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知春眨巴了下眼睛,憨厚的笑了笑,戳了戳自己個又白又嫩的手,手背上的十個深窩兒清晰可見。
「我的好秋娘,你不是想要阿爹當大官麽?阿姐覺得,這個全靠你了。」
賀知秋下意識的往後縮了縮,「阿姐有話盡管直言。」
「人道餘杭有絲綢,金陵有美人,清河有望族……我嶽州有甚?」
賀知秋愣了愣,不明白賀知春為何突然說這個,「嶽州有青瓷,君山銀針,竹器,刺繡……但都默默無聞……」
「為何無聞?」不待賀知秋回答,賀知春又接著說道:「並非不如,隻是酒香也怕巷子深,世人不知而已。像知秋你繡的花樣子,便雅致又靈動,不輸蘇繡大師,若是你的繡品能夠一舉成名,那嶽州繡不就天下皆知了麽?」
隻要嶽州有了名產,成了商戶必爭之地,還怕沒有賦稅,主管此道的賀餘,還怕沒有功勞?
賀知秋被她說得臉有些紅,她於刺繡一道,的確是天賦異稟,但終究尚是童女,哪裏就能媲美繡樓裏的老師傅。
可是阿姐一日能賺兩貫錢!全部身家隻有十八兩銀子的賀知秋覺得,賀知春說什麽都是對的。而且她說這樣難為情的話時,臉一點都沒有紅。
「總之,你先畫多一些別致的花樣子,都存起來,待咱們的食肆賺大錢了,阿姐給你開繡樓,你隻用畫花樣子,其他的讓繡娘來做。」
賀知秋的眼睛亮晶晶的:「我知道了阿姐。」
兩姐妹飲了湯水,又洗漱完畢之後便一道兒躺進了被窩裏,因著兩人都沒有起夜的習慣,白藕和小荷也都去歇了。
賀知春躺在床上,聞了聞自己的手指,雖然已經淨過手了,可是崔九傷口上的血漬卻好似還在上頭,發出淡淡的腥味。
她都已經決定這輩子要離崔九遠一些了,可是她總歸不能見死不救。她甚至在想,上輩子崔九是不是因為那個姓徐的山匪不能人道了,所以洞房花燭夜才那樣待她……
可若是如此,那個孩童又是從哪裏來的?
賀知春嘆了口氣,撓了撓腦袋,她聽說比幹有七竅玲瓏心,她可能長了個一竅豬心,才完全想不明白人心。
「阿姐,你睡著了麽?你說阿娘和阿奶為何不喜你我?」
過了好一會兒,賀知秋才小聲的問道,她的聲音中充滿了不解與難過。
「一定是因為我們生得太好了,阿娘和阿奶都是女人,自然也有嫉妒之心。」
賀知秋噗嗤一下笑出聲來,扯了扯被子,背過身子去,「阿姐別的都好,就愛一本正經的笑人。」
「你我既不是金銀,又並非牡丹,哪裏就能人見人喜了,大兄便待你極好。再說,還有阿姐我呢。你有這功夫琢磨那些不喜歡你的人在想什麽,還不如吃好喝好睡好,然後畫畫花樣子,待喜歡你的人好。」
大兄賀知書性情陰鬱,也就待賀知秋有個笑臉,大約人與人之間,真的有緣法這麽一說。
賀知秋沒有接話,過了許久,屋中響起了她平穩的呼吸聲。
賀知春勾了勾嘴角,自嘲的笑了笑,這事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她上輩子到死不也還想著弄明白崔九在想什麽麽?
重活一次,她最想要的是阿爹和知秋都好好的,她覺得這也許就是上蒼讓她回到八歲之時的緣故。
嶽州要崛起,需要的是人傑地靈,地靈可以全靠忽悠,譬如說鬧出一個什麽祥瑞之兆,上輩子她可是聽說過數次,長安城那邊又出現鳳凰火雲啊,麒麟金光之類的,還說晉陽公主出世之時,天地霞光萬丈,百官齊歡。
賀知春卻覺著,這些都是忽悠出來的,晉陽公主若真是什麽神光護體,也不至於在十二歲之時,便早夭了。十二歲,那一年知秋也是十二歲早夭了,所以她記得一清二楚的。
然後就是那些茶葉和瓷器,大慶北地多時興白瓷和黃瓷,嶽州的青瓷其實很素淨,頗有格調,尤其是適合烹茶飲茶。可惜沒有什麽文人騷客來吟詩作賦的讚美它,自然是沒有什麽名氣。
文人騷客多在青樓出沒,若是能夠讓那些花娘表演茶道之時,用上嶽州瓷和嶽州茶……
她越想著,便越覺得崔九的叔父,崔使君這個嶽州刺史做得實在是太差了!
