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皇帝親祭 濟南之屠
大明:我崇禎要打爆全球 作者:通州小巴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一百八十章皇帝親祭濟南之屠
安排好了李岩和紅娘子,當晚,朱佑儉與眾人又是共進晚餐。
微醺之中,朱佑儉看到座下的於謙、鄭和、姚廣孝、施琅等一幹能臣悍將將,心情激動,差點哭出聲來。身為朱氏後人,又能立中華,複華夏,此生足矣。
同時,心中暗下決心,掙錢!多掙些銀子,朱佑儉還想見到徐達、常遇春、李文忠、劉伯溫、戚繼光、李成梁等人。
此時的朱佑儉,才從內心裏感受到,吾中華之英魂,真如這天上耀眼的星辰,何其瑰麗!壯觀!
第二天,酒醒後的朱佑儉並沒有急著離開聊城,而是安排了王承恩,帶領一眾文武,去到不遠的濟南。
朱佑儉之所以要去濟南,不是為了看大明湖畔的夏雨荷。而是幾年前,濟南城遭到了十萬清軍的圍攻。此行,朱佑儉想實地考察一下濟南的情況。另外,朱佑儉也想祭奠一下幾年前,死於清軍的十幾萬百姓及殉國的大明官員。
濟南城,也算是城高池深,可清軍攻城之時,因為大部分兵力都被調取,去守北京了。因此,當時濟南城中隻有500老弱,及萊州增員的700多士兵守城。如此兵力,麵對十萬八旗鐵騎,結果可想而知。
可就是這樣,一個濟南城,居然守了60天。破城之後,清軍屠城,整個濟南被屠百姓多達十幾萬。同時,清兵抓了四十多萬濟南百姓為奴,掠得白銀數百萬兩。
守城的山東巡撫宋學朱、曆城知縣韓承宣、山東左布政史張秉文、副使周之訓、濟南知府苟好善等人,在城破之日,堅貞不屈,全部壯烈殉國。
每當看到這一段曆史,朱佑儉總是掩麵興歎。如今,正好有機會路過,為何不去悼念一下呢?
第二天一早,由官軍開道,一行人輕車簡從。
朱佑儉之前囑咐過,此行不要太多儀仗,祭奠之後就離開,因此上,行路也很快。約莫中午時分,眾人就來到了濟南。
到了濟南府中,山東巡撫王公弼出城相迎。
看到王公弼,朱佑儉還是很高興的。無論是原來身體中的記憶,還是之前自己看過的史書。這個王公弼也是個有才幹之人,且敢於和魏宦叫板,剛正不阿,其正直,可見一斑。
“臣王公弼,率濟南府官員,叩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朱佑儉下了馬車,王公弼及身後的官員,便行叩拜禮。
“王卿啊,”朱佑儉微笑著將其扶起,說道:“自去年離開京城,你可是瘦了不少呀。”
“多謝陛下惦念,自離開京城,臣一直與濟南的各級官吏,共治此地。前一陣,有闖逆經過濟南,還好沒有什麽大的損失。”
朱佑儉道:“王卿勿憂,這闖逆現在已經是強弩之末了,此次,朕來濟南,是想吊祭一下濟南之屠中,遇難的官員和百姓。”
聽皇帝這麽說,王公弼道:“陛下能為忠臣義士,及罹難百姓憑吊,真乃是仁君之所為!”
“好了,王卿,快起來,先帶朕去衙署吧。”說完,朱佑儉拉著王公弼的手,走進了城中。
衙署內,一切都還算是整潔。隻是牆上,或柱子上,有被燒的斑駁痕跡。朱佑儉估計,這應該是之前,清軍入城後,縱火焚燒官署所造成的。
“王卿,這幾年濟南府恢複的如何?”朱佑儉問道。
“回稟陛下,”王公弼道:“自濟南之屠後,濟南一地,百姓經曆塗炭,虧得朝廷顧懷,百姓已經安定了。另外,臣招募鄉勇,保境安民,現幾年,百姓的生活以趨於正常了。”
聽了王公弼的話,朱佑儉明白,這王公弼也是避實就虛,撿一些能說的說。這濟南要是真如王公弼說的,如此輕鬆就能夠恢複生產、生活,那這天下還會這麽難以太平嗎?
