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見著皇帝要在這裏議事,很快就有機靈的太監開始置辦,案幾、方桌、太師椅,華蓋等等事物以及茶水、點心、水果統統往這邊運送過來。
很快,一個小型的野外涼亭就弄好了,全程安靜無聲,沒有打擾到看著歪脖子樹發呆的朱由檢。
不過,過來驚醒朱由檢的不是帶著三位大臣回來的劉若愚,而是形色匆匆,滿臉惶急的許顯純。
“陛下可在此處?”許顯純做過來,問著太監。
“陛下正在沉思,若是許大人沒有要緊事,還是不要打擾的好。”這名太監看了眼身後,搖了搖頭道。
“十萬火急之事,還請公公通稟一聲。”許顯純焦急道,這可是他們錦衣衛信鴿傳遞回來的信息,非常緊急,東廠那邊的還沒回來呢,不然也輪不到他過來稟報。
“好吧。”太監遲疑了下,還是走過去,輕輕叫了一聲。
“陛下。”
“怎麽,有何事?”朱由檢回過神來後問道。
“是錦衣衛指揮使許大人有要緊之事求見。”太監如是回答。
“讓他過來吧。”朱由檢揉了揉臉,讓自己恢複過來,剛才的走神,讓他想到了很多不好的事情。
許顯純走過來,朱由檢不等他開口,就劈頭蓋臉問道,“看你這麽惶急,莫非是那些勳貴除了幺蛾子,拒捕?”
許顯純一愣,才反應過來,苦笑道,“不是,勳貴並無反抗額,所有國公以下,全部被抓捕到詔獄。”
“陛下,是陝西,陝西出大事了。”許顯純下意識的壓低了聲音,將自己收到的情報慢慢講述出來。
到了這個地步,陝西回亂已經在各地都爆發開來,不僅是關中,陝北、寧夏統統都有,到處都是仇殺。
相對於明末的陝西回亂,此時的漢民要好些,不僅人數多,而且有著衛所,雖然衛所很垃圾,但對抗這些回民還不成問題。
起碼他們遏製了回亂的規模。
此外還有揚肇基的不斷打擊,以及王自用借機聚攏聲勢,庇佑了一部分漢民,當然,對方也借此壯大起來,聲勢浩大,號稱擁兵十萬,要攻打洛陽。
同時,高迎祥在邊關生事,占據了榆林堡,對延綏鎮虎視眈眈,錦衣衛得到草原密報對方很可能和鄂爾多斯部合作,勾結攻打延綏鎮。
這裏麵無論哪一條信息,都足夠讓人重視,更別說三條放在一起了。
“陝西竟然這麽亂了?”朱由檢有些驚訝道。
他之前就感覺陝西不太對勁,覺得有人在背地裏搗鬼,因此讓鞏永固前去調查,結果人剛走,估計還沒到陝西呢,那邊就亂了,情報也順勢傳遞回來。
“鞏永固呢,他到陝西了嗎?”朱由檢隨口問了下。
“還沒有,他才剛剛剛踏入山西。”許顯純想了想道。
“讓他回來吧,都欒城這樣,就算有人搗鬼也查不出來了,去了也是白跑一趟。”朱由檢想了想道:“還有,讓當地的錦衣衛藏好點,別被這些瘋子給殺了,不然損失就大了。”
“微臣會通知下去的。”許顯純領命道,隨後,他看見劉若愚領著皆大臣走過來,明白皇帝要議事,便再次拜道,“陛下,若無事微臣就退下了。”
“嗯,你下去吧,勳貴那邊要盯緊了,一定要讓他們鬆口,條件你是知道的,這件事就交給你罷了,朕現在沒空。”朱由檢悵然道,陝西和接下來的改革才是重頭戲,迫使勳貴屈服這件事,不過是小時氣你而已。
“是,微臣告退。”許顯純恭敬的退下去。
在離開的途中,他還看到了那三位大臣,便禮貌的笑了笑,然後三人也同樣報以微笑。他們就這樣相互擦肩而過,卻並未教堂。
“都來了。”朱由檢看著三人,然後隨口招呼一聲,“都坐下吧,坐下來說。”
“謝陛下!”三人一次坐下,旁邊的桌子上很快就上來香茗和一些點心茶點之類的,還有一些瓜果。
“今日天清氣朗,萬裏無雲,正適合在外踏青,你們看,這小草才剛剛抽芽,綠油油的看的惹人憐愛。”朱由檢端起茶杯,抿了一口後說道。
朱由檢說的興致高昂,但三位大臣卻不免有些犯嘀咕,陛下這是打算作甚麽?在野外和友人敘舊喝茶嗎?
