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洞外,天下飛雪,遍地寒霜。
洞內,卻是另一番光景,一堆柴火旁,正坐著一人一狐,人坐在虎皮上,狐狸縮在人懷裏,一人一獸相互依偎,報團取暖。
沒辦法,自打秦魚雁醒來後,一連下了好幾場大雪,天地驟寒,冷的不行,就連那樹林子裏最耐寒的老狼都凍得直哆嗦,更別說人了,洞口上更是垂下來一根根半米多長的冰溜子,駭的人哪敢出去。
也就昨天,趁著雪勢小點,秦魚雁才出去轉悠了一圈,本來是想打點獵物,不過,也算運氣好,在一個水池邊遇到一隻被凍住的麂子,順勢就給扛回來了。
火堆上,正熏烤著麂子肉,烤的汁水外冒,熏的焦香四溢,饞的那赤狐一個勁兒的在秦魚雁懷裏磨蹭,嘴裏咿呀的低聲叫喚著,等秦魚雁給它割下一塊,然後親手再喂到嘴裏,這狐狸才舒服的翻個身,露出肚皮,又打盹去了。
隻剩下秦魚雁看著麵前的兩本武功秘籍麵露難色。
一本是那鐵頭留下的刀譜,一本是那“粘杆處”的“殺人術”,可他現在哪還有之前如獲至寶的欣喜模樣,東西在手是不假,但也要看得懂才行啊,而且不光要看的懂,還得練懂,就更難了。
先說刀譜,招式變化雖有跡可循,畢竟一招一式都在上麵畫著呢,可這都是流於形的東西,武夫所練,所求皆為勁力,就好比人身似弓,諸類拳腳可為矢,這勁力便是拉開你這張弓的根本,否則,不通勁力,箭矢無力,那刀招練與不練又有何區別。
而這刀譜上便記載了一門呼吸法,講究的是以吞氣而運勁發力的技巧。
然後他練了,練完之後,也不知道是不是出了岔子,急咳不止,咳得死去活來,肝肺差點吐出來,喉嚨裏好懸沒嗆出血來。
再說“殺人術”。
幾天下來,這“殺人術”他已看了個大概,講究的是通過控製自身的筋肉與氣血運行,從而催生出勁力。錦帛上雖說有那些小人圖變化引導,可內裏還要配合著氣息、步伐,這其中不但涉及了一些人身經絡,更有各種關隘竅訣,而且最關鍵的,得同時外輔一種壯大氣血的藥膳,這讓他怎麽敢練,有那“刀譜”的前車之鑒,要是萬一練出岔子,保不齊損了腎經,傷了肝髒,不明不白的就死這兒了。
相較之下,倒是那“刀譜”看上去要容易許多,畢竟利器在手,不似這“殺人術”還要打熬筋骨,壯大己身,需要打下根基才,而且上麵所記載的一些殺人手段,怕是專門用來培養大內殺手的,看的人心驚肉跳。
但他現在卻不敢沒心沒肺的照著“刀譜”練,那鐵頭怕是打小就練的刀法,而且身邊興許還有師父指點,哪像他眼下沒頭沒腦的胡亂摸索,俗話說真傳一句話,假傳萬卷書,誰知道那句話傳的是什麽。
拿著一本刀譜秘籍就能練出什麽絕世神功,天下無敵,那就是一些武俠小說裏扯淡的玩意兒。
“咳咳、”
秦魚雁嘴裏咳著,伸手撫摸著赤狐的肚皮,最後把目光落在了那幾味壯大氣血的藥材上,雖說最後練的是勁力,可自身強大才是根本,射箭開弓,也得弓身夠強,才能承受的住,而後開強弓,射強矢,否則那就不是練功了,而是找死。
到時候隻怕練不了幾次,身體承受不住,就得弓毀人亡,猝死當場,換而言之就是暴斃。
其實,這人身似弓以前他外公也曾說過,但他一直不明其意,眼下卻是明白了不少。
眼神一定,秦魚雁終於下定了決心。
不過,他視線一斜,已看向身旁的血滴子,這玩意兒倒是可以先摸索著練出點門道,也好有點保命的手段。
正想著,秦魚雁就聽懷裏“咿呀”一聲叫喚,低頭一瞧,就見赤狐正瞧著火堆上的烤肉直流哈喇子,然後又眼巴巴的看向他,一雙眼睛透著靈光,惹得秦魚雁大覺有趣。
“這就賴上我了?哈哈,我看不如給你起個名兒吧!”
他稍一思量,順手切下一塊肉放到赤狐嘴裏。
“赤龍怎麽樣?”
