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議!”
“我同意刑部薛大人的意見。”
“這僅僅隻是一個提議,完全沒有詳細縝密的計劃,如此草率的改革,絕對不能實行下去。”
三法司的三位主官都表示了隱晦的反對意見後,其他官員也沒有沉默下來,紛紛發表了自己的看法,就算和這件事無關,他們也都開口說了兩句。
長久的不在會議上顯示自己的存在,會讓人遺忘自己。
當然,他們有的人說的話僅僅隻是表示反對,還有的則稍微有點見底,看出皇帝這個所謂變革的缺陷之處——沒有一個完整而周密詳細的計劃。
乾聖帝是一個喜歡新奇和創新的皇帝,這是顯而易見的,但他的變革不一定都是好的、正確的。
就比如都察院在地方開辦分院,完全是源於一個憤怒下的錯誤。
乾聖帝並不知道,提刑按察使司就是都察院在地方的監督機構。當然,這也和這機個構管理範圍非常廣有關係,審判案件、監察、巡堤、巡海、驛傳、提學等,都歸屬他管轄。
如此多的事務,以當時皇帝暴怒的狀態,遺忘兩個不算啥。
當時甚多官員甚至一度以為,皇帝會將給事中給徹底裁撤掉。
僅僅是將當時的都察院大部分禦史下放,然後再補充一批,已經是最好的結果了。至於地方多了個機構,不算啥,正好專職化督查。
實行了隻以查處彈劾官員為功績的考核後,地方都察院的戰鬥力相當猛,一年來幹掉了很多官員,狠狠糾正了一把現在的房子,算是錯有錯招。
但是,地方都察院的結果是好的,但不掉表每一次的變化都是好的,所有的官員相當警惕皇帝的變革。
就像這次,無法拿出一個可行有效的變革來,是不會有人同意的。
很多人都提出了自己反對的意見,當然,也有些人沒有開口,尤其是尚書們,他們十分謹慎的,將目光看向了前麵的幾個座位。
剛剛完成了派係的選擇,在大佬沒發話之前,他們不好表態。
看著大半都反對的官員,王體乾不自覺的握緊了手,嘴唇蠕動了下,剛想開口,然後似乎想起了什麽,最終還是沒有張開嘴,而是抿著嘴,眼睛緊緊的盯著朝堂,將所有人的發言都記載下來。
“你們怎麽看?”徐光啟望向其他三人。
“太草率!”錢龍錫搖了搖頭。
“這不是當前的重點。”王在晉也不太同意,他覺得現在最重要的是軍事問題,九邊、衛所、遼東、女真,這才是亟待解決的,而所謂製度的變革,應當等局勢穩定下來後才考慮。
“我也覺得太急躁了些。”熊文燦見其他人都不讚同,自己也隨大流的說了一句。
“嗯,那這條暫時擱置。”徐光啟點頭,他也不讚同現在進行太多的改革,尤其是在財政入不敷出的狀態下,推行大理寺審判製度,光是每個省多增加的人手,每月的俸祿就是一筆不小的支出。
目前帝國可拿不出這筆錢來,何況,除了俸祿外,還有其他的支出。
“那巡撫的固定,以及地方官府和中央部門的對應呢?”徐光啟提出問題。
這又引起一番討論。
麵對皇帝層出不窮的改革,百官們真的有點無力了——皇帝的想法怎麽這麽多。
然後,他們又不得不絞盡腦汁來委婉的進行反對。
草率、不可妄動、沒有周密的計劃,都成了理由,場麵幾乎是一片倒的,沒有一個讚同。
實際上,巡撫已經成了地方的最高長官,但就和內閣一樣,沒有一個正式的名義承認,當然,和內閣不同的是,內閣有自己的固定地方和辦公機構。
但巡撫沒有,同樣也沒有固定的人員,若是巡撫固定下來,那就意味著要開府建牙,不論是場地,還是屬官,都需要一一添置,這非常的複雜和麻煩。
這種變動是巨大的,很多年紀大的官員,幾乎無法接受。同時,還有另外兩個麻煩——人手和經費。
“若是實行這個計劃,恐怕沒有足夠的人手。”禮部尚書阮大铖站出來說了一句,他倒不是反對,隻是希望內閣正視這個問題。
“若是啟用吏員呢?選拔吏員為官,這在國初有過,若人手不夠,這個可以彌補。”徐光啟幽幽來了一句。
這句話,讓阮大铖愕然,隨後才苦笑的點點頭道,“那就沒問題了。”
然而,這個回答卻讓朝臣嘩然。
臥槽,啟用吏員,那我們這些讀聖賢書,曆經千辛萬苦,好不容易才通過科舉,成為進士的人算什麽?
