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氏的身體本就接近油盡燈枯,被鄭秋實和小秋師徒倆聯手用藥物挽救回來一點點,卻不想被帶著在外邊生的孩子回來的王召國給氣狠了,當場就不好了。急急忙忙又把鄭秋實從縣城請過來看診,卻也已經沒了回天之力。
隻道:“其他藥不用吃了,隻用那支老參燉湯,或能過了初五。”
舊俗,過年有老人過世不吉,連喪事都不能辦,就立刻下葬。隻有過了正月初五,也就是俗稱的‘破五日’,才能搭喪棚,按風俗辦喪事。
還有個說法是正月十七之前喪事都不吉,可李氏的情況如此,實在是撐不到十七了,能撐過破五,又有小秋拿出來的野山參,鄭秋實也隻有七八成的把握,這才說了個‘或可’。
一聽這話,成嶺娘任世霞一下子就控製不住了,哇地一聲哭出來。李氏雖然自己受了一輩子苦,卻仍舊是個寬容良善的婆婆,待任世霞真如閨女一般,任世霞嫁進門三十多年,婆媳倆從沒紅過臉,感情真是堪比親娘。一說老太太不中用了,這兒媳婦哭得比兒子還痛的,大概也不常見。
王利群是李氏獨自一人含辛茹苦拉拔大的兒子,對老母親的感情更深,同樣悲痛萬分,卻無法放任自己像女人一樣嚎啕……況且,母親的身後事還要安排,有的是事兒讓他操心拿主意,他哪能隻顧著悲傷?
母親含辛茹苦將他養大,娶妻生子,也活得像個人樣兒,那他就有義務有責任孝敬老人,並給老人一個完滿。
魏紅霞和宋秀蓮已經聞聲趕了過來,街坊鄰裏也趕了過來,自然有人勸慰照應任世霞。王利群紅著眼睛囑托一兩句,就匆匆和王利軍會合,招呼了信任的人手開始籌備安排老人的後事。
當然,大年初一,很多事情不能動,但坐在一起斟酌商量一下請人看地兒、鋪排人手,並各項事務諸般,一一羅列下來,各人心中有數,事到臨頭也就不慌張了。
村子裏辦紅包喜事,都有專人負責司儀統籌安排,故人的衣裳用具、親友聯絡、乃至迎來送往、請廚師盤灶台擺席麵……等等紛雜諸般,皆會替你安排的條理分明、頭頭是道。
王利群將這事交待了,就轉頭進屋,專心守著自家老娘去了。
老大成山媳婦熬好了獨參湯送了進來,王利群將老娘半抱在懷裏,一手攬著老娘的頭,一手舀了那獨參湯一點點喂進老娘的嘴裏,剛開始,李氏的嘴還需要用勺子略用力撬開,兩口參湯喂下去,李氏竟能夠自己張口吞咽……一茶盅子獨參湯喂完,王利群替李氏擦擦嘴角,正想回手拿把梳子替老娘梳梳頭,李氏的眼皮抖了抖,長長吐出一口氣,醒了。
“娘,我以為你不要兒了……”王利群喊聲娘,噗通一聲跪在老娘床邊,一句話沒說完,就已經泣不成聲。說不出話來,他幹脆不說了,隻撲在老娘肩頭,任由自己的淚肆意流淌,這一刻,他仿佛回到了小時候。
有一次他跟著娘去趕集,孤兒寡母被人欺負,李氏推了他快跑,他跑出來又遇上了狗,被狗一追不但迷了路,連腳上的鞋也跑丟了,大冬天光著腳走在陌生的道上,又累又餓……後來,好不容易被相識的人看見送回家,重新見到娘,他就這般撲在娘的懷裏嚎啕大哭起來。
