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定邊帶著李宗業從靈犀鎮出發,一路上,楚定邊做起了車夫,李宗業又像往常一樣安坐馬車之中,兩人談笑風生,雙方都以李兄楚弟相稱,和李唐與楚天問的關係一樣,楚定邊在路上詢問著李宗業想去哪裏,有沒有什麽想見的人,李宗業說想去自己的老家東山城看看。
青州東山城,一座富麗堂皇的大城,相傳儒家張聖人誕生於此,後被天下儒生學子奉為聖地,青蒼王朝雖然以武立國,但對書生學子們格外重視,在東山城設下稷下學宮,專門為皇家提供特需人才,有聖人餘輝的東山城成就了稷下學宮的名氣,稷下學宮的學子也一同將聖人的光芒大放異彩。
在這裏有無數的飽學之士前來辯論,各家流派想要揚名立萬都會選擇在稷下學宮裏公開向天下人進行挑戰,但凡有一人能將其問倒,即是挑戰失敗,所以也極少有人能夠真正成功過。
然而東山城的天下挑戰並非僅存於稷下學宮的成立,在儒家張聖人舉霞飛升之後,東山城一直都是天下各家流派所爭議的焦點,無數人前赴後繼的趕來東山試圖用自己的學說證道,然而碩果僅存的也就寥寥幾人罷了。
李宗業祖籍就是東山人士,還未進廟堂之前的他也曾是稷下學子,地地道道的儒生,他也曾學著先聖先哲們站在高台之上,麵對著四麵八方前來的飽學之士展開激烈辯駁,最終一掃乾坤,成就了自己的名聲,聲名顯赫的同時也被朝廷所看重,入朝為官之後的李宗業經過了百般莫怕滾爬,最後官至國公,再最後就被貶謫流放。
前往東上城的路上兩人繞過了必經之路的京城,京城外,李宗業遠遠地望著城牆,夕陽西下,血色的殘陽映透晚霞照耀在這個滿鬢霜雪的老人身上,風吹老樹,上麵的樹葉傳來了厚重的“沙沙”聲響,鳴蟬為之不唱,飛鳥為之不啼,這異常寧靜的場合之下,一時間竟然讓李宗業整個人呆楞了起來,沒想到自己十五年後還能再次見到那個自己為之奮鬥了半生的地方,不由得衣袖掩麵而泣。
楚定邊牽著馬站在一旁,陪著自己的老哥哥一並神傷,黃昏之下,頗具暑氣的日光照耀在他的身上,但他沒有感到一絲絲的溫暖。他也眼望京城城牆,隻是不像李宗業那般哭泣,而是眼神空洞又深邃,仿佛是在看青蒼的京城,又好像不是,隻是那裏也曾經也是黃嵐的京城。
兩人隨風的蒼老身影,既單薄,又涼薄,在此地安靜的站了一會兒之後,隨著李宗業的一聲:“走吧。”楚定邊立即駕車往東進發,越來越多熟悉的畫麵展現在李宗業的麵前,那都是他一生為官的真實寫照,當年他是通過這些地方一步步的朝京城來,然而此刻卻是朝故鄉去。
曆時一個月之久,楚定邊帶著李宗業入了東山城,臨近進城的前一晚,兩人在郊外野營,燃燒的篝火映紅了兩人的臉龐,李宗業開心的仿佛是個孩子,時隔多年,沒想到還能再回來看一眼,楚定邊也高興,能夠幫自己的老哥哥達成這最後的心願,沒什麽是比這個更值得慶賀的了,可惜沒有酒。
一進東山城,李宗業快速的找尋著自己記憶裏的片段,他帶著一頂葦子圓頂帽,穿著打扮像是個鄉野村夫,當年奉旨出城的李宗業還是個翩翩少年,如今歸來已是兩鬢霜雪,然而心情上的喜悅是無以複加的,兩者同樣都是欣喜非常。
他從車廂裏探出頭,給楚定邊指著這裏曾經發生過什麽,那裏曾經發生過什麽,不知不覺來到了稷下學宮的門口,楚定邊的馬車有意在門口停住,李宗業掀開車廂的簾子朝這個讓自己成名的地方看去。
稷下學宮一如往昔的繁華熱鬧,正對大門的高台上,如今幾乎每日都有人站在上麵挑戰天下飽學之士,兩人豎起耳朵仔細的聽著上麵的宣講,然而卻被這兩個飽經風霜的人聽的是漏洞百出,楚定邊輕蔑的一笑,說道:“哎呀,想不到這種人都已經能站在上麵誇誇其談了,頗負盛名的稷下學宮是沒人了嗎?”
