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電視台的人和李紅萍, 以及一起來的幾個退伍兵都安排在了招待所後,蘇錦繡才上了車,跟著一起往軍區家屬院的方向去了。
一路上,圓圓賴在蘇錦繡懷裏, 嘰嘰喳喳的說著這些日子的見聞。
“爸爸說, 等有空了帶我去省城玩, 太奶奶說她不去,腿腳受不了。”
圓圓扒拉著蘇錦繡的手指, 聲音清脆, 語言也很生動有趣:“要是有那種小推車就好了,我可以推著太奶奶一起去玩。”
他小時候跟著大院裏的軍嫂去周圍村子裏買過東西, 看見過那種獨輪小車, 經常看見男人推著,一邊坐著老人, 一邊坐著孩子, 頂上還放著麻袋,非常方便,也特別適合這邊的地形。
“就算有那種車你也推不動呀。”江珊揉了揉圓圓的頭發。
圓圓將臉埋在蘇錦繡的懷裏:“那讓爸爸推。”
蘇錦繡頓時抱著圓圓笑個不停。
等到了軍屬大院, 車子一進門, 就看見和兩個老太太站在門衛處的沈燕。
車子停下, 蘇錦繡連忙抱著圓圓下了車:“奶奶。”
“欸——繡兒啊, 你可總算來了。”
沈燕立刻扔下其他兩個老太太,小跑著就過來了, 蘇錦繡也連忙加快了腳步:“奶奶慢慢走,別跑。”
都多大年紀了,還不服老。
沈燕聽話的慢下腳步。
蘇錦繡倒是加快了步伐,跑過去一把抱住沈燕:“奶奶, 我好想你。”
“哎呀,我又不是不回去了,有啥可想的喲。”沈燕高興的拉著蘇錦繡的手,帶著去顯擺給自己新認識的老姐妹看:“這是我二孫媳婦……嘴甜著呢,就會哄我開心……本事,有本事,是清華畢業的大學生,工作也好,如今在京城做製片廠的廠長,手下好多導演呢……電視上那小和尚就是我孫媳婦拍的,可好看了……我二孫子也是大學生,如今也忙……嘎嘎嘎……這次過來也是因為公事出差喲,哪裏是為了我這個老婆子喲。”
蘇錦繡一直麵帶微笑當擺設,聽到這話立刻就不同意了。
“奶奶這可就說錯了,我可是特意過來接你來了,你不知道八兩九兩他們多羨慕呢。”
“哎喲,你來了,孩子怎麽辦呢?”
沈燕這才想起自己的兩個重孫。
“他們清華帶著呢,在老師那上課,小周負責接送。”
一聽孩子都安排好了,沈燕這才安心的點點頭。
“八兩九兩是你的兩個重孫?”這時候,一個老太太連忙開口問道。
“那可不,龍鳳胎呢,當初剛生下來,我們家老宋就在書房翻了兩個晚上的名字。”雖說最後都被斃了,但是宋征軍百忙之中為孩子取名,可見是真的高興。
不管破四舊,打擊封建迷信的手段怎麽強烈,老太太們還是覺得,龍鳳胎就是好兆頭。
頓時對著蘇錦繡投來了豔羨的目光。
蘇錦繡嘴角微揚,神色溫和,立誌做一個美麗的背景板。
因為沈燕一直在說話,圓圓就算有無數個問題,也沒不管不顧的在這個時候嚷嚷出來,而是牽著蘇錦繡的手,悄咪咪的把玩著蘇錦繡的手指。
蘇錦繡低頭看他,然後蹲下來,小聲的問道:“這些日子有沒有好好練習畫畫呀。”
“嗯,我有好好練習。”
圓圓也學著蘇錦繡的樣子小聲的回答。
說完還用手掩住嘴巴,湊到蘇錦繡耳邊:“我還每天在院子裏拉小提琴了,隔壁的胖奶奶都說我拉的好聽,讓他們家的小哥哥跟我學呢,但是我告訴胖奶奶小提琴要五百塊錢,胖奶奶就不讓小哥哥過來跟我一起玩了……”
說到最後,圓圓還委屈上了。
蘇錦繡倒是知道為啥那胖奶奶不讓孫子跟圓圓玩了。
圓圓在京城,跟著她和宋清華後麵,家裏來的是幹部,出門見的是清華學子,拜的是京音、京美的老師,眼界早就開闊了,再加上她和宋清華都不是節儉的,有了錢自然是怎麽舒服怎麽來。
幾百塊錢的琴,對於圓圓來說,不過是練習用的普通小提琴,對隔壁的胖奶奶家,卻是昂貴無比的奢侈品,而且圓圓不知道的是,真正用來表演的演奏級小提琴,他們已經委托宋玉軒去美國購買,價格估摸著也很美麗。
“沒事,估摸著小哥哥是要做暑假作業吧。”
蘇錦繡揉揉圓圓的腦袋。
一時間竟然不知道,讓圓圓回到他父親身邊的決定對不對。
雖然有了親情,卻也代表他要離開京城那個充滿機遇的城市。
