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鴻夏把車窗搖了下來,看著窗外的景色道:“這片地方如果不是因為出任務,我根本就不敢想有機會能來這裏。”
“能在這裏住的人非富即貴,據說這裏的房子還不是有錢就能買的到的,在賣房前還得考查購買人的身份,確定了背景情況後才決定房子是賣還是不賣。”向陽回道。
“好家夥,這年頭買個房還這麽多的要求了嗎?”梁鴻夏驚歎道,“那我們這次要去找的報案人身份也很了不得嘍?”
向陽:“是的,不僅是國內很有名的瓷器收藏者,同時自己還是頂級的國畫大師,一副畫作可以賣出千萬高價。”
梁鴻夏準時是被驚愕到了,應笙笙:“別八卦了,把情況先說一下。”
從導航上的距離來看到報案人的家裏還有一段距離,因為案件特殊沒有被害人,所以他們就先對報案人的信息和事情的經過做了個簡單的了解。
“報警人名叫裴文山,今年七十三歲,是國內有名的瓷器收藏者,兒子裴勻是今美術館館長,妻子死後一直獨居在臨城。”向陽道,“報案人在昨天的拍賣會上購得一個白瓷瓶,據說是陶藝大師文嫻婉的作品。”
應笙笙:“文嫻婉?好熟悉的名字。”
梁鴻夏:“這個人前不久才在國際上獲獎,她的瓷器館所製作的瓷器還被評為了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候選,最近都還在考察期,應該是在網上看到過把。”
這下應笙笙才想起來是哪裏聽說過這個名字,應笙笙的母上大人時清悅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評選負責人之一,所以對這些東西會相對了解一些。
前兩天母女倆人閑聊的時候就有說起過文嫻婉家的瓷器館,這次的評選作品中就屬她們家的作品最為出色,被評選成功的機率也最大。
當時應笙笙也就當聽媽媽閑話家常,誰曾想竟然會以這種方式在聽到這個名字。
應笙笙:“報案人說懷疑白瓷有什麽問題?”
“他懷疑瓷器中加入了人骨粉。”向陽回道。
“人骨粉?就用兩隻眼睛去判斷未免太草率了點吧。”應笙笙皺眉覺得有些詭異了。
梁鴻夏:“現在市麵上骨瓷也不少,多數都是用骨粉燒製的,會不會是看錯了?”
“邱科,如果真的是用那東西燒的骨瓷,能用肉眼看出來嗎?”應笙笙問道,可這個問題卻讓邱寧犯了難。
邱寧有些無奈:“我沒看過啊!”
當即梁鴻夏和向陽沒忍住笑出聲來,應笙笙的問題問的倒是沒什麽奇怪的,就偏偏是東西太離奇了,雖說法醫見多識廣,但也不是對所有奇葩東西都了解的。
一番折騰後終於是到了報案人的家裏,山路七拐八繞的,梁鴻夏一開始的興奮到後來都被著彎繞的山路給甩沒了,不僅沒有了興奮的感覺,隱約還有些頭暈,估摸著是暈車了。
“陽哥,扶我一把,我有點腿軟。”下車後梁鴻夏趕忙叫道,向陽走過去付了他一把,近距離看那小臉確實白了一個度。
“你這臉色好嚇人。”向陽道,“像鬼一樣。”
梁鴻夏:“……”可以不用加後麵那四個字的。
邱寧見他臉色實在難看,舉起了自己的右手:“像這樣按壓一下虎口,你試試症狀有沒有好一些。”
梁鴻夏學著邱寧的樣子按了按,發現並沒有什麽用處,還是想吐的很:“邱科,我還是暈。”
“那去吐吧,吐完就好了。”說完邱寧就要進屋了,梁鴻夏看著他離開的背影一臉單純的問道:“我是被放棄治治療了嗎?還是被法醫放棄的,那我還能有救嗎?”
應笙笙:“……”
向陽:“……”
“你門口透透氣吧,過一會兒就好了。”應笙笙不忍心在看自己徒弟那張煞白煞白的臉也跟著進門了。
走到邱寧身邊後問道:“你那按壓虎口什麽情況,對他怎麽沒用?”
