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麽?直接去了長公主府?”許多家等著八卦的人都吃了一驚。非常關心顧益純一家情況的鄭府也不例外,今天鄭琰都沒有出去鬼混,幾個嫂子也沒有一個回娘家的,都聚在杜氏麵前等著派出去圍觀的仆役帶來消息。
消息來了,她們也傻了。
“正是。”回話的仆婦回話也是一臉醒不過神來的樣子。
杜氏又問了一句:“我沒聽錯吧?”說著還看了看女兒、兒媳,眼中滿是詢問,這跟說好的不一樣啊!
郭氏的嘴巴跟她二嫂關氏如出一轍,也是明快:“您沒聽錯,顧家幾個小輩是先去了長公主府,並沒有先去本家~”說完就捧著五個月大的肚子自言自語,“真是奇了怪了,先前的風聲可不是這樣的啊,難不成顧氏本家也有小娘子要出嫁?都準備上了,這怎麽就……”話到一半讓她表妹蕭氏給戳了一指頭。
鄭琰也呆了:“當務之急,先理清這裏頭的門道再說吧。他們這一變,咱們也要跟著變一變了,本來準備的那些賀禮就略有不足,我去師母那裏探聽探聽,有了準信兒,咱們該加的還是要加的!”
這話得到了趙氏的響應:“七娘說的是。”她的心放到了肚子裏,這次婚事背後的彎彎繞繞她不想去管,隻要麵子上過得去就謝天謝地了,不然弄得她心裏也難受。都是世家出身,這辦的叫什麽破事兒呢?鎮天在家裏聽著大家討論蔣顧聯姻,不給長公主麵子,大家也要結團去刷這兩家的麵子,趙氏無疑是最不痛快的那一個。
杜氏拍板也快:“就這麽著。”
“哎~那我先去了啊。”
“你急什麽!這會兒顧家那幾個孩子怕還沒走呢!你這急匆匆的像個什麽話?”
“嗨!誰還不知道誰啊?我看啊,他們就算現在不知道,在京裏住不上一天,保管有人告訴他們:你們叔祖母不高興啊!我一準兒上黑名單,好壞都隨他們了,誰怕誰啊?”
“再等等,好歹等人家午飯後再過去,眼下這個樣子,公主府怕要留小輩用飯,你過去了算什麽事呢?給我安靜片刻,別跟急腳貓似的。”
鄭琰吐了吐舌頭,起身走到堂中央,衝著杜氏咳嗽一聲,正正衣領,正容長揖:“遵夫人命――”調兒拖得長長的。逗得一屋子的女人笑聲不止,杜氏道:“你就會耍寶,顧家小娘子與你差不多大,這都要過門兒了,你呢?還在憨玩。我得給你緊一緊性子了!”
鄭琰哀號一聲:“娘,親娘,您是我親娘啊,怎麽回回說話都像是池之他親娘?管我也忒狠了。好歹是您生的,偏不過我,也信不過您自個兒麽?”
氣得杜氏要揍她:“看看看看,她這說的什麽話,這還是個小娘子麽?信不信無賴都說不過她?哎喲,氣死我了~氣死我了……”
鄭琰拎起裙角就跑了,阿慶跟在後頭追:“七娘跑慢些。”
出了杜氏房前長廊,鄭琰就放下了腳步,一臉的凝重:太大意了!慶林長公主大意了,她也大意了,沒想到這樣一件輕而易舉就能辦的事情居然出了變故。排斥顧彝不過是舉手之勞,想做也就做了,做事之前還是缺乏思量啊!
本事這事兒吧,顧家對不起慶林長公主在先,長公主是快意恩仇,排斥顧彝也沒什麽大失禮處。現在小輩們乖乖過來請安,慶林長公主反成了器量狹窄之人。擱鄭琰,她也憋屈啊!
真沒想到這兄妹仨會這樣做!悔死了有木有?!
