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章 天下大稔 未來可期
大明:我崇禎要打爆全球 作者:通州小巴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二百八十九章天下大稔未來可期
銀子還有糧食,這可是治理大明最重要的兩個問題。一想到糧食,朱佑儉又問史可法了一下,關於白薯的種植情況。
史可法告訴朱佑儉,雖然已經盡力從福建運送秧苗。但還是因為農時的問題,現在這白薯的種植也就百畝左右。
對於這個麵積,朱佑儉還是比較滿意的。一百畝的白薯,若是今年沒有什麽大的問題,收獲個五十萬斤左右。這五十萬斤聽著不少,但對於嗷嗷待哺的大明百姓,也沒有多少。
重點是一百畝地可以出五十萬斤糧食,這個新聞足可以轟動整個大明。一年天下聞名,二年天下遍地,三年就是天下大稔!
朱佑儉心中暗喜,十幾年的糧食問題,重要就要被解決了!
等今年的白薯豐收之後,將秧苗播種於江浙,然後是山東、河南,然後關中之地。這崇禎時代的饑荒問題,就算是能夠解決了。隨之而來的,定然是大明進入安定時期。
不僅是白薯,還有玉米,這些高產糧食,必須要在幾年內推過全國。
朱佑儉甚至想,等著些糧食作物夠吃了,土地節省出來,然後就是種植經濟作物。棉花、苜蓿還有甘蔗,尤其是茶葉。
這相比其他的經濟作物,這茶葉的利潤最厚。朱佑儉計劃未來,大明皇家海軍的主要經濟就是香料、茶葉、絲綢和瓷器。
這幾樣東西,在這一百年之內的利潤還是足夠養得起海軍的。
在說到白薯種植的時候,史可法還特別誇讚了範承謨。
史可法說此人做事非常認真,人也非常低調。從不參與官場的是非,每天不是和農民打交道,就是和田裏的莊稼在一起。
可以說是深入百姓民情,為史可法了解江浙一帶的民情,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同時的,這沈億雙也被史可法表揚了一番。
史可法告訴朱佑儉,這個沈億雙果然是個理財做生意的好手。自從他與福建地方的農民了解到了白薯的產量,並親自品嚐了一下之後,他立刻開始準備在福建當地收購上百萬斤的白薯。
當朱佑儉問到,這家夥有什麽意圖的時候。史可法告訴朱佑儉,是沈億雙找到了史可法,讓史可法找一些荒地,讓他可以大量引種白薯秧苗。而且,他還給這些白薯秧苗起了個名字,叫浙薯。
一聽這個名字,朱佑儉立刻明白了這個沈億雙的意圖。
這白薯本來是在福建引種的,可若是大家都知道,這東西在福建不怎麽值錢,那沈億雙的白薯秧苗可就賣不出了。
可隻要一改名,來一個魚目混珠,讓大家都以為這白薯是浙江的特產,紛紛去到這浙江來買秧苗,那他沈億雙還不發了大財。至少兩年內,這個家夥可以壟斷白薯秧苗的種植。
之後,朱佑儉又把範承謨叫上了廳堂之中。
範承謨還是一副罪臣的樣子,態度十分恭順。而朱佑儉也沒有給他好臉色,言語中,除了諷刺挖苦,還有幾分警告他的意思。
之所以這麽做,並不是朱佑儉還看範承謨不順眼,而是因為朱佑儉要保護範承謨。
一方麵,是提醒範承謨,要他做事更要謹慎;二來,就是讓百官都知道,皇帝對於罪臣的懲罰已經非常狠了,百官們笑話笑話就可以了,就不要再往死裏踹了。
等見徐涇的時候,朱佑儉的心中可是有些小激動。他與這位徐文長在世,沒有說太多的政事,反倒是書畫方麵聊的很多。
這讓一旁的史可法根本插不上嘴,因為史可法對書法還能聊幾句,可到了繪畫,尤其是那種灑脫不羈的風格,史可法就完全不明白了。
而朱佑儉則不同,他與徐涇聊的甚好。甚至送給徐涇一塊寶硯,和兩方雞血石。這讓徐涇真的有些受寵若驚了,不過,朱佑儉也是了,這東西不白送。
以後,每年,徐涇要擇上好的三幅書畫送到宮裏。徐涇磕頭謝恩,朱佑儉滿意點頭,史可法傻眼。
又過了一日,這一早,馬鷂子王輔臣,帶著兩千拐子馬從北京趕來到了徐州。
見駕之後,王輔臣送上了關大將軍的書信。信中,除了親切的問候之語外,關壽還提到,最近遼東沒有什麽動靜,承德、大同等地也都是平安無事。
關壽估計,這是清廷在養精蓄銳。
另外,關壽還提到,這吳三桂對他甚是殷勤,可以說是每月都有禮物送來。這禮物不僅是金銀珠寶,還有上等的兵器和美女,隨著禮物而來的書信,也是態度非常恭順,口氣極其謙卑。
朱佑儉冷笑,吳三桂這個老小子,為什麽從來不給他這個皇帝送禮呢?
