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洲三島
十洲三島是兩組意義相似的道教仙境名稱。源於戰國秦漢間方士們的“三神山”說。據《史記#83;封禪書》等記載,東方燕齊方士傳稱蓬萊、方丈和瀛洲三神山在渤海中,山上有仙人和不死之藥,仙人宮闕皆黃金白銀構造。齊威王、宣王、燕昭王和秦始皇先後派人入海求之,漢武帝亦望祀蓬萊,冀求仙人。此說之出現,蓋受更古老的西方昆侖仙山神話的影響。托名東方朔集的《十洲記》,所謂“漢武帝既聞西王母說八方巨海之中有……十洲”,其基本結構是以中國為核心,列出相關洲、島的方位、範圍及離中國若幹萬裏,生仙芝,出醴泉,有仙人主治,島上的人如何長生不老,等等。也有以昆侖為中心者,如《洞天福地嶽瀆名山記》雲“十洲三島、五嶽諸山皆在昆侖之四方、巨海之中,神仙所居,五帝所理,非世人之所到也。”
“十洲三島”說大約形成於東晉以後。葛洪《抱樸子內篇#83;對俗》稱“或棄神州而宅蓬瀛”,3猶承秦漢舊說;《金丹》篇稱,若不得登名山合藥,海中大島嶼亦可,“若會稽之東翁洲、亶洲、紵嶼,及徐州之莘莒洲、泰光洲、鬱洲,皆其次也”。4而《明本》所雲“或造玄洲”5《祛惑》所雲“造長洲而伐木”,即為十洲中的二洲。托名葛洪撰、大約作於南朝宋初的《元始上真眾仙記》也提到“扶桑”、“玄洲”、“方丈”、“蓬萊山”、“昆侖玄圃”等名,並謂“玄洲、萬丈,諸群仙未升天者在此”。7具體描述十洲三島的則為《十洲記》。所記十洲是
祖洲。在東海之中,地方五百裏,離西岸七萬裏。上有不死之草。
瀛洲。在東海中,地方四千裏,大抵對會稽(今浙江紹興),離西岸七十萬裏。上生神芝仙草,又有玉石。出醴泉,飲之數升輒醉,令人長生。洲上多仙家,風俗似吳人,山川如中國。
玄洲。在北海之中戌亥之地,地方一千二百裏(一作“七千二百裏”),離南岸三十六萬裏。多丘山,饒生金芝玉草。
炎洲。在南海中,地方二千裏,離北岸九萬裏。上有風生獸似豹,取其腦和菊花服之,盡十斤,得壽五百年。又有火林山,山中有火光獸大如鼠,取其毛以緝為布,號為“火浣布”。亦多仙家。
長洲。一名青丘,在南海辰巳之地,地方五千裏,離岸二十五萬裏。多山川、大樹,仙草靈藥、甘液玉英,靡所不有。有紫府宮,天真仙女遊於此地。
元洲。在北海之中,地方三千裏,離南岸十萬裏。上有五芝、玄澗,水如蜜漿,飲之長生,與天地相畢;服五芝亦得長生不死。
流洲。在西海中,地方三千裏,離東岸十九萬裏。上多山川,積石為昆吾,作劍光明洞照,如水精狀,割玉如泥。亦多仙家。
生洲。在東海醜寅之間,接蓬萊十七萬裏(一作“七十萬裏”),地方二千五百裏,離西岸二十三萬裏。天氣無寒暑,芝草常生地。上有仙家數萬。
鳳麟洲。在西海之中,地方一千五百裏。洲四麵有弱水環繞,鴻毛不浮,不可超越。洲上多鳳麟,數萬各自為群。又有山川池澤,神藥多種。亦多仙家。
聚窟洲。在西海中未申地,地方三千裏,北接昆侖二十六萬裏,離東岸二十四萬裏。上多真仙靈官,宮第比門,不可勝數。又有各種奇獸。大山形似人鳥之像,故命名為“人鳥山”。山多反魂樹,能自作聲,如群牛吼,聞之心震神駭;伐其根心煮汁為丸,名為“驚精香”或“震靈丸”、“返生香”、“震檀香”、“人鳥精”、“卻死香”。
三島是昆侖、方丈、蓬丘(即蓬萊山),加上滄海島、扶桑,實為五島@@滄海島。在北海中。島中有紫石宮室,九老仙都君所治,仙官數萬人。
方丈。在東海中,正方形。三天司命所治,群仙不願升天者,皆往此受太玄籙。仙家數十萬,耕田種芝草。
扶桑。在東海之東岸,太帝官,太真東王父所治處。地多林木,葉皆如桑,故名扶桑。
蓬丘。即蓬萊山。在東海之東北岸,其中高山當心,有似於昆侖。乃天帝君總九天之維處。
昆侖。號昆陵,在西海戌地、北海亥地,乃西王母所治。8關於昆侖,諸道書多有所記,如《抱樸子內篇#83;祛惑》便有繪聲繪色的描述“天不問其高幾裏,要於仰視之,去天不過十數丈也。……有珠玉樹沙棠琅肀坦逯樹。每風起,珠玉之樹,枝條花葉,互相扣擊,自成五音,清哀動心。……昆侖山上,一麵輒有四百四十門,門廣四裏,內有五城十二樓,……真濟之快仙府也。”9此外,《十洲記》又稱“其北海外又有鍾山,……之南有平邪山,北有蛟龍山,西有勁草山,東有束木山,四山並鍾山之枝幹也。”《洞天福地嶽瀆名山記》又於十洲外增一穆洲,三島則增千辰山、方壺山、連石山、沃焦山、鍾山、岱輿山、酆都山;並謂海中亦有五嶽東嶽廣桑山在東海中,青帝所都;南嶽長離山在南海中,赤帝所都;西嶽麗農山在西海中,白帝所都;北嶽廣野山在北海中,黑帝所都;中嶽昆侖山在九海中。@@
@@
@@洞天福地@
