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中醫是我們中華民族自己的醫學科學,它珍藏著中國人民同疾病作鬥爭的豐富經驗和理論知識。是我國優秀的民族文化遺產。它是在古代樸素的唯物論和自發的辨證法思想指導下,通過長期醫療實踐逐步形成並發展為獨特的醫學理論體係。在研究方法上,具有樸素的係統論、控製論和信息論內容;孕育著很多現代醫學和生物學的新理論、新學說的胚胎和萌芽,正是這些寶貴精髓,賦予了它強大的生命活力。
中醫學不是一般的發明,而是“大發明”,是比造紙術、火藥、指南針、活字印刷術更傑出的發明和創造,可稱為“中國古代第五大發明”。
第一,它由中國首創,是中國古代科學技術的傑出成就。這裏所稱之中醫學,是指從遠古到840年所形成的經典中醫藥學術體係,它由中國獨創,產生於中國古代社會,是中國古代科學技術的傑出代表。
第二,它傳播至全世界並被廣泛地接受和應用。中醫學早已開始走出國門,20世紀70年代以來,又進入國際化的新階段,現已傳至40多個國家和地區,其科學價值和卓越療效已經為世界醫學界所公認,中醫學正在被地球村的居民們日益廣泛地接受。
第三,對人類文明和社會進步產生了重大推動作用,作為“大發明”的值和意義已得到世界公認。
中國是醫藥文化發祥最早的國家之一,從文明的曙光在天幕上耀映亞細亞大地之時,遍及神州大地的簇簇史前文化篝火,由點到麵聯接起來,形成燎原之勢,逐漸的融化在文明時代的光華之中。“中醫”是個專用名詞,它的“中”字顯然是為了區別“西醫”的“西”字。因此,大家理解的“中醫”是指傳統中國醫學或中國大夫。不過認真求實地考證一下,這個“中醫”之“中”,本來的意思根本就不是指中國呢!
西漢開始有“中醫”的說法,若“中”不指中國,究竟何意呢?中國最早認識尤物的思想基礎,來源於《易經》,將世界一切事物均納入陰陽的軌道,對後世的哲學,社會、堪輿、天文、地理、醫學……都具有重要和直接的影響。因此中國古代的醫學理論認為,人體的陰陽保持中和才會取得平衡不會生病。若陰陽失衡,則疾病必來。中醫大夫有“持中守一而醫百病”的說法,意即身體若無陽燥,又不陰虛,一直保持中和之氣,會百病全無。所以“尚中”和“中和”是中醫之“中”的真正含意。
曆史
“中醫”二字最早見於《漢書#83;藝文誌#83;經方》,其雲“以熱益熱,以寒增寒,不見於外,是所獨失也。”故諺雲“有病不治,常得中醫。”在這裏中字念去聲醫”這個名詞真正出現得到鴉片戰爭前後。東印度公司的西醫為區別中西醫給中國醫學起名中醫。這個時候的中醫的名稱是為和西醫做一個對比。到了93年,國民黨政府製定了《中醫條例》正式法定了中醫兩個字。過去人們又叫中國醫學為“漢醫”“傳統醫”“國醫”這些都是區別於西醫而先後出現的。兩千多年前,《漢書》裏的那個中醫概念,倒是體現了中國醫學中的一個最高境界。
中醫發源於中國黃河流域,很早就建立了學術體係。中醫在漫長的發展過程中,曆代都有不同的創造,湧現了許多名醫,出現了許多重要學派和名著。
中國曆史上有‘神農嚐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的傳說,反映了古代勞動人民在與自然和疾病作鬥爭的過程中發現藥物、積累經驗的艱苦過程,也是中藥起源於生產勞動的真實寫照。
早在夏商周時期(約公元前22世紀末—前25年),中國就已出現藥酒及湯液。西周(約公元前世紀—前77年)的《詩經》是中國現存文獻中最早記載有藥物的書籍。現存最早的中醫理論典籍《內經》提出了‘寒者熱之,熱者寒之‘,‘五味所入‘,‘五髒苦欲補瀉‘等學說,為中藥基本理論奠定了基礎。
現存最早的藥學專著《神農本草經》是秦漢時期(公元前22—公元220年)眾多醫學家搜集、總結了先秦以來豐富藥學資料而成書的。本書載藥35種,至今尚為臨床所習用。它的問世,標誌著中藥學的初步確立。
在3000多年前的殷商甲骨文中,中國已經有關於醫療衛生以及十多種疾病的記載。周代已經使用望、聞、問、切等診病方法和藥物、針灸、手術等治療方法。秦漢時期,形成了《黃帝內經》這樣具有係統理論的著作。此書是現存最早的一部中醫理論性經典著作。張仲景所著的《傷寒雜病論》,專門論述了多種雜病的辨證診斷、治療原則,為後世的臨床醫學奠定了發展的基礎。漢代外科學已具有較高水平。據《三國誌》記載,名醫華佗已開始使用全身麻醉劑‘麻沸散‘進行各種外科手術。
從魏晉南北朝(公元220—589年)到隋唐五代(公元58—90年),脈診取得了突出的成就。晉代名醫王叔和所著的《脈經》歸納了24種脈象。該書不僅對中國醫學有很大影響,而且還傳到了國外。這一時期醫學各科的專科化已趨成熟。針灸專著有《針灸甲乙經》;《抱樸子》和《肘後方》是煉丹的代表著作;製藥方麵有《雷公炮炙論》;外科有《劉涓子鬼遺方》;《諸病源候論》是病因專著,《顱囟經》是兒科專著;《新修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藥典;眼科專著有《銀海精微》等等。另外,唐代還有孫思邈的《千金要方》和王燾的《外台秘要》等大型方書。
唐代(公元8—907年)經濟繁榮,促進了中藥學的發展。唐政府率先完成了世界第一部藥典性本草—《唐本草》的編修工作。全書載藥850種,還增加了藥物圖譜,進一步完善了中藥學的規模格局。
在宋代(公元90—-279年)醫學教育中,針灸教學有了重大改革。王惟一著有《銅人腧穴針灸圖經》,後來,他又設計製造等身大針灸銅人兩具,教學時供學生實習操作。這一創舉,對後世針灸的發展影響很大。明代(公元38—44年)時,有一批醫學家提出把傷寒、溫病和溫疫等病區分開。到了清代,溫病學說達到成熟階段,出現了《溫熱論》等專著。
從明代開始,西方醫學傳入中國,一批醫學家們主張‘中西醫匯通‘,成為當代中西醫結合的先聲。
到了明代(公元38—-44年),醫藥學家李時珍曆時27年,完成了中藥學巨著《本草綱目》,全書載藥892種,成為中國本草史上最偉大的集成之作。
中醫的最高境界是什麽?就是致中和。寒者熱之,熱者寒之。致中和。寒就要讓熱,熱就要寒,結就要散,逸就要勞,勞就要逸。微者逆之,小的你就可以逆它。甚者從之,你不能逆它,你逆它你就崩潰了就沒有了。上之下之,摩之浴之,薄之劫之,適事為故,恰到好處就好了。以平為期,以和為重,這就是它的一種最高境界。《中庸》一書中至關重要的哲學命題是“致中和”這一思想。《中庸》曰“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說的是中和是世界萬物存在的理想狀態。通過各種方法達到這一理想狀態就是致中和。天地就各得其所,萬物便生長發育。可以說中醫學所闡明的“陰陽和合”“陰平陽秘”生理機製正是儒家致中和思想的最佳體現。在這個終級目標下,中醫是用精氣學說、陰陽學說和五行學說,這三大來自中國古典哲學的理論,來具體解釋生命的秘密。
第一個代稱是歧黃。這個名字來源於《黃帝內經》。因其是黃帝與歧伯討論醫學的專著,便稱《黃帝內經》為歧黃之術。自然,歧黃也就成了中醫的別名。
第二個代稱叫青囊。現在知此名字並使用者甚少。它的來源與三國時期的名醫華佗有關。據說,華佗被殺前,為報一獄吏酒肉侍奉之恩,曾將所用醫書裝滿一青囊送與他。華佗死後,獄吏亦行醫,使華佗的部分醫術流傳下來,據此,後人稱中醫為青囊。
第三個代稱喚杏林。這個名字的起始,也與三國有關。有資料介紹,三國時吳國有位名醫叫董奉,他一度在江西廬山隱居。附近百姓聞名求醫,但董奉從不收取錢財,隻求輕症被治愈者種一棵杏樹,大病重病被治愈者種五棵杏樹。數年後,董奉門前杏樹成林,一望無際。從此,人們便喚中醫為杏林。
第四個代稱稱懸壺。傳說河南汝南的費長房在街上看到一賣藥老者的竿杆上掛一葫蘆,奇怪的是,天黑散街後,老者就跳入那葫蘆中。為弄清底細,費長房以酒款待,老者後來約他同入葫蘆中,隻見玉堂儼麗,甘肴旨酒。費長房即拜老者為師,學修仙之道。數載後,他術精業成,辭師出山,又得壺翁傳贈的治病鞭鬼之竹杖,從此懸壺行醫。從那時起,醫生腰間掛的和診所前懸的葫蘆,便成了中醫的標誌。
在西醫傳入中國之後,中醫亦被稱為“皇漢醫學”。
在日本中醫被稱為“漢方醫學”。
基礎理論
中醫的基礎理論是對人體生命活動和疾病變化規律的理論概括,它主要包括陰陽、五行、運氣、髒象、經絡等學說,以及病因、病機、診法、辨證、治則治法、預防、養生等內容。
陰陽是中國古代哲學範疇。人們通過對矛盾現象的觀察,逐步把矛盾概念上升為陰陽範疇,並用陰陽二氣的消長來解釋事物的運動變化。中醫運用陰陽對立統一的觀念來闡述人體上下、內外各部分之間,以及人體生命同自然、社會這些外界環節之間的複雜聯係。陰陽對立統一的相對平衡,是維持和保證人體正常活動的基礎;陰陽對立統一關係的失調和破壞,則會導致人體疾病的發生,影響生命的正常活動。
氣在中國古代是人們對於自然現象的一種樸素認識。早在春秋戰國時期的唯物觀哲學家就認為氣是構成世界的最基本物質。宇宙間的一切事物都是由氣的運動變化而產生的。這種樸素的認識被引進醫學領域在中醫學中逐漸形成了氣的概念氣是構**體的基本物質,氣聚合在一起便形成了有機體,氣散則形體滅亡。莊子說“通天下一氣耳”,全天下就是一個氣。有了這個氣就運動,就生生不息,就變化不止。沒有這口氣就完了。中國著名的近代著名的這個中醫基礎教授,內經教授。他說人就這一口氣,這口氣沒有了這個人還在這什麽都沒有了,人這口氣不走,這口氣就在它就是活著。就你講那個的。我們研究的就是有氣的這個,有氣的。精氣學說是什麽呢?就是說我們中國認為世界怎麽來的?中國的哲學家認為氣一元論。這個地球這個世界是氣來的呀,在上就是為氣,在下則為形,就是地。這就是氣。然後呢你象在《春秋繁露》裏董仲書說的“元氣者,始也”。萬物之始也。有了這口元氣什麽都開始運動了。沒有這口元氣,就沒有,就好像上帝的推動力就像牛頓找上帝第一個推動這個地球一樣。這就是大家都在找一個解釋這個世界,而中醫恰恰它可理解是這個世界。陰,陽。何謂陰陽?我們的祖先認為宇宙間一切能量、運動方式、空間方位、時間序列、事物的性質、以及聚萬物之靈的氣等等都可以用陰陽來概括。陰陽是一切事物辯證對立的兩方麵。《黃帝內經#83;素問》中提出“察色按脈,先別陰陽”。中醫講求陰陽平衡以致中,致和。在《易傳》裏,就是我們講的《十翼》,《易傳》裏說了“一陰一陽,之為道”。陰陽,萬物之始也,有了陰和陽,才有了萬物之始。老子“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這就是有了陰陽還有了氣才有了萬物。這就是我們講陰陽的觀念。
五行學說,即是用木、火、土、金、水五個哲學範疇來概括客觀世界中的不同事物屬性,並用五行相生相克的動態模式來說明事物間的相互聯係和轉化規律。中醫主要用五行學說闡述五髒六腑間的功能聯係以及髒腑失衡時疾病發生的機理,也用以指導髒腑疾病的治療。
運氣學說,又稱五運六氣,是研究、探索自然界天文、氣象、氣候變化對人體健康和疾病的影響的學說。五運包括木運、火運、土運、金運和水運,指自然界一年中春、夏、長夏、秋、冬的季候循環。六氣則是一年四季中風、寒、暑、濕、燥、火六種氣候因子。運氣學說是根據天文曆法參數推算年度氣候變化和疾病發生規律。
髒腑學說,主要研究五髒(心、肝、脾、肺、腎)、六腑(小腸、大腸、胃、膀胱、膽、三焦)和奇恒之腑(腦、髓、骨、脈、膽、女子胞)的生理功能和病理變化。
經絡學說與髒腑學說密切相關。經絡是人體內運行氣血的通道,有溝通內外,網絡全身的作用。在病理情況下,經絡係統功能發生變化,會呈現相應的症狀和體征,通過這些表現,可以診斷體內髒腑疾病。
淵源
中醫在遠古是屬於經、史、子、集中“子學”的範疇。
和中醫關係密切、並相互聯係的學科統稱為五術。
提到“五術”,我們時常在報刊雜誌或訪問書籍上看到這個名稱,然什麽是五術呢?所謂五術,就是“山、醫、命、相、卜”這五學問,它是以《易經》為版本,是人類為了追求幸福人生所成立的一種趨吉避凶的方術,大體言了解五術的意義與運用,就可了解人生活的目的及人生命的意義。然什麽是“山、醫、命、相、卜”呢?