不行,絕對不行,決不能啟用吏員為官!
這幾乎是所有人的想法。
其實,地方的官府和中央六部,早就有了一一對應的部門,當然,地方不稱部,而是科,戶科兵科之類的,同時,也不是正官擔任,全部都是經製吏在裏麵辦公,辦事員都是屬於胥吏,下九流之一。
若是直接將這些人的品級給提拔起來,那過程倒也簡單,但卻沒有一個人提。
這些科考出身的人,麵對胥吏有著天然的優越感,不願,也不想將自己的囊中之物給這些人分享。
那是對他們的侮辱!
“反對如此強烈嗎?”看著喧嘩聲要將屋頂掀翻的群臣,徐光啟有些默然,反對這麽強烈嗎?
其實,他從心底讚同這個方案的,那些吏員有能力,有經驗,同時裏麵不乏驚才絕豔之人,隻是因為沒有科舉這塊敲門磚,他們才隻能在地方浮沉。
若是沒了這個限製,很多人將脫穎而出。
然而,反對的力量著實太強大了,縱然很多大佬沒說話,但看他們深以為然的表情,就知道不可能同意。
“徐老大人,就算這個決議通過了,也實行不下去,戶部....金部並沒有這麽多的收入,給這些人發放俸祿。”見徐光啟不說話,畢自嚴主動站出來,提出了另一個弊端。
他這算是給徐光啟一個台階下。
帝國的財政的確不容許這麽做,經製吏的俸祿時很少的,甚至沒有,他們拿的錢大多是地方沉澱多年的潛規則。
若是將他們提拔為官員,那顯然就要發放俸祿,而且數量還不低,起碼也要照著七品縣令的俸祿來削減,這將是一筆極為龐大的支出,不比現在要撥給的少。
“如此,便作罷吧!”徐光啟歎氣一聲。
這是他最想實行的,然而無奈,推動不下去。
“我同意刑部薛大人的意見。”
“這僅僅隻是一個提議,完全沒有詳細縝密的計劃,如此草率的改革,絕對不能實行下去。”
三法司的三位主官都表示了隱晦的反對意見後,其他官員也沒有沉默下來,紛紛發表了自己的看法,就算和這件事無關,他們也都開口說了兩句。
長久的不在會議上顯示自己的存在,會讓人遺忘自己。
當然,他們有的人說的話僅僅隻是表示反對,還有的則稍微有點見底,看出皇帝這個所謂變革的缺陷之處——沒有一個完整而周密詳細的計劃。
乾聖帝是一個喜歡新奇和創新的皇帝,這是顯而易見的,但他的變革不一定都是好的、正確的。
就比如都察院在地方開辦分院,完全是源於一個憤怒下的錯誤。
乾聖帝並不知道,提刑按察使司就是都察院在地方的監督機構。當然,這也和這機個構管理範圍非常廣有關係,審判案件、監察、巡堤、巡海、驛傳、提學等,都歸屬他管轄。
如此多的事務,以當時皇帝暴怒的狀態,遺忘兩個不算啥。
當時甚多官員甚至一度以為,皇帝會將給事中給徹底裁撤掉。
僅僅是將當時的都察院大部分禦史下放,然後再補充一批,已經是最好的結果了。至於地方多了個機構,不算啥,正好專職化督查。
實行了隻以查處彈劾官員為功績的考核後,地方都察院的戰鬥力相當猛,一年來幹掉了很多官員,狠狠糾正了一把現在的房子,算是錯有錯招。
但是,地方都察院的結果是好的,但不掉表每一次的變化都是好的,所有的官員相當警惕皇帝的變革。
就像這次,無法拿出一個可行有效的變革來,是不會有人同意的。
很多人都提出了自己反對的意見,當然,也有些人沒有開口,尤其是尚書們,他們十分謹慎的,將目光看向了前麵的幾個座位。
剛剛完成了派係的選擇,在大佬沒發話之前,他們不好表態。
看著大半都反對的官員,王體乾不自覺的握緊了手,嘴唇蠕動了下,剛想開口,然後似乎想起了什麽,最終還是沒有張開嘴,而是抿著嘴,眼睛緊緊的盯著朝堂,將所有人的發言都記載下來。
“你們怎麽看?”徐光啟望向其他三人。
