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梁自開朝以來便沿襲了前朝的科舉製度,開設了文武兩科舉,其中武舉比文舉簡單些,同時文舉也比武舉吃香些,正是因為文官吃香,所以讀書人多,競爭便大,文舉試題也就難,文舉試題越難,讀出了書中了進士就越吃香,如此循環往復。
所謂三十老明經五十少進士,少年舉人畢竟不多,此次文武雙科才百來號人,其中武舉人有七十多個,文舉人才四十多個,可見其差距。
沒辦法,武舉本就不吃香,比試項目也就不難,要不然會有更多人知難而退。如果武舉和文舉要付出同樣多的努力,誰還去考武舉呢?在朝堂上指點江山揮斥方遒不比金戈鐵馬征戰疆場舒坦麽?
武將也算吃青春飯的一行,越是年輕越能出英雄,沙場老將或許經驗老道,但廉頗老矣尚能飯否?馳騁疆場身先士卒的還是年輕人,因此武舉人多是年輕人,隻是每年考武舉的都不多,這次人才選拔倒是他們的機會。除了那些已經定親成家的,大部分人都符合條件。
他們也沒想到因為讀書不行才去考的武舉,竟然還有這份境遇?和隔壁文舉人不願尚主不同,他們可樂意尚主了,能娶公主做駙馬,從此成為皇親國戚人上人,誰還想去打仗啊!
這批武舉人裏除了出身勛貴之家以後要從武的子弟,還有市井百姓裏學了功夫的年輕人,於前者來說受家族薰陶所致,兵法陣列什麽的難不倒他們,而對於那些家境一般讀不起書的人家,就是因為讀不起書才習武的,空有一身蠻力,哪懂什麽兵法呀。
所以皇帝著重把目光放在了勛貴子弟身上,這些人大多是京城子弟,或有權貴之家,也有落魄家族的,但都是在皇帝跟前掛了號的,平日裏逢年過節也都能見著。這也是皇帝為寶兒著重挑選的人家,他希望寶兒能嫁入勛貴之家,嫁個不承爵本身有幾分能力的嫡次子或嫡幼子,婚後小夫妻住在公主府,他可以讓駙馬在五城兵馬司或禦林軍任職,亦或是軍畿大營,總之不會讓人去邊關打仗。
勛貴之家不比文人愛惜羽毛,他們對於爵位看的很重,尚了主家裏會多得一份庇蔭,這是他們樂見其成的。因此這些來參加武試的勛貴子弟,都早早的得了家中教誨,務必要打敗對手脫穎而出,贏的陛下和公主的青眼。
林家是文官出身,但卻是因為先太後才發了家,被打上了外戚的標籤,林家的承恩公爵位沒辦法傳承給後代,但如果尚了主,便極有可能再傳一代。所以林迅也是被家裏耳提麵命過的,一定要技壓群雄脫穎而出。
上午考完筆試後,考官就公布了下午的比賽的規則,此次參加武試的共有七十二人,抽籤分組,先是分為六人一組,共十二組,考核的是他們團隊作戰能力,如果沒有服從調配的自覺,便要有發號施令的能力,亦或是參與作戰的職責,絕不是一意孤行好勇鬥狠,如果團隊中出現了這種人,這一隊都好不了。
此次比試是在武場中間架起一個尖塔式擂台,塔尖掛了一顆繡球,哪隊先拿到繡球成功著地,便算贏了。接下來就是這個小隊的內部決鬥,再次把繡球掛上塔頂,由這六個人各憑本事,誰先拿到繡球誰便是最後贏家。
如此倒有些像比武招親,但方式又不是傳統的武舉比試,倒有些效仿苗人養蠱的法子,把一群人放到一處廝殺,留下最後的勝者。
寶兒在看到那高聳的擂塔之後便有些犯怵,「萬一摔傷了可怎麽好?這麽高摔下來最輕也會斷手斷腳了,嚴重些的還可能致命。父皇,不過是給我選婿,又不是選精英戰士上戰場,不必如此嚴苛吧。」
皇帝知道她是在擔心林迅,也不點破,隻道:「什麽叫不過是給你選駙馬?給你選駙馬難道不比選士兵嚴苛嗎?怕死怕傷算什麽男人,這樣的懦夫怎麽配得上你。」
寶兒抿唇不語,怎麽感覺父皇是在針對迅哥兒?迅哥兒不會出事吧?不行,得給他傳個消息,他是家中獨子,不能冒這個險。
落榜便落榜了吧,隻要她咬死了嫁迅哥兒,父皇不會違逆她的心意的。
午間休息時所有的舉子都在貢院中吃飯午憩,養足精神準備下午的比試,迅哥兒接到了寶兒的口信,得知下午的武試有危險,他隻是點頭表示知道,讓寶兒不要擔心,便是刀山火海他也要下的。皇上說的對,不敢為寶兒爭取,憑什麽娶她呢?
