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上古到清朝中國曆代服裝大全
上古
時代背景
原始人類在漫長的黑暗中摸索,漸漸懂得利用火及獸皮取暖,為人類的文明帶來了一線曙光。根據考古發現的實物,證明至少在舊石器時代晚前之前,原始人類就已經會使用骨針來縫製獸皮衣服。除了骨針的發現外,在這些遺址中也發現了相當大量的飾品,這些飾品包含各種穿孔的石珠、貝殼、獸牙等,明顯是用來製作成串飾的。到了新石器時代,人們進入畜牧、農耕的階段,開始營造房屋,改變穴居野處的居住方式,男子負責狩獵、打製石器、琢玉,女子則負責采集、製陶、紡織等工作,人類生活正式進入分工合作的階段。山頂洞人縫製皮衣之想象圖
紡織衣料
新石器時代最重要的衣料有麻布、葛布、蠶絲及毛織品,紡織技術已有平紋、斜紋、絞扭、纏繞等織法,在出土的實物中,有一些帶著紅色,估計是人們利用赤鐵礦染出來的。中國是蠶桑絲綢的發源地,除了絲線、絹布等絲織品外、出土的遺跡中還有石蠶、陶蠶蛹、刻有蠶紋的陶器等,更難能可貴的是在山西曾發現一個半切割的蠶繭,距今約有4000多年。石蠶、陶蠶蛹等物是原始社會對蠶產生的巫術崇拜,到了後來曆代都有王官祭祀蠶神的風俗。
服裝款式
原始社會的服裝配套包括冠帽、衣裳、套褲、護腿、斜靴、發式、首飾、紋彩等。由陶器、玉器等遺物,可以推測當時的服飾風貌。發型上古人類的發型除了披發之外,尚有辮發、梳髻以笄固定的形式,可知束發作髻是自古以來華夏服飾的特征。冠帽我國原始社會的冠帽有三種類型.用來表達身分地位或象征禮儀的,這類冠帽造型大多相當誇張,多數插有羽毛,這種羽冠和南美印地安人的羽毛帽極為相似。2.實用與美觀結合,而以美觀為主的。像平頂小帽、圓筒高帽等形式,甚至在今日也能見到類似的款式。3.在實用的前提下達到美觀。良渚文化刻有戴羽冠神人的玉琮
衣裳上古遺留下來的實物資料不多,僅能從彩陶上器物看見部分風貌。服飾紋樣雖然已經懂得利用織法織出花紋,但大多數花紋是畫在衣服上的。紋樣可以說是由人們身上的刺青所演變而來的。
原始飾品
中華祖先從五萬年前至六萬年前舊石器時代中期利用獸牙、貝殼、骨管、鴕鳥蛋殼、石珠等創造串飾,之後進一步選用瑪瑙、石英、墨曜石、碧玉等半透明有顏色的材料創造各種裝飾品,這些裝飾品除實用外,還滲透著與原始巫術圖騰活動相關的觀念性含義,展示了人類精神領域的擴大,審美能力的發展,新石器時代首飾品在社會生活中,已經居於十分重要的地位。發飾.笄,是用來固定頭發的用具2.櫛,也就是梳子,梳齒疏者稱梳,梳齒密者稱篦,古時會將梳子插在頭上作為裝飾。3.冠飾,裝在冠帽正麵作為冠帽的裝飾,還可固定發髻。耳飾有玦、耳環、耳墜等形式,以石、玉、骨、貝、瑪瑙等製成。頸飾人類從舊石器時代就開始佩帶飾品,其中頸飾是目前發現最多,製作最精美的飾品。佩飾佩飾是用繩子穿係其上的穿孔,掛於身上的裝飾品,在出土的佩飾中有著精美的花紋。臂飾臂飾是套在腕間或臂上的飾品,出土的臂飾大多製作的相當精美,設計時還考慮到了實用性及方便性。
夏商周三代
時代背景
中國約在距今5000年前進入父係氏族社會,農業成為主要的社會勞動,手工業逐漸與農業分離而出現剩餘商品的交換,形成私有製。夏商周三代就是此文化背景中的朝代,當時奴隸主階級主要藉由「禮」來穩定內部秩序、維護奴隸製度的統治,服飾文化是「禮」的重要內容之一,因此服飾被賦予強烈的階級內容。奴隸主把服飾功能提高到突出的地位,服飾被當作「昭名份、辨等威」的工具,所以各朝對服飾資源的生產、管理、分配、使用都極為重視。我國服飾文化的曆史源流,若從古典中尋找,總會將其歸結於三皇五帝。夏商周時期是中國服飾史由原始社會以巫術象征過渡到以政治倫理為基礎的王權象征的重要曆史時期。在奴隸社會中,由於奴隸主與奴隸之間的根本對立,奴隸主階級不僅壟斷了服飾資源,而且為了穩定奴隸主階級內部的秩序,規定了等級製度和相應的章服製度。奴隸製國家的最高統帥稱為「天子」,奴隸社會的章服製度便是以「天子」的冕服為中心,這種章服製度的形成,也是逐步發展和逐漸完備的。根據古典的記載,夏、商兩代已有冕服,周代冕服則在繼承夏、商製度下變革發展,影響後世各朝的章服製度。看看「帝王冕服各部分名稱說明圖」
服裝製度
商周時代的服飾,主要是上身穿「衣」,衣領開向右邊;下身穿「裳」,裳就是裙;在腰部束著一條寬邊的腰帶,肚圍前再加一條像裙一樣的「韍」,用來遮蔽膝蓋,所以又叫做「蔽膝」。周朝以封建製度建國,以嚴密的階級製度來鞏固帝國,製定一套非常詳盡周密的禮儀來規範社會,來安定天下。服裝是每個人階級的標誌,因此服裝製度是立政的基礎之一,規定是非常嚴格的。
男子禮服冕服是禮服中最尊貴的一種,冕服均在祭典中穿著,是主要的祭服。其服式主要由冠、衣、裳、蔽膝、大帶、舄(禮鞋)等要件所組成。冕服的主體是玄(黑色)衣、纁(黃赤色)裳、冕冠,衣裳上麵繪繡有章紋、冕冠上則有旒。天子在舉行各種祭祀時,要根據典禮的輕重,分別穿六種不同格式的冕服,總稱六冕,天子在最隆重的典禮時,穿十二章紋冕服,戴十二旒冕冠,冕服上的章紋數與冕冠上的旒數是相應的。下身前有蔽膝,天子的蔽膝為朱色,諸侯為黃朱色。鞋是雙底的,以皮革和木做底,鞋底較高,稱為「舄」。十二章紋中,上衣六章日、月、星辰、山、龍、華蟲用繪。下裳六章宗彝、藻、火、粉米、黼、黻用繡。所有章紋均有取義日、月、星辰,取其照臨;山,取其穩重;龍,取其應變;華蟲(一種雉鳥),取其華麗;宗彝,一種祭祀禮器,後來在其中畫上一虎、一長尾猴,虎取忠勇,猴取慎終追遠;藻,取其潔淨;火,取其光明;粉米,取其滋養;黼(斧形),取其決斷;黻(作「亞」字形),取其明辨。隻有皇帝能用十二章,公爵能用九章,侯、伯隻能用七章,以下遞減,這就當時祭服製度的基本內容。弁服其隆重性僅次於冕服,衣裳的形式與冕服相似,最大不同是不加章。弁服可分為爵弁,韋弁、冠弁等幾種,它們主要的區別在於所戴的冠和衣裳的顏色。女子禮服禕衣為王後從王祭先王的奉祭服。褕翟為王後從王祭先公和侯伯夫人從夫助祭服。是青色衣,畫褕翟(雉鳥)紋十二章紋,褕翟羽色亦為五采。闕翟為王後從天子祭群小和子男夫人從君祭宗廟祭服。是赤色衣,刻赤色繒的翟紋。鞠衣為王後率領命婦祭蠶神告桑的禮服,亦為諸候之妻從夫祭宗廟的祭服。展衣又稱襢衣為王後禮見王及宴賓客的禮服,亦是卿大夫之妻從夫君祭宗廟的祭服。祿衣為王後燕居時的常服,亦為士之妻從夫助祭的祭服。純衣為貴族之女的嫁衣。一般服飾玄端自天子至士皆可穿,為國家的法服,天子平時燕居之服,諸侯祭宗廟也穿玄端,大夫、士早上入朝、叩見父母也穿這種衣服。玄端,衣袂和衣長都正2.2尺,正幅正裁,玄色,無紋飾,以其端正,故名為玄端。深衣一般用白布製作,深衣是上衣與下裳連成一起的長衣服,但儒家學者為了繼承上代傳統觀念,按規矩在裁剪時仍把上衣與下裳分開來裁,然後又逢接成長衣,以表示尊重祖先的法度,因為「被體深邃」,所以稱為「深衣」。
袍袍也是上衣與下裳連成一起的長衣服,但有夾層,夾層裏裝有禦寒的棉絮,袍是一種生活便裝,軍隊戰士也穿袍。襦是袍式之短者,如果是質料很粗陋之襦衣,則稱為「褐」,是勞動人民的服裝。軍戎服商周時期的軍隊已用銅盔和革甲等作為防身的裝備,目前考古發現的有商代銅盔、周代青銅盔和青銅胸甲。穿甲的戰士稱甲士,甲衣外麵還可以再披裹各種顏色的外衣,稱為衷甲。由各種鮮明顏色的衣甲與旗幟,組成威嚴的軍陣;色彩不但能助振軍威、激勵鬥誌,而且也便於識別兵種及官兵的身分,有利於軍事指揮。此外,商周時的銅盔頂端往往留有插羽毛的銅管,古時往往插鶡鳥的羽毛來象征勇猛,因為鶡鳥凶猛好鬥,至死不怯。商代銅盔
服飾遺跡
夏代紡織遺跡在山西夏縣西陰村新石器晚期遺址中曾發現過一個被人工半切割過的蠶繭,之後又在另一新石器遺址發現一塊染成朱紅色的麻布,可知夏代已用絲綢、麻布做衣料,至於夏代服裝款式,目前尚未發現形象資料。商代紡織遺跡由商代出土的紡織資料中可以發現已有回紋綺、雷紋綺的花紋的紡織品,是現存世界上最古老的織花絲綢文物標本。周代紡織遺跡西周的高級服裝材料,已用織錦和刺繡。出土的織錦殘片,經線、緯線都已相當細密,並由多種色彩顯現花紋。錦的價格貴重如金,故錦字從帛從金,織錦和一般絹綢價格相差了5倍。著裝人物資料商代奴隸主貴族的男士服裝領形,至少有交領、圓領、大翻領等多種形式。袖子一般均為窄袖形。衣長一般齊膝上下,下身有褲子或脛衣,腳履多圓頭式。商代奴隸主貴族戴的帽子,有帽箍和加卷筒形裝飾的帽箍,另外還有一種羽狀高冠,在戰爭場合則戴青銅胄,胄頂上有銅管可以插飾羽毛。商代婦女服裝目前資料不多,北京故宮有一件玉人佩,玉人的身部已做變形處理,故無法看出服裝款式。但頭部非常寫實,頭上戴帽箍,頭發往後梳,並在頭頂兩側梳發髻,其餘鬢發自然下垂。這種ㄚ字形的發髻,自商周以後,一直都是未成年男女的發式。周代著裝人物資料西周的冠帽已較商代複雜多樣,造型華麗。至於服裝款式,目前見到的以右衽,窄袖,長至腳踝,腰係束帶的為多,也有長與坐齊的。因為形象資料發現的不多,難以做概括性的論述。
夏商飾品
首飾佩飾是商周服飾藝術的精華,我國在原始社會就有材質高貴、形式華美的首飾佩飾,除實用美化的目的外,已滲透著特定的精神內涵。商周時期隨著階級的分化,首飾佩飾除賦予宗教性的內涵之外,更賦予了階級的內涵。當時的首飾佩飾,有骨、角、玉、蚌、金、銅等各種製品,其中以玉製品最為突出。周代奴隸主以玉衡量人的品德,所謂「君子比德於玉」,玉就成為奴隸主貴族道德人格的象征.發飾笄,我國在新石器時代就用笄來固定發髻,笄的用途除了固定發髻外,也用來固定冠帽,古時的帽大可以戴住頭部,但冠小隻能戴住發髻,所以戴冠必須用雙笄從左右兩側插進發髻加以固定,固定冠帽的笄叫做「衡笄」。從周代起,女子年滿5歲便算**,可以許嫁,謂之及笄。如果到了20歲還沒有嫁人,也要舉行笄禮。男子到了20歲,舉行的成年之禮,則是冠禮。梳,梳的形式到商周之時已很注意美觀,商代梳的基本特點是梳背呈長方形,州代梳背則向弧形變化。2.冠飾冠飾據推測是垂掛於帽子後麵的一種護頸飾品。3.耳飾商周時期的耳飾有玦、瑱、璫、環等。玦,除了圓環形帶缺縫的形式外,也有將圓形轉化成橢圓形或圓柱狀的。瑱,是一種垂飾,從祭服冠帽左右兩方的衡笄用絲線垂掛於兩旁正當耳孔之處。璫,是直接穿掛於耳上的耳飾。4.頸飾5.臂飾.佩璜佩璜是一種玩賞性的佩玉,與禮器上的璜無關,商代佩璜已由素麵無紋演變為人紋璜、鳥紋璜、魚形璜、獸紋璜等等。7.其它玉佩有象紋佩、牛紋佩、兔紋佩、龜紋佩、鹿紋佩、鳥紋佩等等,形式變化較自由。8.扳指是射箭時戴在右手大拇指上拉弦的工具,用來保護手指。
秦漢時期
時代背景
公元前22年秦始皇建國後,為鞏固統一,相繼建立了各項製度,包括衣冠服製。秦始皇常服通天冠,廢周代六冕之製,隻著「玄衣纁裳」,百官戴高山冠、法冠和武冠,穿袍服,佩綬。漢取代秦朝(公元前20年)之後,對秦朝的各項製度多所承襲。隨著杜會經濟的發展和文化的進步,漢初出現了繁榮昌盛的局麵。地主階級統治地位業已鞏固,追求奢靡生活的日益強烈;加上與鄰國在經濟上和文化上交流的增強(如以絲綢為主的貿易商隊曾兩次出使西域),以及國內各民族間來往的加多,漢代的服飾也更為豐富多彩起來。到了東漢明帝永平二年(公元59年),揉合秦製與三代古製,重新製定了祭祀服製與朝服製度,冕冠、衣裳、鞋履、佩緩等各有嚴格的等級差別,從此漢代服製得到了確立。
男子服飾
冠與幘漢代以冠帽作為區分等級的主要標誌,主要有冕冠、長冠、委貌冠、武冠、法冠、進賢冠等幾種類型。按照規定,天子與公侯、卿大夫參加祭祀大典時,必須戴冕冠,穿冕服,並以冕梳多少與質地優劣以及服色與章紋的不同區分等級尊卑。長冠,原是一種用竹皮製作的禮冠,後用黑色絲織物縫製,因為是漢高租劉邦微賤時仿照楚冠創製的,又稱「劉氏冠」。委貌冠,形製與皮弁相同,有些像翻倒的杯子,用帛絹製成。武冠,又名「鶡冠」。鶡,俗名野雞,性好鬥,至死不退。用做冠名,以表示英武,為各級武官朝會時所戴禮冠。皇帝侍從與宦官,也戴插著貂尾、飾有蟬紋金璫的武冠。法冠,又稱「懈豸冠」。懈豸是神羊,相傳能分辨曲直,性忠,故為執法者所戴。進賢冠,為儒士所戴。以冠上梁數分別等級貴賤。此外,還有通天冠、遠遊冠、建華冠、樊噲冠等冠式。秦朝時,巾帕隻限於軍士使用。到了西漢末年,據說因王莽本人禿頭,怕人恥笑,特製巾幘(有些像便帽)包頭,後來戴巾幘就成了風氣。還有人認為用巾幘包頭也與漢元帝有關。巾幘主要有介幘和平上幘兩種形式。頂端隆起,形狀像尖角屋頂的,叫介幘;頂端平平的,稱平上幘。身分低微的官吏不能戴冠,隻能用幘。達官貴人家居時,也可脫掉冠帽,頭戴巾幘。秦漢男服秦漢時男子的常服為袍,這是一種源於先秦深衣的服裝,原僅作為士大夫所著禮服的內襯或家居之服。士大夫外出或宴見賓客時,必須外加上衣下裳。到了東漢,袍才開始作為官員朝會和禮見時穿著的禮服。它多為大袖,袖口有明顯收斂。袖身寬大的部分叫袂,袖口緊小的部分叫袪。衣領和袖口都飾有花邊,領子以袒領為主。一般裁成雞心式,穿時露出裏麵衣裳。此外,還有大襟斜領,衣襟開得較低,領袖用花邊裝飾,袍服下麵常打一排密襉,有時還裁成彎月式樣。襌衣是一種單層的薄長袍,沒有襯裏,用布帛或薄絲綢製作。這時期袍服的樣式大體上可以分為兩種類型一是直裾,一是曲裾。曲裾就是戰國時的深衣,這種樣式不僅男子可穿,也是女裝中最常見的式樣。這種服裝通身緊窄,下長拖地,衣服的下擺多呈喇叭狀,行不露足。衣袖有寬有窄,袖口多加鑲邊。衣領通常為交領,領口很低,以便露出裏麵衣裳。有時露出的衣領多達三重以上,故又稱「三重衣」。直裾,又稱詹褕,為東漢時一般男子所穿。它是襌衣的變式,不作為正式禮服,但適用於其它場合。秦漢時男子的短衣類服裝主要有內衣和外衣兩種。內衣的代表服裝是衫和搏。衫,又稱單襦,就是單內衣,它沒有袖端。搏,是夾內衣,外形與衫相同,又稱「短夾衫」。外衣的代表服裝是襦和襲。襦是一種著棉絮的短上衣。因其長僅及膝,所以必須與有襠褲配穿。當時的顯貴多用紈(細絹)做褲,故有「紈褲」之稱。後來,這個詞便逐漸演變成了浪蕩公子的代名詞。漢代也實行佩綬製度。達官顯宦佩掛組綬。組,是一種用絲帶編成的裝飾品,可以用來束腰。綬,是用來係玉佩或係印紐的絛帶,有紅、綠、紫、青、黑、黃等色。它是漢代官員權力的象征,由朝廷發放。按照規定,官員外出,必須將官印裝在腰間的鞶囊之內,將印綬垂在鞶囊外麵。人們就可以根據官員所佩綬的尺寸、顏色及織法來判定他們身分的高低了。
軍戎服秦朝士兵的鎧甲,多用整片皮革或厚實的織棉製成。上麵綴有金屬或犀牛皮做的甲片。這從陝西臨潼出土的秦兵馬俑的形象上可以清楚看到。另一種是用正方(或長方)形甲片編綴起來,穿時從上套下,再用帶鉤扣住,裏麵襯上戰袍。前一種為指揮人員所穿;後一種為普通士兵所穿。甲衣的樣式因穿著者所屬兵種和身分的不同,結構繁簡也不一樣。到了漢代,鐵製鎖甲已開始普及,穿戴鐵甲逐漸成為製度。這從陝西鹹陽楊家灣出土的武士俑身上可以看到。這些武士俑的鎖甲都塗著黑色。它的形製大體可分為兩類:一類是紮甲,就是采用長方形片甲,將胸背兩片甲在肩部用帶係連,或另加披膊,這是普通士兵的裝束;另一類是用鱗狀的小型甲片編成,腰帶以下和披膊等部位,仍用紮甲形式,以便活動,這可能是武將的裝束。
女子服飾
漢代梳妝漢代婦女以梳高髻為美。婦女的髻式很多,有堆在頭上的,有分向兩邊的,有拋到腦後的。發髻的編梳,一般是由頭頂中分為二,然後將它們各自編成束,再從下朝上反搭,挽成各種式樣。名稱有瑤台髻、迎春髻、垂雲髻、盤桓髻、百合髻、同心髻等等。傳說東漢貴戚梁冀之妻孫壽所梳的墮馬髻,就是一種稍帶傾斜的發髻。與她的「愁眉」、「啼妝」等裝飾相配合,更能增加嫵媚。此外,漢代婦女還有把發髻盤成各種式樣,並在髻後垂一束頭發,名「垂髾」或「分髾」。貴婦還常在頭上插步搖作裝飾,這是一種附在替釵之上的首飾,上麵飾有金玉花獸,還有五彩珠玉下垂。因行走時隨步搖動,故名步搖。也有頭戴珠翠花釵,耳垂上插腰鼓形耳擋的。奴婢則多數用巾子裹頭。漢代婦女敷施粉黛也已成為風氣。麵上敷粉,以求白皙;頰上施朱,以求紅潤,還有在胸臂上敷粉的。當時的男子也有「胡粉作貌,搔首弄姿」,以女性化為美的。秦漢女服漢代婦女的禮服,仍以深衣為主。隻是這時的深衣已與戰國流行的款式有所不同。顯著的特點是,衣襟繞轉層數加多,衣服的下擺增大。穿著這種衣服,腰身大多裹得很緊,且用一條綢帶係紮腰間或臀部。還有一種服裝叫「圭衣」,樣式大體與深衣相似。因為在衣服底部由於衣襟繞轉形成兩個上寬下窄形狀像刀圭的裝飾,故名。此外,漢代婦女也穿襦裙。這種裙子大多用四幅素絹拚合而成,上窄下寬,不加邊緣,因此得名「無緣裙」。另在裙腰兩端縫上絹條,以便係結。這種糯裙是中國婦女服飾中最主要的形式。東漢以後穿著的人雖一度減少,但從魏晉開始重新流行後,曆久不衰,一言沿襲到清代。漢代婦女也有穿褲的,但大多僅有兩個褲管,上端用帶子係紮。後來宮中女子有穿前後有襠的係帶褲,逐漸為民間仿效。
織品紋樣
漢代織繡技術相當高明,華美的紡織物成為西域諸國的最愛。刺繡在漢代是民間婦女普遍掌握的手工藝術,在服飾文化中不僅式裝飾美化的手段,更是婦女們表達愛心和情感的最佳方式之一,在生活用品如香囊、手套,甚至靴底、襪子上都能夠發現。
秦漢飾品.
