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瑾回去南化,當初鄭青菡帶去候爺府的人也依數回到各處,唯獨留錦繡在身邊服侍。
午後,鄭青菡在錦幔內抄寫經文,錦繡過來稟話:“小姐,講佛理的老師來了。”
鄭青菡沒抬眼,隔著錦幔道:“先生請回,我平生不信這些。”
錦幔之外,有人言:“我知道,你平生不信這些。”
熟到不能再熟的聲音,鄭青菡撩開錦幔往外走:“佩哥哥,原來講佛理的老師是您,那我倒要聽上一聽。”
桔紅色屋簷,青灰斑駁的地磚,跟沉寂的天空遙遙相對,天與地之間站著一身青黛長衣的男子,綴以櫟樹的黃,鬆樹的綠,那景象別有一番韻味。
宋之佩清冷的眸子照出她的身影,記憶仿佛重迭起來。
似乎還是花溪東流、清風明月的那一日,她蹲在潤白的槐花樹下,低垂著眉眼,手拿細小木枝,正逗著一隻懶散肥貓,嘴角勾著極淡極淡的笑意。
那一日,要娶她的男子跑了,相國府成了笑柄,她的名聲盡毀。
換了別人,不尋死覓活,也該大哭大鬧一場,她卻相反,還有閑情逗貓取樂。
氣定神閑讓他錯愕。
而此時,不同的日子,相同的處境。
她的夫婿寫下和離書,把她一人丟在京都城,她成了京都城人人皆知的“棄婦”,可她依舊姿意淺淡。
她呀,總讓人出乎意外!
她呀,總讓人不得不留意。
宋之佩清冷的眸子帶出暖意,正問道:“聽聞你每日下午要抄習佛經數遍,半夜後會在梧桐樹下燒焚?”
“哪裏是佛經,說是超度的經文能讓死者脫離三惡道的苦難,我雖不信,但母親生前相信,便照著規矩給功德。”
宋之佩知道她口中的母親指的是“蔣瀲”,微微一哂道:“你日日抄,日日燒,不像是不信。”
鄭青菡不以為然道:“你就當我信了也成。”
宋之佩不由道:“你,還是先前的性情。”
兩人坐到桌前,錦繡遞上新茶,宋之佩抿了一口,換過話題道:“明日,鄭伯綏和鄭濤就要處以極刑。”
鄭青菡“唔”了一聲,看著飄在茶杯裏的綠葉道:“冶國依法,國之大賊,不可不除。”
言下之意,不言而喻。
饒是宋之佩早就做好心理建築,也未想到她的幾個字會輕飄飄至此。
鄭青菡自然不會在意他的想法,隻道:“鄭府出事時,連累九族遭殃,大伯母被貶去安繡巷子當奴才,我找人去安繡巷子說過情,讓府裏不要為難大伯母。”
宋之佩由衷道:“安繡巷子的主人跟我說過,姑母承蒙你照應,隻是你事事幫襯姑母,並不告訴姑母真相,倒也是心寬室自大。”
“大伯母視你為眼珠子,當初王聰破壞婚事皆因我,大伯母恨上王聰,也怨上我,隻怕一個紅顏禍水的帽子我是戴定,若是知道是我幫的忙,大伯母未必會領情,還是不知道的好。”
一張紙折過,再想撫平,也總會有印痕。
宋之佩道:“日長天久,姑母就會明白你的為人,我去戍邊也得你照應,很多人都是在流放戍邊的路上無法忍受解役兵丁的虐待和折磨而死,要不是你替我周旋,我也活不到今日。”
又續道:“世間錦上添花的人很多,但雪中送炭的人卻極少,我去戍邊,別人都避而遠之,隻有你一心相幫,這份情意我一直記在心裏。”
“應該的。”鄭青菡道:“大伯母腰疼多年的痼疾好些沒?”
