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古四清來也匆匆去也匆匆,隻留下了一段永恒的傳說……
三千石碑容納三千玄門道經,四清隻取了兩千五百,剩下的五百由元陽道人補上了。
可其中的玄妙之處仍是有著莫大的區別,畢竟無論是道行,還是對於大道的領悟,元陽道人比之四人差得太遠了。
四清留下的道經乃是他們此生對大道的感悟,其中可謂是包羅萬象,釋大道之意,解天道運轉之妙。
無數人從中參悟了各種神通秘法,從而一步登天成就一番功果……
後世,這些石碑流傳下來,更是被世人神話,成為無人爭搶的至寶,造就了無數段可歌可泣的傳說……
如今,道經初傳,玄門氣運一時大漲,隻要是玄門中人皆能隱約感受到這種變化。
而唯有盤古四清與元陽道人從中得到了最大的好處。
尤其是盤古四清,籍此氣運之助修為更有一分精進,原本已經無法繼續煉化下去的成道之機此時突然變得活躍起來,他們試著煉化了一下,發覺竟然真的又能繼續了。
至於元陽道人,此刻已然隱約摸到了大羅道果的門檻,算起來也是收獲不菲。
更讓他高興的是,無數生靈受這些道經所吸引,慕名而來後投入了他的麾下,紫府洲一脈不僅是名望劇增,實力亦是大漲……
紫府洲的變化,自然瞞不過天庭的諸位。
妖皇殿中,帝俊兩兄弟對麵而坐,太一遙望東海,接著發出一聲冷哼。
帝俊道:“這元陽道人倒也有些門道,竟然能請動昆侖山的四清下場,這一下倒是讓他聲威大漲了,接下來我們征討東海的行動怕是要生些波折了。”
他們天庭對於如何統禦洪荒早有了一番完整的謀劃,從征服星空開始,然後又將目標放在了洪荒兩河上。
待收服了黃河河伯與長江水神後,他們又找上了已經日落西山的龍鳳麒麟三族,最後是四海之地。
至於洪荒陸地與那些名山大川,全被他們放在了最後解決。
畢竟,如今洪荒大地多為巫族所盤踞,論起實力不在天庭之下,暫時不好與之發生衝突。
而那些名山大川全都被一些先天神聖所占據,其中大多皆是神通廣大之輩,與巫族一樣都是難啃的硬骨頭。
而天庭采取的是先易後難循序漸進的征討方法。
就好像之前,他們征服了星空後將一眾先天星神納入天庭,雖然征討的過程中損失了不少的人手,可有了那些星神的加入,其實最後天庭的實力不減反增,對於兩河與龍鳳三族的征伐亦是如此。
他們並不是要滅絕一切,而是要將一切統一納於天庭管轄之下,每一次征伐獲勝之後,天庭的實力便會迎來一次暴漲。
如今他們又將主意打到了四海中那些散修的頭上。
西海、南海、北海還好說,海上散修雖多,卻多為一盤散沙,於天庭造不成多大的威脅,他們自信隻要出動一小部分力量,便能鎮壓三海的眾修,完成統一了。
唯有東海,多了一個元陽道人。
經過多年來的經營,此人早已將東海散修捏到了一塊,更是收攏了洪荒中的一些先天神聖。
論起實力雖比不過天庭,可也仍是不可小視,不是區區先天星神與落魄的龍鳳麒麟三族可以相比的。
不過既然是采取了先易後難的策略,他們當然要按計劃而行,如今正處於征伐三海的關鍵時刻,不易多生事端,至於東海紫府洲這塊硬骨頭隻能留在最後啃了……
……
且不說天庭的謀劃,回到昆侖山那邊。
此時,上霄宮宮門緊閉,東王公獨坐宮中煉化著識海中的成道之機。
隨著成道之機被一點點的煉化,他的臉上漸漸地蒙上了一層朦朦朧朧的紫暈……
轉眼間千年已過,對於成道之機的煉化再一次遇到了瓶頸,他不得不暫時終止了煉法。
有了上次的經驗,他也不再著急,而是起身出了上霄宮,朝著其它三座仙山望去,但見三宮的宮門也是緊閉,顯然三人也正處在閉關的狀態。
神念於昆侖山中掃過,發覺雖然師長們不在跟前,山中的三代弟子們還算老實,大多都在洞府中努力修行。
就在轉身準備回宮之時,其它三宮的宮門突然打開,三清從中走了出來。
四人隔空相視一笑。
太清道人提議道:“諸位道友,許久未曾論道了,今日恰巧諸位皆在,你我不妨論道一番如何?”