若是讓她來做,一定能將嶽州忽悠到全大慶都有名。
賀知春想著,翻來覆去的睡不著,恨不得明日便讓賀餘當上嶽州刺史。再往窗外一看,已經東方魚肚泛白了。
她索性起了身,小荷替她取了衣衫,不敢抬頭看她,還有些戰戰兢兢的,「小娘今日還要奴去買碗糕麽?」
賀知春自己個換了衫,又在銅盆中淨了麵,搖了搖頭,「用不著,我自己個要出去。我的衣衫破了,你替我縫補一番吧。」
小荷雖然也想著出去玩兒,但是顯然賀知春餘威尚在,不敢造次。
清晨的嶽州城中熱鬧非凡,賣碗糕的小販一大早兒便出攤了,街角的牛嬸子磕著瓜子兒與過路的婦人說笑,見到賀知春過來,朝她手中塞了一把瓜子兒,笑道:「阿俏阿俏,你來得正好,昨兒君山的熱鬧,你去瞧了麽?我聽說那北地的小郎君,被山匪給欺負慘了……你阿爹可知道啥?」
這是嶽州人除了吃的第二個愛好,家長裏短。
「冒得什麽事,就是那山匪瞧著他穿得好,又不會說嶽州話,想是個冤大頭,抓了得贖金呢。豈料這次踢到鐵板了。牛嬸子別淨說這個,給我來碗涼粉呀。」
牛嬸見賀知春當真是來幫襯她生意的,瓜子也不磕了,手腳麻利的乘了一碗晶瑩通透的涼粉,又在上頭澆了厚厚地糖水,薑汁兒。
「你阿爹又偷給你錢了?真是個饞嘴的細伢子。如今天還早著呢,吃涼粉太寒,讓牛嬸子給你多放點薑。」先前同牛嬸說笑的婦人見狀,好心提醒道。
賀知春有些無語,敢情她八歲之時,在鄰裏鄉親中就是如此性情?
她聞了聞涼粉的香甜味兒,拿起小勺剛吃了一口,就見一人急匆匆的朝著小河邊走去,賀知春皺了皺眉,那人可不正是她大兄。
</br>
「我的好秋娘,你不是想要阿爹當大官麽?阿姐覺得,這個全靠你了。」
賀知秋下意識的往後縮了縮,「阿姐有話盡管直言。」
「人道餘杭有絲綢,金陵有美人,清河有望族……我嶽州有甚?」
賀知秋愣了愣,不明白賀知春為何突然說這個,「嶽州有青瓷,君山銀針,竹器,刺繡……但都默默無聞……」
「為何無聞?」不待賀知秋回答,賀知春又接著說道:「並非不如,隻是酒香也怕巷子深,世人不知而已。像知秋你繡的花樣子,便雅致又靈動,不輸蘇繡大師,若是你的繡品能夠一舉成名,那嶽州繡不就天下皆知了麽?」
隻要嶽州有了名產,成了商戶必爭之地,還怕沒有賦稅,主管此道的賀餘,還怕沒有功勞?
賀知秋被她說得臉有些紅,她於刺繡一道,的確是天賦異稟,但終究尚是童女,哪裏就能媲美繡樓裏的老師傅。
可是阿姐一日能賺兩貫錢!全部身家隻有十八兩銀子的賀知秋覺得,賀知春說什麽都是對的。而且她說這樣難為情的話時,臉一點都沒有紅。
「總之,你先畫多一些別致的花樣子,都存起來,待咱們的食肆賺大錢了,阿姐給你開繡樓,你隻用畫花樣子,其他的讓繡娘來做。」
賀知秋的眼睛亮晶晶的:「我知道了阿姐。」
兩姐妹飲了湯水,又洗漱完畢之後便一道兒躺進了被窩裏,因著兩人都沒有起夜的習慣,白藕和小荷也都去歇了。
賀知春躺在床上,聞了聞自己的手指,雖然已經淨過手了,可是崔九傷口上的血漬卻好似還在上頭,發出淡淡的腥味。
她都已經決定這輩子要離崔九遠一些了,可是她總歸不能見死不救。她甚至在想,上輩子崔九是不是因為那個姓徐的山匪不能人道了,所以洞房花燭夜才那樣待她……
可若是如此,那個孩童又是從哪裏來的?
