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恬昏睡了兩日一直未醒,急壞了鍾離徹等人。
說是中毒吧,可是孫大夫幫華恬仔細診斷過,根本沒有中毒,也沒有任何的不適,隻是人一直睡著沒有醒來。
整個鎮國公府隻喜悅了半日,就陷入了低迷之中。
在這兩日,茴香已經將拿住的兩個人審問過了,得知是府中二房和四房的人。
鍾離徹當即大怒,帶著人半點情麵也不講,一路打進了二房和四房的園子裏,闔府震驚。
二房當家鍾離徹的二叔被逼迫得當場氣暈了過去,四房的主母更是被鍾離徹掌風掃了出去重傷,二房四房一片亂,丫鬟小廝一片慘狀。
老鎮國公大怒,就要拿住鍾離徹問罪,可是鍾離徹將拿的兩人喚了出來對質。二房和四房麵對這人證,口中連呼冤枉,說是有人要陷害他們。
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鍾離徹咬定了二房和四房其心可誅,為了算計爵位,害自己妻兒。二房和四房則呼冤枉,說鍾離徹以犯上,不敬長輩,如今還容不他們,要將他們趕出鎮國公府。
鍾離徹原本就是聲名狼藉之輩,成親之後才稍有收斂。眼華恬昏迷不醒,他那些個收斂全部化為烏有,見二房和四房兀自不認,勃然大怒之,竟然揪住了兩位叔叔的衣領威逼。前來阻止的丫鬟小廝全被他拳打腳踢打了出去。
麵對狂暴的鍾離徹,鍾離德大怒,可是根本喝止不了鍾離徹。
最後還是老鎮國公夫婦出來,讓鍾離徹注意名聲,不要讓華恬醒過來難做,鍾離徹才放了手。但狠話卻也放了,這次他就不再追究,可是若有次,他不止是不敬長輩,還會殺人。
見過鍾離徹宛如殺星的模樣,且根本不服管教,鍾離徹的二叔和四叔兩房心中十分恐懼。
但是兩房中既然有人敢出手算計謀劃,就不肯如此罷休的。才回到各自房中,就命人將鍾離徹不敬長輩,甚至對長輩動手之事往外傳。而兩房中有些門路的,則又去求人幫忙去向聖人伸冤。
鍾離徹發泄了一陣回到自己中,見丫鬟們守著的華恬仍舊閉目睡著,更加擔心了。
不過讓人放心的是,華恬雖然昏睡了三日,但是臉色卻是紅潤的,宛如睡著了一般。
茴香看到鍾離徹滿臉擔憂,慢慢退了出去,往隔壁新出生的小公子房中行去。
新出生的嬰兒長了三日,已經變成了白白嫩嫩的小可愛,很惹人憐愛。
隻是坐在一旁看著小嬰兒的來儀眼圈卻有些紅,茴香一想也就明白了,可憐這小公子,才出生就遇上了母親昏迷。
“眼公子心情不虞,我們將小公子帶過去罷。而且讓小公子和夫人相處,沒準能把夫人喚醒。”茴香對來儀說道。
來儀點點頭,抱起嬰兒和茴香一起往華恬房間行去。
華恒、華恪二人得知華恬昏迷不醒,都是又驚又憂。及至得知經過孫大夫診斷,華恬不是中毒,也不是虛弱,什麽毛病也沒有,隻是昏迷不醒,兩人又想起悟道大師當年對華恬說的話。
莫不是,華恬這回又是離魂?
兩人心中有了猜測,卻也不敢對鍾離徹說,隻是命人快馬加鞭去尋悟道大師,也命人回山陽鎮找展博先生。
正在這時,朝堂上禦史大夫上折子參鎮國將軍行事跋扈,因憂心其昏迷的妻子而對長輩大打出手,致使長輩重傷。
大周朝是注重孝道的國家,鎮國將軍此舉與朝廷倡導的孝道不符,是為不忠,毆打長輩,是為不孝。如此不忠不孝之徒,竟高官厚祿,簡直滑天之大稽!
