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皇子的病養了挺長一段時間,期間宮人陪他說話時,無意中得知那日不是他一個人出去的,而是奶娘李嬤嬤帶著他去找梅妃,結果半道上把人扔下了。
梅妃一聽,這還了得!
「李嬤嬤呢?」
粟玉道:「娘娘忘了?李嬤嬤請了長假,說她的孩子受了風寒,要回家照料一段日子。」
宮裏的奶娘也是宮外請進來的,宮裏除了皇帝的女人,哪還有女人能生孩子,九皇子身子不好,更是備有好幾個奶娘。尤其他長到現在還未斷奶,奶量需求大,一個奶娘根本滿足不了他,這李嬤嬤就是自幼餵養他的,要不然九皇子也不能撇了其他人跟著她走。
李嬤嬤請假卻是九皇子出事前一天,梅妃準了假後,她收拾行囊再磨嘰了一晚上,翌日九皇子走丟生病鬧得沸沸揚揚的,也沒人關注她什麽時候走的,如今九皇子說起,她們才想起來,李嬤嬤離開的時辰分明就是九皇子失蹤的那段時辰。
梅妃掐著袖子咬牙切齒,「快去告訴皇上!讓他幫本宮清理門戶!」
粟玉親自領著宮人去了龍澤堂,皇帝在紫薇堂議事,她在龍澤堂撲了空,給龍澤堂的小太監傳了話,小太監不敢打發她回去,去了紫薇堂稟告汪福祿。
汪福祿不敢耽擱,也告訴了皇帝,皇帝正和戶部尚書以及林首輔商議國事,讓汪福祿先去看看,他忙完了就去。
梅妃在清涼穀等著,沒等來皇帝,隻等來個汪福祿,心下很有些不滿意,她知道汪福祿做不了主,能在避暑山莊行此陰謀的定不是常人,搞不好就是宮裏那幾個主子,汪福祿能動哪個?
汪福祿問了梅妃事情經過,梅妃將兒子說的都告訴了他,又道:「這李嬤嬤是不是真出了宮回了自己家我也不知道,還請公公去看看,我一個宮妃,娘家也沒了人,宮外的事情實在管不到,勞煩公公了,若是見著了人幫我帶回來。」
事情過了這麽久,肯定是抓不著人了,隻是不知道是跑了,還是死了。
汪福祿應了下來,道:「服侍了殿下幾年的奶娘都靠不住,娘娘這屋裏怕沒幾個老實的,奴才帶了幾個人來,暫時讓他們陪護九殿下,娘娘覺著如何?」
這話雖有譏諷梅妃識人不清禦下不嚴之嫌,但皇帝給的人,還是信的過的,便都留了下來,讓其他人往別處擠擠,這幾人守在九皇子的外間耳房處。
待皇帝忙完了政事,來了梅妃這兒,說的也無非是汪福祿那些話,承德回京城要半天路程,再趕去京郊李嬤嬤家,今兒是回不來了。
到翌日去查探的人終於回來,那李嬤嬤一家果然不見了蹤影,周邊鄰居說他們一家去濟南走親戚了,已經走了有五六天了,但是侍衛在城門登記處問詢,並沒有他們一家出城的記錄。
去查訪的侍衛分為兩撥,大部分留在京裏繼續查探,幾個人迴避暑山莊匯報情況。
這李嬤嬤暫時沒有消息,皇帝又把目光轉移到了那兩個玩忽職守的宮女身上,她們真的那麽大意嗎?兩個人守著,竟然讓李嬤嬤在她們眼皮底下帶走了九皇子,她們就一點兒沒察覺?不會是和李嬤嬤裏應外合吧。
那兩個宮女被皇後打發到了浣衣處做苦工,如今又被提了出來,問及前事,兩人哭的一塌糊塗,直說不該鬼迷心竅玩忽職守,求陛下饒命。
說起那日的事情,兩人還是如前話般道看見一支簪子起了貪心,爭執起來吵紅了眼,就沒顧得上別的。
皇帝根本不信,讓人上刑,她們熬不住昏死過去,話都說不清了,也沒說出別的來,隻是哭自己不該貪心。
這時候梅妃盯著那簪子卻起了疑慮,越看越覺得眼熟,她是在哪裏見過呢?