洞天福地是道教仙境的一部分,多以名山為主景,或兼有山水。認為此中有神仙主治,乃眾仙所居,道士居此修煉或登山請乞,則可得道成仙。分而言之,“洞天”意謂山中有洞室通達上天,貫通諸山。東晉《道跡經》雲“五嶽及名山皆有洞室。”所列十大山洞名與十大洞天一一對應。《真誥#83;稽神樞》謂句曲山(茅山),“洞虛內觀,內有靈府,……清虛之東窗,林屋之隔遝,……真洞仙館也”。陶弘景注雲“清虛是王屋洞天名,言華陽與比,並相貫通也。”二書皆言句曲山又名為句金之壇,“以洞天內有金壇百丈,因以致名”,即以“洞天”指謂山洞。“福地”則意謂得福之地,即認為居此地可受福度世,修成地仙。《道跡經》雲,句曲山(又為地肺山,七十二福地之一)“居月弗地,必度世,見太平”。多為山洞泉源,與風水觀念不無關係。道書所列福地,多為地仙、真人所主宰,是次於洞天一級的仙境。
“洞天福地”的觀念大約形成於東晉以前,編集上清派仙人本業的《道跡經》《真誥》均已提到有“十大洞天”、“地中洞天三十六所”,《道跡經》還稱引道書《福地誌》和《孔丘福地》。戰國以來盛傳“三神山”說和“昆侖山”說,但三神山是海中仙境,昆侖山則遠在西方。道教形成以後,隨著道士入山隱居、合藥、修煉和求乞成仙,群山壯麗的景色,奇峭的峰巒,幽奧的洞壑,從洞中湧出的溪流,和山中變化的萬千氣象,都足以引起共鳴並激發他們的幻想,加之原有的種種傳說,從而逐漸形成大地名山之間有洞天福地的觀念。早期道經如《抱樸子內篇》《真誥》等都講到,欲求神仙,須登山請乞、入山居住或合藥。葛洪按引仙經,其中提到華山、泰山、霍山、恒山、嵩山、少室山、長山、太白山、終南山、女兒山、地肺山、王屋山、抱犢山、安丘山、潛山、青城山、峨眉山、緌山、雲台山、羅浮山、陽駕山、黃金山、鱉祖山、大小天台山、四望山、蓋竹山、括蒼山等二十餘座,並謂“此皆是正神在其山中,其中或有地仙之人。上皆生芝草,可以避大兵大難,不但於中以合藥也,”而其中不少就被道教認為是洞天福地。
按照道教觀點,天、地、水乃至於人皆一氣所分;仙境也是“結氣所成”,它們相互感通,構成縱橫交織的立體網絡;但因氣質清濁之異,而上下有別。故《天地宮府圖序》稱“道本虛無,因恍惚而有物;氣元衝始,乘運化而分形。精象玄著,列宮闕於清景;幽質潛凝,開洞府於名山。……誠誌攸勤,則神仙應而可接;修煉克著,則龍鶴升而有期。至於天洞區畛,高卑乃異;真靈班級,上下不同。”《洞天福地嶽瀆名山記序》亦雲“乾坤既辟,清濁肇分,融為江河,結為山嶽,或上配辰宿,或下藏洞天。皆大聖上真主宰其事,則有靈宮閟府,玉宇金台。或結氣所成,凝雲虛構;或瑤池翠沼,注於四隅;或珠樹瓊林,疏於其上。神鳳飛虯之所產,天驎澤馬之所棲。或日馭所經,或星纏所屬;含藏風雨,蘊蓄雲雷,為天地之關樞,為陰陽之機軸。”按照這一理論,不僅天上有仙境,而且地上海中皆有仙境;不僅地上海中有仙山,而且天上亦有仙山。天上仙山乃真氣所化,又下應人身宮府。
洞天福地就是地上的仙山,它包括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和七十二福地,構成道教地上仙境的主體部分。除此之外,道教徒還崇拜五鎮海瀆、三十六靖廬、二十四治等,中國五嶽則包括在洞天之內。
洞天福地多係實指。曆代道士多往其間建宮立觀,精勤修行,留下不少人文景觀、曆史文物和神話傳說。@@
十大洞天
@
@@《天地宮府圖》雲“十大洞天者,處大地名山之間,是上天遣群仙統治之所。”東晉道經《道跡經》(編集東晉上清派“仙人本業”,實為《真誥》別本)臚列十大山洞及與此相應的十大洞天,後為唐司馬承禎《上清天地宮府圖經》和杜光庭《洞天福地嶽瀆名山記》等道書所據。它們是
第一,王屋山洞,號“小有清虛天”。在王屋縣(今山西垣曲、陽城和河南濟源等縣之間);
第二,委羽山洞,號“大有空明天”(“空”,一作“虛”)。在黃岩縣(今屬浙江);
第三,西城山洞,號“太玄總真天”。未詳所在,陶弘景《登真隱訣》疑在終南太一山,杜光庭雲在蜀州;
第四,西玄山洞,號“三玄極真天”。亦莫知其所在。杜光庭雲在金州;@@
第五,青城山洞,號“寶仙九室天”。在青城縣(今四川都江堰市);
第六,赤城山洞,號“上玉清平山”(《天地宮府圖》作“上清玉平之洞天)。在唐興縣(今浙江天台);
第七,羅浮山洞天,號“朱明耀真天”(“耀”,一作“輝”)。在博羅縣(今屬廣東);
第八,句曲山洞,號“金壇華陽天”。在句容縣(今屬江蘇);係上清道壇,茅山宗本山;
第九,林屋山洞,號“左神幽虛天”(《天地宮府圖》作“龍神幽虛之洞天”)。在洞庭湖口,而杜光庭則稱在蘇州吳縣(今屬江蘇);
第十,括蒼山洞,號“成德隱玄天”。在樂安縣(今浙江仙居。主峰在臨海縣境內)。@@
三十六小洞天
@@
三十六小洞天是相對於十大洞天而言。《天地宮府圖》雲“三十六小洞天在諸名山之中,亦上仙所統治之處也。”《洞天福地嶽瀆名山記#83;序》引《龜山玉經》則謂,三十六洞天“別有日月星辰靈仙宮闕,主禦罪福,典錄死生,有高真所據,仙王所理”。三十六洞天一詞,始見於東晉上清派道書。《真誥#83;稽神樞》雲“大天之內,有地中之洞天三十六所。”據道書所載,它們是
第一,霍桐山洞,名“霍林洞天”。在福州長溪縣(今福建霞浦縣南);
第二,東嶽太山洞,名“蓬玄洞天”。在兗州乾封縣(今山東泰安),自漢以來認為係考校死魂鬼神處;