李宗業嗬嗬一笑,回答道:“賢弟,其實這也實屬正常,天下才子不世出,正如能征善戰的武將不能在和平年代裏展現風采一個道理,並非像那一茬又一茬割不完的韭菜,要是那樣,人才反倒不值錢了,君子要有翠竹之誌,挺且直,有蘭花之香,幽而淡,有梅花之骨,傲而厚,有菊花之性,耐而端。”
“梅蘭竹菊,花中四君子,梅花傲寒而香味厚實,猶如文人風骨,厚積薄發,蘭花清幽而味淡,如人之日常,翠竹不彎,但有破土之誌,菊花綻放於百花之後,耐得住性子,而又不那麽突出耀眼,確實端正啊。”楚定邊在一旁解釋道。
“哈哈,賢弟,都知道這是君子,所以天下書生都爭相學習,之所以學習是因為覺得自己做的還不夠好,有上進之心,怕就怕目前台上的這位,一罐不滿,半罐晃蕩,自以為飽讀詩書就裝作一副傲骨英風之狀,徒增笑爾。”
“賢兄,那你有沒有興趣上去挑戰一番,放心,我可以將你的身世行蹤盡數抹平,不讓人查到什麽馬腳。”
“罷了,還是少惹些麻煩吧。”
李宗業一揮手,車廂的簾子也就放下了,就在這時,稷下學宮裏突然冒出來一個年輕人,對著馬車上的楚定邊說道:“這位先生,在下稷下學宮學子謝文淵,學宮門前不讓私人停車,老師特讓我來稟告一聲,要是來聽辯論,還請跟我走,我帶你們安排馬車放置,看個熱鬧也算是給我稷下學宮增添人氣,若是無其他事,煩請速速離開。”
楚定邊走南闖北,仔細的端詳了謝文淵片刻,突然想起這人是誰,上前問道:“閣下可是蒼州人士?”
謝文淵一愣,欣喜的開口道:“先生如何得知?莫非你也是蒼州人士?”
“我聽你的口音像是咱們西北人,不錯,我也是蒼州的,你是哪裏人啊?”
“在下是蒼州晉陽城人士,家父乃是晉陽宣慰使謝成安,不知先生是何人,可否認識家父?”
“我本是蒼州靈犀鎮上的鄉野小民,偶然經過這裏,哪裏會什麽宣慰使大人,告辭了。”
“先生慢走,既然是靈犀鎮人士,可否認識一個叫李唐的年輕學子?”
聽到李唐的名字之後,楚定邊突然眼睛鋥亮,馬車上的李宗業也不自覺地掀開一旁的窗口朝謝文淵看去,不等楚定邊開口,李宗業急忙說道:“李唐?他可有什麽事得罪過你?”