東王公頷首,他也很想知道成就大羅之後,三人又各自精進了多少……
四人於玉虛宮後麒麟崖上匯合,各自起了一座雲台,分別占據四方坐下。
“眾弟子聽令,今日為師將與你們師伯師叔共演玄門妙法,爾等弟子盡可來一試緣法。”
論道之前,上清道人突然衝著昆侖山下喊道。
霎時間,群仙震動,各自出了洞府,駕著祥雲朝著麒麟崖趕來。
燃燈道人修為最高,第一個趕來,見四清正坐於雲台上閉目養神,他遙遙做了一揖,找個靠前的位置坐了。
然後便是南極仙翁,他雖仍是玉虛宮中的記名弟子,可由於在一眾弟子當中入門最早,修為也是最強,於是第二個趕了過來。
接下來便是多寶了,再然後是金靈聖母、趙公明他們……
隨著一眾弟子先後到來,太清道人輕咳一聲,率先開口講起了太清大道。
霎時間,嫋嫋道音在麒麟崖上流轉開來,金花亂舞,地湧金蓮,祥雲籠罩,仙氣氤氳,呈現萬千異象。
台下諸仙皆是聽得如癡如醉,臉露沉迷之色……
隨著太清道人講道完畢,玉清道人開口,從太清道人講道內容中挑出一段來,詢問其中真意,太清道人當即作答。
接著上清道人也問了一句,太清道人沉吟了一番,才開口釋解其義。
接下來又輪到了東王公。
三人不斷挑出問題相詢,太清皆是沉思後給出答案。
這麽一問一答,堪堪百年過去,三人將太清大道與自身道法相驗證收獲頗多,太清道人也借此從中獲取了許多的靈感啟發,完善了自家的太清大道。
雙方各有收獲,這才是論道的真諦所在……
三千石碑容納三千玄門道經,四清隻取了兩千五百,剩下的五百由元陽道人補上了。
可其中的玄妙之處仍是有著莫大的區別,畢竟無論是道行,還是對於大道的領悟,元陽道人比之四人差得太遠了。
四清留下的道經乃是他們此生對大道的感悟,其中可謂是包羅萬象,釋大道之意,解天道運轉之妙。
無數人從中參悟了各種神通秘法,從而一步登天成就一番功果……
後世,這些石碑流傳下來,更是被世人神話,成為無人爭搶的至寶,造就了無數段可歌可泣的傳說……
如今,道經初傳,玄門氣運一時大漲,隻要是玄門中人皆能隱約感受到這種變化。
而唯有盤古四清與元陽道人從中得到了最大的好處。
尤其是盤古四清,籍此氣運之助修為更有一分精進,原本已經無法繼續煉化下去的成道之機此時突然變得活躍起來,他們試著煉化了一下,發覺竟然真的又能繼續了。
至於元陽道人,此刻已然隱約摸到了大羅道果的門檻,算起來也是收獲不菲。
更讓他高興的是,無數生靈受這些道經所吸引,慕名而來後投入了他的麾下,紫府洲一脈不僅是名望劇增,實力亦是大漲……
紫府洲的變化,自然瞞不過天庭的諸位。
妖皇殿中,帝俊兩兄弟對麵而坐,太一遙望東海,接著發出一聲冷哼。
帝俊道:“這元陽道人倒也有些門道,竟然能請動昆侖山的四清下場,這一下倒是讓他聲威大漲了,接下來我們征討東海的行動怕是要生些波折了。”
他們天庭對於如何統禦洪荒早有了一番完整的謀劃,從征服星空開始,然後又將目標放在了洪荒兩河上。
待收服了黃河河伯與長江水神後,他們又找上了已經日落西山的龍鳳麒麟三族,最後是四海之地。
至於洪荒陸地與那些名山大川,全被他們放在了最後解決。
畢竟,如今洪荒大地多為巫族所盤踞,論起實力不在天庭之下,暫時不好與之發生衝突。
而那些名山大川全都被一些先天神聖所占據,其中大多皆是神通廣大之輩,與巫族一樣都是難啃的硬骨頭。
而天庭采取的是先易後難循序漸進的征討方法。