“王卿呀,”朱佑儉有些語重心長地說道:“這幾年,天下都不安定,蝗災、旱災,南方的水患,朕痛心不已。可這遼東清廷以及闖逆、西賊,讓朕無心梳理民生。倘若王卿有何想法,都可以和朕說。”
王公弼一揖到地,讚道:“陛下有如此仁德之心,濟南百姓幸甚,天下幸甚!臣鬥膽,替山東百姓求一件事。”
“何事,你說。”朱佑儉微笑答道,他此時已經感覺到,這位山東巡撫的重點來了。
“陛下,現在山東百廢待興,尤其是今年,山東北部旱災,南部蝗災,再加上李自成率兵襲擾。因此,請陛下免除山東三年賦稅。”
這個要求,朱佑儉聽著並沒有感到驚訝。
在他的心裏,對於災禍之地,賑濟與免除稅負都是必要的。可現在,哪有銀子和糧食來賑濟。免除稅負,是朱佑儉、也是朝廷唯一可為受災之地的百姓做的。
可問題來了,這天下哪裏沒有受災?若是免除了山東的賦稅,那河北、河南、山西、陝西等地也要免除稅負,那朝廷用什麽養兵?
朱佑儉想了想道:“此事朕已知曉,不過,王卿,這免除稅負的事情,還要等朕到了應天,和軍機處的大人們商量一下,才可便宜行事。”
王公弼道:“陛下所慮者,天下也。臣為一省百姓請命,當知陛下定有萬全之策。”
做皇帝好嗎?好呀!可做亂世的皇帝呢?難呀!做一個沒錢、沒糧的亂世中的一個皇帝,那就不難了,那簡直就是放在火上烤啊。
朱佑儉看了看這個山東巡撫,他不能說難,多難也要撐下去,因為,他是皇帝。整個國家,所有的臣民,都指望他了。
又說了一陣子風土人情,直到陸炫,和王承恩上得衙堂,告訴朱佑儉,祭祀事宜已經準備好了。朱佑儉這才笑著,下令眾人去到祭拜之地。
半炷香的時間,朱佑儉在一幹眾人的簇擁之下,來到了濟南城中的城隍廟內。
祭天祭地,自古皇帝有之。可是說到祭祀百姓,曆史上的皇帝做的就不多了。作為封建社會底層的階級,百姓要做的太多了,納稅、交糧、當兵、徭役等等。
可是能得到什麽呢?隻有一頓半飽的稀粥而已。
安排好了李岩和紅娘子,當晚,朱佑儉與眾人又是共進晚餐。
微醺之中,朱佑儉看到座下的於謙、鄭和、姚廣孝、施琅等一幹能臣悍將將,心情激動,差點哭出聲來。身為朱氏後人,又能立中華,複華夏,此生足矣。
同時,心中暗下決心,掙錢!多掙些銀子,朱佑儉還想見到徐達、常遇春、李文忠、劉伯溫、戚繼光、李成梁等人。
此時的朱佑儉,才從內心裏感受到,吾中華之英魂,真如這天上耀眼的星辰,何其瑰麗!壯觀!
第二天,酒醒後的朱佑儉並沒有急著離開聊城,而是安排了王承恩,帶領一眾文武,去到不遠的濟南。
朱佑儉之所以要去濟南,不是為了看大明湖畔的夏雨荷。而是幾年前,濟南城遭到了十萬清軍的圍攻。此行,朱佑儉想實地考察一下濟南的情況。另外,朱佑儉也想祭奠一下幾年前,死於清軍的十幾萬百姓及殉國的大明官員。
濟南城,也算是城高池深,可清軍攻城之時,因為大部分兵力都被調取,去守北京了。因此,當時濟南城中隻有500老弱,及萊州增員的700多士兵守城。如此兵力,麵對十萬八旗鐵騎,結果可想而知。
可就是這樣,一個濟南城,居然守了60天。破城之後,清軍屠城,整個濟南被屠百姓多達十幾萬。同時,清兵抓了四十多萬濟南百姓為奴,掠得白銀數百萬兩。
守城的山東巡撫宋學朱、曆城知縣韓承宣、山東左布政史張秉文、副使周之訓、濟南知府苟好善等人,在城破之日,堅貞不屈,全部壯烈殉國。
每當看到這一段曆史,朱佑儉總是掩麵興歎。如今,正好有機會路過,為何不去悼念一下呢?