圓圓對隔壁小哥哥沒啥執念,蘇錦繡這樣一說就拋諸腦後了,立刻又問起弟弟妹妹:“八兩上次說讓我帶好吃的回去,我都讓爸爸準備好了,準備了好多呢。”
“是麽?”蘇錦繡捏了捏圓圓臉蛋子。
黑了,真的黑了。
明明在京城那麽白的。
“都是甜甜的果子。”
圓圓舉起手指,得意的笑笑。
蘇錦繡裝作驚訝的樣子:“那我可要多吃點了。”說著,張開手,裝作大老虎的樣子:“哇嗚,把圓圓也吃掉。”
“咯咯咯……”
圓圓被蘇錦繡抱著,也不掙紮,隻笑的像隻小雞似的。
“瞧她們娘倆感情多好呀。”
看著這邊動靜的一個老太太感歎道:“當初這孩子離開的時候,可沒現在這麽活潑。”
“我這二孫媳婦,自己就是個文化人,教育孩子也跟旁人不同,給孩子找的老師,都是大學裏的老教授,學小提琴學畫畫,說是技多不壓身,給孩子花多少錢都舍得,自己卻是一分錢都舍不得花。”
聽到沈燕吹噓的蘇錦繡:“……”
不,她並沒有那麽偉大。
她還是很喜歡過舒服的日子的。
“還是老姐姐你有福氣啊,娶了這麽個好孫媳婦。”
“老姐姐你現在是苦盡甘來了,當年吃了苦,才有現在的好日子過。”
“我也是這樣想的。”
沈燕十分理所當然的點了頭。
一邊說話,一邊往家的方向走。
老太太們都是兒子在這裏當兵,職位都不低,和宋清衍的院子離的也不遠,進家門前還招呼蘇錦繡沒事兒去她們家坐坐,一一應下後才跟著沈燕到了宋清衍的小院。
宋清衍下部隊去了,所以家裏沒有人。
蘇錦繡到處看了看,才疑惑的問道:“對了,江珊呢?不是和我們一起回來的麽?我還以為她先回來了呢。”
剛見麵時蘇錦繡過於激動,以至於壓根沒發現江珊什麽時候不見的。
“她在別的地方住。”
沈燕拉著蘇錦繡進了茅草頂的木頭亭子裏,裏麵是藤編的小凳子,桌子上還放著沒剝的毛豆:“她到底還沒和青衍結婚,所以不適合住在這裏,估摸著是回去換衣服去了,這裏的天氣就這樣,不算特別熱,但是出去走一趟,還是一身汗。”
“這倒是,我這會兒就覺得身上黏黏的呢。”
蘇錦繡掏出手帕擦了擦脖子,然後又去水池洗了手,才開始剝毛豆。
“那還剝什麽豆子,趕緊去洗澡去。”
沈燕連忙從蘇錦繡手裏將豆角給搶下來,推著她去浴室,圓圓也在旁邊幫忙。
蘇錦繡無奈,隻好去洗了個澡。
洗完澡出來,才真的感覺從裏到外都清爽了,悠閑的坐在木亭子裏,優哉遊哉的剝毛豆,說實在的,這裏要不是軍屬家屬院,還真有種愜意的農家小院的感覺。
過了會兒,換了身衣服的江珊來了。
手腳麻利的幫著做午飯,掃院子,蘇錦繡也跟著後麵忙了會兒,可坐了好幾天火車實在是太累了,拿著火剪都能打瞌睡,沈燕幹脆趕她去睡覺。
蘇錦繡住在沈燕的房間裏,上了床沒一會兒就睡了。
圓圓原本在做作業的,聽見房間裏沒動靜了,才脫了鞋,悄悄的爬到蘇錦繡身邊,不一會兒也睡著了。
等做好午飯,沈燕過來喊蘇錦繡起床,就看見這樣的場麵。
她身子一頓,忍不住的深深長歎了口氣,眉宇間的喜悅淡了幾分,眼中染上擔憂。
中午宋清衍是不回來吃飯的,沈燕讓宋清衍的警衛員去食堂買了兩個肉菜,桌上林林總總,弄了有五六個菜,再加上早上就燒好的酸梅湯,這一頓吃的很是愜意。
吃完了午飯,蘇錦繡開始查圓圓功課。
一直到了傍晚,宋清衍才回來了。
“明天我請電視台的幾位吃頓飯。”宋清衍聽說蘇錦繡還帶了電視台的人過來,想了想說道:“關於蠟染的消息,我查到了點,等會兒將資料給你。”
“謝謝大哥。”
蘇錦繡連忙點頭。
她隻知道蠟染是苗族的,卻不知道會蠟染的苗族具體在什麽位置,記憶中苗族在滇省,卻也不排除在別的位置,說起來,也挺難找的。
“不用謝,都是一家人。”
宋清衍笑笑,替旁邊的圓圓碗裏夾了一筷子青菜:“吃點蔬菜。”
圓圓嘟起嘴巴,將青菜送進嘴裏,恨恨的嚼著。
江珊在旁邊,替圓圓舀了碗湯:“圓圓喝點湯。”
圓圓也沒說什麽,乖乖的把湯給喝了。
蘇錦繡看著他們的互動,看著好似一家人,可卻是圍繞著孩子,江珊和宋清衍連個眼神的對視都沒有。
所以說……到底成沒成啊!
