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8章 皇宮都被滲透成篩子了
你們都追女主?那女魔頭我寵上天 作者:品茗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齊賢台。
甄炳文已入獄,五大主事隻剩其四。
齊賢台內部其實也並不和睦。
五個主事經常會勾心鬥角,爭權奪利。
隻是他們上頭有蕭正亮壓著,都不敢太過放肆罷了。
按理說,如今齊賢台少了個甄炳文。
這空出來的權柄和利益,足以讓剩下的四個主事高興上好一陣才是。
但這會,齊賢台內,氣氛卻顯得有些壓抑。
“這蘇雲軒搞什麽名堂?”
“他不過一翰林而已,竟然敢在聖上麵前胡亂出策,簡直混賬至極!”
沉寂許久,忽有一長須主事,砰的一聲重重放下手中茶盞,麵露慍怒之色。
此人姓趙,名言。
是齊賢台權柄排在第三的主事。
如今甄炳文倒台,他基本等於齊賢台二號人物。
趙言一出聲,其他三個主事也紛紛表達起心中的不滿來。
“蘇雲軒乃太師門人,緣何要行這等惡法?真是莫名其妙。”
“還能為何,怕是為了邀寵獻媚,效仿那洛子玉罷了。”
“南子玉,北雲軒,果然都不是良善之輩,太師看錯人了啊!”
眾人口中提及到新法。
顯然,正是因為新法,才讓他們如此生氣。
五條新法的前三條也就罷了。
對他們的利益影響不大。
但最後兩條,攤丁入畝、官紳一體納糧,卻是觸及了他們的根本。
尤其是官紳一體納糧,在他們眼中妥妥的就是惡政惡法!
這不是與民爭利嘛!
曆古以來哪有官紳階層還要納糧服役的?
朝廷……不,蘇雲軒的吃相也太難看了點吧!
別說是他們了,這等新法一出,恐怕全天下的士紳都要與朝廷離心離德了。
“行了!”
“咱們在這罵也於事無補,索性眼下新法還未正式在朝堂上提及,僅僅隻是蘇雲軒獻媚邀寵,還有挽回的餘地。”
“此事報給太師吧。”
趙言沉默了片刻,道。
其他三位主事聞言,也無異議。
一來,蘇雲軒到底是蕭正亮門人,這種事情得告知蕭正亮。
二來,想要讓陛下改變主意,不行惡法,還得靠蕭正亮這位老太師出麵勸諫才行。
眾人商議已畢,齊齊出了齊賢台,往太師府而去。
……
鎮撫司衙門。
洛珩甩下手中信箋,微微蹙眉。
“這宮中到底怎麽回事?”
“前腳蘇雲軒和陛下談及新法,一炷香時間都不到,齊賢台就已經知道。”
“堂堂皇宮竟跟篩子一樣四處漏風,簡直是我繡衣衛之恥辱!”
洛珩的語氣中帶著極大的不滿。
天樞、天璿、瑤光三千戶聞言,麵上全都露出遲疑的神色。
“都督,咱們雖是天子親軍,但也不能將手伸進大內啊。”
“此是大忌,都督明鑒!”
繡衣衛誠然牛掰得很,號稱無孔不入。
但皇宮卻是他們絕不敢砰的地方。
別說是在宮中安排密諜了,就連宮中的部署,繡衣衛也從來不敢去過問。
無他,會引起天子猜忌!
洛珩自然也清楚這一點,隻是……這皇宮也太離譜了點,什麽消息都藏不住。
這意味著皇帝身邊的太監們失職了!
怎能讓外臣如此隨意就把手伸進大內?
“著人提醒陛下。”
“眼下隻是泄露消息,等下次會不會就變成了刺駕?”
洛珩沉吟著說道。
聽到這話,三大千戶心下皆是一凜。
是啊,皇宮都被滲透成這樣了。
萬一真有人對聖駕不利呢?
“還是都督想得周全,屬下也覺得宮中太過鬆散,到處都是各方安插的耳目,簡直置陛下於險境。”
瑤光千戶麵露愧色道。
其實他們也有想過這一點,隻是他們到底不是洛珩,在二帝麵前終究沒那麽大麵子。
這種事情也根本不敢在保德帝,或者如今的泰安帝麵前提及。
不然這麽做不等於白白讓皇帝猜忌他們麽。
但洛珩不一樣,他是二帝最信重的臣子。
二帝對於洛珩可謂言聽計從。
也隻有他在天子麵前進言,而不會遭到任何猜忌和不滿。
所以在這節骨眼上,洛珩能站出來提醒泰安帝,絕對是社稷之福。
“都督,這新法到底是怎麽回事?”
