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此等事兒?”景隆皺著眉。
“等過完年,我也想請娘親派人托情,拜入養鶴先生門下。我想修煉,想擁有本領。”娥月說。
在大夏朝,皇家、世家這些有錢有勢的子弟,不論男女,都會嚐試修煉。
畢竟這是超脫於普通人,又能摸得到的大道。
如果確定自己不適合修煉,或者無法忍受,再回歸普通人生活。
“胡鬧,你這麽小,哪適合修煉。”
“我可不小,今年六歲,明年就七歲,差不多……”
“不行。你是女孩子,和男孩子不同。如果你要修煉,至少等到十歲。”
“豈不是要等好久。”娥月掰著手指頭,苦惱著。
“過早修煉,如同撥苗助長,有傷身體。”
“那好吧。不過到時,你得幫我在養鶴先生麵前說話,讓他收我為徒。你這名徒橫空出世,養鶴先生聲名大振,炙手可熱。他府前的門檻,每天怕是要讓人擠壞了。”
“……”
娥月見他不答,又說:“你不是怕我天資聰穎,成為養鶴先生的徒弟後,實力追上你,不想幫我說情?”
“太子哥哥那是這樣的人?”瀅月心思比娥月活絡,心裏奇怪,說:“太子哥哥認為不妥?或者說,是怕惹出一些不必要的麻煩。”
後宮的勾心鬥角層出不窮,站隊分明,太子一舉一動都令人遐想聯翩。
要是他引薦娥月,會否引發一些不必要的臆想?
她隻聯想到,太子哥哥是擔憂引發宮鬥和皇子、公主間不和,之如此類的矛盾。
“倒不是。也行,到時我親自幫你說情。”
景隆想到是三四年後的事,先拖延時間。
“這都是什麽事。”
對於養鶴先生的本事,沒人比他清楚。
讓娥月去拜師,那是誤了娥月。
但是又不能把“真正師父”說出來。
“太子哥哥,比武結束後,你沒有登門謝師嗎?”
“上午派人去了。但養鶴先生半個月前,離開京城,所以並沒有碰到。”
“養鶴先生原來不在家。”
瀅月心底嘀咕,豈不是整個比試大賽,養鶴先生從不參與?
作為太子的師父,太離譜了吧?
但是人們都說他身懷大才,所以把太子調教得卓著絕豔。
所以,瀅月不好表露疑問與心跡。
但是周圍的人都說他身懷大才,是位名師,所以把太子調教得卓絕絕豔。
所以,她不敢表露疑問與心跡。
※※※
皇子比武的結果令人意外。
不僅影響大夏朝未來的皇權走向,大周、大韓兩國的視線也一直關注。
三國的邊境戰事,已經打了大半年。
雖然最近一兩個月,戰勢縮小許多,大夏往後撤的步伐漸緩。
但是一對二的情況下,大夏朝原本的國土,已大大的縮水。
景隆太子擔任國使談判,究竟會帶領大夏朝走向何處?
和談成功,要付出多少的代價?
萬一和談不成功,到時又如何?
“太子準備的情況怎麽樣?五天後要出發了,他作為大夏的特使,朕的臉麵,過往你們對他那些小手段朕當看不到。但眼下必須完全停止,支援要多少就給多少。要讓朕知曉,哪個瞞著朕從中作崇,置國家利益於不顧,就別怪朕不念情麵。”
太和殿,大夏皇帝慢條斯裏地閱覽著手裏的奏疏。
案下兩側,是平常親近的重臣和心腹太監。
“是。”
韋家的重臣韋正矩躬身,不敢抬頭。
很顯然,陛下警告的正是他。
此次皇子比武,由他一手建議,皇帝欽準。
目的就是為日後換儲鋪路,同時將三國談判的控製權抓在韋家的手上。
沒想到企圖失敗。
對於三國和談,韋家的商議得出結果:必須和談成功。
三國戰事,不僅國家名聲掃地,大夏朝百姓更苦不堪言。
所有不滿,嚴重地對準在戰爭表現差劣的韋家等大家族和朝臣。
也令他們的利益嚴重受損。
所以即使付出慘重代價,也要讓令大韓、大周兩國滿意。
換取和平。
再打下去,韋家在軍中、朝廷中的利益會受到嚴重潰敗。