一、山
所謂“山”就是通過食餌、築基、玄典、拳法、符咒等方法來修煉“”與“精神”,以達充滿身心的一種學問。
食餌——是利用補藥、酒及日常飲食以加強體力,治療疾病的一種方法。
築基——是利用禪、靜坐法以控製精、氣、神,進而增進體力的一種方法。
玄典——是以老子、莊子思想為基礎,進而達到修心養性的一種方式。
拳法——是以習練各種武術以增強體魄的方法。
符咒——是一種通靈、修煉的法術,其主要作用是避邪鎮煞、趨吉避凶等的一種方術。
總而言之,“山”就是利用禪、靜坐、武學、食療等各種方法以培養完滿人格的一種學問。
二、醫
所謂“醫”,是利用方劑、針灸、靈治等方法,以達保持健康、治療疾病的一種方法。即現在的中醫。
方劑——是利用各種藥物製成散劑、丸劑來治療疾病和修煉的一種方術。
針灸——針法和灸法和合稱,是利用人的脈胳、氣血循環的原理,刺激患部,來治療疾病的方術。
靈治——利用掌握人的心靈(心理狀態),進而以治療人疾病的一種方術。也就是現所稱謂的“心理治療”。
總之,“醫”就是利用方劑、針灸、靈治等方式,以治療人的疾病的一種方法。
三、命
所謂“命”,就是透過推理命運的方式來了解人生,以穹達自然法則,進而改善人命的一種學問。推命所用的主要著作有“紫微鬥數”、“子平推命”、“星平會海”等。其方式就是以人出生的時間和陰陽五行為理論基礎。總之,“命”是以推定人的命運,進而達到趨吉避凶的學問,從而改善人類發展的需要。
四、相
所謂“相”,一般包括“印相、名相、人相、家相、墓相(風水)”等五種,以觀察存在於現象界形相的一種方術。
印相——就是觀看人的印章,以取定命運的方法。印在中國,以前是權力的憑證。
名相——是以人的姓名或店鋪的名稱,通過五格剖相,同時運用命理等結合來推斷吉凶發展的一種方法。
人相——又分為麵相與手相兩大類,通過觀察麵、手部的紋線與氣色而了知人吉凶、病理的一種方法。
家相——也就是陽宅的風水,以觀察其格局,進行分析來推斷對人類所居住的吉凶的一種方術。
墓相(風水)——也就是陰宅,以通過選地安葬祖先,而達到對後代子孫陰庇的一種方術。總之,“相”是對眼睛所看到的物體作觀察,以達趨吉避凶的一種方法。
五、卜
所謂“卜”,它包括占卜、選吉、測局三種,其目的在於預測及處理事情,其中占卜的種類又可分為“易斷”及“六壬神課”。
占卜——所謂占卜,是以《易經》為理論依據,結合天、人、地三界所相互製約而推斷吉凶的方法。
選吉——主要著作以《奇門遁甲》為代表,通過布局、布鬥、符咒等結合,處理事物發展不吉的因素,其主要運用於古代軍事。
測局——主要著作以《太乙神數》為代表,通過十二運卦象之術,是推算國家政治命運、氣數、曆史變化規律的術數學。
“醫易同源”一詞,即是中醫與五術關係的演變。
今古大醫,皆通周易,全曉風水,俱會祝由。五術之內容,一通百通也。
何以為證?“中醫”一說,最早見於《漢書#83;藝文誌》的“有病不冶,常得中醫”句。早在距今二千多年前的西漢時代就有了“中醫”一詞,那時西醫還不成係統,更沒傳入中國(西醫傳入中國是在西漢以後又過了一千七百年的明末),西漢人連西醫為何物都不知道,怎可能為區別“西醫”,而稱中國的醫學醫術為“中醫”呢?
當然,今日“中醫”一詞指中國的醫學,但是,若理解了“中和”之意,會明白大夫為何常說滋陰、補陽、調理……
從此,中國醫藥學的文明史開始了。
中國五千年的有文字可考的醫學史,由於東方文化發展的特色形成的中國獨特理論框架,及近現代西方科學的撞擊及西醫的傳入,出現兩個分明的層次,在東西方醫學交匯中呈現複雜多態的狀態。
夏商西周時期醫巫並存,在卜筮史料中記載了大量的醫藥衛生的內容,形成了醫學的雛形。
春秋戰國之際,是中國整個學術界百家爭鳴、百花齊放時期,醫巫分離,醫學具有更顯明的科學性、實用性和理性,占據了醫療衛生事業的主導地位。臨床醫學的分科已現端倪,趨於專業化。
秦漢時,以傷寒、雜病和外科為最突出的臨床醫學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這是中國醫學史上的第一次高峰。
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中國社會長期處於動亂割據的狀態,醫藥學在脈學、針灸學、藥物方劑、傷科、養生保健、中外交流等各方麵取得了成績,為醫學的全麵發展積累了經驗。
隋唐時期,國家重歸統一,國力強盛,文化繁榮,形成了一種空前輝宏氣勢。中國醫學在這一時期得到了全麵的發展。醫學家們在各自的研究領域獲得了更為豐富的成果。這是中國醫學發展史上第二次高峰。
兩宋是中醫藥學發展的重要時期。政府的重視在醫藥發展上發揮著更加重要的作用。北宋政府組織人員編纂方書和本草、設立校正醫書局、鑄造針灸銅人、改革醫學教育、設立惠民局、和劑局、安劑坊、養濟院、福田院等等,有力的促進了醫藥衛主之進步。
遼、夏、金、元與兩宋王朝並立以至元滅宋統一全國。這是北方少數民族與漢族文化大融合時期,是中國醫學史上學派爭鳴、民族醫學奮起的一個輝煌的時期,為多源一體化的中國傳統醫學注入了新的活力,呈現了蓬勃的生機。
明代,醫藥學發展出現革新趨勢。在探傳染病病因、創造人痘接種預防天花、中藥學研究等進入新的層次。中外醫藥的交流範圍已達亞、歐、非許多國家與地區,中學的輸出、西學的東漸,使中外醫學文化在交流接觸中,互惠受益。
清代前、中期,醫學趨於普及與升華發展的時期,王清任躬身於人體解剖,著有《醫林改錯》,反映了“中國醫界大膽之革命論者”的開拓進取精神。
上述的這一切,是中國古代醫學波瀾壯闊的曆史梗概。這樣一脈相承、綿延數千年一直未曾中斷的醫藥文化及文明,是世界醫學史上所罕見的。中國古典醫籍數量之大,名醫輩出,人數之多,在同時期的世界範圍內也不多見。中國傳統醫藥學有著強有力的生命力,它隨著時代的前進而發展。經過了與近代醫藥文化的撞擊、對抗到結合,也注意從國外先進文化中吸取有用的東西,遂出現了中西匯通合纂的探索。傳統醫學在走向現代化。
近百年來,中國的現代醫學,傳統醫學和中西醫結合的格局將會對這百餘年的中國近現代醫學史作出客觀的再現和評述。
相關內容
中醫,即相對西醫而言。在西方醫學沒有流入我國以前,中醫基本不叫中醫這個名字,而是有獨特且內涵豐富的稱謂。
西醫和中醫呢它也有這種類似、相類似的地方。中醫講陰陽平衡。西醫講什麽?酸堿平衡。電解質紊亂在現在醫院裏是個很難治的病。這個人如果歲數大一點電解質紊亂了,抗菌素就不好用了。肺炎肯定就死了,要了命了。酸中毒,堿中毒,一到酸堿中毒,我們很多醫生就頭疼,不好調整。你用點碳酸氫鈉去也不好用,你給他用點酸,也不好用。那麽西醫它是怎麽來認識酸堿平衡的呢?它認為這個人的人體,它的這個鉀離子和氯離子,各有5毫克單位,它要尋求這個平衡,就叫酸堿平衡,就是h值平衡。然後呢,它經常在變換,變化時候它就有一個緩衝對。它有三個緩衝對,它有最弱的是氨基酸緩衝對、磷酸緩衝對、碳酸緩衝對,這三個緩衝對是什麽呢?就是來糾正這個淤值。你比如酸高一點,它可以調整調整;堿高一點,它也可以調整調整,它是個調節器。當你太厲害了,這三個調節器就無效了。無效了就出現電解質紊亂。它也在追求陰陽平衡,它認為如果調整不好,出現電解質紊亂的人就叫做酸中毒或者堿中毒的。用中醫話,就是陰陽不平衡,它是怎麽不平衡?鉀鈉離子不平衡。高鉀的病人就很危險,低鉀的病人也很危險,高鉀的病人可以猝死,低鉀的病人也可以猝死,所以在這一點上,你就說西醫就是在講陰陽?不是,它也不是在講陰陽,它是講一個內環境的穩定。這個內環境的穩定,和你講的這個中醫的這個“中”字,這個思想是完全一致的。如果真正認識到中醫,是在講究一個人體內環境穩定的醫學體係,西醫就可以接受。我們從這個角度切入中西醫結合,去和西醫對話,就好多了,就好多了。
中醫是在絕對性世界觀和虛無輪回人生觀基礎上綜合考慮人類生理、心理、行為、外界物理運動後對人類生理、心理、行為的非統一現象進行修正統一的綜合性方法論。其世界觀是深刻的、本質的;其人生觀是超越生死的;其方法論是公正、公平、合天道的。
凡是中國曆代醫聖,皆是哲學大家,尤其是道家學說對中醫影響最大。中醫者,位當也,皆能明確自己在天地人中所處的位置,醫治病患多一步為太過,少一步為不及。這也是“中醫”這一個命名的重要意義“中庸之醫”,不上不下不左不右不偏不倚也。
奠定中醫基礎的《黃帝內經》一直被曆代醫家做為經典,對這有深刻的見解
人在茫茫宇宙中的位置是渺小的,天力對人的影響是巨大的,一個懂得養生的在人在天地五運六氣的變化中,應該學會如何順應自然規律,這樣變能將疾病控製在萌芽階段。所以說“上工不治已病而治未病”就是這個道理。而能秉承中庸之道、懂得順應自然規律的醫者就是“上工”
這一劃分變將中醫學(廣義)從應用上劃為了兩成,一是“養生學”,一是“中醫學”。前者是治未病的上工,後者則是治已病的下工。
而我國勞動部、衛生部於2004年正式批準設立了“養生師”這一職業,使得我國傳統醫學得到進一步發展
整體就是統一性和完整性。中醫學非常重視人體本身的統一性、完整性及其與自然界的相互關係,認為人體是一個有機的整體,構**體的各個組成部分之間在結構上不可分割,在功能上相互協調、互為補充,在病理上則相互影響。而且人體與自然界也是密不可分的,自然界的變化隨時影響著人體,人類在能動地適應自然和改造自然的過程中維持著正常的生命活動。這種機體自身整體性和內環境統一性的思想即整體觀念。整體觀念是中國古代唯物論和辯證思想在中醫學中的體現;它貫串於中醫學的生理、病理、診法、辨證和治療等各個方麵。
、人體是一個有機的整體
人體是由若幹髒腑、組織和器官所組成的。每個髒腑、組織或器官各有其獨特的生理功能,而這些不同的功能又都是人體整體活動的一個組成部分,這就決定了人體內部的統一性。也就是說,人體各個組成部分之間,在結構上是不可分割的,在生理上是相互聯係、相互而又相互製約的,在病理上也是相互影響的。人體的這種統一性,是以五髒為中心,配以六腑,通過經絡係統“內屬於腑髒,外絡於肢節”的作用而實現的。五髒是代表著整個人體的五個係統,人體所有器官都可以包括在這個係統之中。人體以五髒為中心,通過經絡係統,把六腑、五體、五官、九竅、四肢百骸等全身組織器官聯係成有機的整體,並通過精、氣、血、津液的作用,完成機體統一的機能活動。
中醫學在整體觀念指導下,認為人體正常的生理活動一方麵依靠各髒腑組織發揮自己的功能作用,另一方麵則又要靠髒腑組織之間相輔相成的協同作用和相反相成的製約作用,才能維持其生理上的平衡。每個髒腑都有其各自不同的功能,但又是在整體活動下的分工合作、有機配合,這就是人體局部與整體的統一。
在認識和分析疾病的病理狀況時,中醫學也是首先從整體出發,將重點放在局部病變引起的整體病理變化上,並把局部病理變化與整體病理反應統一起來。一般來說,人體某一局部的病理變化,往往與全身的髒腑、氣血、陰陽的盛衰有關。由於髒腑、組織和器官在生理、病理上的相互聯係和相互影響,因而就決定了在診治疾病時,可以通過麵色、形體、舌象、脈象等外在的變化,來了解和判斷其內在的病變,以作出正確的診斷,從而進行適當的治療。