謝文淵回答說:“哦,先生誤會了,那日我從晉陽城趕夜路來稷下學宮,不成想半路遇到劫匪,幸虧恩公李唐前來搭救,自己才僥幸活命,本來我也不知道他的姓名,後來他們之間交談我才知道了恩公的名字,你們要是什麽時候回到靈犀鎮,能不能幫我給恩公帶個話,滴水之恩定當湧泉相報。”
李宗業聽完故事,饒有興致的點了點頭,嘴角微微掛了一抹笑意,然而又瞬間變得冷淡起來,說道:“不認識,賢弟,走了。”
楚定邊的馬車立時離開了稷下學宮,隨著李宗業的指點,他們穿過東山城,繼而朝東不遠處的小村子繼續前進。
城東李家村,李宗業出生的地方,還未到村口李宗業就從馬車上走了下來步行前進,楚定邊也隻好跟著牽馬前行,村口的村誌是一塊雕著麒麟的大理石,這是李宗業榮封國公之時朝廷特賜的,當年這塊村誌雕刻的栩栩如生,如今再看,早已麵目全非了。
自打李宗業被流放之後,這塊村誌就成了眾矢之的,皇上親自下旨設立的,金口玉言,自然不能隨意更改,然而就有那些之前李宗業得罪過的政敵,奉旨巡遊東山城之際,便會來李家村當著全部村民的麵踐踏這塊石碑,仿佛踐踏李宗業的臉一樣,這可苦了李家村的百姓,幸好有稷下學宮的學子偶爾會尊重李宗業的功績,前來進行“憑吊”,榮國公李宗業已經死了,如今的李宗業隻是一個戴罪布衣。
行至村口,李宗業摸著村誌唉聲歎氣,一個老婦人挎著籃子從遠處走來,看著這兩個外來人心生好奇,詢問道:“你們二人是來給李郎吊唁的嗎?”
李宗業突然心中一驚,這個聲音十分熟悉,他急忙轉頭看去,“紅兒,是你嗎?”
“你是?”老婦人一時愣住了,確實,李宗業太老了,老到已經滿臉歲月的滄桑了,老到步履蹣跚,隻能困居在靈犀鎮了,若非楚定邊甘心做車夫,載著李宗業一路顛簸來到李家村,恐怕今生今世隻能老死在靈犀鎮了。
“紅兒,我是李郎啊。”李宗業拄著拐杖顫顫巍巍的上前走去。
老婦人心生遲疑,眼前的老頭兒跟自己印象裏的李郎確實十分的相像,隻是老了許多,老婦人終於認出了他,眼淚在眼眶裏打轉,突然憤恨道:“你胡說,我的李郎早在流放的路上死了,你們倆到底是誰!”
青州東山城,一座富麗堂皇的大城,相傳儒家張聖人誕生於此,後被天下儒生學子奉為聖地,青蒼王朝雖然以武立國,但對書生學子們格外重視,在東山城設下稷下學宮,專門為皇家提供特需人才,有聖人餘輝的東山城成就了稷下學宮的名氣,稷下學宮的學子也一同將聖人的光芒大放異彩。
在這裏有無數的飽學之士前來辯論,各家流派想要揚名立萬都會選擇在稷下學宮裏公開向天下人進行挑戰,但凡有一人能將其問倒,即是挑戰失敗,所以也極少有人能夠真正成功過。
然而東山城的天下挑戰並非僅存於稷下學宮的成立,在儒家張聖人舉霞飛升之後,東山城一直都是天下各家流派所爭議的焦點,無數人前赴後繼的趕來東山試圖用自己的學說證道,然而碩果僅存的也就寥寥幾人罷了。
李宗業祖籍就是東山人士,還未進廟堂之前的他也曾是稷下學子,地地道道的儒生,他也曾學著先聖先哲們站在高台之上,麵對著四麵八方前來的飽學之士展開激烈辯駁,最終一掃乾坤,成就了自己的名聲,聲名顯赫的同時也被朝廷所看重,入朝為官之後的李宗業經過了百般莫怕滾爬,最後官至國公,再最後就被貶謫流放。