鄭琰更是懊悔,順風順水地過慣了,連皇太子都坑死了,居然失了警覺,萬事太想當然。不論此事個中曲折如何,事先沒有想到還有三兄妹不往本家先拜公主府這一件可能,就是她的失誤。這還是一件小事,主要責任方在慶林長公主,下次要是輪到與鄭家利益相關的事情,還是這麽疏忽,那是要出人命的。
幸虧是小事!鄭琰心裏敲響了警鍾:以後萬不可如此大意了!
回到繡樓上,看著香爐裏升起的嫋嫋青煙,鄭琰兩眼發直,進入深思狀態,婢女們各各小心走動,不敢打擾了她。鄭琰想的也不是什麽大事,隻是在猜:為什麽會這樣?顧益純手裏的信並不假,要不然慶林長公主也不會這樣生氣,甚至那封信鄭琰也看過。而最近並沒有其他的消息傳來,顧鼐最近一段時間在京裏簡直抬不起頭來――可見顧氏並不敢初衷。
除非急變,可有什麽急變到顧鼐見了兄弟之後就……
猜不透!打死鄭琰也想不到乖寶寶世家子居然“忤逆”了祖父,直到下午去見了慶林長公主。
――――――――――――――――――――――――――――――――――――――
慶林長公主滿心苦逼,幸而她自己也不是什麽易與的角色,最初的慌亂過後很快就定住了心神。定神之後細細一想,事情畢竟不是不可挽回――她又沒有昭告天下點名要pk了顧彝――隻是需要幾個幫手一起敲邊鼓。
“去個人看看,阿琰在不在家。”
倚欄連忙躬身道:“婢子親自去麽?”這屋裏的氣場很可怕,早溜早妙。
“也好。”正好有個心腹把她的尷尬情形說給鄭琰聽,免去了自己親口承認的難堪。
倚欄到了鄭家,正遇到鄭琰準備出門,太巧了,倚欄先拜了杜氏:“長公主請小娘子過府一敘。”
杜氏答應得十分痛快:“早去早回,別叫她太擾了長公主。”
倚欄笑道:“哎呀,兩家這樣熟,早就說不上什麽擾不擾的了,長公主待小娘子直如女兒一般的。”
“連你也慣著她了。”
倚欄笑笑:“婢子可不敢當呢。”
侍奉著鄭琰出門,扶著鄭琰上車,她自己也麻利地跟著爬了上來,鄭琰笑道:“正好,聽說顧家小娘子入京了,嫁妝都沒放就直拉到師母那裏了,你可見到有什麽新奇的物事沒有?我正好奇呢,給我說說唄。”
倚欄心道,跟聰明人說話就是省事兒:“七娘想知道什麽,隻管問婢子就是。”
複述前情無須多言,鄭琰目瞪口呆之餘倒也理解:“這確是世家風範了,隻是下麵的攤子難收拾了。本家不好跟長公主府鬧,隻怕兩下裏有得掰扯了。”
倚欄道:“婢子們愚鈍,也鬧不明白這些個事兒。”
“你肯定能想明白,就是頭緒太多,理不清罷了。牽著好幾頭兒呢,光是自家慪氣也就罷了,難為的是還有蔣裏摻在裏頭,這還不比別的,好好一個小娘子押在人家家裏呢,畢竟是骨肉。兩位小郎君,可別愁白了頭才好。”顧彝是真被坑了!背後還有世家與勳貴那看不見的圈子在作怪,她是站哪邊兒好呢?
“誰說不是呢,小娘子模樣兒也好,禮數也好,人雖悶了點兒,也是個好姑娘。這定親一遭波折,結親又是一遭波折。嘖嘖。”
“好事多磨。”
“還是小娘子說得在理,呀,到了!”
倚欄服侍了鄭琰下車,一路引著去見慶林長公主。走到屋裏,慶林長公主正抱著個茶杯出神,眼前一暗,抬頭一看:“你來了?”