賀知春嘆了口氣,撓了撓腦袋,她聽說比幹有七竅玲瓏心,她可能長了個一竅豬心,才完全想不明白人心。
「阿姐,你睡著了麽?你說阿娘和阿奶為何不喜你我?」
過了好一會兒,賀知秋才小聲的問道,她的聲音中充滿了不解與難過。
「一定是因為我們生得太好了,阿娘和阿奶都是女人,自然也有嫉妒之心。」
賀知秋噗嗤一下笑出聲來,扯了扯被子,背過身子去,「阿姐別的都好,就愛一本正經的笑人。」
「你我既不是金銀,又並非牡丹,哪裏就能人見人喜了,大兄便待你極好。再說,還有阿姐我呢。你有這功夫琢磨那些不喜歡你的人在想什麽,還不如吃好喝好睡好,然後畫畫花樣子,待喜歡你的人好。」
大兄賀知書性情陰鬱,也就待賀知秋有個笑臉,大約人與人之間,真的有緣法這麽一說。
賀知秋沒有接話,過了許久,屋中響起了她平穩的呼吸聲。
賀知春勾了勾嘴角,自嘲的笑了笑,這事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她上輩子到死不也還想著弄明白崔九在想什麽麽?
重活一次,她最想要的是阿爹和知秋都好好的,她覺得這也許就是上蒼讓她回到八歲之時的緣故。
嶽州要崛起,需要的是人傑地靈,地靈可以全靠忽悠,譬如說鬧出一個什麽祥瑞之兆,上輩子她可是聽說過數次,長安城那邊又出現鳳凰火雲啊,麒麟金光之類的,還說晉陽公主出世之時,天地霞光萬丈,百官齊歡。
賀知春卻覺著,這些都是忽悠出來的,晉陽公主若真是什麽神光護體,也不至於在十二歲之時,便早夭了。十二歲,那一年知秋也是十二歲早夭了,所以她記得一清二楚的。
然後就是那些茶葉和瓷器,大慶北地多時興白瓷和黃瓷,嶽州的青瓷其實很素淨,頗有格調,尤其是適合烹茶飲茶。可惜沒有什麽文人騷客來吟詩作賦的讚美它,自然是沒有什麽名氣。
文人騷客多在青樓出沒,若是能夠讓那些花娘表演茶道之時,用上嶽州瓷和嶽州茶……
她越想著,便越覺得崔九的叔父,崔使君這個嶽州刺史做得實在是太差了!
若是讓她來做,一定能將嶽州忽悠到全大慶都有名。
賀知春想著,翻來覆去的睡不著,恨不得明日便讓賀餘當上嶽州刺史。再往窗外一看,已經東方魚肚泛白了。
她索性起了身,小荷替她取了衣衫,不敢抬頭看她,還有些戰戰兢兢的,「小娘今日還要奴去買碗糕麽?」
賀知春自己個換了衫,又在銅盆中淨了麵,搖了搖頭,「用不著,我自己個要出去。我的衣衫破了,你替我縫補一番吧。」
小荷雖然也想著出去玩兒,但是顯然賀知春餘威尚在,不敢造次。
清晨的嶽州城中熱鬧非凡,賣碗糕的小販一大早兒便出攤了,街角的牛嬸子磕著瓜子兒與過路的婦人說笑,見到賀知春過來,朝她手中塞了一把瓜子兒,笑道:「阿俏阿俏,你來得正好,昨兒君山的熱鬧,你去瞧了麽?我聽說那北地的小郎君,被山匪給欺負慘了……你阿爹可知道啥?」
這是嶽州人除了吃的第二個愛好,家長裏短。
「冒得什麽事,就是那山匪瞧著他穿得好,又不會說嶽州話,想是個冤大頭,抓了得贖金呢。豈料這次踢到鐵板了。牛嬸子別淨說這個,給我來碗涼粉呀。」
牛嬸見賀知春當真是來幫襯她生意的,瓜子也不磕了,手腳麻利的乘了一碗晶瑩通透的涼粉,又在上頭澆了厚厚地糖水,薑汁兒。
「你阿爹又偷給你錢了?真是個饞嘴的細伢子。如今天還早著呢,吃涼粉太寒,讓牛嬸子給你多放點薑。」先前同牛嬸說笑的婦人見狀,好心提醒道。
賀知春有些無語,敢情她八歲之時,在鄰裏鄉親中就是如此性情?
她聞了聞涼粉的香甜味兒,拿起小勺剛吃了一口,就見一人急匆匆的朝著小河邊走去,賀知春皺了皺眉,那人可不正是她大兄。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