“前些日子去痷堂的時候正好發作,疼得暈闕在勝蓮痷痷堂的路上,幸虧遇一好心人搭救,眼下和救她的姑娘很是親近,日日有人陪著說話,心情好的很。”
鄭青菡以前留意過宋氏的腰,典型的半髓間突出,要說疼,自然能疼個半死不活,但要說疼到暈過去,也實在太誇張。
從醫多年,見過頭撞在柱子暈過去的,爆血管暈過去的,被刀砍得血肉淋漓暈過去的,唯獨沒見過腰疼暈過去的。
除非腰斷裂,一般情況下是不可能暈過去的……。
大伯母暈過去的原因反正不是腰疼,至於具體是什麽原因,鄭青菡沒打算深究。
大伯母不待見她,她自然不會跑去找不痛快。
宋之佩拿過茶盅,給鄭青菡添好茶,又給自己添好茶,然後道:“我給你念會佛經。”
鄭青菡詫異地望向他。
宋之佩翻開經書,佯裝沒瞧見她詫異的表情,拿出本蓮華心經念起來。
倒是個聰明人。
挑的是一本長度適中的佛經,佛理講得相當清晰易懂,尤其文字非常好。
鄭青菡一個最沒耐心聽佛經的人,硬生生坐在桌著,持之以恒的聽了好幾個時辰。
暢息院內,一身青黛長衣的男子悠悠然地講解佛經,身側是一個蹙眉冥思的女子,天空的顏色正在變化。
正是夕陽西下的時分,太陽慢慢鑽進薄薄的雲層,桃紅色雲彩把鄭青菡的臉印出嬌豔的粉紅色,宋之佩讀完後把佛經攤在她麵前,一行行的解釋,稀薄的空氣裏染上一層素淡的溫煦。
也不知過了多久,鄭青菡抬頭道:“佛經太過精妙,隻怕我業障深重,難以向上追求。”
宋之佩頜首:“佛經都是講修行、開智慧的,想要有所了解,便要精進研習,我明日再給你念會佛經。”
鄭青菡對佛經的興趣實在不大,找詞搪塞道:“你事務煩雜,還是算了,刑部定然有很多事找你處理。”
宋之佩接話:“我明日沐休。”
鄭青菡瞬間有些無語凝噎,醞釀道:“刑部的事特別累,難得休息一回,你還是好好在府裏歇息,其實我對佛經,也不是很感興趣。”
宋之佩合好佛經,極淡極淡地道:“其實我對佛經,也隻是一般的感興趣。”
鄭青菡愣了半響,抬眼瞧他,宋之佩不避不讓,一瞬不瞬地望著她道:“你我在天地桌著拜過兩次,隻差最後一拜便是夫妻,我總是想,若是最後一拜拜成,你我會是什麽樣?”
話音落,鄭青菡慌不擇路的連退兩步,後背一下子撞在身後的大柱上。
早就應該猜到,宋之佩一個最顧禮儀的人,就算連晉邀他前往暢息院講讀佛經,若他無意,如何也不會來暢息院一趟。
他的一句話,如同在平靜的湖麵投石子。
午後,鄭青菡在錦幔內抄寫經文,錦繡過來稟話:“小姐,講佛理的老師來了。”
鄭青菡沒抬眼,隔著錦幔道:“先生請回,我平生不信這些。”
錦幔之外,有人言:“我知道,你平生不信這些。”
熟到不能再熟的聲音,鄭青菡撩開錦幔往外走:“佩哥哥,原來講佛理的老師是您,那我倒要聽上一聽。”
桔紅色屋簷,青灰斑駁的地磚,跟沉寂的天空遙遙相對,天與地之間站著一身青黛長衣的男子,綴以櫟樹的黃,鬆樹的綠,那景象別有一番韻味。
宋之佩清冷的眸子照出她的身影,記憶仿佛重迭起來。
似乎還是花溪東流、清風明月的那一日,她蹲在潤白的槐花樹下,低垂著眉眼,手拿細小木枝,正逗著一隻懶散肥貓,嘴角勾著極淡極淡的笑意。
那一日,要娶她的男子跑了,相國府成了笑柄,她的名聲盡毀。
換了別人,不尋死覓活,也該大哭大鬧一場,她卻相反,還有閑情逗貓取樂。
氣定神閑讓他錯愕。
而此時,不同的日子,相同的處境。
她的夫婿寫下和離書,把她一人丟在京都城,她成了京都城人人皆知的“棄婦”,可她依舊姿意淺淡。
她呀,總讓人出乎意外!
她呀,總讓人不得不留意。
宋之佩清冷的眸子帶出暖意,正問道:“聽聞你每日下午要抄習佛經數遍,半夜後會在梧桐樹下燒焚?”