邱寧:“本來就是偏方,而且這種東西因人而異,不是對所有人都有效的,我試過感覺好可以能夠有一定的緩解程度,但他沒有,估計就是平衡機能比較差,再說了暈車難受一會兒問題不大,做警察的也不是什麽金貴的主。”
說道這邱寧頓了一會兒,隨後補充道:“阮隊除外。”
應笙笙嘴角一抽,可不就是他除外嘛,可破點皮都要用創可貼貼上,但凡貼的要是慢一點,估摸著傷口都要愈合了,對自己別提有多好了。
當然,阮來畜生的金貴僅限於不耽誤正事的時候,該有的職業節操他還是有的。
進屋後裴文山拿著包好的瓷瓶從樓上下來,“警官,你們來了,這就是我在電話裏說的那個瓶子。”
裴文山將蓋在瓶子上的白布揭了開來,瓷器造型簡單大氣,卻很有設計感,即使是對瓶子沒有什麽想法的人都不由覺得這瓶子好看。
而邱寧卻在看到瓶子的那一刻皺起了眉來,瓷器整體呈現乳白色,質地一看就是非常好的,裴文山是了解瓷器的人,怪不得會起疑心。
裴文山見邱寧一直盯著瓷器看,知道他是看出了點名堂,遂解釋道:“傳統意義上的骨瓷都是以牛羊動物的骨灰燒製而成,由於氧化鈣的成分一般來說骨瓷呈現出自然的奶白色,氧化鈣的成分越高色澤將會越好。
其中製作瓷器的原料中骨粉的成分達到百分之二十五以上就能被稱為骨瓷,我國公認的骨粉含量標準是百分之三十六,百分之四十以上則屬於高級骨瓷,以這個白瓷瓶的色澤成分成分隻會比百分之五十更高,而且骨粉質量遠勝牛骨。”
應笙笙皺眉:“這個瓷瓶能讓我們帶回去檢測嗎?”
邱寧沒有見過那種特殊燒製的瓷器,就算在怎麽解釋隻怕也難以理解,要想鑒定骨瓷原料中的骨粉到底是什麽,隻有做過鑒定才能夠清楚。
裴文山:“當然可以,不過我希望警官你們做鑒定的時候可以盡量保護一下瓶子的完整。”
應笙笙:“好,這個我們可以答應。”
“能在這裏住的人非富即貴,據說這裏的房子還不是有錢就能買的到的,在賣房前還得考查購買人的身份,確定了背景情況後才決定房子是賣還是不賣。”向陽回道。
“好家夥,這年頭買個房還這麽多的要求了嗎?”梁鴻夏驚歎道,“那我們這次要去找的報案人身份也很了不得嘍?”
向陽:“是的,不僅是國內很有名的瓷器收藏者,同時自己還是頂級的國畫大師,一副畫作可以賣出千萬高價。”
梁鴻夏準時是被驚愕到了,應笙笙:“別八卦了,把情況先說一下。”
從導航上的距離來看到報案人的家裏還有一段距離,因為案件特殊沒有被害人,所以他們就先對報案人的信息和事情的經過做了個簡單的了解。
“報警人名叫裴文山,今年七十三歲,是國內有名的瓷器收藏者,兒子裴勻是今美術館館長,妻子死後一直獨居在臨城。”向陽道,“報案人在昨天的拍賣會上購得一個白瓷瓶,據說是陶藝大師文嫻婉的作品。”
應笙笙:“文嫻婉?好熟悉的名字。”
梁鴻夏:“這個人前不久才在國際上獲獎,她的瓷器館所製作的瓷器還被評為了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候選,最近都還在考察期,應該是在網上看到過把。”
這下應笙笙才想起來是哪裏聽說過這個名字,應笙笙的母上大人時清悅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評選負責人之一,所以對這些東西會相對了解一些。
前兩天母女倆人閑聊的時候就有說起過文嫻婉家的瓷器館,這次的評選作品中就屬她們家的作品最為出色,被評選成功的機率也最大。
當時應笙笙也就當聽媽媽閑話家常,誰曾想竟然會以這種方式在聽到這個名字。
應笙笙:“報案人說懷疑白瓷有什麽問題?”
“他懷疑瓷器中加入了人骨粉。”向陽回道。
“人骨粉?就用兩隻眼睛去判斷未免太草率了點吧。”應笙笙皺眉覺得有些詭異了。
梁鴻夏:“現在市麵上骨瓷也不少,多數都是用骨粉燒製的,會不會是看錯了?”