便是皇上拗不過寶兒意願答應了他們的親事,他也不願讓寶兒受人口舌,說她嫁了個膽小懦弱的男人。
午間休息是一個時辰,休息完後所有舉子都去了武場,饒是林迅做好了準備,看到十丈高的擂塔,心中還是泛虛,尤其考官說生死由命富貴在天,若從塔頂跌落下來,是死是殘全憑你們的造化,朝廷會給你們一個因公殉職的榮光,給家裏送一份撫恤金。
考官這話說完便有許多人打起了退堂鼓,他們是來博富貴的,富貴還沒博到就要先送命?父母辛苦養大他們,可不是為了拿那份撫恤金的。七十二個人裏隻有一個人能贏,不僅要有真本事,還要有運氣,太難了。且聽說此次比試隻是走形式,其實早有人是內定的駙馬,那些權貴之子定然也比他們這些平民有背景有關係,最後犧牲的隻會是他們這些無關緊要的人。
不過也有些人認為富貴險中求,尤其皇家的富貴那可是潑天的富貴,值當他們冒更大的險。
舉子們竊竊私語,最後有不少人棄權,隻剩下四十五個,林迅當然是堅定留下來的。然後便是這四十五個人抽籤分組,分為九組,每組五人。
林迅和濟寧候府的小少爺秦沛然分到了一組,兩人都是京中權貴子弟,素日裏也有些交際,隻是不太交心,麵上情罷了,今次湊在一起,先是合作夥伴,再是競爭對手,兩人對視一眼,眼中都有火花迸射。
</br>
所謂三十老明經五十少進士,少年舉人畢竟不多,此次文武雙科才百來號人,其中武舉人有七十多個,文舉人才四十多個,可見其差距。
沒辦法,武舉本就不吃香,比試項目也就不難,要不然會有更多人知難而退。如果武舉和文舉要付出同樣多的努力,誰還去考武舉呢?在朝堂上指點江山揮斥方遒不比金戈鐵馬征戰疆場舒坦麽?
武將也算吃青春飯的一行,越是年輕越能出英雄,沙場老將或許經驗老道,但廉頗老矣尚能飯否?馳騁疆場身先士卒的還是年輕人,因此武舉人多是年輕人,隻是每年考武舉的都不多,這次人才選拔倒是他們的機會。除了那些已經定親成家的,大部分人都符合條件。
他們也沒想到因為讀書不行才去考的武舉,竟然還有這份境遇?和隔壁文舉人不願尚主不同,他們可樂意尚主了,能娶公主做駙馬,從此成為皇親國戚人上人,誰還想去打仗啊!
