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壓群雄,寶兒說的簡單,林迅卻很有些壓力,便是他一直受人追捧少年英才,卻也知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且皇帝不喜歡他,他便是真的技壓群雄,皇帝也有法子把他打下去,前年的李修文不就是如此麽?
選拔時間定在四月十二,林迅從年後得知這個消息後便一直閉門苦練,值得一提的是,他文武兼修,同時考了文武舉人。家中希望他走仕途,他本人卻有為將之心,同時考了文武舉人,別人提起他哪個不是豎起大拇指誇讚,文韜武略的世家公子。
家中長輩也以此為榮,便不禁他習武,但正途還是得放在文舉上,武將怎麽比得上文官,且他是父親獨子,若是上了戰場有個萬一,豈不是讓四房絕後?再說他想尚寶兒,更不可能做武將,便是中了文進士,怕也得任個虛職榮養起來。也是因此,父母更不欲讓他尚主,他們文韜武略的兒子,怎麽可以尚主做個毫無建樹的外戚?
林家其他長輩倒是不太在乎,林迅確實很優秀,但林家又不是隻他一個子弟,等他做大官那是許多年之後的事情了,屆時林家都分家了,他們還能得什麽好處?若是尚公主,立刻就可以惠及全家。
所以承恩公和老太太是樂意讓林迅尚主的,但林佩之和四夫人都不同意,他們才是林迅的親生父母,林迅的親事由他們做主,為這事皇帝和林佩之表兄弟都生了嫌隙,林佩之卻始終不肯鬆口,他驚才絕艷的兒子就應該做個純臣流芳百世,而不是做個毫無建樹的駙馬,史書上都不會有他一個字。
這次人才選拔匯集了全國的人才,林迅實在不敢自視過高,或許在許多人眼裏這隻是皇帝的任性兒戲,將科舉大事與兒女私情混為一談,但於他來說,這次選拔比明年正式的科舉還要重要,科舉落榜他可以三年後再戰,這次選拔若是輸了,他就輸了寶兒。
他不能輸,不能。
這次選拔同時開設文武舉,原本他打算專攻一門,棄了武舉專攻文舉,但聽說了那江南大才子的名頭,他有些慫了,萬一他未能奪冠呢?屆時他拿什麽和人家爭?他不能冒這個險。
做了重重考慮之後,林迅決定同時參加兩門選拔,這樣一來他或許兩邊都不能奪冠,但名次應該不會太差,皇帝不是要給寶兒選最好的嗎?一個文武雙全容貌俊美的世家子弟還不夠做駙馬?若他滿腹才學奪了文舉狀元,一副國之棟樑的模樣,說不得皇帝惜才,更不願意讓他尚主了。就讓皇帝覺得他是個中看不中用的繡花枕頭也好,這樣的駙馬才合格呀。
如果尚主和入仕真的互相衝突,他選擇前者,他寧願不入仕,也不願意看寶兒嫁給別人,就每天陪著寶兒遊山玩水嬉戲人間,也挺好的。
林迅打定主意後,就由每日的閉門苦讀變成文武雙修了,每日卯時初便起床,在院子裏練一個時辰的功夫,爹娘和祖父母那邊都請了假,這段日子便不去請安了,一日三餐都在自己院裏用,早膳過後便開始讀書習字,寫了半個時辰的字後開始左右手博弈,中午用過膳後小憩半個時辰,起來後吹會兒笛子彈會兒琴,而後又在自己院裏練習了一會兒箭術,暮色四合時對著夕陽作畫,用過晚膳後讀了會兒史書兵法,便歇下了。