“嗯,師母忙完了?”
慶林長公主苦逼完了,已想出對策來了:“也沒有什麽大事,我就是想你了。心裏一悶,見到你就舒暢了。哎呀,這人跟人不一樣,有的人見麵不見麵,提到了就鬧心。有的人呢,偏是解頤客。”
尼瑪,這是說我長得像笑星呢吧?這是嘲諷呢吧?鄭琰瞪起了眼睛:“我很好笑啊?”
慶林長公主捏著她的耳朵:“你這耳朵是怎麽長的?話是怎麽聽的?”
“哎喲,疼疼疼!”
“你這樣年紀了,耳洞也穿了,平素就是不肯戴墜子,仔細耳洞長死了,再受二回罪!是沒有看得上的墜子麽?我這裏正要新打些首飾,到時候叫他們一道給你做些新樣子,放心,都是內造的……”
咱跑題了吧?鄭琰搶回自己的耳朵:“太沉了,拉得耳朵都變形了,您看看,我拿茶葉杆兒塞上了呢,不怕長死了――您找我來就是為了揪耳朵啊?再這樣以後不來挨揍了啊。”
慶林長公主終於被逗笑了:“說正經的,顧家阿寶赴京發嫁,來求我幫忙。我想菊花開了,辦次賞花會,讓小娘子見一見人。”
“這樣好啊,您前陣兒不是總念叨想她麽?一片愛護之心,果然是對侄孫女兒比對我好,再念叨翻臉啊。現在終於得償所願了,當然要告訴大家。”
慶林長公主笑得更歡:“嗯嗯,耳朵長得不好,嘴巴長得不錯。”
靠!
――――――――――――――――――――――――――――――――――――
慶林長公主的效率很快,沒兩天就開了個賞菊花的花會,覺得自家花草不夠,還跑她哥那裏大肆搜刮了一大堆。引得皇帝問她:“你這是要幹什麽呢?明搶我的!你那裏的好花還不夠多啊?”
慶林長公主道:“侄孫女兒要出嫁,以後就在京裏住了,人生地不熟的,我總要給她引薦一二。當然要盛大。”
皇帝皺眉道:“我怎麽聽說是托給本家了?”聲音非常不好!
慶林長公主心中一樂,道:“老的糊塗,小的倒還算明白。”一長一短把事兒給說了。
皇帝道:“你也不要太高興了,這事本就是他們辦得不地道,這小輩才羞羞答答來找你的,換了另的事兒,他們還是要守孝道的~這樣,到時候我也過去,總要把事情說開,免得他們本家再攏∧鬩桓齔す鰨悄パ撈逋常胰ニ狄凰擔膊緩媒湧凇k腔拐婺米約旱被厥露耍裁幢炯遙≡劫藪逅急傅煤酶噝耍 敝苯傭u商浮
慶林長公主眉花眼笑,抱著皇帝的胳膊:“還是大哥疼我!”