「陛下,這支簪子很眼熟,我不記得是在哪裏見過了,能不能拿去各處問問,看看這簪子是誰的。」
她這麽說,皇帝便讓汪福祿去辦了,這些女人都對首飾有獨特見解,一看這簪子就知道是金玉閣出品的,不過看樣式是幾年前的了。
既是金玉閣的東西,那就好辦了,金玉閣的東西就沒有重樣的,樣樣都是獨一無二,隻需將簪子拿去店裏問問,是誰買走了它。
梓桃回了芙蓉館翻箱倒櫃,打開了她所有的首飾匣子,沒找到那支雙環紫晶流蘇簪子,她是放在宮裏沒帶過來,還是梅妃手裏那支就是她的?
紅菱掌管梓桃的衣服釵環,對這些東西都門兒清,「咱們沒帶過來,放在宮裏呢,但是……咱們都來了這兒,宮裏那支還在不在也不好說。」
「也不一定是咱們的,榮王妃也有一支呢,會不會是榮王妃的?」
無論幕後主使是誰,這支簪子是榮王妃的比是梓桃的更合情理。
說起這支簪子,還有一段故事呢,金玉閣不出產一樣的首飾,這兩支簪子是對簪。
那還是榮王新婚不久的時候,他在金玉閣買了許多首飾,分成兩份,一份給了梓桃,一份給了王妃,店裏裝的時候沒細看,將一對簪子分開裝了,雙方一人一支。
這種簪子是可以單戴也可以成對戴的,是以收到簪子的兩人都沒有疑心,不過後來端午宮宴上,兩人都穿了輕薄的鮫綃綾裙,頭上便戴了這支亮麗耀目的簪子,讓大家看了笑話。
皇帝更是調侃榮王:「是朕給你的安家銀子不夠麽?一對簪子拆開送兩個人,你這麽缺錢?」
榮王有些許尷尬,事後和兩人都說了,梓桃知道他的性子,也不怪他,隻是後來沒在公開場合戴過那支簪子,私下裏還是常戴的,而榮王妃彼時覺得新婚夫婿不夠重視她,送的首飾不是她喜歡的風格便罷了,竟然還將一對簪子分開了送,這麽粗心,送她的禮物也太敷衍了吧。
她回去就把那支簪子賞給了下人,再也沒有戴過,如今梅妃拿出那支簪子來,她也沒有印象了,聽梓桃派來的人說起後,她才想了起來,可她的簪子已經找不到了呀!時隔幾年,她甚至連這支簪子賞給了誰都不記得。
</br>
梅妃一聽,這還了得!
「李嬤嬤呢?」
粟玉道:「娘娘忘了?李嬤嬤請了長假,說她的孩子受了風寒,要回家照料一段日子。」
宮裏的奶娘也是宮外請進來的,宮裏除了皇帝的女人,哪還有女人能生孩子,九皇子身子不好,更是備有好幾個奶娘。尤其他長到現在還未斷奶,奶量需求大,一個奶娘根本滿足不了他,這李嬤嬤就是自幼餵養他的,要不然九皇子也不能撇了其他人跟著她走。
李嬤嬤請假卻是九皇子出事前一天,梅妃準了假後,她收拾行囊再磨嘰了一晚上,翌日九皇子走丟生病鬧得沸沸揚揚的,也沒人關注她什麽時候走的,如今九皇子說起,她們才想起來,李嬤嬤離開的時辰分明就是九皇子失蹤的那段時辰。
梅妃掐著袖子咬牙切齒,「快去告訴皇上!讓他幫本宮清理門戶!」
粟玉親自領著宮人去了龍澤堂,皇帝在紫薇堂議事,她在龍澤堂撲了空,給龍澤堂的小太監傳了話,小太監不敢打發她回去,去了紫薇堂稟告汪福祿。
汪福祿不敢耽擱,也告訴了皇帝,皇帝正和戶部尚書以及林首輔商議國事,讓汪福祿先去看看,他忙完了就去。
梅妃在清涼穀等著,沒等來皇帝,隻等來個汪福祿,心下很有些不滿意,她知道汪福祿做不了主,能在避暑山莊行此陰謀的定不是常人,搞不好就是宮裏那幾個主子,汪福祿能動哪個?
