代建立過軍校。


    不過王方翼對李貞的這個想法很感興趣,他敏銳的感覺到,軍校的成立也許可以改變軍隊的現狀。


    王方翼就說:“殿下,能具體說說軍校到底是個什麽東西嗎?”


    李貞笑著說:“軍校就是一所學校,就比如長安建有太學,有太學生在裏麵學習,經過太學學習的人增長了知識,有可能考中舉人和進士,入朝為官。


    軍校也是這個道理,不過軍校培養的是職業的軍官,人員從軍隊中選拔優秀的士兵和報考軍校的青年才俊為主體,每年都要進行一次招生,隻要通過了軍校的考試,就可以成軍校學員。


    學員在軍校中會進行專業和係統的作戰理論,如何訓練軍隊,如何帶兵打仗的學習,同時也要受到忠君愛國,勇於為國獻身的思想教育,還要進行意誌品誌和身體素質的訓練,學期為一年,經考試合格準許畢業。”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我老婆是武媚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唐風千年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唐風千年並收藏大唐:我老婆是武媚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