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秋暗暗歎了口氣,她是真的佩服李芳雲的社交能力,她大方坦然,待人真誠,看著似乎有些愛操心,但真的不會惹人反感,反而在班裏的人緣很不錯,僅僅一個星期,幾乎跟班裏的同學們都熟悉了,不分男生還是女生。而小秋僅僅隻能叫上本宿舍的幾個人的名字,班裏其他人隻是看著眼熟,還對不上號兒呢。
看小秋半低著頭,李芳雲歎氣道:“你呀,就是臉皮兒太薄!來,給我……”李芳雲讓小秋預留出自己吃的飯,把多餘的撥出來,準備給班裏的男生們。
趙豔豔也笑著將大半個饅頭遞給李芳雲:“我這饅頭也吃不完,也給他們送去吧。”
李芳雲瞪她一眼:“饅頭又不是不給切,你幹嘛不買半個?”
米飯論份兒賣,饅頭卻可以切開,一個饅頭三兩,可以切成一兩或者二兩,許多女生都是吃二兩的。
趙豔豔笑著揮揮手:“咱們發的細糧票吃不完嘛!”
“真吃不完可以賣呀,就是攢一塊兒送人也讓人記個人情呀……”李芳雲對人情世故是真的透徹,小事兒上都鋪排地清清楚楚的。
趙豔豔是真的不在乎這些,笑笑沒有說話,但顯然沒怎麽把這話放在心上。
小秋則是對這些東西不上心,卻認可李芳雲說的話很有道理。這麽一點一點地送過去,沒人記得好不說,說不定還落個給人吃剩飯的名聲。
沒想到,李芳雲這一次送飯回來,竟帶回來一塊豆腐乳,用飯盒蓋端著,笑嘻嘻地往小秋和趙豔豔麵前一放,道:“男生們舍不得吃菜,合夥買的豆腐乳,我嚐著味兒挺好的要了一塊,來嚐嚐,說是京城上百年的老字號出的呢。”
小秋笑著點點頭沒有動手,趙豔豔倒是吃了一口,卻搖搖頭道:“我更想吃我們西安的臊子麵和油潑辣子……這裏的菜都不夠辣,也不夠香……”
油辣子,小秋大青花裏就有,可這會兒卻沒辦法拿出來。
她看了一眼神情懨懨地撥弄著飯菜的趙豔豔,沒有提這個,隻招呼兩個人吃魚:“你們兩個吃魚,別浪費了……”
趙豔豔搖搖頭:“我不愛吃魚……”
倒是李芳雲笑的暢快,道:“你不愛吃我愛吃,我們那靠海,海魚多,這個季節的鮁魚最肥,包餃子最好吃。”
小秋記起上一世在海邊城市吃過的海鮮餃子,也笑著附和:“鮁魚餃子確實好吃,不過,我也喜歡蛤蜊肉餃子,還有海蠣子蘿卜絲餡兒的也好吃,鮮的很。”
“哎,哎,小秋啊,你在海邊兒待過啊?”李芳雲頗有些覓得知音的感覺,連稱呼都變了。
小秋抿嘴笑笑,沒有細說:“我們s省也是沿海好吧。”
“哦哦,也對,其實你們那邊,特別是膠東和我們那邊很多習俗差不多……對了,我聽我爺說過,他就是從s省過去的,老家好像是黃縣……”
小秋笑笑道:“這麽說起來,咱們也算半個老鄉了。”
李芳雲熱乎乎地說:“不是半個,是整個兒的,我奶奶也是從s省過去的,不過,我奶奶是上一輩過去的,好像是日本人那時候過去的……”
關內人出關大致分兩種,一種是迫於生計出關謀生路的、淘金的,名曰‘闖關東’;另一種則是被迫離家,被強征到東北修鐵路、挖煤礦的勞工。
小秋沒有進一步深究,三個女孩兒就吃完了午飯,去食堂外邊洗幹淨飯盒,一起回了宿舍。
宿舍裏另外三個人是京城的邢海,南京人覃秋怡和豫省人鄭愛蓮。也不知是不是離家太遠,邢海雖然是京城人,卻選擇了住校。覃秋怡是典型的江南美女,小家碧玉款的,清秀婉約,透著股江南水鄉的水靈勁兒。而鄭愛蓮是豫省農村的,家庭條件相對較差,穿的襯衣還是家裏自紡布做的,鞋子也是手工縫製的袢帶方口鞋。上體育課,老師點名要求穿運動鞋,她們這次出去逛街,其中一個原因也是給鄭愛蓮買鞋。
小秋本來還想小睡一會兒的,結果到宿舍才發現,其他三個人已經收拾地差不多了,就等她們一起出門了。
小秋和李芳雲都沒什麽需要收拾的,把飯盒放下就能出門。隻有趙豔豔有些不太高興,嘟著嘴端著臉盆匆匆去了洗漱間,洗了臉梳了頭,又把襯衣長褲換下,換上一條荷葉領蓬蓬袖的連衣裙,這才心滿意足地出門。
趙豔豔、李芳雲和鄭愛蓮三個比較興奮,步子也快一些,不自覺地走到了前頭,小秋是習慣了不疾不徐,邢海本就是京城人,對逛街自然沒有多少興奮勁兒,還有覃秋怡似乎和趙豔豔有點兒不對盤,自然地與小秋和邢海走在了一處。
看著前邊花蝴蝶一樣的趙豔豔,覃秋怡撇嘴道:“穿件裙子就覺得美得不得了呀,真是!”