但很快他又搖了搖頭。
“不行,聽著有些俗氣!”
瞧著懷裏縮成一團的赤狐,秦魚雁撫摸著它頸間的軟肉,最後眼神一亮。
“要不,就叫火兒吧!”
說來也奇,這“火兒”二字一出口,懷裏的小東西立馬一抬腦袋,豎著耳朵,睜著一雙大眼好奇懵懂的看著秦魚雁,嘴裏還跟著“咿呀”了幾聲,然後一縮身子,又去打瞌睡了。
秦魚雁看的一怔,接著嘖嘖稱奇,不禁笑了起來。
“嗬嗬,赤狐識名?奇哉,怪哉!”
但他隨即又歎了口氣。
“唉,也不知道你我之間,究竟有何聯係,我因你而流落此間,因你而逃脫困險,眼下又因你再得奇遇,真不知道是福還是禍,是該哭還是該笑!”
洞外飛雪更盛,人間蒼茫。
忽見秦魚雁目光一閃,他長身站起,走到洞口,懷抱赤狐,目光透過風雪,側耳一聽。
隱約間,隻聽炮仗聲響此起彼伏,好生熱鬧。
卻是除夕已至。
……
轉眼。
冬去春來。
時間似白駒過隙,不過忽然而已。
春雪消融,挺過了寒冬,老百姓也跟著長出了口氣,日子也算有了點盼頭。
就以關中來說,眼下氣候轉暖,各地的車馬商隊也就跟著陸陸續續的過來了,這些商隊來自天南地北,載的東西也是種類繁多,譬如南邊穀種稻米,北邊的藥材,再有什麽山貨毛皮,吃穿用度,應有盡有。
當然,也有見不得光的,譬如一些個江洋大盜燒殺劫掠而來的東西,就連那給老佛爺進獻的貢品,什麽奇珍異寶,天材地寶,這裏興許都能瞧見幾樣,這才是真正的好東西,千金難換,可遇不可求,但同時,也伴隨著腥風血雨。
這般,便有各方刀客勢力匯聚於此,想要分一杯羹,撈些油水。
他們有的是受人雇傭,充當鏢師護衛,護送商隊,有的則是幹著黑吃黑的勾當,還有的刀頭舔血,燒殺劫掠,無惡不作。
也就是這年春天,山上,下來了一個懷抱赤狐的青年……
洞外,天下飛雪,遍地寒霜。
洞內,卻是另一番光景,一堆柴火旁,正坐著一人一狐,人坐在虎皮上,狐狸縮在人懷裏,一人一獸相互依偎,報團取暖。
沒辦法,自打秦魚雁醒來後,一連下了好幾場大雪,天地驟寒,冷的不行,就連那樹林子裏最耐寒的老狼都凍得直哆嗦,更別說人了,洞口上更是垂下來一根根半米多長的冰溜子,駭的人哪敢出去。
也就昨天,趁著雪勢小點,秦魚雁才出去轉悠了一圈,本來是想打點獵物,不過,也算運氣好,在一個水池邊遇到一隻被凍住的麂子,順勢就給扛回來了。
火堆上,正熏烤著麂子肉,烤的汁水外冒,熏的焦香四溢,饞的那赤狐一個勁兒的在秦魚雁懷裏磨蹭,嘴裏咿呀的低聲叫喚著,等秦魚雁給它割下一塊,然後親手再喂到嘴裏,這狐狸才舒服的翻個身,露出肚皮,又打盹去了。
隻剩下秦魚雁看著麵前的兩本武功秘籍麵露難色。
一本是那鐵頭留下的刀譜,一本是那“粘杆處”的“殺人術”,可他現在哪還有之前如獲至寶的欣喜模樣,東西在手是不假,但也要看得懂才行啊,而且不光要看的懂,還得練懂,就更難了。
先說刀譜,招式變化雖有跡可循,畢竟一招一式都在上麵畫著呢,可這都是流於形的東西,武夫所練,所求皆為勁力,就好比人身似弓,諸類拳腳可為矢,這勁力便是拉開你這張弓的根本,否則,不通勁力,箭矢無力,那刀招練與不練又有何區別。
而這刀譜上便記載了一門呼吸法,講究的是以吞氣而運勁發力的技巧。
然後他練了,練完之後,也不知道是不是出了岔子,急咳不止,咳得死去活來,肝肺差點吐出來,喉嚨裏好懸沒嗆出血來。
再說“殺人術”。
幾天下來,這“殺人術”他已看了個大概,講究的是通過控製自身的筋肉與氣血運行,從而催生出勁力。錦帛上雖說有那些小人圖變化引導,可內裏還要配合著氣息、步伐,這其中不但涉及了一些人身經絡,更有各種關隘竅訣,而且最關鍵的,得同時外輔一種壯大氣血的藥膳,這讓他怎麽敢練,有那“刀譜”的前車之鑒,要是萬一練出岔子,保不齊損了腎經,傷了肝髒,不明不白的就死這兒了。