一天安排的滿滿當當,四夫人偷偷來看他時,見兒子如此刻苦,心下欣慰又氣悶,欣慰她的兒子如此優秀,可他這樣努力是為了尚主,尚了公主他再優秀也成了流水,他的才能根本發揮不了。
林佩之拍了拍妻子的肩膀,兒子還不知道,皇帝曾經同他暗示過,三公主的駙馬可以任實職。
林迅以為皇帝會喜歡一個風花雪月可以和公主琴瑟和鳴的駙馬,而不是一個文韜武略的能臣,所以放下了四書五經八股製式,轉而攻習琴棋書畫君子六藝。可他怎麽不想想,依皇帝對三公主的疼愛,怎麽會讓女兒嫁一個中看不中用的繡花枕頭?誠然皇帝看著林迅長大,知道他有真才實學,但他若在選拔時表現的如同一個繡花枕頭,那可就懸了。
年輕人啊,想事情還是太簡單了。
林佩之不願讓兒子尚主,自然不希望兒子在此次選拔中脫穎而出,兒子應該在明年的春闈上一鳴驚人,而不是局限在這個選駙馬大會上。
所以他看著林迅往錯誤的方向努力,並未出言提醒。
林家此次有兩個少爺都在選拔之列,大房的嫡次子林遠年已十九,前年也中了舉人,隻是才學不到家,前年又有李修文和陸明禛那樣的硬茬杵在前頭,林遠若是參加春闈得不了好,家中便拘了他幾年,讓他明年再去參加春闈。
於他的親事上,他幾年前對大公主有些心思,但家裏不同意,且大公主已經嫁給了瓦剌王子,他再怎麽想也是枉然。他藉口沒立業不敢成家,道是要先中了進士才肯說親,大夫人雖然急,但林大老爺覺著男子年紀大些說親也無妨,學業為重,中了進士任了官職說親的對象也更好,便不逼著他說親了,隻讓他好好讀書。
這回選拔他也是符合規定的,大夫人心熱,讓林遠也去參選,大老爺不同意,家裏已經有林迅去了,那一對小兒女的心思他們做長輩的誰不清楚?讓林遠去奪弟媳麽?再說林遠的才學也比不上林迅,到時輸給弟弟多難看。
大夫人可不樂意,幹嘛把林迅說的跟板上釘釘的三駙馬一樣,他若和三公主已成定數,皇上直接就賜婚了!皇上搞這個選拔大賽,不就是要為女兒仔細挑選麽?可見對林迅也沒有那麽滿意,既然是公平選拔,憑什麽林遠不能去。
大夫人有兩個兒子,長子為官平穩,長媳賢良淑德,又給她生了一對孫子孫女,幼子若再尚了公主,既能給全家添光,又能為長子的仕途提供便利,何樂而不為?憑什麽便宜林迅!
</br>
選拔時間定在四月十二,林迅從年後得知這個消息後便一直閉門苦練,值得一提的是,他文武兼修,同時考了文武舉人。家中希望他走仕途,他本人卻有為將之心,同時考了文武舉人,別人提起他哪個不是豎起大拇指誇讚,文韜武略的世家公子。
家中長輩也以此為榮,便不禁他習武,但正途還是得放在文舉上,武將怎麽比得上文官,且他是父親獨子,若是上了戰場有個萬一,豈不是讓四房絕後?再說他想尚寶兒,更不可能做武將,便是中了文進士,怕也得任個虛職榮養起來。也是因此,父母更不欲讓他尚主,他們文韜武略的兒子,怎麽可以尚主做個毫無建樹的外戚?