“屬下這邊接到密探們的大量消息,言各部官員私下都在聲討新法。”
天樞千戶看了洛珩一眼,小聲問道。
他不是朝臣,自然不懂什麽新法。
隻是知道,朝中那些消息靈通的官員,都在私下聲討著新法。
“朝中官員也知道了?”
洛珩皺起眉頭。
單單齊賢台知道也就罷了。
這種級別的大佬,與宮中內宦少不得會有勾連。
但那些朝臣……居然也這麽快就知道了泰安帝、蘇雲軒的君臣問對?
離譜,實在離譜!
“陛下也忒急了點。”
“罷了,本督親自入宮一趟吧。”
洛珩搖了搖頭,說著站了起來。
……
皇宮,坐忘閣。
“上皇,宮中情況就是這樣。”
“此事不可輕忽,還望上皇盡早安排內宦整肅才是。”
洛珩表情嚴肅的說道。
他已將泄密之事告知了太上皇保德帝。
這事繡衣衛不能插手,但王潮這樣的內宦卻可以。
“皇帝這邊竟被滲透成這樣了?”
保德帝也吃了一驚。
這些年他雖窩在坐忘閣。
但坐忘閣卻被他經營的鐵桶一般,潑水不進。
從未發生過泄密之事。
反觀泰安帝這邊……
“子玉為何不親自和皇帝去說?”
保德帝朝洛珩問道。
以洛珩和泰安帝的關係,洛珩又何必拐著彎來找他?
“臣是外臣,安能越界?”
洛珩聞言,回道。
聽到這話保德帝滿意的點了點頭。
他就喜歡洛珩這種知分寸。
換做一般寵臣,弄不好已經跑皇帝那邊獻媚去了。
“行,此事朕會提醒皇帝的、”
“子玉還有何事?”
保德帝問道。
洛珩遲疑了一下,道。
“新法事關重大,望上皇和陛下三思而行。”
新法不是萬能藥。
眼下的大楚內憂外患不斷。
強推新法,弄不好會讓大楚徹底崩盤。
“子玉所言極是,朕也考慮過了。”
“眼下並非行攤丁入畝、官紳納糧二法的好時機!”
保德帝聞言,深以為然。
聽到這話,洛珩鬆了口氣。
“上皇英明!”
甄炳文已入獄,五大主事隻剩其四。
齊賢台內部其實也並不和睦。
五個主事經常會勾心鬥角,爭權奪利。
隻是他們上頭有蕭正亮壓著,都不敢太過放肆罷了。
按理說,如今齊賢台少了個甄炳文。
這空出來的權柄和利益,足以讓剩下的四個主事高興上好一陣才是。
但這會,齊賢台內,氣氛卻顯得有些壓抑。
“這蘇雲軒搞什麽名堂?”
“他不過一翰林而已,竟然敢在聖上麵前胡亂出策,簡直混賬至極!”
沉寂許久,忽有一長須主事,砰的一聲重重放下手中茶盞,麵露慍怒之色。
此人姓趙,名言。
是齊賢台權柄排在第三的主事。
如今甄炳文倒台,他基本等於齊賢台二號人物。
趙言一出聲,其他三個主事也紛紛表達起心中的不滿來。
“蘇雲軒乃太師門人,緣何要行這等惡法?真是莫名其妙。”
“還能為何,怕是為了邀寵獻媚,效仿那洛子玉罷了。”
“南子玉,北雲軒,果然都不是良善之輩,太師看錯人了啊!”
眾人口中提及到新法。
顯然,正是因為新法,才讓他們如此生氣。
五條新法的前三條也就罷了。
對他們的利益影響不大。
但最後兩條,攤丁入畝、官紳一體納糧,卻是觸及了他們的根本。
尤其是官紳一體納糧,在他們眼中妥妥的就是惡政惡法!
這不是與民爭利嘛!
曆古以來哪有官紳階層還要納糧服役的?
朝廷……不,蘇雲軒的吃相也太難看了點吧!
別說是他們了,這等新法一出,恐怕全天下的士紳都要與朝廷離心離德了。
“行了!”
“咱們在這罵也於事無補,索性眼下新法還未正式在朝堂上提及,僅僅隻是蘇雲軒獻媚邀寵,還有挽回的餘地。”
“此事報給太師吧。”
趙言沉默了片刻,道。
其他三位主事聞言,也無異議。
一來,蘇雲軒到底是蕭正亮門人,這種事情得告知蕭正亮。
二來,想要讓陛下改變主意,不行惡法,還得靠蕭正亮這位老太師出麵勸諫才行。
眾人商議已畢,齊齊出了齊賢台,往太師府而去。
……
鎮撫司衙門。
洛珩甩下手中信箋,微微蹙眉。
“這宮中到底怎麽回事?”