相較之下,倒是那“刀譜”看上去要容易許多,畢竟利器在手,不似這“殺人術”還要打熬筋骨,壯大己身,需要打下根基才,而且上麵所記載的一些殺人手段,怕是專門用來培養大內殺手的,看的人心驚肉跳。
但他現在卻不敢沒心沒肺的照著“刀譜”練,那鐵頭怕是打小就練的刀法,而且身邊興許還有師父指點,哪像他眼下沒頭沒腦的胡亂摸索,俗話說真傳一句話,假傳萬卷書,誰知道那句話傳的是什麽。
拿著一本刀譜秘籍就能練出什麽絕世神功,天下無敵,那就是一些武俠小說裏扯淡的玩意兒。
“咳咳、”
秦魚雁嘴裏咳著,伸手撫摸著赤狐的肚皮,最後把目光落在了那幾味壯大氣血的藥材上,雖說最後練的是勁力,可自身強大才是根本,射箭開弓,也得弓身夠強,才能承受的住,而後開強弓,射強矢,否則那就不是練功了,而是找死。
到時候隻怕練不了幾次,身體承受不住,就得弓毀人亡,猝死當場,換而言之就是暴斃。
其實,這人身似弓以前他外公也曾說過,但他一直不明其意,眼下卻是明白了不少。
眼神一定,秦魚雁終於下定了決心。
不過,他視線一斜,已看向身旁的血滴子,這玩意兒倒是可以先摸索著練出點門道,也好有點保命的手段。
正想著,秦魚雁就聽懷裏“咿呀”一聲叫喚,低頭一瞧,就見赤狐正瞧著火堆上的烤肉直流哈喇子,然後又眼巴巴的看向他,一雙眼睛透著靈光,惹得秦魚雁大覺有趣。
“這就賴上我了?哈哈,我看不如給你起個名兒吧!”
他稍一思量,順手切下一塊肉放到赤狐嘴裏。
“赤龍怎麽樣?”
但很快他又搖了搖頭。
“不行,聽著有些俗氣!”
瞧著懷裏縮成一團的赤狐,秦魚雁撫摸著它頸間的軟肉,最後眼神一亮。
“要不,就叫火兒吧!”
說來也奇,這“火兒”二字一出口,懷裏的小東西立馬一抬腦袋,豎著耳朵,睜著一雙大眼好奇懵懂的看著秦魚雁,嘴裏還跟著“咿呀”了幾聲,然後一縮身子,又去打瞌睡了。
秦魚雁看的一怔,接著嘖嘖稱奇,不禁笑了起來。
“嗬嗬,赤狐識名?奇哉,怪哉!”
但他隨即又歎了口氣。
“唉,也不知道你我之間,究竟有何聯係,我因你而流落此間,因你而逃脫困險,眼下又因你再得奇遇,真不知道是福還是禍,是該哭還是該笑!”
洞外飛雪更盛,人間蒼茫。
忽見秦魚雁目光一閃,他長身站起,走到洞口,懷抱赤狐,目光透過風雪,側耳一聽。
隱約間,隻聽炮仗聲響此起彼伏,好生熱鬧。
卻是除夕已至。
……
轉眼。
冬去春來。
時間似白駒過隙,不過忽然而已。
春雪消融,挺過了寒冬,老百姓也跟著長出了口氣,日子也算有了點盼頭。
就以關中來說,眼下氣候轉暖,各地的車馬商隊也就跟著陸陸續續的過來了,這些商隊來自天南地北,載的東西也是種類繁多,譬如南邊穀種稻米,北邊的藥材,再有什麽山貨毛皮,吃穿用度,應有盡有。
當然,也有見不得光的,譬如一些個江洋大盜燒殺劫掠而來的東西,就連那給老佛爺進獻的貢品,什麽奇珍異寶,天材地寶,這裏興許都能瞧見幾樣,這才是真正的好東西,千金難換,可遇不可求,但同時,也伴隨著腥風血雨。
這般,便有各方刀客勢力匯聚於此,想要分一杯羹,撈些油水。
他們有的是受人雇傭,充當鏢師護衛,護送商隊,有的則是幹著黑吃黑的勾當,還有的刀頭舔血,燒殺劫掠,無惡不作。
也就是這年春天,山上,下來了一個懷抱赤狐的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