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因為有了這些官地,朱祁鎮才不怕那些地主豪紳造反。
要知道,朱祁鎮所立下的租子可比那些地主豪紳低了不止一點半點,加上稅收也才僅僅隻有一成多點。
而那些地主豪紳,光是地租最少的就由三成,這還是有良心的,若是再狠一點,一半的都有,而且不管收成如何,都是要交的。
兩相比較,隻要不是傻子,都知道誰好誰壞,正所謂得民心者得天下,擁有著報紙控製輿論,他還期待著那些地主豪紳搞出點什麽幺蛾子呢,好讓他將這些人的土地統統沒官,將這些人統統送去西山陵邑給曆代大明皇帝守陵去!
雖然三楊心中還是不免擔憂,不過,通州的情況卻給予了他們信心。
當然,真正讓他們決定支持朱祁鎮的原因並不是因為這些,而是因為,他們在朱祁鎮的身上看到了希望。
朱祁鎮雖然年幼,但其這大半年的表現都看在張氏、三楊和滿朝文武的眼中,城府深沉、手段老練、做事果斷、思慮周詳。
很多看似無用的東西,結果往往都出乎他們的預料,在打擊著他們的同時,也讓他們越發的對朱祁鎮信服,在他們看來,即便是當初的宣德皇帝都有所不如。
‘信服’這玩意很奇妙,它無形無相,不以年齡為主導!
其標準,主要是看一個人對事務的處理是否得當,然後慢慢在心中生根發芽的一種情緒。
就比如朱祁鎮南巡途中偷偷脫離大隊,當時他們得到消息之後,所有人都緊張了起來,但最後所出現的結果卻是,一群在大明境內好勇鬥狠的人。
可卻在簡短的訓練之後,協助甘肅的明軍將阿台殘部全殲,更是帶回了許多的俘虜。
而這次也是一樣,什麽是得民心?
讓百姓安居樂業,就是得民心!
讓他們吃飽穿暖,付出得到回報,這就是民心!
很顯然,朱祁鎮比他們更明白這一點。
有了三楊的支持,朱祁鎮的理論雖然在朝上引起了軒然大波,但卻不出意外的同意了朱祁鎮的提議。
最終,宣德十年九月二十四早朝決定,從正統元年開始,正式施行按照土地多寡收取階梯稅,地越多稅率越高。
同時,漕運衙門改為海運衙門,由王瑜擔任海運衙門提督,負責海運事宜!
收稅隻允許平斛,不允許出現尖斛,侵占百姓利益!
因為明朝官吏用一個大斛作為量器,百姓將糧食放進斛裏,再稱重,計算自己完成的糧食份額。穀堆要按尖堆型裝起來,會有一部分超出斛壁,然後由倉鬥級用腳踢上幾腳,這溢出來的穀物,據說是彌補儲存和運輸過程中損耗用的,不許納糧人掃回去。
其實一向都由官府留下按職務高低、親疏關係等私分了,和以後官府加征的‘火耗’一個道理。
正所謂:上對政策,下有對策。
朱祁鎮心裏很清楚,光憑紙上的幾句話並不起什麽作用!
不過,朱祁鎮也有後手,那就是於謙!
於謙是一個直人,也可以說他的情商低,不夠圓滑,但這正是朱祁鎮所需要的的。
朝廷必須要有這樣的狠人出現,用於震懾那些敢於耍小手段的人,讓他們明白,朝廷的命令不容違抗!
甚至朱祁鎮還讓都察院製定了責任區,誰監督的區域出了問題,就追誰的責。
就這樣,商量了一上午,直到快十一點了,早朝才正式結束,直讓朱祁鎮的小肚子咕咕咕的不斷抗議。
在坤寧宮用過午膳後,朱祁鎮得到情報分析處轉來的國安司的奏報,預計瓦剌使團將於明天上午抵達北京。
第二天,瓦剌使團抵達北京。
他們抵達北京後,就到鴻臚寺安排的館驛下榻,等待朱祁鎮的召見!
雖然瓦剌對明朝稱臣,接受明朝的封爵,但其內部軍政都是屬於獨立的,因此,雙方是宗主國和藩國的關係。
瓦剌使團抵達北京後,為了防止這些人出去鬧事,朱祁鎮下令鴻臚寺將他們嚴密看官在驛館中,也先等人雖然惱怒不已,但礙於目前的形勢,也隻好認慫!
