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王妃爆出有孕後,皇帝便讓高賢妃著手操辦平王納側妃的事情,之前給大皇子指婚時,皇帝覺著有些愧對平王妃的父親,便許諾等平王妃生下嫡長子後才給納側妃,誰知平王妃肚子不爭氣,進門一年才有孕,也無法保證一舉得男,這要是個女兒,要是她以後都生不出兒子,難道平王就不許納側妃了?且平王的側妃在前年選秀時就指定了,再等下去姑娘都老了,平王也老大不小了,這一年後院就王妃一個人,也稱得上夫妻情深清心寡欲了。
因此皇帝找了工部尚書來說話,賀知章表示都聽皇帝的,女兒都嫁到人家去了,他隻能妥協,希望女兒肚子爭氣,一定要產下嫡長子才好。賀知章如此識趣,皇帝心中愧意更甚,答應等王妃產下嫡長子後才讓妾室懷胎,也算是保障平王妃的地位。
平王府裏,王妃吃著著孕期補品,吃著吃著就想摔碗了,內心平白湧起一股暴躁。
「王妃莫傷懷,養好了孩子是正經,陛下已經答應了老爺,等您產下嫡長子才許妾室懷胎,您的地位穩固的很。」
王妃將碗扔到一邊桌案上,氣惱道:「陛下說是這麽說,我聽聽就好,殿下才是他的兒子,他怎麽都是為兒子考慮的!他以前還答應父親說在我產下嫡長子之前不許側妃進門呢,可如今呢?」她剛爆出有孕,皇帝便迫不及待的幫兒子納側妃了,王爺也不拒絕,別以為她不知道,王爺不知道盼了多久呢!
她不就是在榮王妃敬茶時說了這個消息,搶了榮王妃的風頭嘛,陛下犯得著這麽偏心榮王兩口子來打壓她?若不是陛下給榮王妃的見麵禮比她的好,她也不能爭這一口氣!同樣是陛下的兒子,她的夫君還是長子呢,便是血統上比榮王遜一籌,但皇帝為父之心,該是同樣公平公正才是,憑什麽事事偏袒那夫妻倆。
如今陛下給父親畫餅,說什麽等她生下嫡長子才許側妃懷胎,說的怕就是她這胎,如果她這胎是個兒子,那妾室懷胎便名正言順,如果她這胎是個女兒,下胎還是個女兒,陛下能一直讓王爺膝下無子?
所以她不願嫁入皇家,事事低夫家一頭,一點兒尊嚴都沒有,父母知她性子強勢,原本想讓她低嫁,讓婆家捧著她,卻沒成想嫁入了皇家做受氣小媳婦。
榮王府裏,榮王妃聽說了這個消息,下意識的撫上了自己的肚子,平王妃的今天就是她的明天,以榮王的風流多情,怕是等不到一年就要納妾了,她要早些懷上孩子才好,最好平王妃肚子裏那個是個姑娘,皇長孫由她來生。
榮王新婚不久,便要入朝參政了,依他所願,皇帝讓他去了兵部,做了個小吏,參與分配錢糧軍餉事宜,官位雖不高,卻是實實在在的肥缺。
隻是一個月後李首輔便上摺子告老,皇帝象徵性的拒絕了幾次,拗不過李首輔心意已決,便準了,新首輔是皇帝從江南調回來的原巡鹽禦史林之南,並不是李首輔推薦的學生蘭台寺大夫陳鬆華,亦不是六部尚書。
比起歷任首輔的老態龍鍾,這新任林首輔卻是正當不惑之年,風姿卓然,但他少年及第,為官多年,又是在水深油多的江南掌管鹽政,論資歷論功績論手段都不比那些京官差,隻是巡鹽禦史是正三品,按照官場潛規則,地方官比京官差半級,這巡鹽禦史相當於從三品的官,如今空降回來直接落在了首輔位子上,把六部尚書都壓住了,自然有許多人不服。皇帝把人捧上去了,能不能坐穩首輔的位子,便看他自己的本事了。