第三,南嶽衡山洞,名“朱陵洞天”。在衡州衡山縣(今屬湖南),《元始上真眾仙記》謂赤帝祝融氏治衡霍山。又雲魏夫人(魏華存)治南嶽山。按安徽霍山,古名衡山,一名天柱山。《抱樸子內篇》所謂“衡霍正嶽”指此。
第四,西嶽華山洞,名“總仙洞天”,亦號“極真洞天”。在華州華陰縣(今屬陝西);
第五,北嶽常山洞,名“總玄洞天”。在恒州曲陽縣(今屬河北),明清以後改祀於山西渾源;
第六,中嶽嵩山洞,名“司馬洞天”。在登封縣(今屬河南);
@@
第七,峨眉山洞,名“虛陵洞天”。在嘉州峨眉縣(今四川峨眉山市);
第八,廬山洞,名“洞靈真天”。在江州德安縣(今江西九江);
@@
第九,四明山洞,名“丹山赤水天”。在越州上虞縣(今屬浙江。山實在寧波市西南);
第十,會稽山洞,名“極玄大元天”。在越州山陰縣(今浙江紹興)鏡湖中,或雲為蜀郡陽平山;
第十一,太白山洞,名“玄德洞天”。在京兆府長安縣(今陝西周至、眉縣、太白等縣間);
第十二,西山洞,名“天柱寶極玄天”。在洪州南昌縣(今江西南昌);
第十三,小溈山洞,名“好生玄上天”。在潭州醴陵縣(今屬湖南)。按小溈山洞,一作大圍山;
第十四,潛山洞,名“天柱司玄天”。在舒州懷寧縣(今安徽潛山);
第十五,鬼穀山洞,名“貴玄司真天”。在信州貴溪縣(今屬江西),傳為張陵煉丹處;
第十六,武夷山洞,名“真升化玄天”。在建州建陽縣(今福建崇安,晉屬建陽縣,南唐置崇安場);
第十七,玉笥山洞,名“太玄法樂天”。在吉州永新縣(今屬江西);
第十八,華蓋山洞,名“容成大玉天”。周回四十裏,在溫州永嘉縣(今溫州市),按此與江西華蓋山同名異地;
第十九,蓋竹山洞,名“長耀寶光天”。在台州黃岩縣(今屬浙江);
@@
第二十,都嶠山洞,名“寶玄洞天”。在容州普寧縣(今廣西容縣);
第二十一,白石山洞,名“秀樂長真天”。在鬱林州(今廣西鬱林)南海之南,或雲和州含山縣(今屬安徽);
第二十二,句漏山洞,名“玉闕寶圭天”。在容州北流縣(今屬廣西),傳為葛洪煉丹處;
第二十三,九疑山洞,名“朝真太虛天”。在道州延唐縣(今湖南寧遠);@@
第二十四,洞陽山洞,名“洞陽隱觀天”。在潭州長沙縣(今湖南瀏陽縣西北);
第二十五,幕阜山洞,名“玄真太元天”。在鄂州唐年縣(今湖南、湖北、江西三省邊境處);
第二十六,大酉山洞,名“大酉華妙天”。在辰州(今湖南沅陵)西北;@@
第二十七,金庭山洞,名“金庭崇妙天”。在越州剡縣(今浙江嵊縣);
第二十八,麻姑山洞,名“丹霞天”。在撫州南城縣(今屬江西);
@@
第二十九,仙都山洞,名“仙都祈仙天”。在處州縉雲縣(今屬浙江);
第三十,青田山洞,名“青田大鶴天”。在處州青田縣(今屬浙江);
@@
第三十一,鍾山洞,名“朱日太生天”。在潤州上元縣(今江蘇南京);
第三十二,良常山洞,名“良常放命洞天”在潤州句容縣(今屬江蘇),近小茅山;@@
第三十三,紫蓋山洞,名“紫玄洞照天”。在荊州當陽縣(今屬湖北);
第三十四,天目山洞,名“天蓋滌玄天”。在杭州餘杭縣(今屬浙江);@@
第三十五,桃源山洞,名“白馬玄光天”。在玄洲武陵縣(今湖南桃源);
第三十六,金華山洞,名“金華洞元天”。在婺州金華縣(今屬浙江)。@@
七十二福地
@@
《天地宮府圖》雲“七十二福地,在大地名山之間,上帝命真人治之,其間多得道之所。”“福地”一詞,其出現甚早,編集東晉上清派仙人本業的《道跡經》引有《福地誌》和《孔丘福地》。“七十二福地”一詞亦見於南北朝道書,《敷齋威儀經》有“二十四治、三十六靖廬、七十二福地、三百六十五名山……”雲雲,具體名目則載於唐道士司馬承禎所編《天地宮府圖》等書中。它們是
第一,地肺山(即茅山),在江寧府句容縣(今屬江蘇);@
@
第二,蓋竹山,在衢州仙都縣(按唐代衢州未置仙都縣),或謂與第十九洞天同址;
第三,仙磑山,在溫州梁城縣十五裏近白溪草市(按唐代溫州未置梁城縣,疑是唐之“樂成縣”,即今樂清,其境內名勝北雁蕩山有白溪鎮,是否,未詳);
第四,東仙源,在台州黃岩縣(今屬浙江);
@@
第五,西仙源,在台州黃岩縣嶠嶺;
第六,南田山,在東海東。傳說舟船可至,據《輿地紀勝》稱,在浙田縣南田,為古稱七十二福地之一;@
@
第七,玉溜山,在東海近蓬萊島上;
第八,清嶼山,在東海之西,與扶桑仙境相接;
@@
第九,鬱木洞(“洞”或作“坑”),在玉笥山(今江西永新境內)南;
第十,丹霞洞,在麻姑山(今江西南城境內)西;@
@
第十一,君山,在洞庭青草湖(今湖南洞庭湖)中;
第十二,大若岩,在溫州永嘉縣(今屬浙江)。傳為陶弘景修《真誥》處;
@@第十三,焦源,在建州建陽縣(今屬福建)北;
第十四,靈墟,在台州唐興縣(今浙江天台)北。曾是唐道士司馬承禎隱處;@@
第十五,沃州,在越州剡縣(今浙江嵊縣)南;
第十六,天姥岑,在剡縣(今浙江嵊縣)。李白《夢遊天姥吟留別》“越人語天姥”,“天姥連天向天橫,勢拔五嶽掩赤城”,指此;
