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身囚服,滿是滄桑的梁王走進了金鑾殿。
他目不斜視,似乎早已將生死置之度外,又或者知道今日之結局,躺平了。
“兒臣參見父皇。”雙手戴著鎖鏈的梁王,走到前邊,雙膝一彎跪了下去。
龍椅上的嘉明帝看了一眼這個兒子,他對梁王的印象還停留在當年,梁王率領著大軍征戰南北,意氣風發的日子。
立儲之時,他不是沒考慮過這個兒子。
隻是,梁王勇猛有餘,膽氣也足,缺少的是能在朝堂遊刃有餘的政治智慧。
不管是作為一個父親,還是一國之天子,嘉明帝都未曾想到,有一天父子兩會是如今這樣的場麵。
“你還有何話可說?”嘉明帝終究還是流露出了點恨鐵不成鋼的表情,眼神中是決絕中的柔情:孽子……
“兒臣無話可說。”梁王隻有搖頭。
“那勾結山海國造反之事,你都承認了?”
梁王想都沒想,直接點頭:“兒臣罪該萬死。”
嘉明帝帶著憤怒,喊出了三個字:“寧蘭君,將你調查所得,講給所有人聽聽。”
寧蘭君站出來,躬身道:“是,陛下。”
“梁王勾結山海國,以泰和縣長明村所建宅子,作為物資轉運基地,幫助山海國餘孽將一部分糧食和軍械送出泰和縣,至今下落不明。期間,長明村村民有人發現了宅子裏的秘密。梁王將長明村458口人盡數屠戮。以上所有事情,皆有人證物證,卑職已經整理完畢,請陛下過目。”馬上有太監接過寧蘭君手中卷宗,呈給嘉明帝。
嘉明帝認真看完了,抬頭問:“刑部賈愛卿,此卷宗你可曾過目?”
刑部尚書賈岩朗出列回道:“稟陛下,刑部已經複核完畢,此案並無瑕疵。”
嘉明帝又問:“石愛卿,大理寺可有疑問?”
大理寺卿石敬泉站出來道:“大理寺已經複核完畢,梁王之案並不疑問。”
嘉明帝將那些卷宗遞給旁邊太監,最後一次看向梁王:“認罪嗎?”
“兒臣知罪,隻求一死。”梁王再次跪拜。
“來人,將梁王暫且收押,不日問斬。”兩個大內侍衛走進來,帶走了梁王。
嘉明帝看向底下眾人,目光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哀怨。
沉默著,在心裏輕歎一聲。
隨後,恢複到尋常表情,看向寧蘭君:“寧蘭君,沉船案和聽雨樓五個暗探的案子,你也調查清楚了?”
“稟陛下,調查清楚了。”
“說來聽聽。”
寧蘭君站出來一字不漏的道:“山海國餘孽,為了複國,利用長豐縣山神,蒙蔽眾人,發展信眾,規模龐大,數以萬計。更是掌控三橋會這樣的民間幫派組織,聚攏人力。通過永安城最大商會,掌控資金流向。又勾結朝中要員,勳貴親王,企圖假以時日,在永安城製造動亂,從而在青州老巢興兵,就此複國。”
嘉明帝聽出了其中幾個關鍵詞,空明會,三橋會,乃至於商會,他不在意,龍武衛和禁軍報告過了,這些組織已經被連根拔起。
他所關注的自然是山海國勾結的朝中要員,勳貴親王。
“勳貴親王自然是梁王,那朝中要員又是指誰?”
此話一出,朝堂之上滿朝文武,心驚膽戰。
自己親兒子,都能毫不猶豫的斬了,其他人在陛下眼中又算得了什麽。
倒是吏部尚書許晉瀾,出奇的平靜。
他心中有數,自己的誠意足夠,寧蘭君不會視而不見。
“稟陛下。”寧蘭君答道:“由於抓到的山海國餘孽至今還沒有脫離危險,審問無從展開,朝中要員有誰勾結山海國,目前還無從得知。”
或許很多人嗅到了危險的味道,全都一臉憤恨的看著那個聽雨樓青衣使。
寧蘭君故意不說是誰,那就意味著,一把刀懸在他們所有人頭上。
掌握調查之權的聽雨樓,豈不是想要對付誰,便能輕而易舉的占據絕對優勢。
這是沈長卿在宣戰嗎?