“邱科,如果真的是用那東西燒的骨瓷,能用肉眼看出來嗎?”應笙笙問道,可這個問題卻讓邱寧犯了難。
邱寧有些無奈:“我沒看過啊!”
當即梁鴻夏和向陽沒忍住笑出聲來,應笙笙的問題問的倒是沒什麽奇怪的,就偏偏是東西太離奇了,雖說法醫見多識廣,但也不是對所有奇葩東西都了解的。
一番折騰後終於是到了報案人的家裏,山路七拐八繞的,梁鴻夏一開始的興奮到後來都被著彎繞的山路給甩沒了,不僅沒有了興奮的感覺,隱約還有些頭暈,估摸著是暈車了。
“陽哥,扶我一把,我有點腿軟。”下車後梁鴻夏趕忙叫道,向陽走過去付了他一把,近距離看那小臉確實白了一個度。
“你這臉色好嚇人。”向陽道,“像鬼一樣。”
梁鴻夏:“……”可以不用加後麵那四個字的。
邱寧見他臉色實在難看,舉起了自己的右手:“像這樣按壓一下虎口,你試試症狀有沒有好一些。”
梁鴻夏學著邱寧的樣子按了按,發現並沒有什麽用處,還是想吐的很:“邱科,我還是暈。”
“那去吐吧,吐完就好了。”說完邱寧就要進屋了,梁鴻夏看著他離開的背影一臉單純的問道:“我是被放棄治治療了嗎?還是被法醫放棄的,那我還能有救嗎?”
應笙笙:“……”
向陽:“……”
“你門口透透氣吧,過一會兒就好了。”應笙笙不忍心在看自己徒弟那張煞白煞白的臉也跟著進門了。
走到邱寧身邊後問道:“你那按壓虎口什麽情況,對他怎麽沒用?”
邱寧:“本來就是偏方,而且這種東西因人而異,不是對所有人都有效的,我試過感覺好可以能夠有一定的緩解程度,但他沒有,估計就是平衡機能比較差,再說了暈車難受一會兒問題不大,做警察的也不是什麽金貴的主。”
說道這邱寧頓了一會兒,隨後補充道:“阮隊除外。”
應笙笙嘴角一抽,可不就是他除外嘛,可破點皮都要用創可貼貼上,但凡貼的要是慢一點,估摸著傷口都要愈合了,對自己別提有多好了。
當然,阮來畜生的金貴僅限於不耽誤正事的時候,該有的職業節操他還是有的。
進屋後裴文山拿著包好的瓷瓶從樓上下來,“警官,你們來了,這就是我在電話裏說的那個瓶子。”
裴文山將蓋在瓶子上的白布揭了開來,瓷器造型簡單大氣,卻很有設計感,即使是對瓶子沒有什麽想法的人都不由覺得這瓶子好看。
而邱寧卻在看到瓶子的那一刻皺起了眉來,瓷器整體呈現乳白色,質地一看就是非常好的,裴文山是了解瓷器的人,怪不得會起疑心。
裴文山見邱寧一直盯著瓷器看,知道他是看出了點名堂,遂解釋道:“傳統意義上的骨瓷都是以牛羊動物的骨灰燒製而成,由於氧化鈣的成分一般來說骨瓷呈現出自然的奶白色,氧化鈣的成分越高色澤將會越好。
其中製作瓷器的原料中骨粉的成分達到百分之二十五以上就能被稱為骨瓷,我國公認的骨粉含量標準是百分之三十六,百分之四十以上則屬於高級骨瓷,以這個白瓷瓶的色澤成分成分隻會比百分之五十更高,而且骨粉質量遠勝牛骨。”
應笙笙皺眉:“這個瓷瓶能讓我們帶回去檢測嗎?”
邱寧沒有見過那種特殊燒製的瓷器,就算在怎麽解釋隻怕也難以理解,要想鑒定骨瓷原料中的骨粉到底是什麽,隻有做過鑒定才能夠清楚。
裴文山:“當然可以,不過我希望警官你們做鑒定的時候可以盡量保護一下瓶子的完整。”
應笙笙:“好,這個我們可以答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