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9章 此人乃我聖教後輩
你們都追女主?那女魔頭我寵上天 作者:品茗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奧州,永樂城。
“聖王,繡衣衛出現在清江城外。”
“陸巢此賊,已公然投敵。”
四大法王中的卓元覺匆匆走入,躬身稟道。
聽到這話。
袁臘麵上倏然一變。
“陸巢居然投敵了?”
“這怎麽可能!”
他不敢相信,有“天街踏盡公卿骨”的袁臘,居然投敵了。
在他眼中,他們幾個反賊中,陸巢應該是最為痛恨朝廷的人。
哪怕如今世俗朝廷是大楚,而不是當年的大乾。
陸巢也不應該與朝廷鷹犬攪合在一起才是。
畢竟,陸巢當年殺了多少世家權貴?
他和當權者之前的仇恨,根本不是三言兩語能化解的開的。
就算如今的大楚朝廷願意接納陸巢。
那些朝堂上的大臣,士林中的大儒,民間的士紳們,他們能接納陸巢這個劊子手?
他投靠朝廷,那不是自己給自己找麻煩嗎?
袁臘想不通。
“聖王,不管那陸巢怎麽想的,事實是他已經與繡衣衛合作,現在正帶著繡衣衛攻打清江城。”
“臣覺得……此賊早晚會針對咱們下手。”
“咱們不可不防!”
卓元覺皺著眉頭說道。
聖王什麽都好,對於他們這些下屬更是極為恩厚。
但唯一不好的地方就是,聖王有時候太過優柔寡斷。
當年他們起兵造反,之所以會失敗,不也是因為這個原因麽?
“某知曉了。”
“你讓石貝去聯係太平道人,眼下隻有跟太平道人結盟,方能自保。”
“剩下的……多盯著清江那邊,一旦有什麽變故,立馬告知某。”
袁臘沉吟片刻,說道。
卓元覺聞言,點了點頭,躬身領命。
還好,聖王比當年果斷了一些。
要是換做當年,恐怕聖王還在糾結這糾結那呢。
哪能這麽快做出決定。
對於聯合太平道人一事,卓元覺自然是讚同的。
太平道人關角本身就是以奇門入道的人物。
在成為上古大能前,就已經擁有超凡手段。
故此,若說有人能對抗繡衣衛,恐怕也隻有關角了。
“還有……讓厲江潤、司行遠去馳援清江。”
袁臘想了想,說道。
聽到這話,卓元覺頓時麵色一變。
“聖王,不可!”
“為何?”
袁臘一怔,反問道。
眼下無生老母正被繡衣衛攻打,出於唇亡齒寒的道理,他不應該去幫無生老母嗎?
“聖王,無生老母與我等並非一路人。”
“此刻咱們出手相幫清江,隻會斷了咱們的後路,望聖王三思。”
卓元覺躬身稟道。
聽到這話,袁臘不覺驚疑不定。
“斷了後路,此言怎講?”
怎麽就斷了後路了?
他們的後路不是和太平道人聯手麽?
難不成……
“聖王,今時不同往日。”
“臣入世後,派人打聽過,當今的大楚天子,並非當年虞帝那般昏庸暴虐。”
“反而是個有為之君。”
“我等雖謀算寇島,但卻未必要跟大楚結仇。”
卓元覺想了想,回道。
聽到這話,袁臘麵上露出若有所思表情。
他聽出來了,卓元覺似乎有投效大楚的心思。
對此袁臘倒也沒有憤怒。
而是認真考慮起來。
……
正說話間。
四大法王中的司行遠匆匆走入。
“聖王,好消息。”
此言一出。
袁臘、卓元覺齊齊一愣。
繡衣衛都開始圍攻清江城了,這算什麽好消息?
“何出此言?”
袁臘皺眉問道。
司行遠似沒注意到袁臘、卓元覺的麵色變化,喜滋滋說道。
“臣派出的人打探到了。”
“如今繡衣衛中有一供奉,名叫鄧黎。”
“此人乃是聖教第七十八代教主,是咱們的後輩。”
司行遠口中的聖教,自然是指拜火明尊教。
一聽到鄧黎是拜火明尊教教主,司行遠天然就對他有親近感。
“什麽?後代聖教教主,居然投靠朝廷了?”
袁臘、卓元覺全都驚呆了。
他們拜火明尊教一向與朝廷不睦。
可以說,是朝廷眼中的邪教、反賊。
但如今,後代的教主,居然堂而皇之投靠朝廷了。
這算哪門子事?
難不成後世的聖教,已經不堪到這等程度了?