第十七,若耶溪,在越州會稽縣(今浙江紹興)南;
第十八,金庭山,在浙江嵊縣東,上有金庭洞。唐裴通記雲剡中山水,金庭洞天為最。或曰別名紫微山,在廬州巢縣(今屬安徽);
第十九,清遠山,在廣州清遠縣(今屬廣東);
@@
第二十,安山,在交州(今廣東、廣西)北;
@@
第二十一,馬嶺山,在郴州郭內(今湖南郴縣)水東;
第二十二,鵝羊山,在潭州長沙縣(今屬湖南);
@@
第二十三,洞真墟,亦在潭州長沙縣,一作“洞真壇”;
@@
第二十四,青玉壇,在南嶽祝融峰西;
第二十五,光天壇,在衡山西源頭;
@@
第二十六,洞靈源,在南嶽衡山招仙觀西;
第二十七,洞宮山,在建州關隸鎮五嶺(今福建政和、周寧、屏南等縣間之洞宮山);
第二十八,陶山,在溫州安國縣(當為安固縣,今浙江瑞安)。陶弘景曾隱居此處;@
@
第二十九,三皇井,在溫州橫陽縣(今浙江平陽);
第三十,爛柯山,在衢州信安縣(今浙江衢州市);
@@
第三十一,勒溪,在建州建陽(今屬福建)東;
第三十二,龍虎山,在信州貴溪縣(今屬江西)。係正一道壇所在;
第三十三,靈山,在信州上饒縣(今屬江西)。一作“靈應山”,在饒州(治在今江西波陽)北;
@@
第三十四,泉源,在羅浮山(今廣東博羅境內);
第三十五,金精山,在虔州虔化縣(今江西寧都);
@@
第三十六,閣皂山,在吉州新淦縣(今江西清江)。係靈寶派道壇;
第三十七,始豐山,在洪州豐城縣(今屬江西);
@@
第三十八,逍遙山,在洪州南昌縣(今江西南昌)。許遜修道處;
第三十九,東白源,在洪州新吳縣(今江西奉新)東;
@@
第四十,缽池山,在楚州(今江蘇淮安);@@
第四十一,論山,在潤州丹徒縣(今屬江蘇);
第四十二,毛公壇,在蘇州長洲縣(今江蘇吳縣)。或雲在蘇州洞庭湖中包山七十二壇;@
@
第四十三,雞籠山,在和州曆陽縣(今安徽和縣);
第四十四,桐柏山,在唐州桐柏縣(今屬河南);
@@
第四十五,平都山,在忠州酆都縣(今四川豐都);
第四十六,綠蘿山,在朗州武陵縣(今湖南桃源)北;
@@
第四十七,虎溪山,在江州南彭澤縣(今屬江西)。晉陶淵明隱居處。一說即廬山虎溪;
第四十八,彰龍山,在潭州醴陵縣(今屬湖南)北;
第四十九,抱福山,在連州連山縣(今屬廣東),或雲在南海交州。一作“抱犢山”,在潞州上黨(今山西長治);
第五十,大麵山,在益州成都縣(今屬四川都江堰市);
@@
第五十一,元晨山,在江州都昌縣(今屬江西);
第五十二,馬蹄山,在饒州鄱陽縣(今江西波陽)。一作“馬跡山”,或說在舒州(治所在今安徽懷寧),或說在潤州丹徒縣(今屬江蘇);
第五十三,德山(一作“地德山”),在朗州武陵縣(今湖南桃源);
@第五十四,高溪藍水山,在雍州藍田縣(今屬陝西);
第五十五,藍水,在西都藍田縣(今屬陝西);
@@
第五十六,玉峰,在西都京兆縣(今陝西西安)。或作“玉峰山”,在河中府(治在今山西永濟縣蒲州鎮);
第五十七,天柱山,在杭州於潛縣(今浙江臨安境);
@@
第五十八,商穀山,在商州(治在今陝西商縣)。
第五十九,張公洞,在常州宜興縣(今江蘇宜興市);
@@
第六十,司馬悔山,在台洲天台(今屬浙江);
第六十一,長在山,在齊州長山縣(今屬山東鄒平);
第六十二,中條山,在河中府虞鄉縣(今山西永濟)。或雲在河中永樂(山西芮城縣永樂鎮),實指一山;
第六十三,茭湖魚澄洞,在西古姚州(治在今雲南姚安)。一作“魚湖洞”,在四明山(浙江寧波西南);@
@
第六十四,綿竹山,在漢州綿竹縣(今屬四川);
第六十五,瀘水,在西梁州(指《禹貢》所說梁州,今雅礱江及與金沙江匯合後一段);
第六十六,甘山,在黔南(泛指今貴州),一說在黔州(今四川彭水、黔江等縣鄰近貴州處);
第六十七,王晃山(一作“瑰山”),在漢州(治在今四川廣漢);
@@
第六十八,金城山,在古限戍,又雲石戍。一說在雲中郡(治在今山西大同);
第六十九,雲山,在邵州武剛縣(今湖南武岡);@
@
第七十,北邙山,在東都洛陽縣(今河南洛陽);
@@
第七十一,盧山,在福州連江縣(今屬福建);
第七十二,東海山,在海州(今江蘇連雲港海州鎮)東二十五裏,即雲台山。
以上據唐道士司馬承禎《天地宮府圖》次序排列。杜光庭《洞天福地嶽瀆名山記》和李思聰《洞淵集》所說,順序及具體名稱均多與此異。茲錄北宋道士李思聰所編《洞淵集》,所列宋代七十二福地名於下,聊以備考地肺山、蓋竹山、青遠山、安山、石磕山、東仙源、青嶼山、鬱木坑、赤水山、麻姑山頂後、君山、桂源、靈墟、沃洲、天姥岑、若耶溪、金庭山、馬嶺山、鵝羊山、真墟、清玉壇、光天壇、洞宮、陶山、洞靈源、三皇井、爛柯山、勒溪、龍虎山、靈山、白水源、逍遙山、閣皂山、始豐山、金精山、東白源、缽池山、論山、毛公壇、雞籠山、桐柏山、平都山、綠羅山、彰縣山、抱福山、大麵山、虎溪、元辰山、馬跡山、地德山、藍水、玉峰山、天目山、商穀山、張公洞、魚湖洞、中條山、地靈墟、綿竹山、甘山、瑰山、金城山、地靈山、北邙山、武當山、女兒山、少室山、廬山、西源山、南田山、玉溜山、抱犢山。