最後,這些人倡議,將鍾離徹革職並拿大牢。
簡戶部侍郎則上折子參鎮國將軍生性浪蕩,既與藝ji廝混,又勾引小娘子,不配為鎮國將軍。
程派則參鎮國將軍去歲領兵大敗,雖說有人暗中構陷,但鎮國將軍大敗卻是不爭的事實。如此敗績,不能勝任鎮國將軍這個稱號,請求聖人革去鎮國將軍之職。
一時之間,朝廷中都是對鎮國將軍的攻訐。
華家和鍾離徹是姻親,是不可能眼睜睜看著鍾離徹倒黴的,因此也率領翰林院一眾人等,上折子支持鎮國將軍。
他們是大周朝最高水準的文人,折子寫得有理有據,文采斐然,一出來就駁得那些彈劾的聲音低了去。
鎮國將軍為大周朝立赫赫戰功,精忠報國,怎麽會是不忠?說他不孝,也是笑話。鎮國將軍真正要孝敬的是父母,這一點鎮國將軍並未有虧欠。
至於鎮國公府二房和四房,他們使人暗害安寧縣主,人證俱在,以無爵之身加害安寧縣主有封號之身,這才真正是以犯上,不將皇室放在眼內!對於這等蔑視皇室的行為,鎮國將軍大義滅親,不是應該表率麽?
對於第二點,簡府說鎮國將軍風流浪蕩,試問天哪個郎君不風流恣肆?藝ji本身乃風塵之人,鎮國將軍未曾成親與之廝混,算不得什麽。自成親後,他對安寧縣主一心一意,可比許多自詡癡情之人更加情真。
戶部簡侍郎之女,不尊父母,無女子之德,癡戀鎮國將軍不成,多次誣陷鎮國將軍。這怎能算是鎮國將軍的引誘?明白是簡侍郎夫婦教養不佳,以至於女兒失了女子之德,使天女子蒙羞!
鎮國將軍因為奸人所害,差點把命丟在西北苦寒之地。程派不去徹查暗害鎮國將軍之輩,為鎮國將軍討回公道,反而顛倒黑白,以此攻擊鎮國將軍,簡直是朝廷百官之恥!
同時,這也讓人不得不懷疑,程派是否與那構陷鎮國將軍之人狼狽為奸。
翰林院站在有理一方,寫出文采華麗的折子駁斥彈劾鍾離徹的官員,同時犀利反問,贏得了百姓的好感。
畢竟,華家站在哪一邊,他們支持的就是那一邊。何況,這回華並翰林院說得如此有道理。
將那些彈劾駁斥去之後,華恒和華恪專門拜訪鎮國公府,去見鍾離徹。
鎮國公府頻頻生事,老鎮國公夫婦年事已高,如今已經是心力交瘁了。他們雖然不滿鍾離徹毆打二房和四房的人,但是也更氣憤二房和四房手肘向外拐,將鎮國公府置於危險的境地。
這回幸得有華家回護,使鍾離徹不至於被革職,老鎮國公夫婦心中充滿了感激。
所以華恒、華恪上門來,夫婦倆都親自出來招待。
不過華恒、華恪隻要是想跟鍾離徹商量事務,和老鎮國公夫婦寒暄一陣,便找了借口去見鍾離徹了。
鍾離徹一直黏在華恬身邊不願意離開,所以這些日子以來一直不肯去上朝,對於外頭的腥風血雨他知道,但是暫時不打算理會。
華恒、華恪雖有感於他對華恬的一片深情,但是也不喜歡他這種諸事不管的態度,所以一見麵就斥責了鍾離徹,將他趕到一邊去反省。
兄弟兩人極為擔心華恬,將鍾離徹趕到一邊之後,都坐在華恬身旁,去探華恬的內息。
如同孫大夫所言,華恬什麽事都沒有,但就是不醒,這可真奇怪至極。
華恒、華恪探畢,心中越發肯定是悟道大師說過的,華恬離魂了。
可奇怪的是,華恬手上還帶著當初悟道大師所贈的念珠呢。悟道大師曾說過,帶著念珠就能逢凶化吉的,這會子怎麽還會離魂呢?
兄弟倆心中懷疑,但苦於找不到悟道大師,不能馬上找出求證或者原因。
憂心過後,轉念一想,覺得若隻是離魂,想來也不會有危險,於是又有些放心。
“我妹妹小時候也曾有過如此症狀,後來不知怎麽卻好了。你不要擔心。”最終,華恪對鍾離徹說道。
鍾離徹聽畢大喜,看向華恪,“當真如此?可是大概要多久才能醒來?你們既知道,為何不早些告訴我?”