前往東上城的路上兩人繞過了必經之路的京城,京城外,李宗業遠遠地望著城牆,夕陽西下,血色的殘陽映透晚霞照耀在這個滿鬢霜雪的老人身上,風吹老樹,上麵的樹葉傳來了厚重的“沙沙”聲響,鳴蟬為之不唱,飛鳥為之不啼,這異常寧靜的場合之下,一時間竟然讓李宗業整個人呆楞了起來,沒想到自己十五年後還能再次見到那個自己為之奮鬥了半生的地方,不由得衣袖掩麵而泣。
楚定邊牽著馬站在一旁,陪著自己的老哥哥一並神傷,黃昏之下,頗具暑氣的日光照耀在他的身上,但他沒有感到一絲絲的溫暖。他也眼望京城城牆,隻是不像李宗業那般哭泣,而是眼神空洞又深邃,仿佛是在看青蒼的京城,又好像不是,隻是那裏也曾經也是黃嵐的京城。
兩人隨風的蒼老身影,既單薄,又涼薄,在此地安靜的站了一會兒之後,隨著李宗業的一聲:“走吧。”楚定邊立即駕車往東進發,越來越多熟悉的畫麵展現在李宗業的麵前,那都是他一生為官的真實寫照,當年他是通過這些地方一步步的朝京城來,然而此刻卻是朝故鄉去。
曆時一個月之久,楚定邊帶著李宗業入了東山城,臨近進城的前一晚,兩人在郊外野營,燃燒的篝火映紅了兩人的臉龐,李宗業開心的仿佛是個孩子,時隔多年,沒想到還能再回來看一眼,楚定邊也高興,能夠幫自己的老哥哥達成這最後的心願,沒什麽是比這個更值得慶賀的了,可惜沒有酒。
一進東山城,李宗業快速的找尋著自己記憶裏的片段,他帶著一頂葦子圓頂帽,穿著打扮像是個鄉野村夫,當年奉旨出城的李宗業還是個翩翩少年,如今歸來已是兩鬢霜雪,然而心情上的喜悅是無以複加的,兩者同樣都是欣喜非常。
他從車廂裏探出頭,給楚定邊指著這裏曾經發生過什麽,那裏曾經發生過什麽,不知不覺來到了稷下學宮的門口,楚定邊的馬車有意在門口停住,李宗業掀開車廂的簾子朝這個讓自己成名的地方看去。
稷下學宮一如往昔的繁華熱鬧,正對大門的高台上,如今幾乎每日都有人站在上麵挑戰天下飽學之士,兩人豎起耳朵仔細的聽著上麵的宣講,然而卻被這兩個飽經風霜的人聽的是漏洞百出,楚定邊輕蔑的一笑,說道:“哎呀,想不到這種人都已經能站在上麵誇誇其談了,頗負盛名的稷下學宮是沒人了嗎?”
李宗業嗬嗬一笑,回答道:“賢弟,其實這也實屬正常,天下才子不世出,正如能征善戰的武將不能在和平年代裏展現風采一個道理,並非像那一茬又一茬割不完的韭菜,要是那樣,人才反倒不值錢了,君子要有翠竹之誌,挺且直,有蘭花之香,幽而淡,有梅花之骨,傲而厚,有菊花之性,耐而端。”
“梅蘭竹菊,花中四君子,梅花傲寒而香味厚實,猶如文人風骨,厚積薄發,蘭花清幽而味淡,如人之日常,翠竹不彎,但有破土之誌,菊花綻放於百花之後,耐得住性子,而又不那麽突出耀眼,確實端正啊。”楚定邊在一旁解釋道。
“哈哈,賢弟,都知道這是君子,所以天下書生都爭相學習,之所以學習是因為覺得自己做的還不夠好,有上進之心,怕就怕目前台上的這位,一罐不滿,半罐晃蕩,自以為飽讀詩書就裝作一副傲骨英風之狀,徒增笑爾。”
“賢兄,那你有沒有興趣上去挑戰一番,放心,我可以將你的身世行蹤盡數抹平,不讓人查到什麽馬腳。”
“罷了,還是少惹些麻煩吧。”
李宗業一揮手,車廂的簾子也就放下了,就在這時,稷下學宮裏突然冒出來一個年輕人,對著馬車上的楚定邊說道:“這位先生,在下稷下學宮學子謝文淵,學宮門前不讓私人停車,老師特讓我來稟告一聲,要是來聽辯論,還請跟我走,我帶你們安排馬車放置,看個熱鬧也算是給我稷下學宮增添人氣,若是無其他事,煩請速速離開。”
楚定邊走南闖北,仔細的端詳了謝文淵片刻,突然想起這人是誰,上前問道:“閣下可是蒼州人士?”