第二天一早,由官軍開道,一行人輕車簡從。
朱佑儉之前囑咐過,此行不要太多儀仗,祭奠之後就離開,因此上,行路也很快。約莫中午時分,眾人就來到了濟南。
到了濟南府中,山東巡撫王公弼出城相迎。
看到王公弼,朱佑儉還是很高興的。無論是原來身體中的記憶,還是之前自己看過的史書。這個王公弼也是個有才幹之人,且敢於和魏宦叫板,剛正不阿,其正直,可見一斑。
“臣王公弼,率濟南府官員,叩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朱佑儉下了馬車,王公弼及身後的官員,便行叩拜禮。
“王卿啊,”朱佑儉微笑著將其扶起,說道:“自去年離開京城,你可是瘦了不少呀。”
“多謝陛下惦念,自離開京城,臣一直與濟南的各級官吏,共治此地。前一陣,有闖逆經過濟南,還好沒有什麽大的損失。”
朱佑儉道:“王卿勿憂,這闖逆現在已經是強弩之末了,此次,朕來濟南,是想吊祭一下濟南之屠中,遇難的官員和百姓。”
聽皇帝這麽說,王公弼道:“陛下能為忠臣義士,及罹難百姓憑吊,真乃是仁君之所為!”
“好了,王卿,快起來,先帶朕去衙署吧。”說完,朱佑儉拉著王公弼的手,走進了城中。
衙署內,一切都還算是整潔。隻是牆上,或柱子上,有被燒的斑駁痕跡。朱佑儉估計,這應該是之前,清軍入城後,縱火焚燒官署所造成的。
“王卿,這幾年濟南府恢複的如何?”朱佑儉問道。
“回稟陛下,”王公弼道:“自濟南之屠後,濟南一地,百姓經曆塗炭,虧得朝廷顧懷,百姓已經安定了。另外,臣招募鄉勇,保境安民,現幾年,百姓的生活以趨於正常了。”
聽了王公弼的話,朱佑儉明白,這王公弼也是避實就虛,撿一些能說的說。這濟南要是真如王公弼說的,如此輕鬆就能夠恢複生產、生活,那這天下還會這麽難以太平嗎?
“王卿呀,”朱佑儉有些語重心長地說道:“這幾年,天下都不安定,蝗災、旱災,南方的水患,朕痛心不已。可這遼東清廷以及闖逆、西賊,讓朕無心梳理民生。倘若王卿有何想法,都可以和朕說。”
王公弼一揖到地,讚道:“陛下有如此仁德之心,濟南百姓幸甚,天下幸甚!臣鬥膽,替山東百姓求一件事。”
“何事,你說。”朱佑儉微笑答道,他此時已經感覺到,這位山東巡撫的重點來了。
“陛下,現在山東百廢待興,尤其是今年,山東北部旱災,南部蝗災,再加上李自成率兵襲擾。因此,請陛下免除山東三年賦稅。”
這個要求,朱佑儉聽著並沒有感到驚訝。
在他的心裏,對於災禍之地,賑濟與免除稅負都是必要的。可現在,哪有銀子和糧食來賑濟。免除稅負,是朱佑儉、也是朝廷唯一可為受災之地的百姓做的。
可問題來了,這天下哪裏沒有受災?若是免除了山東的賦稅,那河北、河南、山西、陝西等地也要免除稅負,那朝廷用什麽養兵?
朱佑儉想了想道:“此事朕已知曉,不過,王卿,這免除稅負的事情,還要等朕到了應天,和軍機處的大人們商量一下,才可便宜行事。”
王公弼道:“陛下所慮者,天下也。臣為一省百姓請命,當知陛下定有萬全之策。”
做皇帝好嗎?好呀!可做亂世的皇帝呢?難呀!做一個沒錢、沒糧的亂世中的一個皇帝,那就不難了,那簡直就是放在火上烤啊。
朱佑儉看了看這個山東巡撫,他不能說難,多難也要撐下去,因為,他是皇帝。整個國家,所有的臣民,都指望他了。
又說了一陣子風土人情,直到陸炫,和王承恩上得衙堂,告訴朱佑儉,祭祀事宜已經準備好了。朱佑儉這才笑著,下令眾人去到祭拜之地。
半炷香的時間,朱佑儉在一幹眾人的簇擁之下,來到了濟南城中的城隍廟內。
祭天祭地,自古皇帝有之。可是說到祭祀百姓,曆史上的皇帝做的就不多了。作為封建社會底層的階級,百姓要做的太多了,納稅、交糧、當兵、徭役等等。
可是能得到什麽呢?隻有一頓半飽的稀粥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