人體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在治療局部病變時,也必須從整體出發,采取適當的措施。如,心開竅於舌,心與小腸相表裏,所以可用清心熱瀉小腸火的方法治療口舌糜爛。它如“從陰引陽,從陽引陰,以右治左,以左治右”(《素問#83;陰陽應象大論》),“病在上者下取之,病在下者高取之”(《靈樞#83;終始》)等等,都是在整體觀指導下確定的治療原則。
2、人與自然界具有統一性
人類生活在自然界中,自然界存在著人類賴以生存的必要條件。同時,自然界的變化又可以直接或間接地影響人體,而機體則相應地產生反應,屬於生理範圍內的,即是生理的適應性;超越了這個範圍,即是病理性反應。故曰“人與天地相應也”(《靈樞#83;邪客》),“人與天地相參也,與日月相應也”(《靈樞#83;歲露》)。這種人與自然相統一的特點被中國古代學者稱為“天人合一”。
季節氣候以人體的影響春溫、夏熱、長夏濕、秋燥、冬寒表示一年中氣候變化的一般規律。生物在這種氣候變化的影響下,就會有春生、夏長、長夏化、秋收、冬藏等相應的適應性變化。人體也與之相適應,如“天暑衣厚則腠理開,故汗出……天寒則腠理閉,氣濕不行,水下留於膀胱,則為溺與氣”(《靈樞#83;五癃津液別》),說明春夏陽氣發泄,氣血容易趨向於體表,表現為皮膚鬆弛、腠理開、汗多;而秋冬季陽氣收藏,氣血容易趨向於裏,表現為皮膚致密、少汗多尿的變化。人體的脈象也有春弦、夏洪、秋浮、冬沉的不同。許多疾病的發生、發展和變化也與季節變化密切相關,如春季常見溫病,夏季多發中暑,秋季常見燥症,冬季多有傷寒。
在晝夜晨昏的變化過程中,人體也必須與之相適應。白晝為陽,夜晚為陰,人體也是早晨陽氣初生,中午陽氣隆盛,到了夜晚則陽氣內斂,便於人體休息,恢複精力。許多疾病的發病時間及引起死亡的時間也是有一定規律的。如研究表明,五髒衰竭所致死亡的高峰時間在下半夜至黎明前,春夏季時期急性心肌梗塞多發生在子時至巳時,而秋冬季,該病的發作多在午時至亥時。此外據觀察,人的脈搏、體溫、耗氧量、二氧化碳的釋放量、激素的分泌等,都具有24小時的節律變化。
根據中醫運氣學說,氣候有著十二年和六十年的周期性變化,因而人體的發病也會受其影響。近年來,科學家們發現這種十二年或六十年的變化規律與太陽黑子活動周期(年或2年)有關。太陽黑子的活動會使太陽光輻射產生周期性變化,並強烈幹擾地磁,改變氣候,從而對人體的生理、病理產生影響。
地域的差異,人們的生活習慣和身體狀況也有很大不同。如江南多濕熱,人體腠理多疏鬆;北方多燥寒,人體腠理從致密。因此每個地區也各有其特有的地方病。甚至不同地區人們的平均壽命也有很大的差別。早在二千多年前,中國古代醫家就對此有所認識,在《素問》中就這個問題作了較詳盡的論述。如《素問#83;五常政大論》說“高者其氣壽,下者其氣夭,地之小大異也,小者小異,大者大異。故治病者,必明天道地理……”。
正是由於人體本身的統一性及人與自然界之間存在著既對立又統一的關係,所以對待疾病因時、因地、因人製宜,就成為中醫治療學上的重要原則。因此在對病人作診斷和決定治療方案時,必須注意分析和考慮外在環境與人體情況的有機聯係以及人體局部病變與全身情況的有機聯係,這就是中醫學的重要特點——整體觀念。
當代
中國醫學史無論對於中國古代的醫學研究,還是對近現代醫學的研究,或是與各種不同體係醫學的比較研究,對醫、教、研和衛生管理等工作及學科都是不可缺少的。它涵蓋麵廣,所涉及的時間、空間久遠博大,不是其他學科所能代替的。
從2003年的型性肺炎,到現在流行的高致病性禽流感,我們都在等待下一個考驗我們的疫情。會是什麽?該如何麵對?然而,在對sars和禽流感的防治和治療中間,人們發現有一樣我們老祖宗傳下來的東西發揮了關鍵性的作用,那就是中醫。中醫學有著中華民族固有的傳統文化和哲學基礎。它和國畫、詩詞,以至於《易經》、風水一樣都屬於中國文化體係。同時它又是一門和自然科學緊密結合的醫學科學。
2003年4月7日,世界衛生組織專家考察廣東省中醫院後說,sars患者接受中醫治療後縮短了發燒時間和住院時間。專家們還建議,如果能把中醫參與治療提升到常規治療層麵對世界其它地方防治sars將會很有幫助。這大大鼓舞了中醫界,也為這上千年的傳統醫學注入了一股實證的新鮮血液。
回顧中醫的曆史,可以追溯到先秦時期。這是中國曆史從原始社會進入文明社會的重要階段。在這長達800年的曆史中,我們的祖先創造了一套完整的傳統文化基礎。其中夏商時期的甲骨文,殷商的青銅器都是人類文明的曆史標誌。也就是在這個時期形成的,如陰陽、五行、周易、八卦等等,哲學體係影響下發展出了中醫中藥學。可以說中醫擁有的這種深厚的文化積澱正是他與西方醫學最重要的不同點。當人們開始懂得把從生活中學來的自救知識積累成一套醫療理論的時候,西方原始醫學和中國原始醫學對自然界的認識是一樣的。有西方“醫學之父”之稱的希波格拉底指出,自然界由“四元素”組成即火、氣、水、土產生萬物的運動變化。在中國,成書於春秋戰國時期的《黃帝內經》中間概述了天體運行的“陰陽”規律,和地上萬物生成的“五行”規律表現為金、木、水、火、土五行的相生相克。這四元素和五行,顯示出了這時期東西方醫學的概念距離還不是很遠。
200年2月中國文化部公布第一批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國家申請項目。中醫藥作為中華民族在與疾病做鬥爭的漫長實踐中發展起來的原創性學科名列其中。根據規定,申報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必須具備三個基本條件具有曆史文化科學價值,處於瀕危狀態,有完整的保護計劃。而是否處於瀕臨滅絕的境地是最關鍵的一條……
發展
中醫在亞洲
新加坡
新加坡位於馬來半島南部,包括新加坡島與周圍54個島嶼。麵積約00平方公裏,人口270萬,華裔占80%。該國地處太平洋與印度洋的航運要衝馬六甲海峽的出入口,古屬丹丹國、柔佛國管轄。9世紀淪為英國殖民地,95年退出馬來西亞,成立新加坡共和國。中國傳統醫學隨著華人定居而傳入,成為當地的重要醫療體係,有著獨特的發展軌跡。
近20年來,中醫藥益發成為新加坡各旗人民的衛生保健事業的要素,形同布帛菽粟,不可須臾離開。新加坡的中醫藥有悠久曆史和良好的群眾基礎。有中醫醫療機構30餘家,中藥店開設的中醫診室有000餘家。
馬來西亞
馬來西亞經營中藥的店鋪約3000餘家,有中醫師工會會員800餘人,多數開店兼診病,以祖傳藥店為多。馬來西亞衛生部向來對中醫十分關注和,但仍未接受中醫師的注冊,在那裏甚至不注冊也可行醫。政府對藥物重金屬含量有控製標準,對有毒品及瀕危野生動物藥品一律禁售。
泰國
泰國政府承認了中醫藥的合法地位,隻給考試及格的中醫師發臨時執照。早在987年政府正式通過和批準了中草藥議案。有中藥店800餘家,多有坐常中醫師診病,也有許多私立中醫院廣泛應用中草藥和針灸進行治病。較大的中藥批發商約為0家,中小型約為40家。
越南
越南很早就提出東醫與西醫相結合,規模較大的中藥店有近200家,中小藥店更是遍布城鄉。現從我國出口到越南的中成藥就有80種。中藥材種類繁多,品種齊全,無論植物類、動物類、礦物類藥應有盡有。目前,我國共有家藥品生產企業獲得在越南的經營許可證。
日本
自上世紀80年代後,漢方醫學在日本發展迅速起來。據統計,目前日本從事漢方醫學為主的人員有5000人左右,從事針灸推拿的醫務人員約0萬,從事漢方醫藥研究人員近3萬。有漢方醫學專業研究機構0多個,有44所公立或私立的藥科大學或醫科大學的藥學部也都建立了專門的生藥研究部門,還有20餘所綜合性大學設有漢方醫學研究組織。
隨著漢方醫學的不斷發展,日本官方對漢方醫學的應用和研究充給予了愈來愈多的和關注。首先在醫療政策方麵,厚生省除規定大部分漢方製劑可以享受醫療保險外,還規定針灸費可部分地從醫療保險中支付。同時還同意在西醫院內開設東洋醫學科。在漢方醫學教育方麵,文部省正式下文成立世界第一所正規的針灸大學,使漢方醫學開始納入國家教育行列。
中醫在歐洲
英國
英國是歐洲文藝複興的中心,也是現代醫學發源地之一,具有較高水平的現代文明和科學技術,一般引進外來文化與科技比較慎重。然而隨著人類回歸自然的影響,近十年來,中醫藥在英國的發展甚為迅速,並成為歐共體的第三大中草藥市場。
中醫是世紀傳入英國的,7世紀被人們接受,近幾年來,中醫藥在英國有了進一步的發展,一批國內本科畢業生出現在英國中醫隊伍中,對中醫中藥人員的技術素質提高起了一定的促進作用。
英國政府當局及醫學管理部分對中醫藥的態度正在逐漸變化之中,開始是歧視和限製,繼之因民眾的需要而適當放開,近幾年,因中藥療效顯著采取默認許可,中醫藥得到了英政府和社會的重視,在民眾的醫療保健中有了一定的地位和信任。
在英國,中國的醫藥還受到皇家的信賴,女皇每次外出旅遊,總是帶著順勢療法的各種藥物,女皇的妹妹瑪嘉烈公主,曾用中草藥治療同期性偏頭痛,皇太後也讚成用中西醫結合的療法治病。
或許在皇家的默許下,使中草藥、針灸等各種中西醫結合療法在英國蓬勃興起,現每年大約有250萬英國人采用順勢、中草藥、按摩、正骨和針灸療法,支付醫藥費用多達9000萬英鎊。英國現有中藥店350餘家,0%的中草藥從中國進口,英國每年進口藥材品達200餘種,其中0%是從中國進口,英國每年進口藥材量達8000萬美元,在歐洲名列前茅。但從995年進口中藥的情況來看,英國全年進口中藥043萬美元,其中中藥材9893噸,計02萬美元,中成藥約3萬美元,還有很大的貿易潛力有待開發。
德國
德國是一個文化十分發達的國家,人們的整體素質較高,對東方的文化了解甚多,當然對古老的中醫和針灸也有一走的認訊,普遍持歡迎的態度。德國的針灸醫生大多數為高等醫學院校畢業的醫生,經過一定的西醫實踐後改為學習中醫的。他們出於兩種情況,一種是熱衷於東方古老的中醫針灸醫術,對它們的神秘療效懷有一種崇敬感,一種是由於德國醫生的失業率很高,迫於生計,被迫改為學習中醫的;但前者遠遠高於後者。當然,在德國醫生的行列中,不乏也有一些中等專業學厲者,他們經過艱苦的努力,自學成材而成為醫生的。在臨床醫療中,德國醫生把針灸作為臨床治療的一種方法或手段,診治病人既用西醫療法,也用中藥和針灸,以便爭取治療更多的病人。
由於西方醫學在治療慢性疾病方麵有著一定的局限性,如今越來越多的過人開始選擇中醫來進行治療。
據一份數據顯示,在德國大約有5萬個醫生從事中醫,並且每年有將近200萬個患者接受中醫的治療。
然而雖然上百萬的德國人已經接受並信任中醫的治療,但是德國政府以及國家健康保險基金仍然沒有確立中醫在德國享有和西醫平等的地位,並將其置於各國衛生保險體係之外。