就好像之前,他們征服了星空後將一眾先天星神納入天庭,雖然征討的過程中損失了不少的人手,可有了那些星神的加入,其實最後天庭的實力不減反增,對於兩河與龍鳳三族的征伐亦是如此。
他們並不是要滅絕一切,而是要將一切統一納於天庭管轄之下,每一次征伐獲勝之後,天庭的實力便會迎來一次暴漲。
如今他們又將主意打到了四海中那些散修的頭上。
西海、南海、北海還好說,海上散修雖多,卻多為一盤散沙,於天庭造不成多大的威脅,他們自信隻要出動一小部分力量,便能鎮壓三海的眾修,完成統一了。
唯有東海,多了一個元陽道人。
經過多年來的經營,此人早已將東海散修捏到了一塊,更是收攏了洪荒中的一些先天神聖。
論起實力雖比不過天庭,可也仍是不可小視,不是區區先天星神與落魄的龍鳳麒麟三族可以相比的。
不過既然是采取了先易後難的策略,他們當然要按計劃而行,如今正處於征伐三海的關鍵時刻,不易多生事端,至於東海紫府洲這塊硬骨頭隻能留在最後啃了……
……
且不說天庭的謀劃,回到昆侖山那邊。
此時,上霄宮宮門緊閉,東王公獨坐宮中煉化著識海中的成道之機。
隨著成道之機被一點點的煉化,他的臉上漸漸地蒙上了一層朦朦朧朧的紫暈……
轉眼間千年已過,對於成道之機的煉化再一次遇到了瓶頸,他不得不暫時終止了煉法。
有了上次的經驗,他也不再著急,而是起身出了上霄宮,朝著其它三座仙山望去,但見三宮的宮門也是緊閉,顯然三人也正處在閉關的狀態。
神念於昆侖山中掃過,發覺雖然師長們不在跟前,山中的三代弟子們還算老實,大多都在洞府中努力修行。
就在轉身準備回宮之時,其它三宮的宮門突然打開,三清從中走了出來。
四人隔空相視一笑。
太清道人提議道:“諸位道友,許久未曾論道了,今日恰巧諸位皆在,你我不妨論道一番如何?”
東王公頷首,他也很想知道成就大羅之後,三人又各自精進了多少……
四人於玉虛宮後麒麟崖上匯合,各自起了一座雲台,分別占據四方坐下。
“眾弟子聽令,今日為師將與你們師伯師叔共演玄門妙法,爾等弟子盡可來一試緣法。”
論道之前,上清道人突然衝著昆侖山下喊道。
霎時間,群仙震動,各自出了洞府,駕著祥雲朝著麒麟崖趕來。
燃燈道人修為最高,第一個趕來,見四清正坐於雲台上閉目養神,他遙遙做了一揖,找個靠前的位置坐了。
然後便是南極仙翁,他雖仍是玉虛宮中的記名弟子,可由於在一眾弟子當中入門最早,修為也是最強,於是第二個趕了過來。
接下來便是多寶了,再然後是金靈聖母、趙公明他們……
隨著一眾弟子先後到來,太清道人輕咳一聲,率先開口講起了太清大道。
霎時間,嫋嫋道音在麒麟崖上流轉開來,金花亂舞,地湧金蓮,祥雲籠罩,仙氣氤氳,呈現萬千異象。
台下諸仙皆是聽得如癡如醉,臉露沉迷之色……
隨著太清道人講道完畢,玉清道人開口,從太清道人講道內容中挑出一段來,詢問其中真意,太清道人當即作答。
接著上清道人也問了一句,太清道人沉吟了一番,才開口釋解其義。
接下來又輪到了東王公。
三人不斷挑出問題相詢,太清皆是沉思後給出答案。
這麽一問一答,堪堪百年過去,三人將太清大道與自身道法相驗證收獲頗多,太清道人也借此從中獲取了許多的靈感啟發,完善了自家的太清大道。
雙方各有收獲,這才是論道的真諦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