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5章 杖三百
你們都追女主?那女魔頭我寵上天 作者:品茗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皇宮,養心殿外。
保德帝麵無表情的一一掃過在場大臣。
不管是錢有望、孔道仁、言桐,還是各部其他官員,皆不敢直視保德帝的目光,心虛的垂下了頭。
“好一個聖人子弟!”
“聖人就是這麽教你們威逼君上的嗎?”
保德帝陰惻惻的道。
他這話一出口,在場官員齊齊躬身請罪。
“臣等不敢!”
“不敢?朕看什麽膽子大的很,又是政變,又是逼宮,是不是天子這張位置,你們還想自己上去坐一坐?嗯?”
保德帝聞言冷笑。
他這話可謂誅心之極。
錢有望等大臣,心下一凜,慌慌張張的皆拜倒下來。
“上皇恕罪,臣等安敢有此大逆不道的想法。”
和泰安帝相比,禦極近三十載的保德帝威望自是不可同日而語。
雖然眾臣私下裏也不是沒腹誹過這位擺爛修仙的天子。
但當著他的麵,卻沒人敢唱反調。
無他。
這位天子可真是會殺人的。
見眾臣一副唯唯諾諾的樣子,保德帝心下愈發不喜。
他冷笑一聲。
“天子寬仁,給了你們好臉,一個個卻不知道進退,還妄想著得寸進尺。”
“看來……這些年朕和天子縱容的你們愈發不知足了是吧?”
“王潮!”
“戶部錢有望、禮部孔道仁、工部言桐,身為三部上官不知表率,反而鼓動下屬衝撞聖駕,當杖三百,以儆效尤!”
保德帝說著,轉頭看向身旁的王潮。
王潮頓時會意,站了出來。
“上皇有令,戶部錢有望、禮部孔道仁、工部言桐,杖三百!”
聲音落下。
頓時有隸屬於王潮麾下的暗衛內侍,陰惻惻地撲上前,將錢有望、孔道仁、言桐三人拖入庭中,準備施以廷杖。
廷杖這玩意,在很大程度上早已淪為文官們刷聲望的手段了。
自前朝大虞時起,文官……尤其是清流們,最喜歡故意和皇帝對著幹,以此激怒皇帝,被責以廷杖。
但凡被廷杖過的官員,官聲立馬就變得不一樣了。
上至士林,下至民間。
無不會視其為鐵骨錚錚的錚臣。
所以,在大虞朝,文官們就愛被廷杖刷名聲。
到了大楚。
太祖、太宗、仁宗、永仁帝時期也還會。
文臣們依舊愛用廷杖來刷名聲。
但,等保德帝上位後,卻完全變了。
保德帝也愛廷杖官員。
但他卻不會不疼不癢地給你來個杖二十、三十的。
而是動輒杖一百起步,上不封頂。
初時,那些愛刷名聲的文官們還不知道保德帝的陰狠。
屢屢故意激怒保德帝,試圖被罰以廷杖。
保德帝果然也如他們所願了。
但上來就是杖一百、兩百。
這他媽一兩百杖下去,別說是弱雞的文官們了,就連那些身強力壯的武將,怕都要丟掉大半條命。
文臣們自然挨不住這等變態廷杖。
要麽當場一命嗚呼。
要麽被打得落下殘疾,就此丟了官位。
眾臣一看,不對啊,這麽個廷杖法,就算刷到一點點名聲,但換來的大多數卻都是終身落個殘疾,因此丟了官位,可謂得不償失。
於是一些聰明的官員,就此熄滅了借廷杖刷聲望的想法。
但也不是沒有頭鐵之人。
那時候保德帝剛剛對草原用兵,大勝而歸,威望正如日中天。
卻偏偏有頭鐵的清流官員,跳出來指責保德帝對草原用兵,屠殺突奴人有失仁德雲雲。
這家夥顯然是想借機博一個錚臣之美名。
正常情況下嘛,當天子的自然也會領會,展示一下自己虛心納諫。
如此一副君臣相和的其樂融融場景,自然會被記載到青史之中,留下千年美名,豈不美哉?
但保德帝是什麽人?
他又怎會按套路出牌?
朕剛剛大勝而歸,打得草原突奴差點亡族。
你一個當臣子的不來拍朕馬屁,還假惺惺的勸朕要仁德?仁你妹啊!
行,你要仁德是吧?