汪福祿問了梅妃事情經過,梅妃將兒子說的都告訴了他,又道:「這李嬤嬤是不是真出了宮回了自己家我也不知道,還請公公去看看,我一個宮妃,娘家也沒了人,宮外的事情實在管不到,勞煩公公了,若是見著了人幫我帶回來。」
事情過了這麽久,肯定是抓不著人了,隻是不知道是跑了,還是死了。
汪福祿應了下來,道:「服侍了殿下幾年的奶娘都靠不住,娘娘這屋裏怕沒幾個老實的,奴才帶了幾個人來,暫時讓他們陪護九殿下,娘娘覺著如何?」
這話雖有譏諷梅妃識人不清禦下不嚴之嫌,但皇帝給的人,還是信的過的,便都留了下來,讓其他人往別處擠擠,這幾人守在九皇子的外間耳房處。
待皇帝忙完了政事,來了梅妃這兒,說的也無非是汪福祿那些話,承德回京城要半天路程,再趕去京郊李嬤嬤家,今兒是回不來了。
到翌日去查探的人終於回來,那李嬤嬤一家果然不見了蹤影,周邊鄰居說他們一家去濟南走親戚了,已經走了有五六天了,但是侍衛在城門登記處問詢,並沒有他們一家出城的記錄。
去查訪的侍衛分為兩撥,大部分留在京裏繼續查探,幾個人迴避暑山莊匯報情況。
這李嬤嬤暫時沒有消息,皇帝又把目光轉移到了那兩個玩忽職守的宮女身上,她們真的那麽大意嗎?兩個人守著,竟然讓李嬤嬤在她們眼皮底下帶走了九皇子,她們就一點兒沒察覺?不會是和李嬤嬤裏應外合吧。
那兩個宮女被皇後打發到了浣衣處做苦工,如今又被提了出來,問及前事,兩人哭的一塌糊塗,直說不該鬼迷心竅玩忽職守,求陛下饒命。
說起那日的事情,兩人還是如前話般道看見一支簪子起了貪心,爭執起來吵紅了眼,就沒顧得上別的。
皇帝根本不信,讓人上刑,她們熬不住昏死過去,話都說不清了,也沒說出別的來,隻是哭自己不該貪心。
這時候梅妃盯著那簪子卻起了疑慮,越看越覺得眼熟,她是在哪裏見過呢?
「陛下,這支簪子很眼熟,我不記得是在哪裏見過了,能不能拿去各處問問,看看這簪子是誰的。」
她這麽說,皇帝便讓汪福祿去辦了,這些女人都對首飾有獨特見解,一看這簪子就知道是金玉閣出品的,不過看樣式是幾年前的了。
既是金玉閣的東西,那就好辦了,金玉閣的東西就沒有重樣的,樣樣都是獨一無二,隻需將簪子拿去店裏問問,是誰買走了它。
梓桃回了芙蓉館翻箱倒櫃,打開了她所有的首飾匣子,沒找到那支雙環紫晶流蘇簪子,她是放在宮裏沒帶過來,還是梅妃手裏那支就是她的?
紅菱掌管梓桃的衣服釵環,對這些東西都門兒清,「咱們沒帶過來,放在宮裏呢,但是……咱們都來了這兒,宮裏那支還在不在也不好說。」
「也不一定是咱們的,榮王妃也有一支呢,會不會是榮王妃的?」
無論幕後主使是誰,這支簪子是榮王妃的比是梓桃的更合情理。
說起這支簪子,還有一段故事呢,金玉閣不出產一樣的首飾,這兩支簪子是對簪。
那還是榮王新婚不久的時候,他在金玉閣買了許多首飾,分成兩份,一份給了梓桃,一份給了王妃,店裏裝的時候沒細看,將一對簪子分開裝了,雙方一人一支。
這種簪子是可以單戴也可以成對戴的,是以收到簪子的兩人都沒有疑心,不過後來端午宮宴上,兩人都穿了輕薄的鮫綃綾裙,頭上便戴了這支亮麗耀目的簪子,讓大家看了笑話。
皇帝更是調侃榮王:「是朕給你的安家銀子不夠麽?一對簪子拆開送兩個人,你這麽缺錢?」
榮王有些許尷尬,事後和兩人都說了,梓桃知道他的性子,也不怪他,隻是後來沒在公開場合戴過那支簪子,私下裏還是常戴的,而榮王妃彼時覺得新婚夫婿不夠重視她,送的首飾不是她喜歡的風格便罷了,竟然還將一對簪子分開了送,這麽粗心,送她的禮物也太敷衍了吧。
她回去就把那支簪子賞給了下人,再也沒有戴過,如今梅妃拿出那支簪子來,她也沒有印象了,聽梓桃派來的人說起後,她才想了起來,可她的簪子已經找不到了呀!時隔幾年,她甚至連這支簪子賞給了誰都不記得。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