鞋履
漢代的履主要有三種:一種是用皮革製成的,也叫鞜;一種是絲鞋,即錦履;一種是麻鞋,也叫「不借」。除單鞋外,還有覆底鞋,就是舄和屐。屐是用木頭製成的,下麵有兩個齒,形狀與今天日本的木屐相似。也有用帛做麵的稱做帛屐。屐比舄輕便,多用於走長路時穿。婦女出嫁,常穿繪有彩畫、係有五彩絲帶的屐。
2.發飾
有笄、簪、釵、步搖等,古代婦女一向用笄固定發髻,簪、釵、步搖都是由笄發展而來。步搖是在簪子上加珠玉垂飾,走起路來一步一搖,故名步搖。漢代婦女好高髻,常在真發之中加入假發製成的假髻,為了固定假髻還需戴上固定假髻之物。
3.耳飾
漢代耳飾形製沿襲前代,在耳墬的製作上尤顯華美。
4.頸飾
5.臂飾.
指環
7.帶鉤
8.佩玉
魏晉南北朝
時代背景
魏晉南北朝時期(公元220─58年),由於戰亂接連不斷,王朝更替頻繁,經濟遭到破壞,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麵受到嚴重影響,衣冠服飾也發生了顯著的變化。魏晉時期的服飾,基本上是承襲了秦漢舊製的。南北朝時期的服飾,則由於種種原因,出現了一種各民族間相互吸收、逐漸融合的趨勢。一方麵,一些少數民族政權的執政者,受到漢族傳統文化的熏染,熱心提倡穿著漢族服裝,以致形成「群臣皆服漢魏衣冠」的局麵。另一方麵,由於戰禍連年,出現民族錯居雜處的情況,形成一種民族間相互影響,生活習俗日漸融合的趨勢。漢族男子開始穿起緊身窄袖短衣、蹀躞腰帶和長褲皮靴的胡服;漢族婦女的服裝樣式也由褒衣博帶、上長下短變成緊身適體、上儉下豐。從而出現了深衣形製在民間漸漸消失,胡服在中原地區廣泛流行的局麵。
男子服飾
冠與幘用一塊帛巾包頭(即「幅巾束首」),是這一時期的主要首服。這在《竹林七賢圖》、(北齊校書圖》與《高逸圖》等名畫的人物形象上可以清楚看到。這些隱逸之士,每人頭上裹的都是帛巾。冠帽的形製頗具特色。漢代的巾幘這一時期雖然還在流行,但已有變革。如將幘後加高,中呈平型,體積逐漸縮小至頭頂之上,稱「平上幘」或「小冠」。在小冠上加以籠巾(平頂,兩邊有耳下垂,下麵用絲帶係紮),則成為「籠冠」。因為它是用黑漆細紗製成的,又稱「漆紗籠冠」。後世的烏紗帽就是由此演變而成。這種冠男女通用,是當時的主要冠式。此外,還有卷荷帽、突騎帽、白紗帽、合歡帽等形製,大多由北方傳來。六朝男服這個時期男子的主要服裝為衫。衫分單、夾兩種式樣,與秦漢時的袍服不同。它不受衣袂的約束,袖口寬大,為上自王公貴族,下至平民百姓所普遍喜尚。這種大袖寬衫所以會風行一時,和當時的名士喜歡服用一種名為「五石散」的藥有關,據說這種藥中含有石硫黃等礦物質,有毒,吃下後皮膚會發燒,必須「散發」。因此,為了防止皮膚摩擦,非穿寬大的衣服不可。結果,「一般名人都吃藥,穿的衣都寬大,於是不吃藥的也跟著名人把衣服寬大起來了。」當時的名士,在魏晉玄學、佛教、道教思想影響下,還喜歡敞開衣領,袒胸露懷,以表示不受世俗禮教的約束。北方少數民族男子的服飾,主要則是褲褶和裲襠。褲褶是由戰國時流行的一種胡服改革加工而成,漢魏之際主要用於軍隊。這時期雖還作為戎裝,但已成為民間普遍穿著的便服,它由褶衣和縛褲兩部分組成。褶衣緊而窄小,長僅及膝,有多種樣式。至於衣襟,大多采用對襟形式。有的還把衣服的下擺裁成兩個斜線,兩襟相掩,在中部形成一個小小的燕尾,很是別致。褲褶的束腰,多用皮帶,顯貴者還鏤以金銀作為裝飾。縛褲是用錦緞紅帶截為三尺一段,在膝蓋處將褲管紮住,以便活動。北朝以後還出現過褶襉縛褲的形式。裲襠是一種隻有胸背兩片的服裝,用布帛縫製而成。兩片在肩部用皮製的搭襻連綴起來,腰間再用皮帶紮束。這種服飾後世沿襲了很久。
洛神賦圖,畫中曹植戴遠遊冠穿大袖寬衫武士戴突騎帽,明光鎧大口縛褲;文士穿長襦,大口縛褲
軍戎服由於戰事連年不斷,篡奪政權的鬥爭此起彼伏,人們對武器裝備更加重視。加上煉鐵技術的提高,鋼開始用於武器,這一時期的甲胄也有很大發展進步。鎧甲的形製主要有三種一是筒袖鎧。這是常用的鎧甲,在東漢鎧甲的基礎上發展而來。它是用小塊的魚鱗紋甲片或者龜背紋甲片穿綴成圓筒形的身甲,前後連接,並在肩部配有護肩的筒袖,因此得名「筒袖鎧」。穿筒袖鎧的人,一般頭上都戴有護耳的兜鍪。二是裲襠鎧。這是南北朝時期通行的戎裝,它的形製與當時流行的裲襠相近。所用材料,大多為堅硬的金屬和皮革。鎖甲的甲片有長條形與魚鱗形兩種,以魚鱗形較為常見。穿這種甲的,一般裹麵都襯有厚實的裲襠衫,頭戴兜鍪,身著褲褶。三是明光鎧。這是一種在胸背之處裝有金屬圓護的鎧甲。圓護大多用銅鐵等金屬製成,並且打磨得很亮,就像鏡子。穿著它在太陽光下作戰,會反射出耀眼的「明光」,故而得名「明光鎧」。這種鎧甲的樣式很多,繁簡不一。有的僅是在裲襠的基礎上前後各加兩塊圓護,有的則配有護肩、護膝,複雜的還配有數重護肩。身甲大都長至臀部,腰間係有革帶。
女子服飾
六朝梳妝這一時期漢族婦女的發式,也很有特點。在一些貴族婦女中間,曾流行一種名叫「蔽髻」的發式,它實際上是一種在髻上鑲有金銀首飾的假髻。這種假髻大多很高,有時無法豎起,隻好搭在眉鬢兩旁。魏文皇後甄氏所梳「靈蛇髻」也曾名噪一時。當時的普通婦女除將頭發挽成各種式樣外,也有借用假髻來增加魅力的。有不**女則模仿西域少數民族婦女,將頭發挽成單鬟或雙鬟髻式,高聳在頭頂之上。還有梳丫髻或螺髻的。南朝時;受佛教人物服飾影響,婦女大多在發頂正中分出髻鬟,梳成上豎的環式,因而有「飛天髻」之稱。此外,還有鬢邊插鮮花、腕上帶手鍛以作裝飾的。六朝女服漢族婦女的服飾,魏晉時期大體沿襲秦漢舊俗,有衫、褲、襦、裙等形製。南北朝以後逐漸有所變化。初期,婦女所著衣衫多為對襟,衣袖寬大,並在袖口綴有一塊顏色不同的貼袖。所著長裙式樣很多,有間色裙、緯紗複裙、丹碧紗紋雙裙等。腰間有帛帶係紮,有的還在腰間纏一條圍裳,用來束腰。此外,在一些婦女中間,還有穿一種名雜裾垂髾的女服,這是深衣的一種變式。它的特點是在服裝上飾有「襳髾」。所謂髾,是指在衣服下擺部位固定的一種飾物,它一般用絲織品製成,上寬下尖,形如三角,並層層重疊;所謂襳,是指從圍裳中伸出來的飄帶。由於飄帶較長,走起路來牽動下擺的尖角,像燕子飛翔。北方少數民族婦女,除穿著衫、裙外,還有穿裲襠和褲褶的。隻是婦女與男子有所不同,裲襠最初多穿在裏麵,後來才罩在衫襖之上。穿褲褶的婦女,頭上多戴有籠冠。有的同時還身著裲襠,與當時的男子一樣裝束。
飾品紋樣
織品紋樣南北朝時期隨著胡風盛行,服飾紋樣從內容到形式都發生了空前的變化。以中亞、西亞風格的紋樣最有發展,如天王化身紋、寶相紋等;但這一時期的傳統紋樣製作技巧遠不如東漢精美。六朝飾品.鞋履這一時期的鞋履,與秦漢時大抵相同。但質料更加考究,有絲履、錦履、皮履等。貴婦還有穿「麝香履」的。履的顏色也有規定士卒、百工用綠、青、白色;奴婢侍從用紅、青色。屐則出現一種便於登山的,這就是傳為南朝著名詩人謝靈運所創製的「謝公屐」。2.帶具由於民族的交流,少數民族的革帶廣為流傳,這種革帶上有掛鉤可以掛物,稱作「蹀躞帶」,自南北朝流行以來對中國服飾有很大的影響,唐代時無論男女都束這種革帶,並流傳到國外。3.發飾此時發式大致承襲漢代,婦女仍好高髻並在發上插步搖。4.金花飾片出土的北朝金花飾片鑲有多種寶石,金花飾片可能是一種頭飾。5.指環魏晉時期指環已成為普遍的飾品,其中以獸麵式樣最具特色。
隋唐時期
時代背景
從隋統一經唐到五代十國,隨著政局的變動和生活條件的改變,人們的衣著穿戴也發生了一些變化。隋代初建,服飾承襲前代。大業元年(公元05年)隋煬帝繼位,建立隋代服製,帝王官吏各著其服。隋煬帝黃袍加身,令百官百姓不得用黃色服裝,於是黃袍成為隋代以後曆代帝王專用服裝,黃色也成了皇帝專用的服色,隋煬帝荒淫無度,在民間大選宮女。千百名宮女爭奇鬥豔,上有彩珠映鬢,下有錦緞裹身,以求得寵,形成服飾豔麗之風,並蔓延到民間,有些婦女紛紛效仿。這種風氣一直延續到唐代。唐代國力強盛,政局較為穩定,經濟繁榮,文化相當發達,又吸取了東西方的外來文明,衣冠服飾承上敢下,豐富多彩,是我國古代服飾發展的重要時期。唐代服飾的特點是:官服質地款式更加講究,襆頭形製富於變化;腰帶有銙(帶扣版);品色衣形成製度;女服豔麗多彩;注重梳妝打扮。五代十國時間較短,服飾大體沿用唐製。
男子服飾
官服唐代皇帝的服飾有大裘冕、袞冕、通天冠、武弁、平巾幘、白帢等。大裘冕是皇帝祭祀天地時穿的禮服,包括禮帽和禮服。禮帽兩邊懸著的黃綿對著雙耳,以示不聽無益之言。凡是郊祀、朝賀、宴會等,皇帝都戴通天冠,這種皇冠比以往的通天冠質地精良,有二十四梁,附蟬十二首,加珠翠、金博山(山形飾物)。唐代群臣服飾一品官服袞冕,二品官服鷩冕,三品官服毳冕,四品官服絺冕,五品官服玄冕,六品至九品祭祀時服爵弁,武將朝參時服武弁,文官九品服弁服。文官朝參時戴進賢冠。進賢冠以梁數多少表示品級高低三品以上三梁,五品以上兩梁,九品以上及國官一梁。法冠,以鐵為柱,飾珠兩枚,成獬豸形,是禦史大夫、中丞等司法官員戴的。襆頭,包頭軟巾,也叫四腳、折上巾,有四條帶,兩帶係於腦後下垂,兩帶反係頭上,今其曲折附頂。它始於北周。唐代把四腳改成兩腳。兩腳左右伸出,叫「展腳襆頭」,為文官所戴;兩腳腦後交叉,叫「交腳襆頭」,為武官所戴。皇帝用硬腳上曲,人臣用硬腳下垂。唐代中葉,二腳以鐵絲做骨架,稍翹。五代帝王多裹朝天襆頭,二腳上翹。圓領袍衫是唐代官員平時穿的服裝、它用織有暗花的料子製成,在袍服下部通常有一道襴,名為襴衫。武則天時出現一種新式服裝,即在不同職別官員的袍上繡有不同的圖案。文官袍上繡飛禽,武官袍上繡走獸。這可以說是明代補服的發端。唐代文武百官都著靴。當時不僅有皮靴,還有麻靴。到南唐時,便有了比較講究的「銀緞靴」。
五代顧閎中《韓熙載夜宴圖》,反映出五代時的服飾風格
平民服飾麻衣即白袍,是唐代讀書人尚末進入仕途時穿的服裝。唐代新科進士也穿白袍。一般百姓的衣著是相當粗糙和簡單的,勉強遮體禦寒而已。唐代農民,戴笠子帽,穿本色麻布衣,如衫子,兩旁開衩較高。唐代獵人,戴氈帽,圓領開衩齊膝衣,麻鞋。蓑衣,是用草或棕毛編織而成的雨衣。鬥笠,是用竹蔑、竹葉編織而成的帽子。唐代船夫,戴鬥笠,著小袖短衣,高高開衩的缺胯衫子,半臂,束腰帶,長褲,草(或麻)鞋;江南盛產芒草,人們多用它編織草鞋,這種鞋輕便耐水。軍戎服劍不僅是用於沙場的兵器,也是古人雅愛的佩飾。隋唐時代佩劍成風,當時的佩劍有金裝劍、蒼玉劍,有隻佩、雙佩等品級規定。皇帝佩「鹿盧玉具劍,火珠鏢首」;皇太子佩「玉具劍,玉鏢首」;侍臣佩劍相當普遍。朝廷上百官走動,佩劍鏗鏘作響,好不威風。還有一種劍代表至高無上的權威,即上方寶劍,也作尚方寶劍。它是皇帝禦用的寶劍,親信大臣得到它,有權先斬後。唐代的戎服,「將軍用袍,軍士用襖」。延載(公元94年)以後,在將帥袍服上繡獅、虎、鷹等圖紋,以示勇猛。當時軍隊一半以上配有鎧甲。甲胄形製有明光甲、細麟甲、山文甲等十三種。最普遍的是穿明光甲,以十字形甲帶係結在胸前,左右各有一塊圓護和肩綴披膊。腰下部左右各有一塊「膝裙」,小腿各加一隻「吊腿」。唐高宗時,鎧甲前身分左右兩片,每片在胸口處裝有圓形護鏡,既可保護自已,又起晃眼作用。鎧甲背部連成一片。前後兩甲在肩部用帶扣相連。兩肩披膊作兩重,上層作虎頭狀。
唐胄甲樣式圖敦煌莫高窟武士俑
女子服飾
隋唐梳妝唐代婦女發髻名目繁多,她們以各種金玉簪釵、犀角梳篦作裝飾。到唐太宗時,婦女發髻漸高,發式變化多種多樣。到晚唐五代,高髻上插有各種花卉,令人目不暇接。(發式-)(發式二)唐代婦女講究麵飾,有的臉上敷鉛粉,有的塗胭脂。用丹脂塗臉頰,色如錦繡,叫繡頰。有的額上畫有鴉黃,眼眉處用青黑色繪出各種式樣,總稱黛眉。唐婦女盛行闊眉,也稱桂葉眉,用黛色淡散暈染,把眉毛畫得又短又闊,略呈八字形。獨具特色的花鈿又叫五彩花子、媚子、花釵,一般用金箔、紙、魚骨、魚鱗、蜻蜓翅膀、茶油花餅等做成,做工精巧,色彩繽紛以紅、黃、綠為主,有圓形、尖形、花形及各種對稱形,把它貼在額間、鬢角、兩頰、嘴角。唐代婦女麵頰上用丹青、朱紅等顏料繪出種種圖形,有月形、錢形,這叫妝靨。有些婦女喜歡用淺絳的檀色來點唇,據考,我國古代甘肅祁連山盛產紅藍花,匈奴族稱祁連山為焉支山。古人把焉支山上的花製成膏汁、粉類,用來化妝。五代十國南唐皇帝李後主有個宮女用帛纏足,足形彎如月牙兒。她在六尺高的金製蓮花上輕盈起舞,很受李後主的寵愛。此後,纏足之風愈演愈烈,「金蓮」也便成了婦女小腳的代名詞。但負擔沉重體力勞動的婦女是不裹足的。
敦煌莫高窟壁畫,供養人頭戴桃形金鳳冠,廣插簪釵步搖,臉上貼著許多花鈿
隋唐女服唐代女服主要有襦裙、衫、帔等。婦女們著小袖短襦,有的裙長曳地,衫的下擺裹在裙腰裏麵,肩上披著長圍巾一樣的帔帛。關於冪籬的形製,有人認為,它是一種大幅方巾,用輕薄透明紗羅製成,披體而下,遮蔽全身。有人認為,它是一種衣帽相連類似鬥篷一類的裝束。這種服製可能與阿拉伯服飾有關。由於西北風沙很大,人們遠行時騎馬用它圍裹身體,障蔽風塵。有人認為,隻有婦女遠行時才著冪籬,以免男人窺視。有人認為,它是男女通服。開元年間,婦女普遍穿胡服戴渾脫帽。盛唐以後,女衫衣袖日趨寬大,衣領有圓的、方的、斜的、直的,還有雞心領、袒領。袒領,即袒露胸脯。有些女服非常豔麗,紋飾變化很多。從敦煌莫高窟壁畫晚唐供養人的形象上可以看到。婦女裙色有紅、紫、黃、綠等,最流行的是紅色裙。唐貴族婦女最流行的衣著還有百鳥裙、花籠裙、褶裙。百鳥裙,是用多種鳥的羽毛撚成線同絲一起織成麵料,而製成的裙子。花籠裙,是用一種輕軟細薄而半透明的絲織品單絲羅製成的花裙,上用金銀線及各種彩線繡成花鳥圖形,是罩在裙子外麵的一種短裙,也叫襯裙。還有一種雲肩,即披肩,形製如四垂雲,青緣,黃羅五色,嵌金。唐代中上層婦女中流行過四合如意式大雲肩。可以說,唐代女服的質、色、式都勝過以往各個朝代。胡服唐代內地漢人和西北各少數民族、西方各國人民交往頻繁,各少數民族遷往內地的不少,於是胡服有了進一步擴散的機會。胡人服飾對唐代影響可分為前期和後期。前期,來自西域、高昌、龜茲,間接受波斯影響,特點是頭戴渾脫帽,身著圓領或翻領小袖衣衫,條紋卷口褲,透空軟底錦靴,外出騎馬多戴帷帽。渾脫帽,羊皮製成,高頂,尖而圓。渾脫,波斯語謂「蘇慕遮」,即披巾之意。帷帽,從隋唐墓室壁畫、敦煌壁畫人物形象上看,它是一種高頂寬簷、簷下垂一絲網的帽子。高宗時流行的帷帽,帽下的垂網已由長變短,將麵部淺露於外。後期則是「時世妝」,是受吐蕃的影響,特點是蠻鬟椎髻,眉作八字低顰,臉敷金粉,唇注烏膏。西北少數民族的回紇裝也很受歡迎。唐代長安,胡樂、胡食、胡服都很盛行。如果說以往的服飾大交流是南北向的,而唐代服飾的大交流則是東西向的,別開生麵,更具特色。
飾品紋樣
織品紋樣唐代的刺繡為美化女裝提供了便利條件。在盛唐已有了鏤空紙花版的使用,這對於提高織物(特別是紗織物)的印染質量是一項重大突破。新疆吐魯番出土的許多唐代絲織印染物提供了足夠的證據。唐代流行的裝飾是在綾羅上用金銀兩色刺繡和描花。從新疆阿斯塔那唐墓出土的實物來看,唐代刺繡還有鎖繡、平針繡,圖案多為花、樹、禽獸,針法細膩,色彩華美。
唐代飾品唐朝人無論男女都非常愛美,因此唐代的飾品工藝比起過去各朝有空前的發展。唐朝時鞋子的款式非常的多,鞋子上的刺繡也非常精致。
宋朝時期
時代背景
宋代初年,朝廷參照前代規定了皇帝、皇太子、諸王及各級官吏的服製。宋代服飾與唐代服飾相比,不僅款式少有創新,而且色彩較為單調,趨向於質樸、潔淨和自然。這可能有兩種原因一是宋王朝一直處在內憂外患的形勢下,國內爭鬥接連不斷,加上遼、金相繼南下,戰爭連綿。尤其南宋風雨飄搖,半壁江山,歲月難熬。權貴們隻望苟延殘喘,無意在服飾上用心。二是宋代程朱理學影響很大,主張「天理是至善的人,人欲是萬惡的」,存天理,必須滅人欲。當時,人們的思想受到很大的箝製。