那是他記憶中哭得最痛的一次,也是最後一次痛哭。從那以後,他的記憶漸漸清晰了。也是從那次以後,他認識到自己沒有爹保護,他要盡快長大,護著娘不再受人欺負……再被人欺負、再受傷,不管多疼,他都沒再哭過。
李氏已經清醒過來,耳畔聽著兒子不再稚嫩的哭聲,卻仍舊心疼的厲害。她顫巍巍地伸出手來,攬住兒子的頭,輕輕地摩挲著他的頭發,拍著他的肩背,緩緩道:“不怕,不怕,我兒已經長大成了人,再沒人能欺負你了……”
“娘啊,沒有人欺負兒子,您就不願陪著兒子了嗎?您就狠心丟下兒子一個人嗎?……”王利群接二連三地質問出來,盡管他的眼睛早就被淚水模糊的看不清任何東西,他卻仍舊雙手握著老娘的手,不敢鬆開刹那,隻用一雙淚眼,緊緊盯著老娘的臉,等待著老娘給一個答複。
利群大伯家發生這樣的事,相近的幾家都沒了過年的喜氣。
初二一大早,宋秀程就找了一輛吉普車,載著宋勝書和鍾玉琴來了三合村。
宋勝書和鍾玉琴作為姻親,帶了禮物去王利群家裏探望病人。宋勝書則幫小秋小夏幾個小的收拾一番,衣服行李一堆,收拾到車上,等宋勝書和鍾玉琴探病回來,就將老的小的,並喬西等人一起帶回了縣城。
王利民和宋秀蓮要幫著料理準備,誰也顧不上年節走動。而小秋則因為懂醫理,主動申請留下,每天跑幾趟過去看望大奶奶。並又拿出一支山參交待給成嶺,讓他給大奶奶用上,別省著。
小秋未走,秦戎連通麵包車也留了下來,有車,進出采買什麽的方便不少。
如是,忙了兩天,大奶奶李氏的身後事已經準備鋪排妥當。大奶奶李氏即便早晚兩次獨參湯吊著,但昏睡的時間卻越來越多了,一天裏最多能有一兩個小時清醒的時間,其他時間都昏昏沉沉,不曉事了。
初四傍晚,鄭秋實又過來一趟。
看診之後出來,他悄聲交待:“剩下的參,明天晚上一起用上吧……提前把家裏人都叫一叫,再陪陪老人家吧。”
這一句囑咐,讓一家人又一次落了淚,卻比第一次得知噩耗時,平靜了許多。
隻道:“其他藥不用吃了,隻用那支老參燉湯,或能過了初五。”
舊俗,過年有老人過世不吉,連喪事都不能辦,就立刻下葬。隻有過了正月初五,也就是俗稱的‘破五日’,才能搭喪棚,按風俗辦喪事。
還有個說法是正月十七之前喪事都不吉,可李氏的情況如此,實在是撐不到十七了,能撐過破五,又有小秋拿出來的野山參,鄭秋實也隻有七八成的把握,這才說了個‘或可’。
一聽這話,成嶺娘任世霞一下子就控製不住了,哇地一聲哭出來。李氏雖然自己受了一輩子苦,卻仍舊是個寬容良善的婆婆,待任世霞真如閨女一般,任世霞嫁進門三十多年,婆媳倆從沒紅過臉,感情真是堪比親娘。一說老太太不中用了,這兒媳婦哭得比兒子還痛的,大概也不常見。
王利群是李氏獨自一人含辛茹苦拉拔大的兒子,對老母親的感情更深,同樣悲痛萬分,卻無法放任自己像女人一樣嚎啕……況且,母親的身後事還要安排,有的是事兒讓他操心拿主意,他哪能隻顧著悲傷?