那朕就讓你知道什麽是仁德。
不按套路出牌的保德帝,當場就下令將此清流官員廷杖一千。
從古到今,不,自從廷杖這玩意被發明出來後。
就從來沒有過杖一千這種離譜數量的。
曆朝曆代,最誇張的,也不過就是杖一百而已。
而在保德朝,杖一百隻是基礎數量!
保德帝給人廷杖,動輒三百、五百。
但饒是如此,杖一千這種聽著就誇張的廷杖,也從來未出現過。
當時,不僅那清流官員嚇傻了。
就連朝堂上的其他文武大臣,也全都懵逼了。
不過保德帝是說一不二的主。
說杖你一千,少一杖都不行。
這一千杖下去,那清流官員當場斃命不說,連屍體都被打爛了。
其場麵之恐怖,讓朝堂上的官員連著做了幾天噩夢。
自此之後,再也沒人敢在保德帝麵前玩什麽廷杖刷名聲的小把戲了。
這位天子的廷杖,是要人命的。
此時。
錢有望、孔道仁、言桐三人皆已嚇傻了。
三百廷杖?
這他媽三百杖下去,他們命早就沒了。
就算施刑的暗衛內侍們手下留情。
至少也得丟掉大半條命,弄不好還會落個殘疾。
念及此。
三人頓覺虧得慌。
“上皇開恩,臣……臣知錯了!”
“上皇,上皇,臣本……本不想來的,是錢有望……錢有望這狗賊裹挾臣。”
“是啊,上皇明鑒,都是錢有望暗中謀劃了一切。”
錢有望在慌張哀求。
孔道仁、言桐二人卻是已經將所有過錯都推諉到錢有望身上了。
錢有望頓時目眥欲裂。
“彼其娘之,爾等……小人也。”
他怎麽都沒想到,平日裏道貌岸然的孔道仁、言桐,為了不想受廷杖刑罰,竟將罪名都推給了他?
好吧,他承認自己是逼宮的發起者。
但孔道仁、言桐卻也出力不小,等同主謀。
“上皇,這兩個狗賊與臣一並謀劃了逼宮,他們也當受廷杖!”
錢有望破罐子破摔之下,攀咬起孔道仁、言桐。
三個一品大員,在眾臣麵前上演起一出狗咬狗的好戲。
眾臣無不看得目瞪口呆。
但卻無人敢出言替他們求情。
這可是保德帝的奪命廷杖啊,誰他媽敢在這節骨眼上跳出來替他們求情?
保德帝麵無表情的一一掃過在場大臣。
不管是錢有望、孔道仁、言桐,還是各部其他官員,皆不敢直視保德帝的目光,心虛的垂下了頭。
“好一個聖人子弟!”
“聖人就是這麽教你們威逼君上的嗎?”
保德帝陰惻惻的道。
他這話一出口,在場官員齊齊躬身請罪。
“臣等不敢!”
“不敢?朕看什麽膽子大的很,又是政變,又是逼宮,是不是天子這張位置,你們還想自己上去坐一坐?嗯?”
保德帝聞言冷笑。
他這話可謂誅心之極。
錢有望等大臣,心下一凜,慌慌張張的皆拜倒下來。
“上皇恕罪,臣等安敢有此大逆不道的想法。”
和泰安帝相比,禦極近三十載的保德帝威望自是不可同日而語。
雖然眾臣私下裏也不是沒腹誹過這位擺爛修仙的天子。
但當著他的麵,卻沒人敢唱反調。
無他。
這位天子可真是會殺人的。
見眾臣一副唯唯諾諾的樣子,保德帝心下愈發不喜。
他冷笑一聲。
“天子寬仁,給了你們好臉,一個個卻不知道進退,還妄想著得寸進尺。”
“看來……這些年朕和天子縱容的你們愈發不知足了是吧?”
“王潮!”
“戶部錢有望、禮部孔道仁、工部言桐,身為三部上官不知表率,反而鼓動下屬衝撞聖駕,當杖三百,以儆效尤!”
保德帝說著,轉頭看向身旁的王潮。
王潮頓時會意,站了出來。
“上皇有令,戶部錢有望、禮部孔道仁、工部言桐,杖三百!”