邢海笑笑沒作聲,小秋是連笑都欠奉,因為覃秋怡後邊一句就把她拉扯上了:“穿裙子得腿生得好才好看哇,就像王小秋的腿,又細又長又直,才叫真好看哇,她算什麽?矮冬瓜好不啊!”
這話就有些過了。
小秋瞪她一眼,笑斥道:“你這張嘴啊,也是太過刻薄,小心嘴巴太厲,將來沒人敢娶。”
邢海笑道:“她才不怕,她家裏有竹馬等著嘞!”
大抵年輕的女孩子,都對婚戀話題比較感興趣,一提起這個,不但小秋順勢問起來,連前頭走的李芳雲和鄭愛蓮也被吸引回來,趙豔豔也不得不放慢腳步,六個人終於走到一處了。
女生逛街的熱情,很多人形容之為‘恐怖’,小秋哪怕是女生中的一員,對這群女人逛街的熱情仍舊有些震驚,平常幹點兒活就叫苦喊累的這些人,逛起街來,卻仿佛沒了‘累’的概念,從學校出去坐了公共汽車,直奔百貨大樓,逛完百貨,逛新建的商店、商場,從中午一直逛到華燈初上,再到夜色深沉,一群人連晚飯都沒得吃,一直到末班車時間,才匆匆趕到車站餓著肚子回了學校。
也直到此時,小秋才得以解脫,看著那群人上了公共汽車離開,她才叫了輛三輪車回家。
看小秋半低著頭,李芳雲歎氣道:“你呀,就是臉皮兒太薄!來,給我……”李芳雲讓小秋預留出自己吃的飯,把多餘的撥出來,準備給班裏的男生們。
趙豔豔也笑著將大半個饅頭遞給李芳雲:“我這饅頭也吃不完,也給他們送去吧。”
李芳雲瞪她一眼:“饅頭又不是不給切,你幹嘛不買半個?”
米飯論份兒賣,饅頭卻可以切開,一個饅頭三兩,可以切成一兩或者二兩,許多女生都是吃二兩的。
趙豔豔笑著揮揮手:“咱們發的細糧票吃不完嘛!”
