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5章 後手
你們都追女主?那女魔頭我寵上天 作者:品茗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別苑偏院。
房間內。
蕭正亮和羅佐正低聲交談。
“太師,我總覺得這次計劃順利得有些過頭了。”
羅佐的臉上浮現出一絲不安。
太順了了。
從勸駕出行。
到刺客潛入。
一切都順利得不像話。
這讓羅佐本能地感到有些不對勁。
“無妨,陛下應該不會察覺其中的玄機。
“再說了,如今陛下身邊,除了魏忠賢那閹奴,還有誰?”
“以巴天翔等人的武功,必能製住陛下。”
“到時候隻需你我出來收拾殘局,勸諫陛下誅殺了魏忠賢這等酷吏,一切又能回到從前。”
蕭正亮撫須說道,語氣中帶著莫名的自信。
這倒不是他有什麽迷之自信,而是基於他對泰安帝的了解。
泰安帝是個識大體的人。
相信他會做出最明智的選擇。
直到此刻,蕭正亮依舊還抱著隻是控製住泰安帝的心思。
而非弑君!
雖說,蕭正亮還留了一招後手。
廢黜泰安帝,扶持孺子七皇子登基。
但對於蕭正亮而言,這是逼不得已的最後退路。
能不行廢立最好。
畢竟,他是泰安帝的老師,算是看著泰安帝長大的。
君臣之間,又怎會一點感情都沒有?
相比起他不熟悉的七皇子,蕭正亮內心還是更偏向泰安帝。
但這一切的前提是泰安帝要聽話。
別在胡亂折騰,搞什麽肅貪,搞什麽新法。
見蕭正亮這般說,羅佐虛應了一聲,心下卻不以為然。
還想著掌控天子?
你也不想想,天子登基以來幹了多少大事?
看似軟弱無能,實則綿裏藏針。
誰能想到,當初眾臣眼中最適合“垂拱而治”的仁君太子,在登基後不動聲色地就推行起了新法。
甚至,這一手還讓眾臣都沒法反對。
誰又能想到,他們眼中可以當“傀儡”的天子,不動聲色間就讓洛珩掌控了天下兵權?
偏偏,在這事上,不管是文臣,還是武勳,都沒法指摘。
誰叫當時各地叛軍四起,沒人敢有膽量去平叛?
所以……咱們都小覷了這位“軟蛋”天子了!
隻是這些話,羅佐卻不好說出口。
“砰!”
羅佐正自感慨間,外端忽地傳來砰的一聲巨響。
蕭正亮、羅佐不由一愣。
下一刻,兩人齊齊站起,搶到窗邊,望了出去。
一支“璀璨”的箭矢,劃破夜空,帶著尖銳的嘯聲,直衝雲霄。
“穿雲箭!”
蕭正亮、羅佐脫口驚呼。
兩人皆非沒有見識之人,軍中的穿雲箭,他們自然認識。
“不對,這不是軍中穿雲箭,是……繡衣專屬訊號!”
蕭正亮如遭雷擊,聲音都顫抖了。
繡衣衛的穿雲箭!
江陵縣為什麽會有繡衣衛?
到底是誰?
是誰在壞他大事?
一旁的羅佐瞥了蕭正亮一眼,見其慌亂無措的樣子,不由皺了皺眉。
他發現,在朝堂上說一不二的蕭太師,似乎真老了。
老到他已經擔不起朝堂第一人的身份了。
“太師,鎮定!”
羅佐卻是神色平靜,似並未被夜空中的穿雲箭給嚇到。
事實上,他早就料到事情不會這般簡單。
繡衣衛無孔不入。
尤其是京城還是他們的大本營。
洛珩離開京師時,可是留下了天樞、天權、瑤光三大千戶地。
但,眾臣在謀劃著祥瑞,謀劃在叛亂之時。
三大千戶何在?
他們從未出現過。
以繡衣衛的能耐,他們察覺不到京中的異樣?
顯然不可能!
故此,羅佐一早就做好了繡衣衛已經探查到他們祥瑞計劃的準備。
祥瑞計劃,是蕭正亮力主的策略。
卻不是他的。
他真正的殺手鐧,並不是這個!
“子輔,勿用安慰老夫了。”
“成王敗寇,老夫……認命。”
蕭正亮慘笑起來,一副失魂落魄的樣子。
在他眼中,他們的計劃已經暴露。
他這個四朝老臣,終究晚節不保,要被釘在恥辱柱上了!
“太師!”
“鹿死誰手,猶未可知,怎能輕易認命?”