不過,朱祁鎮也沒有讓瓦剌使團等太久,宣德十年九月二十六日,朱祁鎮正式在早朝上宣見了瓦剌使團正使順寧王脫歡之子也先、副使莫爾斯。
當也先看到朱祁鎮的年齡時,心中不由自主的對朱祁鎮輕視起來,在他看來,朱祁鎮就是一個小屁孩兒,根本不放在他的眼中,同時,因為之前大明的強硬態度而有些忐忑的情緒也徹底平複下來。
朱祁鎮接過張達轉呈上來的瓦剌國書,然後認真的看了起來。
國書是用漢字書寫的,而且非常規整,顯然瓦剌內部有人有非常高的漢文化造詣,隻是不知道是那些投奔過去的漢人還是瓦剌人。
若是投奔過去的漢人的話,朱祁鎮還比較放心,不管怎麽說都是漢人,不會得到瓦剌人的全部信任!
但若是瓦剌人的話,如此高深的漢文化造詣,那他就得提高警惕了。
國書上首先就是脫歡對他這些年在蒙古征戰的解釋,理由嘛,無非就是發現那些蒙古部族有反叛大明的傾向,朱祁鎮對此嗤之以鼻,真以為大明奈何他不得了?
第二,就是希望大明支持他統一蒙古各部族,為此,脫歡提議,將他的小女兒綽羅斯·弩溫答摩羅嫁給朱祁鎮,雙方成為翁婿之國!
雖然之前國情司上報的內容和國書內容有出入,但大體上還是符合的,隻是在細節上有些不足,這是在所難免的。
國情司上報的情報中甚至還有綽羅斯·弩溫答摩羅的素描,隻是他們並不知道,此時的摩羅已經身處大明南京的秦淮河,而近段時間在南方興風作雨‘長生教’,就是受到了她的指揮。
雖然摩羅現在還隻是一個小女孩兒,但從小就接受蒙古薩滿教大祭司細心培養的她,對於和其師父一樣,對漢文化有著非常高的造詣,也因此,才會悄然進入大明境內,對滲透進大明的‘長生教’進行指揮。
對於聯姻這件事,朝廷上幾乎成一邊倒,無論文武都非常反對。
當然,文官反對的是脫歡提出的必須為皇後的要求,而這,絕對是整個大明的底線,未來母儀天下的大明皇後絕不能是一個異族女子!
至於武將勳貴,相比文官,則要簡單許多。
他們就是害怕雙方聯姻後沒仗打,那他們的未來可就隻有在國內折騰了!
最終,朱祁鎮隻得讓也先等人離開,退朝後,朱祁鎮宣三楊和三位國公以及六部、都察院等文武重臣於乾清宮繼續商議。
要知道,朱祁鎮所立下的租子可比那些地主豪紳低了不止一點半點,加上稅收也才僅僅隻有一成多點。
而那些地主豪紳,光是地租最少的就由三成,這還是有良心的,若是再狠一點,一半的都有,而且不管收成如何,都是要交的。
兩相比較,隻要不是傻子,都知道誰好誰壞,正所謂得民心者得天下,擁有著報紙控製輿論,他還期待著那些地主豪紳搞出點什麽幺蛾子呢,好讓他將這些人的土地統統沒官,將這些人統統送去西山陵邑給曆代大明皇帝守陵去!
雖然三楊心中還是不免擔憂,不過,通州的情況卻給予了他們信心。
當然,真正讓他們決定支持朱祁鎮的原因並不是因為這些,而是因為,他們在朱祁鎮的身上看到了希望。
朱祁鎮雖然年幼,但其這大半年的表現都看在張氏、三楊和滿朝文武的眼中,城府深沉、手段老練、做事果斷、思慮周詳。
很多看似無用的東西,結果往往都出乎他們的預料,在打擊著他們的同時,也讓他們越發的對朱祁鎮信服,在他們看來,即便是當初的宣德皇帝都有所不如。
‘信服’這玩意很奇妙,它無形無相,不以年齡為主導!
其標準,主要是看一個人對事務的處理是否得當,然後慢慢在心中生根發芽的一種情緒。
就比如朱祁鎮南巡途中偷偷脫離大隊,當時他們得到消息之後,所有人都緊張了起來,但最後所出現的結果卻是,一群在大明境內好勇鬥狠的人。
可卻在簡短的訓練之後,協助甘肅的明軍將阿台殘部全殲,更是帶回了許多的俘虜。
而這次也是一樣,什麽是得民心?
讓百姓安居樂業,就是得民心!
讓他們吃飽穿暖,付出得到回報,這就是民心!
很顯然,朱祁鎮比他們更明白這一點。
有了三楊的支持,朱祁鎮的理論雖然在朝上引起了軒然大波,但卻不出意外的同意了朱祁鎮的提議。
最終,宣德十年九月二十四早朝決定,從正統元年開始,正式施行按照土地多寡收取階梯稅,地越多稅率越高。
同時,漕運衙門改為海運衙門,由王瑜擔任海運衙門提督,負責海運事宜!
