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絕大部分華人家庭應該都是女人管錢,這和女性的社會地位沒多大關係,隻和社會分工有關係,畢竟在這個時代,就算是皇帝退了朝回到後宮,後宮裏的事也是皇後說了算,皇帝一般情況下不發表意見。
這種情況在1872年這個年代尤為嚴重,畢竟這是個兩宮垂簾聽政的年代,誰要是敢對這一事實說三道四,那麽清帝國京城的那兩位皇太後會讓他明白什麽叫青竹蛇兒口,黃蜂尾上針。二者皆不毒,最毒婦人心。
平民百姓家的家庭生活很明顯是沒有皇室那麽的驚心動魄,所以老嚴頭對李牧的這一安排並不反對,在聽到他們一家人可以和李牧一起前往新英格蘭地區之後,老嚴頭很明顯是如釋重負:“多謝牧哥,小的就知道牧哥不是一般人,牧哥將來是要當大官的,肯定是有大本事的。”
如果從李牧這個留學生的身份上分析,老嚴頭說得也沒錯,如果李牧在美國完成學業返回清帝國,那麽李牧他們這批人肯定會受到朝廷重用,出將入相什麽的很正常。
這也可以理解老嚴頭一家人為什麽毫不猶豫的要堅決跟著李牧走,很明顯的一個事實,如果現在老嚴頭一家人就跟了李牧,那麽等將來李牧回到清帝國之後,老嚴頭一家就是李牧的老“家人”,這比跟在小胖子身邊強的多,雖然李牧不大可能混到“王爺”那個級別,但王府也不是歌舞升平的天堂,在王府裏當普通下人,遠不如在李牧這個未來的“帝國新貴”身邊當個貼身的使喚人。
寧為雞頭不為鳳尾嘛,誰說清帝國的老百姓愚昧來著,老嚴頭就很聰明。
李牧心安理得的接受了老嚴頭的奉承,就憑李牧給老嚴頭一家人做出的規劃,也值得老嚴頭對李牧感恩戴德。
等嚴母過來的時候,這個感恩戴德就達到了極致。
李牧見到嚴母一樣的和顏悅色,沒多少未來“帝國新貴”應有的傲慢和盛氣淩人:“這錢拿著該花就花,到舊金山上了岸,估計咱們要停留個一兩天,你們每人置換身行頭,理個發洗個澡什麽的別省著,咱們這是到美國了,不能丟了咱清帝國的人——”
雖然這個“清帝國”有點讓李牧感到惡心,但不可否認的是,李牧來到美國,代表的就是清帝國公民的形象。在李牧能養活自己一家子之前,李牧還不能公然說出“我隻代表華人,不代表清帝國”這樣的話,還要和陳老頭虛與委蛇,把那每個月的24美元糊弄到手。
當然李牧對老嚴頭一家人的要求肯定是不止這些,所以李牧也給老嚴頭一家人畫餅,以安撫老嚴頭一家人惶恐不安的心:“等到了新英格蘭地區,你們都要接受語言培訓,也就是要學會說洋人的話,這樣才能更方便你們在美國的生活,嚴虎、嚴順和初雪也要接受教育,就是去上美國人的學堂,這樣才能在未來擁有更好的生活。”
當李牧說到送嚴虎、嚴順和初雪去上學的時候,嚴母的眼睛很明顯亮起來,等李牧話音剛落,嚴母就急不可耐。
“去——去美國人的學堂,是和牧哥您去的學堂一樣嗎?”嚴母的表情裏充滿驚喜和希翼,讓人不忍拒絕。
“我不去美國人的學堂,如果你是指初雪他們要去的學堂,那麽我現在就可以給你答案:是的,初雪他們就是要去那種學堂,原本我應該去的那種,和那個小胖子要去的學堂一樣。”李牧不賣關子,終於讓嚴母懸著的一顆心落地。
“謝謝,謝謝,謝謝牧哥——”嚴母喜極而泣,向李牧福了好幾個福,轉身出門就把嚴虎、嚴順和初雪叫進來:“快,給牧哥磕頭,牧哥可是咱家的大恩人,你們要做牛做馬才能報答牧哥的恩情——”
