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零五章商討對策


    張放聽到這些聲音卻是嘴角露出冷笑,然後整了整衣衫,踱步進入大殿之中。


    周畢帶著張放的誠意而來,又有黃琬和向朗的竭力促成,所以很快便達成了聯合之勢。


    “封南陽太守張放為南陽王,封地宛城,賞萬金,綾羅綢緞千匹,食邑萬戶。”


    “封南陽主簿周畢為巨鄉候,賞千金,綾羅綢緞百匹,食邑千戶。”


    “封南陽郡丞項力為辛明候,賞千金,綾羅綢緞百匹,食邑千戶。”


    南陽張放改旗易幟歸屬新漢,既然已經達成了聯合,進攻南陽之兵馬馬上撤離,五萬大軍出南陽,南下江夏,準備進攻臧霸。


    “將軍,緊急軍情。”


    臧霸坐鎮江夏,對南陽局勢自然非常關注,早就派了探子探查。


    “怎麽了?”


    臧霸聽到緊急軍情,馬上開口發問。


    “南陽太守張放已經改旗易幟,效忠新漢,並且張放也被新漢封了南陽王,現在新漢集結大軍五萬正在從南陽南下,打定主意奔江夏來了。”


    斥候馬上將探查到的消息說了出來。


    “你說什麽?


    張放降了?”


    相比斥候所言新漢五萬大軍南下欲進攻江夏,更讓臧霸在意的還是南陽郡的情況。


    在它看來張放乃是終於華夏之人,他之所以遲遲不派兵支援,就是看中了他麾下兵多,而且忠心,南陽能夠消耗諸多敵人力量,


    這樣等袁術揮兵南下,也能少些麻煩,但是現在張放竟然降了,這特麽太出乎他預料了。


    “確實是,南陽王張放,現在整個荊州都傳開了。”


    斥候看了眼臧霸,你不關心敵人五萬大軍南下,反而關心張放投降,這關注點有點錯了吧。


    “我知道了,命令安路方麵嚴陣以待,另外大軍準備隨我增援安路。”


    臧霸知道現在該關注的是南陽的兵馬,收斂心神之後,直接下令兵馬整備,準備出兵北上支援安路。


    “將軍,大人,緊急軍報。”


    一騎快馬本來,直接衝進了典韋藏匿的山穀之中。


    “怎麽了?”


    典韋看了眼來人,眼中閃過一道精光。


    “南陽張放改弦易幟投奔新漢,並且被新漢封為南陽王,新漢擁兵五萬正在從南陽南下,準備進攻江夏。”


    斥候下馬,向典韋抱拳行禮,匯報軍情。


    “什麽?


    你說什麽?”


    典韋直接就傻了,什麽情況?


    這特麽是什麽情況?


    對於他的腦袋來說這已經超綱了,以至於他現在隻能懷疑自己的耳朵,是不是聽錯了。


    “將軍,他說南陽太守張放已經改弦易幟,投效新漢,現在更是率兵五萬南下南陽,準備進攻江夏的臧霸將軍。”


    一邊的張紘眼中閃過精光,直接重複斥候帶來的消息。


    “大人,張放投降了?


    他怎麽會投降呢?”


    典韋看了眼張紘,他現在也不知道該怎麽辦了。


    “典韋將軍,你要知道現在的情況,陛下輕易不會派兵,南陽戶百萬,他麾下的士兵又不如劉表精銳,久守必失,


    而張放能封南陽王,肯定是跟新漢達成了什麽條約,雖然我不知道是什麽,但是大概還是能猜到的。”


    張紘看著典韋,腦海中不斷地思索這裏麵發生的情況。


    “什麽情況?”


    聽到張紘的話,典韋也是一愣。


    “我聽聞張放此人溫潤賢厚,愛民如子,將南陽治理的井井有條,如果有什麽事能讓張放拋棄華夏臣子榮耀不做,去當那乞降之人,那麽隻有南陽的百萬戶百姓了,


    肯定是劉表派人跟張放協商,他改弦易幟,遵襄陽令,新漢則放棄進攻南陽,除了這個我想不到別的理由。”


    張紘微微一笑,既然裏麵的事想通了,他也就知道接下來該怎麽做了。


    “看子綱先生的樣子,是不是有了對策?”