中醫在美洲
美國
隨著針灸在美逐步合法化,中國傳統醫學在美國的發展勢頭良好。據不完全統計,987年全美已有2500餘名有執照的針灸師,從事針灸醫療工作的達萬餘人。989年全美與針灸有關人數增至2萬人。
目前僅加州有執照針灸師己達800人(這些針灸師4%是本科大學畢業生),診所800多家。目前全美有20多個針灸醫療中心,從事針灸研究和治療,研究項目有200多項,所治疾病主要有冠心病、高血壓、糖尿病、關節炎、肥胖症、過敏性疾病、心功能不全等數十種,特別是中藥、針灸治療艾滋病出現了較好苗頭而很受關注。現有規模較大的中醫、針灸學校20多所,有40多個中醫針灸學會或基金會,創辦近0種中醫、針灸雜誌。並在不同地區召開了一些國際性中醫藥或針灸學術會議,交流研究成果。
近年來,美國公眾和醫學界逐漸認識到中國傳統醫學的安全有效和通用廣泛的特點,越來越多的美國人願意接受中醫治療。
隨著中醫、針灸在美國的發展,中藥也受到美國人的青睞。據統計,美國人每年要花費0億美元用於營養保健品,而且這一市場以每年增長20%的速度拓展。美國約有5%的患者服用天然藥物,其中80%的人在治療過程中服用中藥。
加拿大
加拿大中醫針灸醫療,主要是以私人診所形式開展的,近年來發展較快。目前全加拿大約有中醫針灸從業者2000餘名,中醫針灸診所遍及全國各省。這些診所大多為華僑開辦的,但都附設藥店。
每個診所一般有五六位醫護及工作人員,工作效率很高,人人都是多麵手,一人數職,即當大夫又能抓藥,又會製劑。診所主人不僅會看病,而且又會經營采購,銷售中藥,服務熱情周到,看病療效好,深受患者的歡迎。因此,在加拿大的中醫針灸開業者,經濟情況都很好,即使受診所聘用的中醫師,按每個病例取酬,每天可診20餘人,收入也不菲。這也可從另一個方麵說明中醫針灸醫療在加拿大是深受歡迎的。
目前,中醫藥療法、針灸療法在加拿大還不能享受醫療保險,病人需要自付醫療費用。盡管如此,還是有不少患者前去中醫那裏自費看病。
歐盟
中國傳統醫學最近在歐洲獲得重大突破,由於醫療效果顯著,保險業者開始將針灸治療納入保險範圍;同時經過中醫業者的奮鬥不懈,歐洲聯盟也成立了中國醫學聯盟。
據“中央社”消息,中醫在保守的歐洲醫學界受到正式承認,並獲得合法地位,在西歐行醫的中醫師林國明教授的努力,功不可沒。
最近林國明教授以中國傳統醫學專家身份,正式獲邀加入比利時針灸醫師聯盟,同時成為歐洲聯盟5國傳統中國醫學協會的正式創始會員。他說,要讓歐洲醫學界接納中國傳統醫學於醫療體係之中,得與西醫並行,相輔相成,真是不容易。
曾任教浙江中醫學院20多年的林國明教授,於990年將中醫引入西方社會。他十年來在布魯塞爾、鹿特丹、不來梅及巴黎懸壺行醫,全憑深厚的中醫學理基礎,及豐富的醫療臨床經驗,融合中醫理論、中藥、氣功、針灸、整骨、點穴、推拿綜合治療,不僅為華人服務,且更深入歐洲民間,自動為療養院中群醫束手無策的病患醫療,使無數病入膏肓的病患獲救。許多德國、荷蘭、英國、西班牙各地的病患,更長途跋涉,請求門診,如此點點滴滴的累積,逐漸建立今日在西方杏林的聲譽。
不過,盡管林國明醫術很受西歐醫學界的稱道與推崇,但一直未獲得合法承認,甚至常遭到排擠。在歐洲,隻有受過中醫訓練的當地合格醫生獲得承認,不接受外來正式中國傳統醫學教育的大夫,因此醫療費用不列入醫療保險範圍。是故,林國明隻能憑真本領,發揮仁心仁術,受到病患的信任,才打開一片天地。
比利時針灸醫師聯盟是由比利時醫學界人士,特別是采用中國傳統醫學針灸療法醫治各種疾病的專家組成,於998年獲得比利時國家最高理事會批準成立,林國明是獲準加入為正式會員的第一位來自中國大陸的中國傳統醫學專家。經他努力催促,西歐其他國家針灸醫師也積極展開針灸及中國醫學的立法,以保障該聯盟會員的權益,也使接受中醫針灸醫療病患獲得醫療保障。
歐洲聯盟中國傳統醫學協會於今年月24日至2日在比利時巴德皮爾蒙正式成立,共有來自5國29個協會加盟,以發揚中國傳統醫學為宗旨,促進中國傳統醫學理論實踐及技術交流,並保障協會成員在歐洲聯盟的合法權益,未來歐洲聯盟擴大,將容許其他會員國的中國醫學協會加盟。會中,依據成立宗旨,通過“巴德皮爾蒙憲章”,由與會人士共同簽署,並發表共同聲明,賦予國際法基礎,確定中國傳統醫學在歐洲各國應有的地位。
林國明指出,比利時針灸聯盟與歐洲聯盟中國傳統醫學協會的成立,賦予中國醫學在歐洲的法定地位,意義重大,不僅是中西醫學相互承認,並行而不相悖,且可相容互補,增加醫療效果,這應是2世紀世界醫學發展的主流趨勢。
有關問題
何首烏傳說可以烏發,如果給長黃頭發的白人用了會有什麽效果呢?難道他們的頭發也會變黑嗎?可見有些中醫的內容,受到古代的地理限製,隻是針對中國人,也沒有科學實驗,都是以訛傳訛。科學在不斷發展,我們不應該死抱古代醫書,很多內容有錯誤,卻沒有人敢挑戰。西醫的內容在不斷更新,中醫也應該放棄那種醫書越古老,越有效的錯誤觀點。
然而近年來隨著科學的思維和觀念進入中國並且不斷普及,中醫是否科學,中醫究竟是否有效受到了嚴重的質疑。在近現代革命的曆史中,中醫也不止一次受到過質疑。在麵對諸多質疑的情況下,不少中醫界有識之士認為中醫亟待改革,以適應科學的發展。其中尤以陰陽五行理論為主要改革目標。但在這一問題上,中醫界內部存在激烈的爭議,不少中醫界人士將古代的理論放到政治和文化傳統的高度,拒絕進行改革,也拒絕對中醫藥進行科學意義上的檢驗。中醫的地位和將來的發展如何,確實還是未知數。但拒絕更新的知識自然是缺少生命力的。
中醫,是建立在中國特有的唯物辯證法,和特有的哲學觀,自然科學的滲透,以及其他的有關方麵建立起來的醫學,以陰陽五行,氣—元論為哲學基礎,髒腑經絡為理論核心,辨證論治為治療特點的醫學體係的一門科學。或者學科。
中醫的望聞問切
望診
觀察病人形體、麵色、舌體、舌苔,根據形色變化確定病位、病性,稱為望診.
形體觀其形體,可知五髒盛衰,軒岐早有論述。《素問#83;脈要精微論》雲
“頭者,精明之府,頭傾視深,精神將奪矣!背者,胸中之府,背曲肩隨,府將壞矣!腰者,腎之府,轉搖不能,腎將憊矣!膝者,筋之府,屈伸不能,行則按俯,筋將憊矣!骨者,髓之府,不能久立,行則振掉,骨將憊矣!”腦為元神之府,腎精生化之髓充實其中,才能神光煥發,思維敏捷。苦頭往前傾,目睛內陷,是髓海不足,元神將憊現象。背為胸廓,心肺居於胸中,背曲肩隨,是心肺已虛象征。腰為腎髒所在部位,不能轉搖,是腎髒功能衰憊
聞診
聞診是從病人發生的各種聲音,從其高低、緩急、強弱、清濁測知病性的方法。
聲音高亢是正氣未虛,屬於熱證、實證。
2語聲重濁乃外感風寒,肺氣不宣,肺津不布,氣鬱津凝,濕阻肺係會厭,聲帶變厚,以致聲音重濁。
問診
問診是詢問病人及其家屬,了解現有證象及其病史,為辨證提供依據的一種方法。
明代醫家張景嶽認為問診“乃診治之要領,臨證之首務。”綜觀四診所獲證象,大半均由問診得來,即知此言不謬。問診範圍甚廣,現在僅將《景嶽全書》所列十問加以增損進行研討,餘未備述。
一問寒熱二問汗,三問疼痛四問便,五問嘔眩六問悸,七苦八渴俱當辨,九問舊病十問團,病機全從證象驗。婦人尤必問經期,先後閉崩宜問遍,再添片語告兒科,外感食積為常見。
切診
切診是指用手觸按病人身體,藉此了解病情的一種方法。本節僅論切脈,餘未備述。
切脈又稱診脈,是醫者用手指按其腕後撓動脈搏動處,借以體察脈象變化,辨別髒腑功能盛衰,氣血津精虛滯的一種方法。正常脈象是寸、關、尺三部都有脈在搏動,不浮不沉,不遲不數,從容和緩,柔和有力,流利均勻,節律一致,一息搏動四至五次,謂之平脈。
切脈辨證,早在《內經》、《難經》就有記載,經曆三千年來的不斷總結,對於何證出現何脈已有詳細論述。但對證象與脈象間的內在聯係,卻無明析的概念,不能令人一目了然,以致學者隻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脈證間的內在聯係,如用一句話來概括,就是氣血津液出現虛滯,五髒功能出現盛衰,才會出現不同脈證。隻有弄清氣血津液的生化輸泄與五髒間的關係,才能將氣血津液虛滯和五髒功能盛衰出現的證象與脈象聯係起來,也才明白切脈能夠察其五髒病變的道理所在。
不同脈象的形成,與心髒、脈絡、氣血津液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脈象的不同變化反映了心力強弱、脈絡弛張、氣血津液虛滯三個方麵的變化。由於氣血津液都需五髒協同合作才能完成其生化輸泄,所以氣血津液的虛滯也就反映了五髒功能的盛衰,從而反映於脈,形成不同的脈象。
心髒搏動的強弱,脈絡的弛張,是引起脈象變化的根源。心髒搏動有力,脈象隨其病因證象不同而呈洪大滑數等脈;無力則脈象常呈遲細微弱等脈。心髒搏動與脈象起伏,都是肝係膜絡交替收縮與舒張的反映。如果血絡鬆弛則呈孺、緩;緊張則呈弦緊;
痙攣則呈結代等等。隻有將固定的心髒、脈絡和流動的氣、血、津液連在一起分析,才能揭示脈象變化的本質,對於何證出現何脈才有理有據,不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氣血津液虛滯變化,可以反映不同的脈象。
中醫醫學的相關網站
中醫醫學資料庫一個基於維基技術的中醫醫學資料庫)
中醫是我們中華民族自己的醫學科學,它珍藏著中國人民同疾病作鬥爭的豐富經驗和理論知識。是我國優秀的民族文化遺產。它是在古代樸素的唯物論和自發的辨證法思想指導下,通過長期醫療實踐逐步形成並發展為獨特的醫學理論體係。在研究方法上,具有樸素的係統論、控製論和信息論內容;孕育著很多現代醫學和生物學的新理論、新學說的胚胎和萌芽,正是這些寶貴精髓,賦予了它強大的生命活力。
中醫學不是一般的發明,而是“大發明”,是比造紙術、火藥、指南針、活字印刷術更傑出的發明和創造,可稱為“中國古代第五大發明”。
第一,它由中國首創,是中國古代科學技術的傑出成就。這裏所稱之中醫學,是指從遠古到840年所形成的經典中醫藥學術體係,它由中國獨創,產生於中國古代社會,是中國古代科學技術的傑出代表。
第二,它傳播至全世界並被廣泛地接受和應用。中醫學早已開始走出國門,20世紀70年代以來,又進入國際化的新階段,現已傳至40多個國家和地區,其科學價值和卓越療效已經為世界醫學界所公認,中醫學正在被地球村的居民們日益廣泛地接受。
第三,對人類文明和社會進步產生了重大推動作用,作為“大發明”的值和意義已得到世界公認。
中國是醫藥文化發祥最早的國家之一,從文明的曙光在天幕上耀映亞細亞大地之時,遍及神州大地的簇簇史前文化篝火,由點到麵聯接起來,形成燎原之勢,逐漸的融化在文明時代的光華之中。“中醫”是個專用名詞,它的“中”字顯然是為了區別“西醫”的“西”字。因此,大家理解的“中醫”是指傳統中國醫學或中國大夫。不過認真求實地考證一下,這個“中醫”之“中”,本來的意思根本就不是指中國呢!