賞菊會這就熱鬧了,慶林長公主遍邀親朋故交,左手是鄭琰、右手是顧彝:“這是宜和長公主、這是榮安公主、這是……”總是世家居少、勳貴居多。顧彝心中頗不自安:尼瑪圈子不對啊!北極狐和北極熊,都是北極的,都是白毛的,可還是不是一個物種不是?心中暗暗叫苦。
顧彝本是個比較單純的姑娘,然而婚事上一折騰,她也迅速成長了起來,顧氏家教固是說要謹守禮法,卻也不是很死板,先天就有這素質,一琢磨,成長還很快。前天到本家去拜訪,本家倒也和氣,有火也沒衝她發,壓力讓她哥哥給擔去了大半。隻是本家伯母很擔憂地道:“你祖父是略欠思量,長公主震怒,勳貴們都已經知道了。有違理法,實在難辦。你們很懂事,這很好,隻是以後要更加小心。”
這是下馬威還是示好?顯然是示好,大家都很克製,慶林長公主明白無誤地表示出了:“我要有個這樣的女兒,做夢都能笑醒,又聰明漂亮又識禮數喲。”大家也很和氣,紛紛詢問顧彝的喜好、來京城是否適應,還有友情提供鄴侯家八卦以供顧彝參考的。
這與會的女人們,活得可真是滋潤啊!一張張臉上都是明媚的笑,那飛揚的眉眼,那仰起的頭顱。她們似乎不用在意有沒有坐正,也不用管是不是笑得露出了牙齒。爽朗又絕不粗俗,顧彝的心也跟著快活了起來。
很快,皇帝出現了,他是半途出現的,在慶林長公主介紹完賓客並且把顧彝給介紹出去之後,皇帝才聲音宏亮地出現:“為著你這裏花團錦簇的,快把我的花園兒給拔禿了。”
一群貴婦行禮,並不大拜,慶林長公主更是攜著鄭琰和顧彝上前:“要是沒禿怎麽辦?我再拔它一拔?”
鄭琰已經笑道:“拔著多不劃算呐,已經擔了名兒了,索性點一點剩了多少,都算是您手下留情的,讓聖人拿錢來贖!”
【這兩位對聖人真是隨意呢,看來與聖人關係不錯。】顧彝評判。
“你都快要嫁人了,還這樣胡說八道,有得池之頭疼了。我說,你就不能學學別人,斯文一點?呃,你看,這是……是誰啊?就很好嘛!”
慶林長公主為皇帝介紹顧彝,顧彝更緊張了,每一個動作都繃著,很標準地向皇帝行禮。皇帝一擺手:“不要拘束嘛。聽說你是來待嫁的?多與你叔祖母走動走動,都是自家人,她還是靠得住的,你們這樣近的親黨,她不會虧待你。”
皇帝的態度也明顯了。
慶林長公主把握機會表明心跡:“那是,聖人問問她們,”目光環視在場的貴婦,“我念叨著阿寶好有兩個月了,就盼著她過來呢。她來了,親近還來不及,怎麽會虧待?”
皇帝讚許地道:“這樣才好。”
顧彝終於把握住了基調,心下大安。在與哥哥們拜見叔祖父之前就已經預料到了,或許本家會生氣,或者蔣氏也要有白眼,現在都無所謂了。蔣氏自己也辦了矬事,顧家也矬上一矬,扯平了。
無論如何,多認識些人總不是件壞事。且顧彝對蔣氏也沒啥好感,她雖出身支係,卻也明禮:父母尚在而擅定婚約,蔣氏無教養。到臨死了才想起托付女兒,蔣卓的老師腦子也有病,這樣的老師教出來的學生,也不是什麽好東西!蔣家娶她,娶的是顧氏,顧家嫁她,是把她嫁給蔣氏嫁給未來的鄴侯,至於嫁給哪個人,家裏人是不在乎的!
嗯!生在這個彪悍的年代,受慶林長公主滿園悍婦氣場的影響,顧彝姑娘終於有了這個年代妹子該有的彪悍之氣:抱緊慶林長公主的大腿,管你娘家婆家,不拿你當個事兒你就不是事兒!凡事但憑一心而定,覺得對就做,覺得不對就不做。
――――――――――――――――――――――――――――――――――――――
“哎喲,事情終於算是有了個了結,”鄭琰對鄭靖業抱怨,“顧家老大莫不是老糊塗了?就算有個什麽打算,留這樣一個把柄,弄得大家跟著心裏不舒服,他有毛病啊?師母不跟小輩計較,可不會不記恨他。”
鄭靖業道:“那也算個事兒?!何必為那個老糊塗分神?”
“事雖小,架不住煩人呐。”
“這也算煩?不理會就罷。真正頭疼的事來了,你給我打起精神來!”鄭靖業一臉的抑鬱。
世界上還存在能讓鄭靖業說頭疼的事?鄭琰好奇心起:“什麽事啊?”