其他兩人沒有說話,但徐光啟卻皺著眉頭稟報道,“陛下,天氣雖好,卻不合農時,此時若是大雨連綿,想必天下百姓才會喜笑顏開。”
“今年開春,一場雨都為下過,各地剛剛抽芽的小麥,此刻正是缺水之時。”
“朕亦知道,如此天氣,不合農時,然則老天爺不肯給口飯吃,如之奈何。”朱由檢也鬱悶起來,將茶杯重重的坐在桌子上,“老天爺不照顧,隻能靠人力對抗天災,此時正是需要齊心合力,打井抗災之時。”
“然則那群勳貴,卻執著於自己利益,不肯同意裁撤衛所,規整農田之事,大好良田,就此荒廢,殊為可惜。”
“若不將田地合攏一處,集合眾人之力,興修水利,打井取水,定無法保證今天田產,你們覺得,這群勳貴,豈不是致百姓於不顧。”
朱由檢反問三人。
短短一番話,將他囚禁勳貴的意圖給表達出來,徐光啟和錢龍錫頓時明白,皇帝這是希望他們文官這邊也給勳貴施壓,讓他們屈服。
“陛下之意,雖是好事,然則手段,有些操之過急!”徐光啟說了一句,看似反對,其實默認了。
“肉食者鄙,他們這群肉食者,可不會考慮百姓的生計。”和徐光啟不同,錢龍錫倒是旗幟鮮明的表示讚成,如今他可是打算徹底倒向皇帝了,漕運那麽多官員都拋棄了,說幾句話表麵態度算什麽。
那兩人和皇帝一唱一和,相互交流著,旁邊的崔呈秀卻聽得冷汗直流,皇帝這一連串的動作太大膽了吧,如此粗暴的對待勳貴,不知道會有什麽後果。
想著前些時如的女真叩關,崔呈秀從來沒覺得,自己是如此的不適合此刻的朝堂了。
他要回家,他要致仕!
這裏的事情,已經不是我能攙和的了。
崔呈秀一無徐光啟的才華和皇帝的信重,二無錢龍錫的潛勢力,種種事端再攙和進去,死都不知道怎麽死的。
(ps:前麵成國公是朱純臣,結果錯寫成朱能了,就此糾正,後麵會改過來,抱歉。)
很快,一個小型的野外涼亭就弄好了,全程安靜無聲,沒有打擾到看著歪脖子樹發呆的朱由檢。
不過,過來驚醒朱由檢的不是帶著三位大臣回來的劉若愚,而是形色匆匆,滿臉惶急的許顯純。
“陛下可在此處?”許顯純做過來,問著太監。
“陛下正在沉思,若是許大人沒有要緊事,還是不要打擾的好。”這名太監看了眼身後,搖了搖頭道。
“十萬火急之事,還請公公通稟一聲。”許顯純焦急道,這可是他們錦衣衛信鴿傳遞回來的信息,非常緊急,東廠那邊的還沒回來呢,不然也輪不到他過來稟報。
“好吧。”太監遲疑了下,還是走過去,輕輕叫了一聲。
“陛下。”
“怎麽,有何事?”朱由檢回過神來後問道。
“是錦衣衛指揮使許大人有要緊之事求見。”太監如是回答。
“讓他過來吧。”朱由檢揉了揉臉,讓自己恢複過來,剛才的走神,讓他想到了很多不好的事情。
許顯純走過來,朱由檢不等他開口,就劈頭蓋臉問道,“看你這麽惶急,莫非是那些勳貴除了幺蛾子,拒捕?”