西漢開始有“中醫”的說法,若“中”不指中國,究竟何意呢?中國最早認識尤物的思想基礎,來源於《易經》,將世界一切事物均納入陰陽的軌道,對後世的哲學,社會、堪輿、天文、地理、醫學……都具有重要和直接的影響。因此中國古代的醫學理論認為,人體的陰陽保持中和才會取得平衡不會生病。若陰陽失衡,則疾病必來。中醫大夫有“持中守一而醫百病”的說法,意即身體若無陽燥,又不陰虛,一直保持中和之氣,會百病全無。所以“尚中”和“中和”是中醫之“中”的真正含意。
曆史
“中醫”二字最早見於《漢書#83;藝文誌#83;經方》,其雲“以熱益熱,以寒增寒,不見於外,是所獨失也。”故諺雲“有病不治,常得中醫。”在這裏中字念去聲醫”這個名詞真正出現得到鴉片戰爭前後。東印度公司的西醫為區別中西醫給中國醫學起名中醫。這個時候的中醫的名稱是為和西醫做一個對比。到了93年,國民黨政府製定了《中醫條例》正式法定了中醫兩個字。過去人們又叫中國醫學為“漢醫”“傳統醫”“國醫”這些都是區別於西醫而先後出現的。兩千多年前,《漢書》裏的那個中醫概念,倒是體現了中國醫學中的一個最高境界。
中醫發源於中國黃河流域,很早就建立了學術體係。中醫在漫長的發展過程中,曆代都有不同的創造,湧現了許多名醫,出現了許多重要學派和名著。
中國曆史上有‘神農嚐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的傳說,反映了古代勞動人民在與自然和疾病作鬥爭的過程中發現藥物、積累經驗的艱苦過程,也是中藥起源於生產勞動的真實寫照。
早在夏商周時期(約公元前22世紀末—前25年),中國就已出現藥酒及湯液。西周(約公元前世紀—前77年)的《詩經》是中國現存文獻中最早記載有藥物的書籍。現存最早的中醫理論典籍《內經》提出了‘寒者熱之,熱者寒之‘,‘五味所入‘,‘五髒苦欲補瀉‘等學說,為中藥基本理論奠定了基礎。
現存最早的藥學專著《神農本草經》是秦漢時期(公元前22—公元220年)眾多醫學家搜集、總結了先秦以來豐富藥學資料而成書的。本書載藥35種,至今尚為臨床所習用。它的問世,標誌著中藥學的初步確立。
在3000多年前的殷商甲骨文中,中國已經有關於醫療衛生以及十多種疾病的記載。周代已經使用望、聞、問、切等診病方法和藥物、針灸、手術等治療方法。秦漢時期,形成了《黃帝內經》這樣具有係統理論的著作。此書是現存最早的一部中醫理論性經典著作。張仲景所著的《傷寒雜病論》,專門論述了多種雜病的辨證診斷、治療原則,為後世的臨床醫學奠定了發展的基礎。漢代外科學已具有較高水平。據《三國誌》記載,名醫華佗已開始使用全身麻醉劑‘麻沸散‘進行各種外科手術。
從魏晉南北朝(公元220—589年)到隋唐五代(公元58—90年),脈診取得了突出的成就。晉代名醫王叔和所著的《脈經》歸納了24種脈象。該書不僅對中國醫學有很大影響,而且還傳到了國外。這一時期醫學各科的專科化已趨成熟。針灸專著有《針灸甲乙經》;《抱樸子》和《肘後方》是煉丹的代表著作;製藥方麵有《雷公炮炙論》;外科有《劉涓子鬼遺方》;《諸病源候論》是病因專著,《顱囟經》是兒科專著;《新修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藥典;眼科專著有《銀海精微》等等。另外,唐代還有孫思邈的《千金要方》和王燾的《外台秘要》等大型方書。
唐代(公元8—907年)經濟繁榮,促進了中藥學的發展。唐政府率先完成了世界第一部藥典性本草—《唐本草》的編修工作。全書載藥850種,還增加了藥物圖譜,進一步完善了中藥學的規模格局。
在宋代(公元90—-279年)醫學教育中,針灸教學有了重大改革。王惟一著有《銅人腧穴針灸圖經》,後來,他又設計製造等身大針灸銅人兩具,教學時供學生實習操作。這一創舉,對後世針灸的發展影響很大。明代(公元38—44年)時,有一批醫學家提出把傷寒、溫病和溫疫等病區分開。到了清代,溫病學說達到成熟階段,出現了《溫熱論》等專著。
從明代開始,西方醫學傳入中國,一批醫學家們主張‘中西醫匯通‘,成為當代中西醫結合的先聲。
到了明代(公元38—-44年),醫藥學家李時珍曆時27年,完成了中藥學巨著《本草綱目》,全書載藥892種,成為中國本草史上最偉大的集成之作。
中醫的最高境界是什麽?就是致中和。寒者熱之,熱者寒之。致中和。寒就要讓熱,熱就要寒,結就要散,逸就要勞,勞就要逸。微者逆之,小的你就可以逆它。甚者從之,你不能逆它,你逆它你就崩潰了就沒有了。上之下之,摩之浴之,薄之劫之,適事為故,恰到好處就好了。以平為期,以和為重,這就是它的一種最高境界。《中庸》一書中至關重要的哲學命題是“致中和”這一思想。《中庸》曰“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說的是中和是世界萬物存在的理想狀態。通過各種方法達到這一理想狀態就是致中和。天地就各得其所,萬物便生長發育。可以說中醫學所闡明的“陰陽和合”“陰平陽秘”生理機製正是儒家致中和思想的最佳體現。在這個終級目標下,中醫是用精氣學說、陰陽學說和五行學說,這三大來自中國古典哲學的理論,來具體解釋生命的秘密。
第一個代稱是歧黃。這個名字來源於《黃帝內經》。因其是黃帝與歧伯討論醫學的專著,便稱《黃帝內經》為歧黃之術。自然,歧黃也就成了中醫的別名。
第二個代稱叫青囊。現在知此名字並使用者甚少。它的來源與三國時期的名醫華佗有關。據說,華佗被殺前,為報一獄吏酒肉侍奉之恩,曾將所用醫書裝滿一青囊送與他。華佗死後,獄吏亦行醫,使華佗的部分醫術流傳下來,據此,後人稱中醫為青囊。
第三個代稱喚杏林。這個名字的起始,也與三國有關。有資料介紹,三國時吳國有位名醫叫董奉,他一度在江西廬山隱居。附近百姓聞名求醫,但董奉從不收取錢財,隻求輕症被治愈者種一棵杏樹,大病重病被治愈者種五棵杏樹。數年後,董奉門前杏樹成林,一望無際。從此,人們便喚中醫為杏林。
第四個代稱稱懸壺。傳說河南汝南的費長房在街上看到一賣藥老者的竿杆上掛一葫蘆,奇怪的是,天黑散街後,老者就跳入那葫蘆中。為弄清底細,費長房以酒款待,老者後來約他同入葫蘆中,隻見玉堂儼麗,甘肴旨酒。費長房即拜老者為師,學修仙之道。數載後,他術精業成,辭師出山,又得壺翁傳贈的治病鞭鬼之竹杖,從此懸壺行醫。從那時起,醫生腰間掛的和診所前懸的葫蘆,便成了中醫的標誌。
在西醫傳入中國之後,中醫亦被稱為“皇漢醫學”。
在日本中醫被稱為“漢方醫學”。
基礎理論
中醫的基礎理論是對人體生命活動和疾病變化規律的理論概括,它主要包括陰陽、五行、運氣、髒象、經絡等學說,以及病因、病機、診法、辨證、治則治法、預防、養生等內容。
陰陽是中國古代哲學範疇。人們通過對矛盾現象的觀察,逐步把矛盾概念上升為陰陽範疇,並用陰陽二氣的消長來解釋事物的運動變化。中醫運用陰陽對立統一的觀念來闡述人體上下、內外各部分之間,以及人體生命同自然、社會這些外界環節之間的複雜聯係。陰陽對立統一的相對平衡,是維持和保證人體正常活動的基礎;陰陽對立統一關係的失調和破壞,則會導致人體疾病的發生,影響生命的正常活動。
氣在中國古代是人們對於自然現象的一種樸素認識。早在春秋戰國時期的唯物觀哲學家就認為氣是構成世界的最基本物質。宇宙間的一切事物都是由氣的運動變化而產生的。這種樸素的認識被引進醫學領域在中醫學中逐漸形成了氣的概念氣是構**體的基本物質,氣聚合在一起便形成了有機體,氣散則形體滅亡。莊子說“通天下一氣耳”,全天下就是一個氣。有了這個氣就運動,就生生不息,就變化不止。沒有這口氣就完了。中國著名的近代著名的這個中醫基礎教授,內經教授。他說人就這一口氣,這口氣沒有了這個人還在這什麽都沒有了,人這口氣不走,這口氣就在它就是活著。就你講那個的。我們研究的就是有氣的這個,有氣的。精氣學說是什麽呢?就是說我們中國認為世界怎麽來的?中國的哲學家認為氣一元論。這個地球這個世界是氣來的呀,在上就是為氣,在下則為形,就是地。這就是氣。然後呢你象在《春秋繁露》裏董仲書說的“元氣者,始也”。萬物之始也。有了這口元氣什麽都開始運動了。沒有這口元氣,就沒有,就好像上帝的推動力就像牛頓找上帝第一個推動這個地球一樣。這就是大家都在找一個解釋這個世界,而中醫恰恰它可理解是這個世界。陰,陽。何謂陰陽?我們的祖先認為宇宙間一切能量、運動方式、空間方位、時間序列、事物的性質、以及聚萬物之靈的氣等等都可以用陰陽來概括。陰陽是一切事物辯證對立的兩方麵。《黃帝內經#83;素問》中提出“察色按脈,先別陰陽”。中醫講求陰陽平衡以致中,致和。在《易傳》裏,就是我們講的《十翼》,《易傳》裏說了“一陰一陽,之為道”。陰陽,萬物之始也,有了陰和陽,才有了萬物之始。老子“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這就是有了陰陽還有了氣才有了萬物。這就是我們講陰陽的觀念。
五行學說,即是用木、火、土、金、水五個哲學範疇來概括客觀世界中的不同事物屬性,並用五行相生相克的動態模式來說明事物間的相互聯係和轉化規律。中醫主要用五行學說闡述五髒六腑間的功能聯係以及髒腑失衡時疾病發生的機理,也用以指導髒腑疾病的治療。
運氣學說,又稱五運六氣,是研究、探索自然界天文、氣象、氣候變化對人體健康和疾病的影響的學說。五運包括木運、火運、土運、金運和水運,指自然界一年中春、夏、長夏、秋、冬的季候循環。六氣則是一年四季中風、寒、暑、濕、燥、火六種氣候因子。運氣學說是根據天文曆法參數推算年度氣候變化和疾病發生規律。
髒腑學說,主要研究五髒(心、肝、脾、肺、腎)、六腑(小腸、大腸、胃、膀胱、膽、三焦)和奇恒之腑(腦、髓、骨、脈、膽、女子胞)的生理功能和病理變化。
經絡學說與髒腑學說密切相關。經絡是人體內運行氣血的通道,有溝通內外,網絡全身的作用。在病理情況下,經絡係統功能發生變化,會呈現相應的症狀和體征,通過這些表現,可以診斷體內髒腑疾病。
淵源
中醫在遠古是屬於經、史、子、集中“子學”的範疇。
和中醫關係密切、並相互聯係的學科統稱為五術。
提到“五術”,我們時常在報刊雜誌或訪問書籍上看到這個名稱,然什麽是五術呢?所謂五術,就是“山、醫、命、相、卜”這五學問,它是以《易經》為版本,是人類為了追求幸福人生所成立的一種趨吉避凶的方術,大體言了解五術的意義與運用,就可了解人生活的目的及人生命的意義。然什麽是“山、醫、命、相、卜”呢?