“今是朝後,聖人問諸相,諸皇子哪個為佳!”
消息來了,她們也傻了。
“正是。”回話的仆婦回話也是一臉醒不過神來的樣子。
杜氏又問了一句:“我沒聽錯吧?”說著還看了看女兒、兒媳,眼中滿是詢問,這跟說好的不一樣啊!
郭氏的嘴巴跟她二嫂關氏如出一轍,也是明快:“您沒聽錯,顧家幾個小輩是先去了長公主府,並沒有先去本家~”說完就捧著五個月大的肚子自言自語,“真是奇了怪了,先前的風聲可不是這樣的啊,難不成顧氏本家也有小娘子要出嫁?都準備上了,這怎麽就……”話到一半讓她表妹蕭氏給戳了一指頭。
鄭琰也呆了:“當務之急,先理清這裏頭的門道再說吧。他們這一變,咱們也要跟著變一變了,本來準備的那些賀禮就略有不足,我去師母那裏探聽探聽,有了準信兒,咱們該加的還是要加的!”
這話得到了趙氏的響應:“七娘說的是。”她的心放到了肚子裏,這次婚事背後的彎彎繞繞她不想去管,隻要麵子上過得去就謝天謝地了,不然弄得她心裏也難受。都是世家出身,這辦的叫什麽破事兒呢?鎮天在家裏聽著大家討論蔣顧聯姻,不給長公主麵子,大家也要結團去刷這兩家的麵子,趙氏無疑是最不痛快的那一個。
杜氏拍板也快:“就這麽著。”
“哎~那我先去了啊。”
“你急什麽!這會兒顧家那幾個孩子怕還沒走呢!你這急匆匆的像個什麽話?”
“嗨!誰還不知道誰啊?我看啊,他們就算現在不知道,在京裏住不上一天,保管有人告訴他們:你們叔祖母不高興啊!我一準兒上黑名單,好壞都隨他們了,誰怕誰啊?”
“再等等,好歹等人家午飯後再過去,眼下這個樣子,公主府怕要留小輩用飯,你過去了算什麽事呢?給我安靜片刻,別跟急腳貓似的。”
鄭琰吐了吐舌頭,起身走到堂中央,衝著杜氏咳嗽一聲,正正衣領,正容長揖:“遵夫人命――”調兒拖得長長的。逗得一屋子的女人笑聲不止,杜氏道:“你就會耍寶,顧家小娘子與你差不多大,這都要過門兒了,你呢?還在憨玩。我得給你緊一緊性子了!”
鄭琰哀號一聲:“娘,親娘,您是我親娘啊,怎麽回回說話都像是池之他親娘?管我也忒狠了。好歹是您生的,偏不過我,也信不過您自個兒麽?”
氣得杜氏要揍她:“看看看看,她這說的什麽話,這還是個小娘子麽?信不信無賴都說不過她?哎喲,氣死我了~氣死我了……”
鄭琰拎起裙角就跑了,阿慶跟在後頭追:“七娘跑慢些。”
出了杜氏房前長廊,鄭琰就放下了腳步,一臉的凝重:太大意了!慶林長公主大意了,她也大意了,沒想到這樣一件輕而易舉就能辦的事情居然出了變故。排斥顧彝不過是舉手之勞,想做也就做了,做事之前還是缺乏思量啊!
本事這事兒吧,顧家對不起慶林長公主在先,長公主是快意恩仇,排斥顧彝也沒什麽大失禮處。現在小輩們乖乖過來請安,慶林長公主反成了器量狹窄之人。擱鄭琰,她也憋屈啊!
真沒想到這兄妹仨會這樣做!悔死了有木有?!