吃完晚飯,蘇錦繡就住去了軍區招待所,圓圓鬧騰著非要一起去,最後沒辦法,就連沈燕都跟過去一起住了。
等圓圓睡了,蘇錦繡才問道:“大哥和江珊到底怎麽回事啊?我看著怎麽沒什麽交流啊。”
“他忙。”
沈燕歎口氣。
“這兩個人,江珊一心對圓圓,青衍心思都在工作上,我這也愁呢,要是真在一塊兒了,這家裏不還是冷冰冰一片麽?青衍卻說很好,前些時候兩個人出去走了走,估摸著都談妥了。”
沈燕鬱悶的打扇子。
蘇錦繡抿了抿嘴,實在搞不懂他們兩個人怎麽想的,最後也不想了,幹脆睡覺。
第二天,宋清衍帶著蘇錦繡去部隊裏走走,一路上,看見那些士兵們正在辛苦的訓練,臉上的汗不停的滴下來,蘇錦繡忍不住的感歎:“真不愧是最可愛的人。”
“他們要是聽到你這麽說,肯定很高興。”
宋清衍笑笑:“對了,你們這次怎麽想到去找蠟染師傅?”
“新電影是蠟染風格的,咱們得把老手藝給傳下去,可別因為一時疏忽就給忘了。”
“這倒是。”
宋清衍背著手:“這次進山,你需要多少人?”
“這……我還真不知道,我對這一片不大熟悉。”
“那就一個排吧,人數雖然不少,但地勢也確實比較複雜,就當拉練了。”
一句話,就把事情給定下來了。
中午的時候,就來了好幾個團長,沈燕和江珊忙著做午飯,蘇錦繡也不好幹看著,去幫忙摘點豆角,洗點黃瓜還是可以的,不過沈燕還是嫌棄她礙手礙腳的,沒多會兒就被趕出來了。
蘇錦繡摸了摸鼻子:“咳,我會做飯呢。”
“就你那速度,等你做完飯,咱們得餓死!”沈燕忍不住吐槽。
蘇錦繡‘哼’了一聲:“您孫子就不嫌棄我。”
“他當然不嫌棄你,你們周瑜打黃蓋,一個願打一個願挨。”沈燕彎腰把鍋子端起來,看見蘇錦繡還杵在跟前,立刻跺腳:“還愣著幹啥呀,趕緊起開,別礙事兒。”
蘇錦繡:“……”
這嫌棄可真夠真心實意的。
算了……蘇錦繡轉身去陪圓圓拉小提琴。
蘇錦繡前世也是學過小提琴的,不過也就考了級就扔,是標準的證書選手,之前在京城的時候,圓圓學的時候,她也跟著熟了手,要說多優美那肯定沒有,但是能拉出曲子,不至於像殺雞。
這會兒看圓圓在背稿子,有些心癢癢,抓起圓圓的小提琴。
“圓圓拉首曲子來聽聽。”
“聽什麽?”
“隨便。”
圓圓抿了抿嘴,隨便可不好整。
幹脆清空思緒,直接開拉。
小提琴聲響起,與平時練習的曲子完全不同的歡快曲調在院子裏響起。
“這聲音……圓圓今天聽著可真高興。”江珊一手拿著鍋蓋放水,一邊詫異的問道。
“嗯呐,繡兒來了,他能不高興麽。”
沈燕彎腰用火剪往裏麵捅了捅草枝,這邊的家屬院裏是有大鍋台的,這讓沈燕感覺跟回了下河村似的,她一邊燒火一邊感歎:“當初青衍把他抱回去的時候,瘦的不行,雖說孩子跟著我們老兩口的日子多,可繡兒可真是拿他跟親兒子似的,和八兩九兩他們一個待遇,吃的,喝的,用的,都是盡了心的,後來上學了又是找老師,學小提琴學畫畫,哎……這人對他好不好,孩子心裏是有數的。”
江珊‘嗯’了一聲,嘴角勾了勾,眼底染上喜意,又忙活開了。
院子外頭,幾個正往這邊走的穿軍裝的男人剛站到院子門口,就聽見了小提琴的聲音,連忙頓住腳。
“喲,又是你兒子拉琴呢?”
“嗯呢。”
“還挺好聽的。”那男人‘嗬嗬’笑了聲,拍拍宋清衍的肩膀:“當初你把孩子送回去算是送對了。”
“我也這麽覺得。”宋青衍低頭用腳尖蹭了蹭地麵。
“也就是你弟妹脾性好,不然的話可不得鬧開嘛,瞧孩子養的多好,我說老宋啊,你也別耽誤孩子,就讓孩子在京城得了,那邊兒和咱們這邊兒不一樣,這邊的老師……高中畢業都算高學曆了,你弟弟弟媳是大學生吧。”那男人一副過來人的樣子感歎道:“能讓孩子在京城讀書就別來這裏,等以後孩子考上大學分配個好工作,你就知道,啥感不感情,處不處的,都沒有個好前程重要。”
他一邊說還一邊遺憾:“這要是我兒子能跑京城上學去,我砸鍋賣鐵的都得送。”說著,抹了把臉。
宋清衍‘嗯’了一聲,若有所思的看向院門的方向。
當天下午,宋清衍決定了護送蘇錦繡他們的人選,晚上又和電視台的人吃了飯,電視台的那幾名工作人員這才知道蘇錦繡的背景居然這麽硬核,再聯想之前聽聞的,京美廠長背後有人的消息,現在想想這位宋師長的長輩,幾個人都有些坐立不安了。
好在宋清衍對他們態度還是很溫和的,才讓這些人鬆了口氣。
宋清衍也將之前查到的關於蠟染的消息告訴了他們,蘇錦繡一看,頓時頭疼了。
“在黔省?”