羅佐見狀,獰聲喝道。
他的表情都隱隱有些扭曲。
唬得蕭正亮,連著倒退了好幾步。
“子輔,你……”
“太師,學生從不是輕易認命之人,學生想要做什麽,哪怕付出再大的代價,也要去做到。”
羅佐獰笑一聲後,緩緩從懷中掏出一枚哨子。
他在蕭正亮驚疑不定的眼神中,將哨子放到嘴邊。
然後……用力吹了起來。
咻!
刺耳的哨音,打破夜的平靜,遠遠地傳了出去。
“子輔,你這是?”
蕭正亮深吸一口氣,漸漸平靜下來。
再怎麽說他也是經曆過大風大浪的主。
先前隻不過驚駭之下,一時亂了方寸罷了。
“太師,請恕學生自作主張,私下聯係了七皇子的母族。”
羅佐的麵上,漸漸浮現出一抹笑容。
這是自信和得意的笑容。
什麽叫做謀定而後動?
什麽叫做算無遺策?
他的所作所為就是!
“七皇子母族?”
蕭正亮一怔。
羅佐點點頭,表情愈發得意。
“太師,咱們先前都小覷了這位七皇子。”
“他的母族可不簡單。”
“江南白家太師可聽說過吧?”
“沒錯,白家就是七皇子母族!”
江南本就是士紳大本營。
而白家更是其中的佼佼者。
當然,因為大楚定都金陵的緣故。
江南的士紳們都比較低調。
畢竟他們也不希望自己家族被朝廷盯上。
但低調歸低調,卻不代表他們的實力弱。
事實上,以白家為首的幾大家族,這百年來不斷滲透朝堂。
朝中高官,有近三成,皆出自他們培養、扶持。
軍中武勳們,更是與他們有斬不斷,理還亂的姻親關係。
在民間,他們彼此提攜,組建出了龐然大物一般的江南商會。
可以說,這是一群足以顛覆朝廷的可怕力量。
無非就是士紳們沒有改朝換代的心思罷了。
但,這是以前。
自從泰安帝登基後,開始推行新法。
已經惹怒了江南士紳們。
大楚之所以驟然出現這麽多叛亂,很難說背後沒有他們的身影。
不過相較於其他士紳。
在宮中有後妃的白家,卻更傾向於扶持身上帶著他們血統的七皇子上位。
之前保德帝的幾個皇子暴斃後。
他們手中的勢力,也基本上已經被白家所接受。
可以說,如今的白家不動則矣。
一動手,必然是雷霆萬鈞。
不把泰安帝拉下馬,絕不會甘休!
房間內。
蕭正亮和羅佐正低聲交談。
“太師,我總覺得這次計劃順利得有些過頭了。”
羅佐的臉上浮現出一絲不安。
太順了了。
從勸駕出行。
到刺客潛入。
一切都順利得不像話。
這讓羅佐本能地感到有些不對勁。
“無妨,陛下應該不會察覺其中的玄機。
“再說了,如今陛下身邊,除了魏忠賢那閹奴,還有誰?”
“以巴天翔等人的武功,必能製住陛下。”
“到時候隻需你我出來收拾殘局,勸諫陛下誅殺了魏忠賢這等酷吏,一切又能回到從前。”
蕭正亮撫須說道,語氣中帶著莫名的自信。
這倒不是他有什麽迷之自信,而是基於他對泰安帝的了解。
泰安帝是個識大體的人。
相信他會做出最明智的選擇。
直到此刻,蕭正亮依舊還抱著隻是控製住泰安帝的心思。
而非弑君!
雖說,蕭正亮還留了一招後手。
廢黜泰安帝,扶持孺子七皇子登基。
但對於蕭正亮而言,這是逼不得已的最後退路。
能不行廢立最好。
畢竟,他是泰安帝的老師,算是看著泰安帝長大的。
君臣之間,又怎會一點感情都沒有?
相比起他不熟悉的七皇子,蕭正亮內心還是更偏向泰安帝。
但這一切的前提是泰安帝要聽話。
別在胡亂折騰,搞什麽肅貪,搞什麽新法。
見蕭正亮這般說,羅佐虛應了一聲,心下卻不以為然。
還想著掌控天子?
你也不想想,天子登基以來幹了多少大事?
看似軟弱無能,實則綿裏藏針。
誰能想到,當初眾臣眼中最適合“垂拱而治”的仁君太子,在登基後不動聲色地就推行起了新法。
甚至,這一手還讓眾臣都沒法反對。
誰又能想到,他們眼中可以當“傀儡”的天子,不動聲色間就讓洛珩掌控了天下兵權?
偏偏,在這事上,不管是文臣,還是武勳,都沒法指摘。
誰叫當時各地叛軍四起,沒人敢有膽量去平叛?
所以……咱們都小覷了這位“軟蛋”天子了!
隻是這些話,羅佐卻不好說出口。
“砰!”