男子服飾
宋代官服宋代皇帝服飾承唐製有大裘冕、袞冕、通天冠、絳紗袍、履袍、衫袍、窄袍。這是祀享、朝會、親耕、視事、燕居的衣著。宋代通天冠與唐代通天冠又有不同,雖說也是二十四梁,加金博山,但它是用金或玳瑁製成蟬形嵌在冠上,冠高、寬均為一尺,表青裏紅。宋代吏冠主要有三種一是進賢冠,用漆布製成,冠額上有鏤金塗銀的額花。冠後有「納言」(幘巾),以示忠正。二是貂蟬冠,也叫籠巾,用藤絲織成,表麵塗漆,正方形,左右用細藤絲編成蟬翼形狀二片,前有銀花,上綴玳瑁蟬,左右各有三隻小蟬,銜玉鼻,左插貂尾。據說,貂取其「內勁而外溫」之意,蟬取其「居高食潔」之意。三是獬豸冠,即法冠,冠上塗碧粉,梁數依品級而定。襆頭是宋代官員的主要首服。上自皇帝下至官吏,在朝會、公座之間,常穿公服,戴襆頭。這種樸頭多用藤或草編織巾裏,外麵用紗,塗漆。宋代襆頭和唐代襆頭相比有所改進,以直腳為多,起初兩腳左右平直展開,後來兩腳伸展加長。宋代文人多以裹巾為雅觀。東坡巾相傳為宋代文豪蘇東坡所戴。這種巾有四牆,牆外有重牆,比內牆稍窄小,前後左右各以角相向,戴它則有角,介在兩眉間。宋代文人以戴東坡巾為雅致。此外,還有「程子巾」、「山穀巾」、「逍遙巾」等等。百官朝服凡是六品以上的官吏,腰間都佩有一個金或銀的魚袋,表明等級差別。官吏的革帶,標誌著職位高低。皇帝、皇太子用玉帶,大臣用金帶。元豐(公元078─085年)官製,侍從、給事中以可以服金帶,得金帶又佩金魚袋,謂之重金。到了南宋,士大夫的服裝有所變化,主要有深衣、紫衫、涼衫、帽衫、襴衫等。淳熙年間朱熹提出祭祀、冠婚的服飾,得到了實施,這種服飾「設計方案」趨向質樸,符合理學「革盡人欲,複明天理」的主張。平民服飾北宋名畫《清明上河圖》描繪了北宋京城汴梁清明時節各階層居民生活的情景,反映了當時人們的風俗習慣。有的黎民,頭戴巾,上穿襖,下穿褲,忙忙碌碌;有的百姓,頭戴鬥笠,上穿衫,下著褲,四處奔波。筆記《東京夢華錄》也描述了北宋汴梁人的衣著賣藥、賣卦的,都具冠帶,士、農、工、商各有本色。有的戴帽穿背子,有的穿衫來角帶,有的不戴帽子,行業不同,穿著不一。宋代男子,上身以穿圓領袍衫為主,下身著裳,即穿裙。宋代文人多著直領上衣,長短至膝,下著黃裳,方履,禮賓時束大帶。軍戎服宋代軍隊作戰時穿鎧甲。鎧甲上麵綴有金屬薄片,可以保護身體。全副鎧甲分為披膊、甲身、腿裙、兜鍪、兜鍪簾等,由皮線穿聯。一副鐵鎧甲,有的重達四十九斤左右。此外,皮製的戰衣,叫皮笠子、皮甲,還有戰襖、戰袍等。宋代鎧甲還有用極柔韌的紙做的,紙甲起於唐宣宗時,它是用一種極柔韌的紙加工錘製的,疊三寸厚,在方寸之間布以四個釘,雨水淋濕更為堅固,銃箭都難以穿透。僧道服佛教在漢代傳入中國,盛行於南北朝。到了唐代,佛、道二教並駕齊驅。宋代道教盛於佛教。據佛教章法規定,佛教僧侶的衣服限於三衣或五衣。三衣,有僧伽梨(九條至二十五條布縫成的大衣),鬱多羅僧(七條布縫成的上衣),安陀會(五條布縫成的下衣)。五衣,指三衣之外加上僧祇支(覆肩衣)、涅盤僧(裙子)。中國古代僧侶穿赤色袈裟。袈裟,是由許多長方形小塊布拚綴而成的法衣。僧人為了表示苦行,常常拾取別人丟棄的陳舊雜碎布片洗淨後加以拚綴,也稱百納衣。法衣,是道教法師舉行儀式、戒期、齋壇時穿的,有霞衣、淨衣等。道士常服為黃道袍,小叫大小衫,大多交領斜襟。他們經常係青結巾、皂絛,穿草履。宋代道士保持著古代上衣下裳和簪冠的形製。
《太平街景圖》宋代平民的服裝
女子服飾
宋代梳妝宋代婦女發式以高髻為尚。有的青年女子髻高逾尺,有的梳成朝天髻,有的用假發編成各種樣式戴在頭上,有的用金銀珠翠製成各種花卉鳥類的簪釵梳篦,插在發髻上麵,有的用漆紗、金、銀、玉等製成兩鬢垂肩的高冠。宋代貴族婦女用羅、絹、金、玉、玳瑁製成桃、杏、荷、菊、梅等花卉簪在發髻上。把一年四季的花卉合在一起嵌在冠上,時稱「一年景」。據說當時朝廷官吏也受插花風氣的影響,皇帝、大臣也有戴花的。宋代婦女喜歡戴真花,以牡丹、芍藥為多。她們穿紫衣服簪白花,穿鵝黃衣服簪紫花,穿紅衣服簪黃花。鬧娥,是婦女的一種頭飾,用烏金紙剪成蝶形,以朱粉點染。玉梅,是白絹製的梅花。雪柳,是用紙或絹製成的迎春花枝。還有一種「梅花妝」,據說,南北朝壽陽公主在正月初七臥於含章殿檜下時,梅花落在她額上,仕女們覺得非常美麗,爭相效仿,在額上畫梅,於是「梅花妝」流行開來,曆經隋唐五代,到宋代仍然盛行。宋代女服宋代婦女冬穿襖,夏穿衫,衣著特點是上淡下豔。上衣服色一般是淡綠、粉紫、銀灰、蔥白等,以清秀為雅;下裙服色一般是青、碧、綠、藍、白、杏黃等。婦女外出或成婚,頭上戴蓋頭。蓋頭有兩種,一種是在唐代風帽的基礎上改製而成的。另一種是一塊大幅帛巾;多為紅色,在結婚入洞房時用它遮麵,這種風氣一直延續到本世紀。宋代青年男女離別時常以香囊、羅帶互贈留念。香囊,是裝有香料的小袋;羅帶,即是絲帶。
飾品紋樣
織品紋樣宋代服飾紋樣受畫院寫生花鳥畫的影響,紋樣造型趨向寫實,構圖嚴密。宋代的紋樣風格與唐代截然不同,而對明清時期的影響非常明顯,無論從題材到造型手法,幾乎都形成了一種程序。宋代飾品宋代飾品出土實物,根據目前已掌握的情況來看,不如前代豐富。
遼金元時期
時代背景
遼、金、元(公元947─38年)曆經四百二十餘年。這三個朝代由不同的少數民族執政,他們同漢族存在著經濟、文化等方麵的交流,服飾上互相影響。遼代初期地處我國北方,屬契丹族。五代時,得後晉十六州,契丹服與漢服並行。金原為女真族,曾附屬遼二百餘年。金代服飾大體保持女真族形製,法定服飾承遼代樣式。得宋北部領土後,參酌宋製,金代服飾具有女真、契丹、漢族三合一的綜合特征。蒙古是中國北部一個部落集團,公元27年,忽必烈定國號為元。聲勢浩大的質孫宴可以說是元代服飾的大展覽;全國大量織造金光耀眼的金錦,令人目不暇接;婦女頭戴姑姑冠,別出心裁。
遼代服飾
遼代服製遼太租在北方稱帝時,上朝穿甲冑,甲冑就是朝服。得後晉領土以後,受漢族影響,創立衣冠服製,契丹族官吏著本民族服飾,漢族官吏仍穿漢服。幹亨年間服製有所變化,三品以上的契丹族官吏在隆重典禮時也著漢服。日常官服分兩種皇帝及漢族臣僚著漢服,皇後及契丹族臣僚穿契丹服。遼興宗重熙(公元032年)以後,大禮都改著漢服。由於地處北方,氣候寒冷,遼代君臣大都服貂裘。皇帝穿最名貴的銀貂裘,大臣穿紫黑貂裘,下屬穿沙狐裘等。皇帝公服為紫皂幅巾、紫窄袍、玉束帶,或穿紅襖。遼代規定,隻有皇帝、大臣才可以戴帽及裹巾,中下級官吏、平民百姓私戴違法,這點和唐宋時期大不相同。遼代男子發式、婦女麵飾遼代男子發式很有特點。依契丹族習俗多作髡發,頭頂頭發剃光,兩鬢或前額留下少量頭發作為裝飾,有的額前留一排短發,有的耳邊披散鬢發,有的把左右兩綹頭發修剪成特殊形狀,下垂至肩。遼代婦女常以金色塗麵,叫佛妝。據說,是在冬月以括蔞(蔞蒿,花淡黃色)塗麵,到第二年春天才把它洗掉。
《侍從荷傘圖》穿左衽袍、護胸鎧、長褲、革靴遼代人物圖,遼代男子皆髡發
金代服飾
男子服飾金代男子的普通衣著是頭裹皂羅巾,身穿盤領袍,腰係吐骼帶,腳著烏皮靴。金代服飾最大特點是采取環境保護色,即衣著顏色與周圍環境顏色相同或相近。女真族以遊牧為主,采取環境色,可以不被凶猛野獸發現,起到保護自身的作用,又便於靠攏獵物。冬天,多穿白色皮袍,和冰天雪地化為一體;夏天,衣著多繡有鶻捕鵝、花卉、熊、鹿、山林等動植物圖案。金人進入黃河流域之後,吸取了宋代服飾儀仗特點。有典禮時,都采取漢服製度,服袞冕,戴通天冠,著絳紗袍。公服有三種顏色五品以上服紫色,六品、七品服緋色,八品、九品服綠色,公服下加襴。百官常服多為盤領、窄袖,胸間或肩袖飾以金飾花紋,有春水秋山景物,衣襟較短,便於騎馬。金代官吏實行書袋製,官吏束帶上懸書袋子,作為區別於士民的標誌,書袋質料、顏色因品級高低而有區別。女子服飾金代女服以詹裙為主。它多為黑紫色,上麵繡全枝花,周身有六個褶子。上衣為團衫,黑紫色或紺色,直領,左衽,前拂地,後曳地尺餘,用紅黃帶,雙垂在前。金代女服較為寬大,顯得格外瀟灑。貴婦人多戴羔皮帽,喜歡用金珠裝飾。金代男女發式通常為辮發。男子辮發下垂兩肩,女子辮發向上盤髻。年長婦女,用皂紗籠住發髻,散飾玉鈿,稱做「逍遙巾」。
金代磚雕吹笛童俑,戴瓦楞帽,穿窄袖袍金代仕女圖,圖中第一人穿褙子,後二人穿半臂,均內穿長裙
元代服飾
元代官服蒙古族入關之前,披發椎髻,冬戴帽,夏戴笠。他們的皮帽、皮襖、皮靴,多用貂鼠、羊皮製成。皮襖通常是右衽、方領。滅南宋之後,種族等級森嚴,全國分為四等蒙古人、色目人、漢人、南人。許多部門及地方官,大多由蒙古貴族充任,各種副職由色目人擔當。由於種族有高低、貴賤之分,自然會在服飾上有所反映,蒙古貴族衣著華麗,色目人次之,漢人、南人大多衣著襴褸。蒙古族入關以後,除保持固有的衣冠之外,還引進了漢族朝祭服飾,如冕服、朝服、公服等。男子公服以長袍為主,以羅製成,大袖盤領,右衽。元代官吏實行佩牌製度,第一等貴臣佩虎鬥金牌,次為素金牌,再次為銀牌。元統一中國後地域空前遼闊,在交際過程中,服飾技術進一步交流。元代絲綢特點是縷金織物大量應用。紗、羅、絞、縠,無不加金。元人把這種金光閃閃的織金錦叫「納石失」,意即波斯金錦,它是最華貴的衣料。質孫衣,又叫一色衣,上衣連下裳,衣式緊窄,下裳較短,有精粗之分。據說,元代統治者每年舉行十三次大朝會,帝王、大臣、親信穿同一色質孫衣,在大殿前用金杯按爵位、親疏、輩分祝酒。元代衣著的用料,精粗相差懸殊。高官服裝多用色彩鮮明的織金錦,以花朵大小表示品級高低。貴族男子夏季禮服,不可缺笠,其質地、造型、裝飾都追求華美。元代北方人穿皮靴、氈靴的相當普遍。遊牧民族契丹、女真、蒙古人都穿靴,它可以抗寒,又經久耐用。元人靴子種類繁多,質量比以往也有提高。有鵝頂靴、鵠嘴靴、雲頭靴、氈靴、皮靴、高麗氏靴、金刺花靴等……元代男子發式蒙古族的發式,上自皇帝下至百姓都「婆焦」,它像漢族兒童留的三搭頭,即在頭頂正中交叉剃出兩條直線,然後把腦後四分之一頭發剃去,正麵四分之一剃去或剪成不同的樣式,有尖角形、壽桃形,覆蓋在前額,把左右兩側的頭發編成辮子,披在肩上。元代婦女衣冠元代貴族婦女一般戴皮帽,穿貂皮袍。這種袍比較寬大上,多左衽,袖口較窄,袍長曳地。有的女袍,用大紅織金、吉貝錦、蒙茸加工品成。元代最有特色的女帽是姑姑冠,也叫做故故、固罟,顧姑、固姑等,外形上寬下窄,像一個倒過來的瓷花瓶。它通常用鐵絲和樺木製成骨架,外用皮、紙、絨、絹等裱糊,再加上金箔珠花各種飾物。這是皇後、妃子、大臣妻子戴的貴冠。
飾品紋樣
織品紋樣這一時期的織繡技術有很大的發展,遼、金、元三朝接受了漢族的傳統吉祥圖案,一方麵是基於本身的吉祥意涵,另一方麵則有政治上的考量。在政府的重視下,紡織工業日趨專業,規模也越來越大,奠定了明清兩朝織繡工業的基礎。
遼代刺繡西夏穿枝蓮紋緙絲
遼金元飾品和織繡技術一樣,此一時期的飾品工藝也有很大的發展,從事工藝製作的匠人社會地位提高,專業化的製作也使飾品更加精美。這一時期的飾品風格相當細致,在造型上也更趨寫實。
明時期
時代背景
公元38年明王朝建立後,朱元璋吸取元末農民起事的教訓,對農民做出讓步,采取了一係列措施,使社會經濟很快得到恢複和發展。特別是明王朝初期大力提倡種植棉花,由此帶動了棉紡織技術的發展和提高。至明代中葉以後,棉花和棉布已成為人們普遍製衣禦寒的服裝材料。以往人們所穿用舊絲麻絮裝的「縕袍」,已為絮棉裝的「胖襖」所代替,過去人們所說的「布衣」,也由麻布轉指棉布了。與此同時,朱元璋在政治上實行的中央集權統治,采取各種措施加強全國的集中統一,服飾製度的製定也是其中一項。朱元璋一做皇帝,即貫徹他「複漢官之威儀」的主張,下詔將元代遺留的辮發、椎髻、胡帽、男子的褲褶窄袖及辮線腰褶、婦女的窄袖短衣、裙裳等一律禁止。又參照周漢,取法唐宋,對服飾製度做了大規模調整。這套服製先後用了二十多年時間,直至洪武二十六年(公元393年)才算基本確定。永樂、嘉靖時又做了些更改,使各項規定更加具體。明代首創的補子不但是身份的象征,同時也反映出織繡技術的高超
男子服飾
官服明代官服恢複唐製,但較唐代的「品色衣」等級差別更加明顯。這與朱元璋獲取政權後,大量接受儒家思想有關。官服中的冕服隻限於皇帝、皇太子、親王等皇室成員於祭祀或朝會等大典時服用。明初冕服一如傳統形製,洪武初至嘉靖年間,曾有幾次變更,僅在質料、花紋位置上做些調整。曆次改變,都使規定越加具體,製作也更為考究。皇室冠服,除冕服外,還有皮弁服、武弁服、通天冠服、常服、燕弁服等,用於不同的場合。幾種冠服中用途最多的是常服,常服為折角向上的烏紗帽,盤領窄袖黃袍,袍的前後及雙肩各繡金織盤龍,金、玉、琥珀束帶。因烏紗帽折角向上加「善」字,後名「翼善冠」。與唐代相較,明代「翼善冠」要簡化得多,今天我們還能看到的唯一實物,是萬曆帝朱翊鈞的金製翼善冠。全冠用極細的金絲編織而成,上麵鑲嵌著兩條金龍戲珠,姿態生動,製作精致,體現著皇帝的特殊地位。明代的文武官服,有祭服、朝服、公服、常服等。朝服用於國家大典,戴梁冠,穿赤羅衣、裳,佩大帶,以冠上的梁數及所佩的帶、綬區分品級等差。公服用於早晚朝奏事、侍班、謝恩、見辭等,後改為常朝時穿便服,隻在初一、十五穿公服。穿公服時,頭上須戴襆頭,笏板與朝服定製相同。常服用於常年理事,也是公服,形製比較簡便,由烏紗帽、團領衫、束帶三部分組成。烏紗帽,樣式前低後高,兩旁各插一翅,通體圓形,外表用黑縐紗,帽裏為漆藤絲或麻,輕而牢固。明代開始以烏紗帽作為官帽。洪武二十四年(公元39年)定職官常服使用補子,文官繡禽,武官繡獸,公、侯、伯及各品官各不相同。明代這一創製,延續至清代,成為區別官階的又一顯著標誌。(看看官服補子的具體規定)。除規定外,還有葫蘆、燈景、艾虎、鵲橋、菊花等品服之外的一些補子,多是內臣觸景生情,自己置辦的。明代在本色官服之外尚有賜服,大多由皇帝特別恩準,賜予有功勳的官員。
《明英宗像》戴翼善冠、穿十二章袞服金絲翼善冠武五品熊羆方補
一般男服明初規定平民結婚可以借穿九品官服。平時百姓服飾限製頗多。男女衣服不許用黃色,不得僭用金繡、錦綺、紵絲、綾羅。靴不得裁製花樣,不得用金線裝飾。飾物不得用金玉、珠翠。平民百姓的帽子不得用頂,帽珠隻許用水晶、香木,不許用金玉等。農民可以穿綢、紗、絹、布,而商人隻準用絹、布。對衣服的身長、袖的長、寬都規定了尺寸。這些限製,至明中、後期,多已禁而不止了。明代男子便服一般用袍衫,大襟、右衽、寬袖,下長過膝。平民百姓上身著襖,下身著褲,裹以布裙。儒士、生員、監生等讀書人大多穿襴衫或直裰。直裰也叫「直身」,斜領大袖,因背之中縫直通下麵,故名。此外,還有程子衣,以及褡護、罩甲的。褡護是一種比掛略長的短袖衣。罩甲有兩種一種是對襟的,為騎馬者的服裝,一般軍民步卒不準穿;一種不是對襟的,士大夫都可服用。明代男女都束裙子。成化時流行一種馬尾裙,據說來自朝鮮,裙式蓬大,京都人士都喜穿著。巾帽明代盤領大袖衫
明代巾帽形製繁多,勝於曆代。最常用的是網巾,網巾編結如漁網,是一種係束發、髻的網罩,多以黑色細繩、馬尾、棕絲編織而成。戴網巾,除約發外,又是男子成年的一個標誌,一般襯在冠帽內,也可以單獨使用,露在外麵。另有儒巾和四方平定巾,是士人所戴。平頂巾,是皂隸、公使等下層小吏戴的。軟巾也稱唐巾,用軟絹紗製作,有帶縛於後,垂兩旁,比較普及。此外,還有吏巾、漢巾、田字巾、卍字巾、諸葛巾等。帽有棕結草帽、遮陽大帽、圓帽、堂帽(在職官員朝堂戴的)、瓦楞棕帽,以及衙門中執役人戴的紅黑高帽等。軍戎服明代軍戎服飾有兩種一種是將士所穿的盔甲、戰襖、戰衣或戰袍;一種是儀衛與儀仗隊所穿的服飾。明代軍人的護身武裝,包括鐵盔、身甲、遮臂、下裙及衛足等幾個部分。同宋、元大體相似,但比較先進,多數用鋼鐵製作。
女子服飾