收稅隻允許平斛,不允許出現尖斛,侵占百姓利益!
因為明朝官吏用一個大斛作為量器,百姓將糧食放進斛裏,再稱重,計算自己完成的糧食份額。穀堆要按尖堆型裝起來,會有一部分超出斛壁,然後由倉鬥級用腳踢上幾腳,這溢出來的穀物,據說是彌補儲存和運輸過程中損耗用的,不許納糧人掃回去。
其實一向都由官府留下按職務高低、親疏關係等私分了,和以後官府加征的‘火耗’一個道理。
正所謂:上對政策,下有對策。
朱祁鎮心裏很清楚,光憑紙上的幾句話並不起什麽作用!
不過,朱祁鎮也有後手,那就是於謙!
於謙是一個直人,也可以說他的情商低,不夠圓滑,但這正是朱祁鎮所需要的的。
朝廷必須要有這樣的狠人出現,用於震懾那些敢於耍小手段的人,讓他們明白,朝廷的命令不容違抗!
甚至朱祁鎮還讓都察院製定了責任區,誰監督的區域出了問題,就追誰的責。
就這樣,商量了一上午,直到快十一點了,早朝才正式結束,直讓朱祁鎮的小肚子咕咕咕的不斷抗議。
在坤寧宮用過午膳後,朱祁鎮得到情報分析處轉來的國安司的奏報,預計瓦剌使團將於明天上午抵達北京。
第二天,瓦剌使團抵達北京。
他們抵達北京後,就到鴻臚寺安排的館驛下榻,等待朱祁鎮的召見!
雖然瓦剌對明朝稱臣,接受明朝的封爵,但其內部軍政都是屬於獨立的,因此,雙方是宗主國和藩國的關係。
瓦剌使團抵達北京後,為了防止這些人出去鬧事,朱祁鎮下令鴻臚寺將他們嚴密看官在驛館中,也先等人雖然惱怒不已,但礙於目前的形勢,也隻好認慫!
不過,朱祁鎮也沒有讓瓦剌使團等太久,宣德十年九月二十六日,朱祁鎮正式在早朝上宣見了瓦剌使團正使順寧王脫歡之子也先、副使莫爾斯。
當也先看到朱祁鎮的年齡時,心中不由自主的對朱祁鎮輕視起來,在他看來,朱祁鎮就是一個小屁孩兒,根本不放在他的眼中,同時,因為之前大明的強硬態度而有些忐忑的情緒也徹底平複下來。
朱祁鎮接過張達轉呈上來的瓦剌國書,然後認真的看了起來。
國書是用漢字書寫的,而且非常規整,顯然瓦剌內部有人有非常高的漢文化造詣,隻是不知道是那些投奔過去的漢人還是瓦剌人。
若是投奔過去的漢人的話,朱祁鎮還比較放心,不管怎麽說都是漢人,不會得到瓦剌人的全部信任!
但若是瓦剌人的話,如此高深的漢文化造詣,那他就得提高警惕了。
國書上首先就是脫歡對他這些年在蒙古征戰的解釋,理由嘛,無非就是發現那些蒙古部族有反叛大明的傾向,朱祁鎮對此嗤之以鼻,真以為大明奈何他不得了?
第二,就是希望大明支持他統一蒙古各部族,為此,脫歡提議,將他的小女兒綽羅斯·弩溫答摩羅嫁給朱祁鎮,雙方成為翁婿之國!
雖然之前國情司上報的內容和國書內容有出入,但大體上還是符合的,隻是在細節上有些不足,這是在所難免的。
國情司上報的情報中甚至還有綽羅斯·弩溫答摩羅的素描,隻是他們並不知道,此時的摩羅已經身處大明南京的秦淮河,而近段時間在南方興風作雨‘長生教’,就是受到了她的指揮。
雖然摩羅現在還隻是一個小女孩兒,但從小就接受蒙古薩滿教大祭司細心培養的她,對於和其師父一樣,對漢文化有著非常高的造詣,也因此,才會悄然進入大明境內,對滲透進大明的‘長生教’進行指揮。
對於聯姻這件事,朝廷上幾乎成一邊倒,無論文武都非常反對。
當然,文官反對的是脫歡提出的必須為皇後的要求,而這,絕對是整個大明的底線,未來母儀天下的大明皇後絕不能是一個異族女子!
至於武將勳貴,相比文官,則要簡單許多。
他們就是害怕雙方聯姻後沒仗打,那他們的未來可就隻有在國內折騰了!
最終,朱祁鎮隻得讓也先等人離開,退朝後,朱祁鎮宣三楊和三位國公以及六部、都察院等文武重臣於乾清宮繼續商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