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你當主動出擊!(求訂閱)


    秦落衡在心中暗歎一聲。


    華阜的意思很明確,秦始皇是想畢其功於一役,將匈奴集中徹底消滅,至少要換來邊境數十年無患,但這談何容易?


    曆史上的秦朝就沒做到。


    蒙恬驅逐匈奴上千裏,但草原大漠太大了,匈奴遠逃後,秦軍後勤補給供應不上,秦軍有心追趕,也實在是鞭長莫及,隻能眼睜睜看著匈奴揚長而去,等到匈奴恢複一定元氣,便再次卷入重來。


    隻不過相對以往要溫順不少,不敢太肆意的觸大秦黴頭,但遊牧民族終究是飲血食肉的,他們終有一日會再次挑釁。


    曆史上的大秦顯然也意識到了這點。


    開始興建長城。


    但大秦的北疆太過綿長,就算有燕趙遺留下來的舊長城,想要全部貫連,耗費的民力也是海量。


    耗民過剩!


    現在朝中恐不止華阜一人,隻怕其他將領也認為能打服匈奴,但秦落衡心中很清楚,匈奴跟以往不一樣了。


    秦一統天下時。


    匈奴則趁勢統一了大漠草原。


    兩者實力都是爆發性增長,若非蒙恬了得,北伐一戰其實遠不會如曆史上那麽輕鬆。


    大秦想一勞永逸,實在有些托大。


    這注定是一場持久戰,除非大秦的戰力完全碾壓,壓到匈奴各部隻敢載歌載舞,但眼下明顯是不現實的。


    至於百越。


    百越軍的確已不堪一擊,但百越難勝的不是人,而是環境,百越對大秦而言是一處泥潭,若是真的陷入,短時間會很難掙脫。


    大量兵力牽扯在南北兩地,朝堂對六地的掌控力無疑會大減。


    這個代價,在秦落衡看來,有些太大了。


    不過他也清楚華阜等人的想法,現在六地處於朝廷控製之下,危險係數遠沒有一統北方的匈奴強。


    無論怎麽看。


    匈奴都是大秦的心腹之患。


    秦落衡閉口。


    他已經清楚了華阜的態度,也清楚了朝堂的想法,自然不會選擇在這上麵多言。


    華阜也不欲多說,轉頭提起另一件事。


    他說道:


    “秦公子,應該聽說了一件事,朝廷正在大幅更新。”


    秦落衡點頭道:“確有耳聞。”


    華阜沉聲道:“秦公子現為大秦博士,而大秦立國之初,便給與了博士諸多權利,其中一項便是參政議政,秦公子理應去上朝,至少也要去博士學宮。”


    秦落衡麵露愕然。


    苦笑道:


    “我就一稚子,那配得上博士官職?我很清楚自己的能力,真去了博士學宮,隻會讓人貽笑大方。”


    “華禦史,你就不要笑話我了。”


    華阜一臉認真道:


    “我可不會跟你說笑。”


    “你是陛下親口授予的大秦博士,那就代表了陛下的認可,而且伱以往的所作所為,完全符合博士的資格,既然如此,何必這麽妄自菲薄?”


    “你就該去!”


    “尤其現在朝堂大動,你就更該去朝中露麵。”


    “這次朝堂大動,會提拔不少地方官吏,這些人能入陛下眼,能力都很是不凡,你跟他們提前認識,互相間打下交代,對你今後是大有裨益的。”


    “你不該浪費這大好時機。”


    聞言。


    秦落衡越發不解了。


    他這博士官職,本就是夏無且為救自己弄來的,當初在自己的殺人案破案後,他其實就已經被麵樂觀,隻是誰也沒想到,黃府私下竟犯了這麽多罪,以至於他又被莫名其妙得恢複了官職。


    但他自己知道自己的情況。


    他這官職得來不正!


    他哪有這麽厚的臉皮去真當博士,而且博士學宮的諸人,很明顯清楚這點,因而就沒有理會過自己的博士。


    而且


    他已經上呈了辭官信。


    秦落衡拱手道:


    “華禦史有所不知。”


    “我已於數天前,呈上了辭官書,估計用不了多久,便會被準許辭官,這博士官職,實在受之有愧,我哪敢真去當啊?”


    “再則。”


    “法者,天下之程式也,萬世之儀表也。”


    “吏者,民之所懸命也!”


    “我這官職本就來的不正,完全是情急之下所獲,也並未完全符合律令,我又豈能堂而皇之的據之?”