榮王妃有些心虛,畢竟曾祖父要致仕的事情,她們家人瞞著沒告訴榮王,怕他知道了心裏對王妃有疙瘩,畢竟王妃的祖父父親官位都還不高,李首輔致仕了,李家便沒有特別出挑的頂樑柱了。
李首輔也是做了打算的,知道自己的兒子資歷不夠,便想推薦他的得意門生蘭台寺大夫升任首輔之職,以後也好照拂李家。為這事,他將六部尚書都得罪了個遍,本來首輔致仕,下任首輔就該從他們六個次輔裏挑。卻不想陛下兩邊都沒應承,空降了個林之南回來接任首輔之職。
他們做了許多動作,想找找林之南的汙點,在江南那樣的錦繡之地,要做出功績來就不可能不和那些官員同流合汙,卻不想林之南慣是愛惜羽毛,在江南官聲不錯,每年為國庫收的鹽稅也不少,還沒什麽能讓禦史彈劾之處,果然能得陛下另眼相看,不是京中這群酒囊飯袋能比的。
「殿下知道這新任首輔麽?咱們可要送些賀禮去,什麽章程呢?」
榮王揉搓著腰際的靈犀玉佩,這是梓桃送給王妃的見麵禮,王妃拆了一半給他,為了昭示夫妻情深,他戴幾天。
「就按一般賀客的章程送吧,咱們家和他也沒什麽交情,也沒的上趕著,讓人詬病我拉幫結派。」
他要用自己的實力,引別人傾向他,可不興他放下身段去拉攏人,良禽擇木而棲,林首輔是聰明人,自然知道該怎麽選。
榮王妃朱唇微抿,想就家裏的事情和他道個歉,又有些難開口,委婉而言:「曾祖父致仕了,我祖父便能調回來,目前還在周旋。」
本來京官便是一個蘿蔔一個坑,李首輔致仕了,若是從六部尚書裏挑人頂上去,亦或用的蘭台寺大夫,便會有個京官的缺,李首輔自然會想法子把兒子調回來,卻不想皇帝從江南挖了林之南回來,如此,江南那邊有了個缺,京裏卻還是滿滿當當的,便要調京官去江南,再把地方上的李大老爺調回來。
巡鹽禦史的職位也不是什麽人都做得,必是皇帝心腹,這個缺便是李首輔還在位時也不敢染指,更別提如今。江南是皇帝的錢袋子,那邊的官員,超過五品的都要皇帝親自過眼,吏部都不敢拿主意,如今李大老爺想調回京,這其間彎彎繞繞的,可不是李首輔再能掌控得了。
</br>
因此皇帝找了工部尚書來說話,賀知章表示都聽皇帝的,女兒都嫁到人家去了,他隻能妥協,希望女兒肚子爭氣,一定要產下嫡長子才好。賀知章如此識趣,皇帝心中愧意更甚,答應等王妃產下嫡長子後才讓妾室懷胎,也算是保障平王妃的地位。
平王府裏,王妃吃著著孕期補品,吃著吃著就想摔碗了,內心平白湧起一股暴躁。
「王妃莫傷懷,養好了孩子是正經,陛下已經答應了老爺,等您產下嫡長子才許妾室懷胎,您的地位穩固的很。」
王妃將碗扔到一邊桌案上,氣惱道:「陛下說是這麽說,我聽聽就好,殿下才是他的兒子,他怎麽都是為兒子考慮的!他以前還答應父親說在我產下嫡長子之前不許側妃進門呢,可如今呢?」她剛爆出有孕,皇帝便迫不及待的幫兒子納側妃了,王爺也不拒絕,別以為她不知道,王爺不知道盼了多久呢!
她不就是在榮王妃敬茶時說了這個消息,搶了榮王妃的風頭嘛,陛下犯得著這麽偏心榮王兩口子來打壓她?若不是陛下給榮王妃的見麵禮比她的好,她也不能爭這一口氣!同樣是陛下的兒子,她的夫君還是長子呢,便是血統上比榮王遜一籌,但皇帝為父之心,該是同樣公平公正才是,憑什麽事事偏袒那夫妻倆。
如今陛下給父親畫餅,說什麽等她生下嫡長子才許側妃懷胎,說的怕就是她這胎,如果她這胎是個兒子,那妾室懷胎便名正言順,如果她這胎是個女兒,下胎還是個女兒,陛下能一直讓王爺膝下無子?