十洲三島是兩組意義相似的道教仙境名稱。源於戰國秦漢間方士們的“三神山”說。據《史記#83;封禪書》等記載,東方燕齊方士傳稱蓬萊、方丈和瀛洲三神山在渤海中,山上有仙人和不死之藥,仙人宮闕皆黃金白銀構造。齊威王、宣王、燕昭王和秦始皇先後派人入海求之,漢武帝亦望祀蓬萊,冀求仙人。此說之出現,蓋受更古老的西方昆侖仙山神話的影響。托名東方朔集的《十洲記》,所謂“漢武帝既聞西王母說八方巨海之中有……十洲”,其基本結構是以中國為核心,列出相關洲、島的方位、範圍及離中國若幹萬裏,生仙芝,出醴泉,有仙人主治,島上的人如何長生不老,等等。也有以昆侖為中心者,如《洞天福地嶽瀆名山記》雲“十洲三島、五嶽諸山皆在昆侖之四方、巨海之中,神仙所居,五帝所理,非世人之所到也。”
“十洲三島”說大約形成於東晉以後。葛洪《抱樸子內篇#83;對俗》稱“或棄神州而宅蓬瀛”,3猶承秦漢舊說;《金丹》篇稱,若不得登名山合藥,海中大島嶼亦可,“若會稽之東翁洲、亶洲、紵嶼,及徐州之莘莒洲、泰光洲、鬱洲,皆其次也”。4而《明本》所雲“或造玄洲”5《祛惑》所雲“造長洲而伐木”,即為十洲中的二洲。托名葛洪撰、大約作於南朝宋初的《元始上真眾仙記》也提到“扶桑”、“玄洲”、“方丈”、“蓬萊山”、“昆侖玄圃”等名,並謂“玄洲、萬丈,諸群仙未升天者在此”。7具體描述十洲三島的則為《十洲記》。所記十洲是
祖洲。在東海之中,地方五百裏,離西岸七萬裏。上有不死之草。
瀛洲。在東海中,地方四千裏,大抵對會稽(今浙江紹興),離西岸七十萬裏。上生神芝仙草,又有玉石。出醴泉,飲之數升輒醉,令人長生。洲上多仙家,風俗似吳人,山川如中國。
玄洲。在北海之中戌亥之地,地方一千二百裏(一作“七千二百裏”),離南岸三十六萬裏。多丘山,饒生金芝玉草。
炎洲。在南海中,地方二千裏,離北岸九萬裏。上有風生獸似豹,取其腦和菊花服之,盡十斤,得壽五百年。又有火林山,山中有火光獸大如鼠,取其毛以緝為布,號為“火浣布”。亦多仙家。
長洲。一名青丘,在南海辰巳之地,地方五千裏,離岸二十五萬裏。多山川、大樹,仙草靈藥、甘液玉英,靡所不有。有紫府宮,天真仙女遊於此地。
元洲。在北海之中,地方三千裏,離南岸十萬裏。上有五芝、玄澗,水如蜜漿,飲之長生,與天地相畢;服五芝亦得長生不死。
流洲。在西海中,地方三千裏,離東岸十九萬裏。上多山川,積石為昆吾,作劍光明洞照,如水精狀,割玉如泥。亦多仙家。
生洲。在東海醜寅之間,接蓬萊十七萬裏(一作“七十萬裏”),地方二千五百裏,離西岸二十三萬裏。天氣無寒暑,芝草常生地。上有仙家數萬。
鳳麟洲。在西海之中,地方一千五百裏。洲四麵有弱水環繞,鴻毛不浮,不可超越。洲上多鳳麟,數萬各自為群。又有山川池澤,神藥多種。亦多仙家。
聚窟洲。在西海中未申地,地方三千裏,北接昆侖二十六萬裏,離東岸二十四萬裏。上多真仙靈官,宮第比門,不可勝數。又有各種奇獸。大山形似人鳥之像,故命名為“人鳥山”。山多反魂樹,能自作聲,如群牛吼,聞之心震神駭;伐其根心煮汁為丸,名為“驚精香”或“震靈丸”、“返生香”、“震檀香”、“人鳥精”、“卻死香”。
三島是昆侖、方丈、蓬丘(即蓬萊山),加上滄海島、扶桑,實為五島@@滄海島。在北海中。島中有紫石宮室,九老仙都君所治,仙官數萬人。
方丈。在東海中,正方形。三天司命所治,群仙不願升天者,皆往此受太玄籙。仙家數十萬,耕田種芝草。
扶桑。在東海之東岸,太帝官,太真東王父所治處。地多林木,葉皆如桑,故名扶桑。
蓬丘。即蓬萊山。在東海之東北岸,其中高山當心,有似於昆侖。乃天帝君總九天之維處。
昆侖。號昆陵,在西海戌地、北海亥地,乃西王母所治。8關於昆侖,諸道書多有所記,如《抱樸子內篇#83;祛惑》便有繪聲繪色的描述“天不問其高幾裏,要於仰視之,去天不過十數丈也。……有珠玉樹沙棠琅肀坦逯樹。每風起,珠玉之樹,枝條花葉,互相扣擊,自成五音,清哀動心。……昆侖山上,一麵輒有四百四十門,門廣四裏,內有五城十二樓,……真濟之快仙府也。”9此外,《十洲記》又稱“其北海外又有鍾山,……之南有平邪山,北有蛟龍山,西有勁草山,東有束木山,四山並鍾山之枝幹也。”《洞天福地嶽瀆名山記》又於十洲外增一穆洲,三島則增千辰山、方壺山、連石山、沃焦山、鍾山、岱輿山、酆都山;並謂海中亦有五嶽東嶽廣桑山在東海中,青帝所都;南嶽長離山在南海中,赤帝所都;西嶽麗農山在西海中,白帝所都;北嶽廣野山在北海中,黑帝所都;中嶽昆侖山在九海中。@@
@@
@@洞天福地@