明代梳妝明初婦女發式基本保持宋、元時樣式。嘉靖後,花樣日多。除小姑娘梳三小髻、婢女挽高頂髻、小婢挽雙髻外,尚有其它多種樣式。有將發髻梳成扁圓形,頂部簪寶石花朵的「挑心髻」;有仿漢代墮馬髻而稍做變動,將側垂梳成後垂狀的,也有將發髻梳高,以金銀絲挽結,頂上裝點珠翠如紗帽般的高髻。此外,還有一種假髻,戴時罩在髻上,用簪挽住頭發。到明末,發式更加繁多,有「羅漢髻」、「懶梳頭」、「雙飛燕」等等。婦女發上的飾物,當時盛行一種「額帕」,也叫「包頭」,裹於額上,另有珠箍,也是明代婦女發上的特殊裝飾。原是富貴人家婦女所戴,後來流行至一般婦女。年輕婦女還有帶頭箍的風尚,樣式時有變化,開始較寬,以後又窄。到清初時隻有一條窄邊,係於額眉之上。用鮮花繞髻,也是明代婦女的時興裝飾。明代女服明代命婦冠服分禮服與常服兩種。皇後禮服用於受冊、謁廟、朝會等大典。皇後於大典時戴的帽子稱鳳冠。每頂鳳冠上鑲有珍珠五千多顆、寶石一百多塊。據說當時有些寶石是從錫蘭、印度買來的。皇後常服除鳳冠外,尚有真紅大袖衣、霞帔、紅羅長裙、紅褙子。永樂時,衣服改用黃色大衫,深青霞帔,上飾珠玉等各種飾物。另有襖子、鞠衣、緣裙等,顏色、質料、花紋等都有規定。明代授有封號官員的祖母、母親、妻子的服飾也有嚴格規定。其禮服用於朝見君後、參與祭祀等大典。主要有鳳冠、霞帔、大袖衫、褙子等。鳳冠上的珠翟及各種珠翠飾物,依品級而有所增減。明代一般婦女的服裝,基本沿襲唐、宋式樣。恢複了漢族習俗,主要有袍衫、換、霞帔、褙子、比甲、裙子等。按照規定,民間婦女隻能用紫色絁(一種類似於布的粗綢),不能用金繡。如穿袍衫,隻能用紫、綠、桃紅及淺淡顏色,不能用大紅、鴉青、黃色。士庶妻所穿團衫,可以用紵絲、綾羅、綢絹,但須淺色。至明代後期,禁令廢弛,民間富有者也穿紅袍,甚或有穿百花袍的。褙子,是婦女的常用服飾,樣式和宋代的相仿,以對襟為主,下長過膝,也可當做禮服穿用。比甲,是一種無領無袖的對襟馬甲,較後來的馬甲為長,據說產生於元代,是皇帝的服裝,後來普及於民間,成為婦女們的服飾,直至清代仍盛行。另有一種水田衣,是用各色零星綢緞拚湊而成的,因各種色彩相互交錯形同水田而得名,簡單別致,深得當時婦女的喜愛。明代婦女一改過去的衣著樸素,而競相追逐華麗、漂亮。至明代晚期,裙子花樣繁多,裙幅有增至十幅的。腰間褶襉越密,有的每褶用一種顏色,色如月華,稱「月華裙」;還有用綢緞裁成各式條子,上繡花紋的「鳳尾裙」,以及用整幅緞料折成的「百褶裙」。各時都有不同的流行顏色。明初淺淡,明末多用素白加各種繡飾、花邊。
飾品紋樣
織品紋樣明代貴族人家便服多用綢絹、織錦緞,上繡各種花紋。這些花紋大多含有吉祥之意,常見的是在團雲和蝙蝠間嵌一圓形「壽」字,取意「五蝠捧壽」。另有一些牡丹、蓮花等變形、誇張的圖案,其間穿插一些枝葉、花苞,也很別致,深受時人喜愛。節日時也有許多應景花紋。
明代飾品出土的明代飾品做工都非常精細華麗,所得到的出土實物在數量上也比過去為多。
清朝
時代背景
公元44年,原居我國東北的滿族進入關內,占領北京,建立了清王朝。在清王朝統治的二百餘年中,政治、經濟發生了前所未有的急劇變化,複雜多變的社會環境,也給服飾衝擊和影響。從服飾發展的曆史看,清代對傳統服飾的變革最大,服飾的形製也最為龐雜繁縟。清順治二年(公元45年)下剃發令,軍民人等限旬日盡行剃發,並俱依滿洲服飾,不許用漢製衣冠,以此作為歸順與否的標誌。從此,男子一改束發為削發垂辮,以箭衣小袖、深鞋緊襪,取代了明代的寬衣大袖與統襪淺鞋,傳統法服被最後消滅。但從清代服飾中仍可看到對前代服飾某些方麵的保留,如袞服、朝服的十二章紋;官服朝掛的補子;官員帽頂所用珠玉、珊瑚、寶石、金銀的等差;以及以命婦朝冠所綴金鳳、金翟數目多少區分等級的製度。清王朝後期,自同治四年(公元85年)開始,至光緒時期,先後幾次選派學生出國學習。留學生到國外,即剪掉了辮發,開始著西裝。以後,清政府開辦學堂,操練新軍,采用了西式的操衣和軍服。學生和軍隊的服飾也有了改變。
男子服飾
官服清代的官定冠服,上自皇帝,下至文武官員,以及進士、舉人等,均按品級服用。冠有朝冠、吉服冠、常服冠、行冠、雨冠。分冬夏兩種,冬天所戴之冠稱暖帽,夏天所戴叫涼帽。皇帝朝冠,暖帽為圓形,帽簷反折向上,上綴紅色帽緯,頂有三層,用四條金龍相承,飾有東珠、珍珠等。涼帽則是前綴金佛,後綴舍林,亦綴紅色帽緯,飾東珠,頂與暖帽相同。皇子、親王、鎮國公等,朝冠形製與皇帝大體相似,僅帽頂層數及東珠等飾物數目遞減而已。文武官員的冠頂,上銜頂珠,其質料、顏色依官員品級而不同。頂珠之下,有一支兩寸長短的翎管,用以安插翎枝。翎有藍翎、花翎之別。藍翎是鵰羽製成,藍色,羽長而無眼。花翎為孔雀翎。尾端有如眼睛似的一圈,叫做眼,有單眼、雙眼、三眼之分,翎眼多者為貴。服飾有袞服、朝服、龍袍、常服袍、行袍、端罩、螃袍、補服、行掛等。袞服、朝服、龍袍是皇帝的禮服。袞服為祭祀先王、圜丘等大禮時服用。朝服用於殿廷朝會、重大軍禮、外藩朝觀等。龍袍,是次一等的禮服,明黃色,繡九條龍、十二章及五色雲紋飾。龍袍下幅,斜向排列許多彎曲線條的水腳,上有波濤翻滾的水浪,水浪之上立有山石寶物等,寓「一統山河」綿延不斷、「萬世升平」等吉祥含義。龍袍的製作極為考究。清代龍袍,往往先由清宮第一流工師精心設計,經皇帝審定、認可後,才派專差送蘇杭等地精工督造。常服袍,是日常處理政務時穿的服裝,前後左右開衩,顏色花紋隨意。除皇帝外,宗室成員都可以穿這種四開衩袍。行袍,為出巡、騎馬時的服裝,形製大體如常服袍,隻是袍長略短。端罩,是皇帝的禮服掛,類似普通外掛,用紫貂、黑狐皮製作。職位較高和其它皇族近臣及侍衛等都可穿用。蟒袍是官員的禮服袍。皇子、親王等親貴以及一品至七品官俱有蟒袍,以服色及蟒的多少分別等差。禮服袖端做成馬蹄形,俗稱「馬蹄袖」,男子及八旗婦女皆用。以常服代禮服穿時也需另做馬蹄袖,用鈕扣連於袖口,行禮時放下,禮畢解去,袍仍為常服。這是清代禮服衣袖的特點。凡官員參加三大節、出師、告捷等大禮必須穿蟒袍。官員禮服的另一種是補服,也叫補掛,是比袍短比掛長的一種長掛,對襟,胸、背各綴一塊補子,是清代官服中主要的服裝。掛罩在袍服外麵,增減方便,是滿族風習,也是清代官服的又一特點,與頂戴同為品官級別的重要標誌,(清代補子的具體規定),補掛為品官標誌,不得混用。一般官員也有常服袍、掛,平時穿用,顏色、花紋不限。一般官員的行掛比常服掛短,袖長及肘,石青色,庶官、扈從都可以穿。清代還有一種黃馬掛,是較為榮寵的官服。巡行肩從大臣,如禦前大臣、內大臣、內廷王大臣、待衛什長,都例準穿黃馬掛。有功大臣也特賜穿著。太平天國之後,文武勳臣得賜者較多。
清幹隆皇帝冬朝服清皇帝大紅暗花常服袍
一般男服一般男服有袍、掛、換、衫、褲等。馬掛,一罩在袍衫之外,長僅及腰,原為軍中服飾,因便於騎馬,故稱「馬掛」。康熙末年,富家子弟開始穿著。雍正時,穿者日多。以後傳至民間,不分貴賤,逐漸作為一種禮服。馬掛有對襟、大襟、琵琶襟等式樣。馬甲,或叫坎肩,向例為王公貴族服用,至清後期人人可穿。長衫、袍掛是清代男子的主要禮服,官吏人士開兩衩。不開衩的稱「一裹圓」,為市民百姓服裝。清代一般官吏士庶所戴之帽,最常見的是瓜皮帽,係沿襲明代帽式,作瓜棱形,圓頂,頂部有一紅絲線編的結子。鹹豐初,帽頂又作尖形。帽為軟胎,可折旦放於懷中。一般市販、農民所戴氈帽,亦沿襲前代。冬天人們多戴風帽,又稱「觀音兜」,因與觀音大士所戴相似而得名。夏天則戴竺帽、涼帽等。軍戎服清代早期的武士服裝,也用馬蹄袖。頭盔有皮革和鐵製兩種。盔周圍垂貂尾、獺尾、雕翎等裝飾物,有垂於後麵的護領。武將所穿鎖甲,有明甲、暗甲、綿甲、鐵甲,形式是上衣下裳,有護肩、護腋及護心鏡。穿盔甲時,腰旁掛撒袋貯放弓矢。自火器發明後,這種盔甲已不大用了。另有藤牌營、綠營兵,戴虎帽,穿黃布虎紋衣。一般士兵穿短衣窄袖的緊身襖褲,加鑲邊背心。背心胸背各有一圓圈,內書兵、勇等標明所屬的字樣。水兵短衣窄袖,襟前也有標明某船的字樣。
女子服飾
命婦冠服婦女服飾中的最高等級是命婦(包括皇後,皇太後,親王、郡王福晉,貝勒、鎮國公、輔國公夫人,公主、郡主,以及異姓的品官夫人等)冠服。它與男服大體類似,隻是冠飾略有不同。冠有朝冠、吉服冠,分冬夏二種。皇太後、皇後朝冠,極其富麗。皇後之下命婦的冠飾,依次遞減,有的將金鳳改為金孔雀,也以數目多少區分等級。冠飾還有金約、耳環之類飾物。金約是戴在冠下用來約發的,上飾東珠、珍珠、珊瑚、綠鬆石等。服飾有朝掛、朝袍、朝裙、龍掛、龍袍、吉服掛、命婦蟒袍、彩帨、朝珠等。皇後朝掛,製有三式,俱用石青片金緣為飾。繡紋皆用龍,或正龍,或飛龍,下擺或用行龍,或用八寶平水及萬福萬壽等紋樣。朝袍亦有三式,都用明黃色錦緞製作,上織龍紋。其它命婦與皇後的形製大體相似,隻是顏色有明黃、金黃、香色、藍色及石青色的區別。紋樣有龍、正蟒、行蟒,以及五爪、四爪之分;數目有九團、八團、四團、二團、九蟒、八蟒、五蟒之異。
皇貴妃夏朝冠一品夫人仙鶴補霞帔
滿族女服清代婦女服飾有滿、漢兩種。滿族婦女一般穿長袍,或外罩坎肩;漢族婦女仍以上衣下裙為主,清中期以後也相互仿效。滿族婦女的長袍,袖口平大,長可掩足。貴族婦女用團龍、團蟒,一般則用絲繡花紋。袖端、衣襟、衣裾等鑲有各色花邊。衣領較低,後漸加高。長袍初極寬大,後腰身漸小。外麵往往加罩短的或長及腰間的坎肩,有對襟、一字襟、琵琶襟等各式。這種長袍以後演變為漢族婦女的主要服裝─旗袍。滿族婦女發式滿族婦女大多以鈿子作為發飾。鈿子是以鐵絲為骨,外麵表以黑紗,上麵飾有翠翟。普通滿族婦女有梳如意頭的,即在頭頂左右橫梳兩個平髻,像如意橫於腦後。大多數滿族婦女梳「兩把頭」。後受漢髻影響,將發髻梳成扁平狀,俗稱「一字頭」。清末,這種發髻越增越高,有如牌樓,名「大拉翅」。
晚清旗袍晚清琵琶襟坎肩
漢族女服漢族婦女服裝較男服變化為少,一般穿披風、襖、裙。披風是外套,作用類似男掛,形製為對襟,大袖,下長及膝。披風裝有低領,點綴著各式珠寶。裏麵為上襖下裙。裙子初期還保存明代的遺俗,有鳳尾裙、月華裙等式樣,後有在裙上裝飾飄帶的,有在裙幅底下係小鈴的,也有在裙下端繡滿水紋的,各式各樣,頗為美觀。清後期,又流行不束裙而著長褲,褲多為綢緞製作,上麵繡有花紋。另外還有背心,長可及膝下,多鑲滾邊。冬季所穿皮衣,有的將裏麵的毳毛露出在外,叫「出鋒」。清代中期以後,婦女冬季流行披鬥篷,還有采自西式的大衣,也有沿用明代雲肩的。漢族婦女發式漢族婦女的發髻首飾,清初大體沿用明代式樣,以後逐漸增多。清中葉,模仿滿族宮女發式,以高髻為尚。將發分為兩把,俗稱「叉子頭」。又有的在腦後垂下一綹頭發,修成兩個尖角,名「燕尾式」。後來還流行過圓髻、平髻、如意髻等式樣。此外,還有許多假髻,什麽蝴蝶、雙飛燕、八麵觀音等等。清末,又有蘇州厥、巴巴頭、連環髻、麻花等式樣。年輕女孩多梳蚌珠頭,或左右空心如兩翅樣的發式,或隻梳辮垂於腦後。以後梳辮漸漸普及,成為中青年婦女的主要發式。頭飾,北方婦女冬季多用「昭君套」,是用貂皮製作覆於額上的。江南一帶還時興戴勒子,上綴珠翠,或繡花朵,套於額上掩及耳間。髻上飾物還有簪,用金、銀、珠玉、翡翠等製作,有的做成鳳形而下垂珠翠,像古代的「步搖」。還有的做成各種花形,行走時輕微搖動,華麗而動人。
清代女裙雲肩
飾品紋樣
織品紋樣清代的織繡技術承襲明代基礎,有很高的水準。精致的圖樣可以從各類的紡織品中看出,龍袍、補子、旗袍、裙、靴鞋、荷包、香囊上,都可以看到它們的蹤跡。花紋則不僅造型優美,而且寓有深意。統治階層專用的龍、蟒、鳳、翟,威嚴而莊重。一般的福、祿、壽字,江山萬代、富貴不斬,團鶴、團花、八寶、八吉祥,以及法輪、寶蓋、寶劍、蝙蝠、意、卍字、雲板、花籃、竹筒等,都寓有吉祥如意等我國民俗中的美好祝願。清代後期,又出現許多近於寫實的花紋,如壽桃、喜鵲、雲鶴、牡丹、佛手、石榴、梅、苗、竹、菊等,甚至山水亭榭的風景,以及仕女人物也都織成各種紋樣,反映了戰亂年代人們日趨求實的精神。清代飾品由於清代冠服製度的複雜,清代飾品的種類也相當繁多,有搭配冠服的冠服飾品,也有受外來文化影響而產生的飾品,大體說來清代飾品不但種類多製作也都相當精美。冠服飾品冠服之外的其它附件,有朝服的披領、頸間的硬領和領衣、朝珠,腰間的束帶等。披領是文武官員及命婦穿大禮服時加在頸間披於肩上的,夏用紗羅,冬用貂鼠皮毛,形如菱,上繡蟒。清代禮服沒有領,另在袍上加硬領。春秋時用湖色緞,夏天用紗,冬季用皮毛或絨。領衣是連結於硬領之下的,前後二長片,考究的用錦緞或繡花。朝珠是清代官員懸於胸前的飾物之一,形同念珠,由08顆珠串成,隨官品而用不同質料,有珊瑚、金珀、蜜蠟、象牙、奇楠香之分。束帶,親王以下宗室成員都束金黃帶,覺羅束紅帶。非上賜,帶不得給予異姓。兩種帶色的區分也很嚴格,不能混用。
皇帝吉服帶金嵌東珠珊瑚領約
鞋清代男子著便服時穿鞋,著公服時穿靴。靴多用黑緞製成,初尚方頭,後流行尖頭。著朝服仍用方頭靴。另有牙縫靴,多為高級官員穿用。武弁、公差穿一種名「爬山虎」的快靴。鞋的式樣有雲頭、扁頭、鑲嵌、雙梁、單梁等多種。滿族婦女的鞋極有特色。鞋底極高,一般為一寸多,高者達二寸,也有更高些的,上寬下圓,似一花盆,故名「花盆底」。鞋以木為底,中部鑿成馬蹄形,故又稱「馬蹄底」。鞋底堅固,往往鞋已破毀,而底仍可再用。新婦及年輕婦女穿著較多,一般小姑娘至十三四歲時開始用高底。清後期,梳兩把頭,穿長袍花盆底鞋,已成為清宮中禮服。
高底鞋尖頭小弓鞋
一般飾品發飾清朝滿族婦女的發型相當特別,發飾自然也和過去不同,有花冠般的鈿子,寒冷季節戴的遮眉勒,當然也有模仿漢族婦女的步搖釵。耳飾滿族婦女傳統習俗是一耳戴三件耳飾,後來有人學漢族婦女一耳隻戴一隻耳飾,隨後即遭到禁止。遺留下來的耳飾有兩大類耳環及耳墜。這些耳飾在製作上也都極其精美。戒指、搬指清代的戒指非常華美,有單以金屬製成的,也有鑲嵌上多種珠寶的。戒指製作技術絲毫不遜於現代。搬指原本是用來保護手指的,到清代時也成為一種製作精美的飾品了。手鐲清代高級衣物、飾品的製作特色是先設計畫小樣,經過審核後再正式開始製作,出土設計圖與實物之間的差距非常小,顯時工藝技術的高超。清代遺留下來的手鐲實物何其它飾品一樣作工都相當精細,所用的材質也相當多樣。指甲套指甲套也是滿族婦女特有的飾品之一,遺留下來的實物極為華麗,多在指甲套上鑲上各種珠寶或以金銀製成,光彩照人。佩飾清代無論男女都喜歡在身上掛些佩飾,除了傳統的玉佩、香囊、荷包外,受到西方外來文化影響也開始掛起懷表,並且出現了煙袋、火鎌袋、眼鏡袋等因東西文化交流而產生的飾品。鈕扣清代華麗的服飾上往往配有華美的鈕扣,這些鈕扣不但可以固定衣物,還兼具裝飾的作用。
上古
時代背景
原始人類在漫長的黑暗中摸索,漸漸懂得利用火及獸皮取暖,為人類的文明帶來了一線曙光。根據考古發現的實物,證明至少在舊石器時代晚前之前,原始人類就已經會使用骨針來縫製獸皮衣服。除了骨針的發現外,在這些遺址中也發現了相當大量的飾品,這些飾品包含各種穿孔的石珠、貝殼、獸牙等,明顯是用來製作成串飾的。到了新石器時代,人們進入畜牧、農耕的階段,開始營造房屋,改變穴居野處的居住方式,男子負責狩獵、打製石器、琢玉,女子則負責采集、製陶、紡織等工作,人類生活正式進入分工合作的階段。山頂洞人縫製皮衣之想象圖
紡織衣料
新石器時代最重要的衣料有麻布、葛布、蠶絲及毛織品,紡織技術已有平紋、斜紋、絞扭、纏繞等織法,在出土的實物中,有一些帶著紅色,估計是人們利用赤鐵礦染出來的。中國是蠶桑絲綢的發源地,除了絲線、絹布等絲織品外、出土的遺跡中還有石蠶、陶蠶蛹、刻有蠶紋的陶器等,更難能可貴的是在山西曾發現一個半切割的蠶繭,距今約有4000多年。石蠶、陶蠶蛹等物是原始社會對蠶產生的巫術崇拜,到了後來曆代都有王官祭祀蠶神的風俗。
服裝款式