不,很多人更相信這是警告。
長久以來,聽雨樓樹敵頗多,能屹立不倒,全仗著沈長卿特立獨行,中立的行事風格。
泥人也有三分怒,更不用說這個名揚天下的沈長卿。
被針對了那麽久,找準機會警告這些朝堂對手,那便是順理成章的事。
有人似乎覺的這是個機會,一個官員馬上站出來道:“陛下,聽雨在無任何證據的情況下,給朝堂之上所有人戴上了嫌疑人的帽子,此舉居心叵測,日後我等生殺大權,豈不隻是沈樓主一句話的事情。”
馬上有人站出來附和:“陛下,臣等不能接受這種毫無根據的指責。”
一個兩個,接連五六人站出來,幾乎都是一樣的意思。
聽了這話,嘉明帝看向寧蘭君:“沒有證據,那便是誣告。”
“啟稟陛下,沉船案調查過程中,抓到一個漕運衙門捕頭,那人是山海國內應,是沉船案之所以成功的關鍵人物,隻不過此人被殺人滅口,屍骨無存。
陛下,沉船案,若是沒有內應,豈能如此順利。
空明會的發展壯大,其中若是沒有山海國餘孽在朝堂之中安插的人物,豈能這麽多年無人理會?
臣並沒有指名道姓,隻是根據現有證據和線索合理推測,何來居心叵測之說?
若不將這些細小的沒有證據佐證的關鍵之處,一並稟告給陛下,那才是欺君。
聽雨樓持續調查,給了那些勾結山海國的朝中之人,施加了極大壓力,有人著急了,卑職能理解。
卑職為此案,險些命喪長豐縣;卑職對陛下一片赤膽忠心,日月可鑒。
一句居心叵測,抹殺了卑職這些天來的嘔心瀝血,心寒無異於人死,卑職奏請陛下,請準許卑職回到金華縣,就此頤養天年。”
寧蘭君九十度躬身,拜的很虔誠。
就算是見過大場麵的沈長卿,也不由的差點笑出聲。
這小子,好一張伶牙利嘴。
最不屑於這種嘴皮子工夫的沈長卿,也感到莫名的舒暢。
往日,麵對群起圍攻,他從不辯解,一切都是實際見真章。
千言萬語,也比不上實際行動中的雷霆一擊。
他會用行動讓所有人閉上嘴巴,不過,今天之後,或許自己的想法需要改變了。
一番話,說的朝堂諸公,心思各異,無不感歎,這位青衣使詩才驚豔天下,這口才也是厲害的很啊。
正在此時,吏部尚書許晉瀾出列,他朗聲道:“陛下,如今的大夏,如今的朝堂,寧蘭君這樣的臣子,有幾人?
他一身肝膽,兩袖清風。為大夏出生入死,盡忠職守。
並屢破奇案,解除數次對大夏威脅極大之事。
此功,誰有異議?此心,日月可鑒;此人,為我大夏楷模,人中龍鳳。
再看,朝堂諸公,諸位錦衣玉的食朝中要員,有多少人,值此朝廷危難之際,挺身而出?
沒有,一個個勾心鬥角,爭權奪利。
如今,大夏罕有之人才寧蘭君,兢兢業業,為陛下排憂解難,為大夏不辭辛勞;
這樣的人,也要忍受一群諂媚之臣,在這朝堂之上搖唇鼓舌,戕害忠良?
陛下,熱血曾有,人心豈難涼。有心青山埋忠骨,無奈滿朝盡豺狼。”
說罷,吏部尚書許晉瀾屈膝跪地,高呼萬歲。
金鑾殿上,眾人瞠目結舌。
他們隻有一個想法,曾經中立的吏部尚書許晉瀾,瘋了嗎?