宋清衍看著她,有些憐憫:“嗯。”
蘇錦繡一把捂住腦袋,早知道直接奔黔省去了,如今還得坐火車。
“明早就出發!”
咬咬牙,這會兒再後悔也沒用了。
電視台的三個人接過紙看了眼,麵麵相覷,也有些頭疼了。
兩天後,蘇錦繡一行人上了火車,宋清衍安排的人直接開車去黔省,到那邊的火車站集合,因為答應了圓圓會來接他回京城,所以蘇錦繡的時間很緊張,下了火車後都沒停留,就直接跟著軍車往大山深處去了。
好在他們要去的那個寨子也沒那麽閉塞,許多地方都被當地人走出一條路,除了險峻點,沒別的毛病。
等爬了半天山後,攝影師也沒精神去關心他的攝像機了,恨不得四腳並用的往上爬。
旁邊一個小士兵幫忙拎著攝像機,還能空出一隻手來扶著他的胳膊。
“別扶我了,管攝像機!”
這可是他們電視台唯二的攝像機了。
小士兵:“……”
行吧,小士兵把攝像機抱在懷裏,腳步輕盈的往前跑,沒一會兒,來了兩個小夥子,一左一右架著他就給上了山,蘇錦繡身上穿著雨衣,袖口,腳口都紮的密不透風的,頭上戴著專門用來采蜜的紗網帽,腳下踩的是雨靴,可謂是包裹的嚴嚴實實。
那些士兵們也是這樣,這種山裏,毒蟲特別多,都怕中招。
不過滇省軍區的士兵們早已習慣了這種環境,隨身攜帶不少驅蟲藥。
在山裏一連過了兩夜,李紅萍都累哭了,最後也顧不得啥了,直接趴在人家小士兵身上,搞得人家小士兵臉蛋子都紅了,一直到第三天才到了寨子裏頭。
看見寨子的那一刹那,別說李紅萍了,蘇錦繡都想哭。
老寨主抽著煙袋,看見蘇錦繡一行人,嘰裏呱啦說了一通,說的直暈,也沒聽懂。
他方言口音很重,蘇錦繡聽不懂,最後搞了半天,一個小學老師過來做的翻譯,老師看見他們狼狽的樣子,忍不住說道。
“其實另一邊有一條路能進來的,沒那麽難,就是遠了點。”
這句話一出,蘇錦繡隻覺的晴天霹靂——
天啊,她怎麽就不搞搞清楚呢?
老寨主抽著煙鍋子站起來,拍拍褲腿,對他們招招手。
“前些日子有通訊員過來,詢問蠟染的事情,老寨主本來是不同意的,不過後來通訊員說你們是電視台,想來拍蠟染電影,送到別的國家去拿獎,老寨主這才同意了。”
老師推了推眼鏡,說話文質彬彬的。
蘇錦繡有些詫異的看他。
老師笑了笑:“我是從外頭上了高中後回來的,咱們這寨子在山裏,孩子們上學太難了,我就回來當老師了。”
蘇錦繡聞言,頓時肅然起敬。
這樣見識過外麵生活便利的人還能回到自己的家鄉,做一名老師,真的很令人敬佩。
不過,也正因為有這些老師,華國的掃盲事業才能做的那麽順利。
他們往裏走的時候,許多孩子偷偷的推開窗戶往外看。
尤其是在看見蘇錦繡身後跟著士兵,這些士兵身上可是背著真槍實彈的,好多調皮的男孩子忍不住的用憧憬的眼神看過來。
“孩子們是聽著解放的故事長大的。”
老師對著那些孩子們點了點頭,許是害羞,孩子們捂著臉轉身就跑了。
“幾十年前抗戰櫻花國的時候,這寨子裏年輕的爺們兒都出去了,回來的人少,走了的人多,如今那些爺們兒的孩子都長大當爹了,所以小一輩的,都是聽這些故事長大的。”
蘇錦繡聽了隻覺得鼻子酸酸的。
怪不得從剛剛進寨子起,要麽老的不能動,要麽就是四十多歲的樣子,像老寨主這樣六十多歲的,隻有寥寥幾個。
“前麵到了,金花大娘的手藝是最好的。”
老師指了指前麵半山腰上的一棟木質房子:“那就是金花大娘的家,金花大娘的男人當年打仗沒了,所以是烈士家屬,在寨子裏很受尊重的。”
蘇錦繡看了眼樓,然後才跟著老師往上走去。
老寨主背著手,上台階如履平地,勻速前進,蘇錦繡還真追了好一會兒才追上。
一路上,圓圓賴在蘇錦繡懷裏, 嘰嘰喳喳的說著這些日子的見聞。
“爸爸說, 等有空了帶我去省城玩, 太奶奶說她不去,腿腳受不了。”