原始社會的服裝配套包括冠帽、衣裳、套褲、護腿、斜靴、發式、首飾、紋彩等。由陶器、玉器等遺物,可以推測當時的服飾風貌。發型上古人類的發型除了披發之外,尚有辮發、梳髻以笄固定的形式,可知束發作髻是自古以來華夏服飾的特征。冠帽我國原始社會的冠帽有三種類型.用來表達身分地位或象征禮儀的,這類冠帽造型大多相當誇張,多數插有羽毛,這種羽冠和南美印地安人的羽毛帽極為相似。2.實用與美觀結合,而以美觀為主的。像平頂小帽、圓筒高帽等形式,甚至在今日也能見到類似的款式。3.在實用的前提下達到美觀。良渚文化刻有戴羽冠神人的玉琮
衣裳上古遺留下來的實物資料不多,僅能從彩陶上器物看見部分風貌。服飾紋樣雖然已經懂得利用織法織出花紋,但大多數花紋是畫在衣服上的。紋樣可以說是由人們身上的刺青所演變而來的。
原始飾品
中華祖先從五萬年前至六萬年前舊石器時代中期利用獸牙、貝殼、骨管、鴕鳥蛋殼、石珠等創造串飾,之後進一步選用瑪瑙、石英、墨曜石、碧玉等半透明有顏色的材料創造各種裝飾品,這些裝飾品除實用外,還滲透著與原始巫術圖騰活動相關的觀念性含義,展示了人類精神領域的擴大,審美能力的發展,新石器時代首飾品在社會生活中,已經居於十分重要的地位。發飾.笄,是用來固定頭發的用具2.櫛,也就是梳子,梳齒疏者稱梳,梳齒密者稱篦,古時會將梳子插在頭上作為裝飾。3.冠飾,裝在冠帽正麵作為冠帽的裝飾,還可固定發髻。耳飾有玦、耳環、耳墜等形式,以石、玉、骨、貝、瑪瑙等製成。頸飾人類從舊石器時代就開始佩帶飾品,其中頸飾是目前發現最多,製作最精美的飾品。佩飾佩飾是用繩子穿係其上的穿孔,掛於身上的裝飾品,在出土的佩飾中有著精美的花紋。臂飾臂飾是套在腕間或臂上的飾品,出土的臂飾大多製作的相當精美,設計時還考慮到了實用性及方便性。
夏商周三代
時代背景
中國約在距今5000年前進入父係氏族社會,農業成為主要的社會勞動,手工業逐漸與農業分離而出現剩餘商品的交換,形成私有製。夏商周三代就是此文化背景中的朝代,當時奴隸主階級主要藉由「禮」來穩定內部秩序、維護奴隸製度的統治,服飾文化是「禮」的重要內容之一,因此服飾被賦予強烈的階級內容。奴隸主把服飾功能提高到突出的地位,服飾被當作「昭名份、辨等威」的工具,所以各朝對服飾資源的生產、管理、分配、使用都極為重視。我國服飾文化的曆史源流,若從古典中尋找,總會將其歸結於三皇五帝。夏商周時期是中國服飾史由原始社會以巫術象征過渡到以政治倫理為基礎的王權象征的重要曆史時期。在奴隸社會中,由於奴隸主與奴隸之間的根本對立,奴隸主階級不僅壟斷了服飾資源,而且為了穩定奴隸主階級內部的秩序,規定了等級製度和相應的章服製度。奴隸製國家的最高統帥稱為「天子」,奴隸社會的章服製度便是以「天子」的冕服為中心,這種章服製度的形成,也是逐步發展和逐漸完備的。根據古典的記載,夏、商兩代已有冕服,周代冕服則在繼承夏、商製度下變革發展,影響後世各朝的章服製度。看看「帝王冕服各部分名稱說明圖」
服裝製度
商周時代的服飾,主要是上身穿「衣」,衣領開向右邊;下身穿「裳」,裳就是裙;在腰部束著一條寬邊的腰帶,肚圍前再加一條像裙一樣的「韍」,用來遮蔽膝蓋,所以又叫做「蔽膝」。周朝以封建製度建國,以嚴密的階級製度來鞏固帝國,製定一套非常詳盡周密的禮儀來規範社會,來安定天下。服裝是每個人階級的標誌,因此服裝製度是立政的基礎之一,規定是非常嚴格的。
男子禮服冕服是禮服中最尊貴的一種,冕服均在祭典中穿著,是主要的祭服。其服式主要由冠、衣、裳、蔽膝、大帶、舄(禮鞋)等要件所組成。冕服的主體是玄(黑色)衣、纁(黃赤色)裳、冕冠,衣裳上麵繪繡有章紋、冕冠上則有旒。天子在舉行各種祭祀時,要根據典禮的輕重,分別穿六種不同格式的冕服,總稱六冕,天子在最隆重的典禮時,穿十二章紋冕服,戴十二旒冕冠,冕服上的章紋數與冕冠上的旒數是相應的。下身前有蔽膝,天子的蔽膝為朱色,諸侯為黃朱色。鞋是雙底的,以皮革和木做底,鞋底較高,稱為「舄」。十二章紋中,上衣六章日、月、星辰、山、龍、華蟲用繪。下裳六章宗彝、藻、火、粉米、黼、黻用繡。所有章紋均有取義日、月、星辰,取其照臨;山,取其穩重;龍,取其應變;華蟲(一種雉鳥),取其華麗;宗彝,一種祭祀禮器,後來在其中畫上一虎、一長尾猴,虎取忠勇,猴取慎終追遠;藻,取其潔淨;火,取其光明;粉米,取其滋養;黼(斧形),取其決斷;黻(作「亞」字形),取其明辨。隻有皇帝能用十二章,公爵能用九章,侯、伯隻能用七章,以下遞減,這就當時祭服製度的基本內容。弁服其隆重性僅次於冕服,衣裳的形式與冕服相似,最大不同是不加章。弁服可分為爵弁,韋弁、冠弁等幾種,它們主要的區別在於所戴的冠和衣裳的顏色。女子禮服禕衣為王後從王祭先王的奉祭服。褕翟為王後從王祭先公和侯伯夫人從夫助祭服。是青色衣,畫褕翟(雉鳥)紋十二章紋,褕翟羽色亦為五采。闕翟為王後從天子祭群小和子男夫人從君祭宗廟祭服。是赤色衣,刻赤色繒的翟紋。鞠衣為王後率領命婦祭蠶神告桑的禮服,亦為諸候之妻從夫祭宗廟的祭服。展衣又稱襢衣為王後禮見王及宴賓客的禮服,亦是卿大夫之妻從夫君祭宗廟的祭服。祿衣為王後燕居時的常服,亦為士之妻從夫助祭的祭服。純衣為貴族之女的嫁衣。一般服飾玄端自天子至士皆可穿,為國家的法服,天子平時燕居之服,諸侯祭宗廟也穿玄端,大夫、士早上入朝、叩見父母也穿這種衣服。玄端,衣袂和衣長都正2.2尺,正幅正裁,玄色,無紋飾,以其端正,故名為玄端。深衣一般用白布製作,深衣是上衣與下裳連成一起的長衣服,但儒家學者為了繼承上代傳統觀念,按規矩在裁剪時仍把上衣與下裳分開來裁,然後又逢接成長衣,以表示尊重祖先的法度,因為「被體深邃」,所以稱為「深衣」。
袍袍也是上衣與下裳連成一起的長衣服,但有夾層,夾層裏裝有禦寒的棉絮,袍是一種生活便裝,軍隊戰士也穿袍。襦是袍式之短者,如果是質料很粗陋之襦衣,則稱為「褐」,是勞動人民的服裝。軍戎服商周時期的軍隊已用銅盔和革甲等作為防身的裝備,目前考古發現的有商代銅盔、周代青銅盔和青銅胸甲。穿甲的戰士稱甲士,甲衣外麵還可以再披裹各種顏色的外衣,稱為衷甲。由各種鮮明顏色的衣甲與旗幟,組成威嚴的軍陣;色彩不但能助振軍威、激勵鬥誌,而且也便於識別兵種及官兵的身分,有利於軍事指揮。此外,商周時的銅盔頂端往往留有插羽毛的銅管,古時往往插鶡鳥的羽毛來象征勇猛,因為鶡鳥凶猛好鬥,至死不怯。商代銅盔
服飾遺跡
夏代紡織遺跡在山西夏縣西陰村新石器晚期遺址中曾發現過一個被人工半切割過的蠶繭,之後又在另一新石器遺址發現一塊染成朱紅色的麻布,可知夏代已用絲綢、麻布做衣料,至於夏代服裝款式,目前尚未發現形象資料。商代紡織遺跡由商代出土的紡織資料中可以發現已有回紋綺、雷紋綺的花紋的紡織品,是現存世界上最古老的織花絲綢文物標本。周代紡織遺跡西周的高級服裝材料,已用織錦和刺繡。出土的織錦殘片,經線、緯線都已相當細密,並由多種色彩顯現花紋。錦的價格貴重如金,故錦字從帛從金,織錦和一般絹綢價格相差了5倍。著裝人物資料商代奴隸主貴族的男士服裝領形,至少有交領、圓領、大翻領等多種形式。袖子一般均為窄袖形。衣長一般齊膝上下,下身有褲子或脛衣,腳履多圓頭式。商代奴隸主貴族戴的帽子,有帽箍和加卷筒形裝飾的帽箍,另外還有一種羽狀高冠,在戰爭場合則戴青銅胄,胄頂上有銅管可以插飾羽毛。商代婦女服裝目前資料不多,北京故宮有一件玉人佩,玉人的身部已做變形處理,故無法看出服裝款式。但頭部非常寫實,頭上戴帽箍,頭發往後梳,並在頭頂兩側梳發髻,其餘鬢發自然下垂。這種ㄚ字形的發髻,自商周以後,一直都是未成年男女的發式。周代著裝人物資料西周的冠帽已較商代複雜多樣,造型華麗。至於服裝款式,目前見到的以右衽,窄袖,長至腳踝,腰係束帶的為多,也有長與坐齊的。因為形象資料發現的不多,難以做概括性的論述。
夏商飾品
首飾佩飾是商周服飾藝術的精華,我國在原始社會就有材質高貴、形式華美的首飾佩飾,除實用美化的目的外,已滲透著特定的精神內涵。商周時期隨著階級的分化,首飾佩飾除賦予宗教性的內涵之外,更賦予了階級的內涵。當時的首飾佩飾,有骨、角、玉、蚌、金、銅等各種製品,其中以玉製品最為突出。周代奴隸主以玉衡量人的品德,所謂「君子比德於玉」,玉就成為奴隸主貴族道德人格的象征.發飾笄,我國在新石器時代就用笄來固定發髻,笄的用途除了固定發髻外,也用來固定冠帽,古時的帽大可以戴住頭部,但冠小隻能戴住發髻,所以戴冠必須用雙笄從左右兩側插進發髻加以固定,固定冠帽的笄叫做「衡笄」。從周代起,女子年滿5歲便算**,可以許嫁,謂之及笄。如果到了20歲還沒有嫁人,也要舉行笄禮。男子到了20歲,舉行的成年之禮,則是冠禮。梳,梳的形式到商周之時已很注意美觀,商代梳的基本特點是梳背呈長方形,州代梳背則向弧形變化。2.冠飾冠飾據推測是垂掛於帽子後麵的一種護頸飾品。3.耳飾商周時期的耳飾有玦、瑱、璫、環等。玦,除了圓環形帶缺縫的形式外,也有將圓形轉化成橢圓形或圓柱狀的。瑱,是一種垂飾,從祭服冠帽左右兩方的衡笄用絲線垂掛於兩旁正當耳孔之處。璫,是直接穿掛於耳上的耳飾。4.頸飾5.臂飾.佩璜佩璜是一種玩賞性的佩玉,與禮器上的璜無關,商代佩璜已由素麵無紋演變為人紋璜、鳥紋璜、魚形璜、獸紋璜等等。7.其它玉佩有象紋佩、牛紋佩、兔紋佩、龜紋佩、鹿紋佩、鳥紋佩等等,形式變化較自由。8.扳指是射箭時戴在右手大拇指上拉弦的工具,用來保護手指。
秦漢時期
時代背景
公元前22年秦始皇建國後,為鞏固統一,相繼建立了各項製度,包括衣冠服製。秦始皇常服通天冠,廢周代六冕之製,隻著「玄衣纁裳」,百官戴高山冠、法冠和武冠,穿袍服,佩綬。漢取代秦朝(公元前20年)之後,對秦朝的各項製度多所承襲。隨著杜會經濟的發展和文化的進步,漢初出現了繁榮昌盛的局麵。地主階級統治地位業已鞏固,追求奢靡生活的日益強烈;加上與鄰國在經濟上和文化上交流的增強(如以絲綢為主的貿易商隊曾兩次出使西域),以及國內各民族間來往的加多,漢代的服飾也更為豐富多彩起來。到了東漢明帝永平二年(公元59年),揉合秦製與三代古製,重新製定了祭祀服製與朝服製度,冕冠、衣裳、鞋履、佩緩等各有嚴格的等級差別,從此漢代服製得到了確立。
男子服飾
冠與幘漢代以冠帽作為區分等級的主要標誌,主要有冕冠、長冠、委貌冠、武冠、法冠、進賢冠等幾種類型。按照規定,天子與公侯、卿大夫參加祭祀大典時,必須戴冕冠,穿冕服,並以冕梳多少與質地優劣以及服色與章紋的不同區分等級尊卑。長冠,原是一種用竹皮製作的禮冠,後用黑色絲織物縫製,因為是漢高租劉邦微賤時仿照楚冠創製的,又稱「劉氏冠」。委貌冠,形製與皮弁相同,有些像翻倒的杯子,用帛絹製成。武冠,又名「鶡冠」。鶡,俗名野雞,性好鬥,至死不退。用做冠名,以表示英武,為各級武官朝會時所戴禮冠。皇帝侍從與宦官,也戴插著貂尾、飾有蟬紋金璫的武冠。法冠,又稱「懈豸冠」。懈豸是神羊,相傳能分辨曲直,性忠,故為執法者所戴。進賢冠,為儒士所戴。以冠上梁數分別等級貴賤。此外,還有通天冠、遠遊冠、建華冠、樊噲冠等冠式。秦朝時,巾帕隻限於軍士使用。到了西漢末年,據說因王莽本人禿頭,怕人恥笑,特製巾幘(有些像便帽)包頭,後來戴巾幘就成了風氣。還有人認為用巾幘包頭也與漢元帝有關。巾幘主要有介幘和平上幘兩種形式。頂端隆起,形狀像尖角屋頂的,叫介幘;頂端平平的,稱平上幘。身分低微的官吏不能戴冠,隻能用幘。達官貴人家居時,也可脫掉冠帽,頭戴巾幘。秦漢男服秦漢時男子的常服為袍,這是一種源於先秦深衣的服裝,原僅作為士大夫所著禮服的內襯或家居之服。士大夫外出或宴見賓客時,必須外加上衣下裳。到了東漢,袍才開始作為官員朝會和禮見時穿著的禮服。它多為大袖,袖口有明顯收斂。袖身寬大的部分叫袂,袖口緊小的部分叫袪。衣領和袖口都飾有花邊,領子以袒領為主。一般裁成雞心式,穿時露出裏麵衣裳。此外,還有大襟斜領,衣襟開得較低,領袖用花邊裝飾,袍服下麵常打一排密襉,有時還裁成彎月式樣。襌衣是一種單層的薄長袍,沒有襯裏,用布帛或薄絲綢製作。這時期袍服的樣式大體上可以分為兩種類型一是直裾,一是曲裾。曲裾就是戰國時的深衣,這種樣式不僅男子可穿,也是女裝中最常見的式樣。這種服裝通身緊窄,下長拖地,衣服的下擺多呈喇叭狀,行不露足。衣袖有寬有窄,袖口多加鑲邊。衣領通常為交領,領口很低,以便露出裏麵衣裳。有時露出的衣領多達三重以上,故又稱「三重衣」。直裾,又稱詹褕,為東漢時一般男子所穿。它是襌衣的變式,不作為正式禮服,但適用於其它場合。秦漢時男子的短衣類服裝主要有內衣和外衣兩種。內衣的代表服裝是衫和搏。衫,又稱單襦,就是單內衣,它沒有袖端。搏,是夾內衣,外形與衫相同,又稱「短夾衫」。外衣的代表服裝是襦和襲。襦是一種著棉絮的短上衣。因其長僅及膝,所以必須與有襠褲配穿。當時的顯貴多用紈(細絹)做褲,故有「紈褲」之稱。後來,這個詞便逐漸演變成了浪蕩公子的代名詞。漢代也實行佩綬製度。達官顯宦佩掛組綬。組,是一種用絲帶編成的裝飾品,可以用來束腰。綬,是用來係玉佩或係印紐的絛帶,有紅、綠、紫、青、黑、黃等色。它是漢代官員權力的象征,由朝廷發放。按照規定,官員外出,必須將官印裝在腰間的鞶囊之內,將印綬垂在鞶囊外麵。人們就可以根據官員所佩綬的尺寸、顏色及織法來判定他們身分的高低了。
軍戎服秦朝士兵的鎧甲,多用整片皮革或厚實的織棉製成。上麵綴有金屬或犀牛皮做的甲片。這從陝西臨潼出土的秦兵馬俑的形象上可以清楚看到。另一種是用正方(或長方)形甲片編綴起來,穿時從上套下,再用帶鉤扣住,裏麵襯上戰袍。前一種為指揮人員所穿;後一種為普通士兵所穿。甲衣的樣式因穿著者所屬兵種和身分的不同,結構繁簡也不一樣。到了漢代,鐵製鎖甲已開始普及,穿戴鐵甲逐漸成為製度。這從陝西鹹陽楊家灣出土的武士俑身上可以看到。這些武士俑的鎖甲都塗著黑色。它的形製大體可分為兩類:一類是紮甲,就是采用長方形片甲,將胸背兩片甲在肩部用帶係連,或另加披膊,這是普通士兵的裝束;另一類是用鱗狀的小型甲片編成,腰帶以下和披膊等部位,仍用紮甲形式,以便活動,這可能是武將的裝束。
女子服飾
漢代梳妝漢代婦女以梳高髻為美。婦女的髻式很多,有堆在頭上的,有分向兩邊的,有拋到腦後的。發髻的編梳,一般是由頭頂中分為二,然後將它們各自編成束,再從下朝上反搭,挽成各種式樣。名稱有瑤台髻、迎春髻、垂雲髻、盤桓髻、百合髻、同心髻等等。傳說東漢貴戚梁冀之妻孫壽所梳的墮馬髻,就是一種稍帶傾斜的發髻。與她的「愁眉」、「啼妝」等裝飾相配合,更能增加嫵媚。此外,漢代婦女還有把發髻盤成各種式樣,並在髻後垂一束頭發,名「垂髾」或「分髾」。貴婦還常在頭上插步搖作裝飾,這是一種附在替釵之上的首飾,上麵飾有金玉花獸,還有五彩珠玉下垂。因行走時隨步搖動,故名步搖。也有頭戴珠翠花釵,耳垂上插腰鼓形耳擋的。奴婢則多數用巾子裹頭。漢代婦女敷施粉黛也已成為風氣。麵上敷粉,以求白皙;頰上施朱,以求紅潤,還有在胸臂上敷粉的。當時的男子也有「胡粉作貌,搔首弄姿」,以女性化為美的。秦漢女服漢代婦女的禮服,仍以深衣為主。隻是這時的深衣已與戰國流行的款式有所不同。顯著的特點是,衣襟繞轉層數加多,衣服的下擺增大。穿著這種衣服,腰身大多裹得很緊,且用一條綢帶係紮腰間或臀部。還有一種服裝叫「圭衣」,樣式大體與深衣相似。因為在衣服底部由於衣襟繞轉形成兩個上寬下窄形狀像刀圭的裝飾,故名。此外,漢代婦女也穿襦裙。這種裙子大多用四幅素絹拚合而成,上窄下寬,不加邊緣,因此得名「無緣裙」。另在裙腰兩端縫上絹條,以便係結。這種糯裙是中國婦女服飾中最主要的形式。東漢以後穿著的人雖一度減少,但從魏晉開始重新流行後,曆久不衰,一言沿襲到清代。漢代婦女也有穿褲的,但大多僅有兩個褲管,上端用帶子係紮。後來宮中女子有穿前後有襠的係帶褲,逐漸為民間仿效。
織品紋樣
漢代織繡技術相當高明,華美的紡織物成為西域諸國的最愛。刺繡在漢代是民間婦女普遍掌握的手工藝術,在服飾文化中不僅式裝飾美化的手段,更是婦女們表達愛心和情感的最佳方式之一,在生活用品如香囊、手套,甚至靴底、襪子上都能夠發現。
秦漢飾品.
