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四皇子的婚禮,皇後是最上心不過的了,提前大半年就找皇帝商議。
「欽天監算了三個日子,一個是正月初八,一個是正月二十五,一個是二月初七,臣妾覺著正月初八太早了,年還沒過完,許多事情都堆著,太倉促了可不成,二月嘛,你還不知道你那個兒子嘛,早盼的巴心巴肝了,所以臣妾和他說定了正月二十五,陛下覺得呢?」
「皇後決定就行。」
這些事情原就該皇後和禮部商議,他哪有空管。
皇後又道:「婚禮規格便按榮王的來吧,禮炮是四十八響,五百禦林軍開道,新郎禮服上繡四爪金蟒,新娘禮服上繡七尾金鳳,聘禮是白銀五萬兩,黃金三千兩,兩處皇莊,水田兩百畝,京中似乎沒有特別好的水田了,要不要去江南那邊尋訪?新娘嫁妝是一百二十六抬,這個不用操心,我娘家隻會多不會少的……」
「誰跟你說老四的婚禮按著榮王的婚禮規格來?」
皇後絮絮叨叨正說著歡,冷不丁的被皇帝這一番話砸下來暈了頭,「你……你這是什麽意思?他們同為正宮嫡子,都是七珠親王,當然是一樣的規格!」
皇帝冷眸凝視她,「誰說老四是七珠親王?」
四皇子如今還隻是皇子,並不是王爺,但成婚前一定會有封號爵位下來的,他和榮王一樣是正宮嫡子,當然也是七珠親王。
「宏兒是元後嫡長子,血統上就比兄弟們高一籌,且他早年進入軍營南征北戰軍功不菲,便是立儲都使得,隻給了一個七珠親王,都算是虧待他了。老四是繼後之子,又一直在京裏無甚建樹,讓他和宏兒平起平坐,慢說宏兒心裏不平,朝臣也有話說。老三也在軍中打磨了幾年,回來都隻做了五珠親王,老四無任何功績憑什麽壓在他頭上?」
冰冷刻薄的話語如刀片般飛向皇後,將皇後的心紮的千瘡百孔,那個被皇帝百般嫌棄瞧不起的人,是她的兒子,也是皇帝的兒子,皇帝兒子多不稀罕這個,她卻隻有這一個兒子!
「憑什麽?就憑血統!宣兒的血統難道不比銳王高貴?皇上不是向來把血統之說掛在嘴上,偏愛榮王偏的理所應當,既如此,宣兒就算再無才能,天生就比其他皇子高一籌。」
皇後疾言厲色,站起來說話使她的氣勢更足些,皇帝隻冷眼瞧著她,「論血統他也比不上榮王,憑什麽和榮王平起平坐。」
「那他也比其他皇子強,其他皇子又憑什麽和他平起平坐!」
皇帝忽而站起身來,對著皇後耳邊說了句,「在有元後嫡長子的情況下,他這個繼後嫡子和庶皇子沒什麽區別!」
皇後怒目相視,這就是他的心裏話吧,在他眼裏,除了蕭宏其他的兒子都視若無物,在有元後嫡長子的情況下,她的宣兒和庶子沒什麽區別,那如果沒有元後嫡長子呢?她的宣兒就是唯一的嫡子了,她倒是要看看,屆時一向信奉血統之說的皇帝再尋什麽理由反對宣兒。
帝後因著這件事情大肆吵鬧不歡而散,皇後不會就此罷休,寧侯煽動禦史在朝上提出此事,認為向來除太子外的正宮嫡子便是七珠親王,雖然如今儲君未定,但四皇子的身份並未改變,他本來就該是七珠親王的。
皇帝道:「你們也說了,在有太子的情況下其餘的正宮嫡子封七珠親王,但朕並未立儲,四皇子身份不及榮王,沒道理和榮王平起平坐,如果你們執意要為他掙這個名分,那朕立榮王為儲,四皇子做七珠親王便理所應當了。」
要麽榮王為七珠親王,四皇子做五珠親王,要麽榮王做太子,四皇子做七珠親王,反正無論如何,四皇子就是不能和榮王平起平坐。
在朝上叫囂這事的都是皇後一係的,不可能支持榮王為儲,聽到皇帝這話都沒了聲音,榮王一係的倒是喜出望外,陛下這是要立儲了?