於是朱佑儉提起了筆,在信的背麵寫下了五個字——“大意失荊州。”然後,又把信封好,交與信差,讓信差把信盡快送到北京去。
這個吳三桂,無事獻殷勤,非奸即盜。朱佑儉必須要提醒關壽,一定要小心那些心懷叵測之人,以免重蹈荊州的覆轍。
王輔臣見到朱佑儉,三跪九叩,朱佑儉將他扶起來,也是十分和藹地問道。
“馬鷂子,你去到北京之後,關將軍帶你可好?”
王輔臣道:“回陛下,關將軍真乃天神下凡,無論是武功,還是為將,世間無人匹敵!小人在關將軍麾下,蒙將軍不棄,又有陛下的推薦,關將軍暫時讓我統領這兩千拐子馬。”
朱佑儉知道,這關壽可不是個任人唯親之人。他能把拐子馬交給王輔臣,也就證明了,這王輔臣是有才幹的,且關壽也是看的起他。
“對了,你們一進徐州,我就發現,好像這拐子馬沒有配備崇禎17呀。”
王輔臣帶著人來到徐州的時候,就有人特意稟告朱佑儉,說著拐子馬未裝備崇禎17。
王輔臣道:“陛下,這崇禎17雖然也配發至了軍中,可經過演練,這拐子馬在火器的使用上,還不熟練。想比較之下,現在還是使用弓箭更加合適。”
銀子還有糧食,這可是治理大明最重要的兩個問題。一想到糧食,朱佑儉又問史可法了一下,關於白薯的種植情況。
史可法告訴朱佑儉,雖然已經盡力從福建運送秧苗。但還是因為農時的問題,現在這白薯的種植也就百畝左右。
對於這個麵積,朱佑儉還是比較滿意的。一百畝的白薯,若是今年沒有什麽大的問題,收獲個五十萬斤左右。這五十萬斤聽著不少,但對於嗷嗷待哺的大明百姓,也沒有多少。
重點是一百畝地可以出五十萬斤糧食,這個新聞足可以轟動整個大明。一年天下聞名,二年天下遍地,三年就是天下大稔!
朱佑儉心中暗喜,十幾年的糧食問題,重要就要被解決了!