一、山
所謂“山”就是通過食餌、築基、玄典、拳法、符咒等方法來修煉“”與“精神”,以達充滿身心的一種學問。
食餌——是利用補藥、酒及日常飲食以加強體力,治療疾病的一種方法。
築基——是利用禪、靜坐法以控製精、氣、神,進而增進體力的一種方法。
玄典——是以老子、莊子思想為基礎,進而達到修心養性的一種方式。
拳法——是以習練各種武術以增強體魄的方法。
符咒——是一種通靈、修煉的法術,其主要作用是避邪鎮煞、趨吉避凶等的一種方術。
總而言之,“山”就是利用禪、靜坐、武學、食療等各種方法以培養完滿人格的一種學問。
二、醫
所謂“醫”,是利用方劑、針灸、靈治等方法,以達保持健康、治療疾病的一種方法。即現在的中醫。
方劑——是利用各種藥物製成散劑、丸劑來治療疾病和修煉的一種方術。
針灸——針法和灸法和合稱,是利用人的脈胳、氣血循環的原理,刺激患部,來治療疾病的方術。
靈治——利用掌握人的心靈(心理狀態),進而以治療人疾病的一種方術。也就是現所稱謂的“心理治療”。
總之,“醫”就是利用方劑、針灸、靈治等方式,以治療人的疾病的一種方法。
三、命
所謂“命”,就是透過推理命運的方式來了解人生,以穹達自然法則,進而改善人命的一種學問。推命所用的主要著作有“紫微鬥數”、“子平推命”、“星平會海”等。其方式就是以人出生的時間和陰陽五行為理論基礎。總之,“命”是以推定人的命運,進而達到趨吉避凶的學問,從而改善人類發展的需要。
四、相
所謂“相”,一般包括“印相、名相、人相、家相、墓相(風水)”等五種,以觀察存在於現象界形相的一種方術。
印相——就是觀看人的印章,以取定命運的方法。印在中國,以前是權力的憑證。
名相——是以人的姓名或店鋪的名稱,通過五格剖相,同時運用命理等結合來推斷吉凶發展的一種方法。
人相——又分為麵相與手相兩大類,通過觀察麵、手部的紋線與氣色而了知人吉凶、病理的一種方法。
家相——也就是陽宅的風水,以觀察其格局,進行分析來推斷對人類所居住的吉凶的一種方術。
墓相(風水)——也就是陰宅,以通過選地安葬祖先,而達到對後代子孫陰庇的一種方術。總之,“相”是對眼睛所看到的物體作觀察,以達趨吉避凶的一種方法。
五、卜
所謂“卜”,它包括占卜、選吉、測局三種,其目的在於預測及處理事情,其中占卜的種類又可分為“易斷”及“六壬神課”。
占卜——所謂占卜,是以《易經》為理論依據,結合天、人、地三界所相互製約而推斷吉凶的方法。
選吉——主要著作以《奇門遁甲》為代表,通過布局、布鬥、符咒等結合,處理事物發展不吉的因素,其主要運用於古代軍事。
測局——主要著作以《太乙神數》為代表,通過十二運卦象之術,是推算國家政治命運、氣數、曆史變化規律的術數學。
“醫易同源”一詞,即是中醫與五術關係的演變。
今古大醫,皆通周易,全曉風水,俱會祝由。五術之內容,一通百通也。
何以為證?“中醫”一說,最早見於《漢書#83;藝文誌》的“有病不冶,常得中醫”句。早在距今二千多年前的西漢時代就有了“中醫”一詞,那時西醫還不成係統,更沒傳入中國(西醫傳入中國是在西漢以後又過了一千七百年的明末),西漢人連西醫為何物都不知道,怎可能為區別“西醫”,而稱中國的醫學醫術為“中醫”呢?
當然,今日“中醫”一詞指中國的醫學,但是,若理解了“中和”之意,會明白大夫為何常說滋陰、補陽、調理……
從此,中國醫藥學的文明史開始了。
中國五千年的有文字可考的醫學史,由於東方文化發展的特色形成的中國獨特理論框架,及近現代西方科學的撞擊及西醫的傳入,出現兩個分明的層次,在東西方醫學交匯中呈現複雜多態的狀態。
夏商西周時期醫巫並存,在卜筮史料中記載了大量的醫藥衛生的內容,形成了醫學的雛形。
春秋戰國之際,是中國整個學術界百家爭鳴、百花齊放時期,醫巫分離,醫學具有更顯明的科學性、實用性和理性,占據了醫療衛生事業的主導地位。臨床醫學的分科已現端倪,趨於專業化。
秦漢時,以傷寒、雜病和外科為最突出的臨床醫學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這是中國醫學史上的第一次高峰。
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中國社會長期處於動亂割據的狀態,醫藥學在脈學、針灸學、藥物方劑、傷科、養生保健、中外交流等各方麵取得了成績,為醫學的全麵發展積累了經驗。
隋唐時期,國家重歸統一,國力強盛,文化繁榮,形成了一種空前輝宏氣勢。中國醫學在這一時期得到了全麵的發展。醫學家們在各自的研究領域獲得了更為豐富的成果。這是中國醫學發展史上第二次高峰。
兩宋是中醫藥學發展的重要時期。政府的重視在醫藥發展上發揮著更加重要的作用。北宋政府組織人員編纂方書和本草、設立校正醫書局、鑄造針灸銅人、改革醫學教育、設立惠民局、和劑局、安劑坊、養濟院、福田院等等,有力的促進了醫藥衛主之進步。
遼、夏、金、元與兩宋王朝並立以至元滅宋統一全國。這是北方少數民族與漢族文化大融合時期,是中國醫學史上學派爭鳴、民族醫學奮起的一個輝煌的時期,為多源一體化的中國傳統醫學注入了新的活力,呈現了蓬勃的生機。
明代,醫藥學發展出現革新趨勢。在探傳染病病因、創造人痘接種預防天花、中藥學研究等進入新的層次。中外醫藥的交流範圍已達亞、歐、非許多國家與地區,中學的輸出、西學的東漸,使中外醫學文化在交流接觸中,互惠受益。
清代前、中期,醫學趨於普及與升華發展的時期,王清任躬身於人體解剖,著有《醫林改錯》,反映了“中國醫界大膽之革命論者”的開拓進取精神。
上述的這一切,是中國古代醫學波瀾壯闊的曆史梗概。這樣一脈相承、綿延數千年一直未曾中斷的醫藥文化及文明,是世界醫學史上所罕見的。中國古典醫籍數量之大,名醫輩出,人數之多,在同時期的世界範圍內也不多見。中國傳統醫藥學有著強有力的生命力,它隨著時代的前進而發展。經過了與近代醫藥文化的撞擊、對抗到結合,也注意從國外先進文化中吸取有用的東西,遂出現了中西匯通合纂的探索。傳統醫學在走向現代化。
近百年來,中國的現代醫學,傳統醫學和中西醫結合的格局將會對這百餘年的中國近現代醫學史作出客觀的再現和評述。
相關內容
中醫,即相對西醫而言。在西方醫學沒有流入我國以前,中醫基本不叫中醫這個名字,而是有獨特且內涵豐富的稱謂。
西醫和中醫呢它也有這種類似、相類似的地方。中醫講陰陽平衡。西醫講什麽?酸堿平衡。電解質紊亂在現在醫院裏是個很難治的病。這個人如果歲數大一點電解質紊亂了,抗菌素就不好用了。肺炎肯定就死了,要了命了。酸中毒,堿中毒,一到酸堿中毒,我們很多醫生就頭疼,不好調整。你用點碳酸氫鈉去也不好用,你給他用點酸,也不好用。那麽西醫它是怎麽來認識酸堿平衡的呢?它認為這個人的人體,它的這個鉀離子和氯離子,各有5毫克單位,它要尋求這個平衡,就叫酸堿平衡,就是h值平衡。然後呢,它經常在變換,變化時候它就有一個緩衝對。它有三個緩衝對,它有最弱的是氨基酸緩衝對、磷酸緩衝對、碳酸緩衝對,這三個緩衝對是什麽呢?就是來糾正這個淤值。你比如酸高一點,它可以調整調整;堿高一點,它也可以調整調整,它是個調節器。當你太厲害了,這三個調節器就無效了。無效了就出現電解質紊亂。它也在追求陰陽平衡,它認為如果調整不好,出現電解質紊亂的人就叫做酸中毒或者堿中毒的。用中醫話,就是陰陽不平衡,它是怎麽不平衡?鉀鈉離子不平衡。高鉀的病人就很危險,低鉀的病人也很危險,高鉀的病人可以猝死,低鉀的病人也可以猝死,所以在這一點上,你就說西醫就是在講陰陽?不是,它也不是在講陰陽,它是講一個內環境的穩定。這個內環境的穩定,和你講的這個中醫的這個“中”字,這個思想是完全一致的。如果真正認識到中醫,是在講究一個人體內環境穩定的醫學體係,西醫就可以接受。我們從這個角度切入中西醫結合,去和西醫對話,就好多了,就好多了。
中醫是在絕對性世界觀和虛無輪回人生觀基礎上綜合考慮人類生理、心理、行為、外界物理運動後對人類生理、心理、行為的非統一現象進行修正統一的綜合性方法論。其世界觀是深刻的、本質的;其人生觀是超越生死的;其方法論是公正、公平、合天道的。
凡是中國曆代醫聖,皆是哲學大家,尤其是道家學說對中醫影響最大。中醫者,位當也,皆能明確自己在天地人中所處的位置,醫治病患多一步為太過,少一步為不及。這也是“中醫”這一個命名的重要意義“中庸之醫”,不上不下不左不右不偏不倚也。
奠定中醫基礎的《黃帝內經》一直被曆代醫家做為經典,對這有深刻的見解
人在茫茫宇宙中的位置是渺小的,天力對人的影響是巨大的,一個懂得養生的在人在天地五運六氣的變化中,應該學會如何順應自然規律,這樣變能將疾病控製在萌芽階段。所以說“上工不治已病而治未病”就是這個道理。而能秉承中庸之道、懂得順應自然規律的醫者就是“上工”
這一劃分變將中醫學(廣義)從應用上劃為了兩成,一是“養生學”,一是“中醫學”。前者是治未病的上工,後者則是治已病的下工。
而我國勞動部、衛生部於2004年正式批準設立了“養生師”這一職業,使得我國傳統醫學得到進一步發展
整體就是統一性和完整性。中醫學非常重視人體本身的統一性、完整性及其與自然界的相互關係,認為人體是一個有機的整體,構**體的各個組成部分之間在結構上不可分割,在功能上相互協調、互為補充,在病理上則相互影響。而且人體與自然界也是密不可分的,自然界的變化隨時影響著人體,人類在能動地適應自然和改造自然的過程中維持著正常的生命活動。這種機體自身整體性和內環境統一性的思想即整體觀念。整體觀念是中國古代唯物論和辯證思想在中醫學中的體現;它貫串於中醫學的生理、病理、診法、辨證和治療等各個方麵。
、人體是一個有機的整體
人體是由若幹髒腑、組織和器官所組成的。每個髒腑、組織或器官各有其獨特的生理功能,而這些不同的功能又都是人體整體活動的一個組成部分,這就決定了人體內部的統一性。也就是說,人體各個組成部分之間,在結構上是不可分割的,在生理上是相互聯係、相互而又相互製約的,在病理上也是相互影響的。人體的這種統一性,是以五髒為中心,配以六腑,通過經絡係統“內屬於腑髒,外絡於肢節”的作用而實現的。五髒是代表著整個人體的五個係統,人體所有器官都可以包括在這個係統之中。人體以五髒為中心,通過經絡係統,把六腑、五體、五官、九竅、四肢百骸等全身組織器官聯係成有機的整體,並通過精、氣、血、津液的作用,完成機體統一的機能活動。
