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在晉和朱燮元出發了嗎?”回到皇宮後,朱由檢徑直來到內閣。
“已經出發了,他們將在京師城門處匯合教導團,共同奔赴九邊。”徐光啟回答道。
“那就行,,最近有什麽事情嗎?”朱由檢來到自己的位子上一屁股坐下。
雖然閣臣少了兩個,但事情卻沒少,他自己也收拾起懶惰來,準備多多參與到政務中去。
“有,這是陝西巡撫的奏報,延綏大饑,需要賑濟!”徐光啟舉著一份奏折道。
因為遷移走了上百萬的百姓,後麵又積極展開救災措施,陝西的旱災輕了不少,但依舊眼中,當地的百姓更多的隻是能在田地裏收點東西上來,支撐的久一點。
然而,到了三月份,糧食已經吃完了,但是距離收割的季節去,卻還有三個月。
“陛下,現在行裁撤衛所之事,會否有所不妥?”徐光啟猶豫的問道。
衛所的裁撤勢必會造成一大批人沒有了衣食來源,盡管會分到衛所土地,然而此時土地上的產出根本不夠果腹的,饑荒已經在延綏鎮發生了,縱然分到了土地,但沒有足夠的糧食,也解決不了問題。
此時衛所雖然困弊,但是起碼有吃的,糧食不夠還有軍糧撥給,至少餓不死人,雖然吃的很差,但目前還能維持。
“賑災吧!”朱由檢歎口氣,“從海外購糧,從京師的鐵軌運送過去,然後用以工代賑的形式發放出去,修路,修橋,修城,修學校,修官衙,總之能修的都修了。朕此次會在陝西征募七到十萬士兵,軍餉暫時以糧食的形式發放,每月一石,應該能養活一家五口之人。”
“內閣的錢不夠!”徐光啟冷靜的說出一個很關鍵的問題。很多計劃是很好的,但是錢不夠的話,什麽都辦不了。
“朕會出三百萬,算是借貸的,就以路權抵押,至於利息的話......”說到這,朱由檢不由停頓下來,他是真的不知道大明借貸的利息是多少,而且幾厘幾分的算法,他弄不清楚。
“算了,朕讓司禮監的人跟你商量吧,盡量低一些,不過要按照規矩來,朕的錢也不是大風刮來的,沒錢的話,就照以前,道路給朕,讓朕收上一段時間的錢。”
朱由檢沒有提鐵路,此時的鐵路完全是軍用官用,根本沒對外開放,沒有盈利,要來也沒有用。
“好吧!”徐光啟苦笑一聲,隻能同意,之前從內廷拿的錢,基本上都是以這種方式償還的,如今大明水泥馬路上四處修建的關卡全都是內廷的人,就連關卡修建的錢都是內廷出的。
“陛下,內閣可以向內廷借錢,但是地方官府呢,如今各地都有修路計劃,可官府都沒錢,如何去修?”徐光啟又問道。
修路是朱由檢的一項基本國策,他早就對大明的交通物流不滿了,官道都是土路也就不說了,還不準百姓走,百姓不走,不交流的話,哪裏來的活力,哪裏來的商業繁榮?
“去向銀行借,如今府一級基本都有銀行了,也正在向縣一級推廣,讓官府去借,至於抵押,可以是稅收,也可以是路權,亦或者官府持有的田地,都行。”朱由檢想了想道。
現在大明官府持有的資本還是不少的,這些起碼要動起來,至於官府帶頭,其他人才不會猶豫,當商業繁榮的時候,朝廷也就有錢了,而他所能調動的力量也將更加龐大,徹底。
“也隻能如此了!”徐光啟聽到皇帝提到田地的時候,眼皮子跳了下,但隨後見他沒有多提,就暗自送了口氣。
他曾經在內廷任職的時候,可是知道陛下對土地所有權的執著,但他卻知道,這是個麻煩問題,如今陛下沒有多碰,他總算是可以放下一直以來的擔憂。
當然,朱由檢不是放棄了這個問題,隻是擱置了而已,這個時候討論體製問題是沒有用的,先把經濟和文明發展起來再說,當識字率擴大,社會不斷前進,自然而然的會有思想者來考慮這些問題。
用不著他一個三流本科的人來想這些問題,他唯一的責任,就是將華夏這個古老國度,重現輝煌的時間提前一些而已。
說了些關於對西北衛所改革的擔憂後,徐光啟接著匯報。
河南部分地區幹旱,福建有人造反,圍攻縣城,山東發現白蓮教的蹤跡,西南土司普名聲小動作頻繁。大明的土地實在是太大了,類似的事情每天都在發生。
“這些小事報給朕幹什麽,你們自己拿主意,和司禮監商議就是。”朱由檢一皺眉道,他將內閣的位置提拔起來,可不是讓自己陷於瑣碎的雜事之中。