母親含辛茹苦將他養大,娶妻生子,也活得像個人樣兒,那他就有義務有責任孝敬老人,並給老人一個完滿。
魏紅霞和宋秀蓮已經聞聲趕了過來,街坊鄰裏也趕了過來,自然有人勸慰照應任世霞。王利群紅著眼睛囑托一兩句,就匆匆和王利軍會合,招呼了信任的人手開始籌備安排老人的後事。
當然,大年初一,很多事情不能動,但坐在一起斟酌商量一下請人看地兒、鋪排人手,並各項事務諸般,一一羅列下來,各人心中有數,事到臨頭也就不慌張了。
村子裏辦紅包喜事,都有專人負責司儀統籌安排,故人的衣裳用具、親友聯絡、乃至迎來送往、請廚師盤灶台擺席麵……等等紛雜諸般,皆會替你安排的條理分明、頭頭是道。
王利群將這事交待了,就轉頭進屋,專心守著自家老娘去了。
老大成山媳婦熬好了獨參湯送了進來,王利群將老娘半抱在懷裏,一手攬著老娘的頭,一手舀了那獨參湯一點點喂進老娘的嘴裏,剛開始,李氏的嘴還需要用勺子略用力撬開,兩口參湯喂下去,李氏竟能夠自己張口吞咽……一茶盅子獨參湯喂完,王利群替李氏擦擦嘴角,正想回手拿把梳子替老娘梳梳頭,李氏的眼皮抖了抖,長長吐出一口氣,醒了。
“娘,我以為你不要兒了……”王利群喊聲娘,噗通一聲跪在老娘床邊,一句話沒說完,就已經泣不成聲。說不出話來,他幹脆不說了,隻撲在老娘肩頭,任由自己的淚肆意流淌,這一刻,他仿佛回到了小時候。
有一次他跟著娘去趕集,孤兒寡母被人欺負,李氏推了他快跑,他跑出來又遇上了狗,被狗一追不但迷了路,連腳上的鞋也跑丟了,大冬天光著腳走在陌生的道上,又累又餓……後來,好不容易被相識的人看見送回家,重新見到娘,他就這般撲在娘的懷裏嚎啕大哭起來。
那是他記憶中哭得最痛的一次,也是最後一次痛哭。從那以後,他的記憶漸漸清晰了。也是從那次以後,他認識到自己沒有爹保護,他要盡快長大,護著娘不再受人欺負……再被人欺負、再受傷,不管多疼,他都沒再哭過。
李氏已經清醒過來,耳畔聽著兒子不再稚嫩的哭聲,卻仍舊心疼的厲害。她顫巍巍地伸出手來,攬住兒子的頭,輕輕地摩挲著他的頭發,拍著他的肩背,緩緩道:“不怕,不怕,我兒已經長大成了人,再沒人能欺負你了……”
“娘啊,沒有人欺負兒子,您就不願陪著兒子了嗎?您就狠心丟下兒子一個人嗎?……”王利群接二連三地質問出來,盡管他的眼睛早就被淚水模糊的看不清任何東西,他卻仍舊雙手握著老娘的手,不敢鬆開刹那,隻用一雙淚眼,緊緊盯著老娘的臉,等待著老娘給一個答複。
利群大伯家發生這樣的事,相近的幾家都沒了過年的喜氣。
初二一大早,宋秀程就找了一輛吉普車,載著宋勝書和鍾玉琴來了三合村。
宋勝書和鍾玉琴作為姻親,帶了禮物去王利群家裏探望病人。宋勝書則幫小秋小夏幾個小的收拾一番,衣服行李一堆,收拾到車上,等宋勝書和鍾玉琴探病回來,就將老的小的,並喬西等人一起帶回了縣城。
王利民和宋秀蓮要幫著料理準備,誰也顧不上年節走動。而小秋則因為懂醫理,主動申請留下,每天跑幾趟過去看望大奶奶。並又拿出一支山參交待給成嶺,讓他給大奶奶用上,別省著。
小秋未走,秦戎連通麵包車也留了下來,有車,進出采買什麽的方便不少。
如是,忙了兩天,大奶奶李氏的身後事已經準備鋪排妥當。大奶奶李氏即便早晚兩次獨參湯吊著,但昏睡的時間卻越來越多了,一天裏最多能有一兩個小時清醒的時間,其他時間都昏昏沉沉,不曉事了。
初四傍晚,鄭秋實又過來一趟。
看診之後出來,他悄聲交待:“剩下的參,明天晚上一起用上吧……提前把家裏人都叫一叫,再陪陪老人家吧。”
這一句囑咐,讓一家人又一次落了淚,卻比第一次得知噩耗時,平靜了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