圓圓扒拉著蘇錦繡的手指, 聲音清脆, 語言也很生動有趣:“要是有那種小推車就好了,我可以推著太奶奶一起去玩。”
他小時候跟著大院裏的軍嫂去周圍村子裏買過東西, 看見過那種獨輪小車, 經常看見男人推著,一邊坐著老人, 一邊坐著孩子, 頂上還放著麻袋,非常方便,也特別適合這邊的地形。
“就算有那種車你也推不動呀。”江珊揉了揉圓圓的頭發。
圓圓將臉埋在蘇錦繡的懷裏:“那讓爸爸推。”
蘇錦繡頓時抱著圓圓笑個不停。
等到了軍屬大院, 車子一進門, 就看見和兩個老太太站在門衛處的沈燕。
車子停下, 蘇錦繡連忙抱著圓圓下了車:“奶奶。”
“欸——繡兒啊, 你可總算來了。”
沈燕立刻扔下其他兩個老太太,小跑著就過來了, 蘇錦繡也連忙加快了腳步:“奶奶慢慢走,別跑。”
都多大年紀了,還不服老。
沈燕聽話的慢下腳步。
蘇錦繡倒是加快了步伐,跑過去一把抱住沈燕:“奶奶, 我好想你。”
“哎呀,我又不是不回去了,有啥可想的喲。”沈燕高興的拉著蘇錦繡的手,帶著去顯擺給自己新認識的老姐妹看:“這是我二孫媳婦……嘴甜著呢,就會哄我開心……本事,有本事,是清華畢業的大學生,工作也好,如今在京城做製片廠的廠長,手下好多導演呢……電視上那小和尚就是我孫媳婦拍的,可好看了……我二孫子也是大學生,如今也忙……嘎嘎嘎……這次過來也是因為公事出差喲,哪裏是為了我這個老婆子喲。”
蘇錦繡一直麵帶微笑當擺設,聽到這話立刻就不同意了。
“奶奶這可就說錯了,我可是特意過來接你來了,你不知道八兩九兩他們多羨慕呢。”
“哎喲,你來了,孩子怎麽辦呢?”
沈燕這才想起自己的兩個重孫。
“他們清華帶著呢,在老師那上課,小周負責接送。”
一聽孩子都安排好了,沈燕這才安心的點點頭。
“八兩九兩是你的兩個重孫?”這時候,一個老太太連忙開口問道。
“那可不,龍鳳胎呢,當初剛生下來,我們家老宋就在書房翻了兩個晚上的名字。”雖說最後都被斃了,但是宋征軍百忙之中為孩子取名,可見是真的高興。
不管破四舊,打擊封建迷信的手段怎麽強烈,老太太們還是覺得,龍鳳胎就是好兆頭。
頓時對著蘇錦繡投來了豔羨的目光。
蘇錦繡嘴角微揚,神色溫和,立誌做一個美麗的背景板。
因為沈燕一直在說話,圓圓就算有無數個問題,也沒不管不顧的在這個時候嚷嚷出來,而是牽著蘇錦繡的手,悄咪咪的把玩著蘇錦繡的手指。
蘇錦繡低頭看他,然後蹲下來,小聲的問道:“這些日子有沒有好好練習畫畫呀。”
“嗯,我有好好練習。”
圓圓也學著蘇錦繡的樣子小聲的回答。
說完還用手掩住嘴巴,湊到蘇錦繡耳邊:“我還每天在院子裏拉小提琴了,隔壁的胖奶奶都說我拉的好聽,讓他們家的小哥哥跟我學呢,但是我告訴胖奶奶小提琴要五百塊錢,胖奶奶就不讓小哥哥過來跟我一起玩了……”
說到最後,圓圓還委屈上了。
蘇錦繡倒是知道為啥那胖奶奶不讓孫子跟圓圓玩了。
圓圓在京城,跟著她和宋清華後麵,家裏來的是幹部,出門見的是清華學子,拜的是京音、京美的老師,眼界早就開闊了,再加上她和宋清華都不是節儉的,有了錢自然是怎麽舒服怎麽來。
幾百塊錢的琴,對於圓圓來說,不過是練習用的普通小提琴,對隔壁的胖奶奶家,卻是昂貴無比的奢侈品,而且圓圓不知道的是,真正用來表演的演奏級小提琴,他們已經委托宋玉軒去美國購買,價格估摸著也很美麗。
“沒事,估摸著小哥哥是要做暑假作業吧。”
蘇錦繡揉揉圓圓的腦袋。
一時間竟然不知道,讓圓圓回到他父親身邊的決定對不對。
雖然有了親情,卻也代表他要離開京城那個充滿機遇的城市。
圓圓對隔壁小哥哥沒啥執念,蘇錦繡這樣一說就拋諸腦後了,立刻又問起弟弟妹妹:“八兩上次說讓我帶好吃的回去,我都讓爸爸準備好了,準備了好多呢。”
“是麽?”蘇錦繡捏了捏圓圓臉蛋子。
