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綸
(1520~1577)明朝抗倭名將、民族英雄。(13看網網.)字子理。江西宜黃人。性格沉毅。嘉靖二十三年(1544)進士。三十年,任兵部主事。後署郎中事。三十四年,自薦招募壯士500人,擊退由浙江竄犯皖南轉掠南京的倭寇。自此以知兵聞名於朝,任台州知府。募浙東壯士千人,操練成精銳(號鄉兵)。三十六年,率鄉兵在柵浦迎戰倭寇,三戰三捷。次年,在敵眾己寡時,令士卒偃旗息鼓,突然襲擊,大敗圍攻台州(今臨海)的倭寇萬人,升浙江按察使司副使,負責巡海,治兵寧波。招募士卒,逐級節製訓練,嚴明賞罰,激勵士氣。三十八年春,乘倭寇登陸馬崗(今象山南)立足未穩,率千餘士卒迅速出擊,斬倭數百,分道追殲,蕩平寧波倭患。五月,援桃渚(今臨海東),一晝夜馳行嶺道300裏,迫倭遁逃,追至新河鎮(今椒江東南),殲滅逃倭,平息浙江中部倭患。三十九年,以功升浙江布政司右參政,巡海治兵如故。次年底,領浙江兵赴江西,捕殺由廣東流至江西的農民起義首領林朝曦。四十二年,升右僉都禦史,提督福建軍務兼巡撫,督福建總兵俞大猷、浙江副總兵戚繼光和廣東總兵劉顯合兵搗毀平海衛(今福建莆田東南)倭巢,斬倭寇2200餘人,收撫被掠民眾3000餘人,升右副都禦史。整頓海防,恢複水寨,督造戰船,扼守海口,並在沿海各縣建立戰守合一的地方武裝。同年冬,遣戚繼光率軍戰於仙遊,擊敗倭寇萬餘,取得抗倭以來最大勝利。四十四年,任陝西巡撫,次年赴任途中改為四川巡撫,平大足蔡伯貫起事。旋平雲南鳳繼祖起事,升兵部右侍郎兼右僉都禦史,總督兩廣軍務。隆慶元年(1567),北邊告急,奉詔還兵部。次年,升兵部左侍郎,總督薊、遼、保定軍務。上奏分立建昌、三屯、石匣三營,督練部伍,修造戰具,築禦敵台,邊備森嚴,使蒙古右翼土默特部首領俺答汗不敢輕犯。四年,升協理京營戎政。五年,升兵部尚書兼右都禦史。萬曆五年卒於官,諡襄敏。譚綸領軍30年,用兵與戚繼光齊名,史稱“譚、戚”。有《譚襄敏公奏議》。。
譚綸(1520—1577),字子理,號二華。江西省宜黃縣人。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進士,授南京禮部主事。三十四年任台州知府。時沿海倭寇入侵頻繁而武備廢弛,守軍缺乏訓練。上任不久,倭寇自平陽縣登岸,北竄至仙居縣搶劫,乃率兵連夜馳援,準備決一死戰。倭寇見勢,不敢久留,遂北竄天台縣,經寧海縣逃跑出海。為殲滅倭寇,綸募鄉兵千人,親為訓練,立束伍法,“分數既明,進止齊一,未久即成精銳”,被稱為“譚家兵”。三十七年,倭寇入侵柵浦,又以數萬人進逼府城,綸率兵備戰,以計退敵。倭寇又自鬆門登岸,侵臨海、仙居等縣,均被擒斬。升任海道副使。次年與戚繼光配合,消滅再次入侵台州倭寇。加右參政。不久以丁憂去任。官終兵部尚書。百姓“鐫其像於石,祀於台州城東隅”。此碑今在臨海市東湖小瀛洲。
(1520~1577)明朝抗倭名將、民族英雄。(13看網網.)字子理。江西宜黃人。性格沉毅。嘉靖二十三年(1544)進士。三十年,任兵部主事。後署郎中事。三十四年,自薦招募壯士500人,擊退由浙江竄犯皖南轉掠南京的倭寇。自此以知兵聞名於朝,任台州知府。募浙東壯士千人,操練成精銳(號鄉兵)。三十六年,率鄉兵在柵浦迎戰倭寇,三戰三捷。次年,在敵眾己寡時,令士卒偃旗息鼓,突然襲擊,大敗圍攻台州(今臨海)的倭寇萬人,升浙江按察使司副使,負責巡海,治兵寧波。招募士卒,逐級節製訓練,嚴明賞罰,激勵士氣。三十八年春,乘倭寇登陸馬崗(今象山南)立足未穩,率千餘士卒迅速出擊,斬倭數百,分道追殲,蕩平寧波倭患。五月,援桃渚(今臨海東),一晝夜馳行嶺道300裏,迫倭遁逃,追至新河鎮(今椒江東南),殲滅逃倭,平息浙江中部倭患。三十九年,以功升浙江布政司右參政,巡海治兵如故。次年底,領浙江兵赴江西,捕殺由廣東流至江西的農民起義首領林朝曦。四十二年,升右僉都禦史,提督福建軍務兼巡撫,督福建總兵俞大猷、浙江副總兵戚繼光和廣東總兵劉顯合兵搗毀平海衛(今福建莆田東南)倭巢,斬倭寇2200餘人,收撫被掠民眾3000餘人,升右副都禦史。整頓海防,恢複水寨,督造戰船,扼守海口,並在沿海各縣建立戰守合一的地方武裝。同年冬,遣戚繼光率軍戰於仙遊,擊敗倭寇萬餘,取得抗倭以來最大勝利。四十四年,任陝西巡撫,次年赴任途中改為四川巡撫,平大足蔡伯貫起事。旋平雲南鳳繼祖起事,升兵部右侍郎兼右僉都禦史,總督兩廣軍務。隆慶元年(1567),北邊告急,奉詔還兵部。次年,升兵部左侍郎,總督薊、遼、保定軍務。上奏分立建昌、三屯、石匣三營,督練部伍,修造戰具,築禦敵台,邊備森嚴,使蒙古右翼土默特部首領俺答汗不敢輕犯。四年,升協理京營戎政。五年,升兵部尚書兼右都禦史。萬曆五年卒於官,諡襄敏。譚綸領軍30年,用兵與戚繼光齊名,史稱“譚、戚”。有《譚襄敏公奏議》。。
譚綸(1520—1577),字子理,號二華。江西省宜黃縣人。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進士,授南京禮部主事。三十四年任台州知府。時沿海倭寇入侵頻繁而武備廢弛,守軍缺乏訓練。上任不久,倭寇自平陽縣登岸,北竄至仙居縣搶劫,乃率兵連夜馳援,準備決一死戰。倭寇見勢,不敢久留,遂北竄天台縣,經寧海縣逃跑出海。為殲滅倭寇,綸募鄉兵千人,親為訓練,立束伍法,“分數既明,進止齊一,未久即成精銳”,被稱為“譚家兵”。三十七年,倭寇入侵柵浦,又以數萬人進逼府城,綸率兵備戰,以計退敵。倭寇又自鬆門登岸,侵臨海、仙居等縣,均被擒斬。升任海道副使。次年與戚繼光配合,消滅再次入侵台州倭寇。加右參政。不久以丁憂去任。官終兵部尚書。百姓“鐫其像於石,祀於台州城東隅”。此碑今在臨海市東湖小瀛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