林家其他長輩倒是不太在乎,林迅確實很優秀,但林家又不是隻他一個子弟,等他做大官那是許多年之後的事情了,屆時林家都分家了,他們還能得什麽好處?若是尚公主,立刻就可以惠及全家。
所以承恩公和老太太是樂意讓林迅尚主的,但林佩之和四夫人都不同意,他們才是林迅的親生父母,林迅的親事由他們做主,為這事皇帝和林佩之表兄弟都生了嫌隙,林佩之卻始終不肯鬆口,他驚才絕艷的兒子就應該做個純臣流芳百世,而不是做個毫無建樹的駙馬,史書上都不會有他一個字。
這次人才選拔匯集了全國的人才,林迅實在不敢自視過高,或許在許多人眼裏這隻是皇帝的任性兒戲,將科舉大事與兒女私情混為一談,但於他來說,這次選拔比明年正式的科舉還要重要,科舉落榜他可以三年後再戰,這次選拔若是輸了,他就輸了寶兒。
他不能輸,不能。
這次選拔同時開設文武舉,原本他打算專攻一門,棄了武舉專攻文舉,但聽說了那江南大才子的名頭,他有些慫了,萬一他未能奪冠呢?屆時他拿什麽和人家爭?他不能冒這個險。
做了重重考慮之後,林迅決定同時參加兩門選拔,這樣一來他或許兩邊都不能奪冠,但名次應該不會太差,皇帝不是要給寶兒選最好的嗎?一個文武雙全容貌俊美的世家子弟還不夠做駙馬?若他滿腹才學奪了文舉狀元,一副國之棟樑的模樣,說不得皇帝惜才,更不願意讓他尚主了。就讓皇帝覺得他是個中看不中用的繡花枕頭也好,這樣的駙馬才合格呀。
如果尚主和入仕真的互相衝突,他選擇前者,他寧願不入仕,也不願意看寶兒嫁給別人,就每天陪著寶兒遊山玩水嬉戲人間,也挺好的。
林迅打定主意後,就由每日的閉門苦讀變成文武雙修了,每日卯時初便起床,在院子裏練一個時辰的功夫,爹娘和祖父母那邊都請了假,這段日子便不去請安了,一日三餐都在自己院裏用,早膳過後便開始讀書習字,寫了半個時辰的字後開始左右手博弈,中午用過膳後小憩半個時辰,起來後吹會兒笛子彈會兒琴,而後又在自己院裏練習了一會兒箭術,暮色四合時對著夕陽作畫,用過晚膳後讀了會兒史書兵法,便歇下了。
一天安排的滿滿當當,四夫人偷偷來看他時,見兒子如此刻苦,心下欣慰又氣悶,欣慰她的兒子如此優秀,可他這樣努力是為了尚主,尚了公主他再優秀也成了流水,他的才能根本發揮不了。
林佩之拍了拍妻子的肩膀,兒子還不知道,皇帝曾經同他暗示過,三公主的駙馬可以任實職。
林迅以為皇帝會喜歡一個風花雪月可以和公主琴瑟和鳴的駙馬,而不是一個文韜武略的能臣,所以放下了四書五經八股製式,轉而攻習琴棋書畫君子六藝。可他怎麽不想想,依皇帝對三公主的疼愛,怎麽會讓女兒嫁一個中看不中用的繡花枕頭?誠然皇帝看著林迅長大,知道他有真才實學,但他若在選拔時表現的如同一個繡花枕頭,那可就懸了。
年輕人啊,想事情還是太簡單了。
林佩之不願讓兒子尚主,自然不希望兒子在此次選拔中脫穎而出,兒子應該在明年的春闈上一鳴驚人,而不是局限在這個選駙馬大會上。
所以他看著林迅往錯誤的方向努力,並未出言提醒。
林家此次有兩個少爺都在選拔之列,大房的嫡次子林遠年已十九,前年也中了舉人,隻是才學不到家,前年又有李修文和陸明禛那樣的硬茬杵在前頭,林遠若是參加春闈得不了好,家中便拘了他幾年,讓他明年再去參加春闈。
於他的親事上,他幾年前對大公主有些心思,但家裏不同意,且大公主已經嫁給了瓦剌王子,他再怎麽想也是枉然。他藉口沒立業不敢成家,道是要先中了進士才肯說親,大夫人雖然急,但林大老爺覺著男子年紀大些說親也無妨,學業為重,中了進士任了官職說親的對象也更好,便不逼著他說親了,隻讓他好好讀書。
這回選拔他也是符合規定的,大夫人心熱,讓林遠也去參選,大老爺不同意,家裏已經有林迅去了,那一對小兒女的心思他們做長輩的誰不清楚?讓林遠去奪弟媳麽?再說林遠的才學也比不上林迅,到時輸給弟弟多難看。
大夫人可不樂意,幹嘛把林迅說的跟板上釘釘的三駙馬一樣,他若和三公主已成定數,皇上直接就賜婚了!皇上搞這個選拔大賽,不就是要為女兒仔細挑選麽?可見對林迅也沒有那麽滿意,既然是公平選拔,憑什麽林遠不能去。
大夫人有兩個兒子,長子為官平穩,長媳賢良淑德,又給她生了一對孫子孫女,幼子若再尚了公主,既能給全家添光,又能為長子的仕途提供便利,何樂而不為?憑什麽便宜林迅!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