鞋履
漢代的履主要有三種:一種是用皮革製成的,也叫鞜;一種是絲鞋,即錦履;一種是麻鞋,也叫「不借」。除單鞋外,還有覆底鞋,就是舄和屐。屐是用木頭製成的,下麵有兩個齒,形狀與今天日本的木屐相似。也有用帛做麵的稱做帛屐。屐比舄輕便,多用於走長路時穿。婦女出嫁,常穿繪有彩畫、係有五彩絲帶的屐。
2.發飾
有笄、簪、釵、步搖等,古代婦女一向用笄固定發髻,簪、釵、步搖都是由笄發展而來。步搖是在簪子上加珠玉垂飾,走起路來一步一搖,故名步搖。漢代婦女好高髻,常在真發之中加入假發製成的假髻,為了固定假髻還需戴上固定假髻之物。
3.耳飾
漢代耳飾形製沿襲前代,在耳墬的製作上尤顯華美。
4.頸飾
5.臂飾.
指環
7.帶鉤
8.佩玉
魏晉南北朝
時代背景
魏晉南北朝時期(公元220─58年),由於戰亂接連不斷,王朝更替頻繁,經濟遭到破壞,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麵受到嚴重影響,衣冠服飾也發生了顯著的變化。魏晉時期的服飾,基本上是承襲了秦漢舊製的。南北朝時期的服飾,則由於種種原因,出現了一種各民族間相互吸收、逐漸融合的趨勢。一方麵,一些少數民族政權的執政者,受到漢族傳統文化的熏染,熱心提倡穿著漢族服裝,以致形成「群臣皆服漢魏衣冠」的局麵。另一方麵,由於戰禍連年,出現民族錯居雜處的情況,形成一種民族間相互影響,生活習俗日漸融合的趨勢。漢族男子開始穿起緊身窄袖短衣、蹀躞腰帶和長褲皮靴的胡服;漢族婦女的服裝樣式也由褒衣博帶、上長下短變成緊身適體、上儉下豐。從而出現了深衣形製在民間漸漸消失,胡服在中原地區廣泛流行的局麵。
男子服飾
冠與幘用一塊帛巾包頭(即「幅巾束首」),是這一時期的主要首服。這在《竹林七賢圖》、(北齊校書圖》與《高逸圖》等名畫的人物形象上可以清楚看到。這些隱逸之士,每人頭上裹的都是帛巾。冠帽的形製頗具特色。漢代的巾幘這一時期雖然還在流行,但已有變革。如將幘後加高,中呈平型,體積逐漸縮小至頭頂之上,稱「平上幘」或「小冠」。在小冠上加以籠巾(平頂,兩邊有耳下垂,下麵用絲帶係紮),則成為「籠冠」。因為它是用黑漆細紗製成的,又稱「漆紗籠冠」。後世的烏紗帽就是由此演變而成。這種冠男女通用,是當時的主要冠式。此外,還有卷荷帽、突騎帽、白紗帽、合歡帽等形製,大多由北方傳來。六朝男服這個時期男子的主要服裝為衫。衫分單、夾兩種式樣,與秦漢時的袍服不同。它不受衣袂的約束,袖口寬大,為上自王公貴族,下至平民百姓所普遍喜尚。這種大袖寬衫所以會風行一時,和當時的名士喜歡服用一種名為「五石散」的藥有關,據說這種藥中含有石硫黃等礦物質,有毒,吃下後皮膚會發燒,必須「散發」。因此,為了防止皮膚摩擦,非穿寬大的衣服不可。結果,「一般名人都吃藥,穿的衣都寬大,於是不吃藥的也跟著名人把衣服寬大起來了。」當時的名士,在魏晉玄學、佛教、道教思想影響下,還喜歡敞開衣領,袒胸露懷,以表示不受世俗禮教的約束。北方少數民族男子的服飾,主要則是褲褶和裲襠。褲褶是由戰國時流行的一種胡服改革加工而成,漢魏之際主要用於軍隊。這時期雖還作為戎裝,但已成為民間普遍穿著的便服,它由褶衣和縛褲兩部分組成。褶衣緊而窄小,長僅及膝,有多種樣式。至於衣襟,大多采用對襟形式。有的還把衣服的下擺裁成兩個斜線,兩襟相掩,在中部形成一個小小的燕尾,很是別致。褲褶的束腰,多用皮帶,顯貴者還鏤以金銀作為裝飾。縛褲是用錦緞紅帶截為三尺一段,在膝蓋處將褲管紮住,以便活動。北朝以後還出現過褶襉縛褲的形式。裲襠是一種隻有胸背兩片的服裝,用布帛縫製而成。兩片在肩部用皮製的搭襻連綴起來,腰間再用皮帶紮束。這種服飾後世沿襲了很久。
洛神賦圖,畫中曹植戴遠遊冠穿大袖寬衫武士戴突騎帽,明光鎧大口縛褲;文士穿長襦,大口縛褲
軍戎服由於戰事連年不斷,篡奪政權的鬥爭此起彼伏,人們對武器裝備更加重視。加上煉鐵技術的提高,鋼開始用於武器,這一時期的甲胄也有很大發展進步。鎧甲的形製主要有三種一是筒袖鎧。這是常用的鎧甲,在東漢鎧甲的基礎上發展而來。它是用小塊的魚鱗紋甲片或者龜背紋甲片穿綴成圓筒形的身甲,前後連接,並在肩部配有護肩的筒袖,因此得名「筒袖鎧」。穿筒袖鎧的人,一般頭上都戴有護耳的兜鍪。二是裲襠鎧。這是南北朝時期通行的戎裝,它的形製與當時流行的裲襠相近。所用材料,大多為堅硬的金屬和皮革。鎖甲的甲片有長條形與魚鱗形兩種,以魚鱗形較為常見。穿這種甲的,一般裹麵都襯有厚實的裲襠衫,頭戴兜鍪,身著褲褶。三是明光鎧。這是一種在胸背之處裝有金屬圓護的鎧甲。圓護大多用銅鐵等金屬製成,並且打磨得很亮,就像鏡子。穿著它在太陽光下作戰,會反射出耀眼的「明光」,故而得名「明光鎧」。這種鎧甲的樣式很多,繁簡不一。有的僅是在裲襠的基礎上前後各加兩塊圓護,有的則配有護肩、護膝,複雜的還配有數重護肩。身甲大都長至臀部,腰間係有革帶。
女子服飾
六朝梳妝這一時期漢族婦女的發式,也很有特點。在一些貴族婦女中間,曾流行一種名叫「蔽髻」的發式,它實際上是一種在髻上鑲有金銀首飾的假髻。這種假髻大多很高,有時無法豎起,隻好搭在眉鬢兩旁。魏文皇後甄氏所梳「靈蛇髻」也曾名噪一時。當時的普通婦女除將頭發挽成各種式樣外,也有借用假髻來增加魅力的。有不**女則模仿西域少數民族婦女,將頭發挽成單鬟或雙鬟髻式,高聳在頭頂之上。還有梳丫髻或螺髻的。南朝時;受佛教人物服飾影響,婦女大多在發頂正中分出髻鬟,梳成上豎的環式,因而有「飛天髻」之稱。此外,還有鬢邊插鮮花、腕上帶手鍛以作裝飾的。六朝女服漢族婦女的服飾,魏晉時期大體沿襲秦漢舊俗,有衫、褲、襦、裙等形製。南北朝以後逐漸有所變化。初期,婦女所著衣衫多為對襟,衣袖寬大,並在袖口綴有一塊顏色不同的貼袖。所著長裙式樣很多,有間色裙、緯紗複裙、丹碧紗紋雙裙等。腰間有帛帶係紮,有的還在腰間纏一條圍裳,用來束腰。此外,在一些婦女中間,還有穿一種名雜裾垂髾的女服,這是深衣的一種變式。它的特點是在服裝上飾有「襳髾」。所謂髾,是指在衣服下擺部位固定的一種飾物,它一般用絲織品製成,上寬下尖,形如三角,並層層重疊;所謂襳,是指從圍裳中伸出來的飄帶。由於飄帶較長,走起路來牽動下擺的尖角,像燕子飛翔。北方少數民族婦女,除穿著衫、裙外,還有穿裲襠和褲褶的。隻是婦女與男子有所不同,裲襠最初多穿在裏麵,後來才罩在衫襖之上。穿褲褶的婦女,頭上多戴有籠冠。有的同時還身著裲襠,與當時的男子一樣裝束。
飾品紋樣
織品紋樣南北朝時期隨著胡風盛行,服飾紋樣從內容到形式都發生了空前的變化。以中亞、西亞風格的紋樣最有發展,如天王化身紋、寶相紋等;但這一時期的傳統紋樣製作技巧遠不如東漢精美。六朝飾品.鞋履這一時期的鞋履,與秦漢時大抵相同。但質料更加考究,有絲履、錦履、皮履等。貴婦還有穿「麝香履」的。履的顏色也有規定士卒、百工用綠、青、白色;奴婢侍從用紅、青色。屐則出現一種便於登山的,這就是傳為南朝著名詩人謝靈運所創製的「謝公屐」。2.帶具由於民族的交流,少數民族的革帶廣為流傳,這種革帶上有掛鉤可以掛物,稱作「蹀躞帶」,自南北朝流行以來對中國服飾有很大的影響,唐代時無論男女都束這種革帶,並流傳到國外。3.發飾此時發式大致承襲漢代,婦女仍好高髻並在發上插步搖。4.金花飾片出土的北朝金花飾片鑲有多種寶石,金花飾片可能是一種頭飾。5.指環魏晉時期指環已成為普遍的飾品,其中以獸麵式樣最具特色。
隋唐時期
時代背景
從隋統一經唐到五代十國,隨著政局的變動和生活條件的改變,人們的衣著穿戴也發生了一些變化。隋代初建,服飾承襲前代。大業元年(公元05年)隋煬帝繼位,建立隋代服製,帝王官吏各著其服。隋煬帝黃袍加身,令百官百姓不得用黃色服裝,於是黃袍成為隋代以後曆代帝王專用服裝,黃色也成了皇帝專用的服色,隋煬帝荒淫無度,在民間大選宮女。千百名宮女爭奇鬥豔,上有彩珠映鬢,下有錦緞裹身,以求得寵,形成服飾豔麗之風,並蔓延到民間,有些婦女紛紛效仿。這種風氣一直延續到唐代。唐代國力強盛,政局較為穩定,經濟繁榮,文化相當發達,又吸取了東西方的外來文明,衣冠服飾承上敢下,豐富多彩,是我國古代服飾發展的重要時期。唐代服飾的特點是:官服質地款式更加講究,襆頭形製富於變化;腰帶有銙(帶扣版);品色衣形成製度;女服豔麗多彩;注重梳妝打扮。五代十國時間較短,服飾大體沿用唐製。
男子服飾
官服唐代皇帝的服飾有大裘冕、袞冕、通天冠、武弁、平巾幘、白帢等。大裘冕是皇帝祭祀天地時穿的禮服,包括禮帽和禮服。禮帽兩邊懸著的黃綿對著雙耳,以示不聽無益之言。凡是郊祀、朝賀、宴會等,皇帝都戴通天冠,這種皇冠比以往的通天冠質地精良,有二十四梁,附蟬十二首,加珠翠、金博山(山形飾物)。唐代群臣服飾一品官服袞冕,二品官服鷩冕,三品官服毳冕,四品官服絺冕,五品官服玄冕,六品至九品祭祀時服爵弁,武將朝參時服武弁,文官九品服弁服。文官朝參時戴進賢冠。進賢冠以梁數多少表示品級高低三品以上三梁,五品以上兩梁,九品以上及國官一梁。法冠,以鐵為柱,飾珠兩枚,成獬豸形,是禦史大夫、中丞等司法官員戴的。襆頭,包頭軟巾,也叫四腳、折上巾,有四條帶,兩帶係於腦後下垂,兩帶反係頭上,今其曲折附頂。它始於北周。唐代把四腳改成兩腳。兩腳左右伸出,叫「展腳襆頭」,為文官所戴;兩腳腦後交叉,叫「交腳襆頭」,為武官所戴。皇帝用硬腳上曲,人臣用硬腳下垂。唐代中葉,二腳以鐵絲做骨架,稍翹。五代帝王多裹朝天襆頭,二腳上翹。圓領袍衫是唐代官員平時穿的服裝、它用織有暗花的料子製成,在袍服下部通常有一道襴,名為襴衫。武則天時出現一種新式服裝,即在不同職別官員的袍上繡有不同的圖案。文官袍上繡飛禽,武官袍上繡走獸。這可以說是明代補服的發端。唐代文武百官都著靴。當時不僅有皮靴,還有麻靴。到南唐時,便有了比較講究的「銀緞靴」。
五代顧閎中《韓熙載夜宴圖》,反映出五代時的服飾風格
平民服飾麻衣即白袍,是唐代讀書人尚末進入仕途時穿的服裝。唐代新科進士也穿白袍。一般百姓的衣著是相當粗糙和簡單的,勉強遮體禦寒而已。唐代農民,戴笠子帽,穿本色麻布衣,如衫子,兩旁開衩較高。唐代獵人,戴氈帽,圓領開衩齊膝衣,麻鞋。蓑衣,是用草或棕毛編織而成的雨衣。鬥笠,是用竹蔑、竹葉編織而成的帽子。唐代船夫,戴鬥笠,著小袖短衣,高高開衩的缺胯衫子,半臂,束腰帶,長褲,草(或麻)鞋;江南盛產芒草,人們多用它編織草鞋,這種鞋輕便耐水。軍戎服劍不僅是用於沙場的兵器,也是古人雅愛的佩飾。隋唐時代佩劍成風,當時的佩劍有金裝劍、蒼玉劍,有隻佩、雙佩等品級規定。皇帝佩「鹿盧玉具劍,火珠鏢首」;皇太子佩「玉具劍,玉鏢首」;侍臣佩劍相當普遍。朝廷上百官走動,佩劍鏗鏘作響,好不威風。還有一種劍代表至高無上的權威,即上方寶劍,也作尚方寶劍。它是皇帝禦用的寶劍,親信大臣得到它,有權先斬後。唐代的戎服,「將軍用袍,軍士用襖」。延載(公元94年)以後,在將帥袍服上繡獅、虎、鷹等圖紋,以示勇猛。當時軍隊一半以上配有鎧甲。甲胄形製有明光甲、細麟甲、山文甲等十三種。最普遍的是穿明光甲,以十字形甲帶係結在胸前,左右各有一塊圓護和肩綴披膊。腰下部左右各有一塊「膝裙」,小腿各加一隻「吊腿」。唐高宗時,鎧甲前身分左右兩片,每片在胸口處裝有圓形護鏡,既可保護自已,又起晃眼作用。鎧甲背部連成一片。前後兩甲在肩部用帶扣相連。兩肩披膊作兩重,上層作虎頭狀。
唐胄甲樣式圖敦煌莫高窟武士俑
女子服飾
隋唐梳妝唐代婦女發髻名目繁多,她們以各種金玉簪釵、犀角梳篦作裝飾。到唐太宗時,婦女發髻漸高,發式變化多種多樣。到晚唐五代,高髻上插有各種花卉,令人目不暇接。(發式-)(發式二)唐代婦女講究麵飾,有的臉上敷鉛粉,有的塗胭脂。用丹脂塗臉頰,色如錦繡,叫繡頰。有的額上畫有鴉黃,眼眉處用青黑色繪出各種式樣,總稱黛眉。唐婦女盛行闊眉,也稱桂葉眉,用黛色淡散暈染,把眉毛畫得又短又闊,略呈八字形。獨具特色的花鈿又叫五彩花子、媚子、花釵,一般用金箔、紙、魚骨、魚鱗、蜻蜓翅膀、茶油花餅等做成,做工精巧,色彩繽紛以紅、黃、綠為主,有圓形、尖形、花形及各種對稱形,把它貼在額間、鬢角、兩頰、嘴角。唐代婦女麵頰上用丹青、朱紅等顏料繪出種種圖形,有月形、錢形,這叫妝靨。有些婦女喜歡用淺絳的檀色來點唇,據考,我國古代甘肅祁連山盛產紅藍花,匈奴族稱祁連山為焉支山。古人把焉支山上的花製成膏汁、粉類,用來化妝。五代十國南唐皇帝李後主有個宮女用帛纏足,足形彎如月牙兒。她在六尺高的金製蓮花上輕盈起舞,很受李後主的寵愛。此後,纏足之風愈演愈烈,「金蓮」也便成了婦女小腳的代名詞。但負擔沉重體力勞動的婦女是不裹足的。
敦煌莫高窟壁畫,供養人頭戴桃形金鳳冠,廣插簪釵步搖,臉上貼著許多花鈿
隋唐女服唐代女服主要有襦裙、衫、帔等。婦女們著小袖短襦,有的裙長曳地,衫的下擺裹在裙腰裏麵,肩上披著長圍巾一樣的帔帛。關於冪籬的形製,有人認為,它是一種大幅方巾,用輕薄透明紗羅製成,披體而下,遮蔽全身。有人認為,它是一種衣帽相連類似鬥篷一類的裝束。這種服製可能與阿拉伯服飾有關。由於西北風沙很大,人們遠行時騎馬用它圍裹身體,障蔽風塵。有人認為,隻有婦女遠行時才著冪籬,以免男人窺視。有人認為,它是男女通服。開元年間,婦女普遍穿胡服戴渾脫帽。盛唐以後,女衫衣袖日趨寬大,衣領有圓的、方的、斜的、直的,還有雞心領、袒領。袒領,即袒露胸脯。有些女服非常豔麗,紋飾變化很多。從敦煌莫高窟壁畫晚唐供養人的形象上可以看到。婦女裙色有紅、紫、黃、綠等,最流行的是紅色裙。唐貴族婦女最流行的衣著還有百鳥裙、花籠裙、褶裙。百鳥裙,是用多種鳥的羽毛撚成線同絲一起織成麵料,而製成的裙子。花籠裙,是用一種輕軟細薄而半透明的絲織品單絲羅製成的花裙,上用金銀線及各種彩線繡成花鳥圖形,是罩在裙子外麵的一種短裙,也叫襯裙。還有一種雲肩,即披肩,形製如四垂雲,青緣,黃羅五色,嵌金。唐代中上層婦女中流行過四合如意式大雲肩。可以說,唐代女服的質、色、式都勝過以往各個朝代。胡服唐代內地漢人和西北各少數民族、西方各國人民交往頻繁,各少數民族遷往內地的不少,於是胡服有了進一步擴散的機會。胡人服飾對唐代影響可分為前期和後期。前期,來自西域、高昌、龜茲,間接受波斯影響,特點是頭戴渾脫帽,身著圓領或翻領小袖衣衫,條紋卷口褲,透空軟底錦靴,外出騎馬多戴帷帽。渾脫帽,羊皮製成,高頂,尖而圓。渾脫,波斯語謂「蘇慕遮」,即披巾之意。帷帽,從隋唐墓室壁畫、敦煌壁畫人物形象上看,它是一種高頂寬簷、簷下垂一絲網的帽子。高宗時流行的帷帽,帽下的垂網已由長變短,將麵部淺露於外。後期則是「時世妝」,是受吐蕃的影響,特點是蠻鬟椎髻,眉作八字低顰,臉敷金粉,唇注烏膏。西北少數民族的回紇裝也很受歡迎。唐代長安,胡樂、胡食、胡服都很盛行。如果說以往的服飾大交流是南北向的,而唐代服飾的大交流則是東西向的,別開生麵,更具特色。
飾品紋樣
織品紋樣唐代的刺繡為美化女裝提供了便利條件。在盛唐已有了鏤空紙花版的使用,這對於提高織物(特別是紗織物)的印染質量是一項重大突破。新疆吐魯番出土的許多唐代絲織印染物提供了足夠的證據。唐代流行的裝飾是在綾羅上用金銀兩色刺繡和描花。從新疆阿斯塔那唐墓出土的實物來看,唐代刺繡還有鎖繡、平針繡,圖案多為花、樹、禽獸,針法細膩,色彩華美。
唐代飾品唐朝人無論男女都非常愛美,因此唐代的飾品工藝比起過去各朝有空前的發展。唐朝時鞋子的款式非常的多,鞋子上的刺繡也非常精致。
宋朝時期
時代背景