“太草率!”錢龍錫搖了搖頭。
“這不是當前的重點。”王在晉也不太同意,他覺得現在最重要的是軍事問題,九邊、衛所、遼東、女真,這才是亟待解決的,而所謂製度的變革,應當等局勢穩定下來後才考慮。
“我也覺得太急躁了些。”熊文燦見其他人都不讚同,自己也隨大流的說了一句。
“嗯,那這條暫時擱置。”徐光啟點頭,他也不讚同現在進行太多的改革,尤其是在財政入不敷出的狀態下,推行大理寺審判製度,光是每個省多增加的人手,每月的俸祿就是一筆不小的支出。
目前帝國可拿不出這筆錢來,何況,除了俸祿外,還有其他的支出。
“那巡撫的固定,以及地方官府和中央部門的對應呢?”徐光啟提出問題。
這又引起一番討論。
麵對皇帝層出不窮的改革,百官們真的有點無力了——皇帝的想法怎麽這麽多。
然後,他們又不得不絞盡腦汁來委婉的進行反對。
草率、不可妄動、沒有周密的計劃,都成了理由,場麵幾乎是一片倒的,沒有一個讚同。
實際上,巡撫已經成了地方的最高長官,但就和內閣一樣,沒有一個正式的名義承認,當然,和內閣不同的是,內閣有自己的固定地方和辦公機構。
但巡撫沒有,同樣也沒有固定的人員,若是巡撫固定下來,那就意味著要開府建牙,不論是場地,還是屬官,都需要一一添置,這非常的複雜和麻煩。
這種變動是巨大的,很多年紀大的官員,幾乎無法接受。同時,還有另外兩個麻煩——人手和經費。
“若是實行這個計劃,恐怕沒有足夠的人手。”禮部尚書阮大铖站出來說了一句,他倒不是反對,隻是希望內閣正視這個問題。
“若是啟用吏員呢?選拔吏員為官,這在國初有過,若人手不夠,這個可以彌補。”徐光啟幽幽來了一句。
這句話,讓阮大铖愕然,隨後才苦笑的點點頭道,“那就沒問題了。”
然而,這個回答卻讓朝臣嘩然。
臥槽,啟用吏員,那我們這些讀聖賢書,曆經千辛萬苦,好不容易才通過科舉,成為進士的人算什麽?
不行,絕對不行,決不能啟用吏員為官!
這幾乎是所有人的想法。
其實,地方的官府和中央六部,早就有了一一對應的部門,當然,地方不稱部,而是科,戶科兵科之類的,同時,也不是正官擔任,全部都是經製吏在裏麵辦公,辦事員都是屬於胥吏,下九流之一。
若是直接將這些人的品級給提拔起來,那過程倒也簡單,但卻沒有一個人提。
這些科考出身的人,麵對胥吏有著天然的優越感,不願,也不想將自己的囊中之物給這些人分享。
那是對他們的侮辱!
“反對如此強烈嗎?”看著喧嘩聲要將屋頂掀翻的群臣,徐光啟有些默然,反對這麽強烈嗎?
其實,他從心底讚同這個方案的,那些吏員有能力,有經驗,同時裏麵不乏驚才絕豔之人,隻是因為沒有科舉這塊敲門磚,他們才隻能在地方浮沉。
若是沒了這個限製,很多人將脫穎而出。
然而,反對的力量著實太強大了,縱然很多大佬沒說話,但看他們深以為然的表情,就知道不可能同意。
“徐老大人,就算這個決議通過了,也實行不下去,戶部....金部並沒有這麽多的收入,給這些人發放俸祿。”見徐光啟不說話,畢自嚴主動站出來,提出了另一個弊端。
他這算是給徐光啟一個台階下。
帝國的財政的確不容許這麽做,經製吏的俸祿時很少的,甚至沒有,他們拿的錢大多是地方沉澱多年的潛規則。
若是將他們提拔為官員,那顯然就要發放俸祿,而且數量還不低,起碼也要照著七品縣令的俸祿來削減,這將是一筆極為龐大的支出,不比現在要撥給的少。
“如此,便作罷吧!”徐光啟歎氣一聲。
這是他最想實行的,然而無奈,推動不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