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帝駕崩,太子繼位,魏貴妃成為太後,魏無暇還是太師。新君年幼,繼位一年來,動作頻頻,大有勵精圖治的大誌,誰料因徐謙一案,得罪了勳貴、朝官,最後魏家姐弟聯手發動了政變,魏太後垂簾聽政,王侍郎一黨集體辭官,更加無人製衡魏氏姐弟。
這些都是劉知易從酒樓裏的書生口裏聽出來的,他感覺事情可能沒那麽簡單,不單單是舅舅聯手母親,外戚幹政的俗套故事。
裏裏外外他沒聽到任何有關魏無暇直接動手的證據。政變過程中,出麵的主要是太後。政變當日,宮門外不斷有朝官棄冠辭官,宮內右金吾衛上將軍手持太後懿旨,帶金吾衛包圍皇帝寢宮,最後皇帝下了請太後垂簾的聖旨。
劉知易感覺,這段戲碼更像是慈禧太後壓製光緒皇帝,而不是竇太後聯手外戚壓製漢武帝的模式。被外人過度解讀,僅僅是因為魏無暇和魏太後是姐弟,而且名聲不太好。
無論如何,太後垂簾都是大事,哪怕是太後,想要穩定局勢,也需要花些工夫。之後幾天,朝廷接連有大動作。太後懿旨不斷發下,都是息事寧人維持穩定的措施。
第一日,太後下旨,暫停查辦徐謙案,涉事人等即刻釋放,包括一萬禦林軍和已經抓捕的府兵官兵。
第二日,太後下旨,不許王朝棟等人辭官。可王朝棟不奉召,坐著牛車,招搖過市,離開京城。跟隨王朝棟的,還有先後辭官的五十多人。
第三日,太後臨朝,垂簾第一次朝會召開。除了辭官的王侍郎外,許多官員更是直接在朝會上棄冠,怒斥太後牝雞司晨,然後拂袖離去。太後竟一言不發,連廷杖都沒用。
第四日,太後第二次垂簾,朝臣空缺甚大,朝儀事少。右金吾衛上將軍曹雄上奏,稱天下太平,政簡事少,朝儀應恢複如常,無人反對,太後決斷,改為三日一朝。
第七日,太後第三次垂簾,吏部尚書上奏稱,朝官缺員甚多,希望能簡拔一批幹員,禮部尚書奏稱,請開恩科,太後一一準奏。刑部尚書奏請,重審徐謙案,太後向尚書求情,希望隻誅首惡,從者不論,眾臣讚頌太後仁心。
魏太後通過三次臨朝,終於掌控住了朝堂,皇帝如一個木偶一樣,一言不發。
劉知易在及第樓焦急的等到午後,直到散朝後,確切消息傳進酒樓,心頭積壓的一個月的愁雲一下釋放開來。消息十分可靠,並不是某些太學生的小道消息,而是散朝後明發的,同時加蓋皇帝和太後印璽的聖旨,在宮外張貼,由太學生抄錄後,高舉著一路喧嘩傳入及第樓。
劉知易卸下了所有心理負擔,太學生們也欣喜若狂。
劉知易輕鬆,是因為經過朝堂上激烈的討論,最終確定徐謙被劫一案,由前刑部右侍郎曹英負全責,曹英之外,沿途護送官員、兵丁皆免罪。盡管該案由曹英背了所有罪責,論罪,曹英免去侍郎官銜,妻女充教坊司,子嗣發配邊郡,太後以曹英死於刺客之手,相當於殉職為由,為曹英求情,最後隻象征性的罷免了曹英官職,家人得以幸免。
太學生欣喜,是因為經過吏部、禮部商榷,太後準許開恩科取士,填補大量缺員。這是太學生們的機會。
結果一場新君繼位後劇烈的朝堂爭鬥,最後演變成酒樓裏普天同慶一般的歡慶,說不出的諷刺。
劉知易非但不覺得滑稽,反而加入其中。在及第樓待了十幾天時間,已經混成了熟臉兒,之前出於謹慎,他很低調,隻聽不說,也不與人討論。今日卻主動跟幾個太學生打招呼,因為這幾個都是熟人。
“張先生、王先生、李先生、趙先生,可還認識在下?”
