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白袍戰將 力戰承誌
大明:我崇禎要打爆全球 作者:通州小巴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一百四十四章白袍戰將力戰承誌
兩人沉思,難道是害怕了,不想打嗎?
怎麽會?士可殺不可辱,兩人都是不怕死的主兒,怎麽會不想打?
可是,這兩個帶兵的主帥是要對結果負責的。他們不是怕死,怕的是失敗。大順軍最後的主力,就在他們,還有田見秀的手裏了。
若是他們把本錢都打光了,那活著也是一種羞辱。
“諸位將軍,稍安勿躁!”此時,李岩一臉急切地勸慰這袁宗第手下的將領。
李岩說道:“城外,明狗正期盼我們主動出擊。此時,我們更應該冷靜。”
袁宗第手下一位將領大聲喝道:“李岩!你這個膽小怕死的家夥!你想做縮頭烏龜,我們弟兄們可不想!”
說完,屋子裏所有的將領都回頭怒目李岩,好像這李岩是一名明軍將領一般。
李岩看到此種情景,也不敢再說話了,他知道,此時說什麽都沒用,這些人性如烈火,隻要點起來,想要滅下去,那可難了。隻有讓這火山徹底暴發出來,然後,才能熄滅。
否者,抑製的越厲害,這些家夥反彈的就越瘋狂。最後,就連勸慰他們的人,都會遭到傷害。
李錦道:“諸位兄弟,李岩兄弟所說的也不無道理。”
袁宗第也附和道:“嗯,我也覺得李岩兄弟說的對。這明軍狡詐,大家還是謹慎、穩妥才好。”
好在這李錦和袁宗第兩人,因為指揮者的身份,保持著大順軍最後的冷靜。可兩人沒想到的是,他們對李岩的肯定,一方麵穩定住了將領們的情緒,可另一方麵,也讓那些將領對李岩的恨意更加深了一分。
李錦道:“那我們還是按照李岩兄弟的建議,不幾日,大雨降臨之時。我軍全軍衝鋒,定然如洪水一般,將明軍淹沒!”
袁宗第點點頭,補充道:“明軍前來叫陣,嗯,正好!這幾日,就讓他們在城外叫囂吧。等下雨之時,我軍開門迎擊!”
堂上眾人,聽兩位主帥如此說,其餘人隻能是偃旗息鼓,一個個,如霜打的一般,耷拉著腦袋,歎著氣,坐回了座位上。
正當李錦要宣布,讓眾將領回營,堅守不出之時,突然,一個小兵跑了進來,喊道。
“報!啟稟亳侯、綿侯,城外,一白袍將,在城外,正與那明軍將領打在一處!”
“什麽?”
李錦與袁宗第兩人聽了都是一愣,相互看了一眼後,便不約而同地跑出了帳外,直奔城東的敵樓。
其他的將領也是一湧而出,隨著兩位主帥上樓觀戰。
果然,此時洛陽城東,城外,一黃馬白袍的少年將軍,手持長戟,與一手持鐵槍的明軍將領,正馬打盤旋,拚殺正酣。
李錦定睛觀看道:“那明將,好像是袁承誌。”
袁承誌在大順軍之時,跟著崔秋山,與田見秀、李錦等人是打過交道的。袁承誌的武功、人品和誌向,讓李錦讚歎有佳。因此,雖然距離很遠,李錦還是第一眼認出了袁承誌。
可是,那個白袍將又是誰?
看著白袍將,雖然看不出年紀,可是這勇武霸氣不輸劉宗敏,甚至是有過之無不及。
李錦問向旁邊的袁宗第:“綿侯,那白袍將是何人呀?怎麽如此凶悍?長戟使得如此厲害?”
袁宗第仔細端詳了一陣,對著旁邊的一個將領道:“這個白袍將,可是剛來的押糧官王輔臣?”
“正是!”那將領回道。
一個押糧官,說重要也是重要,說不重要,倒也是無所謂。可此人怎麽會來到陣前,與明軍鬥將呢?
“擂鼓!”
李錦見此人勇猛,一直壓製著袁承誌,便動了心,要為這位白袍小將擂鼓助戰。
“咚咚咚!”
洛陽城頭,戰鼓擂動,瞬間,兩人鬥的更猛,殺的更凶。
這白袍將王輔臣,手持月牙長戟橫劈豎砍,劈砍中,還附以雷鳴一般的暴喝之聲,聲勢甚是駭人。
而袁承誌此時也有些招架不住了。
是王輔臣比袁承誌武功高嗎?
