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古箏指法演奏符號的運用、規範、統一問題


    關鍵詞古箏指法符號的起源;古箏演奏指法符號;古箏演奏藝術指法符號研究;古箏指法演奏符號準確、細致、醒目;古箏演奏指法符號的運用、規範、統一。


    中國古箏藝術史上,古箏指法演奏符號的建設統一,走過了百年的曆史。它對箏樂的傳承、傳播、交流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規範、豐富、繁榮了整個箏業的發展。古箏的指法符號,最早見於清蒙族文人榮齋所編《弦索備考》。分左右手十多種技法,這些符號多仿照古琴減字符號。早期的指法符號雖簡陋,它起到了如下作用()開始區分與其它樂譜的不同;(2)給彈箏人提供了識譜演奏的便利;(3)開創了箏樂譜之先河。958年,北京音樂出版社出版了曹正先生編著的《古箏演奏法》一書,較全麵係統地刊出了左右手20多種技法符號。


    9年8月,由文化部主辦的“全國第一次古箏教材編選座談會”在西安召開,匯集了當時的西安音樂學院、沈陽音樂學院、上海音樂學院、四川音樂學院、鄭州藝術學院、廣州音樂專科學校、北京藝術學院、天津音樂學院、山西藝術學院的十三位老師、專家組成的隊伍。除了統一編定箏教材外,對箏的指法符號的確定進行了認真的研討。編出了建國以來第一套統一的指法符號。這套指法符號,計右手指法符號二十二種、左手指法符號九種,並對箏簡譜、五線譜中的指法符號書寫格式做了說明。


    50年代末0年代初,我國箏文化藝術教育逐步地興起,有著悠久曆史傳統的箏樂器開始步入音樂院校藝術殿堂,各音樂藝術院校相繼開設了古箏課,那一時期,聘請的老師多為是全國各地箏流派的代表人物,那些曾任各大院校的古箏老師,他們的藝術實踐經驗豐富,有精湛而嫻熟的表演技術技巧,但缺少專業的理論知識,有的甚至不會記譜,采取口傳心授的教學方式。在他們手中積累的箏譜多為手抄,老一點的甚至為工尺譜、二四譜,往往一首樂曲彈法上、運指上各有不同,相當地不規範。先生們彈奏的箏曲,多數為各地區民間流傳的戲曲音樂、牌子曲、民間小調,隻有少數經過改變的箏曲,指法也以各自流派(甚至各人)的彈奏確定各自指法。曹正先生58年出版的《古箏演奏法》中所提及的二十幾種指法符號也就自然地成為當時會議研討箏指法符號的一個基礎。還吸納了河南箏派代表人物王省吾先生的大指紮樁短搖技法、曹東扶先生的大中指剔撮技法;山東箏派高自成先生的大指快速劈托技法;潮州箏派羅九香、蘇文賢先生的左手雙按、勒弦的技法等。九大箏派的代表人物,匯集在一起,以極大的熱情,交流了幾十首箏曲,研討確定統一了箏指法符號。這充分地說明當初箏指法符號的統一,是依據各家各派的彈奏技藝精選出的技術符號,它展示了六十年代以前我國箏業的發展概況,也為六十年代之後箏業的發展、箏樂的傳播、交流、創新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0—5年間,我國各音樂院校箏專業教學工作開始有了新的起色,創作出《慶豐年》、《繡金匾》、《幸福渠》等好的箏曲新作。《慶豐年》中采用的左右手和弦彈奏技術符號(左、右手各用大、中、食指齊撮發出的和音或和弦音)、用左手指壓在箏柱碼上彈出的類似敲鼓的聲音;《幸福渠》中運用左手連續在碼子左側刮奏的效果符號如圖(參閱文後《箏指法符號解釋圖》圖)以及在其它箏譜中出現的如圖2這些新的指法符號標記。由於得益於箏指法符號的統一而在全國出現了各家各派箏曲相互學習交流的局麵。可惜好景不長,十年浩劫將箏樂的發展陷入低潮。


    8年“全國民族樂器調演”(武漢),箏曲《戰台風》將箏演奏技術革新重新點燃。樂曲中快四點的運用lt;如圖3gt;,以及派生出的掃搖lt;如圖4gt;、扣搖lt;如圖5gt;、在柱碼左側的刮奏lt;如圖gt;,新出現的指法符號也再次地說明箏樂的演奏技藝有了新的創新和突破。