中醫學在整體觀念指導下,認為人體正常的生理活動一方麵依靠各髒腑組織發揮自己的功能作用,另一方麵則又要靠髒腑組織之間相輔相成的協同作用和相反相成的製約作用,才能維持其生理上的平衡。每個髒腑都有其各自不同的功能,但又是在整體活動下的分工合作、有機配合,這就是人體局部與整體的統一。
在認識和分析疾病的病理狀況時,中醫學也是首先從整體出發,將重點放在局部病變引起的整體病理變化上,並把局部病理變化與整體病理反應統一起來。一般來說,人體某一局部的病理變化,往往與全身的髒腑、氣血、陰陽的盛衰有關。由於髒腑、組織和器官在生理、病理上的相互聯係和相互影響,因而就決定了在診治疾病時,可以通過麵色、形體、舌象、脈象等外在的變化,來了解和判斷其內在的病變,以作出正確的診斷,從而進行適當的治療。
人體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在治療局部病變時,也必須從整體出發,采取適當的措施。如,心開竅於舌,心與小腸相表裏,所以可用清心熱瀉小腸火的方法治療口舌糜爛。它如“從陰引陽,從陽引陰,以右治左,以左治右”(《素問#83;陰陽應象大論》),“病在上者下取之,病在下者高取之”(《靈樞#83;終始》)等等,都是在整體觀指導下確定的治療原則。
2、人與自然界具有統一性
人類生活在自然界中,自然界存在著人類賴以生存的必要條件。同時,自然界的變化又可以直接或間接地影響人體,而機體則相應地產生反應,屬於生理範圍內的,即是生理的適應性;超越了這個範圍,即是病理性反應。故曰“人與天地相應也”(《靈樞#83;邪客》),“人與天地相參也,與日月相應也”(《靈樞#83;歲露》)。這種人與自然相統一的特點被中國古代學者稱為“天人合一”。
季節氣候以人體的影響春溫、夏熱、長夏濕、秋燥、冬寒表示一年中氣候變化的一般規律。生物在這種氣候變化的影響下,就會有春生、夏長、長夏化、秋收、冬藏等相應的適應性變化。人體也與之相適應,如“天暑衣厚則腠理開,故汗出……天寒則腠理閉,氣濕不行,水下留於膀胱,則為溺與氣”(《靈樞#83;五癃津液別》),說明春夏陽氣發泄,氣血容易趨向於體表,表現為皮膚鬆弛、腠理開、汗多;而秋冬季陽氣收藏,氣血容易趨向於裏,表現為皮膚致密、少汗多尿的變化。人體的脈象也有春弦、夏洪、秋浮、冬沉的不同。許多疾病的發生、發展和變化也與季節變化密切相關,如春季常見溫病,夏季多發中暑,秋季常見燥症,冬季多有傷寒。
在晝夜晨昏的變化過程中,人體也必須與之相適應。白晝為陽,夜晚為陰,人體也是早晨陽氣初生,中午陽氣隆盛,到了夜晚則陽氣內斂,便於人體休息,恢複精力。許多疾病的發病時間及引起死亡的時間也是有一定規律的。如研究表明,五髒衰竭所致死亡的高峰時間在下半夜至黎明前,春夏季時期急性心肌梗塞多發生在子時至巳時,而秋冬季,該病的發作多在午時至亥時。此外據觀察,人的脈搏、體溫、耗氧量、二氧化碳的釋放量、激素的分泌等,都具有24小時的節律變化。
根據中醫運氣學說,氣候有著十二年和六十年的周期性變化,因而人體的發病也會受其影響。近年來,科學家們發現這種十二年或六十年的變化規律與太陽黑子活動周期(年或2年)有關。太陽黑子的活動會使太陽光輻射產生周期性變化,並強烈幹擾地磁,改變氣候,從而對人體的生理、病理產生影響。
地域的差異,人們的生活習慣和身體狀況也有很大不同。如江南多濕熱,人體腠理多疏鬆;北方多燥寒,人體腠理從致密。因此每個地區也各有其特有的地方病。甚至不同地區人們的平均壽命也有很大的差別。早在二千多年前,中國古代醫家就對此有所認識,在《素問》中就這個問題作了較詳盡的論述。如《素問#83;五常政大論》說“高者其氣壽,下者其氣夭,地之小大異也,小者小異,大者大異。故治病者,必明天道地理……”。
正是由於人體本身的統一性及人與自然界之間存在著既對立又統一的關係,所以對待疾病因時、因地、因人製宜,就成為中醫治療學上的重要原則。因此在對病人作診斷和決定治療方案時,必須注意分析和考慮外在環境與人體情況的有機聯係以及人體局部病變與全身情況的有機聯係,這就是中醫學的重要特點——整體觀念。
當代
中國醫學史無論對於中國古代的醫學研究,還是對近現代醫學的研究,或是與各種不同體係醫學的比較研究,對醫、教、研和衛生管理等工作及學科都是不可缺少的。它涵蓋麵廣,所涉及的時間、空間久遠博大,不是其他學科所能代替的。
從2003年的型性肺炎,到現在流行的高致病性禽流感,我們都在等待下一個考驗我們的疫情。會是什麽?該如何麵對?然而,在對sars和禽流感的防治和治療中間,人們發現有一樣我們老祖宗傳下來的東西發揮了關鍵性的作用,那就是中醫。中醫學有著中華民族固有的傳統文化和哲學基礎。它和國畫、詩詞,以至於《易經》、風水一樣都屬於中國文化體係。同時它又是一門和自然科學緊密結合的醫學科學。
2003年4月7日,世界衛生組織專家考察廣東省中醫院後說,sars患者接受中醫治療後縮短了發燒時間和住院時間。專家們還建議,如果能把中醫參與治療提升到常規治療層麵對世界其它地方防治sars將會很有幫助。這大大鼓舞了中醫界,也為這上千年的傳統醫學注入了一股實證的新鮮血液。
回顧中醫的曆史,可以追溯到先秦時期。這是中國曆史從原始社會進入文明社會的重要階段。在這長達800年的曆史中,我們的祖先創造了一套完整的傳統文化基礎。其中夏商時期的甲骨文,殷商的青銅器都是人類文明的曆史標誌。也就是在這個時期形成的,如陰陽、五行、周易、八卦等等,哲學體係影響下發展出了中醫中藥學。可以說中醫擁有的這種深厚的文化積澱正是他與西方醫學最重要的不同點。當人們開始懂得把從生活中學來的自救知識積累成一套醫療理論的時候,西方原始醫學和中國原始醫學對自然界的認識是一樣的。有西方“醫學之父”之稱的希波格拉底指出,自然界由“四元素”組成即火、氣、水、土產生萬物的運動變化。在中國,成書於春秋戰國時期的《黃帝內經》中間概述了天體運行的“陰陽”規律,和地上萬物生成的“五行”規律表現為金、木、水、火、土五行的相生相克。這四元素和五行,顯示出了這時期東西方醫學的概念距離還不是很遠。
200年2月中國文化部公布第一批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國家申請項目。中醫藥作為中華民族在與疾病做鬥爭的漫長實踐中發展起來的原創性學科名列其中。根據規定,申報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必須具備三個基本條件具有曆史文化科學價值,處於瀕危狀態,有完整的保護計劃。而是否處於瀕臨滅絕的境地是最關鍵的一條……
發展
中醫在亞洲
新加坡
新加坡位於馬來半島南部,包括新加坡島與周圍54個島嶼。麵積約00平方公裏,人口270萬,華裔占80%。該國地處太平洋與印度洋的航運要衝馬六甲海峽的出入口,古屬丹丹國、柔佛國管轄。9世紀淪為英國殖民地,95年退出馬來西亞,成立新加坡共和國。中國傳統醫學隨著華人定居而傳入,成為當地的重要醫療體係,有著獨特的發展軌跡。
近20年來,中醫藥益發成為新加坡各旗人民的衛生保健事業的要素,形同布帛菽粟,不可須臾離開。新加坡的中醫藥有悠久曆史和良好的群眾基礎。有中醫醫療機構30餘家,中藥店開設的中醫診室有000餘家。
馬來西亞
馬來西亞經營中藥的店鋪約3000餘家,有中醫師工會會員800餘人,多數開店兼診病,以祖傳藥店為多。馬來西亞衛生部向來對中醫十分關注和,但仍未接受中醫師的注冊,在那裏甚至不注冊也可行醫。政府對藥物重金屬含量有控製標準,對有毒品及瀕危野生動物藥品一律禁售。
泰國
泰國政府承認了中醫藥的合法地位,隻給考試及格的中醫師發臨時執照。早在987年政府正式通過和批準了中草藥議案。有中藥店800餘家,多有坐常中醫師診病,也有許多私立中醫院廣泛應用中草藥和針灸進行治病。較大的中藥批發商約為0家,中小型約為40家。
越南
越南很早就提出東醫與西醫相結合,規模較大的中藥店有近200家,中小藥店更是遍布城鄉。現從我國出口到越南的中成藥就有80種。中藥材種類繁多,品種齊全,無論植物類、動物類、礦物類藥應有盡有。目前,我國共有家藥品生產企業獲得在越南的經營許可證。
日本
自上世紀80年代後,漢方醫學在日本發展迅速起來。據統計,目前日本從事漢方醫學為主的人員有5000人左右,從事針灸推拿的醫務人員約0萬,從事漢方醫藥研究人員近3萬。有漢方醫學專業研究機構0多個,有44所公立或私立的藥科大學或醫科大學的藥學部也都建立了專門的生藥研究部門,還有20餘所綜合性大學設有漢方醫學研究組織。
隨著漢方醫學的不斷發展,日本官方對漢方醫學的應用和研究充給予了愈來愈多的和關注。首先在醫療政策方麵,厚生省除規定大部分漢方製劑可以享受醫療保險外,還規定針灸費可部分地從醫療保險中支付。同時還同意在西醫院內開設東洋醫學科。在漢方醫學教育方麵,文部省正式下文成立世界第一所正規的針灸大學,使漢方醫學開始納入國家教育行列。
中醫在歐洲
英國
英國是歐洲文藝複興的中心,也是現代醫學發源地之一,具有較高水平的現代文明和科學技術,一般引進外來文化與科技比較慎重。然而隨著人類回歸自然的影響,近十年來,中醫藥在英國的發展甚為迅速,並成為歐共體的第三大中草藥市場。
中醫是世紀傳入英國的,7世紀被人們接受,近幾年來,中醫藥在英國有了進一步的發展,一批國內本科畢業生出現在英國中醫隊伍中,對中醫中藥人員的技術素質提高起了一定的促進作用。
英國政府當局及醫學管理部分對中醫藥的態度正在逐漸變化之中,開始是歧視和限製,繼之因民眾的需要而適當放開,近幾年,因中藥療效顯著采取默認許可,中醫藥得到了英政府和社會的重視,在民眾的醫療保健中有了一定的地位和信任。
在英國,中國的醫藥還受到皇家的信賴,女皇每次外出旅遊,總是帶著順勢療法的各種藥物,女皇的妹妹瑪嘉烈公主,曾用中草藥治療同期性偏頭痛,皇太後也讚成用中西醫結合的療法治病。
或許在皇家的默許下,使中草藥、針灸等各種中西醫結合療法在英國蓬勃興起,現每年大約有250萬英國人采用順勢、中草藥、按摩、正骨和針灸療法,支付醫藥費用多達9000萬英鎊。英國現有中藥店350餘家,0%的中草藥從中國進口,英國每年進口藥材品達200餘種,其中0%是從中國進口,英國每年進口藥材量達8000萬美元,在歐洲名列前茅。但從995年進口中藥的情況來看,英國全年進口中藥043萬美元,其中中藥材9893噸,計02萬美元,中成藥約3萬美元,還有很大的貿易潛力有待開發。
德國