嚴虎、嚴順和初雪不知道嚴母在說什麽,但對於給李牧這個“主人”磕頭這種事,三個人並沒有什麽反感,都還是很聽話,嚴母還在說著,三個人就跪下老老實實給李牧磕頭。
李牧最受不了動不動就磕頭這種事,雖然身在這個時代,李牧也不好表現的太另類,但在這件事上李牧還是堅持,所以李牧馬上就起身:“都起來,都起來,我已經說過了,咱家以後不磕頭,除了過年給老天爺上香時和祭拜祖先時,什麽時候都不用磕頭——”
“牧哥,您就讓他們磕幾個吧,除了這個,我實在是想不出有什麽法子感謝您——”老嚴兩口子也在磕頭,而且都已經是淚流滿麵。
李牧還是低估了“知識”在這年代的價值,這年頭除了富貴人家出身的孩子,沒幾個人有機會接受精英教育,平民家的孩子上個私塾都需要給教授弄點束脩,奴仆家的孩子根本就連上私塾的機會都沒有,就算是初雪他們這些家生子有機會去跟著小胖子這樣的“少爺秧子”當個伴讀什麽的,也是沒資格進學堂的,隻是一個隨從而已。
站在“主人”的角度上考慮,肯定是希望自家的奴仆永遠都是自家的奴仆,生生世世都為“主人”服務,所以千萬別指望“主人”會為“家生子”提供教育機會,除非是主人的私生子,否則是不可能的。
小胖子和李牧他們都是清政府公派的留學生,他們要接受的肯定是精英教育,初雪一家人估計現在還不明白“精英教育”是什麽意思,不過這並不妨礙他們理解這對初雪他們的意義。
這年頭知識是一種極為稀缺的商品,麥克克一個獸醫,從美國跑到清國,居然就能堂而皇之混進幼童出洋肄業局,可想而知,如果能在洋人那裏學上一招半式,那馬上就會身價大增。
而且李牧他們隻要回到清帝國,肯定就是清帝國的“帝國新貴”,而如果初雪他們也能接受和李牧一樣的教育,那麽也就說明初雪他們有了成為“帝國新貴”的資格。
就算是現在無法成為現實,但最起碼也是進入了後備梯隊,這對初雪他們未來的意義不可估量。
這種情況在1872年這個年代尤為嚴重,畢竟這是個兩宮垂簾聽政的年代,誰要是敢對這一事實說三道四,那麽清帝國京城的那兩位皇太後會讓他明白什麽叫青竹蛇兒口,黃蜂尾上針。二者皆不毒,最毒婦人心。
平民百姓家的家庭生活很明顯是沒有皇室那麽的驚心動魄,所以老嚴頭對李牧的這一安排並不反對,在聽到他們一家人可以和李牧一起前往新英格蘭地區之後,老嚴頭很明顯是如釋重負:“多謝牧哥,小的就知道牧哥不是一般人,牧哥將來是要當大官的,肯定是有大本事的。”
如果從李牧這個留學生的身份上分析,老嚴頭說得也沒錯,如果李牧在美國完成學業返回清帝國,那麽李牧他們這批人肯定會受到朝廷重用,出將入相什麽的很正常。
這也可以理解老嚴頭一家人為什麽毫不猶豫的要堅決跟著李牧走,很明顯的一個事實,如果現在老嚴頭一家人就跟了李牧,那麽等將來李牧回到清帝國之後,老嚴頭一家就是李牧的老“家人”,這比跟在小胖子身邊強的多,雖然李牧不大可能混到“王爺”那個級別,但王府也不是歌舞升平的天堂,在王府裏當普通下人,遠不如在李牧這個未來的“帝國新貴”身邊當個貼身的使喚人。
寧為雞頭不為鳳尾嘛,誰說清帝國的老百姓愚昧來著,老嚴頭就很聰明。
李牧心安理得的接受了老嚴頭的奉承,就憑李牧給老嚴頭一家人做出的規劃,也值得老嚴頭對李牧感恩戴德。
等嚴母過來的時候,這個感恩戴德就達到了極致。
李牧見到嚴母一樣的和顏悅色,沒多少未來“帝國新貴”應有的傲慢和盛氣淩人:“這錢拿著該花就花,到舊金山上了岸,估計咱們要停留個一兩天,你們每人置換身行頭,理個發洗個澡什麽的別省著,咱們這是到美國了,不能丟了咱清帝國的人——”