他這些日子什麽都不想管,心中隻有一個華恬,就連新出生的孩子也沒顧得上,隻是可憐了那孩子。
華恪回道,“我們原先也不敢肯定,這麽多天過去了,我們看症狀確實像,這才敢確定。”
之前不提,不過是他們也不知道。如今專門提起,也隻是撒謊,為的是安慰鍾離徹罷了。
可是這些話他們不可能跟鍾離徹說的,看他這架勢,隻能勸著。別到時自己妹子醒來,鎮國公府已經被鍾離徹敗得差不多,而鍾離徹自己,也被自己折騰得差不多。到時候華恬得花多少精力才能彌補得上啊!
鍾離徹這幾日來心急如焚,又憂心忡忡,這會兒聽華恪如此說,倒真信了個十成十。畢竟他是知道華恬三兄妹的感情的,華恒、華恪不擔心,就表示華恬確實沒有大礙。
這一放心來,鍾離徹才有精力做旁的。
華恒、華恪見鍾離徹精神頭好了些,於是拉著他商量了好些朝中之事,也對先前打擊鍾離徹的人做了一些回敬的計劃。
等華恒、華恪走後,鍾離徹命來儀茴香等看好華恬,便收拾好了自己進宮去見老聖人。
老聖人見著鍾離徹,首先將手中捏著的茶杯朝鍾離徹扔過來。
鍾離徹側身一避,避過那茶杯,這才上前行禮。
老聖人笑罵道,“你可舍得來見朕了。”
鍾離徹道,“百官彈劾臣,讓臣不得不在家中反思,是不是臣果真不適合領兵打仗。”
“什麽反思?你不過是為安寧縣主罷了,還在跟朕扯謊!”老聖人搖搖頭,頗有些歎息,“朕真有些後悔將安寧縣主指婚給你了。”
說到這裏,見鍾離徹怒目直視自己,不由得笑了,“你還真別急,你想想你自己,無論什麽事一涉及安寧縣主,是不是就沒了魂一般?男子漢大丈夫,怎能如此兒女情長?所謂兒女情長英雄氣短,朕就怕你從此英雄氣短!”
“聖人說笑了,正因為娶得如意嬌妻,臣才會更加賣力保家衛國。畢竟臣的妻兒生活在大周朝,臣就要護住大周朝。”鍾離徹意有所指地說道。
老聖人眸光複雜起來,他自然聽得出鍾離徹話中之意。
不過華恬乃華恒、華恪胞妹,他本身也不打算真的為難華恬,所以很快也不在意鍾離徹話中的意思。
“你好生注意些,前幾日這些不過是探路,後麵還有什麽誰也不知道。若真有人找到置你於死地的證據,朕也保不了你。”老聖人長歎一聲,說道。
自從申王去世,禹王回京,許多事便超出了控製。
作為大周朝的皇帝,他何嚐願意處置鍾離徹?西北諸軍,真正對他忠心的,就是鍾離徹。若鍾離徹倒了,他也討不了好。
也許,要準備多培養一人了,有備無患嘛。
鍾離徹看了看老聖人,突然笑道,“聖人威武,小皇子不過一歲,竟又使得宮妃郭氏有孕。”
“什麽?竟又——”老聖人狂喜,整個人站了起來,可對上鍾離徹意味深長的視線,突然頓住了。
半晌,他緩緩坐了回去,伸手揉了揉眉心,“朕以為你一直閉門不出,並不知道程派的動作……”
鍾離徹道,“臣說過,臣即便在家裏,也是將國事時刻記掛在心頭的。知道這些,又何足掛齒。”
老聖人沉默了,他將禹王叫回京中,是為了平衡京中局勢。如果將禹王打壓去,太子一派沒了對手,隻怕又要超出控製。
似是知道老聖人在想什麽,鍾離徹又道,“此舉並不會對程派傷筋動骨,聖人何必擔憂?”