“前腳蘇雲軒和陛下談及新法,一炷香時間都不到,齊賢台就已經知道。”
“堂堂皇宮竟跟篩子一樣四處漏風,簡直是我繡衣衛之恥辱!”
洛珩的語氣中帶著極大的不滿。
天樞、天璿、瑤光三千戶聞言,麵上全都露出遲疑的神色。
“都督,咱們雖是天子親軍,但也不能將手伸進大內啊。”
“此是大忌,都督明鑒!”
繡衣衛誠然牛掰得很,號稱無孔不入。
但皇宮卻是他們絕不敢砰的地方。
別說是在宮中安排密諜了,就連宮中的部署,繡衣衛也從來不敢去過問。
無他,會引起天子猜忌!
洛珩自然也清楚這一點,隻是……這皇宮也太離譜了點,什麽消息都藏不住。
這意味著皇帝身邊的太監們失職了!
怎能讓外臣如此隨意就把手伸進大內?
“著人提醒陛下。”
“眼下隻是泄露消息,等下次會不會就變成了刺駕?”
洛珩沉吟著說道。
聽到這話,三大千戶心下皆是一凜。
是啊,皇宮都被滲透成這樣了。
萬一真有人對聖駕不利呢?
“還是都督想得周全,屬下也覺得宮中太過鬆散,到處都是各方安插的耳目,簡直置陛下於險境。”
瑤光千戶麵露愧色道。
其實他們也有想過這一點,隻是他們到底不是洛珩,在二帝麵前終究沒那麽大麵子。
這種事情也根本不敢在保德帝,或者如今的泰安帝麵前提及。
不然這麽做不等於白白讓皇帝猜忌他們麽。
但洛珩不一樣,他是二帝最信重的臣子。
二帝對於洛珩可謂言聽計從。
也隻有他在天子麵前進言,而不會遭到任何猜忌和不滿。
所以在這節骨眼上,洛珩能站出來提醒泰安帝,絕對是社稷之福。
“都督,這新法到底是怎麽回事?”
“屬下這邊接到密探們的大量消息,言各部官員私下都在聲討新法。”
天樞千戶看了洛珩一眼,小聲問道。
他不是朝臣,自然不懂什麽新法。
隻是知道,朝中那些消息靈通的官員,都在私下聲討著新法。
“朝中官員也知道了?”
洛珩皺起眉頭。
單單齊賢台知道也就罷了。
這種級別的大佬,與宮中內宦少不得會有勾連。
但那些朝臣……居然也這麽快就知道了泰安帝、蘇雲軒的君臣問對?
離譜,實在離譜!
“陛下也忒急了點。”
“罷了,本督親自入宮一趟吧。”
洛珩搖了搖頭,說著站了起來。
……
皇宮,坐忘閣。
“上皇,宮中情況就是這樣。”
“此事不可輕忽,還望上皇盡早安排內宦整肅才是。”
洛珩表情嚴肅的說道。
他已將泄密之事告知了太上皇保德帝。
這事繡衣衛不能插手,但王潮這樣的內宦卻可以。
“皇帝這邊竟被滲透成這樣了?”
保德帝也吃了一驚。
這些年他雖窩在坐忘閣。
但坐忘閣卻被他經營的鐵桶一般,潑水不進。
從未發生過泄密之事。
反觀泰安帝這邊……
“子玉為何不親自和皇帝去說?”
保德帝朝洛珩問道。
以洛珩和泰安帝的關係,洛珩又何必拐著彎來找他?
“臣是外臣,安能越界?”
洛珩聞言,回道。
聽到這話保德帝滿意的點了點頭。
他就喜歡洛珩這種知分寸。
換做一般寵臣,弄不好已經跑皇帝那邊獻媚去了。
“行,此事朕會提醒皇帝的、”
“子玉還有何事?”
保德帝問道。
洛珩遲疑了一下,道。
“新法事關重大,望上皇和陛下三思而行。”
新法不是萬能藥。
眼下的大楚內憂外患不斷。
強推新法,弄不好會讓大楚徹底崩盤。
“子玉所言極是,朕也考慮過了。”
“眼下並非行攤丁入畝、官紳納糧二法的好時機!”
保德帝聞言,深以為然。
聽到這話,洛珩鬆了口氣。
“上皇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