羅佐正自感慨間,外端忽地傳來砰的一聲巨響。
蕭正亮、羅佐不由一愣。
下一刻,兩人齊齊站起,搶到窗邊,望了出去。
一支“璀璨”的箭矢,劃破夜空,帶著尖銳的嘯聲,直衝雲霄。
“穿雲箭!”
蕭正亮、羅佐脫口驚呼。
兩人皆非沒有見識之人,軍中的穿雲箭,他們自然認識。
“不對,這不是軍中穿雲箭,是……繡衣專屬訊號!”
蕭正亮如遭雷擊,聲音都顫抖了。
繡衣衛的穿雲箭!
江陵縣為什麽會有繡衣衛?
到底是誰?
是誰在壞他大事?
一旁的羅佐瞥了蕭正亮一眼,見其慌亂無措的樣子,不由皺了皺眉。
他發現,在朝堂上說一不二的蕭太師,似乎真老了。
老到他已經擔不起朝堂第一人的身份了。
“太師,鎮定!”
羅佐卻是神色平靜,似並未被夜空中的穿雲箭給嚇到。
事實上,他早就料到事情不會這般簡單。
繡衣衛無孔不入。
尤其是京城還是他們的大本營。
洛珩離開京師時,可是留下了天樞、天權、瑤光三大千戶地。
但,眾臣在謀劃著祥瑞,謀劃在叛亂之時。
三大千戶何在?
他們從未出現過。
以繡衣衛的能耐,他們察覺不到京中的異樣?
顯然不可能!
故此,羅佐一早就做好了繡衣衛已經探查到他們祥瑞計劃的準備。
祥瑞計劃,是蕭正亮力主的策略。
卻不是他的。
他真正的殺手鐧,並不是這個!
“子輔,勿用安慰老夫了。”
“成王敗寇,老夫……認命。”
蕭正亮慘笑起來,一副失魂落魄的樣子。
在他眼中,他們的計劃已經暴露。
他這個四朝老臣,終究晚節不保,要被釘在恥辱柱上了!
“太師!”
“鹿死誰手,猶未可知,怎能輕易認命?”
羅佐見狀,獰聲喝道。
他的表情都隱隱有些扭曲。
唬得蕭正亮,連著倒退了好幾步。
“子輔,你……”
“太師,學生從不是輕易認命之人,學生想要做什麽,哪怕付出再大的代價,也要去做到。”
羅佐獰笑一聲後,緩緩從懷中掏出一枚哨子。
他在蕭正亮驚疑不定的眼神中,將哨子放到嘴邊。
然後……用力吹了起來。
咻!
刺耳的哨音,打破夜的平靜,遠遠地傳了出去。
“子輔,你這是?”
蕭正亮深吸一口氣,漸漸平靜下來。
再怎麽說他也是經曆過大風大浪的主。
先前隻不過驚駭之下,一時亂了方寸罷了。
“太師,請恕學生自作主張,私下聯係了七皇子的母族。”
羅佐的麵上,漸漸浮現出一抹笑容。
這是自信和得意的笑容。
什麽叫做謀定而後動?
什麽叫做算無遺策?
他的所作所為就是!
“七皇子母族?”
蕭正亮一怔。
羅佐點點頭,表情愈發得意。
“太師,咱們先前都小覷了這位七皇子。”
“他的母族可不簡單。”
“江南白家太師可聽說過吧?”
“沒錯,白家就是七皇子母族!”
江南本就是士紳大本營。
而白家更是其中的佼佼者。
當然,因為大楚定都金陵的緣故。
江南的士紳們都比較低調。
畢竟他們也不希望自己家族被朝廷盯上。
但低調歸低調,卻不代表他們的實力弱。
事實上,以白家為首的幾大家族,這百年來不斷滲透朝堂。
朝中高官,有近三成,皆出自他們培養、扶持。
軍中武勳們,更是與他們有斬不斷,理還亂的姻親關係。
在民間,他們彼此提攜,組建出了龐然大物一般的江南商會。
可以說,這是一群足以顛覆朝廷的可怕力量。
無非就是士紳們沒有改朝換代的心思罷了。
但,這是以前。
自從泰安帝登基後,開始推行新法。
已經惹怒了江南士紳們。
大楚之所以驟然出現這麽多叛亂,很難說背後沒有他們的身影。
不過相較於其他士紳。
在宮中有後妃的白家,卻更傾向於扶持身上帶著他們血統的七皇子上位。
之前保德帝的幾個皇子暴斃後。
他們手中的勢力,也基本上已經被白家所接受。
可以說,如今的白家不動則矣。
一動手,必然是雷霆萬鈞。
不把泰安帝拉下馬,絕不會甘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