他目不斜視,似乎早已將生死置之度外,又或者知道今日之結局,躺平了。
“兒臣參見父皇。”雙手戴著鎖鏈的梁王,走到前邊,雙膝一彎跪了下去。
龍椅上的嘉明帝看了一眼這個兒子,他對梁王的印象還停留在當年,梁王率領著大軍征戰南北,意氣風發的日子。
立儲之時,他不是沒考慮過這個兒子。
隻是,梁王勇猛有餘,膽氣也足,缺少的是能在朝堂遊刃有餘的政治智慧。
不管是作為一個父親,還是一國之天子,嘉明帝都未曾想到,有一天父子兩會是如今這樣的場麵。
“你還有何話可說?”嘉明帝終究還是流露出了點恨鐵不成鋼的表情,眼神中是決絕中的柔情:孽子……
“兒臣無話可說。”梁王隻有搖頭。
“那勾結山海國造反之事,你都承認了?”
梁王想都沒想,直接點頭:“兒臣罪該萬死。”
嘉明帝帶著憤怒,喊出了三個字:“寧蘭君,將你調查所得,講給所有人聽聽。”
寧蘭君站出來,躬身道:“是,陛下。”
“梁王勾結山海國,以泰和縣長明村所建宅子,作為物資轉運基地,幫助山海國餘孽將一部分糧食和軍械送出泰和縣,至今下落不明。期間,長明村村民有人發現了宅子裏的秘密。梁王將長明村458口人盡數屠戮。以上所有事情,皆有人證物證,卑職已經整理完畢,請陛下過目。”馬上有太監接過寧蘭君手中卷宗,呈給嘉明帝。
嘉明帝認真看完了,抬頭問:“刑部賈愛卿,此卷宗你可曾過目?”
刑部尚書賈岩朗出列回道:“稟陛下,刑部已經複核完畢,此案並無瑕疵。”
嘉明帝又問:“石愛卿,大理寺可有疑問?”
大理寺卿石敬泉站出來道:“大理寺已經複核完畢,梁王之案並不疑問。”
嘉明帝將那些卷宗遞給旁邊太監,最後一次看向梁王:“認罪嗎?”
“兒臣知罪,隻求一死。”梁王再次跪拜。
“來人,將梁王暫且收押,不日問斬。”兩個大內侍衛走進來,帶走了梁王。
嘉明帝看向底下眾人,目光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哀怨。
沉默著,在心裏輕歎一聲。
隨後,恢複到尋常表情,看向寧蘭君:“寧蘭君,沉船案和聽雨樓五個暗探的案子,你也調查清楚了?”
“稟陛下,調查清楚了。”
“說來聽聽。”
寧蘭君站出來一字不漏的道:“山海國餘孽,為了複國,利用長豐縣山神,蒙蔽眾人,發展信眾,規模龐大,數以萬計。更是掌控三橋會這樣的民間幫派組織,聚攏人力。通過永安城最大商會,掌控資金流向。又勾結朝中要員,勳貴親王,企圖假以時日,在永安城製造動亂,從而在青州老巢興兵,就此複國。”
嘉明帝聽出了其中幾個關鍵詞,空明會,三橋會,乃至於商會,他不在意,龍武衛和禁軍報告過了,這些組織已經被連根拔起。
他所關注的自然是山海國勾結的朝中要員,勳貴親王。
“勳貴親王自然是梁王,那朝中要員又是指誰?”
此話一出,朝堂之上滿朝文武,心驚膽戰。
自己親兒子,都能毫不猶豫的斬了,其他人在陛下眼中又算得了什麽。
倒是吏部尚書許晉瀾,出奇的平靜。
他心中有數,自己的誠意足夠,寧蘭君不會視而不見。
“稟陛下。”寧蘭君答道:“由於抓到的山海國餘孽至今還沒有脫離危險,審問無從展開,朝中要員有誰勾結山海國,目前還無從得知。”
或許很多人嗅到了危險的味道,全都一臉憤恨的看著那個聽雨樓青衣使。
寧蘭君故意不說是誰,那就意味著,一把刀懸在他們所有人頭上。
掌握調查之權的聽雨樓,豈不是想要對付誰,便能輕而易舉的占據絕對優勢。
這是沈長卿在宣戰嗎?