宋代初年,朝廷參照前代規定了皇帝、皇太子、諸王及各級官吏的服製。宋代服飾與唐代服飾相比,不僅款式少有創新,而且色彩較為單調,趨向於質樸、潔淨和自然。這可能有兩種原因一是宋王朝一直處在內憂外患的形勢下,國內爭鬥接連不斷,加上遼、金相繼南下,戰爭連綿。尤其南宋風雨飄搖,半壁江山,歲月難熬。權貴們隻望苟延殘喘,無意在服飾上用心。二是宋代程朱理學影響很大,主張「天理是至善的人,人欲是萬惡的」,存天理,必須滅人欲。當時,人們的思想受到很大的箝製。
男子服飾
宋代官服宋代皇帝服飾承唐製有大裘冕、袞冕、通天冠、絳紗袍、履袍、衫袍、窄袍。這是祀享、朝會、親耕、視事、燕居的衣著。宋代通天冠與唐代通天冠又有不同,雖說也是二十四梁,加金博山,但它是用金或玳瑁製成蟬形嵌在冠上,冠高、寬均為一尺,表青裏紅。宋代吏冠主要有三種一是進賢冠,用漆布製成,冠額上有鏤金塗銀的額花。冠後有「納言」(幘巾),以示忠正。二是貂蟬冠,也叫籠巾,用藤絲織成,表麵塗漆,正方形,左右用細藤絲編成蟬翼形狀二片,前有銀花,上綴玳瑁蟬,左右各有三隻小蟬,銜玉鼻,左插貂尾。據說,貂取其「內勁而外溫」之意,蟬取其「居高食潔」之意。三是獬豸冠,即法冠,冠上塗碧粉,梁數依品級而定。襆頭是宋代官員的主要首服。上自皇帝下至官吏,在朝會、公座之間,常穿公服,戴襆頭。這種樸頭多用藤或草編織巾裏,外麵用紗,塗漆。宋代襆頭和唐代襆頭相比有所改進,以直腳為多,起初兩腳左右平直展開,後來兩腳伸展加長。宋代文人多以裹巾為雅觀。東坡巾相傳為宋代文豪蘇東坡所戴。這種巾有四牆,牆外有重牆,比內牆稍窄小,前後左右各以角相向,戴它則有角,介在兩眉間。宋代文人以戴東坡巾為雅致。此外,還有「程子巾」、「山穀巾」、「逍遙巾」等等。百官朝服凡是六品以上的官吏,腰間都佩有一個金或銀的魚袋,表明等級差別。官吏的革帶,標誌著職位高低。皇帝、皇太子用玉帶,大臣用金帶。元豐(公元078─085年)官製,侍從、給事中以可以服金帶,得金帶又佩金魚袋,謂之重金。到了南宋,士大夫的服裝有所變化,主要有深衣、紫衫、涼衫、帽衫、襴衫等。淳熙年間朱熹提出祭祀、冠婚的服飾,得到了實施,這種服飾「設計方案」趨向質樸,符合理學「革盡人欲,複明天理」的主張。平民服飾北宋名畫《清明上河圖》描繪了北宋京城汴梁清明時節各階層居民生活的情景,反映了當時人們的風俗習慣。有的黎民,頭戴巾,上穿襖,下穿褲,忙忙碌碌;有的百姓,頭戴鬥笠,上穿衫,下著褲,四處奔波。筆記《東京夢華錄》也描述了北宋汴梁人的衣著賣藥、賣卦的,都具冠帶,士、農、工、商各有本色。有的戴帽穿背子,有的穿衫來角帶,有的不戴帽子,行業不同,穿著不一。宋代男子,上身以穿圓領袍衫為主,下身著裳,即穿裙。宋代文人多著直領上衣,長短至膝,下著黃裳,方履,禮賓時束大帶。軍戎服宋代軍隊作戰時穿鎧甲。鎧甲上麵綴有金屬薄片,可以保護身體。全副鎧甲分為披膊、甲身、腿裙、兜鍪、兜鍪簾等,由皮線穿聯。一副鐵鎧甲,有的重達四十九斤左右。此外,皮製的戰衣,叫皮笠子、皮甲,還有戰襖、戰袍等。宋代鎧甲還有用極柔韌的紙做的,紙甲起於唐宣宗時,它是用一種極柔韌的紙加工錘製的,疊三寸厚,在方寸之間布以四個釘,雨水淋濕更為堅固,銃箭都難以穿透。僧道服佛教在漢代傳入中國,盛行於南北朝。到了唐代,佛、道二教並駕齊驅。宋代道教盛於佛教。據佛教章法規定,佛教僧侶的衣服限於三衣或五衣。三衣,有僧伽梨(九條至二十五條布縫成的大衣),鬱多羅僧(七條布縫成的上衣),安陀會(五條布縫成的下衣)。五衣,指三衣之外加上僧祇支(覆肩衣)、涅盤僧(裙子)。中國古代僧侶穿赤色袈裟。袈裟,是由許多長方形小塊布拚綴而成的法衣。僧人為了表示苦行,常常拾取別人丟棄的陳舊雜碎布片洗淨後加以拚綴,也稱百納衣。法衣,是道教法師舉行儀式、戒期、齋壇時穿的,有霞衣、淨衣等。道士常服為黃道袍,小叫大小衫,大多交領斜襟。他們經常係青結巾、皂絛,穿草履。宋代道士保持著古代上衣下裳和簪冠的形製。
《太平街景圖》宋代平民的服裝
女子服飾
宋代梳妝宋代婦女發式以高髻為尚。有的青年女子髻高逾尺,有的梳成朝天髻,有的用假發編成各種樣式戴在頭上,有的用金銀珠翠製成各種花卉鳥類的簪釵梳篦,插在發髻上麵,有的用漆紗、金、銀、玉等製成兩鬢垂肩的高冠。宋代貴族婦女用羅、絹、金、玉、玳瑁製成桃、杏、荷、菊、梅等花卉簪在發髻上。把一年四季的花卉合在一起嵌在冠上,時稱「一年景」。據說當時朝廷官吏也受插花風氣的影響,皇帝、大臣也有戴花的。宋代婦女喜歡戴真花,以牡丹、芍藥為多。她們穿紫衣服簪白花,穿鵝黃衣服簪紫花,穿紅衣服簪黃花。鬧娥,是婦女的一種頭飾,用烏金紙剪成蝶形,以朱粉點染。玉梅,是白絹製的梅花。雪柳,是用紙或絹製成的迎春花枝。還有一種「梅花妝」,據說,南北朝壽陽公主在正月初七臥於含章殿檜下時,梅花落在她額上,仕女們覺得非常美麗,爭相效仿,在額上畫梅,於是「梅花妝」流行開來,曆經隋唐五代,到宋代仍然盛行。宋代女服宋代婦女冬穿襖,夏穿衫,衣著特點是上淡下豔。上衣服色一般是淡綠、粉紫、銀灰、蔥白等,以清秀為雅;下裙服色一般是青、碧、綠、藍、白、杏黃等。婦女外出或成婚,頭上戴蓋頭。蓋頭有兩種,一種是在唐代風帽的基礎上改製而成的。另一種是一塊大幅帛巾;多為紅色,在結婚入洞房時用它遮麵,這種風氣一直延續到本世紀。宋代青年男女離別時常以香囊、羅帶互贈留念。香囊,是裝有香料的小袋;羅帶,即是絲帶。
飾品紋樣
織品紋樣宋代服飾紋樣受畫院寫生花鳥畫的影響,紋樣造型趨向寫實,構圖嚴密。宋代的紋樣風格與唐代截然不同,而對明清時期的影響非常明顯,無論從題材到造型手法,幾乎都形成了一種程序。宋代飾品宋代飾品出土實物,根據目前已掌握的情況來看,不如前代豐富。
遼金元時期
時代背景
遼、金、元(公元947─38年)曆經四百二十餘年。這三個朝代由不同的少數民族執政,他們同漢族存在著經濟、文化等方麵的交流,服飾上互相影響。遼代初期地處我國北方,屬契丹族。五代時,得後晉十六州,契丹服與漢服並行。金原為女真族,曾附屬遼二百餘年。金代服飾大體保持女真族形製,法定服飾承遼代樣式。得宋北部領土後,參酌宋製,金代服飾具有女真、契丹、漢族三合一的綜合特征。蒙古是中國北部一個部落集團,公元27年,忽必烈定國號為元。聲勢浩大的質孫宴可以說是元代服飾的大展覽;全國大量織造金光耀眼的金錦,令人目不暇接;婦女頭戴姑姑冠,別出心裁。
遼代服飾
遼代服製遼太租在北方稱帝時,上朝穿甲冑,甲冑就是朝服。得後晉領土以後,受漢族影響,創立衣冠服製,契丹族官吏著本民族服飾,漢族官吏仍穿漢服。幹亨年間服製有所變化,三品以上的契丹族官吏在隆重典禮時也著漢服。日常官服分兩種皇帝及漢族臣僚著漢服,皇後及契丹族臣僚穿契丹服。遼興宗重熙(公元032年)以後,大禮都改著漢服。由於地處北方,氣候寒冷,遼代君臣大都服貂裘。皇帝穿最名貴的銀貂裘,大臣穿紫黑貂裘,下屬穿沙狐裘等。皇帝公服為紫皂幅巾、紫窄袍、玉束帶,或穿紅襖。遼代規定,隻有皇帝、大臣才可以戴帽及裹巾,中下級官吏、平民百姓私戴違法,這點和唐宋時期大不相同。遼代男子發式、婦女麵飾遼代男子發式很有特點。依契丹族習俗多作髡發,頭頂頭發剃光,兩鬢或前額留下少量頭發作為裝飾,有的額前留一排短發,有的耳邊披散鬢發,有的把左右兩綹頭發修剪成特殊形狀,下垂至肩。遼代婦女常以金色塗麵,叫佛妝。據說,是在冬月以括蔞(蔞蒿,花淡黃色)塗麵,到第二年春天才把它洗掉。
《侍從荷傘圖》穿左衽袍、護胸鎧、長褲、革靴遼代人物圖,遼代男子皆髡發
金代服飾
男子服飾金代男子的普通衣著是頭裹皂羅巾,身穿盤領袍,腰係吐骼帶,腳著烏皮靴。金代服飾最大特點是采取環境保護色,即衣著顏色與周圍環境顏色相同或相近。女真族以遊牧為主,采取環境色,可以不被凶猛野獸發現,起到保護自身的作用,又便於靠攏獵物。冬天,多穿白色皮袍,和冰天雪地化為一體;夏天,衣著多繡有鶻捕鵝、花卉、熊、鹿、山林等動植物圖案。金人進入黃河流域之後,吸取了宋代服飾儀仗特點。有典禮時,都采取漢服製度,服袞冕,戴通天冠,著絳紗袍。公服有三種顏色五品以上服紫色,六品、七品服緋色,八品、九品服綠色,公服下加襴。百官常服多為盤領、窄袖,胸間或肩袖飾以金飾花紋,有春水秋山景物,衣襟較短,便於騎馬。金代官吏實行書袋製,官吏束帶上懸書袋子,作為區別於士民的標誌,書袋質料、顏色因品級高低而有區別。女子服飾金代女服以詹裙為主。它多為黑紫色,上麵繡全枝花,周身有六個褶子。上衣為團衫,黑紫色或紺色,直領,左衽,前拂地,後曳地尺餘,用紅黃帶,雙垂在前。金代女服較為寬大,顯得格外瀟灑。貴婦人多戴羔皮帽,喜歡用金珠裝飾。金代男女發式通常為辮發。男子辮發下垂兩肩,女子辮發向上盤髻。年長婦女,用皂紗籠住發髻,散飾玉鈿,稱做「逍遙巾」。
金代磚雕吹笛童俑,戴瓦楞帽,穿窄袖袍金代仕女圖,圖中第一人穿褙子,後二人穿半臂,均內穿長裙
元代服飾
元代官服蒙古族入關之前,披發椎髻,冬戴帽,夏戴笠。他們的皮帽、皮襖、皮靴,多用貂鼠、羊皮製成。皮襖通常是右衽、方領。滅南宋之後,種族等級森嚴,全國分為四等蒙古人、色目人、漢人、南人。許多部門及地方官,大多由蒙古貴族充任,各種副職由色目人擔當。由於種族有高低、貴賤之分,自然會在服飾上有所反映,蒙古貴族衣著華麗,色目人次之,漢人、南人大多衣著襴褸。蒙古族入關以後,除保持固有的衣冠之外,還引進了漢族朝祭服飾,如冕服、朝服、公服等。男子公服以長袍為主,以羅製成,大袖盤領,右衽。元代官吏實行佩牌製度,第一等貴臣佩虎鬥金牌,次為素金牌,再次為銀牌。元統一中國後地域空前遼闊,在交際過程中,服飾技術進一步交流。元代絲綢特點是縷金織物大量應用。紗、羅、絞、縠,無不加金。元人把這種金光閃閃的織金錦叫「納石失」,意即波斯金錦,它是最華貴的衣料。質孫衣,又叫一色衣,上衣連下裳,衣式緊窄,下裳較短,有精粗之分。據說,元代統治者每年舉行十三次大朝會,帝王、大臣、親信穿同一色質孫衣,在大殿前用金杯按爵位、親疏、輩分祝酒。元代衣著的用料,精粗相差懸殊。高官服裝多用色彩鮮明的織金錦,以花朵大小表示品級高低。貴族男子夏季禮服,不可缺笠,其質地、造型、裝飾都追求華美。元代北方人穿皮靴、氈靴的相當普遍。遊牧民族契丹、女真、蒙古人都穿靴,它可以抗寒,又經久耐用。元人靴子種類繁多,質量比以往也有提高。有鵝頂靴、鵠嘴靴、雲頭靴、氈靴、皮靴、高麗氏靴、金刺花靴等……元代男子發式蒙古族的發式,上自皇帝下至百姓都「婆焦」,它像漢族兒童留的三搭頭,即在頭頂正中交叉剃出兩條直線,然後把腦後四分之一頭發剃去,正麵四分之一剃去或剪成不同的樣式,有尖角形、壽桃形,覆蓋在前額,把左右兩側的頭發編成辮子,披在肩上。元代婦女衣冠元代貴族婦女一般戴皮帽,穿貂皮袍。這種袍比較寬大上,多左衽,袖口較窄,袍長曳地。有的女袍,用大紅織金、吉貝錦、蒙茸加工品成。元代最有特色的女帽是姑姑冠,也叫做故故、固罟,顧姑、固姑等,外形上寬下窄,像一個倒過來的瓷花瓶。它通常用鐵絲和樺木製成骨架,外用皮、紙、絨、絹等裱糊,再加上金箔珠花各種飾物。這是皇後、妃子、大臣妻子戴的貴冠。
飾品紋樣
織品紋樣這一時期的織繡技術有很大的發展,遼、金、元三朝接受了漢族的傳統吉祥圖案,一方麵是基於本身的吉祥意涵,另一方麵則有政治上的考量。在政府的重視下,紡織工業日趨專業,規模也越來越大,奠定了明清兩朝織繡工業的基礎。
遼代刺繡西夏穿枝蓮紋緙絲
遼金元飾品和織繡技術一樣,此一時期的飾品工藝也有很大的發展,從事工藝製作的匠人社會地位提高,專業化的製作也使飾品更加精美。這一時期的飾品風格相當細致,在造型上也更趨寫實。
明時期
時代背景
公元38年明王朝建立後,朱元璋吸取元末農民起事的教訓,對農民做出讓步,采取了一係列措施,使社會經濟很快得到恢複和發展。特別是明王朝初期大力提倡種植棉花,由此帶動了棉紡織技術的發展和提高。至明代中葉以後,棉花和棉布已成為人們普遍製衣禦寒的服裝材料。以往人們所穿用舊絲麻絮裝的「縕袍」,已為絮棉裝的「胖襖」所代替,過去人們所說的「布衣」,也由麻布轉指棉布了。與此同時,朱元璋在政治上實行的中央集權統治,采取各種措施加強全國的集中統一,服飾製度的製定也是其中一項。朱元璋一做皇帝,即貫徹他「複漢官之威儀」的主張,下詔將元代遺留的辮發、椎髻、胡帽、男子的褲褶窄袖及辮線腰褶、婦女的窄袖短衣、裙裳等一律禁止。又參照周漢,取法唐宋,對服飾製度做了大規模調整。這套服製先後用了二十多年時間,直至洪武二十六年(公元393年)才算基本確定。永樂、嘉靖時又做了些更改,使各項規定更加具體。明代首創的補子不但是身份的象征,同時也反映出織繡技術的高超
男子服飾
官服明代官服恢複唐製,但較唐代的「品色衣」等級差別更加明顯。這與朱元璋獲取政權後,大量接受儒家思想有關。官服中的冕服隻限於皇帝、皇太子、親王等皇室成員於祭祀或朝會等大典時服用。明初冕服一如傳統形製,洪武初至嘉靖年間,曾有幾次變更,僅在質料、花紋位置上做些調整。曆次改變,都使規定越加具體,製作也更為考究。皇室冠服,除冕服外,還有皮弁服、武弁服、通天冠服、常服、燕弁服等,用於不同的場合。幾種冠服中用途最多的是常服,常服為折角向上的烏紗帽,盤領窄袖黃袍,袍的前後及雙肩各繡金織盤龍,金、玉、琥珀束帶。因烏紗帽折角向上加「善」字,後名「翼善冠」。與唐代相較,明代「翼善冠」要簡化得多,今天我們還能看到的唯一實物,是萬曆帝朱翊鈞的金製翼善冠。全冠用極細的金絲編織而成,上麵鑲嵌著兩條金龍戲珠,姿態生動,製作精致,體現著皇帝的特殊地位。明代的文武官服,有祭服、朝服、公服、常服等。朝服用於國家大典,戴梁冠,穿赤羅衣、裳,佩大帶,以冠上的梁數及所佩的帶、綬區分品級等差。公服用於早晚朝奏事、侍班、謝恩、見辭等,後改為常朝時穿便服,隻在初一、十五穿公服。穿公服時,頭上須戴襆頭,笏板與朝服定製相同。常服用於常年理事,也是公服,形製比較簡便,由烏紗帽、團領衫、束帶三部分組成。烏紗帽,樣式前低後高,兩旁各插一翅,通體圓形,外表用黑縐紗,帽裏為漆藤絲或麻,輕而牢固。明代開始以烏紗帽作為官帽。洪武二十四年(公元39年)定職官常服使用補子,文官繡禽,武官繡獸,公、侯、伯及各品官各不相同。明代這一創製,延續至清代,成為區別官階的又一顯著標誌。(看看官服補子的具體規定)。除規定外,還有葫蘆、燈景、艾虎、鵲橋、菊花等品服之外的一些補子,多是內臣觸景生情,自己置辦的。明代在本色官服之外尚有賜服,大多由皇帝特別恩準,賜予有功勳的官員。
《明英宗像》戴翼善冠、穿十二章袞服金絲翼善冠武五品熊羆方補
一般男服明初規定平民結婚可以借穿九品官服。平時百姓服飾限製頗多。男女衣服不許用黃色,不得僭用金繡、錦綺、紵絲、綾羅。靴不得裁製花樣,不得用金線裝飾。飾物不得用金玉、珠翠。平民百姓的帽子不得用頂,帽珠隻許用水晶、香木,不許用金玉等。農民可以穿綢、紗、絹、布,而商人隻準用絹、布。對衣服的身長、袖的長、寬都規定了尺寸。這些限製,至明中、後期,多已禁而不止了。明代男子便服一般用袍衫,大襟、右衽、寬袖,下長過膝。平民百姓上身著襖,下身著褲,裹以布裙。儒士、生員、監生等讀書人大多穿襴衫或直裰。直裰也叫「直身」,斜領大袖,因背之中縫直通下麵,故名。此外,還有程子衣,以及褡護、罩甲的。褡護是一種比掛略長的短袖衣。罩甲有兩種一種是對襟的,為騎馬者的服裝,一般軍民步卒不準穿;一種不是對襟的,士大夫都可服用。明代男女都束裙子。成化時流行一種馬尾裙,據說來自朝鮮,裙式蓬大,京都人士都喜穿著。巾帽明代盤領大袖衫