黑了,真的黑了。
明明在京城那麽白的。
“都是甜甜的果子。”
圓圓舉起手指,得意的笑笑。
蘇錦繡裝作驚訝的樣子:“那我可要多吃點了。”說著,張開手,裝作大老虎的樣子:“哇嗚,把圓圓也吃掉。”
“咯咯咯……”
圓圓被蘇錦繡抱著,也不掙紮,隻笑的像隻小雞似的。
“瞧她們娘倆感情多好呀。”
看著這邊動靜的一個老太太感歎道:“當初這孩子離開的時候,可沒現在這麽活潑。”
“我這二孫媳婦,自己就是個文化人,教育孩子也跟旁人不同,給孩子找的老師,都是大學裏的老教授,學小提琴學畫畫,說是技多不壓身,給孩子花多少錢都舍得,自己卻是一分錢都舍不得花。”
聽到沈燕吹噓的蘇錦繡:“……”
不,她並沒有那麽偉大。
她還是很喜歡過舒服的日子的。
“還是老姐姐你有福氣啊,娶了這麽個好孫媳婦。”
“老姐姐你現在是苦盡甘來了,當年吃了苦,才有現在的好日子過。”
“我也是這樣想的。”
沈燕十分理所當然的點了頭。
一邊說話,一邊往家的方向走。
老太太們都是兒子在這裏當兵,職位都不低,和宋清衍的院子離的也不遠,進家門前還招呼蘇錦繡沒事兒去她們家坐坐,一一應下後才跟著沈燕到了宋清衍的小院。
宋清衍下部隊去了,所以家裏沒有人。
蘇錦繡到處看了看,才疑惑的問道:“對了,江珊呢?不是和我們一起回來的麽?我還以為她先回來了呢。”
剛見麵時蘇錦繡過於激動,以至於壓根沒發現江珊什麽時候不見的。
“她在別的地方住。”
沈燕拉著蘇錦繡進了茅草頂的木頭亭子裏,裏麵是藤編的小凳子,桌子上還放著沒剝的毛豆:“她到底還沒和青衍結婚,所以不適合住在這裏,估摸著是回去換衣服去了,這裏的天氣就這樣,不算特別熱,但是出去走一趟,還是一身汗。”
“這倒是,我這會兒就覺得身上黏黏的呢。”
蘇錦繡掏出手帕擦了擦脖子,然後又去水池洗了手,才開始剝毛豆。
“那還剝什麽豆子,趕緊去洗澡去。”
沈燕連忙從蘇錦繡手裏將豆角給搶下來,推著她去浴室,圓圓也在旁邊幫忙。
蘇錦繡無奈,隻好去洗了個澡。
洗完澡出來,才真的感覺從裏到外都清爽了,悠閑的坐在木亭子裏,優哉遊哉的剝毛豆,說實在的,這裏要不是軍屬家屬院,還真有種愜意的農家小院的感覺。
過了會兒,換了身衣服的江珊來了。
手腳麻利的幫著做午飯,掃院子,蘇錦繡也跟著後麵忙了會兒,可坐了好幾天火車實在是太累了,拿著火剪都能打瞌睡,沈燕幹脆趕她去睡覺。
蘇錦繡住在沈燕的房間裏,上了床沒一會兒就睡了。
圓圓原本在做作業的,聽見房間裏沒動靜了,才脫了鞋,悄悄的爬到蘇錦繡身邊,不一會兒也睡著了。
等做好午飯,沈燕過來喊蘇錦繡起床,就看見這樣的場麵。
她身子一頓,忍不住的深深長歎了口氣,眉宇間的喜悅淡了幾分,眼中染上擔憂。
中午宋清衍是不回來吃飯的,沈燕讓宋清衍的警衛員去食堂買了兩個肉菜,桌上林林總總,弄了有五六個菜,再加上早上就燒好的酸梅湯,這一頓吃的很是愜意。
吃完了午飯,蘇錦繡開始查圓圓功課。
一直到了傍晚,宋清衍才回來了。
“明天我請電視台的幾位吃頓飯。”宋清衍聽說蘇錦繡還帶了電視台的人過來,想了想說道:“關於蠟染的消息,我查到了點,等會兒將資料給你。”
“謝謝大哥。”
蘇錦繡連忙點頭。
她隻知道蠟染是苗族的,卻不知道會蠟染的苗族具體在什麽位置,記憶中苗族在滇省,卻也不排除在別的位置,說起來,也挺難找的。
“不用謝,都是一家人。”
宋清衍笑笑,替旁邊的圓圓碗裏夾了一筷子青菜:“吃點蔬菜。”
圓圓嘟起嘴巴,將青菜送進嘴裏,恨恨的嚼著。
江珊在旁邊,替圓圓舀了碗湯:“圓圓喝點湯。”
圓圓也沒說什麽,乖乖的把湯給喝了。
蘇錦繡看著他們的互動,看著好似一家人,可卻是圍繞著孩子,江珊和宋清衍連個眼神的對視都沒有。
所以說……到底成沒成啊!