等今年的白薯豐收之後,將秧苗播種於江浙,然後是山東、河南,然後關中之地。這崇禎時代的饑荒問題,就算是能夠解決了。隨之而來的,定然是大明進入安定時期。
不僅是白薯,還有玉米,這些高產糧食,必須要在幾年內推過全國。
朱佑儉甚至想,等著些糧食作物夠吃了,土地節省出來,然後就是種植經濟作物。棉花、苜蓿還有甘蔗,尤其是茶葉。
這相比其他的經濟作物,這茶葉的利潤最厚。朱佑儉計劃未來,大明皇家海軍的主要經濟就是香料、茶葉、絲綢和瓷器。
這幾樣東西,在這一百年之內的利潤還是足夠養得起海軍的。
在說到白薯種植的時候,史可法還特別誇讚了範承謨。
史可法說此人做事非常認真,人也非常低調。從不參與官場的是非,每天不是和農民打交道,就是和田裏的莊稼在一起。
可以說是深入百姓民情,為史可法了解江浙一帶的民情,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同時的,這沈億雙也被史可法表揚了一番。
史可法告訴朱佑儉,這個沈億雙果然是個理財做生意的好手。自從他與福建地方的農民了解到了白薯的產量,並親自品嚐了一下之後,他立刻開始準備在福建當地收購上百萬斤的白薯。
當朱佑儉問到,這家夥有什麽意圖的時候。史可法告訴朱佑儉,是沈億雙找到了史可法,讓史可法找一些荒地,讓他可以大量引種白薯秧苗。而且,他還給這些白薯秧苗起了個名字,叫浙薯。
一聽這個名字,朱佑儉立刻明白了這個沈億雙的意圖。
這白薯本來是在福建引種的,可若是大家都知道,這東西在福建不怎麽值錢,那沈億雙的白薯秧苗可就賣不出了。
可隻要一改名,來一個魚目混珠,讓大家都以為這白薯是浙江的特產,紛紛去到這浙江來買秧苗,那他沈億雙還不發了大財。至少兩年內,這個家夥可以壟斷白薯秧苗的種植。
之後,朱佑儉又把範承謨叫上了廳堂之中。
範承謨還是一副罪臣的樣子,態度十分恭順。而朱佑儉也沒有給他好臉色,言語中,除了諷刺挖苦,還有幾分警告他的意思。
之所以這麽做,並不是朱佑儉還看範承謨不順眼,而是因為朱佑儉要保護範承謨。
一方麵,是提醒範承謨,要他做事更要謹慎;二來,就是讓百官都知道,皇帝對於罪臣的懲罰已經非常狠了,百官們笑話笑話就可以了,就不要再往死裏踹了。
等見徐涇的時候,朱佑儉的心中可是有些小激動。他與這位徐文長在世,沒有說太多的政事,反倒是書畫方麵聊的很多。
這讓一旁的史可法根本插不上嘴,因為史可法對書法還能聊幾句,可到了繪畫,尤其是那種灑脫不羈的風格,史可法就完全不明白了。
而朱佑儉則不同,他與徐涇聊的甚好。甚至送給徐涇一塊寶硯,和兩方雞血石。這讓徐涇真的有些受寵若驚了,不過,朱佑儉也是了,這東西不白送。
以後,每年,徐涇要擇上好的三幅書畫送到宮裏。徐涇磕頭謝恩,朱佑儉滿意點頭,史可法傻眼。
又過了一日,這一早,馬鷂子王輔臣,帶著兩千拐子馬從北京趕來到了徐州。
見駕之後,王輔臣送上了關大將軍的書信。信中,除了親切的問候之語外,關壽還提到,最近遼東沒有什麽動靜,承德、大同等地也都是平安無事。
關壽估計,這是清廷在養精蓄銳。
另外,關壽還提到,這吳三桂對他甚是殷勤,可以說是每月都有禮物送來。這禮物不僅是金銀珠寶,還有上等的兵器和美女,隨著禮物而來的書信,也是態度非常恭順,口氣極其謙卑。
朱佑儉冷笑,吳三桂這個老小子,為什麽從來不給他這個皇帝送禮呢?
於是朱佑儉提起了筆,在信的背麵寫下了五個字——“大意失荊州。”然後,又把信封好,交與信差,讓信差把信盡快送到北京去。
這個吳三桂,無事獻殷勤,非奸即盜。朱佑儉必須要提醒關壽,一定要小心那些心懷叵測之人,以免重蹈荊州的覆轍。
王輔臣見到朱佑儉,三跪九叩,朱佑儉將他扶起來,也是十分和藹地問道。
“馬鷂子,你去到北京之後,關將軍帶你可好?”
王輔臣道:“回陛下,關將軍真乃天神下凡,無論是武功,還是為將,世間無人匹敵!小人在關將軍麾下,蒙將軍不棄,又有陛下的推薦,關將軍暫時讓我統領這兩千拐子馬。”
朱佑儉知道,這關壽可不是個任人唯親之人。他能把拐子馬交給王輔臣,也就證明了,這王輔臣是有才幹的,且關壽也是看的起他。
“對了,你們一進徐州,我就發現,好像這拐子馬沒有配備崇禎17呀。”
王輔臣帶著人來到徐州的時候,就有人特意稟告朱佑儉,說著拐子馬未裝備崇禎17。
王輔臣道:“陛下,這崇禎17雖然也配發至了軍中,可經過演練,這拐子馬在火器的使用上,還不熟練。想比較之下,現在還是使用弓箭更加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