洞天福地是道教仙境的一部分,多以名山為主景,或兼有山水。認為此中有神仙主治,乃眾仙所居,道士居此修煉或登山請乞,則可得道成仙。分而言之,“洞天”意謂山中有洞室通達上天,貫通諸山。東晉《道跡經》雲“五嶽及名山皆有洞室。”所列十大山洞名與十大洞天一一對應。《真誥#83;稽神樞》謂句曲山(茅山),“洞虛內觀,內有靈府,……清虛之東窗,林屋之隔遝,……真洞仙館也”。陶弘景注雲“清虛是王屋洞天名,言華陽與比,並相貫通也。”二書皆言句曲山又名為句金之壇,“以洞天內有金壇百丈,因以致名”,即以“洞天”指謂山洞。“福地”則意謂得福之地,即認為居此地可受福度世,修成地仙。《道跡經》雲,句曲山(又為地肺山,七十二福地之一)“居月弗地,必度世,見太平”。多為山洞泉源,與風水觀念不無關係。道書所列福地,多為地仙、真人所主宰,是次於洞天一級的仙境。
“洞天福地”的觀念大約形成於東晉以前,編集上清派仙人本業的《道跡經》《真誥》均已提到有“十大洞天”、“地中洞天三十六所”,《道跡經》還稱引道書《福地誌》和《孔丘福地》。戰國以來盛傳“三神山”說和“昆侖山”說,但三神山是海中仙境,昆侖山則遠在西方。道教形成以後,隨著道士入山隱居、合藥、修煉和求乞成仙,群山壯麗的景色,奇峭的峰巒,幽奧的洞壑,從洞中湧出的溪流,和山中變化的萬千氣象,都足以引起共鳴並激發他們的幻想,加之原有的種種傳說,從而逐漸形成大地名山之間有洞天福地的觀念。早期道經如《抱樸子內篇》《真誥》等都講到,欲求神仙,須登山請乞、入山居住或合藥。葛洪按引仙經,其中提到華山、泰山、霍山、恒山、嵩山、少室山、長山、太白山、終南山、女兒山、地肺山、王屋山、抱犢山、安丘山、潛山、青城山、峨眉山、緌山、雲台山、羅浮山、陽駕山、黃金山、鱉祖山、大小天台山、四望山、蓋竹山、括蒼山等二十餘座,並謂“此皆是正神在其山中,其中或有地仙之人。上皆生芝草,可以避大兵大難,不但於中以合藥也,”而其中不少就被道教認為是洞天福地。
按照道教觀點,天、地、水乃至於人皆一氣所分;仙境也是“結氣所成”,它們相互感通,構成縱橫交織的立體網絡;但因氣質清濁之異,而上下有別。故《天地宮府圖序》稱“道本虛無,因恍惚而有物;氣元衝始,乘運化而分形。精象玄著,列宮闕於清景;幽質潛凝,開洞府於名山。……誠誌攸勤,則神仙應而可接;修煉克著,則龍鶴升而有期。至於天洞區畛,高卑乃異;真靈班級,上下不同。”《洞天福地嶽瀆名山記序》亦雲“乾坤既辟,清濁肇分,融為江河,結為山嶽,或上配辰宿,或下藏洞天。皆大聖上真主宰其事,則有靈宮閟府,玉宇金台。或結氣所成,凝雲虛構;或瑤池翠沼,注於四隅;或珠樹瓊林,疏於其上。神鳳飛虯之所產,天驎澤馬之所棲。或日馭所經,或星纏所屬;含藏風雨,蘊蓄雲雷,為天地之關樞,為陰陽之機軸。”按照這一理論,不僅天上有仙境,而且地上海中皆有仙境;不僅地上海中有仙山,而且天上亦有仙山。天上仙山乃真氣所化,又下應人身宮府。
洞天福地就是地上的仙山,它包括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和七十二福地,構成道教地上仙境的主體部分。除此之外,道教徒還崇拜五鎮海瀆、三十六靖廬、二十四治等,中國五嶽則包括在洞天之內。
洞天福地多係實指。曆代道士多往其間建宮立觀,精勤修行,留下不少人文景觀、曆史文物和神話傳說。@@
十大洞天
@
@@《天地宮府圖》雲“十大洞天者,處大地名山之間,是上天遣群仙統治之所。”東晉道經《道跡經》(編集東晉上清派“仙人本業”,實為《真誥》別本)臚列十大山洞及與此相應的十大洞天,後為唐司馬承禎《上清天地宮府圖經》和杜光庭《洞天福地嶽瀆名山記》等道書所據。它們是
第一,王屋山洞,號“小有清虛天”。在王屋縣(今山西垣曲、陽城和河南濟源等縣之間);
第二,委羽山洞,號“大有空明天”(“空”,一作“虛”)。在黃岩縣(今屬浙江);
第三,西城山洞,號“太玄總真天”。未詳所在,陶弘景《登真隱訣》疑在終南太一山,杜光庭雲在蜀州;
第四,西玄山洞,號“三玄極真天”。亦莫知其所在。杜光庭雲在金州;@@
第五,青城山洞,號“寶仙九室天”。在青城縣(今四川都江堰市);
第六,赤城山洞,號“上玉清平山”(《天地宮府圖》作“上清玉平之洞天)。在唐興縣(今浙江天台);
第七,羅浮山洞天,號“朱明耀真天”(“耀”,一作“輝”)。在博羅縣(今屬廣東);
第八,句曲山洞,號“金壇華陽天”。在句容縣(今屬江蘇);係上清道壇,茅山宗本山;
第九,林屋山洞,號“左神幽虛天”(《天地宮府圖》作“龍神幽虛之洞天”)。在洞庭湖口,而杜光庭則稱在蘇州吳縣(今屬江蘇);
第十,括蒼山洞,號“成德隱玄天”。在樂安縣(今浙江仙居。主峰在臨海縣境內)。@@
三十六小洞天
@@
三十六小洞天是相對於十大洞天而言。《天地宮府圖》雲“三十六小洞天在諸名山之中,亦上仙所統治之處也。”《洞天福地嶽瀆名山記#83;序》引《龜山玉經》則謂,三十六洞天“別有日月星辰靈仙宮闕,主禦罪福,典錄死生,有高真所據,仙王所理”。三十六洞天一詞,始見於東晉上清派道書。《真誥#83;稽神樞》雲“大天之內,有地中之洞天三十六所。”據道書所載,它們是
第一,霍桐山洞,名“霍林洞天”。在福州長溪縣(今福建霞浦縣南);
第二,東嶽太山洞,名“蓬玄洞天”。在兗州乾封縣(今山東泰安),自漢以來認為係考校死魂鬼神處;