雖然這個“清帝國”有點讓李牧感到惡心,但不可否認的是,李牧來到美國,代表的就是清帝國公民的形象。在李牧能養活自己一家子之前,李牧還不能公然說出“我隻代表華人,不代表清帝國”這樣的話,還要和陳老頭虛與委蛇,把那每個月的24美元糊弄到手。
當然李牧對老嚴頭一家人的要求肯定是不止這些,所以李牧也給老嚴頭一家人畫餅,以安撫老嚴頭一家人惶恐不安的心:“等到了新英格蘭地區,你們都要接受語言培訓,也就是要學會說洋人的話,這樣才能更方便你們在美國的生活,嚴虎、嚴順和初雪也要接受教育,就是去上美國人的學堂,這樣才能在未來擁有更好的生活。”
當李牧說到送嚴虎、嚴順和初雪去上學的時候,嚴母的眼睛很明顯亮起來,等李牧話音剛落,嚴母就急不可耐。
“去——去美國人的學堂,是和牧哥您去的學堂一樣嗎?”嚴母的表情裏充滿驚喜和希翼,讓人不忍拒絕。
“我不去美國人的學堂,如果你是指初雪他們要去的學堂,那麽我現在就可以給你答案:是的,初雪他們就是要去那種學堂,原本我應該去的那種,和那個小胖子要去的學堂一樣。”李牧不賣關子,終於讓嚴母懸著的一顆心落地。
“謝謝,謝謝,謝謝牧哥——”嚴母喜極而泣,向李牧福了好幾個福,轉身出門就把嚴虎、嚴順和初雪叫進來:“快,給牧哥磕頭,牧哥可是咱家的大恩人,你們要做牛做馬才能報答牧哥的恩情——”
嚴虎、嚴順和初雪不知道嚴母在說什麽,但對於給李牧這個“主人”磕頭這種事,三個人並沒有什麽反感,都還是很聽話,嚴母還在說著,三個人就跪下老老實實給李牧磕頭。
李牧最受不了動不動就磕頭這種事,雖然身在這個時代,李牧也不好表現的太另類,但在這件事上李牧還是堅持,所以李牧馬上就起身:“都起來,都起來,我已經說過了,咱家以後不磕頭,除了過年給老天爺上香時和祭拜祖先時,什麽時候都不用磕頭——”
“牧哥,您就讓他們磕幾個吧,除了這個,我實在是想不出有什麽法子感謝您——”老嚴兩口子也在磕頭,而且都已經是淚流滿麵。
李牧還是低估了“知識”在這年代的價值,這年頭除了富貴人家出身的孩子,沒幾個人有機會接受精英教育,平民家的孩子上個私塾都需要給教授弄點束脩,奴仆家的孩子根本就連上私塾的機會都沒有,就算是初雪他們這些家生子有機會去跟著小胖子這樣的“少爺秧子”當個伴讀什麽的,也是沒資格進學堂的,隻是一個隨從而已。
站在“主人”的角度上考慮,肯定是希望自家的奴仆永遠都是自家的奴仆,生生世世都為“主人”服務,所以千萬別指望“主人”會為“家生子”提供教育機會,除非是主人的私生子,否則是不可能的。
小胖子和李牧他們都是清政府公派的留學生,他們要接受的肯定是精英教育,初雪一家人估計現在還不明白“精英教育”是什麽意思,不過這並不妨礙他們理解這對初雪他們的意義。
這年頭知識是一種極為稀缺的商品,麥克克一個獸醫,從美國跑到清國,居然就能堂而皇之混進幼童出洋肄業局,可想而知,如果能在洋人那裏學上一招半式,那馬上就會身價大增。
而且李牧他們隻要回到清帝國,肯定就是清帝國的“帝國新貴”,而如果初雪他們也能接受和李牧一樣的教育,那麽也就說明初雪他們有了成為“帝國新貴”的資格。
就算是現在無法成為現實,但最起碼也是進入了後備梯隊,這對初雪他們未來的意義不可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