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棉花糖小說網.mianhuatang.info】,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下午一點剛過,馮承乾收到了主力編隊發來的電報。
在西北方向上,主力編隊在偵察編隊的協助下,經過四個小時的苦戰,擊潰了大艦隊的主力編隊,擊沉英國戰列艦五艘、擊傷擊毀六艘,另外還擊沉、擊毀與俘獲其他戰艦十二艘的重大戰果。
當然,主力編隊也付出了較大的代價,兩艘戰列艦戰沉,三艘遭到重創。
此外,偵察編隊裏的“奧古斯塔皇後”號與“卡爾親王”號在追擊英艦的時候,也遭到了重創。所幸的是,隨行的輕巡洋艦拚死掩護,其中三艘輕巡洋艦替兩艘戰列巡洋艦擋住了英國輕巡洋艦射出的魚雷,才使得兩艘戰列巡洋艦沒有被擊沉。最終,這兩艘戰列巡洋艦都回到了威廉港。
權衡利弊之後,馮承乾在一點半下達了撤退命令。
雖然公海艦隊還能打,但是已經沒有必要打下去了。大艦隊已有十艘主力艦被擊沉(當時馮承乾並不知道“馬來亞”號也會沉沒),另外七艘都遭到重創,等於喪失了戰鬥力,而美國大西洋艦隊隻有六艘戰列艦,根本不是公海艦隊的對手。更重要的是,公海艦隊裏最能打的四艘戰列艦都耗光了彈藥。此外,在經過了數日高速航行後,公海艦隊的所有戰艦都需要補充燃油。
這個時候,馮承乾最應該做的,就是婁廾交戰海域,去與補給船隻會合。
此外,他還得安排那些在戰鬥中遭到重創的主力艦返回威廉港。
至於是否去找大西洋艦隊決戰,那是後麵才需要考慮的事情。
事實上,也沒有什麽好考慮的。
雖然帝國海軍解決了在大海上補充燃油的技術難題,但是沒有解決補充彈藥、特別是戰列艦主炮彈藥的難題。要知道,戰列艦主炮穿甲彈重達數百公斤,而且在轉移的時候極其危險,以當時的技術手段,根本無法在航行途中進行補給,至少需要讓戰艦鐺泊,也就需要合適的鐺泊地點。
顯然,在戰場附近,沒有合適的地點讓公海艦隊鐺泊。
馮承乾暫時沒有下達返航命令,主要就是還不清楚大西洋艦隊的動向。如果大西洋艦隊仍然打算前往英國,他也不會放棄這個機會。要知道,至少在他手裏,主力編隊還有七艘戰列艦能夠作戰。此外,三艘“德夫林格”級戰列巡洋艦上還有一些彈藥,並沒有完全喪失戰鬥力。
更重要的是,大西洋艦隊的目的地是英國,而公海艦隊此次出海作戰,就是為了打垮英國皇家海軍。雖然大西洋艦隊隻有六艘主力艦,與大艦隊殘餘戰艦合起來,也沒有超過公海艦隊,但是大西洋艦隊在到達英國之後,相當於給絕望中的英國人帶來了一線希望,也就讓英國上下有了繼續抵抗的信心與決心。
從戰略上講,阻止大西洋艦隊前往英國比什麽都重要。
正是如此,馮承乾才想到,如果大西洋艦隊繼續前進,就算再艱難,他也得在英國附近再打一仗。
也許,公海艦隊會為此付出沉重的代價,但是收獲將更加巨大。
所幸的是,馮承乾的擔憂沒有變成現實。
傍晚,馮承乾收到了由希佩爾發來的電報,一艘在北大西洋中部活動的潛艇,發現了大西洋艦隊。隻是,大西洋艦隊沒有向東航行,而是在向西航行,且目的地很有可能是大西洋艦隊的母港。
大西洋艦隊返航了!?
馮承乾有點不大相信,也不用急著相信。
次日,也就是四月二十九日清晨,希佩爾發來了第二封電報。根據前一艘潛艇提供的信息,另外一艘潛艇再次發現了大西洋艦隊,並且確定大西洋艦隊在駛往切薩皮克灣,也就是大西洋艦隊的基地。
當天下午,帝國海軍的諜報人員證尖了這份情報。
英國皇家海軍已經收到了美國海軍的通報,因為大艦隊被擊潰,公海艦隊依然在北大西洋上活動,所以大西洋艦隊將暫緩前往英國,正在返回諾福克海軍基地,待情況明了之後再決定是否前往英國。
顯然,美國海軍在最為關鍵的時候,拋棄了英國皇家海軍,也拋棄了英國。
收到消息的時候,公海艦隊已經完成了燃油補給,受損嚴重的戰艦已在輕巡洋艦與破交艦的陪同下,先行踏上了返航的旅途。
夜間,馮承乾再次讓希佩爾確認情報之後,下達了返航命令。
到此,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最後一場大規模海戰、準確的說是主力艦與主力艦之間的海戰宣告結束。
雖然英國皇家海草沒有全軍覆沒,大艦隊依然有幾艘可以出海作戰的主力艦,但是已經完全喪失了出海作戰的信心。更、加沒有出海作戰的理由。既然明知道打不過公海艦隊,為什麽還要出海送死呢?