    8年由文化部與揚州市政府在揚州召開的“全國第一次古箏學術交流會”,又湧現出大量的箏曲新作。箏曲的演奏技藝、手法的創新運用,又上了新台階。82年由中國音協與人民音樂出版社出版的《箏曲選》949—979,收錄了25首有代表性的優秀箏曲,將古箏的指法演奏符號左右手共計2種。代表了80年代以前較為統一的一組指法演奏符號。這裏要注意的一點是,年在西安編定的符號稱之為古箏指法符號,82年《箏曲選》提供了2種指法符號稱之為古箏指法演奏符號。說明在箏文化演奏藝術中,更加完整地將彈奏與演奏完整地統一。


    99-999年,由上海人民音樂出版社出版的《中國古箏名曲薈萃》(上、中、下)三冊中收錄古箏指法符號注釋計左右手共二十幾種。收集各家各派及九十年代創作的箏曲二百七十一首。


    2003年由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出版發行的《古箏曲譜》(執行主編李萌)第一、二、三冊。收錄的現代箏曲目錄將2000年前所創作的箏曲幾乎全部收錄之中,其中收錄的“常用指法符號說明”,、右手符號說明2種;2、左手符號說明9種。


    這是自新中國成立以來數量最多、最為廣泛的一次箏樂曲的收集,有著十分重要的代表性。在本人收集的各地名家教授出版的百多種箏譜中,2000年由北京華樂出版社出版的邱大成先生《箏藝指南》中,對箏的演奏技法符號作了十分詳細的說明、解釋,其中右手指法演奏符號計4種、左手指法演奏符號7種、雙手指法演奏符號3種,是目前最為詳盡的指法演奏符號。本人通過對近年出版的各箏譜中有關指法符號的學習研究、相互對照,受啟示、有收獲,多了幾分想法、思索。特別是近年來,一批有誌於振興箏樂的作曲家,寫出了幾十首優秀的箏樂作品,他們在創作手法上、旋律出新上注入箏樂一種全新的概念。在箏技、箏藝中全麵地、根本性地改變了箏很長一段時期的箏曲創作手法,為著展示現代箏曲樂思內容,大膽地運用了幾十種新的箏技手法,也就出現了幾十種新的指法符號。本人把這種現象看做是新箏樂時代。同時也向我們從事箏藝術教育的同事們提出了問題,其中比較尖銳的,需要大家坐下來認真研討的就是在進一步深化箏曲的創作中新的箏指法演奏符號運用、規範、統一問題。


    新出現的指法演奏符號運用、規範、統一問題應本著準確、細致、醒目為前提。新出現的指法演奏符號大致分三類一是實用型指法演奏符號,常為樂譜中作為兩種技巧連續地(連貫地)有特殊定義的動作符號,如圖7撥弦後立刻止住餘音,在有的箏曲中也叫煞弦;圖8泛音加揉顫;圖9極快的上行音階裝飾音;圖0高音在/4的音內波動(氣流的變化);圖彈奏後音高慢慢升高/4,然後還原;圖2劃琴碼左側無調弦等等。二是綜合型指法演奏符號,主要指現代箏曲中技術性組合指法符號,如快四點組合、快速指序指法組合、掃搖、扣搖、掃輪等等。三是效果型指法演奏符號,如拍、打、敲、擊、模仿等等,如圖4、5。


    一、箏指法演奏符號的定名、符號的寫法從一開始就自然地承襲了我國(六書中)造字觀念,即形、聲、意、仿、借。如搖指lt;圖gt;等等,如果再加上搖指的派生指法以及其他流派版本中的寫法,有十幾種之多。本人曾試著將這些搖指符號歸類,從中找出準確的表達方式。在教學實踐中,用前四種符號就能表達清楚,如圖-()出自浙江箏派技法中為大指無紮樁搖;圖-(3)為食指搖;圖-(2)這樣的搖指符號出自北方傳統箏曲,如果搖兩根以上的弦,完全可用(四分音符以上)、(八分音符以上)+音名來表達,既簡單又明了。如果在搖的過程中從一根過渡到兩根三根弦,我想用圖7-()的符號就可以。反之,從搖三根弦過渡到一根弦,用圖7-(2)即可。如果搖三根弦,就在所搖的音位上標如圖7-(3)即可。再就派生的掃搖符號如圖4提出意見。即是掃,那麽圖4符號就可換成圖8,以搖為主掃在其中,對掃弦所在音區可用圖9-()(2)(3)表示;扣掃用圖9-(4)表示。