吃完晚飯,蘇錦繡就住去了軍區招待所,圓圓鬧騰著非要一起去,最後沒辦法,就連沈燕都跟過去一起住了。
等圓圓睡了,蘇錦繡才問道:“大哥和江珊到底怎麽回事啊?我看著怎麽沒什麽交流啊。”
“他忙。”
沈燕歎口氣。
“這兩個人,江珊一心對圓圓,青衍心思都在工作上,我這也愁呢,要是真在一塊兒了,這家裏不還是冷冰冰一片麽?青衍卻說很好,前些時候兩個人出去走了走,估摸著都談妥了。”
沈燕鬱悶的打扇子。
蘇錦繡抿了抿嘴,實在搞不懂他們兩個人怎麽想的,最後也不想了,幹脆睡覺。
第二天,宋清衍帶著蘇錦繡去部隊裏走走,一路上,看見那些士兵們正在辛苦的訓練,臉上的汗不停的滴下來,蘇錦繡忍不住的感歎:“真不愧是最可愛的人。”
“他們要是聽到你這麽說,肯定很高興。”
宋清衍笑笑:“對了,你們這次怎麽想到去找蠟染師傅?”
“新電影是蠟染風格的,咱們得把老手藝給傳下去,可別因為一時疏忽就給忘了。”
“這倒是。”
宋清衍背著手:“這次進山,你需要多少人?”
“這……我還真不知道,我對這一片不大熟悉。”
“那就一個排吧,人數雖然不少,但地勢也確實比較複雜,就當拉練了。”
一句話,就把事情給定下來了。
中午的時候,就來了好幾個團長,沈燕和江珊忙著做午飯,蘇錦繡也不好幹看著,去幫忙摘點豆角,洗點黃瓜還是可以的,不過沈燕還是嫌棄她礙手礙腳的,沒多會兒就被趕出來了。
蘇錦繡摸了摸鼻子:“咳,我會做飯呢。”
“就你那速度,等你做完飯,咱們得餓死!”沈燕忍不住吐槽。
蘇錦繡‘哼’了一聲:“您孫子就不嫌棄我。”
“他當然不嫌棄你,你們周瑜打黃蓋,一個願打一個願挨。”沈燕彎腰把鍋子端起來,看見蘇錦繡還杵在跟前,立刻跺腳:“還愣著幹啥呀,趕緊起開,別礙事兒。”
蘇錦繡:“……”
這嫌棄可真夠真心實意的。
算了……蘇錦繡轉身去陪圓圓拉小提琴。
蘇錦繡前世也是學過小提琴的,不過也就考了級就扔,是標準的證書選手,之前在京城的時候,圓圓學的時候,她也跟著熟了手,要說多優美那肯定沒有,但是能拉出曲子,不至於像殺雞。
這會兒看圓圓在背稿子,有些心癢癢,抓起圓圓的小提琴。
“圓圓拉首曲子來聽聽。”
“聽什麽?”
“隨便。”
圓圓抿了抿嘴,隨便可不好整。
幹脆清空思緒,直接開拉。
小提琴聲響起,與平時練習的曲子完全不同的歡快曲調在院子裏響起。
“這聲音……圓圓今天聽著可真高興。”江珊一手拿著鍋蓋放水,一邊詫異的問道。
“嗯呐,繡兒來了,他能不高興麽。”
沈燕彎腰用火剪往裏麵捅了捅草枝,這邊的家屬院裏是有大鍋台的,這讓沈燕感覺跟回了下河村似的,她一邊燒火一邊感歎:“當初青衍把他抱回去的時候,瘦的不行,雖說孩子跟著我們老兩口的日子多,可繡兒可真是拿他跟親兒子似的,和八兩九兩他們一個待遇,吃的,喝的,用的,都是盡了心的,後來上學了又是找老師,學小提琴學畫畫,哎……這人對他好不好,孩子心裏是有數的。”
江珊‘嗯’了一聲,嘴角勾了勾,眼底染上喜意,又忙活開了。
院子外頭,幾個正往這邊走的穿軍裝的男人剛站到院子門口,就聽見了小提琴的聲音,連忙頓住腳。
“喲,又是你兒子拉琴呢?”
“嗯呢。”
“還挺好聽的。”那男人‘嗬嗬’笑了聲,拍拍宋清衍的肩膀:“當初你把孩子送回去算是送對了。”
“我也這麽覺得。”宋青衍低頭用腳尖蹭了蹭地麵。
“也就是你弟妹脾性好,不然的話可不得鬧開嘛,瞧孩子養的多好,我說老宋啊,你也別耽誤孩子,就讓孩子在京城得了,那邊兒和咱們這邊兒不一樣,這邊的老師……高中畢業都算高學曆了,你弟弟弟媳是大學生吧。”那男人一副過來人的樣子感歎道:“能讓孩子在京城讀書就別來這裏,等以後孩子考上大學分配個好工作,你就知道,啥感不感情,處不處的,都沒有個好前程重要。”
他一邊說還一邊遺憾:“這要是我兒子能跑京城上學去,我砸鍋賣鐵的都得送。”說著,抹了把臉。
宋清衍‘嗯’了一聲,若有所思的看向院門的方向。
當天下午,宋清衍決定了護送蘇錦繡他們的人選,晚上又和電視台的人吃了飯,電視台的那幾名工作人員這才知道蘇錦繡的背景居然這麽硬核,再聯想之前聽聞的,京美廠長背後有人的消息,現在想想這位宋師長的長輩,幾個人都有些坐立不安了。
好在宋清衍對他們態度還是很溫和的,才讓這些人鬆了口氣。
宋清衍也將之前查到的關於蠟染的消息告訴了他們,蘇錦繡一看,頓時頭疼了。
“在黔省?”