    “我的確會些醫術,但隻通一點皮毛。”


    “根本不足以登上大雅之堂,更何談成為醫家醫首?我的誌向並不在行醫救人,我若真去當了醫家博士,那不僅與我自身追求相悖,更是對醫者的不尊重。”


    “此舉萬不可行。”


    華阜目光深沉的看了秦落衡幾眼,搖頭道:“你的誌向的確不該止步於一個博士,你應當著眼的更高遠。”


    “你這博士是陛下親授的。”


    “既然官府那邊的令書沒有下來,那麽你就依舊是大秦博士,就理應履行大秦博士的職責。”


    “朝堂你遲早有天會步入的。”


    “時間早晚罷了。”


    “博士隻是你眼下的官職,並不能決定你的未來。”


    秦落衡道:“華禦史,我隻是普通的民戶籍,按正常情況,我至多也就能為吏,博士已經是官了。”


    “我眼下的確德不配位。”


    華阜冷笑道:


    “你現在是普通民戶籍。”


    “但不意味你永遠是民戶籍,早晚有一天你的戶籍會變。”


    “我其實大致猜到了你的心思,你數月前,接連犯錯,因而讓你有些擔驚受怕,以至有些退縮不前,也不敢再那麽狂妄自大,這其實並無問題。”


    “但你不該如此。”


    “大丈夫行於世,誰敢保證不犯錯?”


    “改之即可!”


    “但銳意進取之心不可磨滅,你連一個博士官職都不敢勝任,這讓人怎麽能信服?又有誰敢高看你?”


    “大秦以軍功服人,一切以人頭論之。”


    “若是在戰場上,你自己不去拚殺,難道還妄想敵人把腦袋伸過來,讓你白白的砍?這不可能的。”


    “遇事要主動出擊。”


    “要爭!!!”


    “自己都不主動,談何讓人尊敬?”


    “你覺得自己配不上博士官職,但你若是不能服眾,諸醫生會同意你為醫家博士?”


    “你把自己看的太淺薄了。”


    “現在不是你配不上博士官職,而是這博士官職配不上你。”


    “有的事要自己上手才知道合不合適。”


    “像是蒙家那兩小子,現在一個為北伐主將,一個為少府尚書令,他們也就三十出頭,當初為郎官處理政務時,不一樣手忙腳亂,但現在都能獨當一麵了。”


    “博士在朝中隻是個旁觀者,你有什麽不能勝任的?”


    “你啊,就是想太多了!”


    聞言。


    秦落衡麵色微變。


    隨即恭敬的朝華阜行了一禮。


    說道:


    “多謝華禦史開導。”


    華阜搖搖頭。


    他覺得秦落衡還是沒聽明白。


    華阜欲言又止,略一沉思,還是想再說幾句。


    他現在已經沒有官職在身,有些話卻是可以說開一點,尤其是朝廷形勢變化很快,現在長公子遠在楚地,這是秦落衡少有的機會。


    他不想秦落衡浪費這大好機會。


    華聿見狀,連忙開口道:“阿翁隻是不想秦公子舉步不前,並沒有責怪之意,隻是說話有些急躁了,阿翁這次之所以被免官,其實是因為我兄長要回來了。”


    “阿翁情緒激動之下,不免有些言語無忌。”


    聞言。


    華阜也當即驚醒。


    他才被免官,若是剛才說漏了嘴,讓陛下得知,恐怕華寄回朝的事又會生出變數,他不由嚇出一身冷汗。


    華阜麵色略顯僵硬的點點頭。


    找補道:


    “華聿說的沒錯。”


    “我的長子華寄要回來了。”


    “剛才一時說話口無遮掩了,還請秦公子見諒。”


    說到‘華寄’時,華阜刻意咬重了字音,想看看秦落衡的反應。


    不過秦落衡根本沒聽出來,自然沒有表露任何情緒波動,這讓華阜心中不由暗歎口氣。


    秦落衡拱手道:“華禦史字字珠璣,句句肺腑,也全是為我秦落衡著想,我秦落衡又豈是分不清好歹之人?”


    “華禦史你多慮了。”


    “我也在此恭喜華禦史了。”


    華阜輕歎口氣,說道:“唉,都快十年沒見了,我那孫子都快成年了,眨眼間,竟已十年了。”


    華阜搖搖頭,隨即臉上又浮現出笑意,說道:“不管怎麽說,也算是一家團聚了,等華寄回來,我自當親自引薦你們見麵,他對於你這樣的青年才俊,可是十分推崇。”


    “你們之間應有不少話說。”


    秦落衡作揖道:“那就恭敬不如從命了。”


    簡單又聊了幾句,秦落衡便起身告辭了,華阜也沒有挽留,等到秦落衡走遠,才幽幽的歎了口氣,說道:“唉,十公子的心性還是太過淳樸了,若是換做其他人,豈會白白舍棄這大好機會?”


    華聿搖頭道:“阿翁,你有些操之過急了,十公子還沒有恢複身份,你讓他上朝,他必然會看到陛下,到時,陛下所做之事,豈不是露了餡?”


    “還有兄長之事,你說的太明顯了。”


    “秦公子是明慧之人,哪裏聽不出其中意味,隻不過,十年未曾見麵,哪那麽容易憶起,等日後他們相見,自然就回憶起了,阿翁,你最近太急了。”


    華阜沉聲道:


    “事關大秦未來,我豈能不急?”


    “陛下的心思,誰也不知道,若是陛下真對十公子前段時間的所作所為不滿,那豈不是還要繼續冷落十公子,這如何得行?既然陛下不願,那我便把這事給挑明。”


    “有的事。”


    “必須要有人出頭!!!”


    </a></a></p>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漢,達咩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冥狄z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冥狄z並收藏大漢,達咩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