之前陛下對景隆太子不滿意,韋家想換儲君。
兩方心照不宣,一拍一和。
豈不知韋家寄予厚望的天裿皇子挫敗,反而讓景隆太子把果子給摘了。
事已至此,大夏皇帝換儲的心思暗淡了。
又知韋家的心意,自然出言警告。
“天裿那個廢物!千載難逢的機會,都把握不住!”韋正矩心裏恨得牙癢癢的。
“鴻臚寺上報的奏疏,方方麵麵已經打點清楚。出使人員和兵衛皆是特別召喚,專職保護太子的安全。”旁邊的內閣太傅房賢德上前道:“隻是老臣稍有憂心,三國戰爭如火如荼,關係著大夏朝的興衰榮辱。將一國之重任,寄望於太子一人身上,老臣覺得……”
“老臣並不是否定之前的閣議,違逆陛下的意思。老臣隻是擔憂,太子固然辦事穩達,但年紀太小,而且過於憨厚老實,麵對大韓、大周那些老奸巨猾、城府深刻的談判使,隻怕被玩於股掌中。”
大夏皇帝抬起目光,凝著他,淡淡說:“之前不是一並已有定議嗎?由鴻臚寺的四位驛長構成策團,出謀劃策,太子出任主使,負責出麵,並決定策略。”
“臣正是因此而擔憂,之前提出皇子大賽時,並沒有太深遠和周到的思考。現今認真一想,韓、周兩國擔任主使的都是老狐狸,而太子此前從沒經驗,懦怯退讓,隻怕會讓對方牽著鼻子走。兩國談判,一進一退,一尺一寸,涉及的利益巨大。”
“臣認同房太傅的意思,出使關乎重大,此前的決議顯得倉促。”
“臣也認同。”
於是乎,幾個閣臣紛紛抱拳獻言。
大有一改推翻之前的決議之勢。
大夏皇帝放下手中的案冊,冷嘲目光掃了眾人一眼,道:“所以你們的意思,要說話不算數,讓朕和你們一起食言而肥,改變之前決定?”
眾臣心裏一愣,皇帝明顯不爽了啊!
當然,這也是意料中事。
明明說好了,誰勝出誰就擔任主使。
現今太子勝出,立即失信,皇帝不怒才怪。
再怎麽說,太子也是他親兒子呐!
“等過完年,我也想請娘親派人托情,拜入養鶴先生門下。我想修煉,想擁有本領。”娥月說。
在大夏朝,皇家、世家這些有錢有勢的子弟,不論男女,都會嚐試修煉。
畢竟這是超脫於普通人,又能摸得到的大道。
如果確定自己不適合修煉,或者無法忍受,再回歸普通人生活。
“胡鬧,你這麽小,哪適合修煉。”
“我可不小,今年六歲,明年就七歲,差不多……”
“不行。你是女孩子,和男孩子不同。如果你要修煉,至少等到十歲。”
“豈不是要等好久。”娥月掰著手指頭,苦惱著。
“過早修煉,如同撥苗助長,有傷身體。”
“那好吧。不過到時,你得幫我在養鶴先生麵前說話,讓他收我為徒。你這名徒橫空出世,養鶴先生聲名大振,炙手可熱。他府前的門檻,每天怕是要讓人擠壞了。”
“……”
娥月見他不答,又說:“你不是怕我天資聰穎,成為養鶴先生的徒弟後,實力追上你,不想幫我說情?”
“太子哥哥那是這樣的人?”瀅月心思比娥月活絡,心裏奇怪,說:“太子哥哥認為不妥?或者說,是怕惹出一些不必要的麻煩。”
後宮的勾心鬥角層出不窮,站隊分明,太子一舉一動都令人遐想聯翩。
要是他引薦娥月,會否引發一些不必要的臆想?
她隻聯想到,太子哥哥是擔憂引發宮鬥和皇子、公主間不和,之如此類的矛盾。
“倒不是。也行,到時我親自幫你說情。”
景隆想到是三四年後的事,先拖延時間。
“這都是什麽事。”
對於養鶴先生的本事,沒人比他清楚。
讓娥月去拜師,那是誤了娥月。
但是又不能把“真正師父”說出來。
“太子哥哥,比武結束後,你沒有登門謝師嗎?”
“上午派人去了。但養鶴先生半個月前,離開京城,所以並沒有碰到。”
“養鶴先生原來不在家。”
瀅月心底嘀咕,豈不是整個比試大賽,養鶴先生從不參與?