這四人正是徐謙被劫那日,跟劉知易擠在茶攤上一起喝過茶的太學生。這四個都是愛熱鬧的人,徐謙被押送京師,他們可以離京十裏迎接,怎麽可能會錯過太學旁的熱鬧。
這幾日,劉知易幾乎每天都能看到他們的身影,但卻一直沒有接觸,甚至有意遠離他們,擔心被他們認出身份。幾個書生確實沒有認出劉知易,哪怕是那日喝茶的時候,他們都沒有正眼看過劉知易,何況現在。
直到風波平息,魏太後執掌朝堂,下旨定案,劉知易才不怕被人認出來,心裏高興,熱情的主動打聲招呼,結果尷尬了,這幾人麵對麵竟然也認不出劉知易來。
“你,有些麵熟。”
“恕在下眼拙。”
“不認識。”
“你是?你是!你是……”
隻有一個太學生,似乎話都到嘴邊了,就是叫不出來。
劉知易提示一下:“徐太傅途經春風亭當日。”
那個話到嘴邊的書生,猛地一拍桌子:“原來是你!”
其他三人還有些迷惑。
劉知易笑道:“王先生,記起在下了?”
姓王的書生喟歎一聲:“記憶猶新,記憶猶新啊!若非你那日擋住了刺客的刀氣,在下恐怕沒這口福在此飲酒,不得見今日之喜慶。”
其他三人還是迷惑。
王書生向他們解釋:“就是那日,在春風亭旁,迎候徐太傅時候,與我們一起飲茶之人。”
那三人仿佛失憶了一般,堅持:“當日飲茶,不就我們四人?”
劉知易越來越尷尬,覺得自己待不下去了,借口告辭。
王書生也不挽留他,也許出了這個門,他就又忘記了有這麽個人。
劉知易對這幾個貨,已經徹底沒有興趣,主動打招呼,一來因為高興,二來覺得都是熟人。
早知道是這樣,就幹脆不打招呼,直接走了。
剛走了兩步,突然身後一個書生喊了一聲:“哎呀。你們誰帶錢了?”
劉知易本能回頭,看到四個尷尬的麵孔。
“隻記得今天的朝會了,還真忘了。”
“我也是。這次朝會隔了三天,都急著想知道局麵。”
“不然我回去取?”
四人尷尬著,正好小二來上酒,看他們的樣子,似乎司空見慣,笑著招呼。
“各位公子,可讓小的逮著了。老規矩,留副墨寶。”
四人麵麵相覷,相視一笑,瀟灑答應。
劉知易一直沒走,他在這裏待了十幾天,還真沒聽說有這個規矩,可以用墨寶付賬。大概是他無心他顧,沒注意到有書生用筆墨付賬,或者是這些太學生都講體麵,不愛吃白食。酒樓有這規矩,進一步驗證了老板的心思,針對太學窮學生不是為了錢,大概跟劉知易在茶攤時刻意巴結這幾個書生一樣,是為了人脈,這些窮學生,遲早都是要走入朝堂的。
劉知易感覺很有趣,老實留下看熱鬧。
隻見幾個書生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做首詩吧?”
張書生說道。
“嗯,做首詩。”
王書生附和。
“王兄先來?”
李書生說道。
“還是趙兄先來吧。”
王書生說道。
“理當張兄先來。”
趙書生謙讓。
旁邊端著筆墨紙硯的店小二一會看看這個,一會看看那個,遲遲不見他們落筆。
“要不,寫首詞吧?”
張書生改了主意。
“嗯,做首詞。”
王書生繼續附和。
“王兄先來?”
李書生道。
“還是趙兄先來吧。”
王書生道。
“理當張兄先來。”
趙書生再次謙讓。
店小二端著筆墨紙硯,依舊是看看這個,看看那個,還是不見他們落筆。
劉知易有些懵,還以為能欣賞到一場才子大展才華的好戲,可看樣子這幾個書生比他剛才還尷尬,這幾個貨,除了眼高於頂,不通人情之外,難不成胸無點墨?
劉知易看了會,他們依然沒落筆,連筆都沒提起來,依舊在店小二端著的托盤中。
此時這幾人已經有些下不來台,因為周圍的書生都被吸引了過來。
“要不我來吧!”