消息傳回帝國,最興奮的莫過於德皇。
四月三十日,德皇一大早就頒布詔書,晉升馮承乾為帝國海軍大元帥,冊封為“東方親王”。這次,德皇沒有跟皇後等皇室成員商量,也沒有這個必要,因為在這個時候,皇室中心情最沉重的就是皇後。
別忘了,維多利亞皇後在的娘家就是英國。
雖然歐洲的皇室關係非常特殊,而且與國家之間的關係沒有直接聯係,比如希臘國王就是德皇的女婿,卻並沒有因為這個身份而加入軸心國陣營,又比如沙皇是德皇的外甥,也同樣成了德皇的死對頭,但是有一點不可否認,即帝國皇後與英國的關係非同一般,她是英國國王的長姐。
英國即將戰敗,皇後的心情肯定好不到哪裏去。
從根本上講,擊敗英國的不是帝國陸軍,是帝國海軍,而馮承乾不但是帝國海軍的締造者,還率領帝國海軍打贏了最為關鍵的幾場海戰,把英國皇家海軍推下了神壇,也從英國手裏奪走了製海權。
沒有製海權,也就沒有日不落帝國。
說得直接一點,正是馮承乾數十年的努力,一手葬送了大英帝國,讓這個昔日強大到不可一世的國家淪落為戰敗國。
大艦隊一敗塗地之後,英國隻剩下了一條出路:求和。
五月八日,公海艦隊回到威廉港。
這一天,德皇親自來到威廉港,迎接凱旋歸來的公海艦隊,以及為帝國強大而血戰海疆的帝國海軍將士。
此外,還有一件重要的事情。
德皇將在這裏,準確的說,將在凱旋歸來的“拜仁”號戰列艦、
也就是公海艦隊的旗艦上接待英國特使。
把接待英國特使的地點安排在一艘戰艦上,而且是公海艦隊的旗艦上,意義非凡。
顯然,德皇是想借此機會,用行動告訴英國特使,英國已經丟掉了製海權,德意誌第二帝國成為了新的海洋霸主。
戰艦靠上碼頭後,馮承乾才知道德皇有這個安排。
當然,他來不及為即將進行的談判做準備。所幸,德皇也沒有讓他做準備,而是想讓英國特使親眼目的帝國海軍將士血戰而歸的風采,給英國特使留下更加深刻的影響,更間接告訴英國特使,如果英國不肯投降、或者是接出帝國開出的停戰條件,那麽這支強悍的海軍隊伍將再次出海,用炮火把終結已經持續了兩百多年的神話,讓依靠堅船利炮打開他國國門的英國在堅船利炮下灰飛煙滅。
當然,這是一場談判,而且是一場非常重要的談判。
原因很簡單,奧匈帝國已經瓦解成了數個小國,奧斯曼帝國也已爆發內亂,眾多阿拉伯國家紛紛宣布**。雖然帝國打贏了這場歐洲曆史上規模最大的戰爭,但是也付出了極為慘重的代價。繼續打下去,除了英國必然嚐到戰敗的苦果,帝國也很有可能緊步俄國、奧匈帝國與奧斯曼帝國的後塵。已經有三個古老的帝國在這場戰爭中煙消雲散,德皇顯然不想讓德意誌第二帝國成為第四個。
英國需要和平,帝國也需要和平。
隻是,英國更加急切的需要和平,不然不會派特使來到帝國,在百般羞辱的情況下到一艘帝國戰艦上進行首次談判。
這一點,德皇與馮承乾都非常清楚。
美國背信棄義,英國已經無藥可救,別說繼續打下去,哪怕帝國什麽都不做,隻繼續保持高強度封鎖,英國就將在兩到三個月內出現大規模饑荒,到時候,每一個英國人首先考慮的都是如何填飽肚皮。
問題是,要在兩到三個月內完成停戰談判,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要知道,哪怕是戰敗的俄國與法國,都huā了半年多,才與帝國正式簽署停戰協議,而英國還沒有完全戰敗。
那麽,有什麽辦法可以讓這場戰爭在兩到三個月內結束呢?