“真吃不完可以賣呀,就是攢一塊兒送人也讓人記個人情呀……”李芳雲對人情世故是真的透徹,小事兒上都鋪排地清清楚楚的。
趙豔豔是真的不在乎這些,笑笑沒有說話,但顯然沒怎麽把這話放在心上。
小秋則是對這些東西不上心,卻認可李芳雲說的話很有道理。這麽一點一點地送過去,沒人記得好不說,說不定還落個給人吃剩飯的名聲。
沒想到,李芳雲這一次送飯回來,竟帶回來一塊豆腐乳,用飯盒蓋端著,笑嘻嘻地往小秋和趙豔豔麵前一放,道:“男生們舍不得吃菜,合夥買的豆腐乳,我嚐著味兒挺好的要了一塊,來嚐嚐,說是京城上百年的老字號出的呢。”
小秋笑著點點頭沒有動手,趙豔豔倒是吃了一口,卻搖搖頭道:“我更想吃我們西安的臊子麵和油潑辣子……這裏的菜都不夠辣,也不夠香……”
油辣子,小秋大青花裏就有,可這會兒卻沒辦法拿出來。
她看了一眼神情懨懨地撥弄著飯菜的趙豔豔,沒有提這個,隻招呼兩個人吃魚:“你們兩個吃魚,別浪費了……”
趙豔豔搖搖頭:“我不愛吃魚……”
倒是李芳雲笑的暢快,道:“你不愛吃我愛吃,我們那靠海,海魚多,這個季節的鮁魚最肥,包餃子最好吃。”
小秋記起上一世在海邊城市吃過的海鮮餃子,也笑著附和:“鮁魚餃子確實好吃,不過,我也喜歡蛤蜊肉餃子,還有海蠣子蘿卜絲餡兒的也好吃,鮮的很。”
“哎,哎,小秋啊,你在海邊兒待過啊?”李芳雲頗有些覓得知音的感覺,連稱呼都變了。
小秋抿嘴笑笑,沒有細說:“我們s省也是沿海好吧。”
“哦哦,也對,其實你們那邊,特別是膠東和我們那邊很多習俗差不多……對了,我聽我爺說過,他就是從s省過去的,老家好像是黃縣……”
小秋笑笑道:“這麽說起來,咱們也算半個老鄉了。”
李芳雲熱乎乎地說:“不是半個,是整個兒的,我奶奶也是從s省過去的,不過,我奶奶是上一輩過去的,好像是日本人那時候過去的……”
關內人出關大致分兩種,一種是迫於生計出關謀生路的、淘金的,名曰‘闖關東’;另一種則是被迫離家,被強征到東北修鐵路、挖煤礦的勞工。
小秋沒有進一步深究,三個女孩兒就吃完了午飯,去食堂外邊洗幹淨飯盒,一起回了宿舍。
宿舍裏另外三個人是京城的邢海,南京人覃秋怡和豫省人鄭愛蓮。也不知是不是離家太遠,邢海雖然是京城人,卻選擇了住校。覃秋怡是典型的江南美女,小家碧玉款的,清秀婉約,透著股江南水鄉的水靈勁兒。而鄭愛蓮是豫省農村的,家庭條件相對較差,穿的襯衣還是家裏自紡布做的,鞋子也是手工縫製的袢帶方口鞋。上體育課,老師點名要求穿運動鞋,她們這次出去逛街,其中一個原因也是給鄭愛蓮買鞋。
小秋本來還想小睡一會兒的,結果到宿舍才發現,其他三個人已經收拾地差不多了,就等她們一起出門了。
小秋和李芳雲都沒什麽需要收拾的,把飯盒放下就能出門。隻有趙豔豔有些不太高興,嘟著嘴端著臉盆匆匆去了洗漱間,洗了臉梳了頭,又把襯衣長褲換下,換上一條荷葉領蓬蓬袖的連衣裙,這才心滿意足地出門。
趙豔豔、李芳雲和鄭愛蓮三個比較興奮,步子也快一些,不自覺地走到了前頭,小秋是習慣了不疾不徐,邢海本就是京城人,對逛街自然沒有多少興奮勁兒,還有覃秋怡似乎和趙豔豔有點兒不對盤,自然地與小秋和邢海走在了一處。
看著前邊花蝴蝶一樣的趙豔豔,覃秋怡撇嘴道:“穿件裙子就覺得美得不得了呀,真是!”
邢海笑笑沒作聲,小秋是連笑都欠奉,因為覃秋怡後邊一句就把她拉扯上了:“穿裙子得腿生得好才好看哇,就像王小秋的腿,又細又長又直,才叫真好看哇,她算什麽?矮冬瓜好不啊!”
這話就有些過了。
小秋瞪她一眼,笑斥道:“你這張嘴啊,也是太過刻薄,小心嘴巴太厲,將來沒人敢娶。”
邢海笑道:“她才不怕,她家裏有竹馬等著嘞!”
大抵年輕的女孩子,都對婚戀話題比較感興趣,一提起這個,不但小秋順勢問起來,連前頭走的李芳雲和鄭愛蓮也被吸引回來,趙豔豔也不得不放慢腳步,六個人終於走到一處了。
女生逛街的熱情,很多人形容之為‘恐怖’,小秋哪怕是女生中的一員,對這群女人逛街的熱情仍舊有些震驚,平常幹點兒活就叫苦喊累的這些人,逛起街來,卻仿佛沒了‘累’的概念,從學校出去坐了公共汽車,直奔百貨大樓,逛完百貨,逛新建的商店、商場,從中午一直逛到華燈初上,再到夜色深沉,一群人連晚飯都沒得吃,一直到末班車時間,才匆匆趕到車站餓著肚子回了學校。
也直到此時,小秋才得以解脫,看著那群人上了公共汽車離開,她才叫了輛三輪車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