鄭琰更是懊悔,順風順水地過慣了,連皇太子都坑死了,居然失了警覺,萬事太想當然。不論此事個中曲折如何,事先沒有想到還有三兄妹不往本家先拜公主府這一件可能,就是她的失誤。這還是一件小事,主要責任方在慶林長公主,下次要是輪到與鄭家利益相關的事情,還是這麽疏忽,那是要出人命的。
幸虧是小事!鄭琰心裏敲響了警鍾:以後萬不可如此大意了!
回到繡樓上,看著香爐裏升起的嫋嫋青煙,鄭琰兩眼發直,進入深思狀態,婢女們各各小心走動,不敢打擾了她。鄭琰想的也不是什麽大事,隻是在猜:為什麽會這樣?顧益純手裏的信並不假,要不然慶林長公主也不會這樣生氣,甚至那封信鄭琰也看過。而最近並沒有其他的消息傳來,顧鼐最近一段時間在京裏簡直抬不起頭來――可見顧氏並不敢初衷。
除非急變,可有什麽急變到顧鼐見了兄弟之後就……
猜不透!打死鄭琰也想不到乖寶寶世家子居然“忤逆”了祖父,直到下午去見了慶林長公主。
――――――――――――――――――――――――――――――――――――――
慶林長公主滿心苦逼,幸而她自己也不是什麽易與的角色,最初的慌亂過後很快就定住了心神。定神之後細細一想,事情畢竟不是不可挽回――她又沒有昭告天下點名要pk了顧彝――隻是需要幾個幫手一起敲邊鼓。
“去個人看看,阿琰在不在家。”
倚欄連忙躬身道:“婢子親自去麽?”這屋裏的氣場很可怕,早溜早妙。
“也好。”正好有個心腹把她的尷尬情形說給鄭琰聽,免去了自己親口承認的難堪。
倚欄到了鄭家,正遇到鄭琰準備出門,太巧了,倚欄先拜了杜氏:“長公主請小娘子過府一敘。”
杜氏答應得十分痛快:“早去早回,別叫她太擾了長公主。”
倚欄笑道:“哎呀,兩家這樣熟,早就說不上什麽擾不擾的了,長公主待小娘子直如女兒一般的。”
“連你也慣著她了。”
倚欄笑笑:“婢子可不敢當呢。”
侍奉著鄭琰出門,扶著鄭琰上車,她自己也麻利地跟著爬了上來,鄭琰笑道:“正好,聽說顧家小娘子入京了,嫁妝都沒放就直拉到師母那裏了,你可見到有什麽新奇的物事沒有?我正好奇呢,給我說說唄。”
倚欄心道,跟聰明人說話就是省事兒:“七娘想知道什麽,隻管問婢子就是。”
複述前情無須多言,鄭琰目瞪口呆之餘倒也理解:“這確是世家風範了,隻是下麵的攤子難收拾了。本家不好跟長公主府鬧,隻怕兩下裏有得掰扯了。”
倚欄道:“婢子們愚鈍,也鬧不明白這些個事兒。”
“你肯定能想明白,就是頭緒太多,理不清罷了。牽著好幾頭兒呢,光是自家慪氣也就罷了,難為的是還有蔣裏摻在裏頭,這還不比別的,好好一個小娘子押在人家家裏呢,畢竟是骨肉。兩位小郎君,可別愁白了頭才好。”顧彝是真被坑了!背後還有世家與勳貴那看不見的圈子在作怪,她是站哪邊兒好呢?
“誰說不是呢,小娘子模樣兒也好,禮數也好,人雖悶了點兒,也是個好姑娘。這定親一遭波折,結親又是一遭波折。嘖嘖。”
“好事多磨。”
“還是小娘子說得在理,呀,到了!”
倚欄服侍了鄭琰下車,一路引著去見慶林長公主。走到屋裏,慶林長公主正抱著個茶杯出神,眼前一暗,抬頭一看:“你來了?”
“嗯,師母忙完了?”