不是的,之所有袁承誌招架不住這王輔臣,主要原因是兩人現在是馬戰。袁承誌的特長在於拳法、劍法和身法。
而這馬上功夫,靠的更多的,是武器的長度、力量,坐騎的速度,以及人、武器以及坐騎三者的默契。雖然袁承誌這馬上功夫也是不錯的,但和這在西北長大的王輔臣相比,還是差很多。因此上,袁承誌完全是被王輔臣所壓製著。
侯恂看到此情此景,開始為袁承誌揪起心來。
袁承誌也是心中納悶,這大順軍中,馬戰厲害的將領,他都是知道幾個的,可這黃馬白袍將從何而來?
於是乎,就在兩馬錯鐙之時,袁承誌催馬多跑了幾步,回身後喊道:“來將為何不通名?難道是無名之輩乎?”
黃馬白袍將也是勒住了馬,喊道:“某乃王輔臣是也!”
聽到王輔臣的名字,袁承誌在腦子裏轉了好幾圈,怎麽也想不到大順軍裏有這麽一號人物。
確實,這王輔臣本來就不是大順軍的人。他本是大同總兵薑瓖的部下,數月前,關壽、於保進入大同後,薑瓖被周遇吉的弟弟,周遇祥複仇所殺。
後來關壽、於保下令,首惡盡除,其餘不問。但王輔臣還是心中害怕,他畢竟是薑瓖部將王進朝的義子,因此,便逃出了大同,來到了袁宗第的隊伍中。
袁宗第見王輔臣身形魁梧,武功高強,心中也是十分高興。可他是官軍來投,再加上現在大順軍遇到不順,對於這個落魄的官軍,袁宗第也是留下了一點戒心,便讓他先從押糧官做起。
這幾日,王輔臣從南陽北麵押糧至洛陽。正好今日入城,入城之時,便聽說有明軍要鬥將。於是,王輔臣便在沒有得到命令的情況之下,自行出戰了。
一方麵,是他咽不下這口氣。一千人打幾萬人也就算了,居然還敢前來鬥將。另一方麵,王輔臣一直在尋找一個出人頭地的機會。現在,這機會來了,怎能錯過?
於是,王輔臣提著月牙戟,跨坐黃彪,直奔陣前,與袁承誌戰了起來。
兩人沉思,難道是害怕了,不想打嗎?
怎麽會?士可殺不可辱,兩人都是不怕死的主兒,怎麽會不想打?
可是,這兩個帶兵的主帥是要對結果負責的。他們不是怕死,怕的是失敗。大順軍最後的主力,就在他們,還有田見秀的手裏了。
若是他們把本錢都打光了,那活著也是一種羞辱。
“諸位將軍,稍安勿躁!”此時,李岩一臉急切地勸慰這袁宗第手下的將領。
李岩說道:“城外,明狗正期盼我們主動出擊。此時,我們更應該冷靜。”
袁宗第手下一位將領大聲喝道:“李岩!你這個膽小怕死的家夥!你想做縮頭烏龜,我們弟兄們可不想!”
說完,屋子裏所有的將領都回頭怒目李岩,好像這李岩是一名明軍將領一般。
李岩看到此種情景,也不敢再說話了,他知道,此時說什麽都沒用,這些人性如烈火,隻要點起來,想要滅下去,那可難了。隻有讓這火山徹底暴發出來,然後,才能熄滅。
否者,抑製的越厲害,這些家夥反彈的就越瘋狂。最後,就連勸慰他們的人,都會遭到傷害。
李錦道:“諸位兄弟,李岩兄弟所說的也不無道理。”
袁宗第也附和道:“嗯,我也覺得李岩兄弟說的對。這明軍狡詐,大家還是謹慎、穩妥才好。”
好在這李錦和袁宗第兩人,因為指揮者的身份,保持著大順軍最後的冷靜。可兩人沒想到的是,他們對李岩的肯定,一方麵穩定住了將領們的情緒,可另一方麵,也讓那些將領對李岩的恨意更加深了一分。
李錦道:“那我們還是按照李岩兄弟的建議,不幾日,大雨降臨之時。我軍全軍衝鋒,定然如洪水一般,將明軍淹沒!”
袁宗第點點頭,補充道:“明軍前來叫陣,嗯,正好!這幾日,就讓他們在城外叫囂吧。等下雨之時,我軍開門迎擊!”