德國是一個文化十分發達的國家,人們的整體素質較高,對東方的文化了解甚多,當然對古老的中醫和針灸也有一走的認訊,普遍持歡迎的態度。德國的針灸醫生大多數為高等醫學院校畢業的醫生,經過一定的西醫實踐後改為學習中醫的。他們出於兩種情況,一種是熱衷於東方古老的中醫針灸醫術,對它們的神秘療效懷有一種崇敬感,一種是由於德國醫生的失業率很高,迫於生計,被迫改為學習中醫的;但前者遠遠高於後者。當然,在德國醫生的行列中,不乏也有一些中等專業學厲者,他們經過艱苦的努力,自學成材而成為醫生的。在臨床醫療中,德國醫生把針灸作為臨床治療的一種方法或手段,診治病人既用西醫療法,也用中藥和針灸,以便爭取治療更多的病人。
由於西方醫學在治療慢性疾病方麵有著一定的局限性,如今越來越多的過人開始選擇中醫來進行治療。
據一份數據顯示,在德國大約有5萬個醫生從事中醫,並且每年有將近200萬個患者接受中醫的治療。
然而雖然上百萬的德國人已經接受並信任中醫的治療,但是德國政府以及國家健康保險基金仍然沒有確立中醫在德國享有和西醫平等的地位,並將其置於各國衛生保險體係之外。
中醫在美洲
美國
隨著針灸在美逐步合法化,中國傳統醫學在美國的發展勢頭良好。據不完全統計,987年全美已有2500餘名有執照的針灸師,從事針灸醫療工作的達萬餘人。989年全美與針灸有關人數增至2萬人。
目前僅加州有執照針灸師己達800人(這些針灸師4%是本科大學畢業生),診所800多家。目前全美有20多個針灸醫療中心,從事針灸研究和治療,研究項目有200多項,所治疾病主要有冠心病、高血壓、糖尿病、關節炎、肥胖症、過敏性疾病、心功能不全等數十種,特別是中藥、針灸治療艾滋病出現了較好苗頭而很受關注。現有規模較大的中醫、針灸學校20多所,有40多個中醫針灸學會或基金會,創辦近0種中醫、針灸雜誌。並在不同地區召開了一些國際性中醫藥或針灸學術會議,交流研究成果。
近年來,美國公眾和醫學界逐漸認識到中國傳統醫學的安全有效和通用廣泛的特點,越來越多的美國人願意接受中醫治療。
隨著中醫、針灸在美國的發展,中藥也受到美國人的青睞。據統計,美國人每年要花費0億美元用於營養保健品,而且這一市場以每年增長20%的速度拓展。美國約有5%的患者服用天然藥物,其中80%的人在治療過程中服用中藥。
加拿大
加拿大中醫針灸醫療,主要是以私人診所形式開展的,近年來發展較快。目前全加拿大約有中醫針灸從業者2000餘名,中醫針灸診所遍及全國各省。這些診所大多為華僑開辦的,但都附設藥店。
每個診所一般有五六位醫護及工作人員,工作效率很高,人人都是多麵手,一人數職,即當大夫又能抓藥,又會製劑。診所主人不僅會看病,而且又會經營采購,銷售中藥,服務熱情周到,看病療效好,深受患者的歡迎。因此,在加拿大的中醫針灸開業者,經濟情況都很好,即使受診所聘用的中醫師,按每個病例取酬,每天可診20餘人,收入也不菲。這也可從另一個方麵說明中醫針灸醫療在加拿大是深受歡迎的。
目前,中醫藥療法、針灸療法在加拿大還不能享受醫療保險,病人需要自付醫療費用。盡管如此,還是有不少患者前去中醫那裏自費看病。
歐盟
中國傳統醫學最近在歐洲獲得重大突破,由於醫療效果顯著,保險業者開始將針灸治療納入保險範圍;同時經過中醫業者的奮鬥不懈,歐洲聯盟也成立了中國醫學聯盟。
據“中央社”消息,中醫在保守的歐洲醫學界受到正式承認,並獲得合法地位,在西歐行醫的中醫師林國明教授的努力,功不可沒。
最近林國明教授以中國傳統醫學專家身份,正式獲邀加入比利時針灸醫師聯盟,同時成為歐洲聯盟5國傳統中國醫學協會的正式創始會員。他說,要讓歐洲醫學界接納中國傳統醫學於醫療體係之中,得與西醫並行,相輔相成,真是不容易。
曾任教浙江中醫學院20多年的林國明教授,於990年將中醫引入西方社會。他十年來在布魯塞爾、鹿特丹、不來梅及巴黎懸壺行醫,全憑深厚的中醫學理基礎,及豐富的醫療臨床經驗,融合中醫理論、中藥、氣功、針灸、整骨、點穴、推拿綜合治療,不僅為華人服務,且更深入歐洲民間,自動為療養院中群醫束手無策的病患醫療,使無數病入膏肓的病患獲救。許多德國、荷蘭、英國、西班牙各地的病患,更長途跋涉,請求門診,如此點點滴滴的累積,逐漸建立今日在西方杏林的聲譽。
不過,盡管林國明醫術很受西歐醫學界的稱道與推崇,但一直未獲得合法承認,甚至常遭到排擠。在歐洲,隻有受過中醫訓練的當地合格醫生獲得承認,不接受外來正式中國傳統醫學教育的大夫,因此醫療費用不列入醫療保險範圍。是故,林國明隻能憑真本領,發揮仁心仁術,受到病患的信任,才打開一片天地。
比利時針灸醫師聯盟是由比利時醫學界人士,特別是采用中國傳統醫學針灸療法醫治各種疾病的專家組成,於998年獲得比利時國家最高理事會批準成立,林國明是獲準加入為正式會員的第一位來自中國大陸的中國傳統醫學專家。經他努力催促,西歐其他國家針灸醫師也積極展開針灸及中國醫學的立法,以保障該聯盟會員的權益,也使接受中醫針灸醫療病患獲得醫療保障。
歐洲聯盟中國傳統醫學協會於今年月24日至2日在比利時巴德皮爾蒙正式成立,共有來自5國29個協會加盟,以發揚中國傳統醫學為宗旨,促進中國傳統醫學理論實踐及技術交流,並保障協會成員在歐洲聯盟的合法權益,未來歐洲聯盟擴大,將容許其他會員國的中國醫學協會加盟。會中,依據成立宗旨,通過“巴德皮爾蒙憲章”,由與會人士共同簽署,並發表共同聲明,賦予國際法基礎,確定中國傳統醫學在歐洲各國應有的地位。
林國明指出,比利時針灸聯盟與歐洲聯盟中國傳統醫學協會的成立,賦予中國醫學在歐洲的法定地位,意義重大,不僅是中西醫學相互承認,並行而不相悖,且可相容互補,增加醫療效果,這應是2世紀世界醫學發展的主流趨勢。
有關問題
何首烏傳說可以烏發,如果給長黃頭發的白人用了會有什麽效果呢?難道他們的頭發也會變黑嗎?可見有些中醫的內容,受到古代的地理限製,隻是針對中國人,也沒有科學實驗,都是以訛傳訛。科學在不斷發展,我們不應該死抱古代醫書,很多內容有錯誤,卻沒有人敢挑戰。西醫的內容在不斷更新,中醫也應該放棄那種醫書越古老,越有效的錯誤觀點。
然而近年來隨著科學的思維和觀念進入中國並且不斷普及,中醫是否科學,中醫究竟是否有效受到了嚴重的質疑。在近現代革命的曆史中,中醫也不止一次受到過質疑。在麵對諸多質疑的情況下,不少中醫界有識之士認為中醫亟待改革,以適應科學的發展。其中尤以陰陽五行理論為主要改革目標。但在這一問題上,中醫界內部存在激烈的爭議,不少中醫界人士將古代的理論放到政治和文化傳統的高度,拒絕進行改革,也拒絕對中醫藥進行科學意義上的檢驗。中醫的地位和將來的發展如何,確實還是未知數。但拒絕更新的知識自然是缺少生命力的。
中醫,是建立在中國特有的唯物辯證法,和特有的哲學觀,自然科學的滲透,以及其他的有關方麵建立起來的醫學,以陰陽五行,氣—元論為哲學基礎,髒腑經絡為理論核心,辨證論治為治療特點的醫學體係的一門科學。或者學科。
中醫的望聞問切
望診
觀察病人形體、麵色、舌體、舌苔,根據形色變化確定病位、病性,稱為望診.
形體觀其形體,可知五髒盛衰,軒岐早有論述。《素問#83;脈要精微論》雲
“頭者,精明之府,頭傾視深,精神將奪矣!背者,胸中之府,背曲肩隨,府將壞矣!腰者,腎之府,轉搖不能,腎將憊矣!膝者,筋之府,屈伸不能,行則按俯,筋將憊矣!骨者,髓之府,不能久立,行則振掉,骨將憊矣!”腦為元神之府,腎精生化之髓充實其中,才能神光煥發,思維敏捷。苦頭往前傾,目睛內陷,是髓海不足,元神將憊現象。背為胸廓,心肺居於胸中,背曲肩隨,是心肺已虛象征。腰為腎髒所在部位,不能轉搖,是腎髒功能衰憊
聞診
聞診是從病人發生的各種聲音,從其高低、緩急、強弱、清濁測知病性的方法。
聲音高亢是正氣未虛,屬於熱證、實證。
2語聲重濁乃外感風寒,肺氣不宣,肺津不布,氣鬱津凝,濕阻肺係會厭,聲帶變厚,以致聲音重濁。
問診
問診是詢問病人及其家屬,了解現有證象及其病史,為辨證提供依據的一種方法。
明代醫家張景嶽認為問診“乃診治之要領,臨證之首務。”綜觀四診所獲證象,大半均由問診得來,即知此言不謬。問診範圍甚廣,現在僅將《景嶽全書》所列十問加以增損進行研討,餘未備述。
一問寒熱二問汗,三問疼痛四問便,五問嘔眩六問悸,七苦八渴俱當辨,九問舊病十問團,病機全從證象驗。婦人尤必問經期,先後閉崩宜問遍,再添片語告兒科,外感食積為常見。
切診
切診是指用手觸按病人身體,藉此了解病情的一種方法。本節僅論切脈,餘未備述。
切脈又稱診脈,是醫者用手指按其腕後撓動脈搏動處,借以體察脈象變化,辨別髒腑功能盛衰,氣血津精虛滯的一種方法。正常脈象是寸、關、尺三部都有脈在搏動,不浮不沉,不遲不數,從容和緩,柔和有力,流利均勻,節律一致,一息搏動四至五次,謂之平脈。
切脈辨證,早在《內經》、《難經》就有記載,經曆三千年來的不斷總結,對於何證出現何脈已有詳細論述。但對證象與脈象間的內在聯係,卻無明析的概念,不能令人一目了然,以致學者隻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脈證間的內在聯係,如用一句話來概括,就是氣血津液出現虛滯,五髒功能出現盛衰,才會出現不同脈證。隻有弄清氣血津液的生化輸泄與五髒間的關係,才能將氣血津液虛滯和五髒功能盛衰出現的證象與脈象聯係起來,也才明白切脈能夠察其五髒病變的道理所在。
不同脈象的形成,與心髒、脈絡、氣血津液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脈象的不同變化反映了心力強弱、脈絡弛張、氣血津液虛滯三個方麵的變化。由於氣血津液都需五髒協同合作才能完成其生化輸泄,所以氣血津液的虛滯也就反映了五髒功能的盛衰,從而反映於脈,形成不同的脈象。
心髒搏動的強弱,脈絡的弛張,是引起脈象變化的根源。心髒搏動有力,脈象隨其病因證象不同而呈洪大滑數等脈;無力則脈象常呈遲細微弱等脈。心髒搏動與脈象起伏,都是肝係膜絡交替收縮與舒張的反映。如果血絡鬆弛則呈孺、緩;緊張則呈弦緊;
痙攣則呈結代等等。隻有將固定的心髒、脈絡和流動的氣、血、津液連在一起分析,才能揭示脈象變化的本質,對於何證出現何脈才有理有據,不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氣血津液虛滯變化,可以反映不同的脈象。
中醫醫學的相關網站
中醫醫學資料庫一個基於維基技術的中醫醫學資料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