“聖王,您有所不知。”
這一次,司行遠總算看到袁臘和卓元覺的反應了,忙開口解釋。
他頓了頓,繼續說道。
“當今的大楚朝廷,本就是聖教扶持後,才統一天下的。”
“後來朝廷雖與聖教反目。”
“但卻也沒對聖教趕盡殺絕。”
“到了鄧黎當教主時,更是讓聖教名聲大噪。”
“鄧黎亦被譽為武林神話。”
“後來聖教中有人叛亂,鄧黎出逃,這才投靠了繡衣衛。”
司行遠的這些信息,自然都是從中原得來的。
他們幾個入世後,雖把目標對準了寇島。
卻也沒忘打探中原的消息。
相比起無生老母輩,當過反王的袁臘勢力,顯然更重視情報一些。
“原來如此!”
袁臘、卓元覺聞言,麵露恍然之色。
要是這樣的話,倒也能理解。
隻是……投靠朝廷,終究有些不好聽。
“聖王,咱們的目標隻是寇島。”
“以臣之見,朝廷這邊有鄧黎在,終歸是好事。”
“咱們或許可以通過鄧黎,向那洛侯傳人表達清楚咱們的目標。”
“如此一來,或許可以避免繡衣衛的清剿。”
卓元覺沉吟片刻,說道。
他內心還是傾向於與大楚保持良好關係。
畢竟,他們攻略的是寇島,而不是大楚。
想來大楚也不會在意區區寇島吧。
“這……能行麽?”
袁臘聞言,麵露遲疑之色。
卓元覺、司行遠兩人對視一眼,道。
“試試又何妨,反正也不會損失什麽。”
此言一出。
原本還在遲疑的袁臘,登時下定了決心。
也是哦,試試又沒損失。
萬一成了呢?
念及此。
袁臘點了點頭,道。
“那此事就交給行遠你辦吧。”
“是,聖王。”
司行遠躬身領命。
說著,他心下雀躍起來。
在聽說鄧黎事跡後,他早就想會會鄧黎了。
一是看看聖教後輩是否真如傳聞中那般出眾。
二嘛,他也想更進一步了解鄧黎為何要投靠繡衣衛。
畢竟,從傳聞中的鄧黎來看,此人無疑是心誌堅定之輩。
不可能因為一點點挫折就投靠了朝廷。
“聖王,繡衣衛出現在清江城外。”
“陸巢此賊,已公然投敵。”
四大法王中的卓元覺匆匆走入,躬身稟道。
聽到這話。
袁臘麵上倏然一變。
“陸巢居然投敵了?”
“這怎麽可能!”
他不敢相信,有“天街踏盡公卿骨”的袁臘,居然投敵了。
在他眼中,他們幾個反賊中,陸巢應該是最為痛恨朝廷的人。
哪怕如今世俗朝廷是大楚,而不是當年的大乾。
陸巢也不應該與朝廷鷹犬攪合在一起才是。
畢竟,陸巢當年殺了多少世家權貴?
他和當權者之前的仇恨,根本不是三言兩語能化解的開的。
就算如今的大楚朝廷願意接納陸巢。
那些朝堂上的大臣,士林中的大儒,民間的士紳們,他們能接納陸巢這個劊子手?
他投靠朝廷,那不是自己給自己找麻煩嗎?
袁臘想不通。
“聖王,不管那陸巢怎麽想的,事實是他已經與繡衣衛合作,現在正帶著繡衣衛攻打清江城。”
“臣覺得……此賊早晚會針對咱們下手。”
“咱們不可不防!”
卓元覺皺著眉頭說道。
聖王什麽都好,對於他們這些下屬更是極為恩厚。
但唯一不好的地方就是,聖王有時候太過優柔寡斷。
當年他們起兵造反,之所以會失敗,不也是因為這個原因麽?
“某知曉了。”
“你讓石貝去聯係太平道人,眼下隻有跟太平道人結盟,方能自保。”
“剩下的……多盯著清江那邊,一旦有什麽變故,立馬告知某。”
袁臘沉吟片刻,說道。
卓元覺聞言,點了點頭,躬身領命。
還好,聖王比當年果斷了一些。
要是換做當年,恐怕聖王還在糾結這糾結那呢。
哪能這麽快做出決定。
對於聯合太平道人一事,卓元覺自然是讚同的。
太平道人關角本身就是以奇門入道的人物。
在成為上古大能前,就已經擁有超凡手段。
故此,若說有人能對抗繡衣衛,恐怕也隻有關角了。
“還有……讓厲江潤、司行遠去馳援清江。”
袁臘想了想,說道。
聽到這話,卓元覺頓時麵色一變。
“聖王,不可!”