宋清衍看著她,有些憐憫:“嗯。”
蘇錦繡一把捂住腦袋,早知道直接奔黔省去了,如今還得坐火車。
“明早就出發!”
咬咬牙,這會兒再後悔也沒用了。
電視台的三個人接過紙看了眼,麵麵相覷,也有些頭疼了。
兩天後,蘇錦繡一行人上了火車,宋清衍安排的人直接開車去黔省,到那邊的火車站集合,因為答應了圓圓會來接他回京城,所以蘇錦繡的時間很緊張,下了火車後都沒停留,就直接跟著軍車往大山深處去了。
好在他們要去的那個寨子也沒那麽閉塞,許多地方都被當地人走出一條路,除了險峻點,沒別的毛病。
等爬了半天山後,攝影師也沒精神去關心他的攝像機了,恨不得四腳並用的往上爬。
旁邊一個小士兵幫忙拎著攝像機,還能空出一隻手來扶著他的胳膊。
“別扶我了,管攝像機!”
這可是他們電視台唯二的攝像機了。
小士兵:“……”
行吧,小士兵把攝像機抱在懷裏,腳步輕盈的往前跑,沒一會兒,來了兩個小夥子,一左一右架著他就給上了山,蘇錦繡身上穿著雨衣,袖口,腳口都紮的密不透風的,頭上戴著專門用來采蜜的紗網帽,腳下踩的是雨靴,可謂是包裹的嚴嚴實實。
那些士兵們也是這樣,這種山裏,毒蟲特別多,都怕中招。
不過滇省軍區的士兵們早已習慣了這種環境,隨身攜帶不少驅蟲藥。
在山裏一連過了兩夜,李紅萍都累哭了,最後也顧不得啥了,直接趴在人家小士兵身上,搞得人家小士兵臉蛋子都紅了,一直到第三天才到了寨子裏頭。
看見寨子的那一刹那,別說李紅萍了,蘇錦繡都想哭。
老寨主抽著煙袋,看見蘇錦繡一行人,嘰裏呱啦說了一通,說的直暈,也沒聽懂。
他方言口音很重,蘇錦繡聽不懂,最後搞了半天,一個小學老師過來做的翻譯,老師看見他們狼狽的樣子,忍不住說道。
“其實另一邊有一條路能進來的,沒那麽難,就是遠了點。”
這句話一出,蘇錦繡隻覺的晴天霹靂——
天啊,她怎麽就不搞搞清楚呢?
老寨主抽著煙鍋子站起來,拍拍褲腿,對他們招招手。
“前些日子有通訊員過來,詢問蠟染的事情,老寨主本來是不同意的,不過後來通訊員說你們是電視台,想來拍蠟染電影,送到別的國家去拿獎,老寨主這才同意了。”
老師推了推眼鏡,說話文質彬彬的。
蘇錦繡有些詫異的看他。
老師笑了笑:“我是從外頭上了高中後回來的,咱們這寨子在山裏,孩子們上學太難了,我就回來當老師了。”
蘇錦繡聞言,頓時肅然起敬。
這樣見識過外麵生活便利的人還能回到自己的家鄉,做一名老師,真的很令人敬佩。
不過,也正因為有這些老師,華國的掃盲事業才能做的那麽順利。
他們往裏走的時候,許多孩子偷偷的推開窗戶往外看。
尤其是在看見蘇錦繡身後跟著士兵,這些士兵身上可是背著真槍實彈的,好多調皮的男孩子忍不住的用憧憬的眼神看過來。
“孩子們是聽著解放的故事長大的。”
老師對著那些孩子們點了點頭,許是害羞,孩子們捂著臉轉身就跑了。
“幾十年前抗戰櫻花國的時候,這寨子裏年輕的爺們兒都出去了,回來的人少,走了的人多,如今那些爺們兒的孩子都長大當爹了,所以小一輩的,都是聽這些故事長大的。”
蘇錦繡聽了隻覺得鼻子酸酸的。
怪不得從剛剛進寨子起,要麽老的不能動,要麽就是四十多歲的樣子,像老寨主這樣六十多歲的,隻有寥寥幾個。
“前麵到了,金花大娘的手藝是最好的。”
老師指了指前麵半山腰上的一棟木質房子:“那就是金花大娘的家,金花大娘的男人當年打仗沒了,所以是烈士家屬,在寨子裏很受尊重的。”
蘇錦繡看了眼樓,然後才跟著老師往上走去。
老寨主背著手,上台階如履平地,勻速前進,蘇錦繡還真追了好一會兒才追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