    二、關於指法符號中相混淆的問題。如《慶豐年》中,圖7符號表示左手指壓在柱碼上彈奏的符號,邱氏《彈箏指南》將此符號為拍,莊氏《箜篌引》中,將此符號為煞弦。在高雁《阿拉木amp;#822;古麗巴拉》箏曲中成為止音符號,給人一種此符號多用途的感覺。筆者認為如果將止音煞弦符號用圖20表示較好,與圖7表示的功能有所區分。徐氏《山魅》用圖2-()表示兩手向相反方向滑弦,圖2-(2)表示無調性劃弦後再拍琴背板。請改用箏原先確定符號如圖2-(3)表示。圖2表示左手劃奏無調弦,圖2-(3)表示左右手交叉刮奏。在無調性(即碼左側刮奏)劃弦後拍琴背板可以用圖25-(7)(8)表示。用指甲尖叩擊琴蓋,我們把它歸類到輪指範疇,五指輪如圖22-(2)、四指輪如圖22-()、三指輪如圖22-(3)(如果是輪彈單音用如前麵的符號,輪彈旋律用如圖22-(4)符號)、左手快提兩根無調弦,在x上麵標上指法符號就準確了。王氏《幻想曲》有掌擊琴板弦、握拳擊琴板、拍擊琴板、碼左側演奏、無固定音高、肘壓琴弦(或掌壓)、指尖敲擊琴板,符號如圖4(象這類的效果型指法符號的表示在其它箏曲中還有不同的表示符號,在此不舉)。又如圖23用掌左右自由地來回抹弦,筆者認為用圖24符號表示為好。我們應該從符號的分類上來確定它,如上述符號多為敲、拍、打、壓、抹,應定為效果型符號。依照這樣的意識定出一套效果型指法符號去統一它非常必要。如圖25-()為用手掌拍琴板符號、圖25-(2)為用手指尖敲琴板符號、圖25-(3)為用手掌後側擊琴板符號、圖25-(4)為用掌擊琴板符號、圖25-(7)(8)為用手拍打箏板背麵符號、圖25-(5)為用右手拍擊柱碼右側琴弦符號、圖25-()為用左手拍擊柱碼左側無調弦符號、圖2-()(2)為用五指在琴板上輪奏符號,用這組符號來表示顯得簡潔明了統一。


    三、關於左手的技法符號需要指出的是,新箏樂時代創作的樂曲,從音樂的表達觀念上再不循規蹈矩,它絕不拘泥於傳統流派的揉、吟、按、滑、顫符號,而是揉中有吟、揉顫結合、大幅度改變音位的按顫、按揉、滑顫、按顫等結合形式。那麽以前單純的吟、揉、按、滑、顫符號的傳統法則則無法完整地表達新的樂思內涵,這恰恰是箏上最有風格、最有特色的左手奏法,也是目前我們無法用標準統一的符號加以說明。諸如此類,最好尊重作曲家的意圖,盡可能使作曲家多多了解箏藝術特征,也讓演奏家多多體會作曲家的良苦用心。


    四、關於指法符號的統一規範問題。在我收集到的上百本有關各出版社出版的指法符號的規格,有它不完善的一麵。要維護指法符號的一致性,出版單位在印刷過程中製作的符號應盡量規範化、規格化。新出現的指法演奏符號還要注意與原有的指法符號本身的可統一性和持續性。


    五、關於五線譜中指法符號的運用問題,要和簡譜中所用符號盡量統一、規範。指法符號在箏上的運用注意它本意所在,不能將其擴大到其它表現本意之外的效用。比如在箏曲中對樂曲內容的理解要求不能強求用箏指法符號去表達,而應注重箏指法符號與音樂表情術語符號正確結合應用,注重它運用的準確性。


    六、關於古箏指法符號的正確運用問題,既是符號就相對有其本身的運用規則。它在箏曲中得到大家的共識,它應區別於某些箏譜中作曲家特意規定的彈奏要求。比如《意象》(橫笛、二胡、箏三重奏)、《將仲子》(女高音與箏)中就有此類單獨的寫法要求,應不在箏指法技術符號的收錄之中。


    箏指法演奏符號的統一、完善影響著箏曲的創新,箏演奏方式的完善使演奏者自身的技術、技巧、技藝以及基礎功力的訓練中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箏指法演奏符號的統一為箏藝術的發展、樂曲的創新拓寬了道路,為箏的文化藝術教育、為大專院校箏專業學科起到了研究、解釋作用。對箏指法演奏符號的規範、統一的問題的論述實屬一孔之見,有待於箏界各位專家共同探討。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小寒資料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心隨夢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心隨夢寒並收藏小寒資料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