    典韋看著張紘的臉色,知道對方肯定有了應對之策,否則不會是這個樣子。


    “對策嘛到沒有,但是有些關竅想通了,這南陽之變也就沒那麽危險了。”


    張紘卻是搖了搖頭,但是眼中的高興卻是難以抑製。


    “那我們現在該怎麽辦,江夏臧霸手中隻有兩萬精兵,雖然也征召了一些兵馬,但是南陽現在已經丟失,長沙也即將被蔡瑁拿下,隻有一個江夏,我怕他支撐不住。”


    雖然張紘已經說明了南陽張放並非真心投奔劉表,不過是為了保國安民的無奈之舉,但是畢竟新漢也沒了製衡,江夏可能要守不住了。


    “嗯,江夏,南陽和長沙互為犄角,如果南陽和長沙一失,僅憑江夏一郡之地斷然難以抵抗傾巢而出的敵人,既然守不住就不守了,讓臧霸將軍率軍撤離江夏,退往靳春。”


    張紘想了一下,直接說出了解決之策。


    “退出江夏?


    這怎麽可以?


    陛下讓臧霸率兵駐紮江夏就是為了等到之後反攻荊州有個橋頭堡,現在要事讓臧霸撤離,到時候反攻又該如何?”


    聽到張紘要讓臧霸率軍撤離江夏,退往靳春,典韋直接就不幹了,臧霸駐守江夏意義重大,不但能夠阻止敵人一統荊州,還能在反攻之時成為前沿的橋頭堡,幫助大軍誅殺逆賊。


    “江夏必不可守,橋頭堡而已,隻要陛下一切準備就緒,荊州反手可滅,所以務必要退守靳春。”


    張紘看了眼典韋,卻是微微搖頭。


    “大人不必再說,江夏斷不能有失,臧霸也不會率兵退守靳春的。”


    典韋雖然不知道張紘為什麽非要讓臧霸撤兵,但是很顯然,讓臧霸離開江夏太難了。


    “不管如何都要走,這關係到陛下的大計,不是他臧霸想怎樣就怎樣的。”


    張紘看著典韋,眼中滿是焦急之色。


    “那我倒要聽聽大人解釋一下,為什麽在江夏就會壞了陛下的大計,要知道當初可是陛下親自吩咐臧霸駐守江夏的。”


    這下典韋也來了興趣,看著焦急地張紘,他到要聽聽為什麽在江夏就要壞事了。


    “將軍,所謂此一時彼一時,當初陛下安置臧霸在荊州市為了埋一顆楔子在荊州,方便之後進攻荊州,


    但是這會情況卻是不一樣了,陛下到現在仍然不發兵,肯定所謀甚大,


    既然陛下想往大了做,那我們這些做臣下的自然要上體天心,幫陛下完成這盤大棋。”


    張紘現在也管不著自己想法是否成熟,猜測天心是否準確,他隻知道如果說服不了典韋,那臧霸那裏更說服不了了。


    “大棋?


    什麽大棋?


    你倒是說明白啊,典韋現在真是聽君一席話,勝聽一席話。”


    雖然張紘已經盡量往明處說了,但是典韋是個粗人,對於他的意思還是一知半解,有些不慎明白。


    “什麽一席話,陛下現在之所以還不派兵進攻,我猜測就是想讓荊州成了氣候,


    讓天下諸侯都看看,這荊州已經這樣了,華夏都沒辦法將之剿滅,


    這是要讓他們趕緊起事,然後陛下好將那些人一掃而空,你明白嗎?


    我的衛將軍。”


    張紘快要被典韋這個憨貨給急死了,自己都說這麽明白了,你丫怎麽還不懂啊。


    “原來如此,我明白了,這就是你說的大棋,但是你怎麽就確定這是陛下想做的?


    萬一真的讓荊州盡數歸屬劉表之新漢,天下各州真的揭竿而起,我們就成了華夏的罪人了。”


    雖然典韋明白了張紘的意思,但是他卻不敢去賭,畢竟這可不隻是荊州一州之事,而是可能幹係到整個華夏,他可不敢輕易下決定。


    “將軍,現在荊州新漢已經拖的時間已經夠久了,我們早一天讓新漢占據整個荊州,那些主公等的魚兒就早一天上鉤,


    這會北麵有鮮卑之戰,西麵有貴霜之戰,我們等得起,華夏拖不起,等不起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我袁術不做短命皇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一個茄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一個茄子並收藏三國:我袁術不做短命皇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