既然在朝上提了出來,他們又沒爭贏,便這麽定下了,不僅如此,皇帝幹脆連封號都定下了,給了個安字,示意他安分守己。
幾位王爺的封號,大皇子封的平王,褒者可以是平安,平和,平定,平天下,貶者可以是平庸,平凡,端看別人怎麽理解了。
二皇子封的榮王,怎麽看都是好的,榮華富貴,無上尊榮。
三皇子封的銳王,他自己認為是利劍出鞘銳不可當,讚揚他的驍勇善戰,而德妃認為皇帝在影射她的兒子隻懂逞匹夫之勇,也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
倒是四皇子這個安王,好的可以說是平安喜樂,壞的便是安於現狀安分守己,但無論怎麽解釋,都和國家大義沾不上邊。
皇後氣的砸了一對青花瓷瓶,去幹元殿找皇帝說理,「我們母子做錯了什麽?你若這麽不待見宣兒,當初何不給我一碗藥墮了他,榮王便是獨一無二嫡長子,也沒人和他爭了。既生了下來,又為何百般苛待!別的皇子成婚時都好好的,怎麽偏偏到他這兒就惹出這許多事呢!」
皇帝抬頭看她,目光危險而遊離:「你做錯了什麽?你做錯的事情多著呢!你同宥兒說了什麽?他怎麽不去灼華宮了?他生母的事情,若不是你推波助瀾,還真到不了那個地步!」
當初甄嬪一時頭腦發熱做出蠢事,然後去找了皇後主持公道,皇後趁勢大做文章,揪著梓桃訓斥,最後和皇帝大吵一架,跑到太後跟前哭訴。太後為了維護她正宮皇後的臉麵,又不能怪罪兒子和懷了身孕的貴妃,隻能拿了甄嬪開刀。甄嬪病死也是皇後早就算計到了的,之所以配合她鬧騰,不過是想在甄嬪死後順理成章的接手七皇子。
皇帝知道她的心思,自然不可能讓她如意,所以七皇子這麽些年一個人長在皇子所,逢年過節這裏吃一頓那裏住一夜,雖然看著可憐,他卻始終未鬆口給他尋一位母妃。
卻不想時隔多年,沒人提起這樁舊事,她自己倒提起來了,還敢惡人先告狀咬梓桃一口,關於甄嬪的死,七皇子若實在要恨一個人,最該恨的就是皇後!
</br>
「欽天監算了三個日子,一個是正月初八,一個是正月二十五,一個是二月初七,臣妾覺著正月初八太早了,年還沒過完,許多事情都堆著,太倉促了可不成,二月嘛,你還不知道你那個兒子嘛,早盼的巴心巴肝了,所以臣妾和他說定了正月二十五,陛下覺得呢?」
「皇後決定就行。」
這些事情原就該皇後和禮部商議,他哪有空管。
皇後又道:「婚禮規格便按榮王的來吧,禮炮是四十八響,五百禦林軍開道,新郎禮服上繡四爪金蟒,新娘禮服上繡七尾金鳳,聘禮是白銀五萬兩,黃金三千兩,兩處皇莊,水田兩百畝,京中似乎沒有特別好的水田了,要不要去江南那邊尋訪?新娘嫁妝是一百二十六抬,這個不用操心,我娘家隻會多不會少的……」
「誰跟你說老四的婚禮按著榮王的婚禮規格來?」
皇後絮絮叨叨正說著歡,冷不丁的被皇帝這一番話砸下來暈了頭,「你……你這是什麽意思?他們同為正宮嫡子,都是七珠親王,當然是一樣的規格!」
皇帝冷眸凝視她,「誰說老四是七珠親王?」
四皇子如今還隻是皇子,並不是王爺,但成婚前一定會有封號爵位下來的,他和榮王一樣是正宮嫡子,當然也是七珠親王。
「宏兒是元後嫡長子,血統上就比兄弟們高一籌,且他早年進入軍營南征北戰軍功不菲,便是立儲都使得,隻給了一個七珠親王,都算是虧待他了。老四是繼後之子,又一直在京裏無甚建樹,讓他和宏兒平起平坐,慢說宏兒心裏不平,朝臣也有話說。老三也在軍中打磨了幾年,回來都隻做了五珠親王,老四無任何功績憑什麽壓在他頭上?」
冰冷刻薄的話語如刀片般飛向皇後,將皇後的心紮的千瘡百孔,那個被皇帝百般嫌棄瞧不起的人,是她的兒子,也是皇帝的兒子,皇帝兒子多不稀罕這個,她卻隻有這一個兒子!