第三,南嶽衡山洞,名“朱陵洞天”。在衡州衡山縣(今屬湖南),《元始上真眾仙記》謂赤帝祝融氏治衡霍山。又雲魏夫人(魏華存)治南嶽山。按安徽霍山,古名衡山,一名天柱山。《抱樸子內篇》所謂“衡霍正嶽”指此。
第四,西嶽華山洞,名“總仙洞天”,亦號“極真洞天”。在華州華陰縣(今屬陝西);
第五,北嶽常山洞,名“總玄洞天”。在恒州曲陽縣(今屬河北),明清以後改祀於山西渾源;
第六,中嶽嵩山洞,名“司馬洞天”。在登封縣(今屬河南);
@@
第七,峨眉山洞,名“虛陵洞天”。在嘉州峨眉縣(今四川峨眉山市);
第八,廬山洞,名“洞靈真天”。在江州德安縣(今江西九江);
@@
第九,四明山洞,名“丹山赤水天”。在越州上虞縣(今屬浙江。山實在寧波市西南);
第十,會稽山洞,名“極玄大元天”。在越州山陰縣(今浙江紹興)鏡湖中,或雲為蜀郡陽平山;
第十一,太白山洞,名“玄德洞天”。在京兆府長安縣(今陝西周至、眉縣、太白等縣間);
第十二,西山洞,名“天柱寶極玄天”。在洪州南昌縣(今江西南昌);
第十三,小溈山洞,名“好生玄上天”。在潭州醴陵縣(今屬湖南)。按小溈山洞,一作大圍山;
第十四,潛山洞,名“天柱司玄天”。在舒州懷寧縣(今安徽潛山);
第十五,鬼穀山洞,名“貴玄司真天”。在信州貴溪縣(今屬江西),傳為張陵煉丹處;
第十六,武夷山洞,名“真升化玄天”。在建州建陽縣(今福建崇安,晉屬建陽縣,南唐置崇安場);
第十七,玉笥山洞,名“太玄法樂天”。在吉州永新縣(今屬江西);
第十八,華蓋山洞,名“容成大玉天”。周回四十裏,在溫州永嘉縣(今溫州市),按此與江西華蓋山同名異地;
第十九,蓋竹山洞,名“長耀寶光天”。在台州黃岩縣(今屬浙江);
@@
第二十,都嶠山洞,名“寶玄洞天”。在容州普寧縣(今廣西容縣);
第二十一,白石山洞,名“秀樂長真天”。在鬱林州(今廣西鬱林)南海之南,或雲和州含山縣(今屬安徽);
第二十二,句漏山洞,名“玉闕寶圭天”。在容州北流縣(今屬廣西),傳為葛洪煉丹處;
第二十三,九疑山洞,名“朝真太虛天”。在道州延唐縣(今湖南寧遠);@@
第二十四,洞陽山洞,名“洞陽隱觀天”。在潭州長沙縣(今湖南瀏陽縣西北);
第二十五,幕阜山洞,名“玄真太元天”。在鄂州唐年縣(今湖南、湖北、江西三省邊境處);
第二十六,大酉山洞,名“大酉華妙天”。在辰州(今湖南沅陵)西北;@@
第二十七,金庭山洞,名“金庭崇妙天”。在越州剡縣(今浙江嵊縣);
第二十八,麻姑山洞,名“丹霞天”。在撫州南城縣(今屬江西);
@@
第二十九,仙都山洞,名“仙都祈仙天”。在處州縉雲縣(今屬浙江);
第三十,青田山洞,名“青田大鶴天”。在處州青田縣(今屬浙江);
@@
第三十一,鍾山洞,名“朱日太生天”。在潤州上元縣(今江蘇南京);
第三十二,良常山洞,名“良常放命洞天”在潤州句容縣(今屬江蘇),近小茅山;@@
第三十三,紫蓋山洞,名“紫玄洞照天”。在荊州當陽縣(今屬湖北);
第三十四,天目山洞,名“天蓋滌玄天”。在杭州餘杭縣(今屬浙江);@@
第三十五,桃源山洞,名“白馬玄光天”。在玄洲武陵縣(今湖南桃源);
第三十六,金華山洞,名“金華洞元天”。在婺州金華縣(今屬浙江)。@@
七十二福地
@@
《天地宮府圖》雲“七十二福地,在大地名山之間,上帝命真人治之,其間多得道之所。”“福地”一詞,其出現甚早,編集東晉上清派仙人本業的《道跡經》引有《福地誌》和《孔丘福地》。“七十二福地”一詞亦見於南北朝道書,《敷齋威儀經》有“二十四治、三十六靖廬、七十二福地、三百六十五名山……”雲雲,具體名目則載於唐道士司馬承禎所編《天地宮府圖》等書中。它們是
第一,地肺山(即茅山),在江寧府句容縣(今屬江蘇);@
@
第二,蓋竹山,在衢州仙都縣(按唐代衢州未置仙都縣),或謂與第十九洞天同址;
第三,仙磑山,在溫州梁城縣十五裏近白溪草市(按唐代溫州未置梁城縣,疑是唐之“樂成縣”,即今樂清,其境內名勝北雁蕩山有白溪鎮,是否,未詳);
第四,東仙源,在台州黃岩縣(今屬浙江);
@@
第五,西仙源,在台州黃岩縣嶠嶺;
第六,南田山,在東海東。傳說舟船可至,據《輿地紀勝》稱,在浙田縣南田,為古稱七十二福地之一;@
@
第七,玉溜山,在東海近蓬萊島上;
第八,清嶼山,在東海之西,與扶桑仙境相接;
@@
第九,鬱木洞(“洞”或作“坑”),在玉笥山(今江西永新境內)南;
第十,丹霞洞,在麻姑山(今江西南城境內)西;@
@
第十一,君山,在洞庭青草湖(今湖南洞庭湖)中;
第十二,大若岩,在溫州永嘉縣(今屬浙江)。傳為陶弘景修《真誥》處;
@@第十三,焦源,在建州建陽縣(今屬福建)北;
第十四,靈墟,在台州唐興縣(今浙江天台)北。曾是唐道士司馬承禎隱處;@@
第十五,沃州,在越州剡縣(今浙江嵊縣)南;
第十六,天姥岑,在剡縣(今浙江嵊縣)。李白《夢遊天姥吟留別》“越人語天姥”,“天姥連天向天橫,勢拔五嶽掩赤城”,指此;
第十七,若耶溪,在越州會稽縣(今浙江紹興)南;