程派不倒,禹王就不會倒。所以這次計謀即便成功,也不會讓禹王沉寂去,根本不用過於擔心。
聽了鍾離徹的話,老聖人沉默了,半晌才道,“容朕考慮考慮,你回去罷。”
鍾離徹見狀,忙行了禮,轉身出去了。
老聖人一人獨坐,閉上了眼睛。
隨身太監走了進來,見他閉目端坐上首,便垂首立在一旁,並不打擾。
“審酉,朕是不是老了,該讓賢了?”老聖人緩緩說道,但他並沒有睜開眼睛。
“聖人年事雖高,但決策成熟,天並未有比聖人更賢之人。”老太監審酉垂首答道。r1152
說是中毒吧,可是孫大夫幫華恬仔細診斷過,根本沒有中毒,也沒有任何的不適,隻是人一直睡著沒有醒來。
整個鎮國公府隻喜悅了半日,就陷入了低迷之中。
在這兩日,茴香已經將拿住的兩個人審問過了,得知是府中二房和四房的人。
鍾離徹當即大怒,帶著人半點情麵也不講,一路打進了二房和四房的園子裏,闔府震驚。
二房當家鍾離徹的二叔被逼迫得當場氣暈了過去,四房的主母更是被鍾離徹掌風掃了出去重傷,二房四房一片亂,丫鬟小廝一片慘狀。
老鎮國公大怒,就要拿住鍾離徹問罪,可是鍾離徹將拿的兩人喚了出來對質。二房和四房麵對這人證,口中連呼冤枉,說是有人要陷害他們。
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鍾離徹咬定了二房和四房其心可誅,為了算計爵位,害自己妻兒。二房和四房則呼冤枉,說鍾離徹以犯上,不敬長輩,如今還容不他們,要將他們趕出鎮國公府。
鍾離徹原本就是聲名狼藉之輩,成親之後才稍有收斂。眼華恬昏迷不醒,他那些個收斂全部化為烏有,見二房和四房兀自不認,勃然大怒之,竟然揪住了兩位叔叔的衣領威逼。前來阻止的丫鬟小廝全被他拳打腳踢打了出去。
麵對狂暴的鍾離徹,鍾離德大怒,可是根本喝止不了鍾離徹。
最後還是老鎮國公夫婦出來,讓鍾離徹注意名聲,不要讓華恬醒過來難做,鍾離徹才放了手。但狠話卻也放了,這次他就不再追究,可是若有次,他不止是不敬長輩,還會殺人。
見過鍾離徹宛如殺星的模樣,且根本不服管教,鍾離徹的二叔和四叔兩房心中十分恐懼。
但是兩房中既然有人敢出手算計謀劃,就不肯如此罷休的。才回到各自房中,就命人將鍾離徹不敬長輩,甚至對長輩動手之事往外傳。而兩房中有些門路的,則又去求人幫忙去向聖人伸冤。
鍾離徹發泄了一陣回到自己中,見丫鬟們守著的華恬仍舊閉目睡著,更加擔心了。
不過讓人放心的是,華恬雖然昏睡了三日,但是臉色卻是紅潤的,宛如睡著了一般。
茴香看到鍾離徹滿臉擔憂,慢慢退了出去,往隔壁新出生的小公子房中行去。
新出生的嬰兒長了三日,已經變成了白白嫩嫩的小可愛,很惹人憐愛。
隻是坐在一旁看著小嬰兒的來儀眼圈卻有些紅,茴香一想也就明白了,可憐這小公子,才出生就遇上了母親昏迷。
“眼公子心情不虞,我們將小公子帶過去罷。而且讓小公子和夫人相處,沒準能把夫人喚醒。”茴香對來儀說道。
來儀點點頭,抱起嬰兒和茴香一起往華恬房間行去。
華恒、華恪二人得知華恬昏迷不醒,都是又驚又憂。及至得知經過孫大夫診斷,華恬不是中毒,也不是虛弱,什麽毛病也沒有,隻是昏迷不醒,兩人又想起悟道大師當年對華恬說的話。
莫不是,華恬這回又是離魂?
兩人心中有了猜測,卻也不敢對鍾離徹說,隻是命人快馬加鞭去尋悟道大師,也命人回山陽鎮找展博先生。
正在這時,朝堂上禦史大夫上折子參鎮國將軍行事跋扈,因憂心其昏迷的妻子而對長輩大打出手,致使長輩重傷。
大周朝是注重孝道的國家,鎮國將軍此舉與朝廷倡導的孝道不符,是為不忠,毆打長輩,是為不孝。如此不忠不孝之徒,竟高官厚祿,簡直滑天之大稽!