劉知易看不下去了,走上前,提起筆。
店小二也等不下去了,索性衝劉知易笑笑,將筆墨紙張端到劉知易麵前。
劉知易一口氣寫下一首詩,他有絕對信心,這首詩不會丟人,詩仙李白的詩,應該鎮得住場子。
寫完擲筆,揚長而去,心情極為舒暢。他仿佛已經看到那幾個目中無人的書生,被他的詩才折服,後悔沒早認識他的情景。
他有些高估這幾個貨的自覺了,劉知易剛走,他們四人圍著店小二,率先捧起了墨寶,還輪流著念誦起來:
“白酒新熟山中歸,黃雞啄黍秋正肥。……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
“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
“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
“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
最後的名句,四人更是反複念誦。
周圍的書生聽到詞句,一個個爭著欣賞,店小二知道挖到寶了,一把將寫著詩句的宣紙搶過來,陪著笑臉擠出人群。
四個書生不跟店小二置氣,心情舒坦,大笑著離開及第樓,還不忘灑脫的念誦“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的詩句。
這些都是劉知易從酒樓裏的書生口裏聽出來的,他感覺事情可能沒那麽簡單,不單單是舅舅聯手母親,外戚幹政的俗套故事。
裏裏外外他沒聽到任何有關魏無暇直接動手的證據。政變過程中,出麵的主要是太後。政變當日,宮門外不斷有朝官棄冠辭官,宮內右金吾衛上將軍手持太後懿旨,帶金吾衛包圍皇帝寢宮,最後皇帝下了請太後垂簾的聖旨。
劉知易感覺,這段戲碼更像是慈禧太後壓製光緒皇帝,而不是竇太後聯手外戚壓製漢武帝的模式。被外人過度解讀,僅僅是因為魏無暇和魏太後是姐弟,而且名聲不太好。
無論如何,太後垂簾都是大事,哪怕是太後,想要穩定局勢,也需要花些工夫。之後幾天,朝廷接連有大動作。太後懿旨不斷發下,都是息事寧人維持穩定的措施。
第一日,太後下旨,暫停查辦徐謙案,涉事人等即刻釋放,包括一萬禦林軍和已經抓捕的府兵官兵。
第二日,太後下旨,不許王朝棟等人辭官。可王朝棟不奉召,坐著牛車,招搖過市,離開京城。跟隨王朝棟的,還有先後辭官的五十多人。
第三日,太後臨朝,垂簾第一次朝會召開。除了辭官的王侍郎外,許多官員更是直接在朝會上棄冠,怒斥太後牝雞司晨,然後拂袖離去。太後竟一言不發,連廷杖都沒用。
第四日,太後第二次垂簾,朝臣空缺甚大,朝儀事少。右金吾衛上將軍曹雄上奏,稱天下太平,政簡事少,朝儀應恢複如常,無人反對,太後決斷,改為三日一朝。
第七日,太後第三次垂簾,吏部尚書上奏稱,朝官缺員甚多,希望能簡拔一批幹員,禮部尚書奏稱,請開恩科,太後一一準奏。刑部尚書奏請,重審徐謙案,太後向尚書求情,希望隻誅首惡,從者不論,眾臣讚頌太後仁心。
魏太後通過三次臨朝,終於掌控住了朝堂,皇帝如一個木偶一樣,一言不發。
劉知易在及第樓焦急的等到午後,直到散朝後,確切消息傳進酒樓,心頭積壓的一個月的愁雲一下釋放開來。消息十分可靠,並不是某些太學生的小道消息,而是散朝後明發的,同時加蓋皇帝和太後印璽的聖旨,在宮外張貼,由太學生抄錄後,高舉著一路喧嘩傳入及第樓。
劉知易卸下了所有心理負擔,太學生們也欣喜若狂。
劉知易輕鬆,是因為經過朝堂上激烈的討論,最終確定徐謙被劫一案,由前刑部右侍郎曹英負全責,曹英之外,沿途護送官員、兵丁皆免罪。盡管該案由曹英背了所有罪責,論罪,曹英免去侍郎官銜,妻女充教坊司,子嗣發配邊郡,太後以曹英死於刺客之手,相當於殉職為由,為曹英求情,最後隻象征性的罷免了曹英官職,家人得以幸免。
太學生欣喜,是因為經過吏部、禮部商榷,太後準許開恩科取士,填補大量缺員。這是太學生們的機會。
結果一場新君繼位後劇烈的朝堂爭鬥,最後演變成酒樓裏普天同慶一般的歡慶,說不出的諷刺。
劉知易非但不覺得滑稽,反而加入其中。在及第樓待了十幾天時間,已經混成了熟臉兒,之前出於謹慎,他很低調,隻聽不說,也不與人討論。今日卻主動跟幾個太學生打招呼,因為這幾個都是熟人。
“張先生、王先生、李先生、趙先生,可還認識在下?”
這四人正是徐謙被劫那日,跟劉知易擠在茶攤上一起喝過茶的太學生。這四個都是愛熱鬧的人,徐謙被押送京師,他們可以離京十裏迎接,怎麽可能會錯過太學旁的熱鬧。
這幾日,劉知易幾乎每天都能看到他們的身影,但卻一直沒有接觸,甚至有意遠離他們,擔心被他們認出身份。幾個書生確實沒有認出劉知易,哪怕是那日喝茶的時候,他們都沒有正眼看過劉知易,何況現在。
直到風波平息,魏太後執掌朝堂,下旨定案,劉知易才不怕被人認出來,心裏高興,熱情的主動打聲招呼,結果尷尬了,這幾人麵對麵竟然也認不出劉知易來。
“你,有些麵熟。”
“恕在下眼拙。”
“不認識。”
“你是?你是!你是……”
隻有一個太學生,似乎話都到嘴邊了,就是叫不出來。
劉知易提示一下:“徐太傅途經春風亭當日。”
那個話到嘴邊的書生,猛地一拍桌子:“原來是你!”