許顯純一愣,才反應過來,苦笑道,“不是,勳貴並無反抗額,所有國公以下,全部被抓捕到詔獄。”
“陛下,是陝西,陝西出大事了。”許顯純下意識的壓低了聲音,將自己收到的情報慢慢講述出來。
到了這個地步,陝西回亂已經在各地都爆發開來,不僅是關中,陝北、寧夏統統都有,到處都是仇殺。
相對於明末的陝西回亂,此時的漢民要好些,不僅人數多,而且有著衛所,雖然衛所很垃圾,但對抗這些回民還不成問題。
起碼他們遏製了回亂的規模。
此外還有揚肇基的不斷打擊,以及王自用借機聚攏聲勢,庇佑了一部分漢民,當然,對方也借此壯大起來,聲勢浩大,號稱擁兵十萬,要攻打洛陽。
同時,高迎祥在邊關生事,占據了榆林堡,對延綏鎮虎視眈眈,錦衣衛得到草原密報對方很可能和鄂爾多斯部合作,勾結攻打延綏鎮。
這裏麵無論哪一條信息,都足夠讓人重視,更別說三條放在一起了。
“陝西竟然這麽亂了?”朱由檢有些驚訝道。
他之前就感覺陝西不太對勁,覺得有人在背地裏搗鬼,因此讓鞏永固前去調查,結果人剛走,估計還沒到陝西呢,那邊就亂了,情報也順勢傳遞回來。
“鞏永固呢,他到陝西了嗎?”朱由檢隨口問了下。
“還沒有,他才剛剛剛踏入山西。”許顯純想了想道。
“讓他回來吧,都欒城這樣,就算有人搗鬼也查不出來了,去了也是白跑一趟。”朱由檢想了想道:“還有,讓當地的錦衣衛藏好點,別被這些瘋子給殺了,不然損失就大了。”
“微臣會通知下去的。”許顯純領命道,隨後,他看見劉若愚領著皆大臣走過來,明白皇帝要議事,便再次拜道,“陛下,若無事微臣就退下了。”
“嗯,你下去吧,勳貴那邊要盯緊了,一定要讓他們鬆口,條件你是知道的,這件事就交給你罷了,朕現在沒空。”朱由檢悵然道,陝西和接下來的改革才是重頭戲,迫使勳貴屈服這件事,不過是小時氣你而已。
“是,微臣告退。”許顯純恭敬的退下去。
在離開的途中,他還看到了那三位大臣,便禮貌的笑了笑,然後三人也同樣報以微笑。他們就這樣相互擦肩而過,卻並未教堂。
“都來了。”朱由檢看著三人,然後隨口招呼一聲,“都坐下吧,坐下來說。”
“謝陛下!”三人一次坐下,旁邊的桌子上很快就上來香茗和一些點心茶點之類的,還有一些瓜果。
“今日天清氣朗,萬裏無雲,正適合在外踏青,你們看,這小草才剛剛抽芽,綠油油的看的惹人憐愛。”朱由檢端起茶杯,抿了一口後說道。
朱由檢說的興致高昂,但三位大臣卻不免有些犯嘀咕,陛下這是打算作甚麽?在野外和友人敘舊喝茶嗎?
其他兩人沒有說話,但徐光啟卻皺著眉頭稟報道,“陛下,天氣雖好,卻不合農時,此時若是大雨連綿,想必天下百姓才會喜笑顏開。”
“今年開春,一場雨都為下過,各地剛剛抽芽的小麥,此刻正是缺水之時。”
“朕亦知道,如此天氣,不合農時,然則老天爺不肯給口飯吃,如之奈何。”朱由檢也鬱悶起來,將茶杯重重的坐在桌子上,“老天爺不照顧,隻能靠人力對抗天災,此時正是需要齊心合力,打井抗災之時。”
“然則那群勳貴,卻執著於自己利益,不肯同意裁撤衛所,規整農田之事,大好良田,就此荒廢,殊為可惜。”
“若不將田地合攏一處,集合眾人之力,興修水利,打井取水,定無法保證今天田產,你們覺得,這群勳貴,豈不是致百姓於不顧。”
朱由檢反問三人。
短短一番話,將他囚禁勳貴的意圖給表達出來,徐光啟和錢龍錫頓時明白,皇帝這是希望他們文官這邊也給勳貴施壓,讓他們屈服。
“陛下之意,雖是好事,然則手段,有些操之過急!”徐光啟說了一句,看似反對,其實默認了。
“肉食者鄙,他們這群肉食者,可不會考慮百姓的生計。”和徐光啟不同,錢龍錫倒是旗幟鮮明的表示讚成,如今他可是打算徹底倒向皇帝了,漕運那麽多官員都拋棄了,說幾句話表麵態度算什麽。
那兩人和皇帝一唱一和,相互交流著,旁邊的崔呈秀卻聽得冷汗直流,皇帝這一連串的動作太大膽了吧,如此粗暴的對待勳貴,不知道會有什麽後果。
想著前些時如的女真叩關,崔呈秀從來沒覺得,自己是如此的不適合此刻的朝堂了。
他要回家,他要致仕!
這裏的事情,已經不是我能攙和的了。
崔呈秀一無徐光啟的才華和皇帝的信重,二無錢龍錫的潛勢力,種種事端再攙和進去,死都不知道怎麽死的。
(ps:前麵成國公是朱純臣,結果錯寫成朱能了,就此糾正,後麵會改過來,抱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