最後,這些人倡議,將鍾離徹革職並拿大牢。
簡戶部侍郎則上折子參鎮國將軍生性浪蕩,既與藝ji廝混,又勾引小娘子,不配為鎮國將軍。
程派則參鎮國將軍去歲領兵大敗,雖說有人暗中構陷,但鎮國將軍大敗卻是不爭的事實。如此敗績,不能勝任鎮國將軍這個稱號,請求聖人革去鎮國將軍之職。
一時之間,朝廷中都是對鎮國將軍的攻訐。
華家和鍾離徹是姻親,是不可能眼睜睜看著鍾離徹倒黴的,因此也率領翰林院一眾人等,上折子支持鎮國將軍。
他們是大周朝最高水準的文人,折子寫得有理有據,文采斐然,一出來就駁得那些彈劾的聲音低了去。
鎮國將軍為大周朝立赫赫戰功,精忠報國,怎麽會是不忠?說他不孝,也是笑話。鎮國將軍真正要孝敬的是父母,這一點鎮國將軍並未有虧欠。
至於鎮國公府二房和四房,他們使人暗害安寧縣主,人證俱在,以無爵之身加害安寧縣主有封號之身,這才真正是以犯上,不將皇室放在眼內!對於這等蔑視皇室的行為,鎮國將軍大義滅親,不是應該表率麽?
對於第二點,簡府說鎮國將軍風流浪蕩,試問天哪個郎君不風流恣肆?藝ji本身乃風塵之人,鎮國將軍未曾成親與之廝混,算不得什麽。自成親後,他對安寧縣主一心一意,可比許多自詡癡情之人更加情真。
戶部簡侍郎之女,不尊父母,無女子之德,癡戀鎮國將軍不成,多次誣陷鎮國將軍。這怎能算是鎮國將軍的引誘?明白是簡侍郎夫婦教養不佳,以至於女兒失了女子之德,使天女子蒙羞!
鎮國將軍因為奸人所害,差點把命丟在西北苦寒之地。程派不去徹查暗害鎮國將軍之輩,為鎮國將軍討回公道,反而顛倒黑白,以此攻擊鎮國將軍,簡直是朝廷百官之恥!
同時,這也讓人不得不懷疑,程派是否與那構陷鎮國將軍之人狼狽為奸。
翰林院站在有理一方,寫出文采華麗的折子駁斥彈劾鍾離徹的官員,同時犀利反問,贏得了百姓的好感。
畢竟,華家站在哪一邊,他們支持的就是那一邊。何況,這回華並翰林院說得如此有道理。
將那些彈劾駁斥去之後,華恒和華恪專門拜訪鎮國公府,去見鍾離徹。
鎮國公府頻頻生事,老鎮國公夫婦年事已高,如今已經是心力交瘁了。他們雖然不滿鍾離徹毆打二房和四房的人,但是也更氣憤二房和四房手肘向外拐,將鎮國公府置於危險的境地。
這回幸得有華家回護,使鍾離徹不至於被革職,老鎮國公夫婦心中充滿了感激。
所以華恒、華恪上門來,夫婦倆都親自出來招待。
不過華恒、華恪隻要是想跟鍾離徹商量事務,和老鎮國公夫婦寒暄一陣,便找了借口去見鍾離徹了。
鍾離徹一直黏在華恬身邊不願意離開,所以這些日子以來一直不肯去上朝,對於外頭的腥風血雨他知道,但是暫時不打算理會。
華恒、華恪雖有感於他對華恬的一片深情,但是也不喜歡他這種諸事不管的態度,所以一見麵就斥責了鍾離徹,將他趕到一邊去反省。
兄弟兩人極為擔心華恬,將鍾離徹趕到一邊之後,都坐在華恬身旁,去探華恬的內息。
如同孫大夫所言,華恬什麽事都沒有,但就是不醒,這可真奇怪至極。
華恒、華恪探畢,心中越發肯定是悟道大師說過的,華恬離魂了。
可奇怪的是,華恬手上還帶著當初悟道大師所贈的念珠呢。悟道大師曾說過,帶著念珠就能逢凶化吉的,這會子怎麽還會離魂呢?
兄弟倆心中懷疑,但苦於找不到悟道大師,不能馬上找出求證或者原因。
憂心過後,轉念一想,覺得若隻是離魂,想來也不會有危險,於是又有些放心。
“我妹妹小時候也曾有過如此症狀,後來不知怎麽卻好了。你不要擔心。”最終,華恪對鍾離徹說道。
鍾離徹聽畢大喜,看向華恪,“當真如此?可是大概要多久才能醒來?你們既知道,為何不早些告訴我?”