所以她不願嫁入皇家,事事低夫家一頭,一點兒尊嚴都沒有,父母知她性子強勢,原本想讓她低嫁,讓婆家捧著她,卻沒成想嫁入了皇家做受氣小媳婦。
榮王府裏,榮王妃聽說了這個消息,下意識的撫上了自己的肚子,平王妃的今天就是她的明天,以榮王的風流多情,怕是等不到一年就要納妾了,她要早些懷上孩子才好,最好平王妃肚子裏那個是個姑娘,皇長孫由她來生。
榮王新婚不久,便要入朝參政了,依他所願,皇帝讓他去了兵部,做了個小吏,參與分配錢糧軍餉事宜,官位雖不高,卻是實實在在的肥缺。
隻是一個月後李首輔便上摺子告老,皇帝象徵性的拒絕了幾次,拗不過李首輔心意已決,便準了,新首輔是皇帝從江南調回來的原巡鹽禦史林之南,並不是李首輔推薦的學生蘭台寺大夫陳鬆華,亦不是六部尚書。
比起歷任首輔的老態龍鍾,這新任林首輔卻是正當不惑之年,風姿卓然,但他少年及第,為官多年,又是在水深油多的江南掌管鹽政,論資歷論功績論手段都不比那些京官差,隻是巡鹽禦史是正三品,按照官場潛規則,地方官比京官差半級,這巡鹽禦史相當於從三品的官,如今空降回來直接落在了首輔位子上,把六部尚書都壓住了,自然有許多人不服。皇帝把人捧上去了,能不能坐穩首輔的位子,便看他自己的本事了。
榮王妃有些心虛,畢竟曾祖父要致仕的事情,她們家人瞞著沒告訴榮王,怕他知道了心裏對王妃有疙瘩,畢竟王妃的祖父父親官位都還不高,李首輔致仕了,李家便沒有特別出挑的頂樑柱了。
李首輔也是做了打算的,知道自己的兒子資歷不夠,便想推薦他的得意門生蘭台寺大夫升任首輔之職,以後也好照拂李家。為這事,他將六部尚書都得罪了個遍,本來首輔致仕,下任首輔就該從他們六個次輔裏挑。卻不想陛下兩邊都沒應承,空降了個林之南回來接任首輔之職。
他們做了許多動作,想找找林之南的汙點,在江南那樣的錦繡之地,要做出功績來就不可能不和那些官員同流合汙,卻不想林之南慣是愛惜羽毛,在江南官聲不錯,每年為國庫收的鹽稅也不少,還沒什麽能讓禦史彈劾之處,果然能得陛下另眼相看,不是京中這群酒囊飯袋能比的。
「殿下知道這新任首輔麽?咱們可要送些賀禮去,什麽章程呢?」
榮王揉搓著腰際的靈犀玉佩,這是梓桃送給王妃的見麵禮,王妃拆了一半給他,為了昭示夫妻情深,他戴幾天。
「就按一般賀客的章程送吧,咱們家和他也沒什麽交情,也沒的上趕著,讓人詬病我拉幫結派。」
他要用自己的實力,引別人傾向他,可不興他放下身段去拉攏人,良禽擇木而棲,林首輔是聰明人,自然知道該怎麽選。
榮王妃朱唇微抿,想就家裏的事情和他道個歉,又有些難開口,委婉而言:「曾祖父致仕了,我祖父便能調回來,目前還在周旋。」
本來京官便是一個蘿蔔一個坑,李首輔致仕了,若是從六部尚書裏挑人頂上去,亦或用的蘭台寺大夫,便會有個京官的缺,李首輔自然會想法子把兒子調回來,卻不想皇帝從江南挖了林之南回來,如此,江南那邊有了個缺,京裏卻還是滿滿當當的,便要調京官去江南,再把地方上的李大老爺調回來。
巡鹽禦史的職位也不是什麽人都做得,必是皇帝心腹,這個缺便是李首輔還在位時也不敢染指,更別提如今。江南是皇帝的錢袋子,那邊的官員,超過五品的都要皇帝親自過眼,吏部都不敢拿主意,如今李大老爺想調回京,這其間彎彎繞繞的,可不是李首輔再能掌控得了。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