這不僅僅是英國特使麵臨的問題,也是德皇麵臨的問題。要知道,對帝國來說,戰爭越早結束,獲益就越大。
事實上,這也正是德皇專程來到威廉港的一個主要原因。
在與英國特使進行麵對麵的會談之前,德皇非常希望得到一個人的意見,這就是馮承乾對這場戰爭的看法。!。
下午一點剛過,馮承乾收到了主力編隊發來的電報。
在西北方向上,主力編隊在偵察編隊的協助下,經過四個小時的苦戰,擊潰了大艦隊的主力編隊,擊沉英國戰列艦五艘、擊傷擊毀六艘,另外還擊沉、擊毀與俘獲其他戰艦十二艘的重大戰果。
當然,主力編隊也付出了較大的代價,兩艘戰列艦戰沉,三艘遭到重創。
此外,偵察編隊裏的“奧古斯塔皇後”號與“卡爾親王”號在追擊英艦的時候,也遭到了重創。所幸的是,隨行的輕巡洋艦拚死掩護,其中三艘輕巡洋艦替兩艘戰列巡洋艦擋住了英國輕巡洋艦射出的魚雷,才使得兩艘戰列巡洋艦沒有被擊沉。最終,這兩艘戰列巡洋艦都回到了威廉港。
權衡利弊之後,馮承乾在一點半下達了撤退命令。
雖然公海艦隊還能打,但是已經沒有必要打下去了。大艦隊已有十艘主力艦被擊沉(當時馮承乾並不知道“馬來亞”號也會沉沒),另外七艘都遭到重創,等於喪失了戰鬥力,而美國大西洋艦隊隻有六艘戰列艦,根本不是公海艦隊的對手。更重要的是,公海艦隊裏最能打的四艘戰列艦都耗光了彈藥。此外,在經過了數日高速航行後,公海艦隊的所有戰艦都需要補充燃油。
這個時候,馮承乾最應該做的,就是婁廾交戰海域,去與補給船隻會合。
此外,他還得安排那些在戰鬥中遭到重創的主力艦返回威廉港。
至於是否去找大西洋艦隊決戰,那是後麵才需要考慮的事情。
事實上,也沒有什麽好考慮的。
雖然帝國海軍解決了在大海上補充燃油的技術難題,但是沒有解決補充彈藥、特別是戰列艦主炮彈藥的難題。要知道,戰列艦主炮穿甲彈重達數百公斤,而且在轉移的時候極其危險,以當時的技術手段,根本無法在航行途中進行補給,至少需要讓戰艦鐺泊,也就需要合適的鐺泊地點。
顯然,在戰場附近,沒有合適的地點讓公海艦隊鐺泊。
馮承乾暫時沒有下達返航命令,主要就是還不清楚大西洋艦隊的動向。如果大西洋艦隊仍然打算前往英國,他也不會放棄這個機會。要知道,至少在他手裏,主力編隊還有七艘戰列艦能夠作戰。此外,三艘“德夫林格”級戰列巡洋艦上還有一些彈藥,並沒有完全喪失戰鬥力。
更重要的是,大西洋艦隊的目的地是英國,而公海艦隊此次出海作戰,就是為了打垮英國皇家海軍。雖然大西洋艦隊隻有六艘主力艦,與大艦隊殘餘戰艦合起來,也沒有超過公海艦隊,但是大西洋艦隊在到達英國之後,相當於給絕望中的英國人帶來了一線希望,也就讓英國上下有了繼續抵抗的信心與決心。
從戰略上講,阻止大西洋艦隊前往英國比什麽都重要。
正是如此,馮承乾才想到,如果大西洋艦隊繼續前進,就算再艱難,他也得在英國附近再打一仗。
也許,公海艦隊會為此付出沉重的代價,但是收獲將更加巨大。
所幸的是,馮承乾的擔憂沒有變成現實。
傍晚,馮承乾收到了由希佩爾發來的電報,一艘在北大西洋中部活動的潛艇,發現了大西洋艦隊。隻是,大西洋艦隊沒有向東航行,而是在向西航行,且目的地很有可能是大西洋艦隊的母港。
大西洋艦隊返航了!?
馮承乾有點不大相信,也不用急著相信。
次日,也就是四月二十九日清晨,希佩爾發來了第二封電報。根據前一艘潛艇提供的信息,另外一艘潛艇再次發現了大西洋艦隊,並且確定大西洋艦隊在駛往切薩皮克灣,也就是大西洋艦隊的基地。
當天下午,帝國海軍的諜報人員證尖了這份情報。
英國皇家海軍已經收到了美國海軍的通報,因為大艦隊被擊潰,公海艦隊依然在北大西洋上活動,所以大西洋艦隊將暫緩前往英國,正在返回諾福克海軍基地,待情況明了之後再決定是否前往英國。
顯然,美國海軍在最為關鍵的時候,拋棄了英國皇家海軍,也拋棄了英國。
收到消息的時候,公海艦隊已經完成了燃油補給,受損嚴重的戰艦已在輕巡洋艦與破交艦的陪同下,先行踏上了返航的旅途。
夜間,馮承乾再次讓希佩爾確認情報之後,下達了返航命令。
到此,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最後一場大規模海戰、準確的說是主力艦與主力艦之間的海戰宣告結束。
雖然英國皇家海草沒有全軍覆沒,大艦隊依然有幾艘可以出海作戰的主力艦,但是已經完全喪失了出海作戰的信心。更、加沒有出海作戰的理由。既然明知道打不過公海艦隊,為什麽還要出海送死呢?