第十八,金庭山,在浙江嵊縣東,上有金庭洞。唐裴通記雲剡中山水,金庭洞天為最。或曰別名紫微山,在廬州巢縣(今屬安徽);
第十九,清遠山,在廣州清遠縣(今屬廣東);
@@
第二十,安山,在交州(今廣東、廣西)北;
@@
第二十一,馬嶺山,在郴州郭內(今湖南郴縣)水東;
第二十二,鵝羊山,在潭州長沙縣(今屬湖南);
@@
第二十三,洞真墟,亦在潭州長沙縣,一作“洞真壇”;
@@
第二十四,青玉壇,在南嶽祝融峰西;
第二十五,光天壇,在衡山西源頭;
@@
第二十六,洞靈源,在南嶽衡山招仙觀西;
第二十七,洞宮山,在建州關隸鎮五嶺(今福建政和、周寧、屏南等縣間之洞宮山);
第二十八,陶山,在溫州安國縣(當為安固縣,今浙江瑞安)。陶弘景曾隱居此處;@
@
第二十九,三皇井,在溫州橫陽縣(今浙江平陽);
第三十,爛柯山,在衢州信安縣(今浙江衢州市);
@@
第三十一,勒溪,在建州建陽(今屬福建)東;
第三十二,龍虎山,在信州貴溪縣(今屬江西)。係正一道壇所在;
第三十三,靈山,在信州上饒縣(今屬江西)。一作“靈應山”,在饒州(治在今江西波陽)北;
@@
第三十四,泉源,在羅浮山(今廣東博羅境內);
第三十五,金精山,在虔州虔化縣(今江西寧都);
@@
第三十六,閣皂山,在吉州新淦縣(今江西清江)。係靈寶派道壇;
第三十七,始豐山,在洪州豐城縣(今屬江西);
@@
第三十八,逍遙山,在洪州南昌縣(今江西南昌)。許遜修道處;
第三十九,東白源,在洪州新吳縣(今江西奉新)東;
@@
第四十,缽池山,在楚州(今江蘇淮安);@@
第四十一,論山,在潤州丹徒縣(今屬江蘇);
第四十二,毛公壇,在蘇州長洲縣(今江蘇吳縣)。或雲在蘇州洞庭湖中包山七十二壇;@
@
第四十三,雞籠山,在和州曆陽縣(今安徽和縣);
第四十四,桐柏山,在唐州桐柏縣(今屬河南);
@@
第四十五,平都山,在忠州酆都縣(今四川豐都);
第四十六,綠蘿山,在朗州武陵縣(今湖南桃源)北;
@@
第四十七,虎溪山,在江州南彭澤縣(今屬江西)。晉陶淵明隱居處。一說即廬山虎溪;
第四十八,彰龍山,在潭州醴陵縣(今屬湖南)北;
第四十九,抱福山,在連州連山縣(今屬廣東),或雲在南海交州。一作“抱犢山”,在潞州上黨(今山西長治);
第五十,大麵山,在益州成都縣(今屬四川都江堰市);
@@
第五十一,元晨山,在江州都昌縣(今屬江西);
第五十二,馬蹄山,在饒州鄱陽縣(今江西波陽)。一作“馬跡山”,或說在舒州(治所在今安徽懷寧),或說在潤州丹徒縣(今屬江蘇);
第五十三,德山(一作“地德山”),在朗州武陵縣(今湖南桃源);
@第五十四,高溪藍水山,在雍州藍田縣(今屬陝西);
第五十五,藍水,在西都藍田縣(今屬陝西);
@@
第五十六,玉峰,在西都京兆縣(今陝西西安)。或作“玉峰山”,在河中府(治在今山西永濟縣蒲州鎮);
第五十七,天柱山,在杭州於潛縣(今浙江臨安境);
@@
第五十八,商穀山,在商州(治在今陝西商縣)。
第五十九,張公洞,在常州宜興縣(今江蘇宜興市);
@@
第六十,司馬悔山,在台洲天台(今屬浙江);
第六十一,長在山,在齊州長山縣(今屬山東鄒平);
第六十二,中條山,在河中府虞鄉縣(今山西永濟)。或雲在河中永樂(山西芮城縣永樂鎮),實指一山;
第六十三,茭湖魚澄洞,在西古姚州(治在今雲南姚安)。一作“魚湖洞”,在四明山(浙江寧波西南);@
@
第六十四,綿竹山,在漢州綿竹縣(今屬四川);
第六十五,瀘水,在西梁州(指《禹貢》所說梁州,今雅礱江及與金沙江匯合後一段);
第六十六,甘山,在黔南(泛指今貴州),一說在黔州(今四川彭水、黔江等縣鄰近貴州處);
第六十七,王晃山(一作“瑰山”),在漢州(治在今四川廣漢);
@@
第六十八,金城山,在古限戍,又雲石戍。一說在雲中郡(治在今山西大同);
第六十九,雲山,在邵州武剛縣(今湖南武岡);@
@
第七十,北邙山,在東都洛陽縣(今河南洛陽);
@@
第七十一,盧山,在福州連江縣(今屬福建);
第七十二,東海山,在海州(今江蘇連雲港海州鎮)東二十五裏,即雲台山。
以上據唐道士司馬承禎《天地宮府圖》次序排列。杜光庭《洞天福地嶽瀆名山記》和李思聰《洞淵集》所說,順序及具體名稱均多與此異。茲錄北宋道士李思聰所編《洞淵集》,所列宋代七十二福地名於下,聊以備考地肺山、蓋竹山、青遠山、安山、石磕山、東仙源、青嶼山、鬱木坑、赤水山、麻姑山頂後、君山、桂源、靈墟、沃洲、天姥岑、若耶溪、金庭山、馬嶺山、鵝羊山、真墟、清玉壇、光天壇、洞宮、陶山、洞靈源、三皇井、爛柯山、勒溪、龍虎山、靈山、白水源、逍遙山、閣皂山、始豐山、金精山、東白源、缽池山、論山、毛公壇、雞籠山、桐柏山、平都山、綠羅山、彰縣山、抱福山、大麵山、虎溪、元辰山、馬跡山、地德山、藍水、玉峰山、天目山、商穀山、張公洞、魚湖洞、中條山、地靈墟、綿竹山、甘山、瑰山、金城山、地靈山、北邙山、武當山、女兒山、少室山、廬山、西源山、南田山、玉溜山、抱犢山。