不,很多人更相信這是警告。
長久以來,聽雨樓樹敵頗多,能屹立不倒,全仗著沈長卿特立獨行,中立的行事風格。
泥人也有三分怒,更不用說這個名揚天下的沈長卿。
被針對了那麽久,找準機會警告這些朝堂對手,那便是順理成章的事。
有人似乎覺的這是個機會,一個官員馬上站出來道:“陛下,聽雨在無任何證據的情況下,給朝堂之上所有人戴上了嫌疑人的帽子,此舉居心叵測,日後我等生殺大權,豈不隻是沈樓主一句話的事情。”
馬上有人站出來附和:“陛下,臣等不能接受這種毫無根據的指責。”
一個兩個,接連五六人站出來,幾乎都是一樣的意思。
聽了這話,嘉明帝看向寧蘭君:“沒有證據,那便是誣告。”
“啟稟陛下,沉船案調查過程中,抓到一個漕運衙門捕頭,那人是山海國內應,是沉船案之所以成功的關鍵人物,隻不過此人被殺人滅口,屍骨無存。
陛下,沉船案,若是沒有內應,豈能如此順利。
空明會的發展壯大,其中若是沒有山海國餘孽在朝堂之中安插的人物,豈能這麽多年無人理會?
臣並沒有指名道姓,隻是根據現有證據和線索合理推測,何來居心叵測之說?
若不將這些細小的沒有證據佐證的關鍵之處,一並稟告給陛下,那才是欺君。
聽雨樓持續調查,給了那些勾結山海國的朝中之人,施加了極大壓力,有人著急了,卑職能理解。
卑職為此案,險些命喪長豐縣;卑職對陛下一片赤膽忠心,日月可鑒。
一句居心叵測,抹殺了卑職這些天來的嘔心瀝血,心寒無異於人死,卑職奏請陛下,請準許卑職回到金華縣,就此頤養天年。”
寧蘭君九十度躬身,拜的很虔誠。
就算是見過大場麵的沈長卿,也不由的差點笑出聲。
這小子,好一張伶牙利嘴。
最不屑於這種嘴皮子工夫的沈長卿,也感到莫名的舒暢。
往日,麵對群起圍攻,他從不辯解,一切都是實際見真章。
千言萬語,也比不上實際行動中的雷霆一擊。
他會用行動讓所有人閉上嘴巴,不過,今天之後,或許自己的想法需要改變了。
一番話,說的朝堂諸公,心思各異,無不感歎,這位青衣使詩才驚豔天下,這口才也是厲害的很啊。
正在此時,吏部尚書許晉瀾出列,他朗聲道:“陛下,如今的大夏,如今的朝堂,寧蘭君這樣的臣子,有幾人?
他一身肝膽,兩袖清風。為大夏出生入死,盡忠職守。
並屢破奇案,解除數次對大夏威脅極大之事。
此功,誰有異議?此心,日月可鑒;此人,為我大夏楷模,人中龍鳳。
再看,朝堂諸公,諸位錦衣玉的食朝中要員,有多少人,值此朝廷危難之際,挺身而出?
沒有,一個個勾心鬥角,爭權奪利。
如今,大夏罕有之人才寧蘭君,兢兢業業,為陛下排憂解難,為大夏不辭辛勞;
這樣的人,也要忍受一群諂媚之臣,在這朝堂之上搖唇鼓舌,戕害忠良?
陛下,熱血曾有,人心豈難涼。有心青山埋忠骨,無奈滿朝盡豺狼。”
說罷,吏部尚書許晉瀾屈膝跪地,高呼萬歲。
金鑾殿上,眾人瞠目結舌。
他們隻有一個想法,曾經中立的吏部尚書許晉瀾,瘋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