明代巾帽形製繁多,勝於曆代。最常用的是網巾,網巾編結如漁網,是一種係束發、髻的網罩,多以黑色細繩、馬尾、棕絲編織而成。戴網巾,除約發外,又是男子成年的一個標誌,一般襯在冠帽內,也可以單獨使用,露在外麵。另有儒巾和四方平定巾,是士人所戴。平頂巾,是皂隸、公使等下層小吏戴的。軟巾也稱唐巾,用軟絹紗製作,有帶縛於後,垂兩旁,比較普及。此外,還有吏巾、漢巾、田字巾、卍字巾、諸葛巾等。帽有棕結草帽、遮陽大帽、圓帽、堂帽(在職官員朝堂戴的)、瓦楞棕帽,以及衙門中執役人戴的紅黑高帽等。軍戎服明代軍戎服飾有兩種一種是將士所穿的盔甲、戰襖、戰衣或戰袍;一種是儀衛與儀仗隊所穿的服飾。明代軍人的護身武裝,包括鐵盔、身甲、遮臂、下裙及衛足等幾個部分。同宋、元大體相似,但比較先進,多數用鋼鐵製作。
女子服飾
明代梳妝明初婦女發式基本保持宋、元時樣式。嘉靖後,花樣日多。除小姑娘梳三小髻、婢女挽高頂髻、小婢挽雙髻外,尚有其它多種樣式。有將發髻梳成扁圓形,頂部簪寶石花朵的「挑心髻」;有仿漢代墮馬髻而稍做變動,將側垂梳成後垂狀的,也有將發髻梳高,以金銀絲挽結,頂上裝點珠翠如紗帽般的高髻。此外,還有一種假髻,戴時罩在髻上,用簪挽住頭發。到明末,發式更加繁多,有「羅漢髻」、「懶梳頭」、「雙飛燕」等等。婦女發上的飾物,當時盛行一種「額帕」,也叫「包頭」,裹於額上,另有珠箍,也是明代婦女發上的特殊裝飾。原是富貴人家婦女所戴,後來流行至一般婦女。年輕婦女還有帶頭箍的風尚,樣式時有變化,開始較寬,以後又窄。到清初時隻有一條窄邊,係於額眉之上。用鮮花繞髻,也是明代婦女的時興裝飾。明代女服明代命婦冠服分禮服與常服兩種。皇後禮服用於受冊、謁廟、朝會等大典。皇後於大典時戴的帽子稱鳳冠。每頂鳳冠上鑲有珍珠五千多顆、寶石一百多塊。據說當時有些寶石是從錫蘭、印度買來的。皇後常服除鳳冠外,尚有真紅大袖衣、霞帔、紅羅長裙、紅褙子。永樂時,衣服改用黃色大衫,深青霞帔,上飾珠玉等各種飾物。另有襖子、鞠衣、緣裙等,顏色、質料、花紋等都有規定。明代授有封號官員的祖母、母親、妻子的服飾也有嚴格規定。其禮服用於朝見君後、參與祭祀等大典。主要有鳳冠、霞帔、大袖衫、褙子等。鳳冠上的珠翟及各種珠翠飾物,依品級而有所增減。明代一般婦女的服裝,基本沿襲唐、宋式樣。恢複了漢族習俗,主要有袍衫、換、霞帔、褙子、比甲、裙子等。按照規定,民間婦女隻能用紫色絁(一種類似於布的粗綢),不能用金繡。如穿袍衫,隻能用紫、綠、桃紅及淺淡顏色,不能用大紅、鴉青、黃色。士庶妻所穿團衫,可以用紵絲、綾羅、綢絹,但須淺色。至明代後期,禁令廢弛,民間富有者也穿紅袍,甚或有穿百花袍的。褙子,是婦女的常用服飾,樣式和宋代的相仿,以對襟為主,下長過膝,也可當做禮服穿用。比甲,是一種無領無袖的對襟馬甲,較後來的馬甲為長,據說產生於元代,是皇帝的服裝,後來普及於民間,成為婦女們的服飾,直至清代仍盛行。另有一種水田衣,是用各色零星綢緞拚湊而成的,因各種色彩相互交錯形同水田而得名,簡單別致,深得當時婦女的喜愛。明代婦女一改過去的衣著樸素,而競相追逐華麗、漂亮。至明代晚期,裙子花樣繁多,裙幅有增至十幅的。腰間褶襉越密,有的每褶用一種顏色,色如月華,稱「月華裙」;還有用綢緞裁成各式條子,上繡花紋的「鳳尾裙」,以及用整幅緞料折成的「百褶裙」。各時都有不同的流行顏色。明初淺淡,明末多用素白加各種繡飾、花邊。
飾品紋樣
織品紋樣明代貴族人家便服多用綢絹、織錦緞,上繡各種花紋。這些花紋大多含有吉祥之意,常見的是在團雲和蝙蝠間嵌一圓形「壽」字,取意「五蝠捧壽」。另有一些牡丹、蓮花等變形、誇張的圖案,其間穿插一些枝葉、花苞,也很別致,深受時人喜愛。節日時也有許多應景花紋。
明代飾品出土的明代飾品做工都非常精細華麗,所得到的出土實物在數量上也比過去為多。
清朝
時代背景
公元44年,原居我國東北的滿族進入關內,占領北京,建立了清王朝。在清王朝統治的二百餘年中,政治、經濟發生了前所未有的急劇變化,複雜多變的社會環境,也給服飾衝擊和影響。從服飾發展的曆史看,清代對傳統服飾的變革最大,服飾的形製也最為龐雜繁縟。清順治二年(公元45年)下剃發令,軍民人等限旬日盡行剃發,並俱依滿洲服飾,不許用漢製衣冠,以此作為歸順與否的標誌。從此,男子一改束發為削發垂辮,以箭衣小袖、深鞋緊襪,取代了明代的寬衣大袖與統襪淺鞋,傳統法服被最後消滅。但從清代服飾中仍可看到對前代服飾某些方麵的保留,如袞服、朝服的十二章紋;官服朝掛的補子;官員帽頂所用珠玉、珊瑚、寶石、金銀的等差;以及以命婦朝冠所綴金鳳、金翟數目多少區分等級的製度。清王朝後期,自同治四年(公元85年)開始,至光緒時期,先後幾次選派學生出國學習。留學生到國外,即剪掉了辮發,開始著西裝。以後,清政府開辦學堂,操練新軍,采用了西式的操衣和軍服。學生和軍隊的服飾也有了改變。
男子服飾
官服清代的官定冠服,上自皇帝,下至文武官員,以及進士、舉人等,均按品級服用。冠有朝冠、吉服冠、常服冠、行冠、雨冠。分冬夏兩種,冬天所戴之冠稱暖帽,夏天所戴叫涼帽。皇帝朝冠,暖帽為圓形,帽簷反折向上,上綴紅色帽緯,頂有三層,用四條金龍相承,飾有東珠、珍珠等。涼帽則是前綴金佛,後綴舍林,亦綴紅色帽緯,飾東珠,頂與暖帽相同。皇子、親王、鎮國公等,朝冠形製與皇帝大體相似,僅帽頂層數及東珠等飾物數目遞減而已。文武官員的冠頂,上銜頂珠,其質料、顏色依官員品級而不同。頂珠之下,有一支兩寸長短的翎管,用以安插翎枝。翎有藍翎、花翎之別。藍翎是鵰羽製成,藍色,羽長而無眼。花翎為孔雀翎。尾端有如眼睛似的一圈,叫做眼,有單眼、雙眼、三眼之分,翎眼多者為貴。服飾有袞服、朝服、龍袍、常服袍、行袍、端罩、螃袍、補服、行掛等。袞服、朝服、龍袍是皇帝的禮服。袞服為祭祀先王、圜丘等大禮時服用。朝服用於殿廷朝會、重大軍禮、外藩朝觀等。龍袍,是次一等的禮服,明黃色,繡九條龍、十二章及五色雲紋飾。龍袍下幅,斜向排列許多彎曲線條的水腳,上有波濤翻滾的水浪,水浪之上立有山石寶物等,寓「一統山河」綿延不斷、「萬世升平」等吉祥含義。龍袍的製作極為考究。清代龍袍,往往先由清宮第一流工師精心設計,經皇帝審定、認可後,才派專差送蘇杭等地精工督造。常服袍,是日常處理政務時穿的服裝,前後左右開衩,顏色花紋隨意。除皇帝外,宗室成員都可以穿這種四開衩袍。行袍,為出巡、騎馬時的服裝,形製大體如常服袍,隻是袍長略短。端罩,是皇帝的禮服掛,類似普通外掛,用紫貂、黑狐皮製作。職位較高和其它皇族近臣及侍衛等都可穿用。蟒袍是官員的禮服袍。皇子、親王等親貴以及一品至七品官俱有蟒袍,以服色及蟒的多少分別等差。禮服袖端做成馬蹄形,俗稱「馬蹄袖」,男子及八旗婦女皆用。以常服代禮服穿時也需另做馬蹄袖,用鈕扣連於袖口,行禮時放下,禮畢解去,袍仍為常服。這是清代禮服衣袖的特點。凡官員參加三大節、出師、告捷等大禮必須穿蟒袍。官員禮服的另一種是補服,也叫補掛,是比袍短比掛長的一種長掛,對襟,胸、背各綴一塊補子,是清代官服中主要的服裝。掛罩在袍服外麵,增減方便,是滿族風習,也是清代官服的又一特點,與頂戴同為品官級別的重要標誌,(清代補子的具體規定),補掛為品官標誌,不得混用。一般官員也有常服袍、掛,平時穿用,顏色、花紋不限。一般官員的行掛比常服掛短,袖長及肘,石青色,庶官、扈從都可以穿。清代還有一種黃馬掛,是較為榮寵的官服。巡行肩從大臣,如禦前大臣、內大臣、內廷王大臣、待衛什長,都例準穿黃馬掛。有功大臣也特賜穿著。太平天國之後,文武勳臣得賜者較多。
清幹隆皇帝冬朝服清皇帝大紅暗花常服袍
一般男服一般男服有袍、掛、換、衫、褲等。馬掛,一罩在袍衫之外,長僅及腰,原為軍中服飾,因便於騎馬,故稱「馬掛」。康熙末年,富家子弟開始穿著。雍正時,穿者日多。以後傳至民間,不分貴賤,逐漸作為一種禮服。馬掛有對襟、大襟、琵琶襟等式樣。馬甲,或叫坎肩,向例為王公貴族服用,至清後期人人可穿。長衫、袍掛是清代男子的主要禮服,官吏人士開兩衩。不開衩的稱「一裹圓」,為市民百姓服裝。清代一般官吏士庶所戴之帽,最常見的是瓜皮帽,係沿襲明代帽式,作瓜棱形,圓頂,頂部有一紅絲線編的結子。鹹豐初,帽頂又作尖形。帽為軟胎,可折旦放於懷中。一般市販、農民所戴氈帽,亦沿襲前代。冬天人們多戴風帽,又稱「觀音兜」,因與觀音大士所戴相似而得名。夏天則戴竺帽、涼帽等。軍戎服清代早期的武士服裝,也用馬蹄袖。頭盔有皮革和鐵製兩種。盔周圍垂貂尾、獺尾、雕翎等裝飾物,有垂於後麵的護領。武將所穿鎖甲,有明甲、暗甲、綿甲、鐵甲,形式是上衣下裳,有護肩、護腋及護心鏡。穿盔甲時,腰旁掛撒袋貯放弓矢。自火器發明後,這種盔甲已不大用了。另有藤牌營、綠營兵,戴虎帽,穿黃布虎紋衣。一般士兵穿短衣窄袖的緊身襖褲,加鑲邊背心。背心胸背各有一圓圈,內書兵、勇等標明所屬的字樣。水兵短衣窄袖,襟前也有標明某船的字樣。
女子服飾
命婦冠服婦女服飾中的最高等級是命婦(包括皇後,皇太後,親王、郡王福晉,貝勒、鎮國公、輔國公夫人,公主、郡主,以及異姓的品官夫人等)冠服。它與男服大體類似,隻是冠飾略有不同。冠有朝冠、吉服冠,分冬夏二種。皇太後、皇後朝冠,極其富麗。皇後之下命婦的冠飾,依次遞減,有的將金鳳改為金孔雀,也以數目多少區分等級。冠飾還有金約、耳環之類飾物。金約是戴在冠下用來約發的,上飾東珠、珍珠、珊瑚、綠鬆石等。服飾有朝掛、朝袍、朝裙、龍掛、龍袍、吉服掛、命婦蟒袍、彩帨、朝珠等。皇後朝掛,製有三式,俱用石青片金緣為飾。繡紋皆用龍,或正龍,或飛龍,下擺或用行龍,或用八寶平水及萬福萬壽等紋樣。朝袍亦有三式,都用明黃色錦緞製作,上織龍紋。其它命婦與皇後的形製大體相似,隻是顏色有明黃、金黃、香色、藍色及石青色的區別。紋樣有龍、正蟒、行蟒,以及五爪、四爪之分;數目有九團、八團、四團、二團、九蟒、八蟒、五蟒之異。
皇貴妃夏朝冠一品夫人仙鶴補霞帔
滿族女服清代婦女服飾有滿、漢兩種。滿族婦女一般穿長袍,或外罩坎肩;漢族婦女仍以上衣下裙為主,清中期以後也相互仿效。滿族婦女的長袍,袖口平大,長可掩足。貴族婦女用團龍、團蟒,一般則用絲繡花紋。袖端、衣襟、衣裾等鑲有各色花邊。衣領較低,後漸加高。長袍初極寬大,後腰身漸小。外麵往往加罩短的或長及腰間的坎肩,有對襟、一字襟、琵琶襟等各式。這種長袍以後演變為漢族婦女的主要服裝─旗袍。滿族婦女發式滿族婦女大多以鈿子作為發飾。鈿子是以鐵絲為骨,外麵表以黑紗,上麵飾有翠翟。普通滿族婦女有梳如意頭的,即在頭頂左右橫梳兩個平髻,像如意橫於腦後。大多數滿族婦女梳「兩把頭」。後受漢髻影響,將發髻梳成扁平狀,俗稱「一字頭」。清末,這種發髻越增越高,有如牌樓,名「大拉翅」。
晚清旗袍晚清琵琶襟坎肩
漢族女服漢族婦女服裝較男服變化為少,一般穿披風、襖、裙。披風是外套,作用類似男掛,形製為對襟,大袖,下長及膝。披風裝有低領,點綴著各式珠寶。裏麵為上襖下裙。裙子初期還保存明代的遺俗,有鳳尾裙、月華裙等式樣,後有在裙上裝飾飄帶的,有在裙幅底下係小鈴的,也有在裙下端繡滿水紋的,各式各樣,頗為美觀。清後期,又流行不束裙而著長褲,褲多為綢緞製作,上麵繡有花紋。另外還有背心,長可及膝下,多鑲滾邊。冬季所穿皮衣,有的將裏麵的毳毛露出在外,叫「出鋒」。清代中期以後,婦女冬季流行披鬥篷,還有采自西式的大衣,也有沿用明代雲肩的。漢族婦女發式漢族婦女的發髻首飾,清初大體沿用明代式樣,以後逐漸增多。清中葉,模仿滿族宮女發式,以高髻為尚。將發分為兩把,俗稱「叉子頭」。又有的在腦後垂下一綹頭發,修成兩個尖角,名「燕尾式」。後來還流行過圓髻、平髻、如意髻等式樣。此外,還有許多假髻,什麽蝴蝶、雙飛燕、八麵觀音等等。清末,又有蘇州厥、巴巴頭、連環髻、麻花等式樣。年輕女孩多梳蚌珠頭,或左右空心如兩翅樣的發式,或隻梳辮垂於腦後。以後梳辮漸漸普及,成為中青年婦女的主要發式。頭飾,北方婦女冬季多用「昭君套」,是用貂皮製作覆於額上的。江南一帶還時興戴勒子,上綴珠翠,或繡花朵,套於額上掩及耳間。髻上飾物還有簪,用金、銀、珠玉、翡翠等製作,有的做成鳳形而下垂珠翠,像古代的「步搖」。還有的做成各種花形,行走時輕微搖動,華麗而動人。
清代女裙雲肩
飾品紋樣
織品紋樣清代的織繡技術承襲明代基礎,有很高的水準。精致的圖樣可以從各類的紡織品中看出,龍袍、補子、旗袍、裙、靴鞋、荷包、香囊上,都可以看到它們的蹤跡。花紋則不僅造型優美,而且寓有深意。統治階層專用的龍、蟒、鳳、翟,威嚴而莊重。一般的福、祿、壽字,江山萬代、富貴不斬,團鶴、團花、八寶、八吉祥,以及法輪、寶蓋、寶劍、蝙蝠、意、卍字、雲板、花籃、竹筒等,都寓有吉祥如意等我國民俗中的美好祝願。清代後期,又出現許多近於寫實的花紋,如壽桃、喜鵲、雲鶴、牡丹、佛手、石榴、梅、苗、竹、菊等,甚至山水亭榭的風景,以及仕女人物也都織成各種紋樣,反映了戰亂年代人們日趨求實的精神。清代飾品由於清代冠服製度的複雜,清代飾品的種類也相當繁多,有搭配冠服的冠服飾品,也有受外來文化影響而產生的飾品,大體說來清代飾品不但種類多製作也都相當精美。冠服飾品冠服之外的其它附件,有朝服的披領、頸間的硬領和領衣、朝珠,腰間的束帶等。披領是文武官員及命婦穿大禮服時加在頸間披於肩上的,夏用紗羅,冬用貂鼠皮毛,形如菱,上繡蟒。清代禮服沒有領,另在袍上加硬領。春秋時用湖色緞,夏天用紗,冬季用皮毛或絨。領衣是連結於硬領之下的,前後二長片,考究的用錦緞或繡花。朝珠是清代官員懸於胸前的飾物之一,形同念珠,由08顆珠串成,隨官品而用不同質料,有珊瑚、金珀、蜜蠟、象牙、奇楠香之分。束帶,親王以下宗室成員都束金黃帶,覺羅束紅帶。非上賜,帶不得給予異姓。兩種帶色的區分也很嚴格,不能混用。
皇帝吉服帶金嵌東珠珊瑚領約
鞋清代男子著便服時穿鞋,著公服時穿靴。靴多用黑緞製成,初尚方頭,後流行尖頭。著朝服仍用方頭靴。另有牙縫靴,多為高級官員穿用。武弁、公差穿一種名「爬山虎」的快靴。鞋的式樣有雲頭、扁頭、鑲嵌、雙梁、單梁等多種。滿族婦女的鞋極有特色。鞋底極高,一般為一寸多,高者達二寸,也有更高些的,上寬下圓,似一花盆,故名「花盆底」。鞋以木為底,中部鑿成馬蹄形,故又稱「馬蹄底」。鞋底堅固,往往鞋已破毀,而底仍可再用。新婦及年輕婦女穿著較多,一般小姑娘至十三四歲時開始用高底。清後期,梳兩把頭,穿長袍花盆底鞋,已成為清宮中禮服。
高底鞋尖頭小弓鞋
一般飾品發飾清朝滿族婦女的發型相當特別,發飾自然也和過去不同,有花冠般的鈿子,寒冷季節戴的遮眉勒,當然也有模仿漢族婦女的步搖釵。耳飾滿族婦女傳統習俗是一耳戴三件耳飾,後來有人學漢族婦女一耳隻戴一隻耳飾,隨後即遭到禁止。遺留下來的耳飾有兩大類耳環及耳墜。這些耳飾在製作上也都極其精美。戒指、搬指清代的戒指非常華美,有單以金屬製成的,也有鑲嵌上多種珠寶的。戒指製作技術絲毫不遜於現代。搬指原本是用來保護手指的,到清代時也成為一種製作精美的飾品了。手鐲清代高級衣物、飾品的製作特色是先設計畫小樣,經過審核後再正式開始製作,出土設計圖與實物之間的差距非常小,顯時工藝技術的高超。清代遺留下來的手鐲實物何其它飾品一樣作工都相當精細,所用的材質也相當多樣。指甲套指甲套也是滿族婦女特有的飾品之一,遺留下來的實物極為華麗,多在指甲套上鑲上各種珠寶或以金銀製成,光彩照人。佩飾清代無論男女都喜歡在身上掛些佩飾,除了傳統的玉佩、香囊、荷包外,受到西方外來文化影響也開始掛起懷表,並且出現了煙袋、火鎌袋、眼鏡袋等因東西文化交流而產生的飾品。鈕扣清代華麗的服飾上往往配有華美的鈕扣,這些鈕扣不但可以固定衣物,還兼具裝飾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