「憑什麽?就憑血統!宣兒的血統難道不比銳王高貴?皇上不是向來把血統之說掛在嘴上,偏愛榮王偏的理所應當,既如此,宣兒就算再無才能,天生就比其他皇子高一籌。」
皇後疾言厲色,站起來說話使她的氣勢更足些,皇帝隻冷眼瞧著她,「論血統他也比不上榮王,憑什麽和榮王平起平坐。」
「那他也比其他皇子強,其他皇子又憑什麽和他平起平坐!」
皇帝忽而站起身來,對著皇後耳邊說了句,「在有元後嫡長子的情況下,他這個繼後嫡子和庶皇子沒什麽區別!」
皇後怒目相視,這就是他的心裏話吧,在他眼裏,除了蕭宏其他的兒子都視若無物,在有元後嫡長子的情況下,她的宣兒和庶子沒什麽區別,那如果沒有元後嫡長子呢?她的宣兒就是唯一的嫡子了,她倒是要看看,屆時一向信奉血統之說的皇帝再尋什麽理由反對宣兒。
帝後因著這件事情大肆吵鬧不歡而散,皇後不會就此罷休,寧侯煽動禦史在朝上提出此事,認為向來除太子外的正宮嫡子便是七珠親王,雖然如今儲君未定,但四皇子的身份並未改變,他本來就該是七珠親王的。
皇帝道:「你們也說了,在有太子的情況下其餘的正宮嫡子封七珠親王,但朕並未立儲,四皇子身份不及榮王,沒道理和榮王平起平坐,如果你們執意要為他掙這個名分,那朕立榮王為儲,四皇子做七珠親王便理所應當了。」
要麽榮王為七珠親王,四皇子做五珠親王,要麽榮王做太子,四皇子做七珠親王,反正無論如何,四皇子就是不能和榮王平起平坐。
在朝上叫囂這事的都是皇後一係的,不可能支持榮王為儲,聽到皇帝這話都沒了聲音,榮王一係的倒是喜出望外,陛下這是要立儲了?
既然在朝上提了出來,他們又沒爭贏,便這麽定下了,不僅如此,皇帝幹脆連封號都定下了,給了個安字,示意他安分守己。
幾位王爺的封號,大皇子封的平王,褒者可以是平安,平和,平定,平天下,貶者可以是平庸,平凡,端看別人怎麽理解了。
二皇子封的榮王,怎麽看都是好的,榮華富貴,無上尊榮。
三皇子封的銳王,他自己認為是利劍出鞘銳不可當,讚揚他的驍勇善戰,而德妃認為皇帝在影射她的兒子隻懂逞匹夫之勇,也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
倒是四皇子這個安王,好的可以說是平安喜樂,壞的便是安於現狀安分守己,但無論怎麽解釋,都和國家大義沾不上邊。
皇後氣的砸了一對青花瓷瓶,去幹元殿找皇帝說理,「我們母子做錯了什麽?你若這麽不待見宣兒,當初何不給我一碗藥墮了他,榮王便是獨一無二嫡長子,也沒人和他爭了。既生了下來,又為何百般苛待!別的皇子成婚時都好好的,怎麽偏偏到他這兒就惹出這許多事呢!」
皇帝抬頭看她,目光危險而遊離:「你做錯了什麽?你做錯的事情多著呢!你同宥兒說了什麽?他怎麽不去灼華宮了?他生母的事情,若不是你推波助瀾,還真到不了那個地步!」
當初甄嬪一時頭腦發熱做出蠢事,然後去找了皇後主持公道,皇後趁勢大做文章,揪著梓桃訓斥,最後和皇帝大吵一架,跑到太後跟前哭訴。太後為了維護她正宮皇後的臉麵,又不能怪罪兒子和懷了身孕的貴妃,隻能拿了甄嬪開刀。甄嬪病死也是皇後早就算計到了的,之所以配合她鬧騰,不過是想在甄嬪死後順理成章的接手七皇子。
皇帝知道她的心思,自然不可能讓她如意,所以七皇子這麽些年一個人長在皇子所,逢年過節這裏吃一頓那裏住一夜,雖然看著可憐,他卻始終未鬆口給他尋一位母妃。
卻不想時隔多年,沒人提起這樁舊事,她自己倒提起來了,還敢惡人先告狀咬梓桃一口,關於甄嬪的死,七皇子若實在要恨一個人,最該恨的就是皇後!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