這批武舉人裏除了出身勛貴之家以後要從武的子弟,還有市井百姓裏學了功夫的年輕人,於前者來說受家族薰陶所致,兵法陣列什麽的難不倒他們,而對於那些家境一般讀不起書的人家,就是因為讀不起書才習武的,空有一身蠻力,哪懂什麽兵法呀。
所以皇帝著重把目光放在了勛貴子弟身上,這些人大多是京城子弟,或有權貴之家,也有落魄家族的,但都是在皇帝跟前掛了號的,平日裏逢年過節也都能見著。這也是皇帝為寶兒著重挑選的人家,他希望寶兒能嫁入勛貴之家,嫁個不承爵本身有幾分能力的嫡次子或嫡幼子,婚後小夫妻住在公主府,他可以讓駙馬在五城兵馬司或禦林軍任職,亦或是軍畿大營,總之不會讓人去邊關打仗。
勛貴之家不比文人愛惜羽毛,他們對於爵位看的很重,尚了主家裏會多得一份庇蔭,這是他們樂見其成的。因此這些來參加武試的勛貴子弟,都早早的得了家中教誨,務必要打敗對手脫穎而出,贏的陛下和公主的青眼。
林家是文官出身,但卻是因為先太後才發了家,被打上了外戚的標籤,林家的承恩公爵位沒辦法傳承給後代,但如果尚了主,便極有可能再傳一代。所以林迅也是被家裏耳提麵命過的,一定要技壓群雄脫穎而出。
上午考完筆試後,考官就公布了下午的比賽的規則,此次參加武試的共有七十二人,抽籤分組,先是分為六人一組,共十二組,考核的是他們團隊作戰能力,如果沒有服從調配的自覺,便要有發號施令的能力,亦或是參與作戰的職責,絕不是一意孤行好勇鬥狠,如果團隊中出現了這種人,這一隊都好不了。
此次比試是在武場中間架起一個尖塔式擂台,塔尖掛了一顆繡球,哪隊先拿到繡球成功著地,便算贏了。接下來就是這個小隊的內部決鬥,再次把繡球掛上塔頂,由這六個人各憑本事,誰先拿到繡球誰便是最後贏家。
如此倒有些像比武招親,但方式又不是傳統的武舉比試,倒有些效仿苗人養蠱的法子,把一群人放到一處廝殺,留下最後的勝者。
寶兒在看到那高聳的擂塔之後便有些犯怵,「萬一摔傷了可怎麽好?這麽高摔下來最輕也會斷手斷腳了,嚴重些的還可能致命。父皇,不過是給我選婿,又不是選精英戰士上戰場,不必如此嚴苛吧。」
皇帝知道她是在擔心林迅,也不點破,隻道:「什麽叫不過是給你選駙馬?給你選駙馬難道不比選士兵嚴苛嗎?怕死怕傷算什麽男人,這樣的懦夫怎麽配得上你。」
寶兒抿唇不語,怎麽感覺父皇是在針對迅哥兒?迅哥兒不會出事吧?不行,得給他傳個消息,他是家中獨子,不能冒這個險。
落榜便落榜了吧,隻要她咬死了嫁迅哥兒,父皇不會違逆她的心意的。
午間休息時所有的舉子都在貢院中吃飯午憩,養足精神準備下午的比試,迅哥兒接到了寶兒的口信,得知下午的武試有危險,他隻是點頭表示知道,讓寶兒不要擔心,便是刀山火海他也要下的。皇上說的對,不敢為寶兒爭取,憑什麽娶她呢?
便是皇上拗不過寶兒意願答應了他們的親事,他也不願讓寶兒受人口舌,說她嫁了個膽小懦弱的男人。
午間休息是一個時辰,休息完後所有舉子都去了武場,饒是林迅做好了準備,看到十丈高的擂塔,心中還是泛虛,尤其考官說生死由命富貴在天,若從塔頂跌落下來,是死是殘全憑你們的造化,朝廷會給你們一個因公殉職的榮光,給家裏送一份撫恤金。
考官這話說完便有許多人打起了退堂鼓,他們是來博富貴的,富貴還沒博到就要先送命?父母辛苦養大他們,可不是為了拿那份撫恤金的。七十二個人裏隻有一個人能贏,不僅要有真本事,還要有運氣,太難了。且聽說此次比試隻是走形式,其實早有人是內定的駙馬,那些權貴之子定然也比他們這些平民有背景有關係,最後犧牲的隻會是他們這些無關緊要的人。
不過也有些人認為富貴險中求,尤其皇家的富貴那可是潑天的富貴,值當他們冒更大的險。
舉子們竊竊私語,最後有不少人棄權,隻剩下四十五個,林迅當然是堅定留下來的。然後便是這四十五個人抽籤分組,分為九組,每組五人。
林迅和濟寧候府的小少爺秦沛然分到了一組,兩人都是京中權貴子弟,素日裏也有些交際,隻是不太交心,麵上情罷了,今次湊在一起,先是合作夥伴,再是競爭對手,兩人對視一眼,眼中都有火花迸射。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