其他三人還有些迷惑。
劉知易笑道:“王先生,記起在下了?”
姓王的書生喟歎一聲:“記憶猶新,記憶猶新啊!若非你那日擋住了刺客的刀氣,在下恐怕沒這口福在此飲酒,不得見今日之喜慶。”
其他三人還是迷惑。
王書生向他們解釋:“就是那日,在春風亭旁,迎候徐太傅時候,與我們一起飲茶之人。”
那三人仿佛失憶了一般,堅持:“當日飲茶,不就我們四人?”
劉知易越來越尷尬,覺得自己待不下去了,借口告辭。
王書生也不挽留他,也許出了這個門,他就又忘記了有這麽個人。
劉知易對這幾個貨,已經徹底沒有興趣,主動打招呼,一來因為高興,二來覺得都是熟人。
早知道是這樣,就幹脆不打招呼,直接走了。
剛走了兩步,突然身後一個書生喊了一聲:“哎呀。你們誰帶錢了?”
劉知易本能回頭,看到四個尷尬的麵孔。
“隻記得今天的朝會了,還真忘了。”
“我也是。這次朝會隔了三天,都急著想知道局麵。”
“不然我回去取?”
四人尷尬著,正好小二來上酒,看他們的樣子,似乎司空見慣,笑著招呼。
“各位公子,可讓小的逮著了。老規矩,留副墨寶。”
四人麵麵相覷,相視一笑,瀟灑答應。
劉知易一直沒走,他在這裏待了十幾天,還真沒聽說有這個規矩,可以用墨寶付賬。大概是他無心他顧,沒注意到有書生用筆墨付賬,或者是這些太學生都講體麵,不愛吃白食。酒樓有這規矩,進一步驗證了老板的心思,針對太學窮學生不是為了錢,大概跟劉知易在茶攤時刻意巴結這幾個書生一樣,是為了人脈,這些窮學生,遲早都是要走入朝堂的。
劉知易感覺很有趣,老實留下看熱鬧。
隻見幾個書生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做首詩吧?”
張書生說道。
“嗯,做首詩。”
王書生附和。
“王兄先來?”
李書生說道。
“還是趙兄先來吧。”
王書生說道。
“理當張兄先來。”
趙書生謙讓。
旁邊端著筆墨紙硯的店小二一會看看這個,一會看看那個,遲遲不見他們落筆。
“要不,寫首詞吧?”
張書生改了主意。
“嗯,做首詞。”
王書生繼續附和。
“王兄先來?”
李書生道。
“還是趙兄先來吧。”
王書生道。
“理當張兄先來。”
趙書生再次謙讓。
店小二端著筆墨紙硯,依舊是看看這個,看看那個,還是不見他們落筆。
劉知易有些懵,還以為能欣賞到一場才子大展才華的好戲,可看樣子這幾個書生比他剛才還尷尬,這幾個貨,除了眼高於頂,不通人情之外,難不成胸無點墨?
劉知易看了會,他們依然沒落筆,連筆都沒提起來,依舊在店小二端著的托盤中。
此時這幾人已經有些下不來台,因為周圍的書生都被吸引了過來。
“要不我來吧!”
劉知易看不下去了,走上前,提起筆。
店小二也等不下去了,索性衝劉知易笑笑,將筆墨紙張端到劉知易麵前。
劉知易一口氣寫下一首詩,他有絕對信心,這首詩不會丟人,詩仙李白的詩,應該鎮得住場子。
寫完擲筆,揚長而去,心情極為舒暢。他仿佛已經看到那幾個目中無人的書生,被他的詩才折服,後悔沒早認識他的情景。
他有些高估這幾個貨的自覺了,劉知易剛走,他們四人圍著店小二,率先捧起了墨寶,還輪流著念誦起來:
“白酒新熟山中歸,黃雞啄黍秋正肥。……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
“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
“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
“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
最後的名句,四人更是反複念誦。
周圍的書生聽到詞句,一個個爭著欣賞,店小二知道挖到寶了,一把將寫著詩句的宣紙搶過來,陪著笑臉擠出人群。
四個書生不跟店小二置氣,心情舒坦,大笑著離開及第樓,還不忘灑脫的念誦“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的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