“哪裏是佛經,說是超度的經文能讓死者脫離三惡道的苦難,我雖不信,但母親生前相信,便照著規矩給功德。”
宋之佩知道她口中的母親指的是“蔣瀲”,微微一哂道:“你日日抄,日日燒,不像是不信。”
鄭青菡不以為然道:“你就當我信了也成。”
宋之佩不由道:“你,還是先前的性情。”
兩人坐到桌前,錦繡遞上新茶,宋之佩抿了一口,換過話題道:“明日,鄭伯綏和鄭濤就要處以極刑。”
鄭青菡“唔”了一聲,看著飄在茶杯裏的綠葉道:“冶國依法,國之大賊,不可不除。”
言下之意,不言而喻。
饒是宋之佩早就做好心理建築,也未想到她的幾個字會輕飄飄至此。
鄭青菡自然不會在意他的想法,隻道:“鄭府出事時,連累九族遭殃,大伯母被貶去安繡巷子當奴才,我找人去安繡巷子說過情,讓府裏不要為難大伯母。”
宋之佩由衷道:“安繡巷子的主人跟我說過,姑母承蒙你照應,隻是你事事幫襯姑母,並不告訴姑母真相,倒也是心寬室自大。”
“大伯母視你為眼珠子,當初王聰破壞婚事皆因我,大伯母恨上王聰,也怨上我,隻怕一個紅顏禍水的帽子我是戴定,若是知道是我幫的忙,大伯母未必會領情,還是不知道的好。”
一張紙折過,再想撫平,也總會有印痕。
宋之佩道:“日長天久,姑母就會明白你的為人,我去戍邊也得你照應,很多人都是在流放戍邊的路上無法忍受解役兵丁的虐待和折磨而死,要不是你替我周旋,我也活不到今日。”
又續道:“世間錦上添花的人很多,但雪中送炭的人卻極少,我去戍邊,別人都避而遠之,隻有你一心相幫,這份情意我一直記在心裏。”
“應該的。”鄭青菡道:“大伯母腰疼多年的痼疾好些沒?”
“前些日子去痷堂的時候正好發作,疼得暈闕在勝蓮痷痷堂的路上,幸虧遇一好心人搭救,眼下和救她的姑娘很是親近,日日有人陪著說話,心情好的很。”
鄭青菡以前留意過宋氏的腰,典型的半髓間突出,要說疼,自然能疼個半死不活,但要說疼到暈過去,也實在太誇張。
從醫多年,見過頭撞在柱子暈過去的,爆血管暈過去的,被刀砍得血肉淋漓暈過去的,唯獨沒見過腰疼暈過去的。
除非腰斷裂,一般情況下是不可能暈過去的……。
大伯母暈過去的原因反正不是腰疼,至於具體是什麽原因,鄭青菡沒打算深究。
大伯母不待見她,她自然不會跑去找不痛快。
宋之佩拿過茶盅,給鄭青菡添好茶,又給自己添好茶,然後道:“我給你念會佛經。”
鄭青菡詫異地望向他。
宋之佩翻開經書,佯裝沒瞧見她詫異的表情,拿出本蓮華心經念起來。
倒是個聰明人。
挑的是一本長度適中的佛經,佛理講得相當清晰易懂,尤其文字非常好。
鄭青菡一個最沒耐心聽佛經的人,硬生生坐在桌著,持之以恒的聽了好幾個時辰。
暢息院內,一身青黛長衣的男子悠悠然地講解佛經,身側是一個蹙眉冥思的女子,天空的顏色正在變化。
正是夕陽西下的時分,太陽慢慢鑽進薄薄的雲層,桃紅色雲彩把鄭青菡的臉印出嬌豔的粉紅色,宋之佩讀完後把佛經攤在她麵前,一行行的解釋,稀薄的空氣裏染上一層素淡的溫煦。
也不知過了多久,鄭青菡抬頭道:“佛經太過精妙,隻怕我業障深重,難以向上追求。”
宋之佩頜首:“佛經都是講修行、開智慧的,想要有所了解,便要精進研習,我明日再給你念會佛經。”
鄭青菡對佛經的興趣實在不大,找詞搪塞道:“你事務煩雜,還是算了,刑部定然有很多事找你處理。”
宋之佩接話:“我明日沐休。”
鄭青菡瞬間有些無語凝噎,醞釀道:“刑部的事特別累,難得休息一回,你還是好好在府裏歇息,其實我對佛經,也不是很感興趣。”
宋之佩合好佛經,極淡極淡地道:“其實我對佛經,也隻是一般的感興趣。”
鄭青菡愣了半響,抬眼瞧他,宋之佩不避不讓,一瞬不瞬地望著她道:“你我在天地桌著拜過兩次,隻差最後一拜便是夫妻,我總是想,若是最後一拜拜成,你我會是什麽樣?”
話音落,鄭青菡慌不擇路的連退兩步,後背一下子撞在身後的大柱上。
早就應該猜到,宋之佩一個最顧禮儀的人,就算連晉邀他前往暢息院講讀佛經,若他無意,如何也不會來暢息院一趟。
他的一句話,如同在平靜的湖麵投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