慶林長公主苦逼完了,已想出對策來了:“也沒有什麽大事,我就是想你了。心裏一悶,見到你就舒暢了。哎呀,這人跟人不一樣,有的人見麵不見麵,提到了就鬧心。有的人呢,偏是解頤客。”
尼瑪,這是說我長得像笑星呢吧?這是嘲諷呢吧?鄭琰瞪起了眼睛:“我很好笑啊?”
慶林長公主捏著她的耳朵:“你這耳朵是怎麽長的?話是怎麽聽的?”
“哎喲,疼疼疼!”
“你這樣年紀了,耳洞也穿了,平素就是不肯戴墜子,仔細耳洞長死了,再受二回罪!是沒有看得上的墜子麽?我這裏正要新打些首飾,到時候叫他們一道給你做些新樣子,放心,都是內造的……”
咱跑題了吧?鄭琰搶回自己的耳朵:“太沉了,拉得耳朵都變形了,您看看,我拿茶葉杆兒塞上了呢,不怕長死了――您找我來就是為了揪耳朵啊?再這樣以後不來挨揍了啊。”
慶林長公主終於被逗笑了:“說正經的,顧家阿寶赴京發嫁,來求我幫忙。我想菊花開了,辦次賞花會,讓小娘子見一見人。”
“這樣好啊,您前陣兒不是總念叨想她麽?一片愛護之心,果然是對侄孫女兒比對我好,再念叨翻臉啊。現在終於得償所願了,當然要告訴大家。”
慶林長公主笑得更歡:“嗯嗯,耳朵長得不好,嘴巴長得不錯。”
靠!
――――――――――――――――――――――――――――――――――――
慶林長公主的效率很快,沒兩天就開了個賞菊花的花會,覺得自家花草不夠,還跑她哥那裏大肆搜刮了一大堆。引得皇帝問她:“你這是要幹什麽呢?明搶我的!你那裏的好花還不夠多啊?”
慶林長公主道:“侄孫女兒要出嫁,以後就在京裏住了,人生地不熟的,我總要給她引薦一二。當然要盛大。”
皇帝皺眉道:“我怎麽聽說是托給本家了?”聲音非常不好!
慶林長公主心中一樂,道:“老的糊塗,小的倒還算明白。”一長一短把事兒給說了。
皇帝道:“你也不要太高興了,這事本就是他們辦得不地道,這小輩才羞羞答答來找你的,換了另的事兒,他們還是要守孝道的~這樣,到時候我也過去,總要把事情說開,免得他們本家再攏∧鬩桓齔す鰨悄パ撈逋常胰ニ狄凰擔膊緩媒湧凇k腔拐婺米約旱被厥露耍裁幢炯遙≡劫藪逅急傅煤酶噝耍 敝苯傭u商浮
慶林長公主眉花眼笑,抱著皇帝的胳膊:“還是大哥疼我!”
賞菊會這就熱鬧了,慶林長公主遍邀親朋故交,左手是鄭琰、右手是顧彝:“這是宜和長公主、這是榮安公主、這是……”總是世家居少、勳貴居多。顧彝心中頗不自安:尼瑪圈子不對啊!北極狐和北極熊,都是北極的,都是白毛的,可還是不是一個物種不是?心中暗暗叫苦。
顧彝本是個比較單純的姑娘,然而婚事上一折騰,她也迅速成長了起來,顧氏家教固是說要謹守禮法,卻也不是很死板,先天就有這素質,一琢磨,成長還很快。前天到本家去拜訪,本家倒也和氣,有火也沒衝她發,壓力讓她哥哥給擔去了大半。隻是本家伯母很擔憂地道:“你祖父是略欠思量,長公主震怒,勳貴們都已經知道了。有違理法,實在難辦。你們很懂事,這很好,隻是以後要更加小心。”
這是下馬威還是示好?顯然是示好,大家都很克製,慶林長公主明白無誤地表示出了:“我要有個這樣的女兒,做夢都能笑醒,又聰明漂亮又識禮數喲。”大家也很和氣,紛紛詢問顧彝的喜好、來京城是否適應,還有友情提供鄴侯家八卦以供顧彝參考的。
這與會的女人們,活得可真是滋潤啊!一張張臉上都是明媚的笑,那飛揚的眉眼,那仰起的頭顱。她們似乎不用在意有沒有坐正,也不用管是不是笑得露出了牙齒。爽朗又絕不粗俗,顧彝的心也跟著快活了起來。
很快,皇帝出現了,他是半途出現的,在慶林長公主介紹完賓客並且把顧彝給介紹出去之後,皇帝才聲音宏亮地出現:“為著你這裏花團錦簇的,快把我的花園兒給拔禿了。”
一群貴婦行禮,並不大拜,慶林長公主更是攜著鄭琰和顧彝上前:“要是沒禿怎麽辦?我再拔它一拔?”
