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這既不能產生經濟價值,也不能馬上就看到研究成果,所以國內的那項1400億夏元的大型粒子對撞機並沒有被批準建造。


    其一,建造大對撞機,燈國有痛苦的經驗,這項經驗使大家普遍認為造大對撞機是進無底洞,楊振寧認為我們建造超大對撞機的預算不可能少於200億夏元,總投資會超1000億。


    其二,我們仍然隻是一個發展中國家,建造超大對撞機,費用奇大,對解決燃眉問題不利。


    其三,建造超大對撞機必將大大擠壓其他基礎科學的經費。


    其四,多數物理學家,包括楊振寧在內,認為超對稱粒子的存在隻是一個猜想,沒有任何實驗根據,希望用極大對撞機發現此猜想中的粒子更隻是猜想加猜想。


    其五,七十年來高能物理的大成就對人類生活有沒有實在好處呢?楊振寧的答案是“沒有”,至少未來三十、五十年內不會有。


    其六,建造超大對撞機,其設計以及建成後的運轉與分析,必將由90%的非大夏人來主導,如果因此能得到諾貝爾獎,獲獎者一定不是大夏人。


    最後一點,楊振寧認為,不建超大對撞機,高能物理仍然有其他方向值得探索,比如尋找新加速器原理,比如尋找美妙的幾何結構,如弦理論所研究的那種。


    與其投入這麽多資金建造粒子對撞機,倒不如將這筆錢投入其他的基礎科學研究,以及改善民生,


    所以在反對派的反對浪潮之下,粒子對撞機的項目直接被擱置了。


    然而秦鋒卻是認為,如果建造了大型粒子對撞機,定然會使量子場論和弦論的興起,使得數學煥然一新。


    如果我們這個時候建設巨型對撞機,將有希望促進數學、物理和加速器的發展相互融合,帶動各個學科和人類文明的更新。


    基礎物理發展到現在,還是需要對撞機來探索可能的發現,而且如果有發現,意義相當重大,投資對撞機,可以帶動科學產業的發展。


    而對撞機裏麵涉及很多技術,都算是高精尖,我們要是成功的話,那整個科學水平就是提高了一個檔次,可以說是民族複興標誌。


    過去的幾十年裏,諾貝爾物理學獎的三分之二,都誕生在粒子物理標準模型之下,在該領域的研究依舊有機會觸摸諾獎。


    高能所依托的帝都正負電子對撞機(bepc)難以達到未來的研究需求,如果我們不建造大型環形粒子對撞機(cepc),那麽在該領域幾乎是零競爭力。


    別看人類現在的社會多發達,高科技層出不窮,但是目前而言,人類的基礎物理依舊沒有什麽太大的突破。


    如今的物理學基礎研究是一潭死水,一個又一個實驗返回的是毫無意義的結果,沒有新的粒子,沒有新的維度;沒有新的對稱性。


    從本質上說,近一百年來,我們的基礎物理學沒有取得任何實質性的突破,科技的發展都是建立在一百年前的基礎理論之上,而物理學各領域的進步,全是對之前基礎物理學的完善和補充。


    又比如在科學技術中,現在的航天推進器,本質上還是二戰時期,科學家馮·布勞恩發明的v2火箭的改進。


    計算機的本質,還是上世紀三十年代,數學家圖靈設計的圖靈機,能量的獲取,還主要靠化石燃料。


    所以基礎物理的突破是必須的。


    別看秦鋒的係統裏什麽都有,什麽玩意都可以兌換,但是這必須居安思危才是。


    秦鋒不止一次的做過最壞的假設,萬一有哪一天,係統突然莫名其妙的消失了怎麽辦?萬一自己一個不小心掛了怎麽辦?


    人類科技的發展和進步,從來都不隻是靠著一個人的,而是要靠著所有人的努力,靠著整個產業鏈的升級和創造。


    地球少了誰都一樣會轉,但是人類文明的發展速度,會因此而受到很大的限製,所以留一手是必須的。


    所以秦鋒基本上有了聲望值,要麽就是存起來,要麽就是馬上兌換幹淨,兌換出來的技術就將其輸入到電腦中保存。


    秦鋒也覺得自己是多疑,或者是多慮了,但是不管怎麽說,萬事留一手,是非常有必要的事情。


    既然大夏皇室不批準使用公費建造粒子對撞機,那麽秦鋒出這筆錢不就好了,到時候建成了誰也不敢多嘴。


    又不是花的你的錢,瞎比比也莫得什麽用。


    而秦鋒的大型粒子對撞機,隨時可以改造成“超高能量中性子射束係統”。


    隨時可以粒子對撞機,做成可以讓加速後的高能質子流從電子發射極獲取電子、變為接近真空光速的氫原子射束、從一係列永備掩體朝任何方向噴出的構造。


    用這種方法射出的中性射束不受磁場的影響,速度接近空氣裏的光速,每個脈衝攜帶的動能可超過1g焦耳,能把大量脈衝在極短時間內連續投射到同一位置。


    沒有任何已知兵器能承受這種照射,這玩意改裝一下,比能量步槍和天基武器還猛,而且這對它的科研能力不會有絲毫減損。


    作為性能測試,維護效果檢查,戰力保持和日常訓練的一部分,各種科學實驗都可以如常進行。


    所以到時候,就算什麽新物理也整不出來,這也是超越了莫斯科的反導核導彈群的可畏的防禦係統,在它退役之前都能讓敵對國家的導彈專家掉頭發。


    這玩意,就是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伽馬射線“鎮魂曲”的雛形啊。


    否則的話,秦鋒也不會花費兩千億去搞什麽粒子對撞機。


    若是這兩千億的預算砸下去所建造的粒子對撞機,不說在全球範圍內數一數二,稱其為頂尖序列也毫不為過。


    而且大型粒子對撞機這玩意,目前而言是國內沒有,國外養不起的尷尬情況。


    尤其是一些研究高能物理的物理學家和研究團隊,申請的時間甚至都排到了一年開外,等項目審批了黃花菜都涼了。


    而且大型粒子對撞機,是不可能那麽快的出研究成果的,按照正常的研究進度,推出一個理論猜想,再到驗證,發表,試運行,大規模使用,若是這個過程慢一些的話,上百年的時間都不是什麽稀奇的事情。


    畢竟這玩意是理論物理,也就是高中大學書上的各種公理定律,比如第一第二第三熱力學定律,萬有引力定律,相對論,量子理論等。


    現有的人類科技水平,連這些理論物理的知識都未曾吃透,談何花費大量的資金去搞其他的呢?


    而秦鋒的初步目標,就是利用大型粒子對撞機這個噱頭,吸引大批相關行業的物理學家前來遠征科技。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星球科技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萌主天下無敵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萌主天下無敵並收藏星球科技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