作為太子的師父,太離譜了吧?
但是人們都說他身懷大才,所以把太子調教得卓著絕豔。
所以,瀅月不好表露疑問與心跡。
但是周圍的人都說他身懷大才,是位名師,所以把太子調教得卓絕絕豔。
所以,她不敢表露疑問與心跡。
※※※
皇子比武的結果令人意外。
不僅影響大夏朝未來的皇權走向,大周、大韓兩國的視線也一直關注。
三國的邊境戰事,已經打了大半年。
雖然最近一兩個月,戰勢縮小許多,大夏往後撤的步伐漸緩。
但是一對二的情況下,大夏朝原本的國土,已大大的縮水。
景隆太子擔任國使談判,究竟會帶領大夏朝走向何處?
和談成功,要付出多少的代價?
萬一和談不成功,到時又如何?
“太子準備的情況怎麽樣?五天後要出發了,他作為大夏的特使,朕的臉麵,過往你們對他那些小手段朕當看不到。但眼下必須完全停止,支援要多少就給多少。要讓朕知曉,哪個瞞著朕從中作崇,置國家利益於不顧,就別怪朕不念情麵。”
太和殿,大夏皇帝慢條斯裏地閱覽著手裏的奏疏。
案下兩側,是平常親近的重臣和心腹太監。
“是。”
韋家的重臣韋正矩躬身,不敢抬頭。
很顯然,陛下警告的正是他。
此次皇子比武,由他一手建議,皇帝欽準。
目的就是為日後換儲鋪路,同時將三國談判的控製權抓在韋家的手上。
沒想到企圖失敗。
對於三國和談,韋家的商議得出結果:必須和談成功。
三國戰事,不僅國家名聲掃地,大夏朝百姓更苦不堪言。
所有不滿,嚴重地對準在戰爭表現差劣的韋家等大家族和朝臣。
也令他們的利益嚴重受損。
所以即使付出慘重代價,也要讓令大韓、大周兩國滿意。
換取和平。
再打下去,韋家在軍中、朝廷中的利益會受到嚴重潰敗。
之前陛下對景隆太子不滿意,韋家想換儲君。
兩方心照不宣,一拍一和。
豈不知韋家寄予厚望的天裿皇子挫敗,反而讓景隆太子把果子給摘了。
事已至此,大夏皇帝換儲的心思暗淡了。
又知韋家的心意,自然出言警告。
“天裿那個廢物!千載難逢的機會,都把握不住!”韋正矩心裏恨得牙癢癢的。
“鴻臚寺上報的奏疏,方方麵麵已經打點清楚。出使人員和兵衛皆是特別召喚,專職保護太子的安全。”旁邊的內閣太傅房賢德上前道:“隻是老臣稍有憂心,三國戰爭如火如荼,關係著大夏朝的興衰榮辱。將一國之重任,寄望於太子一人身上,老臣覺得……”
“老臣並不是否定之前的閣議,違逆陛下的意思。老臣隻是擔憂,太子固然辦事穩達,但年紀太小,而且過於憨厚老實,麵對大韓、大周那些老奸巨猾、城府深刻的談判使,隻怕被玩於股掌中。”
大夏皇帝抬起目光,凝著他,淡淡說:“之前不是一並已有定議嗎?由鴻臚寺的四位驛長構成策團,出謀劃策,太子出任主使,負責出麵,並決定策略。”
“臣正是因此而擔憂,之前提出皇子大賽時,並沒有太深遠和周到的思考。現今認真一想,韓、周兩國擔任主使的都是老狐狸,而太子此前從沒經驗,懦怯退讓,隻怕會讓對方牽著鼻子走。兩國談判,一進一退,一尺一寸,涉及的利益巨大。”
“臣認同房太傅的意思,出使關乎重大,此前的決議顯得倉促。”
“臣也認同。”
於是乎,幾個閣臣紛紛抱拳獻言。
大有一改推翻之前的決議之勢。
大夏皇帝放下手中的案冊,冷嘲目光掃了眾人一眼,道:“所以你們的意思,要說話不算數,讓朕和你們一起食言而肥,改變之前決定?”
眾臣心裏一愣,皇帝明顯不爽了啊!
當然,這也是意料中事。
明明說好了,誰勝出誰就擔任主使。
現今太子勝出,立即失信,皇帝不怒才怪。
再怎麽說,太子也是他親兒子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