“沒有邊患,日常政務多是這樣的小事。如荷蘭海戰、剿滅海盜,陝西叛亂,土司作亂這樣的事情並不多。”徐光啟微微一笑,而後,他似乎想起什麽,接著道:“對了,陛下,陝西百萬災民已經遷徙完成,最後成功抵達的百姓共計九十四萬三千餘人,死亡七萬一千兩百餘人。”
持續了整整兩年的遷徙總算完成了,不論是洪承疇還是徐光啟,都鬆了一口氣,接下來的時間,隻需要花費十多年來開發台灣,這座海外大島就會成為一塊寶地。
“這是什麽數據,是整個遷徙過程死亡人數還是海運死亡人數?”朱由檢有些疑惑的問道。
“是整個移民過程中的死亡人數,是從陝西開始遷移時候算起的,包括道路修築以及台灣開發時期的死亡人數。這是台灣巡撫洪承疇統計過來的,應該比較準確。”徐光啟解釋道。
“都有死亡人數了,看來所有的安置工作已經結束了。”朱由檢摩挲著下巴想到。
最近他掛了次胡子,原本毛茸茸弄的胡須沒了,變成了有了硬茬的胡子。如同後世般,他並沒有蓄須的習慣,過個幾天就要刮胡子,為此田秀英說了他好幾次,喜歡裝最少沒毛的小年輕。
“已經全部安置了,目前台北、台中、台南都有大城市聚集,現在正在開拓環島道路,力圖將三個城市鏈接在一起,沿海開辟農田和作坊等。”徐廣清簡單說了下。
“這樣啊,那台灣還能再遷徙百姓過去嗎?”朱由檢問道。
他可是知道,在十多年中,北邊還要幹旱,陝西、山西都會受到波及,而且,大明此時人口本就到了稠密的程度,地多人少,導致土地價格高昂,與其在國內擁擠,還不如遷移出去。
整個東南亞,包括還未被發現的澳洲、新西蘭等,都將是大明百姓的人口轉移之地。
“已經出發了,他們將在京師城門處匯合教導團,共同奔赴九邊。”徐光啟回答道。
“那就行,,最近有什麽事情嗎?”朱由檢來到自己的位子上一屁股坐下。
雖然閣臣少了兩個,但事情卻沒少,他自己也收拾起懶惰來,準備多多參與到政務中去。
“有,這是陝西巡撫的奏報,延綏大饑,需要賑濟!”徐光啟舉著一份奏折道。
因為遷移走了上百萬的百姓,後麵又積極展開救災措施,陝西的旱災輕了不少,但依舊眼中,當地的百姓更多的隻是能在田地裏收點東西上來,支撐的久一點。
然而,到了三月份,糧食已經吃完了,但是距離收割的季節去,卻還有三個月。
“陛下,現在行裁撤衛所之事,會否有所不妥?”徐光啟猶豫的問道。
衛所的裁撤勢必會造成一大批人沒有了衣食來源,盡管會分到衛所土地,然而此時土地上的產出根本不夠果腹的,饑荒已經在延綏鎮發生了,縱然分到了土地,但沒有足夠的糧食,也解決不了問題。
此時衛所雖然困弊,但是起碼有吃的,糧食不夠還有軍糧撥給,至少餓不死人,雖然吃的很差,但目前還能維持。
“賑災吧!”朱由檢歎口氣,“從海外購糧,從京師的鐵軌運送過去,然後用以工代賑的形式發放出去,修路,修橋,修城,修學校,修官衙,總之能修的都修了。朕此次會在陝西征募七到十萬士兵,軍餉暫時以糧食的形式發放,每月一石,應該能養活一家五口之人。”
“內閣的錢不夠!”徐光啟冷靜的說出一個很關鍵的問題。很多計劃是很好的,但是錢不夠的話,什麽都辦不了。
“朕會出三百萬,算是借貸的,就以路權抵押,至於利息的話......”說到這,朱由檢不由停頓下來,他是真的不知道大明借貸的利息是多少,而且幾厘幾分的算法,他弄不清楚。
“算了,朕讓司禮監的人跟你商量吧,盡量低一些,不過要按照規矩來,朕的錢也不是大風刮來的,沒錢的話,就照以前,道路給朕,讓朕收上一段時間的錢。”
朱由檢沒有提鐵路,此時的鐵路完全是軍用官用,根本沒對外開放,沒有盈利,要來也沒有用。
“好吧!”徐光啟苦笑一聲,隻能同意,之前從內廷拿的錢,基本上都是以這種方式償還的,如今大明水泥馬路上四處修建的關卡全都是內廷的人,就連關卡修建的錢都是內廷出的。
“陛下,內閣可以向內廷借錢,但是地方官府呢,如今各地都有修路計劃,可官府都沒錢,如何去修?”徐光啟又問道。
修路是朱由檢的一項基本國策,他早就對大明的交通物流不滿了,官道都是土路也就不說了,還不準百姓走,百姓不走,不交流的話,哪裏來的活力,哪裏來的商業繁榮?