消息傳回帝國,最興奮的莫過於德皇。
四月三十日,德皇一大早就頒布詔書,晉升馮承乾為帝國海軍大元帥,冊封為“東方親王”。這次,德皇沒有跟皇後等皇室成員商量,也沒有這個必要,因為在這個時候,皇室中心情最沉重的就是皇後。
別忘了,維多利亞皇後在的娘家就是英國。
雖然歐洲的皇室關係非常特殊,而且與國家之間的關係沒有直接聯係,比如希臘國王就是德皇的女婿,卻並沒有因為這個身份而加入軸心國陣營,又比如沙皇是德皇的外甥,也同樣成了德皇的死對頭,但是有一點不可否認,即帝國皇後與英國的關係非同一般,她是英國國王的長姐。
英國即將戰敗,皇後的心情肯定好不到哪裏去。
從根本上講,擊敗英國的不是帝國陸軍,是帝國海軍,而馮承乾不但是帝國海軍的締造者,還率領帝國海軍打贏了最為關鍵的幾場海戰,把英國皇家海軍推下了神壇,也從英國手裏奪走了製海權。
沒有製海權,也就沒有日不落帝國。
說得直接一點,正是馮承乾數十年的努力,一手葬送了大英帝國,讓這個昔日強大到不可一世的國家淪落為戰敗國。
大艦隊一敗塗地之後,英國隻剩下了一條出路:求和。
五月八日,公海艦隊回到威廉港。
這一天,德皇親自來到威廉港,迎接凱旋歸來的公海艦隊,以及為帝國強大而血戰海疆的帝國海軍將士。
此外,還有一件重要的事情。
德皇將在這裏,準確的說,將在凱旋歸來的“拜仁”號戰列艦、
也就是公海艦隊的旗艦上接待英國特使。
把接待英國特使的地點安排在一艘戰艦上,而且是公海艦隊的旗艦上,意義非凡。
顯然,德皇是想借此機會,用行動告訴英國特使,英國已經丟掉了製海權,德意誌第二帝國成為了新的海洋霸主。
戰艦靠上碼頭後,馮承乾才知道德皇有這個安排。
當然,他來不及為即將進行的談判做準備。所幸,德皇也沒有讓他做準備,而是想讓英國特使親眼目的帝國海軍將士血戰而歸的風采,給英國特使留下更加深刻的影響,更間接告訴英國特使,如果英國不肯投降、或者是接出帝國開出的停戰條件,那麽這支強悍的海軍隊伍將再次出海,用炮火把終結已經持續了兩百多年的神話,讓依靠堅船利炮打開他國國門的英國在堅船利炮下灰飛煙滅。
當然,這是一場談判,而且是一場非常重要的談判。
原因很簡單,奧匈帝國已經瓦解成了數個小國,奧斯曼帝國也已爆發內亂,眾多阿拉伯國家紛紛宣布**。雖然帝國打贏了這場歐洲曆史上規模最大的戰爭,但是也付出了極為慘重的代價。繼續打下去,除了英國必然嚐到戰敗的苦果,帝國也很有可能緊步俄國、奧匈帝國與奧斯曼帝國的後塵。已經有三個古老的帝國在這場戰爭中煙消雲散,德皇顯然不想讓德意誌第二帝國成為第四個。
英國需要和平,帝國也需要和平。
隻是,英國更加急切的需要和平,不然不會派特使來到帝國,在百般羞辱的情況下到一艘帝國戰艦上進行首次談判。
這一點,德皇與馮承乾都非常清楚。
美國背信棄義,英國已經無藥可救,別說繼續打下去,哪怕帝國什麽都不做,隻繼續保持高強度封鎖,英國就將在兩到三個月內出現大規模饑荒,到時候,每一個英國人首先考慮的都是如何填飽肚皮。
問題是,要在兩到三個月內完成停戰談判,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要知道,哪怕是戰敗的俄國與法國,都huā了半年多,才與帝國正式簽署停戰協議,而英國還沒有完全戰敗。
那麽,有什麽辦法可以讓這場戰爭在兩到三個月內結束呢?
這不僅僅是英國特使麵臨的問題,也是德皇麵臨的問題。要知道,對帝國來說,戰爭越早結束,獲益就越大。
事實上,這也正是德皇專程來到威廉港的一個主要原因。
在與英國特使進行麵對麵的會談之前,德皇非常希望得到一個人的意見,這就是馮承乾對這場戰爭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