他這些日子什麽都不想管,心中隻有一個華恬,就連新出生的孩子也沒顧得上,隻是可憐了那孩子。
華恪回道,“我們原先也不敢肯定,這麽多天過去了,我們看症狀確實像,這才敢確定。”
之前不提,不過是他們也不知道。如今專門提起,也隻是撒謊,為的是安慰鍾離徹罷了。
可是這些話他們不可能跟鍾離徹說的,看他這架勢,隻能勸著。別到時自己妹子醒來,鎮國公府已經被鍾離徹敗得差不多,而鍾離徹自己,也被自己折騰得差不多。到時候華恬得花多少精力才能彌補得上啊!
鍾離徹這幾日來心急如焚,又憂心忡忡,這會兒聽華恪如此說,倒真信了個十成十。畢竟他是知道華恬三兄妹的感情的,華恒、華恪不擔心,就表示華恬確實沒有大礙。
這一放心來,鍾離徹才有精力做旁的。
華恒、華恪見鍾離徹精神頭好了些,於是拉著他商量了好些朝中之事,也對先前打擊鍾離徹的人做了一些回敬的計劃。
等華恒、華恪走後,鍾離徹命來儀茴香等看好華恬,便收拾好了自己進宮去見老聖人。
老聖人見著鍾離徹,首先將手中捏著的茶杯朝鍾離徹扔過來。
鍾離徹側身一避,避過那茶杯,這才上前行禮。
老聖人笑罵道,“你可舍得來見朕了。”
鍾離徹道,“百官彈劾臣,讓臣不得不在家中反思,是不是臣果真不適合領兵打仗。”
“什麽反思?你不過是為安寧縣主罷了,還在跟朕扯謊!”老聖人搖搖頭,頗有些歎息,“朕真有些後悔將安寧縣主指婚給你了。”
說到這裏,見鍾離徹怒目直視自己,不由得笑了,“你還真別急,你想想你自己,無論什麽事一涉及安寧縣主,是不是就沒了魂一般?男子漢大丈夫,怎能如此兒女情長?所謂兒女情長英雄氣短,朕就怕你從此英雄氣短!”
“聖人說笑了,正因為娶得如意嬌妻,臣才會更加賣力保家衛國。畢竟臣的妻兒生活在大周朝,臣就要護住大周朝。”鍾離徹意有所指地說道。
老聖人眸光複雜起來,他自然聽得出鍾離徹話中之意。
不過華恬乃華恒、華恪胞妹,他本身也不打算真的為難華恬,所以很快也不在意鍾離徹話中的意思。
“你好生注意些,前幾日這些不過是探路,後麵還有什麽誰也不知道。若真有人找到置你於死地的證據,朕也保不了你。”老聖人長歎一聲,說道。
自從申王去世,禹王回京,許多事便超出了控製。
作為大周朝的皇帝,他何嚐願意處置鍾離徹?西北諸軍,真正對他忠心的,就是鍾離徹。若鍾離徹倒了,他也討不了好。
也許,要準備多培養一人了,有備無患嘛。
鍾離徹看了看老聖人,突然笑道,“聖人威武,小皇子不過一歲,竟又使得宮妃郭氏有孕。”
“什麽?竟又——”老聖人狂喜,整個人站了起來,可對上鍾離徹意味深長的視線,突然頓住了。
半晌,他緩緩坐了回去,伸手揉了揉眉心,“朕以為你一直閉門不出,並不知道程派的動作……”
鍾離徹道,“臣說過,臣即便在家裏,也是將國事時刻記掛在心頭的。知道這些,又何足掛齒。”
老聖人沉默了,他將禹王叫回京中,是為了平衡京中局勢。如果將禹王打壓去,太子一派沒了對手,隻怕又要超出控製。
似是知道老聖人在想什麽,鍾離徹又道,“此舉並不會對程派傷筋動骨,聖人何必擔憂?”
程派不倒,禹王就不會倒。所以這次計謀即便成功,也不會讓禹王沉寂去,根本不用過於擔心。
聽了鍾離徹的話,老聖人沉默了,半晌才道,“容朕考慮考慮,你回去罷。”
鍾離徹見狀,忙行了禮,轉身出去了。
老聖人一人獨坐,閉上了眼睛。
隨身太監走了進來,見他閉目端坐上首,便垂首立在一旁,並不打擾。
“審酉,朕是不是老了,該讓賢了?”老聖人緩緩說道,但他並沒有睜開眼睛。
“聖人年事雖高,但決策成熟,天並未有比聖人更賢之人。”老太監審酉垂首答道。r1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