“去向銀行借,如今府一級基本都有銀行了,也正在向縣一級推廣,讓官府去借,至於抵押,可以是稅收,也可以是路權,亦或者官府持有的田地,都行。”朱由檢想了想道。
現在大明官府持有的資本還是不少的,這些起碼要動起來,至於官府帶頭,其他人才不會猶豫,當商業繁榮的時候,朝廷也就有錢了,而他所能調動的力量也將更加龐大,徹底。
“也隻能如此了!”徐光啟聽到皇帝提到田地的時候,眼皮子跳了下,但隨後見他沒有多提,就暗自送了口氣。
他曾經在內廷任職的時候,可是知道陛下對土地所有權的執著,但他卻知道,這是個麻煩問題,如今陛下沒有多碰,他總算是可以放下一直以來的擔憂。
當然,朱由檢不是放棄了這個問題,隻是擱置了而已,這個時候討論體製問題是沒有用的,先把經濟和文明發展起來再說,當識字率擴大,社會不斷前進,自然而然的會有思想者來考慮這些問題。
用不著他一個三流本科的人來想這些問題,他唯一的責任,就是將華夏這個古老國度,重現輝煌的時間提前一些而已。
說了些關於對西北衛所改革的擔憂後,徐光啟接著匯報。
河南部分地區幹旱,福建有人造反,圍攻縣城,山東發現白蓮教的蹤跡,西南土司普名聲小動作頻繁。大明的土地實在是太大了,類似的事情每天都在發生。
“這些小事報給朕幹什麽,你們自己拿主意,和司禮監商議就是。”朱由檢一皺眉道,他將內閣的位置提拔起來,可不是讓自己陷於瑣碎的雜事之中。
“沒有邊患,日常政務多是這樣的小事。如荷蘭海戰、剿滅海盜,陝西叛亂,土司作亂這樣的事情並不多。”徐光啟微微一笑,而後,他似乎想起什麽,接著道:“對了,陛下,陝西百萬災民已經遷徙完成,最後成功抵達的百姓共計九十四萬三千餘人,死亡七萬一千兩百餘人。”
持續了整整兩年的遷徙總算完成了,不論是洪承疇還是徐光啟,都鬆了一口氣,接下來的時間,隻需要花費十多年來開發台灣,這座海外大島就會成為一塊寶地。
“這是什麽數據,是整個遷徙過程死亡人數還是海運死亡人數?”朱由檢有些疑惑的問道。
“是整個移民過程中的死亡人數,是從陝西開始遷移時候算起的,包括道路修築以及台灣開發時期的死亡人數。這是台灣巡撫洪承疇統計過來的,應該比較準確。”徐光啟解釋道。
“都有死亡人數了,看來所有的安置工作已經結束了。”朱由檢摩挲著下巴想到。
最近他掛了次胡子,原本毛茸茸弄的胡須沒了,變成了有了硬茬的胡子。如同後世般,他並沒有蓄須的習慣,過個幾天就要刮胡子,為此田秀英說了他好幾次,喜歡裝最少沒毛的小年輕。
“已經全部安置了,目前台北、台中、台南都有大城市聚集,現在正在開拓環島道路,力圖將三個城市鏈接在一起,沿海開辟農田和作坊等。”徐廣清簡單說了下。
“這樣啊,那台灣還能再遷徙百姓過去嗎?”朱由檢問道。
他可是知道,在十多年中,北邊還要幹旱,陝西、山西都會受到波及,而且,大明此時人口本就到了稠密的程度,地多人少,導致土地價格高昂,與其在國內擁擠,還不如遷移出去。
整個東南亞,包括還未被發現的澳洲、新西蘭等,都將是大明百姓的人口轉移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