堂上眾人,聽兩位主帥如此說,其餘人隻能是偃旗息鼓,一個個,如霜打的一般,耷拉著腦袋,歎著氣,坐回了座位上。
正當李錦要宣布,讓眾將領回營,堅守不出之時,突然,一個小兵跑了進來,喊道。
“報!啟稟亳侯、綿侯,城外,一白袍將,在城外,正與那明軍將領打在一處!”
“什麽?”
李錦與袁宗第兩人聽了都是一愣,相互看了一眼後,便不約而同地跑出了帳外,直奔城東的敵樓。
其他的將領也是一湧而出,隨著兩位主帥上樓觀戰。
果然,此時洛陽城東,城外,一黃馬白袍的少年將軍,手持長戟,與一手持鐵槍的明軍將領,正馬打盤旋,拚殺正酣。
李錦定睛觀看道:“那明將,好像是袁承誌。”
袁承誌在大順軍之時,跟著崔秋山,與田見秀、李錦等人是打過交道的。袁承誌的武功、人品和誌向,讓李錦讚歎有佳。因此,雖然距離很遠,李錦還是第一眼認出了袁承誌。
可是,那個白袍將又是誰?
看著白袍將,雖然看不出年紀,可是這勇武霸氣不輸劉宗敏,甚至是有過之無不及。
李錦問向旁邊的袁宗第:“綿侯,那白袍將是何人呀?怎麽如此凶悍?長戟使得如此厲害?”
袁宗第仔細端詳了一陣,對著旁邊的一個將領道:“這個白袍將,可是剛來的押糧官王輔臣?”
“正是!”那將領回道。
一個押糧官,說重要也是重要,說不重要,倒也是無所謂。可此人怎麽會來到陣前,與明軍鬥將呢?
“擂鼓!”
李錦見此人勇猛,一直壓製著袁承誌,便動了心,要為這位白袍小將擂鼓助戰。
“咚咚咚!”
洛陽城頭,戰鼓擂動,瞬間,兩人鬥的更猛,殺的更凶。
這白袍將王輔臣,手持月牙長戟橫劈豎砍,劈砍中,還附以雷鳴一般的暴喝之聲,聲勢甚是駭人。
而袁承誌此時也有些招架不住了。
是王輔臣比袁承誌武功高嗎?
不是的,之所有袁承誌招架不住這王輔臣,主要原因是兩人現在是馬戰。袁承誌的特長在於拳法、劍法和身法。
而這馬上功夫,靠的更多的,是武器的長度、力量,坐騎的速度,以及人、武器以及坐騎三者的默契。雖然袁承誌這馬上功夫也是不錯的,但和這在西北長大的王輔臣相比,還是差很多。因此上,袁承誌完全是被王輔臣所壓製著。
侯恂看到此情此景,開始為袁承誌揪起心來。
袁承誌也是心中納悶,這大順軍中,馬戰厲害的將領,他都是知道幾個的,可這黃馬白袍將從何而來?
於是乎,就在兩馬錯鐙之時,袁承誌催馬多跑了幾步,回身後喊道:“來將為何不通名?難道是無名之輩乎?”
黃馬白袍將也是勒住了馬,喊道:“某乃王輔臣是也!”
聽到王輔臣的名字,袁承誌在腦子裏轉了好幾圈,怎麽也想不到大順軍裏有這麽一號人物。
確實,這王輔臣本來就不是大順軍的人。他本是大同總兵薑瓖的部下,數月前,關壽、於保進入大同後,薑瓖被周遇吉的弟弟,周遇祥複仇所殺。
後來關壽、於保下令,首惡盡除,其餘不問。但王輔臣還是心中害怕,他畢竟是薑瓖部將王進朝的義子,因此,便逃出了大同,來到了袁宗第的隊伍中。
袁宗第見王輔臣身形魁梧,武功高強,心中也是十分高興。可他是官軍來投,再加上現在大順軍遇到不順,對於這個落魄的官軍,袁宗第也是留下了一點戒心,便讓他先從押糧官做起。
這幾日,王輔臣從南陽北麵押糧至洛陽。正好今日入城,入城之時,便聽說有明軍要鬥將。於是,王輔臣便在沒有得到命令的情況之下,自行出戰了。
一方麵,是他咽不下這口氣。一千人打幾萬人也就算了,居然還敢前來鬥將。另一方麵,王輔臣一直在尋找一個出人頭地的機會。現在,這機會來了,怎能錯過?
於是,王輔臣提著月牙戟,跨坐黃彪,直奔陣前,與袁承誌戰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