“為何?”
袁臘一怔,反問道。
眼下無生老母正被繡衣衛攻打,出於唇亡齒寒的道理,他不應該去幫無生老母嗎?
“聖王,無生老母與我等並非一路人。”
“此刻咱們出手相幫清江,隻會斷了咱們的後路,望聖王三思。”
卓元覺躬身稟道。
聽到這話,袁臘不覺驚疑不定。
“斷了後路,此言怎講?”
怎麽就斷了後路了?
他們的後路不是和太平道人聯手麽?
難不成……
“聖王,今時不同往日。”
“臣入世後,派人打聽過,當今的大楚天子,並非當年虞帝那般昏庸暴虐。”
“反而是個有為之君。”
“我等雖謀算寇島,但卻未必要跟大楚結仇。”
卓元覺想了想,回道。
聽到這話,袁臘麵上露出若有所思表情。
他聽出來了,卓元覺似乎有投效大楚的心思。
對此袁臘倒也沒有憤怒。
而是認真考慮起來。
……
正說話間。
四大法王中的司行遠匆匆走入。
“聖王,好消息。”
此言一出。
袁臘、卓元覺齊齊一愣。
繡衣衛都開始圍攻清江城了,這算什麽好消息?
“何出此言?”
袁臘皺眉問道。
司行遠似沒注意到袁臘、卓元覺的麵色變化,喜滋滋說道。
“臣派出的人打探到了。”
“如今繡衣衛中有一供奉,名叫鄧黎。”
“此人乃是聖教第七十八代教主,是咱們的後輩。”
司行遠口中的聖教,自然是指拜火明尊教。
一聽到鄧黎是拜火明尊教教主,司行遠天然就對他有親近感。
“什麽?後代聖教教主,居然投靠朝廷了?”
袁臘、卓元覺全都驚呆了。
他們拜火明尊教一向與朝廷不睦。
可以說,是朝廷眼中的邪教、反賊。
但如今,後代的教主,居然堂而皇之投靠朝廷了。
這算哪門子事?
難不成後世的聖教,已經不堪到這等程度了?
“聖王,您有所不知。”
這一次,司行遠總算看到袁臘和卓元覺的反應了,忙開口解釋。
他頓了頓,繼續說道。
“當今的大楚朝廷,本就是聖教扶持後,才統一天下的。”
“後來朝廷雖與聖教反目。”
“但卻也沒對聖教趕盡殺絕。”
“到了鄧黎當教主時,更是讓聖教名聲大噪。”
“鄧黎亦被譽為武林神話。”
“後來聖教中有人叛亂,鄧黎出逃,這才投靠了繡衣衛。”
司行遠的這些信息,自然都是從中原得來的。
他們幾個入世後,雖把目標對準了寇島。
卻也沒忘打探中原的消息。
相比起無生老母輩,當過反王的袁臘勢力,顯然更重視情報一些。
“原來如此!”
袁臘、卓元覺聞言,麵露恍然之色。
要是這樣的話,倒也能理解。
隻是……投靠朝廷,終究有些不好聽。
“聖王,咱們的目標隻是寇島。”
“以臣之見,朝廷這邊有鄧黎在,終歸是好事。”
“咱們或許可以通過鄧黎,向那洛侯傳人表達清楚咱們的目標。”
“如此一來,或許可以避免繡衣衛的清剿。”
卓元覺沉吟片刻,說道。
他內心還是傾向於與大楚保持良好關係。
畢竟,他們攻略的是寇島,而不是大楚。
想來大楚也不會在意區區寇島吧。
“這……能行麽?”
袁臘聞言,麵露遲疑之色。
卓元覺、司行遠兩人對視一眼,道。
“試試又何妨,反正也不會損失什麽。”
此言一出。
原本還在遲疑的袁臘,登時下定了決心。
也是哦,試試又沒損失。
萬一成了呢?
念及此。
袁臘點了點頭,道。
“那此事就交給行遠你辦吧。”
“是,聖王。”
司行遠躬身領命。
說著,他心下雀躍起來。
在聽說鄧黎事跡後,他早就想會會鄧黎了。
一是看看聖教後輩是否真如傳聞中那般出眾。
二嘛,他也想更進一步了解鄧黎為何要投靠繡衣衛。
畢竟,從傳聞中的鄧黎來看,此人無疑是心誌堅定之輩。
不可能因為一點點挫折就投靠了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