謝文淵一愣,欣喜的開口道:“先生如何得知?莫非你也是蒼州人士?”
“我聽你的口音像是咱們西北人,不錯,我也是蒼州的,你是哪裏人啊?”
“在下是蒼州晉陽城人士,家父乃是晉陽宣慰使謝成安,不知先生是何人,可否認識家父?”
“我本是蒼州靈犀鎮上的鄉野小民,偶然經過這裏,哪裏會什麽宣慰使大人,告辭了。”
“先生慢走,既然是靈犀鎮人士,可否認識一個叫李唐的年輕學子?”
聽到李唐的名字之後,楚定邊突然眼睛鋥亮,馬車上的李宗業也不自覺地掀開一旁的窗口朝謝文淵看去,不等楚定邊開口,李宗業急忙說道:“李唐?他可有什麽事得罪過你?”
謝文淵回答說:“哦,先生誤會了,那日我從晉陽城趕夜路來稷下學宮,不成想半路遇到劫匪,幸虧恩公李唐前來搭救,自己才僥幸活命,本來我也不知道他的姓名,後來他們之間交談我才知道了恩公的名字,你們要是什麽時候回到靈犀鎮,能不能幫我給恩公帶個話,滴水之恩定當湧泉相報。”
李宗業聽完故事,饒有興致的點了點頭,嘴角微微掛了一抹笑意,然而又瞬間變得冷淡起來,說道:“不認識,賢弟,走了。”
楚定邊的馬車立時離開了稷下學宮,隨著李宗業的指點,他們穿過東山城,繼而朝東不遠處的小村子繼續前進。
城東李家村,李宗業出生的地方,還未到村口李宗業就從馬車上走了下來步行前進,楚定邊也隻好跟著牽馬前行,村口的村誌是一塊雕著麒麟的大理石,這是李宗業榮封國公之時朝廷特賜的,當年這塊村誌雕刻的栩栩如生,如今再看,早已麵目全非了。
自打李宗業被流放之後,這塊村誌就成了眾矢之的,皇上親自下旨設立的,金口玉言,自然不能隨意更改,然而就有那些之前李宗業得罪過的政敵,奉旨巡遊東山城之際,便會來李家村當著全部村民的麵踐踏這塊石碑,仿佛踐踏李宗業的臉一樣,這可苦了李家村的百姓,幸好有稷下學宮的學子偶爾會尊重李宗業的功績,前來進行“憑吊”,榮國公李宗業已經死了,如今的李宗業隻是一個戴罪布衣。
行至村口,李宗業摸著村誌唉聲歎氣,一個老婦人挎著籃子從遠處走來,看著這兩個外來人心生好奇,詢問道:“你們二人是來給李郎吊唁的嗎?”
李宗業突然心中一驚,這個聲音十分熟悉,他急忙轉頭看去,“紅兒,是你嗎?”
“你是?”老婦人一時愣住了,確實,李宗業太老了,老到已經滿臉歲月的滄桑了,老到步履蹣跚,隻能困居在靈犀鎮了,若非楚定邊甘心做車夫,載著李宗業一路顛簸來到李家村,恐怕今生今世隻能老死在靈犀鎮了。
“紅兒,我是李郎啊。”李宗業拄著拐杖顫顫巍巍的上前走去。
老婦人心生遲疑,眼前的老頭兒跟自己印象裏的李郎確實十分的相像,隻是老了許多,老婦人終於認出了他,眼淚在眼眶裏打轉,突然憤恨道:“你胡說,我的李郎早在流放的路上死了,你們倆到底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