鄭琰已經笑道:“拔著多不劃算呐,已經擔了名兒了,索性點一點剩了多少,都算是您手下留情的,讓聖人拿錢來贖!”
【這兩位對聖人真是隨意呢,看來與聖人關係不錯。】顧彝評判。
“你都快要嫁人了,還這樣胡說八道,有得池之頭疼了。我說,你就不能學學別人,斯文一點?呃,你看,這是……是誰啊?就很好嘛!”
慶林長公主為皇帝介紹顧彝,顧彝更緊張了,每一個動作都繃著,很標準地向皇帝行禮。皇帝一擺手:“不要拘束嘛。聽說你是來待嫁的?多與你叔祖母走動走動,都是自家人,她還是靠得住的,你們這樣近的親黨,她不會虧待你。”
皇帝的態度也明顯了。
慶林長公主把握機會表明心跡:“那是,聖人問問她們,”目光環視在場的貴婦,“我念叨著阿寶好有兩個月了,就盼著她過來呢。她來了,親近還來不及,怎麽會虧待?”
皇帝讚許地道:“這樣才好。”
顧彝終於把握住了基調,心下大安。在與哥哥們拜見叔祖父之前就已經預料到了,或許本家會生氣,或者蔣氏也要有白眼,現在都無所謂了。蔣氏自己也辦了矬事,顧家也矬上一矬,扯平了。
無論如何,多認識些人總不是件壞事。且顧彝對蔣氏也沒啥好感,她雖出身支係,卻也明禮:父母尚在而擅定婚約,蔣氏無教養。到臨死了才想起托付女兒,蔣卓的老師腦子也有病,這樣的老師教出來的學生,也不是什麽好東西!蔣家娶她,娶的是顧氏,顧家嫁她,是把她嫁給蔣氏嫁給未來的鄴侯,至於嫁給哪個人,家裏人是不在乎的!
嗯!生在這個彪悍的年代,受慶林長公主滿園悍婦氣場的影響,顧彝姑娘終於有了這個年代妹子該有的彪悍之氣:抱緊慶林長公主的大腿,管你娘家婆家,不拿你當個事兒你就不是事兒!凡事但憑一心而定,覺得對就做,覺得不對就不做。
――――――――――――――――――――――――――――――――――――――
“哎喲,事情終於算是有了個了結,”鄭琰對鄭靖業抱怨,“顧家老大莫不是老糊塗了?就算有個什麽打算,留這樣一個把柄,弄得大家跟著心裏不舒服,他有毛病啊?師母不跟小輩計較,可不會不記恨他。”
鄭靖業道:“那也算個事兒?!何必為那個老糊塗分神?”
“事雖小,架不住煩人呐。”
“這也算煩?不理會就罷。真正頭疼的事來了,你給我打起精神來!”鄭靖業一臉的抑鬱。
世界上還存在能讓鄭靖業說頭疼的事?鄭琰好奇心起:“什麽事啊?”
“今是朝後,聖人問諸相,諸皇子哪個為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