聲音落下。
頓時有隸屬於王潮麾下的暗衛內侍,陰惻惻地撲上前,將錢有望、孔道仁、言桐三人拖入庭中,準備施以廷杖。
廷杖這玩意,在很大程度上早已淪為文官們刷聲望的手段了。
自前朝大虞時起,文官……尤其是清流們,最喜歡故意和皇帝對著幹,以此激怒皇帝,被責以廷杖。
但凡被廷杖過的官員,官聲立馬就變得不一樣了。
上至士林,下至民間。
無不會視其為鐵骨錚錚的錚臣。
所以,在大虞朝,文官們就愛被廷杖刷名聲。
到了大楚。
太祖、太宗、仁宗、永仁帝時期也還會。
文臣們依舊愛用廷杖來刷名聲。
但,等保德帝上位後,卻完全變了。
保德帝也愛廷杖官員。
但他卻不會不疼不癢地給你來個杖二十、三十的。
而是動輒杖一百起步,上不封頂。
初時,那些愛刷名聲的文官們還不知道保德帝的陰狠。
屢屢故意激怒保德帝,試圖被罰以廷杖。
保德帝果然也如他們所願了。
但上來就是杖一百、兩百。
這他媽一兩百杖下去,別說是弱雞的文官們了,就連那些身強力壯的武將,怕都要丟掉大半條命。
文臣們自然挨不住這等變態廷杖。
要麽當場一命嗚呼。
要麽被打得落下殘疾,就此丟了官位。
眾臣一看,不對啊,這麽個廷杖法,就算刷到一點點名聲,但換來的大多數卻都是終身落個殘疾,因此丟了官位,可謂得不償失。
於是一些聰明的官員,就此熄滅了借廷杖刷聲望的想法。
但也不是沒有頭鐵之人。
那時候保德帝剛剛對草原用兵,大勝而歸,威望正如日中天。
卻偏偏有頭鐵的清流官員,跳出來指責保德帝對草原用兵,屠殺突奴人有失仁德雲雲。
這家夥顯然是想借機博一個錚臣之美名。
正常情況下嘛,當天子的自然也會領會,展示一下自己虛心納諫。
如此一副君臣相和的其樂融融場景,自然會被記載到青史之中,留下千年美名,豈不美哉?
但保德帝是什麽人?
他又怎會按套路出牌?
朕剛剛大勝而歸,打得草原突奴差點亡族。
你一個當臣子的不來拍朕馬屁,還假惺惺的勸朕要仁德?仁你妹啊!
行,你要仁德是吧?
那朕就讓你知道什麽是仁德。
不按套路出牌的保德帝,當場就下令將此清流官員廷杖一千。
從古到今,不,自從廷杖這玩意被發明出來後。
就從來沒有過杖一千這種離譜數量的。
曆朝曆代,最誇張的,也不過就是杖一百而已。
而在保德朝,杖一百隻是基礎數量!
保德帝給人廷杖,動輒三百、五百。
但饒是如此,杖一千這種聽著就誇張的廷杖,也從來未出現過。
當時,不僅那清流官員嚇傻了。
就連朝堂上的其他文武大臣,也全都懵逼了。
不過保德帝是說一不二的主。
說杖你一千,少一杖都不行。
這一千杖下去,那清流官員當場斃命不說,連屍體都被打爛了。
其場麵之恐怖,讓朝堂上的官員連著做了幾天噩夢。
自此之後,再也沒人敢在保德帝麵前玩什麽廷杖刷名聲的小把戲了。
這位天子的廷杖,是要人命的。
此時。
錢有望、孔道仁、言桐三人皆已嚇傻了。
三百廷杖?
這他媽三百杖下去,他們命早就沒了。
就算施刑的暗衛內侍們手下留情。
至少也得丟掉大半條命,弄不好還會落個殘疾。
念及此。
三人頓覺虧得慌。
“上皇開恩,臣……臣知錯了!”
“上皇,上皇,臣本……本不想來的,是錢有望……錢有望這狗賊裹挾臣。”
“是啊,上皇明鑒,都是錢有望暗中謀劃了一切。”
錢有望在慌張哀求。
孔道仁、言桐二人卻是已經將所有過錯都推諉到錢有望身上了。
錢有望頓時目眥欲裂。
“彼其娘之,爾等……小人也。”
他怎麽都沒想到,平日裏道貌岸然的孔道仁、言桐,為了不想受廷杖刑罰,竟將罪名都推給了他?
好吧,他承認自己是逼宮的發起者。
但孔道仁、言桐卻也出力不小,等同主謀。
“上皇,這兩個狗賊與臣一並謀劃了逼宮,他們也當受廷杖!”
錢有望破罐子破摔之下,攀咬起孔道仁、言桐。
三個一品大員,在眾臣麵前上演起一出狗咬狗的好戲。
眾臣無不看得目瞪口呆。
但卻無人敢出言替他們求情。
這可是保德帝的奪命廷杖啊,誰他媽敢在這節骨眼上跳出來替他們求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